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二十五圆通之四 药王观味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十五圆通之四 药王观味
 
净界法师
 
  壬四、药王观味
 
  这个地方也包括了药上,药王、药上二位菩萨,是观察味尘。
 
  宿因尝药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
 
  这个地方讲到二位菩萨宿世的因缘。
 
  药王、药上二位菩萨这个名号的得来,在批注上有提到说:在过去生有一个琉璃光如来出世,这时候有一个长者,因为听闻佛法生欢喜心,这个长者叫星宿光。星宿光听闻佛法起大欢喜,就供养佛陀跟大众师种种的良药,并且发愿,我愿于未来世中,善能调治众生身心诸病。因为这样一个发愿的关系,而得到药王的名称。这长者的弟弟叫电光明,他也就跟了哥哥发了这么一个殊胜的愿,也得到一个法号叫药上。因为供养药物而发愿,能够生生世世治疗众生的身心诸病,所以他们从那时以后就得到药王、药上的名称。
 
  这二个法王子都能够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绍隆佛种,所以叫法王子。在法会当中跟着五百梵天,这五百位梵天是追随二位菩萨修学的眷属,就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来,我就做一件事情,为世良医,我就经常能够治疗众生的病苦。那我应该怎么去治疗呢?
 
  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
 
  过去古代的社会没有所谓的科学仪器,所以要判断一个药物的体性是冷是热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方法,要亲自的去品尝,自己要去吃娑婆世界当中所有药的种类,包括了草木金石这四大种类,我都要一一的去品尝、去感觉这药的体性,药的味道。总共尝了多少呢?它的名称数目总共有十万八千。
 
  这个是讲到他的过去生,修学菩萨道,他的一个所缘境都是跟药物接触的。当然这当中也就影响到他的未来,成就圣道的过程。
 
  遍知药性
 
  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这二位菩萨他们不但只是在药物的假相上分别,他们更能够了解到它的体性。因为品尝的关系就知道它的滋味是苦、是酸的、是咸淡、乃至是甘甜、是辛辣的,就知道这药味它的种种滋味不同。并诸和合,俱生变异,也能够知道药跟药之间它的互相组合所产生的效果,譬如这个药跟这个药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它的组合性,还有这个药它与生俱来的药味,譬如黄莲与生俱来就是苦的,甘草与生俱来就是甜的,经过调制以后,所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味道,有些药它经过蜂蜜调制以后,它的效果就特别的殊胜,要怎么去产生调制变化,从药性来说,这个药是冷性的、是热性的、是有毒的、是可以吃的、是不能吃的、乃至于它的味道是酸甜苦辣,都能够一一的了知它的药性药味。
 
  这个是讲到他品尝以后,得到各种的知识。第三段就正式的讲到它破妄显真了,看到药的总相。
 
  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药王、药上他身为一个医生,他只能够从一个药物的假相上来分别。但是后来产生因缘的变化,什么变化?就是承事如来,后来他因为发了殊胜的愿,供养了佛陀跟大众师跟三宝结缘,就有因缘的来亲自的承养奉事诸佛如来。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了听闻大乘了义的教法,所以他在品尝药味药性的时候,不再只是心随相转,而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观照什么呢?了知味性是非空非有。
 
  他刚开始是先了解这药是冷的、是热的、是中性的,进一步他去观察这个道理是非空非有的。什么叫非空呢?因为当我们的根跟尘相应的时候,你看你的舌根跟味尘一接触的时候,可以说是冷热诸性是了了分明,所以它是非空,它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什么叫非有呢?当根尘分离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你说它的味道是冷热,但是我们的舌根一但是离开了味尘的时候,它冷热的体性就了不可得,所以它是非有。
 
  所以我们从药的观察,我们就知道当这个药在治疗身心世界的时候,它的相貌是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因为它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药本身没有真实体性的,只就是众生的循业发现。怎么说呢?
 
  因为它非即身心,药吃到我们身体,跟我们身心没有真实的结合。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看这个药是热性的,你现在身体很虚寒,如果真实结合,那应该所有的药吃下去都有效果,但事实上不然!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的时候,他吃什么药都没有用,对不对!那表示说什么呢?还是探讨到循业发现。所以我们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先生缘,主人福,你没有那个福报,这个药你吃下去对你没有用,因为药本身没有实体,如果药有实体,那有钱人永远不会生病,因为他所有的病,药都可以把它治好嘛!但事实上不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药没有跟身心真正的和合,它只是你过去生有这个福报力,药物跟你结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这叫非即身心。但是也非离身心,你也不可以说它完全不和合,药跟身体完全不和合,那你怎么把病治好呢?
 
  所以缘生缘灭的东西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这个叫做循业发现的一个假相。
 
  假相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够说它有,但是你也不能说它没有。你有这个福报你就感觉它有,你没有福报你就感觉它没有,就是这么回事。那换句话说,这有没有不是药本身决定的,是因缘决定的。
 
  我想我们先了解个观念,就是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重要。一个法到底有没有存在,不是法决定。说:诶!这个药就是药。不是这个意思,有些人他吃这个药他死掉了,变成毒药也是有。所以它到底是个药还是毒药呢?药本身不能决定,是因缘决定,诸法因缘生,是由你的业力决定,所以叫做非即身心,非离身心。
 
  药王、药上菩萨行医这么多年以后,他觉悟到一个道理,原来这个药是非空非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他能够探讨到这滋味的最初的根源,它本自不生,本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所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众生的循业发现而已,从这个地方他真实的开悟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
 
  他从一个世俗的医生,最后回光返照,悟入了真如理性。
 
  觉味得果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从那么一个开悟的过程以后,承蒙佛陀的慈悲跟我印证,我们两个兄弟药王、药上二位菩萨这名称的安立。在这《楞严》会上我们都已经承蒙佛陀授记,将来必能够继承佛位,所以位登法王之子。我们回观我们过去是怎么成就呢?我们依止药的味道,而悟入了药味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谓的相妄性真的道理,而现在位登法身菩萨。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佛陀你现在问我,整个圆通的修学过程,正如我个人所修所证,我认为是以味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最为无上。
 
  补充说明
 
  我们看到这些大小乘的圣众要悟入理性之前,他都有一个宿世的因缘。所以我们讲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所有的人要成就圣道之前,第一件事情跟三宝结缘,没有一个例外。因为你一定是先结缘,比方说,你整天做香灯,然后你就闻到那个香味,然后你跟那个香就结下缘,以后你可能因为香气而得度,你整天擦佛像,你就看到佛像的色身有时候有灰尘,有时候没灰尘,然后慢慢慢慢的你也因为这个因缘而得度,方便有多门,但是我们刚开始一定是什么?先结一个缘。
 
  《法华经》上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佛陀在《法华》会上开显,开示悟入佛知见。佛的知见是没有相状的,是一念心性的一佛乘,哪有相状呢?但是每一个人要悟入相状之前,一定要佛种从缘起。
 
  所以《法华经》说:要开方便门,才能够入真实相。没有一个人说,我不要方便门就直接悟入真实相,我刚开始不要去供养三宝,不要跟三宝结缘,然后我就悟入真实相,那这个世界上只一种人,叫作独觉,成佛之道不可能!
 
  在介绍二十五位圆通之前,都有一段宿世的因缘,从因缘当中慢慢的观察,然后从相状而悟入到法性,悟入到心性,一定是借假修真,这个过程谁都不能避免。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44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