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六、道品 三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来源:   作者:法遵尼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六、道品 三

   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

  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住微细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契经 道品诵】

  起初,佛陀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因为修不净观心与不净俱,便不会恋栈五欲功德充满诱惑力的美好意象,而得以专心修念觉分。不净观是四念处的前方便,所以修不净观能得大果大福利。此外佛陀也称叹过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或空入处、安那般那念等多项修禅定的业处能得大果大福利,原因也都在于它们修习成就之后能起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但最终,佛陀所称扬的禅修所缘仍以安般念为主。

  放弃不净观的理由相当的直接了当,它意外地引发了不幸事件,原本修不净观是要让比丘心生厌离,厌离欲爱乃至色爱、无色爱,可是不净观令比丘们太震撼了,他们因而嫌恶自己的身体而以错误、极端的手段求取解脱。于是佛陀改以本身不俱企图却有助内心平静的安般念作为比丘修禅所缘。

  无论是修不净观、四无量心、空入处、光明想或其他禅观所缘的业处,皆属世间法,只能算是出世间正道的前方便而不入道品,其作用仅限于帮助修行者排除妄想杂念,心专于一,以修四念处。可是就如不净观的副作用,它转移了禅观对象与修行者的目标,原本只是暂且用来排除妄想杂念的前方便,却喧宾夺主地成了禅修的主题,禅修者太过执着观想所呈现的境相,陷于其中而不可自拔,以后见之明来看,这样的人会用了断性命来「达成」道业,的确不教人感到意外。不净观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不可取代的特殊功能,其他安般念、无常想、无欲想、灭想等,也一样能得大果大功德。既然不净观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佛陀也就毫不惋惜地弃之不用了。

  除了不净观以外,慈心观会导致禅观者将目标放到对众生的慈愍上;空入处、光明想等禅观也都有反客为主的潜力,它们不是不好,端看禅修者懂不懂得正确应用它们。不净观有止息贪欲(特别是淫欲)的功用、慈心观则能平息瞋恚、光明想对治惛沉、空入处止息掉悔,而这些效果安般念一应俱全。无论如何,总之佛陀最后只提倡安般念,它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安般念就是让人没办法拿来耍花招、搞把戏、想入非非。

  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契经 道品诵】

  安那般那念简称为安般念,意为念出入息,又叫做观呼吸。安般念可说是修禅的基本功课,它让修行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修安般念的目的在于帮助修行者保持客观、清明的觉照,避免在面对环境、人事等情境中陷入主观情绪的障蔽,成为受贪、瞋、痴操纵而难以自主的傀儡。一般不曾受过禅修训练的人很难觉察到自己大半辈子都浑浑噩噩地仅靠欲贪的本能反应周旋于日常琐事,这样的心暗钝、软弱、易受外境摆布,既无能分析哪些是真正有益的事,也无力处理迫切重要的任务。

  安般念能令疲劳轰炸式的感官刺激平息下来,使身、心都得到静养,并藉由不间断地观察呼吸来训练绵密的觉观能力,涣散的妄念被驱除之后心得寂静、专一,使令生活中一切作息都能处于清晰、敏锐的觉观状态,这般了了明明的心境是不受无明烦恼各种蒙蔽、蛊惑的技俩所撼动的。

  当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断诸觉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断诸觉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契经 道品诵】

  有心禅修,就得从日常生活中安排起,没有任何禅修者能在一天的其他时刻纵情放逸诸根,然后盘起腿来马上全然转变为摄念一心,那是绝不可能办到的。中国古谚以逆水行舟来形容求学,其实用以譬喻禅修才真见其精妙传神,有经验的禅修者一定深知放逸之后要再摄念是多么困难,只消和他人聊上半小时的闲话,或跑去看上一节电视节目,包管尝到兵败如山倒的溃决,其立竿见影之神速绝非事后一点一滴收拾散心妄念的功夫所能望其项背。所以佛陀要求弟子在平日就必须保持简单、朴实的生活模式,标准的僧团作息只有在入村乞食时会受到世间五欲功德的干扰诱惑,所以在乞食过程中要特别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之外的时间,修行者必须找一个能够安静独处的地方禅坐,远离所有世间法的干扰障碍。

  熟练的禅修经验很容易应用到日常生活,禅坐时心能稳固到不受五受阴左右,下座后心就能得到足够的免疫力抵御世间法的诱惑。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好的生活习惯支持禅修、禅修又进一步支持好的生活习惯,安般念正是这种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让修行者的身心得以完全融入「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的清净梵行。

  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契经 道品诵】

  欲成就安般念要先做好五项准备工作:第一、持戒清净。戒律是身口的规范,身口二业比意业更为粗猛,既然连身、口都不能检点,哪里还有摄持心住的指望?

  第二、少欲、少事、少务。即使不违律犯戒,多欲、多事、多务也只会徒然扰乱心念,要想能够专心地观察出入息,就不能让没必要的欲、事、务介入修道生活。

  第三、饮食知量。要有足够的健康与体力才能用功办道,佛陀当然反对无益的断食、节食,可是贪图口腹之欲本就增长欲贪,多食饱胀更是令心迟钝直接障碍禅修。

  第四、不着睡眠。睡眠要适中,睡眠不足只会影响禅修的品质,而睡眠过度更是懒惰的标志,睡太久不会使人更清醒,反而感到头昏脑涨茫茫然。

  第五、空闲林中,离诸愦闹。禅修的人独处静虑是很重要的,身处喧嚣的环境,时时受到周遭环境的干扰怎可能令心寂定?

  这五法其实都只是很琐碎的生活规约,它们相当平凡、平实,完全谈不上心的修炼。可它却是安般念的基础、安般念又是道品的基础、道品又是解脱涅槃的唯一途径。万丈高楼从地起,既要踏上修行这条路就必须抱定务实、不躐等的决心。正法律之所以能够让修行者确实掌握、实际操作,原因正在于它是这般地次第严明、因果昭然,绝不仅是个架空的憧憬、眩人的神话。

  有一法令四法满足,四法满足已七法满足,七法满足已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契经 道品诵】

  这段经文明示安般念与道品、解脱的关系。何以安般念竟有如此神效?那得先了解成就安般念是什么样的情形。

  首先盘起腿来静坐时,心念要能紧随着每一个吸气与每一个呼气,气息是长是短都得清清楚楚。在座上已能达到专心一意无有掉乱后,就要开始训练下座后的一切身行息善学,身体的一切行动无论是穿衣、吃饭、行走、拣拾物品、大小便都还是要时时刻刻住念于呼吸,就和盘腿静坐时没两样,别担心观呼吸过马路时会出车祸,如果在散乱妄想的情况下都能顾及交通安全,心念专一时只会令六根更加敏锐、应变能力更加精准精确。

  身行的觉知熟练之后开始注意到心行时的出入息,「心行」可不是允许心掉乱地东西妄想,人是不能一心二用的,东想西想就无法关照到呼吸,所谓心行息觉知是由于心的敏锐度已达到越来越细密的程度,即使心中升起微弱细致的喜、乐等任何情感,也会马上就被侦察出来。并且在觉知所有心行时,仍未放舍对呼吸的观察: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出入)息善学。一个能让心如此沉着敏锐的人,完全不会发生冲动、失序、混乱的状况。

  之后再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于观察(出)入息灭善学等等。试想,修习安般念能达到这般境地,当然也就能令四念处满足。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必得大果大福利,这是无庸置疑的,该操心的倒是修学者肯不肯将心念安住在这呆板无趣的出入息上,孜孜不倦地下功夫修习多修习。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