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五、离欲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来源:   作者:法遵尼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五、离欲

   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谓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谓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谓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契经 五阴诵】

  既谈到厌离,就不能只厌不离。但是众生既已生存在世间,就不可能避开五受阴无常、苦、无我的现实;不可能躲开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折磨。虽然以智慧觉观能如实知五受阴,进而厌倦五受阴,可是却无法离得开五受阴与随五受阴而来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以佛陀教导正确脱离五受阴的方法,所谓五受阴离如实知,所离的不是五受阴本身,而是另有对象。

  云何色(受、想、行、识)离如实知?所谓的离五受阴,不是逃避人生、逃避生活甚至于自杀了事。要离的是对五受阴的欲贪:于色(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受、想、行、识)离如实知。

  曾有比丘修不净观,结果厌患色身、厌患生命,最后干脆请人把自己杀掉算是解脱。佛陀知道此事后,诃责那些死去的比丘愚痴、邪见,但死者无法制戒处罚,于是便制定戒律,严格禁止自手杀人、劝人自杀、教唆他人动手去杀,万一对方因这些行为而死,便犯了最重的波罗夷罪,失去了比丘、比丘尼的身分、资格,逐出僧团。这就是误把五受阴当成要远离的对象,以至铸成大错的真实例证。若是明白佛陀所教导要远离的主角是欲贪,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悲剧了。

  一提到离欲,便得不厌其烦地再三叮咛:要离的是针对五受阴的欲贪而不是名闻利养等外在事物的欲贪,唯有智者才能理解一切痛苦根源在于对五受阴的欲贪。不厘清这一点就会发生突兀的情形,像慈悲为怀的佛教徒以钦羡爱怜的眼光看着猫狗等宠物说:「它们真是有福报,少欲知足没烦恼,比人还有修。」听了这种话真教人禁不住想问:「您是否渴望身为一只少欲知足没烦恼的猫﹙狗﹚?」

  许多修行者很难拿捏离欲的标准,因而提出种种疑问:佛陀也四处讲说佛法,我们致力于弘法难道不是佛子本份?佛陀生病不也让阿难去乞讨乳浆,我们买维他命、保健营养品或练气功,又何尝不是为修行作打算?戒律只是因应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拿到今天的社会环境根本就滞碍难行,我们为何一定得死守那些过时的戒条?

  对于这形形色色的推托之辞,只消问问自己:汲汲于弘法是否为了满足行受阴的欲贪?养生、练气功是否为了满足对色受阴的欲贪?不肯严持戒律是否为了方便满足全部五受阴的欲贪?修行是为自己交代,如果确定是「于五受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之上用功,又何必博得他人认同!若分明是欲贪作祟,那么即使千人支持万人拥戴,也仍要轮回五道、流落三涂。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剎利、若婆罗门、若长者、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

  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

  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

  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

  彼当复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汝复应答言:『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见欲贪有如是过故,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彼复当问:『见断欲贪有何福利?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当复答言:『若于色断欲、断贪、断爱、断念、断渴者,彼色若变、若异不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契经 五阴诵】

  甚至可以干脆这么理解:佛陀说法、指导弟子修行,所教导的内容不出「离欲」二字。知苦灭苦是正法的旨趣,知苦才肯离欲;离欲便得以灭苦。仅凭欲贪的调伏便足以断除一切苦。

  调伏欲贪?这未免太过平凡、太不起眼了,对于「灭尽一切苦」这么艰巨困难、可望而不可及的伟大任务,为何佛陀不是教导一些深奥、奇妙、不可思议的甚深微妙法?而尽是讲些古今中外都耳熟能详的老掉牙禁欲论调?

  理由仍要回到五受阴无常、变易的性质。五受阴非常、恒、安稳、不变易之法,这本来就是平凡、不起眼的事实,只可惜人们向来漠视这摆明的事实,硬是要幻想生命中具有某种常、恒、安稳、不变易的本质,渴望藉由一个幻想出来的、从来不曾存在的事物中得到离苦得乐的终极理想,那么不论发展出多么迂回、深奥、矛盾、难解的理论或法则,对真实的人生都不会有什么实质益处的。

  五受阴不是实存的主体、非得靠不断更替才能存续下去,倘若对五受阴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一旦原本所欲贪爱念渴的五受阴有任何转换变动,那么绝对要生起教人难以忍受的忧悲恼苦。届时痛苦是自己承受,没有人能替代、没有药物能治疗、没有神明或科技能分担,因为无常、苦、变易的是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而不是其他。

  断除欲贪后又是什么情况呢?对于五受阴断欲、断贪、断爱、断念、断渴之后,无论五受阴再怎么若变、若异,因为没有其间的欲贪系缚,即使面对自身的老病死、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也仅视同月圆月缺,一切都只是些现象的转换,犯不着因此生起忧悲恼苦。

  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絺罗!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

  尊者摩诃拘絺罗!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契经 六入诵】

  依六入处的作用也同样可以证实离欲的必要。所谓「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苦痛来自感官与境界的接触,即使不断追求快乐满足,但在「诸所有受悉皆是苦」的铁则下,受苦永远是不可能避免的命运。没有感官就不成其为众生;既有感官又无法免除苦痛!那么佛法又能有什么特别的办法躲得开苦痛的逼迫呢?答案还是离欲。

  如果是六根与六境相互系缚,那么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是无法消灭的;自残身体伤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又绝不可行。既然根境相系缚,又不可能断除任何一方,那么佛陀便不会也不可能教人修诸梵行、得尽苦边,因为苦痛势将没有边际。幸亏并非境界系缚了感官,使得众生被囚禁于世间,出离无望;也不是感官的运作原已设定非得系缚境界不可,以致于众生身不由己、备尝艰辛。一切都不过欲贪作祟罢了!欲贪系缚感官、执取境界,驱使众生流浪世间、流转生死。

  一些想修行又没魄力的人说:没办法啊!还有家庭要照顾、还有保险要缴、还有很多好书没读、还有很多人生际遇没经验过、还有修行的本钱没存够,所以现在还不是出家的时候。甚至连已出家的人都说:没办法啊!还有众生要度、福报要修、庙要盖、学位要取得,所以还不到断绝外缘的时候。唉!一切都不过是渴望感官能继续攀缘境界的欲贪作祟罢了。

  外在的世间不能除灭,感官作用也不必禁绝,二者间并无牵扯不清的连系,该处分的只有欲贪。「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欲贪不同于境界或感官,它不是既存的实物,是可以让它不起、可以将它断除的。佛陀以身作则,证明了断除欲贪的可行,成为人们离欲的最佳典范。佛陀和其他的人一样俱备眼、耳、鼻、舌、身、意,也和所有的人一样身处在色、声、香、味、触、法的环境中,佛陀办得到的其他人一样也可以办得到「是故世尊说(眼、色)当断欲贪则心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尔时,有比丘名曰低舍,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语诸比丘言:「诸尊!我不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契经 五阴诵】

  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在九十六种外道学说、教派充斥的古印度,佛陀宣说正法、建立僧团,目的不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信仰或广博的学说;追随佛陀修学佛法的弟子,目的也不在信仰或学术研究,这些需求世间一般的宗教哲学就足以应付。倘若不知修学佛法为的是从无尽的纯大苦聚中抽离,很容易就会对修行生涯感到不耐而退堕。因为光凭信仰和学说,并不能切入生命最基本的核心问题,更不能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真正的交代,是以通常会在一阵激情过后,便发现它们并未让自己的烦恼渐减、道业渐成,自然而然地也就渐渐淡漠了,这类退失道心的过程也实在无可厚非。

  在佛陀得知低舍退失道心的情形后,既没有训斥他的思想偏差,也不是激励他的宗教情操,仅是很具体地引导他修行的正道。不过,在说明修道正途之前,关键性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让低舍了解:修行究竟要处理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像民间故事中的屠龙士,在通过严格训练,习得一切屠龙技术后,却发现根本无龙可屠。修行者在努力修行之后,同样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这些修行到底要对治什么。

  如今佛教中有八万四千法门,可是目标都相当含糊,当然最终的理想都很高远:断烦恼了生死、涅槃、成佛等等。问题是,那些法门与这些理想间究竟有何关连?从念佛到成佛、从四念处到断烦恼、从修禅定到入涅槃,它们的因果关系如何衔接?它们的确实过程如何建立?它们的次第步骤如何实践?

  这些疑问的解答若是从信仰、学说、禅境或神通感应中寻求,就只能构筑出一些如海市蜃楼般的太虚幻境,无疑的,那全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幻象。是以,当虔诚、精进的佛弟子经过一番加功用行之后,体会到那些境界的可望而不可及,只好灰心丧志地退失道心了。正法绝非如此!那么佛陀究竟是如何教导弟子去面对、解决所有这些最根本的难题?

  佛陀体证的正法是从活生生的生命实况中验证而得,正法所要面对的是一切众生都必然面对的实际困境、正法所要解决的是一切众生都渴望解决的实质苦痛。因此在实际下手修行之前,必得先回到最现实的基本生活层面,直接由生命的实际运作中,确认杜绝苦难的正确方法。

  佛告低舍:「于意云何?若于色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色若变、若异时,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白佛:「不也,世尊!如是不异。」

  「于意云何?受、想、行、识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识若变、若异,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答言:「不也,世尊!如是不异。」【契经 五阴诵】

  一切忧悲恼苦的由来是对五受阴的欲贪,因此断除忧悲恼苦的方法当然只有于五受阴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一途了。

  在现今佛教界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却鲜有法门教授离欲──于五受阴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以修行的果证要眺望遥远未来的三大阿僧祇劫;是以四双八辈的贤圣僧竟成历史文献中已灭绝的古生物。

  所有修行者修道时所遭遇的迷惘、仿徨、无助与困顿,全都基于离欲教法的忘失。而在失去离欲的标的之后,所有法门、师承的教导,恰好都反向朝着各式各样的欲贪行去。对于这么严重的误导,修行者为着自身的修证,难道依然无动于衷,因循坐视?

  低舍的确有权「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甚至可以大大方方还俗脱离僧团,可是困难不会因低舍或任何人的忽视便感到羞愧以致消声匿迹。唯有让低舍(及所有修行者)清楚,对法的正见与梵行的修习,不是基于对谁的信仰、哪种特殊学问的获取或修得某项神秘经验的荣誉,而是很诚恳地面对自己身处的困境、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此一来,修行才会成为每个人本份事,没有任何推托的借口。

  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契经 五阴诵】

  生命的痛苦源自爱恋五受阴,在五受阴无常、苦、无我的实际状况下,达到究竟解脱的正确方法、修行与果证的关连、因果关系的衔接、梵行确实过程的建立、解脱次第步骤的实践,一切关键都在离欲,于五受阴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铲除推动生死轮回的幕后主使就靠离欲,斩断一切苦痛最根本的由来也还是要靠离欲。更何况人生在世,无论所欲所求为何,终究要人担惊受怕、遍尝忧悲恼苦。是以,智慧观察之后,确实无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那么为何还要执持欲贪,为何还不明智果断地脱离欲贪的驱役呢!

  在正法的理解中,轮回即是苦难的渊薮,欲贪则是令众生永远沉沦的锁链,修学佛法却没能掌握到这项重点,就等于还没通达佛法。企图凭虔诚的信仰、深奥的学理与刻苦的精进修行来补救这根本主旨的失落,是徒劳无功的错谬臆测。那就像不知病因,只凭大伙热心地瞎猜出主意,以为运用各式各样的偏方就能将病治好。总而言之,若不想在长时间致力于佛法的修学之后,才颓然地发现所走的全是冤枉路,就得先对离欲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知。

  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

  云何有身集?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灭?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是名有身灭。

  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是名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契经 五阴诵】

  直接从四圣谛来理解离欲:有身即是苦,生命、五受阴的存在即是苦,这便是苦圣谛。

  「当来有」是未来的有身、未来五受阴的存在,对未来五受阴的存续爱、贪、喜俱,彼彼乐着,便是苦集圣谛。生命不断流转就是肇因于众生对「当来有」仍具备强烈的爱、贪、喜俱,彼彼乐着。凡有欲贪,即有憧憬、向往、期待,并且会着手进行各种规划、准备以及学习,这一切无非是在经营未来的生命,充实未来五受阴的内容。于是生命现象延续的条件必将不断聚集、五受阴也必将生生不息。注意,在四圣谛的大纲中,并不谈论过去有或现在有,过去的已过去了追悔无益,现在既已发生也只得坦然面对,重点在于眼前是否仍在打造未来!

  而苦灭圣谛所灭的不是「有身」而是欲贪,令未来生命、未来五受阴继续存在的欲贪: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这就是苦灭圣谛的实现,所断、吐、尽、离欲、灭的是爱、贪、喜俱,彼彼乐着。一旦欲贪灭尽,当来有便无以滋长。这一世既已出生为人,便注定要承受五受阴既已存在的老病死忧悲恼苦。但苦灭圣谛实现之后,将不再有下一次的出生、不再有未来的五受阴可上演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戏码。再怎么痛苦,这将是最后一生、最后一遭,往后再也没有任何苦难需要承受。

  苦灭道迹圣谛的实践就是一般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八正道。这得留待下一章〈苦灭道迹圣谛〉再行讨论。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契经 六入诵】

  以世间的角度解读四圣谛,也还是以离欲为整个圣谛的核心。

  苦圣谛所表达的是:感官所能接收到的讯息就是世间,众生在根境相对的世间内遍尝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苦集圣谛则解说众生因欲贪而驱役感官,使之不断追逐境界,于是不断有未来的感官继续面对讯息、不断有未来的世间可供见、闻、嗅、尝、觉、知,也不断有未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磨难要承受。

  苦灭圣谛提供解决方案──离欲。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之后,感官不再追逐境界,未来不再有世间;不再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再有见、闻、嗅、尝、觉、知的刺激引发各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必忍耐凡所有受悉皆是苦的无奈。

  所取法(五受阴、六入处)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契经 杂因诵】

  佛陀以离欲教导弟子修习清净梵行,是有因有缘有果有证的确实方法。五受阴、六入处这些所取法都是无常、生灭的变易现象。圣弟子们如实观察后,对五受阴、六入处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于是一切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这就是修习梵行的因缘果报。

  如是比丘精勤修行随顺成就,不自知见今日尔所漏尽、明日尔所漏尽,然彼比丘知有漏尽,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契经 五阴诵】

  整个三十七道品,实际上就是离欲的训练。它们确立离欲的观念、思惟,安排离欲的环境,保障离欲的条件,培养离欲的热忱,训练觉察欲贪的敏锐度,养成身心保持在离欲状态的安定性。只要肯如法如律地依照随顺离欲的三十七道品修习,这样的比丘、比丘尼虽然不能每天计算出自己到底断了那些烦恼,但却很清楚自己正趣向漏尽、趣向解脱、终必达到涅槃。他们相当明白自己的修行果报,毫无疑惑。

  离欲的教法是违反众生喜好的,它不像「如何作个完整的人」或「如何认识真正的自我」这类的励志演说那么受欢迎;也不像「慈悲」或「性灵」这样的信仰能提供心灵寄托。但它却是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三恶道、解脱轮回的唯一途径,否则就会无人知有漏尽、就只好把究竟果证远推到无量阿僧祇劫之后了!

  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契经 道品诵】

  佛陀所发觉的正法不可能用来普度众生,这是很现实的,没有光凭着虔诚信仰就能被保送上垒的便宜事。毕竟生老病死的解脱靠的是对求生欲望的放舍,离欲靠的是自己的理解、认同、坚定的信念、敏锐地修习与有恒地实践,没有任何人能说服或帮助他人作到这一点,植物人尚可靠护理人员的照护活下去,但离欲只能靠自己。若非具有高度自觉与自制的人,怎愿意反省生命存在就是苦的真相,又更进一步拒绝生之欲的诱惑呢?佛陀能作的只是提出事实真相并教导解决方法,听不听、作不作与佛陀无关。并非所有的众生都愿意离欲的!

  事实上「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原已是世人生活经验所凝结的智慧,欲望就是众生的弱点,也是痛苦之源;没有欲望的人便无懈可击,与痛苦绝缘。只是一般的世间思惟尚不足以透视一切欲望的起始源头,未能勘破最根本的欲望是对自身生命的维护,即使他们也发奋修离欲、断欲、禁欲,但只要所离、所断、所禁的不是对生命本身的爱欲;不是对自身五受阴、六入处的爱欲,那么无论修到何等仁者无敌、冷酷无情或刀枪不入的登峰造极境界,在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个对手面前,必定还是会被找出那个弱点、要害、罩门,施加那惨酷、致命、痛不欲生的残害。唯有圣弟子能如实知所应离、应断的爱欲确实对象为何,断除了爱着生命的欲贪后,一切随生命存在而延伸出来的琐碎痛苦也都一并断除,这才是根本解决所有困扰、痛苦的方法。

  除了离欲,别无修行、果证可言;除了离欲,别无沙门义、沙门果可言。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