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中观宗简介:中观宗 第六节 二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7日
来源:   作者:周叔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中观宗简介:中观宗 第六节 二谛 

   第六节 二谛

  二谛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原则。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反过来说,不了解二谛的道理是无法了解佛教的。佛教主要目的是教人破除人执、法执而体认真实。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著而显现真实,因此中观宗特别重视二谛的应用。

  二谛是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谛是真实的意思,也就是真理叫做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凡夫从时间上由于经验或习惯所观察的事物原理(有)叫作世谛或俗谛,圣人由究竟处体验事物的真实情况(空)叫做第一义谛或真谛。因此俗谛是肯定事物所以存在的道理,真谛是否定事物有其实质的道理。佛教认为但从有或但从空来理解事物,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必须从空有两方面来体认方能得到实际情况。

  二谛既是佛教基本原则,因此各宗无不盛谈二谛。由于各宗派的思想体系不同而对二谛的解释也就有所不同。首先对“谛”的含义,有四家不同。有人以为真理为谛。有人以为真理不是谛而能观理境的智慧是谛。有人以为境智都不是谛而诠示理的言论是谛。有人以为综合理境智文才是谛,单独一项不能是谛(《大乘玄论》卷一)。就古三论师来说,多半以境为谛。僧馥(罗什弟子昙顺的弟子)《菩提经注》序云:“夫万法无执而有二谛,圣人无知而有二名。二谛者:俗也道也;二名者,权也智也。二名以语默为释,二谛以缘性为言。”这是以谛智作为境智相对而言,并且以缘起为俗谛,性空为真谛。至于摄山和嘉祥相承是以言教为谛,认为“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故二谛唯是教门,不关境理。:’同时又开为“于谛”、“教谛”两种二谛(于谛相当于天台宗的“随情智”;教谛相当于天台宗的“随情”)。于谛是指有于凡夫是实,这是世谛;空于圣人是实,这是第一义谛。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以为是有,这于凡夫是谛,叫作世谛;圣人真实了知其为颠倒,性空无生,这于圣人是谛,叫做第一义谛。这名为于谛。如来诚谛之言,依凡夫之有而说有,目的不在于有而在于表示不有,依圣人之空而说空,目的不在于空而在于表示不空。以有空之二表示非有非空之不二,这便是教谛。所以说:“如来依二谛说法。”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不善了解佛教的人,闻有便执有,闻空便执空,还成为“迷教于谛”。三论之中,《百论》以于谛为正宗,教谛为旁;《中论》以教谛为正宗,于谛为旁。又佛所说经多就于谛,菩萨造论多就教谛。

  二谛的具体内容,各宗派也随其思想体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在《四阿含经》中,只有《增一阿含经》卷三中提到二谛的名称而没有说明。《大乘经》中,如《大品》、《涅槃》、《华严》、《宝积》等处处叙述二谛的道理。至于各宗派中,无论其为大乘或小乘,都有对二谛的分析。就汉地所流传的小乘各派别,是为一切有部和经部。一切有部就是毗昙师,解释二谛只是相对而言,随时有所不同,大略有七种说法:第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事法是俗谛(事);四谛、十六行相的理法是真谛(理)。第二,妄情所安立的众生事相是俗谛(妄情);无我之理是真谛(真理);第三,假名人天、男女等无其实质是俗谛(假);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真谛(实)。第四,就四谛而言,苦集是俗谛(世间);灭道是真谛(出世间)。第五,又苦集道是俗谛(有为);灭是真谛(无为)。第六,就十六行相而言,十四行相是俗谛(有);空、无我二行相是真谛(空)。第七,三藏言教是俗谛(教);三十七道品是真谛(行)(《大乘义章》卷七)。七说之中正以第一事理二谛为主旨。

  经部师说,也就是成实师说,是以现象的有为俗谛,以本质的空为真谛。具体而谈,就现象来说,俗谛有四种解释:一、就事相而言,阴界人是俗;二、就法相而言,一切法是苦,无常是俗谛;三、就理相而言,世法虚假,只是因缘集用是俗谛;四、就空相而言,五阴之中无有我人是俗谛。就本质来说,真谛有三种解释:一、就理而言之,因和合中无性之空是真谛;二、就法而言,法和合中无性之空是真谛;三、就空而言,第一义中无有凡夫所计我人是真谛(《大乘义章》卷一)。

  至于中观学派自传人汉地以来,当般若师的时期,所讨论的偏重于性空,如法性、觉性、般若、法身、解脱等;而忽略了中观宗的基本理论——二谛的研究。所以般若师六家七宗之中,除道安外,余都偏而不即。

  自罗什人关以来,译出《中论》、《维摩》等,才重视二谛的理论。一般认为僧肇所著《肇论》中,《物不迁论》是从生灭无常来谈俗谛,《不真空论》是从性空来谈真谛。僧肇的《维摩经序》中也说:“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权是通达俗谛的权智;智是照了真谛的实智。但是由于三论师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竺道生曾撰《二谛论》,今不传,其后梁昭明太子(萧统)曾撰《解二谛义》,以为“二谛即是就境明义”,“真谛离有离无;俗谛即有即无。即有即无是假名,离有离无为中道。中道以不生为体,俗即假名,以生法为体”(《广弘明集》卷二十一)。当时僧俗咨问,提出异义有二十三家,昭明太子一一作了答复。智顗《法华玄义》卷二说:“陈世中论破立不同,或破古来二十三家明二谛义,自立二谛义;或破他竟约四假明二位。”湛然《法华经释签》卷五释此句即说破二十三家明二谛义“文在梁昭明集”。约四假明二谛就是摄山一系的主张。吉藏《三论玄义》卷下云:“凡有四门:一因缘假,二随缘假,三对缘假,四就缘假也。一因缘假者,如空有二谛,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故空有是因缘假义也。二随缘假者,如随三乘根性说三乘教门也。三对缘假者,如对治常说于无常;对治无常,是故说常。四就缘假者,外人执有诸法,诸佛菩萨就彼推求,检竟不得,名就缘假。”

  摄山、兴皇、嘉祥相承,立三重二谛:第一、说有是俗谛;说空是真谛。第二、说有说空都是俗谛;说非空非有是真谛。第三、说非空非有是不二以对待空有之二,此二与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是真谛(《二谛常》)。以上三重都是教门。说此三种为令人悟解无所得中道。因此不二是二谛的体,二是二谛的用。二谛的言教,目的在于表显中道。以非有非无为中道,于是立有以为俗谛,立空以为真谛。这二谛都是因缘假立以显中道的,二谛是假名也是中道。所显中道就随二谛而有三种:一世谛中道,二真谛中道,三二谛合明中道。就生灭而论,非生非不生是中道,说生说不生是假名。假名的生即是不生之生是俗谛,假名的不生即是生之无生是真谛。俗谛既是假名之生,便不可定言是生,也不可定言是不生,这便是世谛中道,不动不生灭的真际而建立生灭诸法。真谛既是假名之不生,便不可定言是不生,也不可定言是非不生,这便是真谛中道,不坏生灭的假名而通达无生灭的实相。世谛之生是无生之生,真谛之不生是生之不生。无生之生岂是生,生之不生岂是无生,便是非生非无生,这是二谛合明中道。言亡虑绝,离四句、绝百非,毕竟空寂。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