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历史文化研究:论日僧空海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高文汉)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4日
来源:   作者:高文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历史文化研究:论日僧空海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高文汉)

   [济南]国学新论,1999年第2期

  71页

  【作者简介】 高文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秀英,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邮编:250100。 

  〔内容提要〕日僧空海曾随第17次遣唐使团留学长安,广泛涉猎密宗佛学、中国文学、文字学和书法等学科。回国后,他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即“东密”,历久昌盛不衰。空海长于草书,并为创造日本文字平假名作出过贡献。他还尊奉孔子“有教无类”学说,创办了日本首家公学。他所著《篆隶字书》,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字辞书。其诗论《文镜秘府论》,推动了日本汉诗的创作;诗词文赋集《遍照金刚性灵集》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巨大作用。

  公元7世纪初,中国李唐王朝建立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进步措施,使社会日趋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先进、文明的国家。此时,日本也由飞鸟时代经过大化革新,进入奈良时代,开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促进社会的更快发展,日本迫切需要从中国汲取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天皇遂派遣大批使节、留学生、学问僧入唐。自舒明天皇二年(630)首次遣使以来,200余年间,共派遣使团达19次之多。

  对于日本使团,李唐王朝均待以殊礼,“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①。与此同时,李唐王朝也多次遣使东渡,同样受到隆重接待。据《续日本书纪》记载:“唐客入京,将军等率骑兵二百、虾夷廿人,迎接于京城门外三桥。”双方的睦邻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造就了无数为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使者,日僧空海就是其中的一位。

  空海(774~835),俗姓佐伯(一作佐伯真),法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延历二十三年(804),当唐德宗贞元二十年,他随第17次遣唐使团入京,从大师惠果学习密宗,深得“唐密”真谛,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在高野山建寺开基,弘法授徒,至今信徒遍及东瀛。在唐期间,空海还从韩方明研习书法,字体仿颜真卿体,汲取其行书遒劲郁勃之精华,复经研磨锤炼,后自成一体,颇得草书之妙,赫然与嵯峨天皇、橘逸势齐名,史称日本“三书圣”。公元820年,空海著《文镜秘府论》6卷,被后人视为日本汉诗创作的指南,对普及东土汉诗的韵律知识、提高其创作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公元828年,空海为实践孔子的“有教无类”学说,创办了日本首家国民公学——综艺种智院。它有异于为贵族同宗子弟开办的私塾,也不同于官学,而是一所综合性的不分阶层的国民教育机构。空海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旷绝古今,诚如庆保胤在《然上人入唐时为母修善愿文》所说的那样:“凡入唐求法之人,自宗者弘法大师,天台者传教大师(最澄),皆权化之人,希代之器也。”②

  一 公元774年,空海出生在

  岐国多度郡屏风浦(今日本香川县普通寺市)。幼习儒书,15岁入京师奈良,随舅父阿刀大足学《论语》、《孝经》及史传等。据传,阿刀氏族是首次携《论语》等汉籍赴日教皇太子读书的汉人王仁之后裔,族内代出硕学,不乏鸿儒。阿刀大足则官至侍讲,专为伊予亲王讲读儒典。空海聪颖嗜学的天赋,与其家世、庭训不无关系。3年后,即18岁时,入大学明经科,随直讲味酒净成读《毛诗》、《尚书》,随大学博士冈田牛养读《左传》等,志在齐家治国。但因当时疫病流行,路有饿殍,社会很不安宁,加之空海入大学时,已经超出正常年龄(16~18岁),入仕更加困难。百姓的疾苦以及对个人前途的迷惘,促使他开始揣摩老庄,涉猎佛学,并且出外游历了近畿、四国等地的名山古刹。延历十六年(797),空海著《三教指归》3卷,驳亲友对其背逆“忠孝”之责:“余思:‘物情不一,飞沉异性。是故圣者驱人,教网三种,所谓释李孔也。虽浅深有隔,并皆圣说。若入一罗,何乖忠孝?’”③遂决意出家,时年24岁。

  现在,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御影堂另藏空海撰著的《聋瞽指归》一部,成书时间与《三教指归》相同。二者相较,内容仅序文与卷末的《十韵诗》略有差异。至于两者的关系,历来多有歧说,日本临济宗高僧梦窗(1276~1351)曾在《聋瞽指归》中留有眉批,认为“此书是弘法大师所作也,初名《聋瞽指归》,后改名《三教指归》。此本乃大师真笔也。”据此推断,《聋瞽指归》当为初稿,《三教指归》则为定本。该书主旨,除述矢志向佛外,劝化放浪不羁的外甥也是其目的之一。空海在序中写道:“复有一表甥,性则戾,鹰犬酒色,昼夜为乐,博戏游侠,以为常事。顾其习性,陶然所致也。彼此两事,每日起予。所以请龟毛以为儒客,要兔角而作主人,邀虚亡士张入道旨,屈假名乞儿示出世趣。俱陈@①戟,并箴蛭公,勒成三卷,名曰《三教指归》。”④“三教”乃指儒教、道教与佛教。书中以辩驳的形式,请“择乡为家,简土为屋,握道为床,德为褥,席仁而坐,枕义而卧,被礼以寝,衣信以行”⑤的鸿儒“龟毛先生”讲先贤之论,儒学之本;请“淡泊无欲,寂寞无声,与天地以长存,将日月而久乐”的“虚亡隐士”讲道家的“不死之神术”,“长生之奇密”⑥;最后作者托“假名乞儿”之名抑儒抑道,以“无常赋”、“三教诗”、“生死海赋”力陈佛教教义,盛赞佛德,更作“十韵诗”醒世人于“六尘”,为“虎性暴恶”、“游侠无赖”的外甥,即书中的“蛭牙公子”“指”点迷津,达其佛“归”。

  《三教指归》为四六骈体汉文,是空海青年时代学习汉文典籍的实践之作,也是一名日本人向自己的同胞介绍、阐释儒释道教思想精髓的典范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空海的佛学、汉学知识异常丰富,参阅的书籍特别多,明显因袭借用的也不下几十种,其中既有九经三史、《论语》、《老子》、《庄子》、《列子》、《文选》等典籍,也有《养生论》、《抱朴子》、《神异经》、《游仙窟》、《博弈论》、《好色赋》等奇书怪赋、杂说小论。就整体而言,《三教指归》层次清晰,结构很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行文畅达飘逸,笔致极类张文成的《游仙窟》。同时,书中插入了大量的中国典故,借以抒怀明志,“荡涤雾意”,“针灸瞳@②”⑦,且以道教评儒学,以佛教论老庄,通篇极具思辨力,因此一直被哲学家们视为日本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

  天平胜保三年(751),日本出现了现存的首部汉诗集《怀风藻》,其中载有64人的120首诗作。然而,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况且大多是五言诗。仅在四十几年后出现的《三教指归》,则是个人创作的成果。其中或诗或赋,诗赋润文,文载诗赋,使文章缓急相间,亢沉有致;并且洋洋数万言,浑然一体,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其老到的用心,透彻的说理,都令人难以相信该书出自一个远在东方孤岛上的弱冠之手。所以,不论从哲学角度分析,还是从文学方面考察,《三教指归》都是一部值得赞叹的不朽著作。也就是说,空海在传播中国文化文面所做的工作,一开始就格外引人注目,他对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从青年时代起就是高起点的。

  二 延历

  二十三年(804),日本派出第17次遣唐使。这次使团由大使藤原葛野、副使石川道益、判官菅原清公(以上三人均为汉诗集“敕撰三集”的诗人、显吏)、高阶远成、学问僧空海、最澄及留学生橘逸势等组成,一行共乘海船四艘。空海与大使、副使及橘逸势等乘第一艘,于是年8月15日在福州长溪县赤岸镇靠岸。由于当时福州境内尚未接待过日本使船,空海故作《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说明缘由,请求入京。其书略曰:“伏惟大唐圣朝霜露攸均,皇王宜宅,明王继武,圣帝重兴,掩顿九野,牢笼八。是以我日本国常见风雨和顺,定知中国有圣。刳巨木于苍岭,摘皇花于丹墀;执蓬莱琛,献昆岳玉,起昔迄今,相续不绝。故今我国主顾先主之贻谋,慕今帝之德化,谨差太政官右大辨正三品兼行越前国太守藤原朝臣贺能(藤原葛野的中国名)等,充使奉献别贡等物。贺能等忘身衔命,冒死入海。既辞本涯,比及中途,暴雨穿帆,戕风折舵……伏愿垂柔远之惠,顾好邻之义,从其习俗,不怪常风。然则涓涓百蛮,与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万服,将葵藿以引领尧日。顺风之人,甘心辐凑;逐腥之蚁,悦意骈罗。今不任常习之小愿,奉启不宣。谨启。”⑧

  当时福州观察使是闫济美,得书大为称赏,予以接纳,并留使团一行小住,以便安排大使入京。10月间,空海又有《与福州观察使入京启》,要求随使入京。其启曰:“空海才能不闻,言行无取,但知雪中枕肱,云峰吃菜。逢时乏人,留学末,限以廿年,寻以一乘,任重人弱,夙夜惜阴。今承不许随使入京,理须左右,更无所求。然居诸不驻,岁不我与,何得厚荷国家之凭,空掷如矢之序。是故叹斯留滞,贪早达京。伏惟中承阁下德简天心,仁普远近。老弱连袂,颂德溢路,男女携手,咏功盈耳。外示俗风,内淳真道。伏愿顾彼弘道,令得入京。然则早寻名德,速遂所志。今不任陋愿之至,敢尘视听,伏深战越。谨奉启以闻。”⑨

  福州观察使闫济美准启,空海遂于11月3日成行,12月22日到达长安。次年2月,大使藤原葛野@③等回国,空海得唐帝准许,配住长安西明寺。西明寺是显庆元年(656)秋仿天竺祗园精舍造就的唐代名刹,“其寺面三百五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腹背廛落,青槐列其外,渌水亘其间, @④@④耿耿,都邑仁祠,此为最也。而廊殿楼台,飞惊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及也。”B10不仅建筑宏伟,当时西明寺所拥有的碑文、壁画、题榜、书法等,也都是上乘的艺术珍品。更重要的是,西明寺藏有如来一藏,即日僧谭在《新雕慧琳藏经音义纪事》中所说的“西明寺藏”。所以,西明寺是唐代最先收藏佛教经典的宝库之一,成为当时钻研佛学最理想的地方,故先后入寺的高僧除玄奘、道宣、道世、彗琳外,在空海入寺稍前,日本名僧永忠也曾留学西明寺。如果我们说长安是当时东方的文化中心,那么西明寺就是当之无愧的长安的佛教文化中心了。不难想象,空海当年住西明寺,于景仰佛图之际,颇收潜移默化之功。他后来的功业,除自身努力外,与李唐朝廷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空海入住西明寺之后,研经习字,博览内经外典,遍访诸寺名僧。公元805年5月下旬,与西明寺僧志明、谈胜等人往谒惠果阿梨(745~805)于青龙寺东塔院,请求传法。惠果大师得空海入门,喜道:“吾待汝久,来何迟矣。生期向阕,精勤早受。”B11空海遂于年内得授三昧耶戒、胎藏灌顶、金刚界五部灌顶、传法阿梨灌顶,两次投华著于大日如来身上,故得授遍照金刚法号。高演在《弘法大师正传》中写道:“大师于是得两部密教,为本邦密宗之开祖,所谓秘密真言,此时而立也。”

  密宗又称“密教”,是佛教中的重要宗派。约在公元7世纪至13世纪,形成印度佛教发展的最高阶段,唐开元年间(713~741)传入我国,后经深得密教金刚、胎藏两大法真谛的惠果融会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与印度密教有别的“唐密”体系。“唐密”是中国密教发展的最高阶段。空海得惠果大师亲授,把“唐密”真谛悉受于心,为东归后创立日本真言宗即“东密”奠定了基础。

  惠果大师传空海法事后,于当年12月15日圆寂,翌年正月葬于孟村龙泉大师塔侧。会葬者僧俗千余人,空海被推为撰碑之人。其时长安城内外,大手笔攻文僧不乏高人,而堂堂一代宗师惠果的碑文,竟让仅有半年师徒关系的海外僧侣空海撰文并书字,由此足见其人品、文品、书法之高了。碑文近两千言,可惜在中土已亡佚,幸被日僧真济收入空海大师的《性灵集》,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美谈与见证。

  空海原拟留学20年,既受真言密传,当遵师命早日归国。适遇遣唐使判官高阶远成等船到,即上书请归,遂于唐元和元年(806)四月成行。临行前,平时交游的僧俗,赠诗送别的有朱千乘、朱少端、郑壬、昙靖、鸿渐等人。朱千乘在赠诗及诗序中称赞空海“能梵书,工八体,缮俱舍,精三乘”,“文字冠儒宗”B12。郑壬也称空海为“异才”,其赠诗云:“承化来中国,朝天是外臣,异才谁作侣,孤屿自为邻。雁塔归殊域,鲸波涉巨津,他年续僧史,更载一贤人。”B13

  空海回国时,途经越州,曾向节度使求书,遂作《与越州节度使求内外经书启》:“思欲决大方之教诲,灌东垂之亢旱。”空海的求书范围很广,“三教之中,经律论疏传记,乃至诗赋碑铭卜医,五明所摄之教,可以发蒙济物者”B14,尽在其中。据空海大师于公元806年10月呈与天皇的《请来目录》(不包括外书,仅佛典即达216部,561卷)及其日后著述中所参照的汉籍推测,越州节度使确实满足了大师的要求,为佛、汉学进一步远播东土尽了一份力量。

  

  三 空海大师东归后交游甚广,

  并深得朝廷殊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业绩遍及佛学、文学、书法、文字学等领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少见的博学多能的天才使者。

  公元809年,嵯峨天皇即位。空海大师同年入京,次年10月27日修《奉为国家请修法表》,以求弘扬佛法,其表曰:“沙门空海言:空海幸沐先帝造雨,远游海西,适得入灌顶道场,受一百余部金刚乘法门。其经也则佛之心肝,国之灵宝。是故,大唐开元以来,一人三公,亲受灌顶,颂持观念,近安四海,远求菩提。宫中则舍长生殿为内道场,复每七日,令解念诵僧等,持念修行。城中城外,亦建镇国念诵道场。佛国风范,亦复如是。其所将来经法中,有仁王经、守护国界主经、佛母明王经等,念诵法门,佛为国王。特说此经,摧灭七难,调和四时,护国护家,安己安他,此道秘妙典也。空海虽得师授,未能练行。伏望奉为国家率诸弟子等于高雄山门,从来月一日起首,至于法力成就,且教且修。亦望于其中间不出住处,不被余妨。虽蜉蝣心体,羊犬神识,此思此愿,常策心马,况复覆我载我仁王之天地,开目开耳圣帝之医王。欲报欲答,罔极无际。伏乞昊天鉴察款诚之心,不任恳诚之至。谨诣阙表,陈请以闻。”B15

  空海借上表之机,努力介绍唐朝的所谓“佛国风范”,倡导“佛为国王”,“护国护家,安己安他”,从而使自己的愿望与国家利益相一致,最终达到弘法立教之目的。于是,天皇准奏。空海如期在高雄山寺开坛讲法,于同月15日登坛灌顶,接受灌顶者有最澄、和气真纲、仲世等人。从此,空海继承恩师惠果遗志,着手在日本创立“东密”。公元816年,高野山金刚峰寺开基,成为“东密”的总本山。空海此后的主要佛教活动大多集中在金刚峰寺与京都的东寺,先后著《即身成佛义》、《大日经仪轨》、《金刚顶经开题》、《法华经开题》、《真言问答书》、《两部大法缘起》等,并于天长七年(830),奉敕撰就《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10卷(略称《十住心论》)。这部著作集佛教各派、儒教、道教、古印度哲学于一书,详细论述了人的精神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空海青年时代所著的《三教指归》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他晚年的思想总结,后与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1200~1253)的《正眼法藏》一起,被誉为日本思想史上的双璧。

  从空海高雄山弘法始,上自嵯峨天皇,下至黎民百姓,接受灌顶者不计其数,仅著名的弟子就有真济、真雅、实慧、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等十人,人称“十大高足”。“东密”不仅鼎盛于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在日本,“至今已传到近60代,信徒逾5000万人”B16。

  空海大师幼习书法,青年时代即头角峥嵘。迨至唐土,又投师于韩方明门下,并汲取诸家草书之长,研磨切磋,笔力大长,遂被称为“草圣”,与饮誉东瀛的嵯峨天皇、橘逸势齐名,陵子胡伯崇曾赠诗云:“天假吾师多伎术,就中草圣最狂逸。”B17嵯峨天皇有《赏绫罗屏风御制诗》一首,也对大师书法有很高的评价:“深山居住振奇名,冰玉颜容心转清。世上草书言为圣,天纵不谢张伯英。暂乘云岭一念隙,书得绫罗四帖屏。初见笔精鸾凤体,请看墨妙虬龙形。高岑坠石未动地,绝涧长松岂扬声。乱点乍疑舞鹤起,赴湘连似旋雁行。华苑正开春日色,月天遍照秋夜明。对之观者目眩曜,共赏草书笑丹青。绝妙艺能不可测,二王没后此僧生。既知臣骨无人拟,收置秘府最开情。”B18

  嵯峨天皇作为同时代的“三书圣”之一,尚对大师法书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至于日本的民间传说,那就更多更奇了。相传,空海在唐留学时,长安宫墙上有王羲之手书真迹,但已脱落缺字。唐帝请空海补之,空海口衔一笔,左右手足各持一笔,同时挥毫,瞬间而就。唐帝观之,与王书毫无二致,从此人称“五笔和尚”。又传,空海出外游历,某日至河畔,见牧童在水面上书一“龙 ”字上缺一点,空海随手补上一点,“ 龙 ”字摇身变成一条真龙,腾空而起,直上九霄。

  空海虽擅长草书,但不少中日学者认为他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以汉字为依据,始造平假名”。“平者全也,其字全假汉字之草书为之,如伊吕波是也”B19。日本的假名文字确实源自汉字的草书,但是否为空海“始造”,有待进一步考证。可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平假名的形成时期,不管是“始造”还是在演进过程中有所作为,空海大师对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曾经做出过贡献,是肯定无疑的。

  空海还是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只不过他在佛学与书法界的盛名掩盖了文学业绩而已。其初,正值嵯峨天皇(809~823年在位)治世,举国讴歌唐风。作为著名诗人、书法家的嵯峨天皇更是身体力行,极力倡导“文章经国”,先后命小野岑守、藤原冬嗣等人编集了《凌云集》(814)、《文华秀丽集》(818)两部汉诗集。其后,淳和天皇(823~833年在位)即位,又命良岑安世等编集了汉诗文总集《经国集》20卷(827)。空海大师能得两帝恩宠,且能与小野岑守等诸多文人达官交厚,多仰仗诗词文赋之能。今有空海大师的汉诗文集《遍照发挥性灵集》(略称《性灵集》)10卷传世。因他赋诗作文不打草稿,随作随弃,其高足真济常侍左右,深“忧兰桂压秋艾,师风不传后世”B20,便随时收集大师书稿,辑成10卷。成书时间不详,一说完成于空海晚年,一说完成于大师圆寂的835年。但不知何时,卷8、卷9、卷10散佚。济暹(1025~1115)于承历三年(1075)仲冬上旬辑佚文,编成《续性灵集补阙抄》3卷,得以恢复10卷之数。因此,后人以为有少量伪作杂入,如《永忠和尚辞少僧都表敕答》(卷9)为敕诏,显然不是空海之作。

  《性灵集》现存本收入的空海作品始于804年,止于834年,其中包括诗赋、上表、书简、碑铭、表启、愿文等,计113篇,内容涉及到日本平安初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空海在唐期间撰写的惠果碑文、《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为藤大使与渤海王子书》等,共8篇,也见于《性灵集》(卷5)。这些对于研究日本古代与大唐、朝鲜等的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日本文学史上,《性灵集》一直被视为汉诗文中的珍品,至今有大量版本或抄本、注疏传世。其弟子真济在《性灵集》序中写道,大师“或卧烟霞而独啸,任意赋咏;或对天问以献纳,随手成章。至如《慕仙诗》:‘高山风易起,深海水难量’;又游神泉:‘高台神构非人力,池镜泓澄含日晖’,比与争宣,气质冲扬,风雅劝戒,焕乎可观。”B21现藏于高野山三宝院的抄本《性灵集私记》,亦称大师之作,“格律高,骨体备,超绝凡庸,天性灵异”。另外,《性灵集》卷4载有《为酒人内公主遗言》一篇,说明空海大师与皇族的关系不同一般,连个人私事也愿托于大师。还有《为人求官启》一文,写得情真意切,竭尽代笔之职,从中可以窥见到大师的日常生活以及不绝俗缘、乐以助人的性格。若以佛教界的传统思想分析,出家者理应斩断一切俗缘,潜心修行,作为一代宗师的空海代人求官,实属不可思议。不过,空海的行为及其后的历史事实证明,日本的佛教始终与政治联姻,僧侣出入于政界更是常事。所以,为了全面地认识空海,我们不妨把《为人求官启》录于此,与读者共赏析。其辞曰:

  巨石者也重沉,蚊虻者也短飞。虽然巨石得舟者,过深海于万里,蚊虻附风者,翔高天于九空,遇与不遇,何其辽哉。伏惟我右仆射马足下,钟鼎累代,阿衡一人,能仁能惠,四海之父,允文允智,万民之依,何不仰止。某乙不幸,遇罹时变,左迁外蕃。非农非桑,蚕食者多,不商不贾,蠹食者众。先人田园,日日消男女之口;考妣舍宅,年年尽童仆之腹。一两亲眷,不给千里之粮;四邻知友,谁济一朝之饥!遂使妻妾作边壤之尘,仆从为行路之人。身影欲死不死,诉天欲生不生。涕与雨露争陨,形将木石枯衰。常叹不应为边壤之冤鬼,但恨不作都下之生人。幸沐春雨之牙泽,再入圣贤之阙下,石瓦之望于此足矣。然犹悬瓠,身非金石,寒暑数侵,身无覆体之衣;乌兔代谢,口乏支饥之食。男女满庭,朝朝叹生苔之灶;仆隶侧舍,夜夜忿飞尘之甑。居诸荏苒,霜鬓飒然,星霜如矢,清河何日。伏乞翻江海之波澜,赐执鞭之一任。然则涸辙之途,忽掉江湖之鳍;游岱之魂,乍齐倚陶之才。今不任小愿之至情,谨奉启,不宣。谨启。前周防权守启上。天长二年六月一日。B22  

  最后署名为前周防代太守,空海大师为其代作于公元825年6月,时年52岁。此文仍为四六骈体,多挟汉魏之风,其手笔恐怕不让于同时代的大唐文人。

  空海大师还是位杰出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敕撰汉诗文总集《经国集》原20卷,仅现存的6卷中就载有他的诗7首,更有诗论《文镜秘府论》6卷,为中日两国人民所铭记。《半江暇笔》写道:“唐人诗论,久无专书,其数见于载籍,亦仅如晨星。独我大同中,释空海游学于唐,获崔融《新唐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髓脑》、皎然《诗议》等书而归,后著作《文镜秘府论》六卷,唐人卮言,尽在其中。”B23空海大师汇集各家之言,针对“调声”、“八韵”、“八阶”、“六义”、“二十九对”、“文笔十病得失”等问题,结合自身的“声字相实”、“五智庄严本自丰”的文论主张,就诗的格式、韵律、修辞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而且立论多引用中国相关的诗及诗论原著。唐人及此前的这类作品在汉土多有佚失,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全赖《文镜秘府论》得以流传至今。应该说,日本的汉诗创作之所以长盛不衰,空海大师的《文镜秘府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与指导作用。

  在空海大师的诸多业绩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他在中日文字交流方面所做的开拓性的工作。大师曾在大唐从昙贞和尚学梵字。昙贞也居青龙寺,与惠果大师同为不空弟子。空海后来著《梵字悉昙字释》一书,为梵文远播日本创造了条件。天长七年(830),空海从梁顾野王的《玉篇》中,选出约1000字,分别以隶书编排字目,上冠篆体,下注反切与释义,著就《篆隶万象名义》(又名《篆隶字书》)30卷,成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字辞书。又著《声字实相义》1卷,力图从密教的角度解释、探究语言、文字的实质,成为日本第一部极富哲理的语言类著作。

  承和二年(835)季春,空海大师于日本高野山薪尽火灭,时年62岁。嵯峨上皇作悼亡诗《哭海上人》,以寄哀思。讣闻亦至唐土,国人痛悼高僧圆寂。时至今日,空海大师已逝世1000余年,但是他的名字并没有被人忘记,他的业绩已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一页载入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史册。

  注:

  ①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

  ②《本朝文粹》第13卷庆保胤《@⑥然上人入唐时为母修善愿文》。

  ③④⑦⑨B11B15B17  B20B21《日本文学大系》第71卷,岩波书店1965年版,第85、87、89、271、151、231、153、155、154页。

  ⑤⑥《三教指归》(高野山金刚三昧院建长本)卷上、卷中。

  ⑧B14B22《遍照发挥性灵集》(京都醍醐三宝院藏本)卷5、卷4。

  B10慧立原著,彦@⑦笺补《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B12B13圣贤《广传》引《杂英集》。

  B16曾坤、孟西安《法门寺地宫展现真貌》,人民日报》1995年1月18日第5版。

  B18《日本文学大系》第69卷,岩波书店1964年版,第252页。

  B19B23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前言”第10、11页。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