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汇>> 佛教基础读物>>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阅读)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5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光教科书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在线阅读 目录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自序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一课 佛的意义

第二课 如来十号

第三课 佛身

第四课 佛德

第五课 佛像的种类

第六课 他方佛名

第七课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第八课 法的意义

第九课 佛陀说法因缘

第十课 修学佛法的次第

第十一课 佛法的内容

第十二课 经典的来源

第十三课 译经事业

第十四课 僧的意义

第十五课 僧团的组成

第十六课 比丘尼教团

第十七课 六和敬

第十八课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第十九课 结夏安居

第二十课 弘法利生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 佛教的真理

第二课 经藏

第三课 律藏

第四课 论藏

第五课 戒律

第六课 禅学

第七课 般若

第八课 四圣谛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第十课 五蕴

第十一课 业力

第十二课 八正道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第十四课 三法印

第十五课 缘起

第十六课 空有

第十七课 中道

第十八课 无常

第十九课 涅槃

第二十课 烦恼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第五课 智者文殊菩萨

第六课 普贤菩萨的大愿

第七课 地藏菩萨的事迹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

第九课 艺术家马鸣菩萨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第十一课 破邪的提婆尊者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第十七课 现代菩萨的性格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十九课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第二十课 总论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一课 僧团的成立

第二课 经典的结集

第三课 部派佛教的发展

第四课 印度诸王朝的佛教

第五课 印度大乘佛教的开展

第六课 佛教的东传

第七课 魏晋佛教史

第八课 南北朝佛教史

第九课 译经事业的开展

第十课 隋唐佛教史

第十一课 中国大乘八宗的开展

第十二课 宋元明清佛教史

第十三课 民国佛教史

第十四课 西藏佛教史

第十五课 日本佛教史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史

第十七课 东南亚、南亚佛教史

第十八课 欧美佛教史

第十九课 其他国家佛教史

第二十课 新兴教团的开展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一课 宗派总论

第二课 印度部派佛教

第三课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

第四课 俱舍宗

第五课 成实宗

第六课 律宗

第七课 法相宗

第八课 三论宗

第九课 天台宗

第十课 华严宗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第十二课 禅宗

第十三课 净土宗

第十四课 藏传佛教

第十五课 日本佛教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

第十七课 南传佛教

第十八课 大理佛教

第十九课 蒙古佛教

第二十课 宗派外人物

第二十一课 中印佛教的流传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一课 佛教的道德标准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

第三课 般若的妙用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第五课 佛教的战斗观

第六课 佛教对教育的看法

第七课 佛教的政治观

第八课 佛教的参禅须知

第九课 持戒与犯戒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道

第十一课 佛教的家庭观

第十二课 佛教的事亲之道

第十三课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第十四课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第十五课 佛教徒的一日行

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

第十七课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第十八课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第二十一课 佛教徒应读专书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一课 丛林寺院

第二课 寺院建筑

第三课 道场行事

第四课 寺政外事

第五课 寺院清规

第六课 宗教法令

第七课 法器法物

第八课 衣单僧物

第九课 各种称谓

第十课 学佛行仪

第十一课 丛林漫谈

第十二课 法事介绍

第十三课 婚丧喜庆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五课 民俗神祇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一课 佛教与宇宙

第二课 佛教与命运

第三课 佛教与神通

第四课 佛教与法律

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

第六课 佛教与教育

第七课 佛教与管理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

第十二课 佛教与环保

第十三课 佛教与农林

第十四课 佛教与艺术

第十五课 佛教与文学

第十六课 佛教与建筑

第十七课 佛教与音乐

第十八课 佛教与舞蹈

第十九课 佛教与礼俗规范

第二十课 佛教与地理风水

第二十一课 佛教与公益事业

第二十二课 佛教与心理咨商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一课 信仰

第二课 教理

第三课 文史

第四课 宗派

第五课 戒律

第六课 制度

第七课 称谓

第八课 仪礼

第九课 菩萨

第十课 修行

第十一课 宇宙

第十二课 人生

第十三课 生死

第十四课 生活

第十五课 家庭

第十六课 素食

第十七课 民俗

第十八课 应世

第十九课 神异

第二十课 破邪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第三课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第四课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

第五课 民间宗教介绍

第六课 一贯道概说

第七课 道教概说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

第九课 耶稣教概说

第十课 回教概说

第十一课 犹太教概说

第十二课 新兴宗教介绍

第十三课 附佛神祇的因缘

第十四课 佛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

第十五课 佛教对三教九流的看法

第十六课 佛教对异端邪说的看法

第十七课 佛教对神坛的看法

第十八课 巫术与灵媒

第十九课 宗教祈祷的意义

第二十课 宗教师的条件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一课 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第二课 佛光学与当代思潮及未来使命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

第四课 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第五课 国际佛光会的创会缘起

第六课 国际佛光会的宗旨和理念

第七课 国际佛光会会歌的意义

第八课 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简介

第九课 佛光三昧修持法

第十课 国际佛光会礼仪要点

第十一课 从佛光山认识人间佛教

第十二课 人间佛教的经证

第十三课 佛光教团的组织系统

第十四课 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第十五课 人间佛教的社会运动

第十六课 佛光人的养成教育

第十七课 佛光学问题初探

第十八课 佛光人间事

第十九课 佛光人情味

第二十课 佛光山大事记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一课 十劝(南朝梁.善慧)

第二课 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第三课 信心铭(隋.僧璨)

第四课 大乘起信论义记序(唐·法藏)

第五课 三藏圣教序(唐·李世民)

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第七课 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第九课 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第十课 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

第十一课 西斋净土诗(选录)(元·梵琦楚石)

第十二课 七笔勾(明·袾宏)

第十三课 缁门崇行录(选录)(明·袾宏)

第十四课 示厨(明·紫柏)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第十七课 宝王三昧论(明.妙叶)

第十八课 赞僧诗(清·顺治)

第十九课 五十生日感言(民国·太虚)

第二十课 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民国·戴季陶)

第二十一课 慈航法师遗偈(民国.慈航)

第二十二课 佛光大藏经编修缘起(民国·星云)

第二十三课 佛光菜根谭(节录)(民国.星云)

第二十四课 文选

第二十五课 诗选

第二十六课 悟道诗

第二十七课 词选

第二十八课 佛寺联语(选录)

第二十九课 座右铭

第三十课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全文完

 

---------------------------------------------------------------------------------------------------------------

 《佛光教科书》简述

  《佛光教科书》从一九九五年着手,历五年终于在佛教东传两千年纪念前夕汇编完成。本书由星云法师编定纲目,佛光山子弟参与,众多因缘聚合得以圆满定谳。

  《佛光教科书》全套共有十二册,每册含二十课,每课以两千字左右为篇,前后的分类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学习为目标。内容受限于篇幅,教者、研读者可以多参考注释,有时注释更能表达主题的说明,至于图片、习题更有待各个教者、研读者运用。《佛光教科书》并非以学者专家为主要读者对象,而是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学者所编印,内容着重在佛教基本知识的强化,因此学术性的研究推论及考据,不属于本《教科书》的范围。

---------------------------------------------------------------------------------------------------------------

星云法师

星云法师

星云法师简介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九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著作等身,有110余种佛学著述,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厥功至伟!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