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体光老和尚开示: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体光老和尚开示: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四

  可能要坐满能坐四十多个人,现在行,以后要是人多了就在底下坐,禅堂这个位子啊,班首师父要是多了,维摩龛那两边有几个位子,那是班首师父的位置,僧值、知客,东单头是知客坐的,要是在禅堂里有什么事情跟维那能说说.僧值在西单最前面的那个位子,僧值什么时候进来呢?就是打了抽解,大家去小净,维那还在外面.大家都进来了,差不多坐好了,这僧值从外面进来,从东单头慢慢走到西单头的位子,他走这一圈子作什么呢?那就看看,哪些人没有来坐香,是看这个的.这僧值权力很大.早课楞严咒放掌,他中间一问讯,他出来了,到韦驮臀拜三拜.到祖师殿拜了就到伽蓝菩萨拜.伽蓝菩萨拜了就到大寮里看看,一个是礼四圣.一个是看看.走客堂门口前.往里面看看有没有闲人,到大寮里火烛看看。僧值他是从林里防火防盗一个头,他礼四圣.主要是看防火防盗,有些人虽然是客堂里住下来了.究竟怎么样你弄不清啊,走到上客堂门口,往里看看,有没有人不上殿,礼了四圣回头来.楞严咒念到帝衫瑟帝衫,进来,从西单进来到东单,走一个圈子看看,把他的具放到前面第一个位子.放好之后就站到大鱼子跟前,站是这么站的.楞严咒念完了,或是有普佛.要招呼人敲敲犍槌,看看铛子,磬子,小木鱼子,都得有人敲啊.这僧值他是管大殿和斋堂,大家念阿弥陀佛身金色或是念观音菩萨.他就问个讯.从东单转到西单,站到那个班首后背.班首带班绕佛,他在后头看,有人走错了.不应该走那个地方他走那个地方.这僧值都有责任。人多了,还要插班.人走不好了还要喊,或是他隔两个位子不往前走.或是站班站错了。有些地方念《弥陀经》一个站法.念《忏悔文》又是一个站法.要听僧值师他招呼.或是排班,这是念《弥陀经》.跟班就是一个跟一个.准备念《忏悔文》.是这样弄的。现在我们这里也没有弄.没有弄也没有什么.大家还不是念嘛。

  大殿里边,有个告假,还有个销假.还有临时告假、销假,这都是身体不好.有点毛病,你不上殿都要向僧值告假呀,在什么时间去告呢?三阵大木鱼.僧值在功德箱那个拜垫上拜三拜,他从西单要转一个圈子的时候.你在那一边站站着,向他合个掌,也不说话.这僧值也不说话了,就是晓得你这是告病假。告了假还要销假,你身体好了,跟大众一起进大殿,你看到僧值拜三拜要过来了.你就在那个罗汉位子那里站着,向他合个掌,这就是销假。

  斋堂里要按以前的制度.僧值看到你三天没吃饭,才允许请假。这斋堂里、大殿里僧值作主.你要出山门有事.得到客堂告假.为什么有这些制度呢?没这些制度不行,有人随便!你有什么事情不是说一定不叫出去.这是道场嘛.是修行的.你到外头跑什么呢?外头一跑都是生心动念,外面也就是男男女女的,出家是个修行人嘛,你到外面作什么呢?这有饭吃,有房子住,有衣穿不就行了吗?你到外边跟在家人常来常去那是作啥昵?自天是这样,夜晚基本上不能出去,你万一有什么事情,出去也可以,你得有事啊,客堂要说你这是个小事不能出去,你也不要烦恼.他是助你道的嘛,不叫去就不去,或是允许你去了,你回来要到客堂去销假呀,晓得你回来了,你不要怕麻烦哪!这都是为了修行,要帮助修行,才有这此制度,要不然要这些制度干什么,没有这些制度,你到处乱跑,你的功夫用不上!这都是为的修行,不是为了修行,佛菩萨也不能立这些清规戒律,你得知道这个都是好事,这都足你应该遂守的,不足麻烦,就跟经上说,应如是降服其心。你心动了!你心不动,怎么能到外面去呢?你要知道这都是打闲岔的。客堂里、禅堂里,知客师父,维那师父这都是善知识,助你道的,你可不要说管的厉害了,不管不行行。不但我们这些人,就是证了果位的这些菩萨,一时一刻不能离开了佛,离开了佛,弄不好就会堕落。

  说常在从林,遵守从林的制度,为什么遵守这个制度呢?这个制度啊,都是提拔修行人的,你得知道是好事,你得很尊重啊!这是实际。规矩跟戒律差不多,你既然受了这个戒嘛,在思想上你甘愿、应该,你想了生死非守戒不可,不要说哪来这么多事呢?为什么这么多事?你咋这么多妄想、习气毛病昵?这些制度就是要治你!这就是道场里面的责任,没这个责任不行,成就不了修行人。说一个出家人要久住从林.遵守清规戒律,到外面跑跑.你心动了,祖师说:起心动念,即乖法体。你正念已经失了,就是你思想上已经动了。你打了妄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非这个样不行!这就是路头.这就是修行的道路,说是修行人得知道路头,什么是生死?就是你这啰尔吧嗦的,东想想西想想,你这些妄想、执着,这个就是生死!你这个不了啊,你想了生死不行。开始一个初发心,要吃得苦,要耐得烦,要受的委屈,成一个好法器,成一个真修行人,这才行啊,你不是你住在这个丛林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了生脱死我们才住丛林,一定得念念在兹,时间久了,规矩也学会了,功夫用的也很纯熟,这不就是老参师父了吗?什么是老参师父?就是懂得修行、懂得规矩,遵守常住的清规戒律,这就是老参师父。

  从七月十五之后,就是准备打禅七,打禅七要吃饭吃茶,大寮里吃的都要有准备,以后天凉快了,还要准备柴火,准备菜,就是说到街上去买,大部分都打了药水,我们还是自己种些菜,油盐弄好,有吃有住,四缘具足好修行啊!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不就是因缘成就嘛!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你真有相当的见解,路头清楚可以,你见解不明白,你路头也不知道,你住在深山里面怎么办呢?你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以前年青的时候,在那个太白顶,前几个月我还到那儿看了看,那叫刺沟,刺沟上边有一个茬篱园,住了几个出家人,我在那底下听说这几个人路头不明白,他这三四个人说什么呢?说:你是准备怎么走啊?他说:我在水里走!说:你准备怎么走唉?说:我要在火上走!问:老修行,你怎么走?我在刀上走!你看这胡闹不胡闹?后来这几个人都死了,茬篱园那边深山沟里有一个水潭,一两丈深的水,他一个跳到那底下浸死了,象住山都有砍柴刀啊,另一个把他自己砍死了,还有一个弄一堆柴火,他把他自己烧了,这些人哪,都是不明白,那一个他弄一堆柴火点着了跳到里面了,火烧的很厉害,后来他又爬出来,爬出来,己经烧的那个样子了,几天就死了。这没别的,就是路头不清,不明白。要在道场里住,懂得规矩,懂得路头,有参有学,知道修行,不会错路,那就没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执著心就是不对,一个人他什么也不懂得,你跑到深山里边可怎么办呢?说吃的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就是胡打妄想。一个出家人要有参有学,要听过经,要懂得教理,还要懂得道场的制度,你不然你自己弄的魔里魔气,就不行啊!要正正白白的,要多看看大乘经,千万可不要看外道典籍呀,这些道门书都不准看。你皈依三宝嘛,你受了三皈就不准了,有些人还看社会上这小说,看它做什么呢?这经书都看不了嘛,初发心,先看看律,不是说嘛,出家人五夏之前专研戒律,五夏之后方可听教参禅,有次序,不要自己弄的长长短短的。

  出尘上士,这飞锡高僧,在我们国家古代最有名的是邓隐峰禅师,他夏天住到五台山,冬天住在南岳下边有个铁佛寺,那就是邓隐峰禅师他开的。邓隐峰禅师他老了,他就问,这死怎么样好些呢?坐脱立亡,司空见惯,他不是,他要头朝下,脚朝上,他死了,他穿那个衣服还不往下落,还顺着他那个身体。禅师一个妹妹,这都是过来的人哪,到那就说:哥哥,你这一生颠颠倒倒,你临死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颠倒着死,按说他们这些人哪,都很自由啊,他愿意死就死,他不愿意死,他不死,他怎么样死就怎么样死。我们不用说头朝下、脚朝上死,就是我们睡那里、坐那里死,就还不容易死。古代的这些祖师,他都敢说一个什么时间死,他有这个把握,我们不行,我们都在这儿,我们都在这里空过呀!要死的时候不死不行,那你非死不可呀。

  西湖灵隐寺,这很早了,印度那边也有个宝掌和尚,他是汉朝的人,他看那个灵鹫山上有一节山峰飞走了,他想找,他看往东边飞走了,他说我要找到了,我就在那里开个道场。古代的时候从印度走新疆那边不好走,流沙河,河里没水,风吹沙子跟流水一样,叫流沙河,他就从南印度走海路到广东,到处的寻找啊,找到杭州那边,他一看,原来灵鹫峰飞到这儿了,他就在那里住下来了,这是西湖高僧第一个。他打算在那里活一千岁就死,他在那里又是修庙又是怎么,弄的很有劲,到了一千岁,他忘了死,又过了七十二年,他想起来了,你看他们这些人平常不动心不动念,都在静中啊,念头不动死都不知道,你看佛教这个多深远啊!后来想起来,那得死了。宝掌和尚怎么叫宝掌呢?他这手心能现三千大千世界,他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身体上的骨头都长在一起,这西湖高僧传,记载这个的是莲池大师,很赞叹宝掌和尚。他为什么那样自由啊?我们也有,就是我们没有好好的修行,我们要是踏踏实实的一天到晚用功,看得破,吃得苦,我们也可以。赶快用功,这个时代有些事比不上古代,古代修行跟现代一样,不是说古代修行快一点,现代慢一点,不是的,快慢在乎个人,不在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什么样都不是,你说这一天一天是个什么样?修行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你不要执着那个时代,本来不生灭,要弄个生灭,这样不行。

  禅堂里面一个月,维那师父要讲四回话,讲什么?讲规矩。维那师父只能讲规矩,不能讲修行。班首师父能讲规矩,能讲修行,是这个样。斋堂里面僧值师父一个月讲四回话,初八、十四、二十三、初一,僧值师父在斋堂里讲规矩,讲大殿里不要犯规矩,讲斋堂里面不要犯规矩,出入往返,这一天的规矩。这维那师父讲规矩的时候,班首师父都出去,为什么呢?班首师父,他是法位上的人,在丛林他是善知识,他以佛法教导大家,这纲领执事讲话他不要听,过来的人,是这样。僧值师父在斋堂里面讲规矩,方丈不去过堂,僧值师父讲规矩,彼此之间说的都很客气啊,往中间一站:班首师父慈悲  维那师父慈悲,两序上座慈悲!你看这说的多客气呀?自称学人,学人有两句话要说说,这听到不是很好吗?斋堂里僧值讲话不能提名,这个人就是犯了一点规矩也不要提名,只能把这个规矩说一说,说这个规矩是常住制的规矩,不能犯,你要在大众提他的名字,他心里好烦恼。这个人没跟客堂打招呼自己就出去了,在斋堂里也不要提名字,就是说,不能随便出门,进出要告假。禅堂里边维那师父讲规矩,就是某个师父犯了规矩,讲的时候也不要提名字,就把这个事说说,你要不提名字就是给大众讲的,你要一提名字,大家都知道他犯了规矩,这个也看看,那个也看看,弄得他不喜欢。道场里这些制度都是前边善知识他们立的,香板由维那师父管,你走头一个圈子,他在冲盹了,打一下,要走第二个圈子,他还在睡觉,就不打他了,有这么回事。佛祖制的这些规矩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出家人不是当参学吗?冬参夏学,冬天要参,夏天要学。以前正规的丛林哪,夏天要讲讲经,请法师讲经,道场嘛,要成就净缘。你在打妄想,烦恼了,肯定没有功夫,要做到真参实学,得会参禅,语默动静、开言吐语都在净缘上面,把功夫用上,以悟为期,把自己的功夫一提,早晚开了悟,了了生死,才算结束!那就是不结束不行!话头不要放松,嘴不乱说一句,心不乱想一下,这不就是修行的菩萨嘛!

  用功还行,要是没有用功不就可惜了吗?东走走,西走走,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你没有追一追,你的功夫怎么样啊?你是个出家人哪,你用功没用功唉?这修行人要一时一刻把自已的功夫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古人一用功就是三十年五十载,你在那儿东走走西走走,你用功没用功啊?本来出家是修行的,你有没修行啊?好像就是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也方便,哪里也有饭吃,找点衣服穿也容易,这就不好办了,怎么?没踏实。假若功夫要有进步,他不会乱跑了,也不会乱打妄想.因为你只顾用功啊,没有时间跑了。就是说你用了,你用的什么功啊?随口答出来:我念佛!倒好啊,念没念呢?《弥陀经》持执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做到了吗?

  这功夫用不上有原因的,一个腿子疼,再一个功夫太生了,烦恼了,东走西走,跑几个地方啊,更不好办。要跟着古人学,三十年五十载,把自己的功夫弄个水落石出,这古人用功可不是东走西走啊,住一个地方就是三年五载, 十年八年不动。功夫人还没有上正规,到外头是不是当参学呢?你现在到外头你参学谁啊?你参学什么唉?到处都差不多,放又放不下。丢又丢不开,提又提不起来,自己一个不在乎·要按说这里还好一点,其他地方可不好弄了,你对我有意见,我对你有意见,都是意见,他想收拾他,他想收拾他,为什么呢?为名为利,旁的为什么呀?说自己割爱辞亲,自己背井离乡,你到佛教里面为名为利你看多划不来!既然自己把这个和尚衣服穿上了,要作和尚的事唉,,迦叶尊者,七世荣华,乐在山林,抛弃荣华富贵,最初我们出家说看破了,看破红尘,什么是红尘呢?你贪的、爱的、想的、舍不了的,这不就是红尘嘛!红尘把你包围了,你以为你还很快活,你有什么快活?到处都是这个样子,能不能放下来作功夫呢?你选择一个法门,从生至老,一生做去,能不能这个样呢?可不容易放下,或者事很多,究竟你有什么事啊?住房子你不负责,房子弄好了你住,吃饭你也不要负责呀,你听见打叫香,你就吃饭嘛,有人给你添好,你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呀?在家居士结缘的都有衣服,不是我刚出家的时候没有衣服穿,好象是你自己要找你自己的麻烦,你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这都是你自己打你自己的闲岔!吃饭你不要操心,房子也不用你盖,那你的困难、你的事情都解决了,你自己要放不下嘛,东奔西跑嘛,你这是怪谁?是是非非的,你看这多苦恼啊,自己可能还不觉苦恼,因为只顾着搞名堂嘛,在那鼓着劲,你那是干什么?没别的,就是没有把修行当认真哪!因为社会上这名利财色很好,没有丢掉,没有踏踏实实认真,不就这吗?

  历代的善知识都在那里说,叫我们放下,诸佛菩萨,语录、经书、论著,都是叫我们守规矩,放下用功,他们说的再多,人再多,一天到晚在那儿听,假若你要放不下呀,菩萨也没有办法,诸佛菩萨叫我们修行,我们要是放不下,不能老老实实的修行,也辜负了佛菩萨的言说。以前印光老法师,他是常惭愧啊:我们惭愧不惭愧呀:这么多的佛菩萨善知识给我们说法,我们还没有用上功,要惭愧!惭愧自己苦恼,赶快发心。你们还年青,老了就不行了,老了提也提不起来了,行也行不起来了,坐也坐不得,吃也吃不得,趁年青赶紧哪,赶紧用功哪!催板。

返回目录

----------------------------------------------------------------------------------------------------------------

更多体光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