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微博嘉言>>正文内容

20130924佛教导航微博嘉言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导航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fjdh

佛教导航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fjdhnews

觉之路家园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fjdhhome

觉之路家园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fjdhhome

--------------------------------------------------------------------------------------------------------------------

1. 别后净心讽诵古德文字。顿发大愿。回向净土一门。自量根器劣小。又生值末法。不遇老宗师一棒一喝。当下唤醒。无可奈何。幸蒙我佛大恩。曲垂方便。七宝莲池。正为接引我辈而设。奈何历劫漂流。埋头欲海。翻不如恶道众生。临命终时。一声佛名。犹得脱离三界。岂非贡高我慢。罪根缠结。不肯归心正觉实地修行故耶。从今以后。当痛忏前非。绝利名源。奉云栖老人为圭臬。以心心念佛为日用功夫。要期不负我佛。不负我生。任他人谤我骂我戮辱我。而我只是心心念佛尽此身命而已。陆王门庭。欧曾家法。任他有力者为之。弟甘心退避三舍。何以故。生死事大故。兄自后倘遇世法中人。万万毋齿及弟名。销声匿迹。乃此法门中上策也。道原既以书来。不可不答其厚意。要之弟复何心为陆王树帜哉。此意兄知之。道原恐未必知之也。外有一书。与诸同学。并录呈一览。不尽。——彭二林居士

2. 今天我们跟谁在一起,或是认识谁,都有这世、前世、生生世世,不可分离的因缘,才能在一起。想要不一定要得了,这种的因缘是自己欠多久?就还多久。今天能把所欠的债还完,那就不会再欠了,就是用这种心态去接受,不能去拒绝,也不能去反抗。巴竹法王讲:“怨家也是个师父,教你如何修忍辱;亲家也是个师父,让你如何修慈悲;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师父。”所以跟任何人都能相处得好、谈得拢、处得顺,这叫做修行。——秋竹仁波切

3. 修行佛法不是在修幻想:修行佛法不是在修幻想。很多弟子都是在幻想这边放光、那边放光。放光干什么?就是没照到你的内心里。放光愈久,你内心愈黑暗,那有什么用?不是放不放光的问题,是内心要改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心要光明嘛!你的内心光明,全世界就都光明;你的内心黑暗,外界都会是黑暗。你贪,遇到的都是贪;你脾气不好,遇到的都是脾气不好;你痴,遇到的都是痴。——秋竹仁波切

4. 你不愿意观想也得观想,不愿意念诵也得念诵,不愿意做课也得做课。因为你不是想解脱、想成佛吗?今生想解脱、成佛,必须这样做!——达真堪布

5. 心的稳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不可思议。万事万物都是自心的显现,若是心的力量能够集中到一起,整个法界的力量就都集中到了一起。然而我们的心一刹那也不停,生起的统统都是妄念。心散乱了,力量就散了,所以我们超越不了物质,反而被物质控制、束缚。所以一心很重要,坚定的信念很重要。——达真堪布

6.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应修福慧。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今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孤寡。孑然无碍。正好念佛。若人遇难。遭逢如此。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经史。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学禅。悟得唯心。正好念佛。若人修仙。求无量寿。正好念佛。——莲池大师

7. 有一天,我在小区电梯的广告里看到这样的话:拥有它,从此坦然接受众人羡慕的眼光。那是一个奢侈品的网站。仅仅为了获取别人的赞誉或是羡慕的眼光,我们就需要很多东西,我们买很多化妆品,确保我们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保持体面。我们买新的汽车,新的衣服也是为了别人的羡慕和赞叹。想想仅仅为了一些毫无价值的羡慕我们耗费了多少资源。这样我们就更强大了吗?我们靠这些建立起来的自信,非常脆弱。可能一个并非有意的冒犯就可以让我们大发雷霆。我们脆弱的自我受到了伤害,它实在不堪一击。——灵山居士

8. 不管是依止哪一位上师,只要他具足法相,自己说话也好、行为也好,一定要有恭敬心。假如没有恭敬心,则是成就的一种障碍,若能把上师视为佛陀,自相续也会转变的。——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9. 以前米拉日巴即将返回家乡时,上师送他一段金玉良言:“如果没有看破尘世,将世间法与胜法混为一谈,修法必将荒废。”当然,作为世间人,对财产和身体等不贪著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应该想一想这些道理,看看每天特别耽著的事物到底有没有意义。——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10.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如果我们的心不做梦,梦境中的一切都没有出现的可能,无论梦境多么光怪陆离或美妙神奇,其来源都只能是做梦者的心;同样,轮回中的一切外境都只是心做的一个梦,如果我们通过禅定和智慧的修炼,使得自心觉醒,一切外境将渐渐消融于空性和光明的法界之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