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简介:唯识三境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简介:唯识三境

  唯识简介(净常)

  21.唯识三境

  唯识义理,虽然无量无边,但总括来说,不出境、行、果三个阶段而已,所谓:明唯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是也。就是说:我们研究唯识学,先要认清境界。其次才能习闻思修三慧,最后才能永灭诸障,证得菩提涅槃之果。有谓:修行如行路,若能认识环境,走上正路,则成佛路途虽远,只要步步踏实,终有成就之期。反之,若不认识环境,误入歧途,则只有随波随流,永远在生死海中浮沉而已。因此,修学佛法,境界不可不知。

  唯识论言:能了别境界之心识有八,称之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任何一种心识之生起,必有境界为彼所依,所谓:「识依彼起,复了别彼。」然则识之境界,为如何耶?若约各个识而言,彼等所缘之境界,当然很多,然就境界之自体是假抑是实则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三种。兹分别介绍于后:

  一、性境-性境之性字,乃真实不虚之谓。性境,就是实境。谓此境体,实有不虚,非是计所执之空花兔角等。所谓:「性境不随心」性境并非从心计度而起,亦非随心妄想所造,乃是能缘之心,得彼境之自相者,谓之性境。譬之眼识缘现前山河,即是性境。何以知之?设欲随我自心变此山为河,或变彼河为山,皆不可能,故曰:「不随心」者,不能随心转变,即是性境。此复有二:

  1.无本质性境:即第八识所缘之根身,器界及诸种子,但是自变自缘,不假外质。

  2. 有本质性境:即前五识及与前五识同时俱起之同时意识所缘之五尘境,乃依托第八识之相分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犹如照相机依人身为本质,所拍摄之照片,世人所见,只是照片上之影像而已,可是却疑为本质。

  性境者,约真谛言,固是如梦如幻,了无真实。但约俗谛言之,此既不同于空花镜像,龟毛兔角。同时也不是已成过去之陈迹,更不是尚未到来之幻影,故名性境。

  二、带质境-即心王心所攀缘境界时,于本质境,起别异解,即依本质另行变起一种相分,作为自识之亲所缘境。此自识之亲所缘境,虽与本质有一分相似,但已略改其原状,这种似是而非之相分,叫带质境。

  或问:性境亦带本质,何局此境,得带质名?

  答曰:彼性境不依能缘分别(即「性境不随心」),心境共真,故得性名。此带质境,以依分别,非境自相,故对独影,以名带质。(按:独影境不仗本质,带质境必仗本质。)

  总之:此境异性境者,性境不谬,此解谬故。此境异独影者,彼不仗质,此仗质故。

  此复有二:

  1.真带质: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即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及第七识单缘第八识见分为我是也。能缘所缘皆是心法,较色法为真,故曰真带质。

  2.似带质:以心缘色,名似带质。谓带彼相起,有似彼质。如第六识缘五尘落谢下来之影像。(此影像称为「法触所摄色」)。

  三、独影境-谓此境体,但随心生,是识之相分,不仗本质,独影即境,名独影境。如第六识(又叫独头意识)缘过去未来不现前境,或是由于记忆,或是由于设想,或是由于推测比度,由思维而生之境,称为独影境。

  或问:此境意解,邪正若何?

  答曰:或正或谬,是非不定。此意云何?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解为正。反之,记忆而谬,比量而非,解则为邪。无论正邪,由无本质,但由心起,故总名独影境。

  此复有二:

  1.无质独影:能缘之心缘假法时,以其相分,唯是能缘见分之上,虑度而生,独有影像,都无本质,故名无质独影。如观龟毛、兔角,虽不托本质,而能起单独之影像。

  2.有质独影:虽从质起,独由见生,故名有质独影。如无漏心缘有漏法,即其事也。

  总之:三境义别,一由随心非随心生。二由能缘于彼,解邪或正。

  如性境者,不随心生,识缘彼时,正见不谬者也。

  带质境者,必仗本质,从心而生,识缘质时,谬解不正者也。

  独影境者,唯从心生,解无定者也。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