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八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八

  背景色

  唯识简介(净常)

  8.唯识简介(八)

  眼等五识,上期已简介过,今续介绍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即一般人所谓之思想,妄念或见解等,其在吾人心理活动中,占一极重要之地位。因为在八识之活动中,以第六意识之分别心最为强而有力(具三分别故,即自性分别,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任何事物,一经过第六意识分别,立即分办其好坏美丑,或是非曲直。并且世间上,从个人之进退得失,家庭之兴衰分合,乃至社会之振靡与国家之治乱等,无不系之于吾人第六意识一念之转变!故古德有云:「三点若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成佛也由它。」可谓将第六意识之特色,描写得恰到好处!因此,吾人平素对此第六意识,不但要好好地认识它,而且更要妥善地

  控制它,引导它,不可任其向不正当的方向发展!

  甲、释名

  第六意识,若细分别,当有四种,所谓明了意识,定中意识,独散意识及梦中意识。兹分述如下:

  (一)明了意识:又名五俱意识。具有二义1助五—谓此五俱意识,能助五识令起,由意识引五识,五识方得主。2明了—谓此五俱意识于所缘色等境,能明了深取其相。(若眼等五识,则不能明了分别,深取所缘境相)。

  五俱意识,又可分为五种:

  1眼俱意识—意识与眼识同起。

  2耳俱意识—意识与耳识同起。

  3鼻俱意识—意识与鼻识同起。

  4舌俱意识—意识与舌识同起。

  5身俱意识—意识与身识同起。

  或一俱、或二俱,乃至五俱,皆不定也。

  (二)独头意识—谓意识不与眼等五识俱起。又分三种:

  1定中意识—即与「定」(缘专一境,心专注不散)相应之意识。定中意识,虽复明了,不能助五令起也。(按:已得自在者,定中意识得与五识俱起,然今且举未自在者言)。

  2独散意识—「独」简五俱意识;「散」简定中意识。

  3梦中意识—此即独散意识也,因其行相昧略,异于寤时,故别立此一名也。

  以上四种意识,以简表列于后:

  ┌        ┌ — 眼俱意识

  │        │ — 耳俱意识

  │ 明了意识   │ — 鼻俱意识

  第六—│(五俱意识) —│ — 舌俱意识

  意识 │        └ — 身俱意识

  │        ┌ — 定中意识

  │  独头意识— │ — 独散意识

  └ (不与五识俱)└ — 梦中意识

  乙、业用

  第六意识之业用为何?奘公八识规矩颂云:「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此二句即说明第六意识以造业、招果为其业用。

  先说上句:「动身发语独为最」,谓第六意识于有情动身、发语时,在八识行相中,最为殊胜。

  问:意识发动身语,其相云何?曰:一切有情,由前六识与境界接触,因有了别(心理学谓之感觉)。境界于身心,必有损益,或无损益,由斯同时有苦、乐、舍等诸受生起(心理学谓之感受)。感受既生,自心于境,即有取、舍之行(心理学谓之反应与行为)。最简单者,则不待思量,而直接反应,如手触火,立缩其手;或见异境,若可怖则发惊叹,若可喜则发嬉笑等,若遇繁复或重大之境,则吾人动身发语之前,必先经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审虑、计量之作用。

  故知身语,非能自动自发,不过作业之工具耳,非即是业。追究此业之自体为何?即谁能动身、发语,令成事业?曰: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思」为业之自体。(「思」是?行心所,令心造作为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为业。)然「思」心所,恒依心起,系属于心,故以意识为依,发动身语。故曰:身语二业皆由第六意识发动也。

  问:思?行心所,既八识皆俱,为何唯独第六意识能造业耶?

  曰:以第六意识,具三种思故。

  1审虑思(谋)—境界现前,意识先筹量其利害、得失、善恶、是非等。

  2决定思(断)—既审虑已,乃起决定之思,一定发动身语,以对彼境。

  3动发胜思(行)—既决定已,由「思」心所动身发语,处理当前一切境界,或取或予,或避或趋,或成就或破坏等。

  以上三种思中,前二思属意业,第三属身业和语业。故知意业为身语二业之先导,且诸业皆根本于此第六意识也。

  至于七八二识之相应思,为任运思,无损益用,即七八二识不造业也;若前五识之相应思,但作第六意识之资,以了境,审决耳,不能直接发动身语。直接发动身语,唯第六能,故此说「独为最」也。

  次说下句:「引满能招业力牵」,谓由第六识与发业惑(分别见)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能引六道总报之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如杀业多分能引地狱报,盗业多分能引饿鬼报,淫业多分能引畜生报,十善业能引人天报,世间定业能引上界报等。又由第六识与润生惑(俱生思)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能招感六道别报之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别报。如同生人中,而各各根身有具有缺,命根有寿有夭,资财有贫有富等。同生天中,亦随别业而福报有劣有优,同生地狱、饿鬼、畜生中而受苦有轻有重等。

  言「能招」者,引满二业能招六道总别二报也。

  复言「业力牵」者,第六识如与善位十一心所相应,则第八识为善业牵而之人天。第六识如与根随烦恼相应,则第八识为恶业牵而之三途。或一生行恶,临终善心猛盛,即为强业牵而生善处;或此世虽行善,临终先世恶业熟故,即为熟业牵而生恶处。如影随形。故曰「业力牵」。

  总之:第六识乃有情生死轮回之造业主,由业招果故,第六意识复令第八识于彼三界九地受苦无尽。噫!第六意识之业用大矣哉!我辈凡夫平素起心动念,不可不慎也。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净土法门言「一念妄起十句佛」,佛号从心起,从口出,从耳入,一句佛这么念,十句佛也这么念,百句千句,亦复如是,藉佛号之净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纯一之念,治向来之杂念,念之既熟,乃至净念相继,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净土念佛法门实乃对治第六意识之胜异方便也。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