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虹身成就者白玛邓灯尊者道歌:劝断肉食文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虹身成就者白玛邓灯尊者道歌:劝断肉食文

  惟忆肉食痛苦报,难忍如下众酷苦。

  翁嘛呢呗咪吽啥!

  安住空悲度众生,顶礼圣者观自在!

  因自未修慈悲心,食母肉竟讲因果,

  未证圣义迷文字,鹦鹉学舌老乞丐,

  依摄受精华苦修。

  一日修持自解脱,生、圆双运①观世音,

  身色万有不现前,空中化现大悲尊。

  自智光明中现见,恶道众生无量苦:

  等活狱如四大洲,于此四分之一处,

  挤满赤裸男女众,每人皆被众狱卒。

  众猛禽兽面具人,手持锐利诸兵器,

  切着人肉不停食,展转切后肉复生,

  未尽业前永不死。

  即增无尽串习故,杀生血肉供更甚,

  不堪酷苦皆哀嚎。

  自心现见彼虚妄,随想对治有何法?

  刹那前方虚空中,大悲观音即告云:

  唉玛!

  累世与我有缘子,勇猛精进者聆听,

  于观本尊得稳固,已生少许功德叶②。

  诸法根本慈悲心,于自是否具慈悲,

  若具为何要肉食!

  当明食肉诸痛苦,自作业来须自受,

  三时诸佛无窍门,食肉无德罪过多,

  百病千魔源此起,八万四千惑亦然。

  结缘具利行禁行,除非药及密法用,

  食肉无有芝麻德。

  食肉乃是邪魔类,即令失戒增烦恼,

  亦失利他慈悲因,成熟菩提果位难。

  食肉人无智尊护,失去悉地诸缘起。

  食肉者无利他业,犹如天龙见罗刹。

  食肉者身附乾达婆③,亦附阎王及魔女。

  食肉者堕地狱报,投为鸟及豺狼身。

  食肉复具无量苦!

  若断即离诸罪过,常得非人作顶戴,

  能投净天诸天身,云集十方佛菩萨,

  上师本尊空行众,菩萨菩萨母常伴,

  自然成慈悲因故,速证胜妙菩提果,

  是故此具无量德!

  以上教言融自境,随即从梦光明起。

  身心受扰如服毒,蒙生怖畏心颤抖。

  忆起昨晚等活苦,修苦乐相换亦怕。

  极为痛心涕泪流,自然生起慈悲心。

  为修自他相换苦,等空如母诸众生,

  消除肉食罪障故,於此立下二谛誓: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知,祈慈悲视因果颠倒儿;

  大恩根本传承诸师知,祈慈悲视因果颠倒儿;

  根本胜尊大悲观音知,祈慈悲视因果颠倒儿;

  我受无明二障所驱使,空言等空众生如父母,

  却食母肉为人讲因果,未曾知晓此具如此苦。

  食三净肉④佛开许,已闻此无罪过障,

  或是上根成就者,烦恼不迷如莲花,

  抑或行持密法者。

  我等惟修利他心,以及无伪因果法,

  无有更深之窍诀。

  周遍虚空诸众生,为清净其罪障故,

  从此立誓不食肉。

  既然已食世间众,不知足反增饥感,

  几天若未得饮食,如同未进芝麻食。

  应断贪食心邪魔。

  若欲了知肉何生?我执贪心乃根源!

  仅仅作意即呕吐,此极恶心龌龊物;

  三十六种所构成,八识串习苦报身,

  由傍生恶业所构造。

  若人食肉解脱难,酒肉本属不净物,

  不可食此佛所云。

  故岂能食烦恼食!

  众多千年恶鬼身,不得饮食受食故,

  其饮冷水为享受。

  除了酒肉食物多,受用此仍无满足。

  何人敢作恩仇报,无量无边劫以来,

  一切等空七世间⑤,无有一人不为母,

  仅饮乳等三千海,无伪三宝可作证。

  昔受无明驱使故,擅食母肉未忏悔,

  是故若是食母肉,世间罪中此最胜。

  害微失戒佛所言,莫言同分食杀罪。

  涅槃楞伽等经云:

  “杀生食肉同分罪,凡大小乘皆当禁,

  尤于菩萨戒绝禁。”

  如昔我等怙主尊,曾投鹧鸪亦戒肉。

  莫说三宝诸佛子,依仗诸佛圣教理,

  诸竺藏大德皆禁。

  具有无量罪当知,不掺罪过真实法,

  当愿融入真实教

  有云:

  了知食肉诸罪过,仅念犹如服剧毒。

  生畏劝断方便法,故于白岩虚空顶,

  乞丐邓灯宣此义。此善回向诸众生,

  尽除食肉一切罪,愿见千佛圣尊容!

  注释:

  ①“生、圆双运”,指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和圆满次第相结合。

  ②“功德叶”,此处比喻生出的功德象树叶。

  ③“乾达婆”,又名寻香或食香者。欲界中有或中阴身,各依善恶因缘吸食种种香、臭气味,故名寻香。

  ④“三净肉”,佛陀曾开许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食用的三种肉:没有亲眼看见为我而杀、没有听到我信任的人说这是为我而杀、没有怀疑这是为我而杀的。

  ⑤“七世间”,指六道加上中阴身。另一说为:三恶趣、欲界天、欲界人、上界二天,即欲界五趣,再加上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共为三界七世间。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