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准提菩萨文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重要思想分析(普光)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4日
来源:   作者:普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准提菩萨文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重要思想分析(普光)

   一、前言

  准提法流传的时期出现重要的一部书《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因为此书的问世使得准提法的传播迈入新纪元,得以中国式密法的方式广为流传。而此书的内容非常广博,略为解析即知其以华严五教观作为整部论的重要立论架构;并以显密圆融、以密为胜、准提总摄的架构完成了此一部大作。

  在本文中略析如下,若有需改进及不尽圆满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指教。

  二、判教法

  (一)以华严五教观判释显密二教

  (1)判释显教

  此书中关于显教心要的部分是采取华严宗之教判论述,将释迦佛创教以来之不同流派与教义分为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在“初显教心要者”,一段文中提到:

  ‘且初显教心要者。谓贤首清凉。共判如来一代时教而有五种。’(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989下25~26行)

  由此句可看出道殿大师是采取华严的判教法来作为其论的架构。

  在后文中道殿大师将显教的分判列出为:

  ‘1、小乘教:谓阿含等六百余卷经。婆沙等六百余卷论。说一切法从因缘生。明三界不安。了人空真理。修自利之行。忻小乘之果。

  2、大乘始教:又分为两种:

  甲、法相宗:谓深密佛地等数十本经。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说一切法皆是唯识。了二空真理。修六度万行。趣大乘佛果。于中多谈法相之义。

  乙、无相宗:谓诸部般若等千余卷经。中百门等数本论文。说一切法本来是空无始迷情妄认为有。欲证菩提以为所得。修习万行。于中多谈无相空义。

  斯之两宗。皆是大乘初门。故名曰始。始者初也。

  3、一乘终教:谓法华涅槃等四十余部经。宝性佛性等十余部论。说一切众 生皆有佛性。从本已来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始迷倒不自觉悟。欲成佛果须先了悟自家佛性。后方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多谈法性是大乘尽理之教。故名曰终。 终者尽也。

  4、一乘顿教:谓楞伽思益经文。达磨所传禅宗。说一切妄相本空真心本净。元无烦恼本是菩提。唯谈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顿。

  5、不思议乘圆教:谓华严一经。十地一论。全说毗卢法界普贤行海。于中所有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无尽。总含诸教无法不收。称性自在无障无碍。迥殊偏说故名为圆。’

  道殿以华严五教判教法大略捻出显教心要的系统,并显示出道殿其思想即是以华严圆教思想为主轴。依此架构再铺陈出显教心要的种种住心境界、种类及修持方法。

  (2)判释密教

  在密教心要的部分道大师以问答的表述方式将圆宗的思想导入陀罗尼教法中,而认为圆宗可分为:“显教的圆宗”,及“密教的圆宗”。

  如下:

  ‘问曰:贤首大师等。但判华严经为圆。余教皆非。今判陀罗尼又是圆教。岂不违贤首等耶。

  答云:

  圆宗有二:

  一、显圆。

  二、密圆。

  贤首但据显教。正判华严为圆。今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类彼显圆判斯密教亦是圆宗。显密既异。乃诸师无违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994上7~12行)

  由上文可看出,道殿认为圆教的思想也可以用来作为认识陀罗尼门的一个判别系统。

  另从《下卷》来看。道殿亦运用了华严五教的思想来解释陀罗尼亦分为五教:

  在“问答密咒法器胜劣者”一段文中说到:

  ‘问曰:“上之十门尽叙述圆教中真言,为当一切真言而有胜劣,五教各不同耶?为复一切真言而无胜劣,皆是圆教耶?”

  答云:“准神变疏而有二门。

  一、随他意门:一切真言而有胜劣,诸部不同,又清凉疏主,于经律论三藏之外立一杂藏,收陀罗尼而成四藏。

  三乘各四,成十二藏,既三乘中各有陀罗尼,例知五教下亦各有密咒也。

  如诸阿含经中咒,即是小教。

  诸般若经中咒,即是始教。

  金光明经中咒,即是终教。

  楞伽经中咒,即是顿教。

  大乘庄严宝王经中,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是圆教(又上来十门中所引诸陀罗尼经。多是圆教)

  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即以教理行果四法为体。

  五教中陀罗尼,各总含摄当教中教理行果也(五教胜劣今举喻况之,令初学易知。一、小教如铁;二、始教如铜;三、终教如银;四、顿教如金;五、圆教似如意珠)。

  二、随自意门:

  一切真言更无胜劣;皆是毗卢遮那大不思议秘密心印(一代教中乃至鬼神所说真言,皆是毗卢遮那如来,欲普门益生,全体变作彼鬼神类而说真言,非实鬼神能说真言,余类皆尔)。

  又贤首清凉以义判教,一经之中容有多教,即知一切经中真言,皆是圆教。一切真言名总持者,能总含摄无尽教理行果也。实而言之,双用二门妙契佛心。

  故《神变疏》云:“真言行者。能于差别中解无差别义。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当知是人善达真言相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1003下~1004上)

  此段道殿依据神变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疏)的概念,用两门分别解释真言亦分为五教的概念。

  在随他意门中说到:三乘中各有陀罗尼,以此推知五教下亦各有密咒。所以他把五教底下所说的密咒引用华严五教观的立场解释,而说有五教之咒:小、始、终、顿、圆。

  并且以五种物品来表示五教陀罗尼的胜劣,如:

  小:铁

  始:铜

  终:银

  顿:金

  圆:如意珠

  可知其认为圆教之陀罗尼是最圆满、最殊胜的。

  但为何第二段又说:‘一切真言更无胜劣,皆是毗卢遮那大不思议秘密心印’?这是他从圆宗的思想出发来看所有的密咒,如他举:‘贤首清凉以义判教,一经之中容有多教,即知一切经中真言,皆是圆教。’

  所以这是从圆宗的解释方法导入密咒教里,所以道殿认为以此“一中容多”的论点来看,也可以说所有的咒都可称为圆宗之咒。

  这就是其以二门角度所述圆融的态度。

  黄念祖金刚上师说:

  ‘所以“人无我见”到“大圆满见”这五种见,相当于华严宗的判教小、始、终、顿、圆。小教相当于人无我见,始教相当于唯识见,终教相当于中观见,顿教相当于俱生知见,圆教相当于大圆满,与华严判教很相当。’(“抉择见”听闻记)

  (二)其密教思想之探讨

  (1)显密圆融的立场

  基本上本书是采显密圆融之立场,所以论述中说五教中皆有密咒。以华严而言五教观就将世尊的一代时教都分判融摄,而这五教里都有陀罗尼门,道殿都将其视为五分教里的密咒门。只是他以“随他意门”的论点来阐述认为有优劣之别,与东密所发展之显密判教不同。

  日本东密的弘法大师(空海)依《金刚顶经》横判显密二教,依《大日经˙住心品》竖判“十住心教”。所说的十住心教,指的是:异生羝羊心(诸趣外道)、愚童持斋心(人趣)、婴童无畏心(天趣)、唯蕴无我心(声闻)、拔业因种心(缘觉)、他缘大乘心(唯识)、觉心不生心(三论)、一道无为心(天台)、极无自性心(华严)、秘密庄严心(真言)。

  这理论基础是说,从横的方面来解析,东密分为显密二教,除了金胎二部之外皆是显教的范畴。

  民初东密上师持松也认同以华严五教判释最为圆满,而将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判为圆宗。此与道殿大师所述有极为相似的论据。

  而以华严五教观判释显密二宗也与藏密的判教不大相同。以藏密的宁玛九乘判教为例分别为:

  宁玛派九乘次第当中,声闻、缘觉、菩萨共三乘之法为化身佛本师释迦如来所说;

  事部、行部、瑜伽部外三乘为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

  无上内三乘之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无比瑜伽、随瑜伽)、阿底瑜伽(无上瑜伽、无极瑜伽)则为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所说

  而黄念祖金刚上师曾说:

  ‘第五种是“中观见”。讲“中观见”,顺道提一下,在西藏活佛上师们所谓的显教,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就是到前面唯识见的地方,才称为显教。不是什么华严、法华、天台,通通是显教,就不如密宗,就低了些,这也是常常引起矛盾误会的地方。所以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密宗也很重视,不是那么低的,没有这个看法,显教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而现在我们把在汉地的佛教,通通称作显教,把喇嘛的就叫做密宗。所以对于名词解释不一样,听到这句话,就生出许多的误会。就说密宗轻视汉地的佛教,其实不是这个含义,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抉择见”听闻记)

  由此可知显密并不只是在于形式的差别。

  虽然判教思想只是古代大师对于世尊一代时教的一种观察方法,但也可知显密圆通其采用华严判教法的独特性。

  道大师认为五教中皆有密教也。甚至以“随自意门”圆教思想角度解读,他认为五教中的密咒皆是圆满的。

  何以得知此书是采显密圆通立场?根据书中所言,有以下特点:

  1、在观察显密二教方面皆以华严五教观系统导入融合而为判释;亦即五教皆有密咒门。认为显教可以用五教观,密教同样也可以用五教观。

  2、认为上根需三密加持显密双修,而中下者可择一而修:

  在“三显密双辩者”中说到:

  ‘若双依显密二宗修者。上上根也。谓心造法界帝网等观。口诵准提六字等咒。

  此有二类。

  一久修者。显密齐运。

  二初习者。先作显教普贤观已。

  方乃三密加持。或先用三密竟然后作观。二类皆得。

  余虽下材心尚显密双修。故仁王般若陀罗尼释。并仁王仪轨皆云。若不修三密门。不依普贤行愿。得成佛者无有是处。又华严经字轮仪轨云。夫欲顿入一乘修习毗卢遮那法身观者。先应发起普贤行愿。复以三密加持身心。则能悟入文殊师利大智慧海。

  是知上根须要显密双修。中下之根随心所乐。或显或密科修一门皆得。’(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999上9~21行)

  (2)广列显教而以密咒涵摄的立场

  虽说道大师以显密圆融为旨,但却隐含有密咒较为殊胜的思想。例如书中在叙述完显教心要后,在密教心要的一开始就说:

  ‘二、密教心要者:

  谓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皆判陀罗尼教,是密圆也。

  前显教圆宗,须要先悟毗卢法界,后依悟修满普贤行海,得离生死证成十身无碍佛果,如病人得好药方,须要自知分两炮炙法则,合成服之方能除病身安。

  今密圆神咒,一切众生并因位菩萨,虽不解得但持诵之,便具毗卢法界普贤行海,自然得离生死成就十身无碍佛果。如病人得合成妙药,虽不知分两和合法则,但服之自然除病身安。

  故首楞严经云诸佛密咒秘密之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能通达。但诵持之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又云神咒是诸佛密印。佛佛相传不通他解。

  贤首般若疏云。咒是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但当诵持不须强释。…自古诸师皆说陀罗尼。因位圣贤不能晓解。但信而持之灭障成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993下7~26行)

  这一段很明显可看出,前面所讲的显教心要,到此段就以“持诵密圆神咒”就可具足“毗卢法界普贤行海”的功德来总摄。而且更以病与药比喻来说,认为密咒如病人已经得到妙药只需要服用就可愈病。而不必像显教一样需要得到好的药方还要知道怎么制药的方法,来作成药服用才能治病。

  简单而言就是说,有他力加持的意思。密咒就如同诸佛菩萨把他得到解脱的药方磨制成药(陀罗尼)给众生服用,众生只要相信而且愿意服用就能解脱。

  如《总释陀罗尼义赞》言:‘如来于百千俱胝阿僧祇劫。积集菩提资粮加持陀罗尼真言文字。令顿悟菩萨与此相应。顿集福德智慧资粮。于大乘修菩萨道二种修行。证无上菩提道。’

  密咒陀罗尼就是诸佛菩萨将所有功德皆灌注于其中的综合维他命。

  另外在《下卷》中言:

  ‘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即以教理行果四法为体。五教中陀罗尼,各总含摄当教中教理行果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页1004上8~9行)

  这段就说明了分布在五教中的陀罗尼都可以分别总摄五教中的教理行果。这也是这本书中以密咒涵摄显教的论点。

  (3)华严与藏密大圆满

  黄念祖金刚上师曾言:‘华严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华藏世界。一真法界,一真,是大圆满的境界。’(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又说:‘“大圆满者,诸法起时,刹那圆满。”这个圆满是刹那间都圆满,在大圆满里是这样,华严也是一样。一真一切真,一位一切位,一地一切地,刹那都圆满。一处真了,一切都真了;你证到一个位,一切位都证到了。不可思议,超情离见。一切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一就是多,一就是一切,念了一个咒就具足念一切咒的功德,礼了一尊佛,就是礼拜了一切佛。刹那都圆满,一切都圆满,因果都同时。’(“抉择见”听闻记)

  谈锡永上师也说:

  ‘依照华严家的说法,当日释尊转*轮,实先说《华严》,后来因为照顾众生的根器,才转四谛*轮,为声闻众说法。

  假如承认华严家的意见,那么,释迦其实于说法开头即便提出如来藏的思想。在《华严》中,有许多法义跟密乘“大圆满”的法义相同,而密乘的法义则由毗卢遮那佛(Vai rocana)说出,于《华严》中,恰恰便有《卢舍那品》(晋译本),或《毗卢遮那品》(唐译本),此中的关合,研究者实在应该留意。

  《华严》中有些品次,其流行时代实在十分早,例如其《入法界品》,龙树论师在《大智度论》中即曾引用,但却名为《不可思议解脱经》,可见此品次实曾单行,且流通时间必在龙树以前。《入法界品》充满密乘的意趣,所以这亦是很值得注意的事。

  假如我们能客观一点,认为《华严》中至少有部份法义与“大圆满”法义相同,那么就应该同意藏密宁玛派的说法,至迟在西元一世纪,“大圆满”祖师俱生喜金刚就已开始宣扬法义。《入法界品》的流通,可能就正当俱生喜金刚传法的年代。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经典中凡与“大圆满”法义有关的,都强调为“不可思议法门”或“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例如《维摩》、《华严》,又如《大宝积经·善德天子会》(菩提流志译为《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而凡提到“不可思议法门”的经典,则多少都关系到如来藏思想,这亦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足证“大圆满”以如来藏为根,实在是大乘开始流行就有的事。——如果是后世密乘牵强比附,则大乘经典流播初期,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经典谈到如来藏,亦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经典,与“大圆满”的观点一致(例如以文殊师利为主名的一系列经典,以及《华严》等。)’(谈锡永 《楞伽经》导读)

  坊间亦有一部书‘一乘圆教与大圆满见(欧阳钟裕)慧炬出版社 ’,专门探讨这两者思想的关连,可参详之。

  (三)准提独部法与圆教思想的激荡

  从上可知道殿大师对于华严思想之尊崇,甚至运用华严教观来解析显密二宗。提出了显圆与密圆论点。

  而其所列举的密咒修持中皆是其认为圆密之咒,他说:‘依密圆修炼亦分为二。一持诵仪轨。二验成行相。’这里他就点出了以下所列的皆是密圆之咒。

  但其实道殿大师虽列出持护身真言、六字明咒、准提咒、一字金轮咒,但其实他提倡的是准提咒,可从以下一句中看出:‘如上虽有数道真言。皆是持诵准提真言之次第。’

  他提出的另几个咒只是作为准提咒的次第,重点其实是在于准提咒。

  为何提倡准提咒呢?其实与道大师偏好圆宗思想有关。

  圆宗言一多互融,而准提独部法也揭示了含摄二十五部坛城的思想,而与圆宗起了呼应的共通点。道大师言:

  1、先示为何提倡准提咒

  ‘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答云一为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故。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准提总含诸咒如下所明)’

  2、解释准提咒含摄诸部

  ‘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

  答谓:一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

  一、佛部:谓诸佛咒。

  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

  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神咒。

  四、宝部:谓诸天咒。

  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

  故准提经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

  ‘准提真言既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镜坛亦总摄二十五部坛法。谓二十五部中坛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镜坛。总摄此一切诸坛法也。故准提经云。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

  本来总摄二十五部坛法的特点只有在善无畏翻译的《七俱胝独部法》中有提到,但道大师已经其引申解释为准提咒之特色了。

  除了因为崇尚圆宗的思想而提倡准提咒外,并且他认为准提法对众生而言是很方便的法门。

  他提出三点作为提倡准提法的理由:

  1、 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

  2、 准提坛法人易成办(镜坛)

  3、 准提不拣染净得持诵

  并认为准提是圆圆果海之法。他以宝王经说六字明咒后即说准提咒为根据而言:

  ‘今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体便是圆圆果海也(今密部一切神咒。当显教中所诠法也。实而论之具含能所诠。一切神咒说文。

  当显教中能诠言也。今六字准提。当显教中果海也。

  问曰宝王经。只言六字大明佛不知得。

  云何今说准提佛亦不知得。

  答云彼宝王经。说六字大明已便说准提。是知准提同是果海。又佛知佛说者真言。于五部中佛部中收。今准提独出五部之外。若非圆圆果海是何法耶。’

  他提出:

  1、说六字大明已便说准提。是知准提同是果海。

  2、又佛知佛说者真言,于五部中佛部中收,今准提独出五部之外,岂非圆圆果海的论点。

  以这两点作为准提是圆密之根据。而又举独部法的特性引申,这就跟上面所说:‘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是有关连的。这也是道大师为何选择准提咒为主要弘扬的咒。是圆教思想促成其以准提为主的原因。

  四、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结论(抉择显密心中心要)

  ‘庆遇述怀者:

  谓如来一代圣教。不出显密两门(仁王经钞云。如来一切教。不越显密两宗)。

  于显教中虽五教不同。而华严一经最尊最妙。是诸佛之髓菩萨之心。具包三藏总含五教

  (梵本有十万偈。此方已翻译者。或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等。虽文义广博。其中最津要者。唯别行普贤行愿品一卷经文。是华严之关键修行之枢机。可赞可崇。西天道流无不依之修行也)。

  于密部中虽五部有异。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命。具包三密总含五部

  (梵本有十万偈。此方已翻译者。有诸师诸本。虽仪式稍异。其中最纲要者。准唐善无畏三藏所译一卷经文。是诸坛之领袖七众之药饵。可传可尚。东夏高德无不依之持诵也)’

  由此总结内容可看出:

  庆遇述怀,是道殿大师感于遇到圣教深为庆幸,并述说他心中的结论及见解:

  (一)显教方面:

  道殿大师最为推崇华严,而华严其中最津要是:‘普贤行愿品’,他说是:‘华严之关键修行之枢机’。他说显教中虽有五教的不同分别,但属华严经境界最高最微妙。是诸佛菩萨的心髓法要。包括了三藏五教的教法。

  又言:华严经梵本有十万偈,中土已翻译的有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等,虽然他的文义很广博,但其中唯有普贤行愿品一卷经文,是华严的关键修行的枢纽。

  (二)密教方面:

  道殿大师说密分五部,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而准提诸译中又以善无畏大师所译:‘七俱胝独部法’是最为提纲契领的法门,赞为:‘诸坛之领袖,七众之药饵’。

  这里道殿大师即是说:

  ‘准提法在梵本中有十万偈之多,汉地已翻译的有各位大师的种种版本,虽然仪式有点不一样,但这些经典之中就属善无畏大师译的:‘七俱胝独部法’,是最总摄一切也最契心要的译本,是准提法种种坛城中作为主导的一种坛城法,也是能广度七众的法门,因此,可以流传及以此为依怙。东夏的高僧大德没有不依此法而持诵的。’

  这一段是【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总结,通常结论也是最重要的论述,但多数人读显密圆通集都无注意到此重点,宜善思之。

  (三)小结:

  依道殿大师所作结论,他认为显教最为心要的修法可行持‘普贤行愿品’一卷经文,而密教最为心要之修法即是:‘七俱胝独部法’。

  此结论为道殿大师最极心法要之谈也。

  由本文可知华严的教理是很殊胜的。而显密圆通集以华严为主,亦将准提法的内涵升华到大圆满的境界。无怪乎后世有“华严密”之名称出现。此结论之图示如下: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