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一章 第四节 白话崇拜的谬见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5日
来源:   作者:周裕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一章 第四节 白话崇拜的谬见

  禅宗语言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语言?在语言学界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提到禅宗语言,马上会联想到生动活泼的白话,会联想到活生生的语料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会在语料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较早的白话禅籍,如《祖堂集》,而自动排除宋代后出的记载和阐释祖师公案的并不那么地道的禅籍。

  于是,在汉语史研究中形成这样一个现象:为了有别于传统的训诂学重先秦两汉雅言的偏向,现代的语言学有意着力于研究唐宋以来的俗语;或者说,研究古代汉语的主要致力于传统文言文,研究近代汉语的则集中精力研治白话文和口语 近代汉语 并不等于 近代史时期的汉语 ,而是指从晚唐五代至清初的汉语, 近代汉语 是语言学上的范畴,不是历史学上的范畴。参见方一新《20世纪近代汉语研究概说》,《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1期。,不惜矫枉过正。《祖堂集》的语言由于被视为白话系统,所以得到学者们的青睐。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研究的真空地带:即不雅不俗、又雅又俗的相当一部分宋元禅籍语言在长时间无人理会。比如《祖庭事苑》里面解释的词语,有 摩竭掩室 、 毗耶杜口 、 椎击妙喜 、 透法身 之类的,既不见于传统训诂学著作,也不见于现代白话词典,甚至佛教辞典也不收。这就造成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纵使我们具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双重知识,仍然有可能读不懂禅籍。禅籍中这种不雅不俗的特殊语言,其实是一种具有递相沿袭性的承载宗教思想的特殊 行业语 ,即所谓 禅语 。如果纯粹按照考察白话口语的态度来对待禅语,那么很容易出现方枘圆凿、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事实上,在近代汉语的研究中有一种 白话崇拜 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很容易导致对禅籍中貌似白话而实为典故的词语的误解。比如寒山,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都被看作王梵志似的白话诗人,而实际上,正如宋人王应麟所说: 寒山子诗,如施家两儿事,出《列子》,羊公鹤事,出《世说》。如子张、卜商,如侏儒、方朔,涉猎广博,非但释子语也。 (《困学纪闻》卷十八)据项楚《寒山诗注》的考证,很多看似明白如话的句子,竟也有若干典故或来历蕴藏在其中,比如寒山诗 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 ,日本宫内省本、入矢义高的《寒山》和入谷仙介的《寒山》 托体 二字都作 脱体 。本来 脱体 二字是禅宗常用语,有白话色彩,但是这首诗的上下文是说死后归葬坟山的事,因此寒山这句诗实际上是从陶渊明《挽歌诗》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化出的,所以应当作 托体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可见,即使是寒山这样的所谓白话诗人,其实也采用了相当多有典故出处的词语。此外,被语言学家视为白话经典的《祖堂集》,其中佛教典故(内典)和世俗典故(外典)也随处可见,比如卷二《菩提达摩禅师》: 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刾血图像,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如此,我何惜焉? 就用了四个佛教典故,而且其措辞造句都与一般白话不同。爱使用典故成语,这是汉语的一个基本特征,禅语也不例外,忽视这一特征,在解释禅籍词语的时候就往往会出错误,甚至闹笑话。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禅宗语言是复杂的合成体,文言文、白话文、汉译佛典文等等糅合在一起,很难分开。据梁晓虹《 句双纸 (禅林句集)与日本近代禅学》(《中国禅学》第3卷,中华书局,2004年)一文介绍,在日本禅林流行《句双纸》(禅林句集)一类的小册子,是为了有助于禅门初学者学习禅林偈颂、语句,练习写诗作文,或为方便入室参禅而编纂的一种实用的工具书。其中所收录的句子,既有方语俗词、熟语,也有诗句、古典语句。这种性质的册子,在中国禅林也同样存在。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个祖师的语录仿佛句句是大白话,殊不知这些白话也像杜甫、韩愈作诗一样 无一字无来处 ,是一种书面白话,或者说是一种 白话典故 。谭伟的论文《从用典看禅宗语言的复杂性》(《汉语史研究集刊》,第9辑),正是提醒研究者注意,禅语并非单纯的白话,其中用典的地方也相当多。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不会在禅籍语言的丛林里迷失方向。

  因此,除了继续研究禅籍的白话之外,如何探讨禅籍里包含的其他语言现象,如行话、典故和熟语,如何研究禅语对宋元理学和诗学的影响,由此总结出特殊 行业语 与普通语言的互动规律,其间大有可为。还有,汉译佛典语言与禅籍语言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早期禅籍里的活语言在后期禅籍里是否还保持着鲜活性?白话形态的语言是否也有被文字的传承凝定为僵化的死语言的可能?早期禅籍和后期禅籍文字异同中是否体现出一种宗教的、文化的书写策略?这些现象都有待进一步深究。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