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各种不同的地狱是怎么来的呢?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各种不同的地狱是怎么来的呢?
 
净界法师
 
  庚三、总结
 
  因果根源: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这个地方把因果的根源,做一个总结。
 
  招感地狱的十习因跟六交报,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生起的,完全是众生一念的迷真起妄,乃至于执妄为真去造业。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念的妄想去造业。我们依止一念的妄想去造业,也依止一念的妄想去得果报,等到有一天我们成佛以后正念真如,把虚妄的妄想给啪——破坏了,烦恼障、业障、报障全部消灭。因为若因若果,就是一念妄想的妄动所生起的。
 
  这是一个总结,我们看它的轻重。
 
  因果差别
 
  依圆别判: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第一个,我们看六根的具足与不具足。假设这个众生在造业的时候是同造,同造在注解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个这个人烦恼特别的重,他具足了前面十种的烦恼,十习因全部具足,贪瞋痴慢全部具足,他每一个烦恼都很重,依止十习因来共同造作;第二个他依止六根,他每一根的烦恼都很重,这叫同造。第一个依止十习因,第二个同时具足六根,来推动罪业,这种人在果地当中,就直接进入阿鼻地狱,经无量劫,这种阿鼻地狱是最严重的,这种阿鼻地狱只有一个。
 
  第二种:六根各造。六根当中虽然烦恼很重,但是他是六根不同时,某一根比较强,所以他可能是在某一种境缘,在某一种根,兼境就是某一种境、某一种根当中。比方说他是以眼根为主,来带动其他诸根,或者是以耳根为主,带动其它诸根,但是他的烦恼还是特别的重。前面那个是偏重在纯情,这个是九情一想。那么进入到八无间地狱,比前面的阿鼻地狱稍微轻一点。再看下一个:
 
  依具缺判:身口意业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这个就讲到他的越来越轻的情况。
 
  也就是他六根当中,我们把它分成身口意,也可以了。身口意当中,他可能只是身业来造业,身业当然就是杀盗淫,他只是其中的身业,或者其中的口业,来造二舌、绮语、恶口,或者其中的意业贪瞋痴。总而言之,他是偏重在身口意的某一个业,这种人就直接进入十八种地狱,比前面的八无间地狱还轻。
 
  假设他的身口意当中,他每一个业的造业也不具足,比方说(或为就是比方了)他的身业,应该是杀盗淫嘛,他可能身业当中只造杀跟盗,就是三业之中的二种,没有把身业的罪全部造满,这个人就入三十六地狱,比前面的十八地狱又更轻了。
 
  或者说见见一根,单犯一业:他只是六根当中的一根——眼根或者耳根,在六根当中单依眼根或单依耳根等等,在所造的业当中,可能只犯杀生、或者只犯偷盗、或者只犯邪淫。单根单业就更轻了,受苦的情况比前面三十六种地狱更轻了,一百八地狱,他受苦的情况、受苦的时间都比较轻。
 
  我们看最后一段总结。
 
  别造同受: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这个众生他的造业是别作别造,每一个人各别的造作,得果报的时候各别来受报。你在因地欢喜用耳根来带动造业,你得果报的时候,耳根受的苦特别多;你依止眼根来造罪,你眼根受的苦就比一般的根特别的重。别作别造,在诸根当中个别造作各别受报,你哪一根没有造业,那一根在得果报的时候绝对没事,是这样子。
 
  在整个果地的世界当中,是入同分地,也就是说虽然是各别造作各别得果报,但是它的确有它固定的处所。总而言之,是妄想发生,非本来有。这个妄想发生,非本来有,就是前面的假观又把它回归到空观去了。
 
  蕅益大师说:什么叫妄想发生,非本来有?就是狂华乱舞,其实空体是依然。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也本来没有痛苦,完全是一念的妄想,自己捏造出来的。
 
  罪业的轻重,我们也可以从唯识学做一个总结。唯识学说:造业有三种的判定:
 
  第一个约心,就是约心的强弱。像本经说的,你在造业的时候,第一个烦恼具足,或者六根同时,这个业就特别重——心力强。你看我们在布施也是一样,你看有钱人布施跟贫穷人布施,那个业就不同,因为贫穷人他的痛苦当中又能够布施,他所生起那个布施的心相对强,所以贫穷人在布施当中,他得果报会特别的殊胜,因为心力强。
 
  第二个约境。境有三种境:第一个上品境。佛菩萨、父母、师长,这种境造的业也特别的大;第二个中品境。就是人道,因为人道是法器。所有人会生天,只有一种情况,在人间修福报,所有人会堕到地狱去,也是在人间,其它道不可能造业。你研究唯识你就知道,六道当中只有人道有强大的造业功能,第六意识那个想,我们讲造业是依止想嘛,诸天太快乐,他那个想像力太薄弱,他没有那个想,他整天大概都没什么想像,就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三恶道是痛苦的不得了,也没有时间去想;人间苦乐参半。所以人间是最有可能成就法器的,所以人道的果报,你布施人跟布施畜生当然不一样,人道是中品境。下品境就是畜生跟饿鬼,这个境还是有差别。
 
  第三个是约相续。就是你数数现行,你造业的次数,如果是无惭无愧,当然这个业就比较重。所以你的心境相续,在本经当中就是你的身口意要具足。
 
  我在新加坡有一个女众居士她问我,她说师父啊!修净土宗的人是不是一定要拜佛?她说她就喜欢念佛,她不太喜欢拜佛。但诸位你要知道,你如果没有拜佛,你身口意三业不具足了。你看我们天亲菩萨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身口意三业相应。你今天三业当中少一个业,少一个身业的礼拜,那么这种净业你要成就,你只有成就别人三分之二的功德,因为你身业不具足。造善造恶都是一样,你造恶业的时候身口意三业同时,这个业特别重,你看前面就是这样,身业也具足、口业也具足、意业也具足;你造善也是这样子,你对佛陀的皈依,身业的礼拜、口业又同时出声、意业又同时观想,那力量特别大,所以这道理就是这样子。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683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xinwen@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