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开法师:不瞋得清凉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来源:   作者:圣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圣开法师:不瞋得清凉

 

  瞋恚如猛火,能使众生生起大烦热恼的苦,烧毁功德之林。惟学佛行菩萨之道,才能断此瞋恚,转为清凉。所以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曾说:「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不但如此,凡学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众生,没有瞋恚之心。因为菩萨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慈悲和祥的。菩萨看人,皆是菩萨。早发心的,是已成就的菩萨;已发心的,是将成就的菩萨;未发心的,也是未来的菩萨。菩萨既是有情的觉者,而觉有情的行人,绝对没有瞋恚的事发生,所以佛陀于《十善业道经》中说,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喜和悦是心情上的清凉和愉快之表现。

  八种喜悦心法是:

  一、无损恼心:人与人之间,或国与国之间,敌人与敌人之间,一旦成了敌对的状态,即因之起了瞋恚仇恨之心,故时时刻刻,处心积虑,都在想方设法来破坏对方,恼害

  对方,使对方受到莫大的损失,发生灾难和痛苦而后快;但如果发心做了菩萨,与人无仇无怨,化干戈为玉帛,视人如己,冤亲平等,那里还有损恼心呢!

  二、无瞋恚心:修习菩萨的人,若已经离了瞋恚之心,早已充满了慈悲、平等、和平、安乐、清凉、自在、及怜愍利济众生之心,那里还有瞋恚心呢!

  三、无诤讼心:在理论上的争辩叫诤,因事情或财产上的争执不清则发生诉讼;但修学菩萨,远离瞋恚的人,早已无我执,去法执,舍己为人,布施利众还怕做不到,那里还有诤讼之心呢!

  四、柔和质直心:修学菩萨道的人,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温柔、吉祥、和乐的,待人接物都是敦厚、质朴、谦恭、正直、善良、真诚、实在的,绝对没有勾心斗角、谄曲贪瞋不直的心。

  五、得圣者慈心:所谓圣者,乃佛教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得真理的人,故佛菩萨才能够尊为圣人;佛菩萨的心量如虚空,对一切众生是仁慈大悲的。除瞋恚的人,学菩萨,成菩萨,故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离瞋恚,学菩萨之行,常行布施,利益众生,安慰众生,使众生能得安稳,离苦得乐。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远离瞋恚,断除烦恼,心无颠倒恐怖,除恶生善,自然能使身体健美,面相端秀庄严,众生见了,无不尊仰恭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因离瞋恚,得慈和忍辱,所得清净无垢,在此世间报尽,身坏命终,即可转生于清净的梵天世界。

  人们假如修此离瞋,得诸妙乐,而再发愿回向菩提,将来成佛之时,得佛无碍智心,众生看见,皆大欢喜。

----------------------------------------------------------------------------------------------------------------

更多圣开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