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qǐ 踮起脚来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馀(yǘ剩下的)食赘(zhuì多余无用的)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家在修行道路上一定要走的稳当,在平时接人待物上一定要做好,把自己的心性修的非常平稳,这样在修大乘法的时候,会没有那么多的障碍,要不障碍就非常多。
【企者不立】企就是踮起脚来看,脚根不沾地,这样可以看的远一些,但久站就立不住了,这样的人是站不稳的。我们要想站的稳,光靠脚尖那一点来支撑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两个脚掌撑在地面上,才会站的牢固。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想出风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给自己带来挫折。
【跨者不行】我们走路都是平稳步,成人大约是在50公分左右,个高的是50公分多一点,个矮的是50公分少一点。这里的跨大步,到底有多大哪?可能是平时的两步并作了一步。迈大步的人,本来想快走,但是他反而因迈大步走的不远了。大家私下里去试一下跨大步走路,看能走多远,你会发现很快会累,所以走不远,你慢步走反而不累,因为有耐力,大步没有耐力。
我们在平时修行当中出了点功能,不要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想利用功能挣多少多少钱,这样就麻烦了,就下了道了。同时也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这样反而达不到效果。
以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妄念作为,也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修行都要脚踏实地,摒弃自己内心的虚荣造作,稳步前进。
【自见者不明】一个人一旦自负、自以为是的时候,也就偏离了大道,无明覆盖,也就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了,同时也看不清自己的内心了,被妄念所左右去争去斗,内心也就被阴云遮盖了。
修行人比照外界,要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光明,这样也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心会越来越光明。
【自是者不彰】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来表现自己的时候,性德就没有了,偏差就会出来了。
我们不夸耀自己不彰显自己的时候,心性反而非常清静,非常豁达,偏差非常少了,自己的性德是自然彰显出来的。
【自伐者无功】经常自己夸耀自己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功劳的。真正有功劳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夸耀自己的,我记的这么一句话:“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能言能行者师也。”也就是说能说会道的不一定能做得到,能做到的人不一定说的明白,能说的明白能做到的人,绝对是老师或者是师父,这是我在前几年写下来的。
只有你自己谦虚不夸耀自己功劳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有功劳,本来你就有功,又没有自己夸耀自己,这个时候你的功劳才会非常大,叫功高震主。在古时候非常多的忠臣功高震主,他自己又不炫耀自己,但是皇帝心里就怕他。他既不要官也不要钱,随便你怎么封都成,他没有什么话说,这叫真正的功高震主。大家如果能学会这个词汇,我敢保证你在人道上非常顺利,在工作岗位当中你的人缘非常好,因为你像水一样了会圆满。
【自矜(jīn骄傲自夸)者不长(chánɡ)】一个自高自傲自大的人,在我们生活圈子当中是不会长久的,为什么不会长久?大家都不会跟一个愿意自吹自夸自以为是的人交往,都会敬而远之,你说他会长久吗?不会长久。只有我们自己爱惜自己、爱惜别人的时候才会一体同观,自己的性德才会长久。
从21章到24章,都是在讲我们的心性,不要自高自大,自夸自擂。
【其于道也,曰:馀(yǘ)食赘(zhuì)形。】以上所讲的那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观察,它们都是人的毒瘤,只能叫残羹剩饭无用的东西,是人心灵的垃圾。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所有的人都会烦这种自吹自擂、自以为是的人,所以所有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做的。我们真正想做一个得大道的人哪,就不要做上面那些行为与心态的人。
大家要用心来体悟,老子非常慈悲呀。他讲完心法功法之后,回头在人道上还要嘱咐咱们不要学什么样的人。释迦佛在经典里也说过什么样的人能交往,什么样的人不能交往,要远离什么样的人。他俩说的都是一个,只不过国家不在一起,人不是一个,法身我敢说他俩是一个人。
大家考虑这些事情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完了之后,你就会觉得他俩的的确确伟大,因他俩讲的完全都是一样的。释迦佛的佛经是整个人类的,佛经讲的更加圆满,更加全面。老子讲的也很全面,虽然他的文章非常简短,包含的面却非常大。有时自己的思维被框框框起来了,所以理解的就不全面。如果你的思维打开了,他那五千言对照佛经三藏十二部足足够用。《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里的内容,这里面全都有了,全都包括了,所以说也是圆满的。从凡夫来说,老子是中国人,咱们也很自豪。从修行来说,老子是天人,释迦佛也是天人,都是佛,不属于我们人类,从哪方面讲都能过关,所以说我们大家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小圈子里。一旦限在小圈子里,自己的思维就打不开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第24篇。再用几天把前40篇讲完,最后把功法教给你们,可能功法比较麻烦,练过瑜伽功的人快一点,没练过瑜伽功的人,你可能只听个热闹。咱们也不说是佛的,也不说是道的,就说是瑜伽功法吧,因为瑜伽翻译成中文叫相应,也就是相应功。这个功很简单一说就会,非常简单。
我们大家平时少说话养我们的气。少事养我们的神,什么叫少事?少管闲事,少参与是非,养我们的心神。少思考那些没用的东西,可养我们的精。少愤怒可以养我们的心性。所以佛家和道家讲的完全都是一个东西。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