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万行法师:“心动不如行动”在宗教中如何运用?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   作者:万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万行法师:“心动不如行动”在宗教中如何运用?

 

  2010.2.22

  问:“心动不如行动”在宗教中如何运用?

  师: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自古事成者行之,未成者思之,所以才有今天的“心动不如行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何以故?人人内在皆是明师,皆是无上佛。

  春节期间来了这么多菩萨为寺庙做贡献,贡献的大小不论,只论发心。万行常说,做不好是能力问题,不做是心态问题;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发心不够。

  古人说:“存佛心,说佛话,做佛事,当下乃活佛也。”我们倒好,时时凡夫之心,处处凡夫所为,口中常念成佛,岂不颠倒!古人又说:“修行如初,成佛有余;不改其志,何事不成?”本来我们人人内在皆是无上佛、自在佛,只因种种恶习不除,被其挡道,结果个个皆是凡夫。能管住身口意者,即是佛。

  学佛之人的通病是总喜欢拿佛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不检测自己。在佛眼里,人人都是佛。在凡夫眼里,佛也是众生。求全责备者,无人可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则处处皆人才。

  信佛、学佛,信佛者无成佛之期,学佛者当下是佛。你是信还是学?学者行之,信者言之。言之为表,行之为心。心表不一,乃颠倒之人。

  红尘未得,出世未证,岂不哀哉!自古成佛做主者,先王后主次丰之。凡圣一念间,有谁能转?皆是听之而未证!

  新来的居士忙了十多天,今天把时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来东华寺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来的时候不懂,是你们的事;走了之后还不懂,那就是万行的事了。

  问: 我第一次打坐,觉得心跳、气喘,身体来回打晃。是不是我身体有什么毛病?

  师: 这跟你的修法有关系,你要向你传法的师父请教。修行的路上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在四禅之前都要有人指导。

  问: 我平时老想说话,老想笑,不说就会憋得慌,这是怎么回事?

  师: 心没有沉下去。

  问: 我身体不太好,腰痛,呼吸不太正常,通过打坐能不能调好?

  师: 调不好,除非有明师教你。凭着自己的想象,不仅调不好,还可能越来越严重。你还是去看大夫为好。

  问: 打坐时能马上空掉,感觉自己在空中,与虚空一体,看到好多众生非常可怜。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可以继续这样下去吗?

  师: 如果用四禅八定来衡量,还是属于意识范畴,但能够这样也很难得了。下一步不应该住在这种境界上,应该像佛门里说的“人空,我空,法也空”,不应该有能观和所观的存在。这个阶段是对的,但应该继续下去。信心不退,行愿不退,即是三贤。

  问: 您说要时时刻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那没有念头的时候呢?

  师: 有念看念,无念持觉。

  问: 有时候也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也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但就是不能转化它。那是什么原因呢?

  师: 继续练下去,要借事练,借人练。

  问: 我每次来到东华寺都非常高兴,快要走的时候就难过得不得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不是需要去转化它?

  师: 你只是头脑在用功,没有学会在心上用功。如果心启动的话,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和你景仰的明师随时沟通。因为心是没有时空的,只有头脑才有时空的存在。一个学佛的人,尤其一个静坐的人,如果不能随时随地感受到与万物同一体,说明他的信心还未生起。一个虔诚心真正生起的行者,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感受到与明师、三世诸佛同一体。

  问: 我也能感觉到时时和上师相应,能感觉到上师的加持。但是,对上师还是非常依恋,这种非常爱师父的现象是不是正常啊?

  师: 长期下去就不正常了。

  问: 为什么其他时候我并不会这样,只有想到师父的时候才会这样?

  师: 说明你一直在这个阶段原地踏步,一次两次,岂能有第三次?

  问: 我做事的时候就会跟金菩提上师融为一体,总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声,和他的每一个动作,不知道这是什么状态?

  师: 也对,都是过程,但不应该在这个阶段停留太久。一个修行人身心出现任何境界都是对的,但是不应该长期处于同一种境界里面。如果每天都在进步,会有不同的沿途风光。如果始终是同一种风光,那意味着什么呢?

  古人说:“喜怒哀乐不动者有乎!”有!祖师们做到了,他们的境界多高啊!在喜怒哀乐的时候,本来面目如如不动,不会被喜怒哀乐所左右,真的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想想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一天不是随境而喜怒哀乐?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遇到境界,他的菩提心会减退吗?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