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证果第十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来源:   作者:果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证果第十

 

  81年 1月 11日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即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散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貌,即体真止也。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法华经云:诸声闻等,自叹言(大正九─一八B):

  我等若闻 净佛国土 教化众生 都无欣乐

  所以者何 一切诸法 皆悉空寂 无生无灭

  无大无小 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 不生喜乐

  是故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若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应取着无为,尔时应修,从空出假观。即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貌,差别不同。

  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定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量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菩萨虽复成就,如此二观,犹是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故『璎珞经云(大正廿四─101B):前二观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若菩萨欲于一念之中,具足一切佛法者,应修息二边分别止,可于中道正观。云何修止观?若能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中见中道二谛,即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偈说(大正三十─33B):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深寻此偈意,非唯具足分别正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种方便观门。当知!中道正观,即是佛眼一切种智。

  若住此观,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见于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即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即是可如来行;即是入如来室;即是着如来衣;即是坐如来座;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获得六根清净;即是入佛境界 ;即于一切法无所染着;即一切诸佛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即是得普现色身三昧,即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即是严净一切佛剎,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即能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即入顿悟大菩萨位,与普贤、文殊共为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即为十方诸佛称叹受记,即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觉、转正*轮、入般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即是初发心住菩萨也!故『华严经』云(大正九─449C):『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具足八相成道。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涅槃经』云(大正十二─838A):『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大品经』亦云:『须善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轮,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法华经』中,童女以献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是即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次、明后心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中,『殷勤称叹,诸佛智慧』,智慧即是观义。此即是约观以明果也。『涅槃经』中,广辨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者,即是约止明果也。

  故云(大正八─256A):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智明果,即摄于止,故云(大正九─449C):『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涅槃虽约止明果,亦摄于观,故以三德为大涅槃。此二大经,虽复文言,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两门』以明极果。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翻『金光明经』云(隋宝贵合‧合部金光明经‧大正十六─362C):

  前际如来 不可思议 中际如来 种种庄严 后际如来 常无破坏

  如是皆约修止观二心辨果。故『般舟三昧经』中偈云(大正一三─909A):

  诸佛从心得解脱 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 有解此者成大道

  誓愿实行者,须除三障、五盖等,如若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今天讲证果的部份,但我们不需要刻意专心去讲;因为佛法是讲因,修行人是重因,不要重果;因慢慢去努力,果就自然会慢慢成就。所以我今天继续讲几个问题。

  随息

  我们以前大概说过了,如果用数息法数到妄想很少,或者呼吸已很弱时,可用随息法,不知上次有没有说过?随息!就是有时我们数息法,数到最后呼吸变得很细,好象有又好象没有;甚至有人变得要刻意呼吸,才知道有呼吸,这时就不需要再数了,因为再数就很困难,可以试着用随息,就是知道呼吸的进出就好了!随息:只是知道他有进有出!而不要去数。随息又分做两种:

  1. 随鼻息:注意力放在鼻端,鼻端呼吸很细,很弱,我们知道它有进有出。

  2. 随内息:

  (1)丹田息:何谓内息?主要就是丹田息,如果我们打坐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气能够到丹田,因此在丹田的部位,有像心脏一样,胀缩的现象,但他的频率是跟呼吸差不多的。随内息就是看着我们的胎息─就是小腹的呼吸,知道有呼吸的进出就好了,不需要去数。

  (2)随身息:就是有人气脉可能更顺了,会随着身体全身循行,他只是看着呼吸在全身的轨道上走的方向。这是第一种称为随息。

  观心

  第二种称为观心方法:观心主要是观妄念。我们打坐就是心保持着净清的状态,然后很警惕到妄念的出现,如果妄念出现,知道了就赶快把他断掉舍掉,而后回到没有妄念的状态;这样妄念不断地出来,又不断地舍掉,妄念就会慢慢减少,心自然会慢慢到入定的状态。有人会说,如果我妄念很少,心很净清了,那时怎么办?其实如果你还知道你心很净清了,你还在问怎么办?这都是妄念,还是要舍!粗的妄念,我们知道要舍,就是想过去、想未来。但细的妄念我们不知道,细的妄念,就是觉得我存在,觉得我在这里打坐,觉得我现在心定不定?这都是妄念。把这些状况的觉知,把这些问题的觉知,都当作妄念也是一样一样除,除到最后,念头都没有了,当然就入定了!所以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心很定了怎么办?其实这都是妄念,自己不知道。

  耳根圆通

  1. 耳根圆通:严格来讲不只是耳根,但一般而言耳根圆通比较好修,耳根主要是我们坐的时候,听声音;但这听声音,不是我们去听的;因为声音,可能在前面,可能在后面,可能在左边,可能在右边。如果你去前面听,就听不到后面,到左边听,就听不到右边,所以不能够去听,而只能我们坐着,让四面八方的声音进来,让声音自己跑进我们自己的心中,不可以去听,因为如果你去听,一定会漏。所以一方面不去听,而让声音进来!

  2. 在听声音的当下,只能让声音进来,让声音过去,不能够在心中留下痕迹,去思惟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好坏?你心中一起分别,也是一样会漏掉其它的声音。所以,让声音很快的过去,不在心中留下任何遗迹!这样我们就能够听到很多声音,远的、近的、大的、小的,甚至说没有声音时怎么办?没有声音时,你还是在听,是听到没有声音!不是没有听到!

  这在《楞严经》里讲的很清楚,一般人以为没有声音,就是没有听到,其实如果你没有听,怎么知道没有声音呢?还是在听,根还是在用。这样我们可以训练在一个境界,逗留的时间愈短;我们一般人都是在想过去、想未来。所以你当下能够了解境界就很有限;有一种说法就说:这是过去,那是未来,如果过去跟未来的时间愈来愈短,这过去思惟的愈来愈少,未来也是愈来愈少,所以这一点,如果变成只有一点时,其实他是会向两边延伸的,也就说这时空间的面,就会变得很大。

  所以心很定的时候,反而我们的境界变得广大。这是第三种称为耳根圆通。前面的三种,不管是随息法,还是观心的方法,还是耳根圆通,甚至眼根、鼻根,六根一起用都没关系,但比较上都还是属于修定的方法。

  参话头

  参话头:今天比较详细是要讲参话头的方法,话头其实有很多,各位如果在禅宗的公案上,可看到有很多话头可参,譬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者是谁?』、什么『父母生前的本来面目?』、也是在问『我是谁?』、有的是问『拖死尸的是谁?』,其实主要的问题就是我是谁?而我们今天主要是讲『我是谁?』现在先讲疑情。

  (1)疑情:学佛者都知道,佛法是讲无我,尤其从造业受报知道,没有一个不变的我;或从理论上讲诸法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必然是无自性,无自性当然就是无我!所以在理论上讲无我,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在每个人身心当下的感受,都是有我的,譬如:我们说现在在讲话的是谁?是我!听话的是谁呢?是我!看到的是我,造业受报的也是我;打坐、修行、参禅、悟道的也是我。

  在理论之中,我们都能够肯定无我的理论,可是一回到我们身心的当下!还是觉得有这个我的存在,所以理论跟我们身心的实况是矛盾的。理论是应该是没有我;可是在我们身心觉受的当下,却冥冥觉得有一个我,那么我们要问,这我从那里来?这我是谁?这我是怎么回事!

  甚至我们很想把这个我丢出去,可是丢了老半天,他还是回来了,还是跟我们纠成一团,丢还丢不出去!这我实在是讨厌,但他是怎么来的?所以这是疑情所在。参禅其实主要是参疑情,疑情不一定要用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来问,但疑情就是存在的。

  我常用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想念一个人,不一定一直念他的名字,但你想的是他的容貌,想的是他做的事情,就是围着他的作为主题;同样疑情也是一样,疑情就是有这个问题存在,那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反问这问题?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疑!这是第一个讲疑情,就是我是谁?

  (2)话头:是指话的前头。一切用语言、文字、意象来思考,来分析,来表达的理论、观念、经验、感受。简单讲:我们一般人能够用的第六意识所起的分别作用,都叫做话尾不是话头;话头是说话的前头,是在思考在形容,在起心动念之前的称为话头。

  我们都知无我的理论,但知道而不能够体验,因为你怎么知道的?都是在话尾上去知道的对不对?用思考的方法,用语言文字去分析,因为我们都是在话尾做功夫;所以不能有真正刻骨铭心的体验,但是那是基础;而真正的体验或证悟,必需从话头而有的,话头是超乎思想语言、文字之外的,称为话头。

  (3)参:就是存而不思。问题虽然存在,但不能加以任何的思考,因为如果加以任何的思考,就变成话尾了!譬如:我们讲我是谁?你想说我知道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就是过去因,现在缘,然后就是有身心当下的我,这样虽跟自己讲了一百遍,你还是有我的。所以虽然有问题存在,但不能够用任何的思考。这在中国禅宗讲一种比喻:就像含在口中的弹珠一样,这弹珠当然不能把它吐出来,也不能吞下去,也不能用牙齿去咬它,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弹珠含在嘴里。

  (4)钻入问题里面:把题目称为钻入跟揪出:钻入问题里面,这话头讲我是谁?最初好象只是不断地在念这个话头一样,好象念阿弥陀佛,不断地在念,但这不只是念而已,念跟参不一样,参就是你要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专心反复的念,那只是定,不是慧;参就是要有疑情存在,要把它当作一个非常重要,非要解决不可的问题,所以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一定要把问题问出来,或者要把答案找出来!

  这种情况就像冤家一样!这冤家─可能不知道躲在哪个黑山鬼洞里面,但冤家一定要把他找出来,如果找不出来,你不可能安心!所以最初表面上还只是念话头而已;但事实上,是要钻到问题里面,因为它是我们的问题,最初好象只是装模作样,因为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他的问题,但是念念念,我们好象装做是你的问题,这样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觉得,嘿!真的是我的问题,慢慢好象疑情会愈来愈浓。因为事实上,这问题真的是所有众生的问题,只是平常我们太忙了,所以不能去注意这问题;很多人在打坐坐得心很定,愈来愈定时,也可能从内在里面,跑出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是谁?我在这里做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事?心很定时,也可能在内在里涌现出这样的问题出来。

  没有错!但我们用问的方法,慢慢地把它问出来,所以问到最后,当这问题变成真正你的问题了,这时不只是在问我是谁?而会在六根当下,问当事者是谁?什么叫六根当下呢?譬如:走路─你脚一动,你就会想到说,是谁叫他动?我们最初认为很单纯的,脚这样一跨就出去了,你会想说,到底是谁叫他动的?如果眼睛看时─我们就会问是谁在看?六根当下,眼睛在看的当下,会问说看的是谁?耳朵在听的当下,会问听的是谁?你被风吹了,风吹过来,你凉凉的,我们一般人就觉得我好冷喔!然后你就会说冷的是谁?在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我们都会很快的问,这当下者是谁?甚至打妄想也是一样,在动念的当下,去问起心动念者是谁?最初我们是有心去问这问题,问到最后,不是有心去问,而是到处都是问题。

  (5)成为疑团:你走到那里,听到那里,碰到什么状况,都在这问题里面,这时这问题,就是变成所谓的疑团。成疑团!当问题不断问下去时,于是天地万物,都化成疑团;见花时,不见花的光彩色泽,而是见到话头;我们看到花时,我们不会去问,这朵是蔷薇?还是玫瑰?是红色还是黄色的,是会问看花者是谁?那时已看不到花了?在吃饭时,动口咬不着一粒米,下口处皆是话头,这时你在吃饭的时候,已忘掉你在吃饭,忘掉吃的是什么味道?也是会想到话头。所以天地无光,万物失色!那时我们所见的人、事、物,全部变得不一样了!

  (6)黑洞比喻:用一种名相叫黑洞做比喻:比喻疑团就像在黑洞一样,吸进一切光彩。首先我想需要解释黑洞一下!黑洞是天文学的一种专有名词,我们在宇宙太虚之中,本来是存在很多的尘埃,这尘埃因为万有引力的关系,慢慢凝聚成一团,慢慢形成一个浑沌的星球。这星球后来又因为万有引力的关系,而不断地收缩,愈缩愈小,小到最后,这体积很小,但相对的万有引力却很大,因为他的半径缩小;半径愈小,万有引力愈大。因为万有引力太大了!所以所有的东西,就只可能向内吸,而不可能向外跑出去!即使是说:我们在宇宙之中,光的速度最快、重量最轻的光,也会被吸进去,所以黑洞里面,其实是看不到的;因为它只有吸光,而不可能反光;在用高倍的望眼镜里面,只看到它吸光,没看到它反光。所以整个看起来,是黑漆漆的一团,也就说它不断地凝聚,再凝聚,收敛再收敛;收敛到体积最小后;物极必反,它爆炸了,就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这时所有的光热,就全部向四面八方射出来!

  这黑洞的比喻,就是像我们在参话头,疑情正浓的时候,身心状况,可以说完全一样,黑洞不断地凝聚,就像我们把所有的问题,把我们的思考,全部凝聚在那问题上;除了这问题,不会再有其它的妄想,妄想打不起来的,所有的天地万物,所有眼睛所看到的光彩,耳朵所听到的声响,全部变成疑团。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子,离悟不远了!因为黑洞到最后,一定要爆炸的,它收缩到不可能再收缩的剎那时,它就会爆炸;同样我们用参话头的方法,不断地参,疑情愈来愈浓,浓得像黑洞一样,迟早会有悟境的。

  (7)情绪跟情操:现在再讲情绪跟情操不一样,很多人在参话头时,很容易就动情绪,因为想到这么严重的问题,我竟然现在才知道,现在才想,然后就开始急急躁躁的,眼泪、鼻涕都开始掉出来了!可是如果你把它当作情绪的发泄,发泄完了就没事了!身心由会由紧张而放松,放松就没事了,不可能有真正的体验。

  所以要把情绪变成情操,情操是内敛的,情绪是外泄的。我们常讲说:这个人有什么宗教情操,他能够用这个情操当作他生命的动力;我们要以疑情这个情操,才有办法叫我们去学佛、参禅、修行跟悟道。所以一定要从内敛之中,而产生这个情操。

  凡夫都是有情的,但对大部分人都是在情感、情绪里面散掉了,而不可能成为情操,一种生命的力量!

  参禅者,又不能够急切求悟,如果太急,心就一定会乱,就很容易变成情绪,而很容易在话尾里面打转,就很希望用你的思想,用你的经验去把它厘清楚,其实厘不清楚的;因为再怎么厘清楚,还是话尾。

  所以经典上说:要像母鸡孵蛋一样,绵绵密密的孵下去,等到因缘成熟,必有孵出小鸡的一天,如果母鸡等得不耐烦,急切的要把蛋壳啄开来看一看!小鸡就死掉了!因此参话头,或者参公案,重点不在于参哪个话头或公案?

  我们看《景德传灯录》有一千多百个公案,你要看哪个公案,其实不重要,而在于如何用内敛的方法?刚才讲到黑洞的比喻,重点是向内凝聚而不是向外发泄,凝聚到极点,它就会爆炸。

  我们很多人喜欢听人家讲禅,讲公案,讲来讲去,都在话尾对不对?都是在话尾做功夫!现代讲禅的人,没有几个人能讲参禅的方法,只能讲说这个开悟了,那个也开悟了,说了老半天,就是你不开悟而已;因为没有人愿意死心的去做内敛的功夫。我们看了那么多公案,每个都很有兴趣,但事实上重要的你只要参一个就够了!

  所以在我个人的经验里面,我也常讲:学佛参禅都很简单!为什么?因为重要就说,你要做内敛的功夫!向内凝聚,找到一个问题,然后把身心全部投入这问题里面,佛书是要看没有错!因为建立基本的知见;但不在于那些很枝节上做功夫。就像我们看一颗树一样:一颗树你要去看它的叶子,那么多叶子,枝枝干干的很复杂,但如果看到根,那就是很单纯,只有一个根本。

  一个人会不会用功,有没有善根?看他是在根本做功夫,还是在枝未上做功夫;我刚才说:众生是没有佛性,也是一样!就说大部份人就是用功,也是在枝末上做功夫,所以投入很多的心血,不一定有如何大的成就跟体验。今天很多人学佛,但都大部份人也都是在话尾上面做,所以说离真正的体验就更远了。这是第一个讲到参话头的方法。

  悟是什么?歇

  现在继续讲参禅的部份,我们常说一个人参禅参到最后开悟了,有没有开悟这回事?当然是有的!或者有些人把开悟叫做见性,见性是见到什么?如果就佛法来讲就是见空性,见无我性,这讲起来都还是很笼统;但我常说至少不是见到什么境界,眼睛看到什么?看到佛,看到菩萨!甚至说看到一种花,还有人看到一朵花,花开了开悟了,主要是见性,是见空性。

  如果我们不用佛学的理论,是用我们当下的一种感受。虚云老和尚讲说:『歇』的意思是放下!一般人常常有很大的重担,身心就是一个重担,我们常常背着这担子,从小背到现在,这担子很重!歇或者在那个剎那,担子完全脱落,丢掉了,当然人就整个很轻松。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验?我以前去登山的时候也是一样,背着登山的大背包,走啊一个钟头两个钟头,然后领队说:你可以休息了,你把背包一丢的时候,你真的可以轻松的跳起来一样!

  歇就是放下,放下是什么?是放下我们身心的担子;或者另外一种讲法就是超越跟出离。我们平常活在缘起的世界里面,这个跟我有关系,那个跟我也有关系,任何人事物都跟我有关系,我们就随着这些关系去流转!

  在悟的那时候,你会觉得都跟我没有关系,不是有一个我跟它没有关系,而是这我根本不在这里!我不在这里;所以这天下,什么纷纷扰扰都跟我没有关系。超越是从境界里面超越出来,出离也是一样!我们常讲出三界到哪里去了?没有到哪里去!如果还有地方去,那还是在三界之中。就是心不在这里!所以真正悟者,自己一定知道,不可能不知道的;因为你想想看,你把这么重的担子,感觉一下子丢掉了,自己会不知道吗?当然是知道!但我们之所以需要印证,就说有些人错觉了,他不知道见到什么东西,以为见性了!真正悟的人自己是很清楚的。但之所以要印证,是要印证那些不是真正开悟的人,才需要印证,告诉你没有开悟,不要错觉!

  所以我们前面讲,参禅是因为有问题所以去参的,参到最后;但悟不是找到答案,而是觉得那不是问题;如果要是找到答案,那麻烦了,因为答案里面你一定可以再发现又是问题。我们科学家常常用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原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制造更多的问题出来;真正的悟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找到答案,而是觉得那些都不是问题!能够从问题里面跳出来,刚才讲到超越跟出离也是一样。人都在活在问题之中,在那个阶段你觉得这都不是问题!不但活着不是问题,死了也不是问题,生死对你而言都不是问题;当然就好了!这是要透过定跟慧的修持才可能得到的。

  或问:不是解决问题,那参话头到最后是如何?我讲个公案:有位祖师开悟了之后,他很气!就去找他师父算帐,『你这个老头子!为什么拿那个问题害我参了三年五载,原来那个问题是骗人的。』他师父只好说:『我是要把你骗出来,而不是要把你骗进去啊!』听懂了吗?是要把他从问题里面骗出来的,不是要把他骗进去!骗进去没有什么好处!

  那个问题本身也是像我们常讲的,『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是一种方法,只是拿来用而已。不是要从这个什么是无?然后你找答案,找到会有一个答案跑出来,那才奇怪!禅宗常参无字公案,你想怎么参?什么是无?还有一个无可以参。问题不在这里,而是说因为一般人都是执着境界,执着外境,执着我自己,执着什么?如果你执着时当然是有对不对?所以那种是方法,刚才讲什么是无?不是问你什么是无?而是说我们身心还有执着,一定是有!今天再讲到一个观念,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很多人都会认为学佛之后,修行之后,愈来愈有智慧,就是头脑愈来愈清楚,所以看什么事情都很清楚,也有人告诉我说:他打坐坐得很好,头脑愈来愈清楚。我说:你鬼话连篇。因为我们要知道清楚,清楚是在对立之下,才有清楚对不对?我眼睛看得很清楚,当然是清楚,因为你有心在看,你会想到我现在看!要从分别心,才会有清楚不清楚的观念。

  一般人把外境,当作一种客观的对象,认为有一客观的境界;当我们愈来愈了解它时,就说我们愈来愈清楚了!这时候这清楚的前题,就是有外境,也有我,才会有所谓清楚的观念,如果有人打坐坐到最后,这外境没有了,你怎么告诉自己清楚!清楚在哪里呢!眼睛又不看,耳朵也不听,头脑也不想,你怎么知道你清楚呢?

  如果今天我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很快把它厘清,而说我们清楚了,在打坐只是数息,有什么好清楚的呢?如果就是数数字,也只是数字而已;人有一种很错误的观念,认为他要愈来愈清楚!我们常说:众生无明,无明众生,所以看不清楚,开悟时,变得很清楚了!什么都很清楚!其实不是这意思;开悟了!反而说:都不重要!清不清楚都一样啊!

  不是清楚,但至少不会自己制造问题,因为都不是问题,当然就无所谓清楚或不清楚了!因此我们很多人很容易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说,我要去明白一样东西,要找到答案,要清楚,其实这还是有执着的,还是有我执、有法执,才有清楚这观念。真正的悟,是没有这问题;也就说如果坐到心跟万物完全统一时,你可以反映境界,可是当下也不觉得我在这里!我在做什么,我在清楚,也不会有这种观念。我们常讲三轮体空会有清楚的观念出现吗?不可能对不对?能看者也空,所认识的境界也是空,空还有什么能够说清楚呢?所以既不是清楚,也不是不清楚。这样才是跟真正的悟相类似。

  默照禅

  默照禅,这是中国曹洞宗所讲的称为默照,常讲说:『只管打坐』,但如果只管打坐,就很容易形成,只管懒坐,懒懒的坐在那里;而不能起觉照功夫!所以中国临济宗常讲:『临济儿孙满天下』,从临济参话头开悟者多,用默照的方法,开悟者少。为什么?因为变成只管懒坐,冷水泡石头,没办法开悟的;所以我今天对于默照的方法,依据我个人的知见,还有修行的方法,对它做重新的诠释。

  (1)在理论上肯定无我:默─主要是讲无我,以提无我的觉照功夫为要;照─就是觉照;以无我的理念来觉照境界,称为默照。很多学佛者都知道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体验无我的境界,但如果我们刻意去修,刻意用观,既然有所作意,那个作意者,就是我!

  所以我要修行,我要开悟,我要什么?在在处处都是我,怎么可能无我呢?甚至说我们用思惟的方法,用第六意识去思想比较,终究还是难得有切身的经验,因为还是以我去想,用语言文字去思惟的;因此我们要讲的默照功夫!首先要在理论上肯定无我;我们从佛法的理论,因缘果报,缘起性空,可以了解到是无我的。

  (2)其次在六根对境当下,要提起无我的正念。刚才已讲到眼睛看、耳朵听、身体有触觉时,要提起无我的正念。我们一般人眼睛在看时,就会说这东西在这里,我在看对不对;在听时就会说我在听,但提起无我的正念是,有看的现象,但看的不是我!看者不是我!我不在这里!他与我无关。我们时时刻刻要提起这样一种观念,就说看的现象虽然是有,但不是我在看!耳根有听到声音的现象,这是现象,但不是我在听,我不在这里!我们人时时刻刻在境界之中,境界跟我们起接触,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是我,我不在这里,首先就是对外境作功夫。

  (3)再就对身体作功夫:我们在打坐时,也会有身体的感受,身体手在这里,脚在这里!有时身体觉得冷,有时觉得热,有时觉得酸痛,轻安等等各式各样不同的感觉;感觉是有的,但你不要说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身体在热!觉受是有的,我们不否定;但觉受者不是我!身体是有,但身体不是我的,脚不是我的,手不是我的;任何起心动念,感觉到我们身体存在时,都要告诉自己,那是身体,而不是我!

  (4)更进一步就念头作功夫:这时我们不数息,也不念佛,有点像刚才所讲的观心的方法,看妄念,妄念起时,你要告诉自己,是他打,不是我打,谁在打不知道,有打妄念的现象,但不是我,我不在这里!这样一想妄念大概就停了,如果不停也没有关系!反正他家的事!

  同样在六根当下,眼、耳、鼻、舌这是外境,身是指我们的身体,意是指我们的妄念的变化,在六根当下,一样要提起这不是我,我不在这里!有一点要说的是,看!不能刻意去看,你不要刻意去看,说这不是我,刻意去看当然是你来看,不能刻意去看。而是说我们无心,然后让境界映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不是刻意去听,不是刻意去看,更不是刻意去想;而是说我们心跟外境,本来就是互相的存在,在境界现前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不是我!我不在这里。如果你刻意去想,刻意当然就是我!

  所以默照的功夫,心要非常的灵巧,像猫捉老鼠一样,老鼠一出洞口,猫立刻要把它捉住,不能让它跑掉;我们在眼睛对境界的当下,你要立刻起说这不是我,不要看了半天说:好漂亮!好可爱喔!才想说嘿!不是要起默照吗?啊!这不是我!已经喜欢了,身体动得很厉害,已经起烦恼得很厉害说:这不是我!那来不及了。而是要很快!在念头一动。就是我们讲六入、触、受,有触就赶快提起这样的念头。像猫捉老鼠一样,老鼠一出洞口,就赶快把它捉住,如果没有赶快把它抓住,老鼠跑掉了,抓不回来了;这样老鼠出来一只,猫就抓一只,出来两只就抓一双,到最后老鼠就光光没有了。

  或者我们经常用一种比喻:像剥芭蕉一样,芭蕉一层一层的向外长,我们一层一层的向内剥,剥到最后,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我!那当然就是无我的境界。

  这种方法我经常用,打坐时不数息,用作观,观作得好,很快就能从境界跳出来。我们刚才讲歇对不对?放下!最容易放下,这不是我,那不是我,都没有关系,那是他家的事,你有什么烦恼,你就说这不是我!那也不是我!我都不在这里!

  当然放下、出离、超越,这都很容易做得到;但这种功夫要成片不容易!要体验到一点点很容易的,而是要成片比较难!这是我所讲的默照的方法,是偏重向于修观。最后:

  默照禅跟参话头方法综合比较:

  (1)参话头是以内敛的方式,形成黑洞的紧张状态,所以最后它爆炸,因此是顿悟的方法。不断地内敛到最后爆炸了;而默照禅像剥芭蕉一样,愈剥愈少,像抓老鼠一样,抓一只,就少一只,因此是渐证的方法。

  (2)不管是参话头或默照的方法,两者在用之前,最好是先用修定的方法,把妄念调伏到最低限度,这样你用话头或默照,才能用得上力。如果妄想还很多,你参话头:一种就是说,在话尾里面打转,或者话尾还跟这些妄想杂念混成一堆,当然没办法用功。而如果用默照禅,心要妄念很少时,才够灵巧。就像猫抓老鼠一样,老鼠出来一大堆,猫来不及抓,被它全部跑掉,或者老鼠已经出洞口老远了,猫却还在睡觉,这没有办法!

  心要练的非常灵敏,念头一动,自己就知道,就赶快把功夫提起来;参话头参到六根当下,都是话头也是一样,念头一动,境界一来,就要赶快把话头提起来,赶快把默照的功夫提起来,这一定要有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农禅寺打禅七,一百个人打禅七,大概有九十个人是不够资格参话头,只能够在那边数七,数了七天而已;甚至说只能在那边痛了七天回去了,真正有办法参话头者是很少数的,而在参话头之中,又能够有比较深切的体验者,更是少数!

  (3)参话头,当疑团形成之后,往往会跟生活脱节,就像我们刚才所讲的,在吃饭时,咬不着一粒米,在看人时,听话或作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脱节,为什么?因为很容易钻入自己的问题里,你会把其它人丢掉,这样除非在禅堂里面用功,有专人照顾,否则在生活之中很容易脱节,人家会变成说你神经病。

  甚至说我们都没办法照顾自己的生活,你不会吃饭,不知道要吃饭了,你不会睡觉,你不知道作什么?就整天会钻在黑洞里面,所以一般人在生活之中要提疑情,但不能够猛参,疑情还是有的,经常的提,但不要期待它绵绵密密,能够成片,成片你就走不出来了。

  (4)参话头于身心内敛的当时,往往也会感到生机渐尽,厌世心生,很多人参话头参到最后,好象快死掉一样!一般凡夫,都是希望自己自我的价值,愈来愈膨胀对不对?膨胀的时候,才会觉得我存在,我觉得活得有意思,攀缘外境,才觉得生机盎然;如果我们是用内敛的方法,会觉得妄念愈来愈少,就会觉得生机渐尽,觉得好象快死掉了!被剥光了,甚至会觉得厌世,会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会觉得很消沉、很无奈。

  我想我们在修定时,本来也可能有种状态,在心很定了,如果能够安于定就不错,有人觉得太平淡了,就会觉得无聊;因此这也是一般人必需克服的难关就就是觉得自己生气慢慢减少,而能够继续用功。有人不敢了,唉!怎么参成这样子。参到自己想要死了!本来是想开悟的,大活一番,结果快死掉了!

  禅宗常讲到:『要大死,才能大活!』不经过这种过程,不可能有真正大的体验,所以如果我们在参禅的过程,觉得自己快死掉、厌世,我们把它当作一种过程没有关系,不迎不拒,继续用功!常常讲:『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那境界之后,就会不一样了!

  我个人以前在山上时,也经常会有这种状态,倒不一定是参话头,就是在心比较沉时,会觉得好象没意思;一个人在山上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没什么花花草草,没什么纷红絯丽的世界;看书看来看去,就是佛书,打坐坐来坐去,就是数息!多没意思!

  如果我们知道者,这是一种过程,你捱过去,过一段时间,你所感受到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其实参禅本来就是要舍掉这个自我,生机渐尽,这才是真正修行的方法,如果愈修愈觉得快乐,那才是有问题的。

  也就说今天主要所讲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修观─默照的方法还有参话头。各位如果你在数息法能够数得比较好的时候,也可以试用;前面所讲的这种随息,观妄念的方法,或耳根圆通的方法,是比较偏重于修定;如果我们的慧解基础够,也能够跟慧相应。但还是比较上还是偏重于修定。而后面所讲的参话头跟默照禅,这跟空慧能够直接相应,所以真正佛法所讲的,由定发慧,应该是从后面所讲的方法。小乘所讲的四念处偏向于默照,说观身不净─身体是不净;观心无常─也是叫我们放下,不是去抓一个东西,用歇的方法,用舍的方法来修的。我最后再讲到一个观念。

  修行其实有三个过程:

  第一个就是禅宗常讲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像刚才所讲的,一般人都有问题,人活着,就是活在很多的烦恼之中,活在很多问题之中,凡夫境界,处于予盾。

  第二个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称它为超越的阶段─罗汉境界。我们不可能期待在问题之中解决问题,应该要先从问题里面跳出来,才有办法把问题看清楚,一般世间人也是很辛苦很努力,要去解决问题,并不是只有学佛者,才这么精进努力;但他们往往犯了一种最大的错误,就是说他们在问题里面找问题,在问题里面解决问题,结果解决不了的!

  我们要学会先从问题里面抽身出来、跳出来,先把问题摆一边,然后才有办法把问题看清楚,在问题之中者,不可能把问题看清楚;在生死之中的人,不可能把生死看清楚,所以一定要先跳出来!这是第二个阶段,称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因此我刚才就说到,参话头不是找到答案,而是你能够从问题里面跳出来。

  第三个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圆融阶段─菩萨境界。如果问题已能看清楚,你当然有把握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比较圆满,可是这时的解决,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在第二个阶段,你已觉得那不是问题了!不是问题,又要来解决问题,这样也只是一种游戏的态度!

  因此第一个阶段是凡夫的阶段─是矛盾!凡夫都在问题里面;第二个阶段是罗汉境界─是超越!都不是问题,去他的都没关系;第三个是菩萨境界─是圆融!菩萨还是要解决问题,不是他的问题,而是别人的问题,至少对他来讲,已不是问题了!

  在第三个阶段你再回到问题里面,但能够把问题处理得很圆满,而这里最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要从问题里面,先能够跳脱出来,才有办法讲圆融,如果跳不出来,谈圆融是不可能也!

  这也就是我个人对大乘佛教,有些批评就是这样子!太直接而求圆融,而没有勇气跟魄力,先把自己跳出来,结果还是跟一般凡夫在里面搅混,结果自己没有度成,别人也度不了;圆融这是最后的目标,不是修行当前的课题。当前还是要从问题里超越出来。

  前面参话头跟修观的方法,都是超越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最后我们讲圆融。在《天台小止观》最后讲到证果的时候,有讲到初心证果跟后心证果,后心证果,是指修行到最后的一种境界,我个人根据所能够理解的,把修行最后的境界,用华严的讲法称为海印三昧。

  后心证果以海印三昧说明:

  海印:的意思是:心像大海一样!大海是无边,所以能够把所有的天地万物全部含照进去,这种讲法有点像唯识学所讲的大圆镜智一样,这镜子非常的大,广大无边,所以能够把所有的天地万物、法界全部照进去,我们一般人,心量很小,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到的,都是一小部分而已,这是讲海印。其次讲三昧:是指能所双泯、前后际断的状况。

  前后际断:打坐最重要就是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一心用方法在当下,刚才讲到耳根圆通也讲到不刻意去听,而是让声音进来,但不能够使声音在我们心中逗留啊!所以它没有过去相,没有未来相,只有当下的相,眼睛所看,耳朵所听的任何境界,都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称为前后际断。如果我们时间的长度,愈缩愈小,缩小到一个剎那,这时候心空间的量,反而会增广到无限。

  为什么说修定能够修出神通,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所以当下的这种境界,反而能开拓成无限,因为前后际断,所以当下就变成宽广无限,广大圆满,这并不是我们一般凡夫的当下!

  其次讲能所双泯:在这种只有当下之中,也不会想到是谁在看?是谁在听?我常说:我们看境界,眼睛初看的时候,只有当下,在第二念的时候,才会想到是我在看,如果我们念念在当下,根本就不会起有我的这种观念,也不会起那个是被看的,能看跟所看,这都是第二念。因此念念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能看的我,没有所看的对象,这时候心才是圆满的;一方面没有烦恼,二方面这境界是广大无限的,所以小乘讲自在─这时候当然是自在,没有烦恼;大乘讲圆满─这时候是圆满,因为这时候,这境界是无限的,因此三昧是心跟境界完全统一的。我们讲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在海印三昧的状态之中,心可以跟法界成为一体,所以能够随着众生的心而所变现,因此才有所谓的:千百亿化身,所谓的弘法度众生。

  可是不管怎样它基本原则:就是前后际断,能所双泯,在无心之中,而能够产生感应,称为无功用行,这也就说:学佛最后的境界是这样子,无心但跟法界是一体的,跟众生是一体的,所以能够知道一切,也能够跟一切产生相应。

  成佛其实是没有所谓成佛这个观念,我们常讲成,在这完全统一的时候,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他,这种区别。因此根本没有所谓:成不成佛的观念,这种观念只是对一般凡夫而说的。因为一般凡夫,还是要以为有一个东西可以成,这样去修行,才有意思,其实是没有成佛这回事!但能够不断地趋向于海印三昧的境界。

  这一次《天台小止观》就讲到这地方,证果的部分,因为都是用空假中的讲法,我想各位如果对佛理能够清楚,看这个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跟真正的修证,在觉受上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