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禅的心功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海云继梦法师:禅的心功

 

  关键处即在置心一处、止住妄想。

  若于置心一处,不生内省功夫,必然落入禅定;

  而若能于置心一处生内省功夫,则可进入心性海………

  就修行的指导而言,禅宗的修法与其他的修法有何不同?这是个关键处。前一个问题「祖师西来意」是指在林林总总的佛教教义里能否提纲挈领的指出佛法的精要,故总说其旨即可!今此则不然,必须要能够区别自他的优劣与特质。而禅宗在三大系统中的特胜即在心性学上,此心性学不在学理上的心性学,而是在实践上的心性大学问上,此乃共与不共外道之处。

  禅宗之所以不共外道,乃在于内省之功夫,由于内省功夫,乃生自发性之心学,此心衍生出心、性、念之本体心、本体念、本体性,乃自心本体体相用之大学问。是故,此内省并非自己反省为人处事之三省吾身,而是内观心念的起动因以及心念的内行轨迹,此是禅人的功夫处!

  心念的运行轨迹属禅人真修行的工程。在生、住、异、灭图示中可以看到:禅人真用功处是在住的阶段里,而在生的阶段里乃菩萨住处,亦即法身菩萨的住处,是故称此处曰毗卢性海。

  由是可知,禅宗的禅坐,训练置心一处其目的即在内省的功夫,由当中的舒服禅、触功德、各种特异功能等等……皆可不计;唯在置心一处前,藉数息法以定心、止住妄想;在置心一处后,即应生内省自观心念活动的轨迹,简称内观。由是而知心即生命、心造世界、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从此即能因禅定而转入心性学的菩萨学处。若非如此,则行者必然落入共外道之禅定点中;此中即生初禅天的境界,乃至二禅、三禅、四禅,到四空定……此之定功可钦可佩,然非吾心性学之目标。

  由此可见其关键处即在──置心一处、止住妄想。若于置心一处不生内省功夫,必然落入禅定;而若能于置心一处生内省功夫,则可进入心性海,或者此处可称之为心念海,盖于此处,多在心念的轨迹上察觅心踪,未入性海也!而此处之要乃在数息法入止法阶段后的这段时间里,必须要能够启动工程面,方可于止住妄念后而生内观的能力;此一启动工程面的契机,除了善友的指导外,平常的工程面训练亦属重要的资粮道。

  是故,就整个修行的过程而言,禅定与内省自观心念轨迹之分岔点--是最主要的转辙点,于此亦区分出定功与心功的差异。禅宗的定功未必如外道禅高,但禅宗的心功必超乎定功,且此心功的作用,除了可以出三界,更能入毗卢性海而遨游十方法界欤!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