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体方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二)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来源:   作者:体方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体方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二)

 


  佛是具有最高觉悟者,菩萨即以佛的大觉为理想的追求者。

  佛陀有大智慧,得大解脱,彻悟了人生的真理实相。那么菩萨就是以佛陀为榜样,以成佛为理想,尽心尽意的为达到这样的理想去修行、去实践的人都叫菩萨。菩萨不会停止在某一个阶位,而是要以究竟的佛果为理想的目标,这就是菩萨。意思是说修行不要满足在阿罗汉的境界,自己解脱了就好,还要学佛陀无限的大慈悲,应该以佛陀为榜样,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菩萨的发心和阿罗汉的自了就有所差别。这里讲的菩萨,是追求究竟的佛果─—福慧圆满为终极目标的。

  萨埵译为有情,情是坚强意欲向前冲进的力量。人和一般动物,都有这种紧张冲动的力量,所以都是有情。

  六道众生都是有情。「情」,是指我们的内心有坚强的意欲,被意欲而支配的、指使的盲动,都是与贪瞋痴相应的,所以也叫「情见」。我们被内心强烈的意欲在推动着,都在贪取、造业。人和一般的动物,都有这种紧张冲动的力量,所以都是有情众生。

  有情所指的层面比较广,人类只是有情中的一种,但是只要有情欲,就有盲目的冲动和生存的意欲,自性见很强的都是有情。

  有的譬喻为金刚心,就是说明这种坚忍的毅力。

  为什么我们生死不断?正是由于有这种坚强、强烈、坚忍的意志倾向,一直在强烈的欲望中、生存的意欲中无限的需求。所以,这里譬喻为「金刚心」,金刚是不坏的意思,很坚强的意思。

  合起来,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有觉悟的有情,不但不是普通的动物,就是混过一世的人,也配不上这个名称。

  菩提萨埵合起来,就是觉悟的有情。我们有情众生如果已经觉悟了,才叫菩提萨埵,不是一般的动物。虽然成为人,但一生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也不能称为菩提萨埵。觉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的有情。

  必须是了知人生的究竟所在,而且是为着这个而努力前进的,所以菩萨为一类具有智慧成分的有情。又可以说︰菩提萨埵是追求觉悟的有情。

  开发了般若的智慧,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意义已经明白了、了解了,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把握了方向后就能勇往直前的、非常努力的去修行,去缘苦众生,从利他中超越自我,这才叫菩萨。虽然没有成就,但是能一心一意的,要求实践度众生而达到真正究竟解脱的人,都叫菩萨。

  有情虽同有紧张冲动的活力,可惜都把他们用在食、色、名位上。

  佛法讲众生皆平等,是从法性上讲的平等,从都具备成就的条件上来讲的平等。有情都有那种坚强的动力,众生把这个动力用在欲望上,用在食、色、名、利等欲望的满足上,而增加了贪瞋痴与烦恼。

  菩萨是把这种强毅的力量,致力于人生究竟的获得,起大勇猛,利济人群以求完成自己,就是吃苦招难,也在所不计。所以经里常常称赞菩萨不惜牺牲,难行能行。

  菩萨和众生的差别在于:世俗的有情众生,都在满足自己的贪欲,把内在这种勇猛心用在人间欲望的贪求上;但是菩萨就不一样,菩萨已经了解人生生命的意义,找到了努力的目标,而勇猛精进的朝着利益一切众生,来完成自我的超越而迈进。即使遇到痛苦、遇到烦恼、遇到逆境或灾难,都在所不计、无怨无悔、不会退转,以至到达圆成佛道为止,这叫菩萨。

  所以经里常常赞叹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不惜牺牲,难行能行。对这一点我个人真的是感慨良深!我们修行的难点就在这里!如果说我们已经知道修行的方法,我们的欲望淡了,人间也看破了,自己能知足常乐,即使在很贫困的地方,也能安住,这还不难;修行的人能够看淡,能够自己清净随缘安住的人也不少。

  但是,要缘苦众生,真的要为利济众生而精勤努力,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那真的是很多很多的!如果众生都是理智的、有智慧的,利益他也许还不需要太辛苦。问题是什么叫众生?坚强的意欲,坚强的我执,要处处能够圆满他、让他满意,让他愿意与你一样的来修行,真的很难!所以,我深深感受到自利还容易,要在利他中去超越自己真的是难中之难!也就可以衬托出真正菩萨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可贵!所以才成为菩萨!

  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但是话讲回来,如果对般若的空慧真正的能深刻的体证,了知一切法的性空,一切法虽有如幻,才能真的不执着。即使面对众生的颠倒横逆,也不会起心动念、不离不弃,这样的菩萨真的不简单!这个忍叫无生忍,不是忍耐的忍。如果还在相对中、还在忍耐中,一定忍不住的。而无生忍,是体证到了法的空性,知道众生虽有也是如幻,再也不被一切法所迷惑和染着,那个时候再大的横逆他也不会计较,为什么?如幻故,缘起故。这一点真的是不容易的。正因为如此,才显出般若的重要!如果没有般若的智慧,就像我们要跳到火海、苦海里去救人,也会被烧死、被淹死的意思一样,你会受不了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我们对般若如果没有一点体会和受用,如何在这样火宅般的人间去度化这些苦难的众生呢?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学习般若的法门,第一要有自保的能力,第二才能谈到利他。

  以坚毅的力量求完成自己的理想──觉悟真理,利济人群,净化自己,这才不愧称为菩萨。

  我们从正见的熏习到正思惟的成熟,前面的正知见能引导我们修行的方向,进而通过身心的实践,也能体证到这个知见的正确性,以达到身心的安住自在。所以「知以导行,行以证知」,行与知是相依相缘的,这个很重要!我们今天学了法,很多人听了很欢喜、也很用功,但是在利他的实践中,缺少那份真诚和勇猛的心,这是因为我执还比较深,还在自我保护的心态中,要在实践中破除我执是不容易的。但是,不实践又如何真正破我执呢?理是懂了,如果在事中行不出来、做不到,理还是不能证。那么我们就应该一边在学佛熏习中建立正知见,一边要想办法努力去实践。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的渐进;从小舍到大舍,一步一步的去体证。我们就会发现:舍一分,就清净一分;证入一分,心也就自在一分了。确实是如此的。如果我们以为自己体会很深,自以为和众生不同,境界很高,很超然,不能跟众生打成一片,这种高就是我慢,这种超然是优越感,不能破我执的!所以,我们要怎样的去实践?唯有从利他中才能感受到与众生的相依相缘,慢慢的内心就会转化,当那种悲心自然的从内心生起的时候,我们的我慢、我执也在消融。这个很重要!

  又,觉是菩萨所要追求的,有情是菩萨所要救济的。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这觉有情的目的和理想。

  很多人都说:理论我都懂,为什么贪瞋痴还一样?利他做不到。这是因为你没有去实践!懂了方法之后,还要在实践中去体验,那个悭贪是不是能舍?那个悲心是不是能发出来?如果悲心发不出来,内心还是坚硬的、我慢的,怎么能够消融那种刚强我慢?没事的时候,当然清净,如果一遇到境界、遇到事就颠倒了,那是真正的清净吗?如果在一个因缘中、一个环境中,感觉自己很好很清净自在,一切都如意,可是看到众生那么苦,你真的会自在吗?

  我们都为人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女,儿女再坏还是儿女,再大的错误都能原谅,为什么对众生的错误就不能原谅呢?因为有我执!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有我就有我的,我们的执着是很深的。把众生都看作自己的子女确实不容易,但我们要去学!如果不学不做,永远都是一个自私的凡夫!绝对不可能解脱!所以学佛一定要学会发菩提心和大悲心!很重要!这是我们修行实践的必备条件,这样才能在各种因缘中利益他人,成就自己。

  实践对我们很重要,利益众生就是我们实践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因缘要成就谈何容易!所以修行不是只有在理论上的明白,自以为了不起,很高超。要解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究竟更难!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明白实践的重要,即使不能做得很完美,没关系,从小小的事情做起,把爱心和悲心从小扩充而变成为广大,将来就会完全与法相应了。

  由此看来,菩萨并不意味什么神与鬼,是类似世间的圣贤而更高尚的。

  导师这几句话真的语重心长!是针对我们众生的执着而讲的,菩萨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我们现在都把菩萨当做什么?像鬼神啦!像一个特殊的、神秘的、体证了某种境界的人。其实导师告诉我们,菩萨只是很像世间的圣贤,但又比这种圣贤更高尚的人!所展现的是人的高尚的品德。所以,千万不要把菩萨当作鬼神,或他方世界的什么神灵。注意!导师点点滴滴都把我们引导到人间来,引导到我们的生命中来,不让我们迷信和崇拜,我们只要真正的了解了佛法,就不会迷惑在神话里面。

  如果我们要了解六道,那么六道是谁去做的?还是由人去做的!三善道是因为我们造作了善的因而提升的;三恶道由谁去?也是由于我们造作了种种恶因而受报的。那么我们一天到晚怕鬼神而迷信崇拜,又求鬼神来帮助你,那是什么心态?我们要明白!儒家有一句话:「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也有很好的德行,我们应该尊敬;「远之」是我不跟他学,因为他不究竟。我要跟佛菩萨学,佛菩萨是究竟的。六道中的众生都不究竟,鬼神还在六道中,我们要学的是真正的圣贤——佛菩萨!所以,儒家都懂「敬鬼神」,但是要「远之」,不能跟鬼神学。而我们呢?敬鬼神而求之,对吗?如果我们身为佛弟子,每天在求、在拜、害怕鬼神,那跟世俗凡夫没有两样!导师这几句话就指出了我们众生迷惑的心态!

  凡有求证真理利济有情的行者,都可名菩萨。

  为了体证真理,以缘苦众生为修行的过程,这样发心修行的人都可名为菩萨。所以,菩萨不只是指登地以后的大菩萨,有情众生初发心也可以称为菩萨,只要发的是菩提心,以佛的果德为修行的终极目标,以缘苦众生作为修行历练的方法,都可以名为菩萨。所以菩萨有世俗菩萨,有圣贤菩萨。我们虽然没有达到圣贤菩萨的境界,只要发心愿意往这一条路去学习和精进,就是初发心的菩萨。《金刚经》讲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的不同:虽然还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初发心的都是世俗菩提心;明心见性了,那时候的发心,是行方便道,利济一切有情,叫胜义菩提心。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没有见法就说自己不是菩萨:我怎么可能?这样就耽误自己了!我们可以发心,发心是一种动力,是一个开始,我们就会朝着成就的目标勇猛精进而不退转。这个菩提心虽然是世俗菩提心,但是已经在修行大道上迈开了第一步。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修行才有动力,遇到困难和挫折才有力量去抵挡。如果没有发这样猛勇的愿心,一遇到挫折就退转了,一遇到种种的障碍就灰心了,失去力量了。所以为什么愿的后面有力量?有愿就有力量!从愿生出的力量就叫愿力,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发菩提心和大悲心,再加上般若空慧,这就是大乘的三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人人都可以解脱,这才叫大乘的菩萨行!

  修到能照见五蕴皆空,度脱一切苦厄,即是观自在菩萨。此明能观的人。

  我们发了菩提心,勇猛精进,德行就会渐渐的增长,资粮也慢慢的具足,当因缘成熟时,在观照中就能够体证到「五蕴皆空」!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见法、见性、悟道」,这时就能「度一切苦厄」!只要是这样的人,都叫「观自在菩萨」,在经中讲就是「能观的人」。我们只要依这样的方法去修行,将来也可以成为「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此说观自在菩萨所修的法门。智慧,是甚深的。深浅本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此处所说的深,专指体验第一义空的智慧,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故名为深。

  行深般若的「行」,就是用功修行,迈向解脱的过程。「深」,是相对于浅来说的,这里的「深」,是要了解到佛法讲的第一义。世俗的智慧是着相的,是大家能共同了解的;而这第一义,就是诸法实相─—空性。了解此万法真相的智慧,才叫深般若。所以导师讲的「深」,是指对第一义空的体证,体证第一义才叫真正的「深」。所以我们不论如何修行,如果没有般若空慧,就体证不到诸法实相,也不可能解脱。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要体证诸法实相所修的法门,依着这样深的般若波罗蜜,才能「照见五蕴皆空」,才能体证真正的空性。这个空性就是诸法的实相。当我们体证到了空性,才能真的自在!因为法法都是性空,法法都是平等。这个时候的智慧才叫无分别智,就不会落于两边的相对,才能超越两边而得自在!

  众生总是执着在两边:有与无、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得与失,都落在两边的分别中。而真正的空性是法法平等、超越两边的,此时我们观察万法和认识事物,就不会落在是非、善恶的两边,那才是真正的超然自在。所以第一义空就是体会诸法实相,所有的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其实都是一样的缘起性空。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了解,如何去看到法的真相,这就是我们修行下手的地方。

  《般若经》里,弟子问佛︰深奥是何义?佛答以:『空是其义,无相、无愿、不生不灭是其义』。

  在《般若经》里,有弟子问佛陀:什么是真正的深奥处?佛陀回答:空,就是其内涵;无相、无愿、不生不灭是其义。这里的空、无相、无愿就是三解脱门,不生不灭就是涅槃。真正的深奥就是涅槃寂静。不生不灭涵盖的就是空、无相、无愿;而空、无相、无愿也就是空性。我们讲三解脱门,是配合着三法印的实践而说的;空性就是我们大乘讲的一实相印。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大乘一实相印—─空性,其内容就涵盖了三法印。

  这空无相无愿──即空性,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达的,所以极为深奥。

  这种空性极为深奥,难以了知,更难了达。空性在哪里?其实,空性就在法法之中,只是我们凡夫无明,不能了知了达。而这些佛陀的圣弟子们,或者是菩萨,他们因为有缘起的正见,有般若的正观,在万法中就能了解到、观照到此空性的内涵。圣与凡的差别就在这里。佛法所讲的空性,讲三法印的寂灭涅槃在哪里?就在万法之中,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譬如:一切有情都有五蕴,那么佛菩萨也有五蕴,我们众生会执着、颠倒、造业,而佛菩萨则是清净、自在、无染,同样的五蕴,我们众生的五蕴,与佛菩萨解脱后的五蕴的功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明,一个无明,差别就在这里。

  所以这个「照见五蕴皆空」,显得尤为重要!就在我们五蕴的功能中去了解五蕴的真相。无明众生的五蕴,要透过深细的观察才能发现五蕴的真相,当我们了解了、明白了真相的时候,就与佛陀与菩萨们一样不再颠倒执着,不再贪染,不再造业了。如果是这样,我们人人都有机会,只是需要般若的正观。而要起般若的正观,先要具足缘起的正见,能够以正知见去观照、去观察,当我们体证到的时候——啊!原来果然如此!一下子就会明白!那么这样的修行难不难?

  佛陀时代,亲近佛陀的人,有的第一次见面听佛陀的开示就见法了。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行?我们没有办法直接了解真相,这就需要一个明白真相的人来指导。佛弟子们在佛陀的指导下就能解脱,因为佛陀是明白真相的人,他告诉弟子的方法是这么的直接,当下就能使人了解,反观五蕴的当下就会明白。问题是佛法流传了二千多年以后,现在我们接受的已经不是佛陀当下直接的方法,反而为了适应众生的执着与根性,采用了很多的方便,久了就落在了方便中,失去了佛法根本的特质和直接体证的方法,差别就在这里。

  《般若心经》是让我们回归到五蕴的根本上来,明白的人,当下就会把握这个根本!当下就能去体证,不要再寄托,不要再等待!这是很重要的理念!人们每天睁开眼睛意识就开始活动,一切都不离五蕴的作用。那么修行悟道要在哪里悟?就要在五蕴的作用中去悟!修行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中去修!我们的活动每一剎那都是五蕴的造作,那么如何照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五蕴的造作中,去发现真相。如果五蕴都不动,怎么发现问题?修定是把意识伏下来让他不动,那么又如何去观察五蕴的真相呢?为什么出定后习性依然?因为没有了解真相!

  《十二门论》也说:『大分深义,所谓空也』。

  《十二门论》告诉了我们一个重点:佛法真正最深奥的深义就在「空」。大乘佛法讲空、讲空性、讲空义,涵盖面是很宽广的,包含着三法印,所以大乘用一个「空」字来涵盖一切。但是不要把「空」义解释错了,或者是体认错了,那样就会与根本佛法的三法印偏离了。

  三法印是无常、无我、一切法本自涅槃。如果 「空性」不是这个内涵,反而以为空性是实在的,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叫空性,问题就大了。所以,讲空不能偏离三法印!一定要明白!

  能「照见五蕴皆空」的,即是甚深般若慧。

  真正照见「五蕴皆空」,真正的照见法性,唯有般若的空慧!这个是肯定的,没有第二条路。如果修学佛法都在信仰中,都在崇拜中,没有开发真正的般若智慧,什么时候能见法!

  般若的悟见真理,如火光的照显暗室,眼睛的能见众色一样。

  这就是我常比喻的:当灯点亮的时候,黑暗自然不存在;般若就是这样,真正的般若,能彻见真理,就像打开灯有了光明一样,能够把暗室完全明显出来。再譬如:闭着眼睛看不到众色,张开了眼睛就能看见万法,眼睛张开就如打开般若慧之眼一样;没有般若慧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永远都无法看到真相!所以般若的功能就是这个意思。

  五蕴,是物质精神的一切,能于此五类法洞见其空,即是见到一切法空。

  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组成我们身心的基本条件。物质的色——地、水、火、风;精神的心——受、想、行、识。我们的感受、思惟、想象,意识的分别以及行为的动力,是属于心灵层面的。色心二法合起来成为一个能造作的人。我们就是因为不了解、不清楚这个五蕴造作的功能,而执着有实在性、永恒性、不变性,以为有自性,才产生了我执,原因就在这里!

  修行只要在五蕴上去洞见,彻底明白其空性、无自性。为什么?缘起故!组合的东西都不是单一的条件可以存在,组合的东西都是缘起如幻的,虽有如幻非实,没有主体,没有不变性,没有永恒性。既然如此,我们从缘起的涵义,就能知道万法本身就是性空,就是无自性。这样才能了解真正的空性。理论上我们可能都懂,但是有没有深观?真正的从五蕴去观察,这个物质的色身的动态和心灵的受想行识的功能、作用与变化,有没有一一的了达其剎那不住?我们的观念、感受、想象、意念分别,能有剎那的安住不变吗?都不可能的!

  譬如:早上想好的事,下午就改变了。由于接触外面的因缘不同,感觉也不一样了,思想也不一样了,理念也不一样了。我们的心是最飘忽不定的,容易受外在因缘条件的影响,随时都在变化。譬如:深爱的人,早上两个还很好,下午发生了点问题,晚上就分开了;今天早上想喜欢吃什么,中午又觉得想要吃另外一个味道。可见,我们的心念和思惟没有永远不变的!早上很顺利很开心,下午逆境来了整个心态就变了。人生什么是常?我们看年幼的小孩子,不要多久长大了,成为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最后死了,物质不断的在变化,这个比较容易观察到。但是心灵的变化就比较难了解,而且容易执着,以为这个能知、能觉、能见的功能叫「我」,就是自性。所以导师告诉我们就是在此五蕴上去观察,去洞见是不是真的空无自性?如果真的能洞见,那么就能见到一切法空!

  有的译本,在五蕴下加个「等」字,即等于下文所要讲的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缘起等。

  有的《心经》译本,在五蕴下面加一个「等」字,等的意思是等等,就是还有其它的内容,包括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缘起。因为《般若心经》里说,最后体证空性的时候,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会谈到这些内涵,涵盖面很广。

  空性,是要在具体的事实上去悟解,依有明空,空依有显,若离开了具体存在的事物,也不知什么是空了。

  这句话最重要了!大家要注意!空性要在哪里体证?就在具体的事相上。什么是具体?我们的身心当下五蕴的组合就是具体,万法的存在都是具体,看起来都是实在存在的。「依有明空」,就在有——五蕴与万法的当下去了解空性;「空依有显」,空性是依据具体的事相而展露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相,不可能了解空义!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要体会第一义空,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解脱,在哪里照见?就在具体的身心上照见,不是离开万法,不是离开我们身心的运作,去求一个不可知、不可得的什么本体,变成想象的、推理的、归纳出来的幻想的产物!那是永远不可得的!这里明白了就知道:佛法的空义要在身心的当下去体证,不是心外求法,也不是法外求法!

  所以佛经明空,总是带着具体的事实的,如说五蕴空,十二处空等。

  了解了「依有明空,空依有显」这个重点,我们就知道佛经里每一次在阐明空义的时候,总是不离开具体的事实。譬如:讲五蕴,说五蕴空;讲十二处,说十二处空,都不离开具体的事实。所以叫「依有明空」,离开有的现象来谈空,就变成抽象的。佛法是依据事实的有,来阐扬此存在的非实,所以说「空」是不离万法事相的。《般若心经》讲的所缘境是五蕴,重点是在五蕴上观空。

  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是一类一类的总聚。佛把世间法总分为五类︰色、受、想、行、识。一切物质的现象,总摄为色;精神的现象,开为受、想、行、识四种,总名之曰五蕴。

  色、受、想、行、识之五蕴,每一蕴即为一类,把这同类的合起来,总聚起来,我们就叫它蕴!

  色蕴的色,不是青黄等色,也不是男女之色。此色有二义:一、质碍义,二、变坏义。

  五蕴的「色」蕴,不是颜色的色,也不是男女之色的色。而是指物质,有质碍的、占有空间的特性叫色;占空间的、有质碍的物质都会变坏,因为是条件的组合,有聚就有散,所以一定会变坏。

  质碍义者:凡是有体积,占有空间位置的,如扇子有扇子的体积和扇子所占据的方位,钟有钟的体积和钟所占据的方位;扇子与钟都是有质碍的,两者相遇即相障碍而不能并容。

  之所以名为色,因为有体积,都占有空间,两个物质不能放在同一个空间,称为质碍。

  变坏义是,有体积而存在的,受到另一质碍物的冲击,可能而且是终久要归于变坏的。

  物质是有体积、占有空间的有为法,是因缘条件的组合,组合的必定会流变、会坏掉,这是属于色的部分。

  有此二义,即名为色,即等于近人所说的物质。旧科学家所说物质最终的单元,依佛法也还是要变坏的。

  色,依现在科学的讲法就是物质。过去科学家的研究把物质分析到极微细,认为有最微细的物质——元素或能量。但就佛法来看,元素和能量还不是最微细的物质,它不是不变的,还是会坏会消失的。佛法与科学家在看法上的差别就在这里!科学家总是认为物质是实在的,是由很多微细的元素所组合的。那么这微细的元素,就是实在的了。但是在佛法来讲,最原始的,最微细的元素也不是永恒的。所以找到第一因是不可得的,元素实质上还是组合的,会变坏的!

  常人见到现存事物的表面,不了解事物内在的矛盾,于是设想物体最后固定的实体。其实,一切色法──物,自始至终即在不断的冲击、障碍,向着变坏的道路前进。

  这是在讲无常。我们看到一切事物都很实在,也许时间久一点会看出变化,就会感觉和认识到真的在变。但是在短时间内,看到的都是实在的现象。我们早上到现在,看到各位表面上都一样,其实已经变化很多了,只是我们分别不出来,看不出来。包括这一张桌子也一样,几年前来讲法时是这张桌子,几年后还是这张桌子,我们都会认为它是实在的、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实它一直在迁流变化。如果从物质的整体,把它分解、分析到微尘,极细的微尘,就会认为是第一因,由无限多的微尘来组合成山河大地。但是就佛法来讲,这个还是错误的知见,不是正见。

  所以,不论凡夫或科学家,总是认为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不管这个实体是多么微细的物质,还是认为有其它什么能量的存在,都把它当为根本不变的、究竟的实体。这就是凡夫的知见。这里导师就讲,一切色法,只要是物质的东西,从生起到灭去一直都在迁流变化,随时都在组合变化中,凝聚的产物一定会消散,最后一定会归于灭!即使存在的现象也在迁流变化的过程中,佛法也并不认为有一个最微细的、最微小的那个实体的存在,也不承认有一个外在最大的叫本体的东西的存在。所以佛法讲无常,无常就是常性不可得,永恒的、不变的、实在性不可得。无常也就是无我,无我就是我不可得。

  关于心里活动,佛把它分为受、想、行、识。心理现象不如物质现象的容易了知,最亲切的,要自己从反省的工夫中去理解。

  物质现象形形色色,每个人看到的都差不多。但是,对于心灵的作用,每一个人的体验都不同。所以,要了解心灵更难!譬如:现在的心理学,也研究到表面意识和潜意识等,我们知道,表面意识是我们的思惟模式,大家可以了解,而潜意识一般人就很难了解了。那么佛法也是一样,对于心灵作用的功能性,要完全了解不容易。心灵的部分是非常深细的,佛家的唯识学,对这一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我们对心灵的了解,只有通过反省和很深细的观照,才能了知心灵微细的动态。

  真正修行的人,都要做观照的,尤其是深观一定要与定力配合。用散乱的心难以发现自己心灵的奥妙与变化,深细处更难体会。所以,修行的人要与定配合,做到定慧等持,使散乱的心能凝聚下来,使心不会像平常一样攀缘外放。如果心灵动荡不安,像猴子一样的抓不住,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做深观呢?所以修行都要先修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散乱心才能安住,此时的反观,就能微细的观照,就能深入到意识的深层底部,慢慢的定力也有了,观照力也有了,才有办法发现真相。等到潜在意识中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厘清了,内在扰动的条件(内在错误的知见)慢慢消失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慢慢回归到根本的定中来。散乱的心灵会慢慢的凝聚,等到因缘成熟时,才能进入所谓体证空性。那个剎那的体证,就般若来讲,就是见法的时候;所谓身心的脱落,能所俱寂,那时的体证才是真实的契入空性的体证。所以,佛法所谈的都是有内涵的,有实际的证验的方法,不是只有空谈理论。心灵的部分,一定要在反省的过程中慢慢进入,才会有深刻的体证。

  佛观察心理的主要活动为四类:一、受蕴:在我们与外境接触时,内心上生起一种领纳的作用。如接触到可意的境界时,内心起一种适悦的情绪,这名为乐受;

  我们的六根触六尘会产生感受,就是领纳。这种感受,如果符合自己原来的惯性、想法,就会觉得很适意,很愉悦,很欢喜,这个受叫做乐受。

  接触到不适意的境界时,内心起一种不适悦的情绪,即是苦受。

  如果接触的与原来的思惟模式是矛盾的、冲突的,我们就会排斥、拒绝,就会起不舒服的感觉,这个叫苦受。

  另有一种中容的境界,使人起不苦不乐的感觉,此名舍受。

  如果既不是生起适意的乐受,也不是讨厌的苦受,而是中性的,这个叫不苦不乐受,也叫做舍受。受,一般来分析就是这三种: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

  受,在佛法的十二缘起里面,是很关键的环节。佛法讲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就会起六入─—六根的功能,然后触对外境就起受,受然后再起的就是爱、取,最后落入后有。可见这个「受」就是一个关键处。贪瞋痴从哪里来?就是从受而来,喜欢的执着了就起贪爱,乐受就欢喜纳受,然后执取,欲求再来一次、再要……,这个叫贪;讨厌的、不喜欢的就起痛苦,烦恼就来了,瞋恨心也起了;不苦不乐受,还是在无明中,是和愚痴相应的。如果不见法,不了解真相,我们在根尘触时产生的受,不是乐受就是苦受,或是不苦不乐受。所产生的不是贪、就是瞋、就是痴,我们就知道这个「受」,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

  无明,是指人们还不了解诸法空相第一义空的内涵,我们都执着在实有的自性见里面,我执我见很深,只要根本的无明不破,根尘触产生的受,一定是贪、瞋、痴,烦恼痛苦就来了。如果我们今天得法,有正见了,也有了观照的功夫,好比心灵打开了电灯,与明相应了,这个时候的受,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会清楚的知道它的真相,就不会再起执着、爱染、贪瞋痴烦恼。

  同样是受,与明相应或与无明相应所产生的是完全不同的后果。众生与无明相应,所起的受都是制造贪瞋痴烦恼。而解脱的圣者,他们是与明相应,与空、与般若和真理相应的,也起种种受,但不会引起贪瞋痴烦恼。所以,修行不是要把受消灭。有很多人说,我看到色会爱染,那么不见色就没有爱染了吗?听到声音会执着,不听就没事了吗?身体触会起贪着,只要不触身体就不会反应了吗?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心功能不起作用?只有禅定。入了四禅连脉都停止了,意识也不起分别,这样就没事了吗?那么出定以后呢?出定后还是一样呀!如果内在的观念没变,还会执着、还会爱染。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使我们的意识不起作用、不起感受,而是当与明相应的时候,任何的受都与空相应,与明相应、与般若相应,这样就不会起贪瞋痴烦恼。

  所以为什么佛陀及圣弟子们悟道以后还在人间生活?佛陀悟道后还在人间弘法四十九年,所以注意呀!我们的修行就在于如何打破无明的束缚。

  在真相中,黑暗自然不存在,才不会起贪瞋痴烦恼,不会与无明相应。所以一个悟道者在人间,是不会离开万法的,而是在万法中不执着。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不会恐怖这个人间、也不会厌弃这个人间。人间万法本来没有障碍,是我们内心的无明所起的贪瞋痴烦恼,才障碍自己的。如果我们的心打开了,与明相应了,法法皆清净,法法都没有障碍,这样还要不要厌离?要不要逃避?不但不需要厌离和逃避,还会以般若的智慧产生人间的妙用,能够唤醒众生、利益众生,才有资格指导众生应该怎样的修行。如果自己本身都在颠倒执着中,怎么能够利益众生呢?

  五蕴讲到色,我们怎样去了解色的空性;讲到受,我们应怎样了解受的空性;想、行、识都一样,于法法中了解它的本质,了解它的实相,不再起无明,自然贪爱不起,污染不起。一个真正悟道解脱的人,随手拈来一法都能了达其真相,起心动念时时刻刻与法相应,自然不会造业,这叫般若的妙用、智慧的妙用。所以,解脱者不是虚无缥缈的,解脱者只是人间的正觉者,他不再于万法中迷失、贪染、执着。他会以智慧的妙用,唤醒众生也能解脱。你吃饭,他也吃饭;你喝茶,他也喝茶,只是我们吃饭与贪瞋痴相应,解脱者吃饭不会与贪瞋痴相应而已。

  解脱的阿罗汉,可能有的也是邋邋遢遢的,有的看起来很不起眼。我们怎么能了解他呢?如果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知道他是解脱的圣者?如果我们用世俗的眼光和世俗的知见,哪里能看到一个解脱者?除非对法性有所了解,站在法性上去观一切法,观一切众生,才能了达凡圣的不同。所以我们还没有开法眼之前,常常会批评某某人、某某法师,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过错。你用什么来评断对与错?如果用世俗的知见、世俗的观念来看世俗的事物,怎么能明白法的真相?可见,我们学习建立缘起正见,开启般若智慧有多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择法眼!

  二、想蕴,想是在内心与外境接触时,所起的认识作用,举凡思想上的概念以及对于外境的了解、联想、分析、综合都是想的作用。

  「想」,是我们根尘触的时候,生起所谓的认识作用,但是这个认识作用,我们是不是都在我们固有的概念中去思惟、应用?比如遇到一个人,就会起一个念头:嗯,这个人是我认识的,因为过去有因缘和他见过面。就会起联想,想到过去种种的印象,然后分析这个人:是好人或是坏人;好人可以跟他打打招呼,要是讨厌的,就不理他。经过了这样分析,最后才决定行动与否,这就是「想」,是在触境时候想的过程。那么,不触境的时候也有想,这时的想叫回忆。大多数的时候是在胡思乱想,没事坐着也想东想西,那么这个想从哪里来?就是从过去记忆的影像来。因为过去的事情会留下记忆,比喻有种种的烦恼种子,经熏习以后都会留在记忆中,遇到事情就会相应,相应以后就会分别判断。对于「想」,我们要很用心的去体会,还没有悟道以前,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这些概念或者印象,是与无明相应的。所谓的观念、印象、记忆,都是与无明相应的。所以在我们「想」的时候,本身就不离无明的作用。

  当我们在分别一个人或一件事时,总是「我」喜欢,「我」不喜欢,根据的就是个人的情识作用来分别。符合我的就喜欢;不符合我的就不喜欢;和我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好朋友;和我理念不一样的,就感到可恶。这样的想象和判断,会正确吗?所以这个想蕴所带来的问题是很严重的!

  众生最大的习惯就是想,有事会想,没事也会想,睡觉照样想——做梦。修观照的人在观察时就会发现,这个心要让它不动、不想,真难!所以心灵像猴子一样攀来攀去,跳来跳去,一刻也不会安宁,其实这就是想的作用。我们要注意这个「想」:当我们在想的时候,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根据过去的印象才有想象,用现在的想象预设未来。「想」的特性:不是落在过去,就是落在未来,而偏离的却是当下!

  注意!为什么这里要讲的非常详细?这是我们修观的重点!我们在观照的时候,为什么要看的是当下身心的五蕴?注意!只是在观察我们当下五蕴的功能,这就是修行的重点!所谓的当下,是现在正在发生的现象,如果不是用观,不是在观照看的当下,而用想象与思惟,都会落在过去或未来。那么要发现五蕴功能的实相, ,一定要在当下去了解它!注意!只有在当下才能看到真相!在当下才能看到它的无常!想的只是过去和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根本不存在;未来的还没有到,想又能怎样!观与想要分别清楚,否则落在想里都不自知!在想中,妄念就来了,回想过去满意的、高兴的事情,就一直沉浸在回忆中;不满意的就会产生怨恨心一直不满。

  未来的还没有到,却一直预计,希望将来如何,然后内在的贪欲就一直往外扩张。然而生命的实相只能在我们活着的当下看清楚!注意!这个很重要!所以想的作用、想的功能一定要看清楚。我们在观察五蕴的时候,除了「受」以外,这个「想」是最重要的了!如果想蕴看清楚了,受也明白了,观察者当下的观就能够和空性相应,很快就能照见——真相。注意!这是很重要的重点!

  三、行蕴,此行是造作的意思,与外境接触时,内心生起如何适应、改造等的心理活动,依之动身发语而成为行为。

  「行」蕴,就是造作的意思。我们从根尘触境,通过想进入思,思就是行,由思会发动成行为。通过根尘触产生受和想,最后决定发为意志的动力叫做行。

  行是意志的,以此执行对于境界的安排与处理。

  根尘触以后,产生了感觉,然后用过去的惯性来思惟,最后决定该怎么行动,这个行就转变成行为的造作。「行」是一种动力,也就是行动的力量。

  其它的心理活动,凡是受、想所不摄的,都可以包括在这行蕴里。

  我们的心灵活动是多样的,除了受与想功能以外,都含摄在行蕴里面。所以,心灵的活动不外受、想、行。受的功能和作用我们知道了,想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也知道了,超过这两个功能以外的心理活动,都包括在行蕴里,这就是心灵活动的层面。

  四、识蕴,此也是心理活动,是以一切内心的活动为对象的。就是把上面主观上的受、想、行等客观化了,

  「识」不是对外境,而是以一切内心的活动为对象的一种了别统摄的功能。受想行的生起是触境产生的,但是意识产生了以后,在意识的作用中就变成一种实有感,然后就会随着这样的感觉而起认识或分别的作用。

  于此等客观化了的受、想、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即是识蕴。

  所以,透过六根与外境的接触,产生受、想、行的种种心理活动,会烙印在我们的意识里面,而产生分别、认识的作用,即是识蕴。

  识,一方面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观力,一方面即受、想等综合而成为统一性的。

  当我们的意识形成的时候,就会变成很主观的功能。但是「识」是透过受想行等作用才产生的,所以受想行的功能综合起来名为意识的功能。从总体上来讲,我们都在讲意识,其实意识涵盖了受想行。

  这五蕴,是佛法对于物质、精神两种现象的分类。

  人类有情,分析起来不外是物质的结构与心理活动的组合,也就是五蕴的功能作用。而心灵的部分又依心理作用的功能不同,而分成受想行识。尤其是意识的这个「识」,大乘佛法有把他分为八识或更多的识,其实这只是在解释意识的功能。识,综合起来只有一个,不是有八个不同的识,只是识的功能不同:透过眼睛见的,把这个功能称眼识;透过耳朵听的,此功能称耳识;鼻、舌、身、意则各称其识,共六识。所谓的第七识是指能放进去又能取出来的这个功能,又称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则是指能含藏记忆的功能,像仓库一样,又称为藏识。所以,这八识只是对意识功能的解释。其实在根本佛法里面只讲六识,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等,是后来唯识学研讨和发展的内容,这里顺便提一下。

  佛不是专门的心理学家或物理学家,佛所以要这样说的,是使人由此了知五蕴无我。

  物理学家或心理学家所探讨的目的,与佛家所探讨的目的不同。佛家探讨的目的只是要让人们知道五蕴的功能,发现五蕴是无常的,没有永恒性与不变性,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只是要我们体会到五蕴的无我,就能破我执,只有破除我执,我们才能不执着,才能解决我们的痛苦烦恼和生死轮回的问题,佛法探讨的目的在这里,不是为了要发现第一因,也不是为了要达到某一种医疗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了解五蕴功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破除我们对五蕴功能的执着,以为里面有一个「我」,我们的我执是从这里来的。如果了解了五蕴的无常无我,我们才能远离颠倒执着,重要是在这里!

  一般人总直觉的有一个自我存在,佛为指出自我是没有的,有的不过是物质与精神现象所起的协调作用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佛法与外道哪里不同?外道强调身心里面有一个真我,或外面有一个大我或本体,人这个小我是从大我那里来的,将来会回到大我去,或回到真我去。人的肉体会坏,会生生灭灭,但是那个真我是不坏的,是来来去去的;这个「我」就像是永恒不变的大我一样,不会坏的。外道不是执着内在有一个真我,就是以为外在有一个形而上的大我或本体。佛陀要破的就是外道的这种我见!只要有「我」的念头,生存的意欲就不断,贪爱执着的自私就不断,一切众苦的因缘都从这里来的。如果真的有一个「我」,我们执着还情有可原,但是依佛陀的智慧观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我」——无我。

  所以佛陀在破这种我执,不是有「我」把他破掉变成无我,是法本来就无我!法告诉我们无我是真相,不管你信不信,都是无我。若我们迷信为有我,就会贪、瞋、痴,生死轮回不断。执着造业就从这里来的,体证真相本来就是无我,才不会执着,不会贪爱造业,重要是在这里!佛法与外道不同的特质就在「无我」和「有我」!

  现在世界为什么这么乱?人间为什么斗争不断?因为都在「我」里面。有我就会自私,自私就要占有,那么斗争就会随之而来,有利害冲突自然就有争斗。如果今天所有宗教都讲无我,无我就无私,人类那里还会有斗争?如果贪爱、占有、自我保护,人间那有一天能够安宁!

  所以我们要明白,有人类历史以来,宣扬无我的教育在人类中是很少的,甚至现在的大乘佛法中讲大我与真我的也很多。只要有「我」,哪怕是一点点实有感的影子存在,我执就有安立处,人间就不会有和平,那么要创立所谓人间净土怎么创立?从现实看人间,不论世间或宗教的教育,是否在宣扬无我?如果教育的内容是无我,世界才有和平的机会。从这里就知道佛法的无我观念有多重要!无我是真相!不是说有我,然后再把那个我破掉,不是的!本来就无我!只有透过对五蕴的如实观察,才会发现真的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我」!

  佛法绝不是在神话里探讨真理,而是从事实的身心五蕴里面去发觉他的真相——本来无我:五蕴本来就是组合的,五蕴本来就是无常无我的,哪一法不灭?色受想行识哪一法是永恒不变的?既然五蕴都找不到永恒不变的我,那么离五蕴以外与你又有什么关系?所以外道执着我,不外是「即蕴我」和「离蕴我」二种。也就是说,执五蕴为我,现在知道五蕴不是我,又执离五蕴以外另外有一个我的存在,这就是外道的两种执着。

  而佛法是让我们从五蕴去观察,体会五蕴本身就是生灭法,没有一法是常存不变的。这样就知道五蕴的无常性,无常性就没有永恒性,也就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我。如果五蕴确实不是「我」,那么离开五蕴以外又怎么知道有一个「我」?五蕴的功能就是能觉知、能感受,可是在这里都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我」,那么离开这个五蕴以外你怎么能觉知到有一个实在的「我」?譬如说外在山河大地与一切万法,哪一法去分析不是和五蕴一样是缘起的?所以都是没有永恒性与不变性。

  佛法的目的在于破我执。但在根本佛法里面,还有一些执着,就是说,身心为五蕴的组合,内在的实有我不可得,但是五蕴的功能总是实在的。所以会执「我空法有」,认为这个法是实在的。而大乘佛法就是要破除这种「我空法有」的执着,让我们广观万法,明了一切外在的任何现象,都是缘起组合的,没有一法是永恒不变的。《金刚经》告诉我们:从山河大地到微尘到世界,包括佛,一切法,哪一法不是缘起的?这是在彻底的破除我们的法执,所以很重要!

  若离此五蕴,想找一实体的自我,是找不到的。

  简单的讲,我们在观察五蕴、观照五蕴,在修这个观的时候,为什么怎么找都找不到那个「我」?因为本来就没有我!为什么禅宗二祖参达摩时,达摩祖师一句「将心来为汝安」,二祖一句「觅心了不可得」,当下就悟道解脱了?「了不可得」就是本来没有!明白了,就悟道解脱了。所以这里导师点出重点「若离此五蕴,想找一实体的自我,是找不到的」。也就是说不论任何人,只要真正的深观,怎么找也找不到有个实在的「我」!为什么?因为本来我就不可得!注意!因为法是本来如此的,这是必然的,也就是法法道同的。

  所以每一个人如果真正的以般若空慧去观照的时候,人人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但是在观照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人曾和我讲:「师父,我照你的方法观照,怎么看都看不到,怎么找都找不到」。我说:「不然你要找什么?」

  我们的观念都在「有」里面,总希望找到一个自性,以为能找到一个不变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说找不到,看不到,那我真的就要恭喜你了!找不到,就是真相!

  问题是为什么有人反对找不到,讨厌找不到,或者恐惧找不到,觉得心没有依止。这是因为我执的深重,非要找到一个和我相应的东西才安心!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怎么找,绝对找不到! 所以:「觅心了不可得」!觅法也是了不可得!本来就是法尔如是啊。找得到的那个叫幻象,注意!所以有很多修行人不了解,「哇!我进入什么特殊的体验,见光啦,见影啦,见到佛菩萨的什么相好庄严啦,那是多么清净,多么美满,多么圆满的境界。」这些是什么东西?还有搞分身的,那是外道!佛法要破除的就是这种自性见、这种我执和实有感。让我们明白,不但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果还有一法可得,那叫戏论!

  身体是色,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是受,认识事物的形相是想,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是行,了别统摄一切心理活动的是识,除此各种活动以外,还有什么是实体的自我呢?

  注意!这几句话大家要印记在心中,当我们修观的时候不要偏离这个根本。我在这里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讲:我们能观察的就是这个五蕴的功能,离这个以外,还能找到什么叫永恒不变的我和实体的东西吗?如果把色当作我,把受当作我,把想、行、识当作我,叫「即蕴是我」。其实,五蕴的功能是幻化的,是剎那迁流不止的,没有一剎那是安住的,没有一个永恒的东西,这些在我们的身心上都可以观察到。我们建立了缘起正见,理论明白了,如果平常能下功夫观照就是修行。

  我们办禅修的目的,第一要教观的方法,第二在禅修中能专心精进,这样比较容易相应。因为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分心,而且心念杂乱,这样就不容易看到、不容易了解到、不容易体证到真相,所以我们今天办禅修就是要放下世俗的一切,全心全意的来观察,就容易进入深观而体会真相。而事实上也不一定在这几天的活动中,就能悟道,但是至少我们透过这样的修行、熏习,我们才能知道该怎么用功?观照是怎么观?以后回到人间万法中,一样的能时时刻刻在根尘触的时候,都能起深刻的观照,这样很容易了解五蕴的非我。

  导师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已经告诉了我们观的内容和所观的实相。只是一般人读这段文字时,很轻忽的就过去了,没有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和作用。

  佛为破众生实我计执,故说五蕴。有些小乘学者以为佛说五蕴无我,我确是无的,而五蕴法是有情组织的元素,是实有的。

  这就是「我空法有」的思想:五蕴的组合成为我们的身心,没有一个实在、永恒、不变的我,只是假合的我,内在实我是不可得。但是五蕴是元素啊,这元素不能没有,是实有。这就是过去的声闻时代,很多学者还不能彻底的了解什么是法无我,就会执着在能量、元素上,以为这是根本的有,是实在的,就会转而执着在法有上。

  这是不知佛意,我执虽稍稍除去,法执又转深,故说:五蕴皆空。

  这些小乘学者是不知佛陀说法的深意,表面上破了我执,其实法执反而深重,因为执着在法有。其实,仔细分析就知道,这样我执是破不掉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也叫我所,那么无我哪里会有我所?真正无我就无我所,我所是从我而来的。所以,法执不破,我执也不是真的破除了。所以,这种「我空法有」的观念是很危险的!这里导师才指出来:这是不知道佛法的深义,我执稍微破了,法执反而转深,执着法为实有的。要破法执,故说「五蕴皆空」。所以今天要了解「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要彻底的破我们的法执,不但我执要破,法执也要破,这样才能达毕竟空!才能真正的体证到寂灭法性!也才能真正的体证到涅槃的内涵!所以,法执不空,说破我执都有问题。

  五蕴的本身就是法,把五蕴当为实有,也是一种执着,叫法执。所以为什么《般若心经》里面要讲「五蕴皆空」?就是要我们了解五蕴的本质也非实有,也不是永恒的,还是缘起的。缘起讲的是:一切法是条件的组合,凡成为一法的条件的本身还是组合的,还是缘起的,这样才是毕竟空。法也没有实性,就是为了要破除这种法执,说「五蕴皆空」。从我们对五蕴的观察中,也可以了解到五蕴还是缘起、非实的,这样我们才能离法执。

  五蕴中的自我固不可得,五蕴法的自身也不可得。

  五蕴的实性不可得,每一蕴的实性还是不可得。譬如我们讲五蕴:色蕴的本身还是地水火风的组合,而地水火风本身还是组合的。可见,每一法都是缘起的,只要是因缘条件组合的,都无自性。所以说实性不可得,实我不可得;五蕴法的本身实在性也不可得,因为五蕴还会变化,是与无常相应的。

  因为五蕴法也是由因缘条件而存在的,由此所起的作用和形态,都不过是关系的假现。

  五蕴组合起来成为一种现象,一种形态,又产生了一些功用与作用。但是,不管是作用还是形态,都是关系的组合,是一种如幻的假现。

  如五蕴的某一点是真实的,那么,这就是我了。

  五蕴的任何一蕴,任何一法,如果是实在的,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自性,所谓的自性也就是「我」,「我」是不变的。

  表面上我们说身心是五蕴的组合,没有实在的「我」,但是,如果执着五蕴,以为是实有的,只要有这样的实有感、自性见,我执就有安立处,我们就会执着五蕴是根本的,有永恒不变的自性,那就是「我」!我们讲无我,就要把我执的立足点彻底消除!

  譬如:我们容易执着在这个身心叫「我、我、我」,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个身体,从小到大一直在变,到老、到死、到毁灭,还是在变。你也许说:色不是我,因为色是地水火风的假合,那么你就会执着在地、水、火、风。如果执着在地,就会认为地是永恒的,是有自性的;或者执着水火风是实在的,就会执着在水火风的实有上。

  在心灵方面,受想行识不也是因缘而起才产生的作用吗?没有因缘的组合就不会产生这个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这个肉体,心灵的受想行识的作用也不会产生;如果没有六根的功能也无法产生触对外境的认识作用,进而俱生受想思的心灵作用,既然要这么多的条件才能产生功能与作用,表示它也是条件的组合,当然也不是永恒的。

  真实的自我不可得,故五蕴皆空。但这种假现的作用与形态,虽空而还是有的。

  从五蕴的每一蕴一一的去观察他的实在性,都不可得。都是缘起的假有,随缘而生也随缘而灭,没有永恒性、没有不变性、没有实在性,所以叫无自性。只要是没有真实的我,就是我不可得,那么也能了解组合五蕴的实性也是不可得。但这种假有的作用与形态,虽空而还是有的——空有无碍,这个理念很重要!

  我们观察一切法,一切现象,包括我们的身心,透过知见的熏习,了解到它是缘生缘灭而无实性,所以说它是空。但是,我们说空的目的是要了解这些现象的虚幻性,知道不是永恒的,没有自性,才会远离执着,而不是在否定这些缘起的现象,缘起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些现象为什么能缘起?因为空故,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没有固定性,才能随着条件的组合而产生一切现象。

  简单的讲,假如有自性,反而不能缘起,因为自性的东西是不变与永恒的,就不需要缘起!能缘起是由于空故,也就是没有实性、永恒性与不变性,才能产生条件的组合。所以,我们在讲空是在否定那个实有性,而不是在否定万法!

  有的人不了解空义,以为空就是没有,落入与「有」相对的观念。佛法的空义不是这样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会破坏万法,以为万法是污染的,会让我们执着的,所以就要厌离万法。要知道真正的厌离不是厌离万法,万法缘生缘灭本身无咎,要厌离的是我们对万法的实有感的执着与贪欲,了解了万法的非实,了解万法的如幻,还会执着吗?

  我们要远离的是执着和贪欲,不是厌离万法!我们来这个人间有机会听到正法,透过熏习、修行、用功我们能够超越;还要藉助这样的因缘,透过对法的修习、对身心的觉受,才有机会发现真相,才有成就的可能,生死轮回才有截止的一天。所以,不但不能厌离万法,还要藉助万法,体会法的缘生必然缘灭。既然缘生缘灭,没有一剎那能停住,哪一个是永恒的我!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才能了解一切法的真相:原来都是与空相应。了解空,就能去掉我执和法执,那么执着与贪欲就能够止息。

  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就度一切苦厄」?我们都执着在五蕴上,我们的贪欲也由于对五蕴的无明、不了解真相才产生执着的。所以,五蕴是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下手处!要如何去观察?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的活动中,观察怎样起无明?怎样造业的?怎样执着起爱染的?就在这里发现真相!了解了真相才不会被五蕴功能所迷惑。

  我们过去的很多习性,都是由于对五蕴的无知而产生的染着。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他,就会知道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烦恼从哪里来?不过是由于观念的无知而产生的惯性,每天重复的犯着同样的过错。如果我们能知道造业的因、烦恼的因从何而来?怎么运作的?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明白了,才有对治的方法。

  谈到对治,修行中确实需要这种方法。但是不明白真相的人,产生的问题也很严重。譬如说,我们有烦恼,如果不知道烦恼是因缘所生,是无自性的,那么我们会把烦恼当为实在的,每天和烦恼打仗,请问你打得赢他吗?对治得了吗?如果烦恼是实在的话,实在的就是不会变的,实在的就是去不掉的。如果我们懂得了缘起法,了解了真相,能观照五蕴的非实,能明白在触动因缘时产生的作用,那么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中,就知道法法与明相应,法法与空相应,自然不会再起执着而造业。可见这一份明白有多么重要!要了解他,明白他的真相,我们才不会继续犯同样的过错。

  总而言之,由于不了解真相,所以一直在错误的知见和行为中造作,那么要获得这一份明白:第一要熏习,先听法了解这些原由,再透过我们的思惟观察,就在我们时时刻刻的起心动念与六根触六尘中,时时都可以体验、时时都可以观察、时时都可以发觉真相。所以,「照见五蕴皆空」,是解脱最重要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了解身心五蕴功能是如何运作的?如何产生染着、贪爱而造业?一定要看清楚,了解原因,才有下手处。再进一步看清烦恼的实相,看清贪瞋痴的实相,还是缘起、无自性的。能体会到这里的时候,只是还它个本来:回到还没有起心动念、还没有烦恼、还没有造业的地方——真相。真的明白了,还有功可用吗?注意!如果没有光明,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很辛苦,看不到真相。如果真的明白了,就像灯打开一样,黑暗自然不存,还要不要去除黑暗?灯打开本身就是那份明白,知道原来只是五蕴的功能而已。所以为什么要「照见五蕴皆空」?是为了了解真相,了解真相了,烦恼就不存在,用不着再对治烦恼。这个理念很重要!所以,我们现在理论基础要建立好,明白重要在这个地方,才有下手处。

  透过禅修的指导,让大家懂得观照的技巧,懂得观照的方法,懂得里面的微妙,那么你平常在生活中,就可以时时不离观照。所以真正的修行就在我们身心五蕴的功能中,也就是生命活着的时候,五蕴坏了怎么观照?死后怎么修?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我们现在谈话当下的前一秒钟已经过去了,还能不能观照?未来的还没有到,怎么观照?那么什么时候是用功观照的时候?当下!注意!离开当下没有功可用!明白这个重点的人,就知道活着的时候叫「当下」,必须在那个当下去发现真相!修行要修多久?有的说要修三、五十年、几劫、几大劫。告诉大家,修行只修当下那一剎那!禅定要定多久?就在活着的当下!只要与明相应,不颠倒,不执着,就叫解脱!

  我们的观念都落在时间相上,以为打坐要坐几天,入定要定多久才是功夫,要常恒的保持心不动,表示有境界。可是生命只有当下!一般的修禅定入定了,六识不起作用了,身体的功能停止了,但不可能永远在定中,出定后五蕴六识的功能又起作用了,还是一样执着。这样的定有效吗?如果我们当下在五蕴上观察,当下能明白,当下就可以不执着,当下就可以离烦恼!真的明白了,就能与空相应、能与清净的法性相应,能如实的体证到寂灭法性,只要一次的那一份明白,当下就不会造作、不会烦恼、不会痛苦。

  生命只有当下,如果当下是清净的,是离执的,那么还有没有下一秒钟的时间相来相续颠倒执着?如果懂得生命只有当下,我们现在回过头来从时间相来讲:这一秒钟明白了、清楚了,不再颠倒执着了,下一秒中还是可以和现在一样清净。那么未来也一样,死后还一样!

  所以,当下没有解脱,下一秒钟就有问题,未来都有问题,因为无明与烦恼不断的在相续,无法超越出来。与其我们烦恼未来生死的问题,倒不如关心当下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当下不解决,下一秒钟必有苦恼,必有业障!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不会蹉跎岁月,就会把握每个当下,因为每一个当下都是悟道的因缘!有很多人都说修行慢慢来,等到年老了没事了,没有烦恼了,没有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了再来用功。事实上有谁知道明天我们还在不在?生命的无常性,不是只有老才会死,也不是只有病才会死,每一剎那都是无常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入灭,怎么能等!

  我常常譬喻:年轻的时候苦学知识充实自己,以后有了智慧和才能,不怕找不到工作,不怕经济不好,到老来就享福、自在了。如果年纪轻的时候不充实自己,每天觉得享受就好,过着奢侈的生活,以后年纪大了,没有赚钱的才能,也没有智慧,一切都不会圆满,到老来就会更加艰辛困苦。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佛充实自己,不去具足解脱的条件,那么未来一定是很苦的,而且愈老愈苦、愈轮回愈堕落。现在做人还好,如果到三恶道去就更惨了。

  所以,我们要把握每一个当下,不要因为还年轻就等待。我告诉你,愈年轻愈早学,就会愈早解决这些问题,不要讲死后,这一生就没有问题,将来都不会有问题。了解了这一点的人就不会蹉跎岁月,不会等未来、等因缘,而会积极的创造解脱的因缘。所以,懂得把握当下的人未来就没有苦恼。

  现在明白了我们一切的问题就在五蕴中,只要我们观察和了解五蕴,就可以转化,可以回到清净的地方,可以了脱生死。这一生活着就会很幸福、很清净、很自在,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所谓的生活品质:活着能清净,死后就没问题,活着不能清净死后问题一大堆。《心经》直接契入的重点就是五蕴,要体会「五蕴皆空」就是重点。明白了,说空不是在否定一切缘起的万法,缘起的万法不离因果的现象,「此有故彼有」,是必然会有的。所以,我们不是在破坏一切万法,反而是成立一切万法。这样如实的理解,才不会误解空义而入断灭。

  如氢氧合成的水,有解渴、灌田、涤物等作用,有体积流动的形态,从此等形态作用上看,一般即认为是实有的。然若以甚深智慧来观察,则知任何作用与形态,都是依关系条件而假立的,

  这里用水来作比喻:水是氢氧化合物,展现了水的形态、特性和作用。众生看到水的相状形态,感觉很实在,就执着在水的实有。这里导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用般若的空慧来观察,就知道这些形态与作用,只是关系的组合,条件的组合。当关系条件变的时候,这个形态和作用也变了。这样的存在,不可能是永恒的,也不可能是实在的。

  譬如:我们到河边去,看到水在流,每时每刻水都在流。每一个时间去都看到水在流,给人的感觉是那个河水还是一样的一直在流,其实我们每一次看到的水都不一样,前面的水流过去了,后面的水又流过来了,前水、后水不一样,眼下看到的水已不是原来的水。但是,我们觉得这一条河就是这么实在,好像永远都在流。我们不知道那只是条件的假合,我们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是我们无法分辨出来,这种实有感就是众生的惯性。

  如果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也就是用缘起的理念去看,就能看到河的真相,原来它是条件的组合,从水的元素来讲是氢氧化合物,如果把它加温,就会变成水蒸气,水的形态就变了;冷却了就会变成冰,形态也变了,功能也不一样,那么水有没有不变的自性?没有!都是条件的组合,随着条件的变化,水的本身也会随着变化,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是永恒的?

  我们对一切现象的爱染执着,都以为那是实在的,才会爱,才会占有。如果知道是虚幻的,还会去占有它吗?还需要用一生的心血去贪瞋痴、烦恼吗?

  所以我就譬喻:一个冰块,它一定会溶化的,虽然现出冰的形状与实体,凉凉的还有解渴和消暑的功能。但是,如果抱着它一定会慢慢溶化,不会永恒存在。即使有它的功能也是暂时的,很快就过去了。了解了,你还会执着在冰会永恒吗?

  但是我们执着的就是这个五蕴,最深的染着就是五蕴。明明知道这个身体一定会坏、会烂、看都不敢看,但是我们还会执着:五蕴是假相,但是里面有一个真的、不生不灭、能来来去去的「我」,那就是众生最大最大的自性见的执着!想想看,组合成身心的叫五蕴,五蕴离散了,哪里能找到离开五蕴以外有一个叫灵魂的东西?这就是外道「离蕴计我」的观念。一边是执着五蕴就是我,一边是执着五蕴以外还有一个我,这些都是执着。佛陀在开示法的时候,都是直接让我们从五蕴身心上去体会,去观察:五蕴中我不可得。那么,离蕴外还有一个我可得吗?怎么找也找不到,但是我们还是执着在实有上,不然会很怕,怕我失掉了怎么办?所以我们众生的我执都是从五蕴而来的,要明白!

  关系条件起了变化,形态也就变化了,作用也就不存在了。事物若是有实体性,则事物应永远保持他固有的状态,不应有变化,应不受关系条件的变动。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理:实体性的东西是不变的;如果是永恒的,是实在的,那么说有自性是对的,它是不变的。可是世间上的任何一法,哪一法是永恒不变的?慢慢去体会,从色法到心法都一样,都在因缘条件的变化中缘生缘灭。

  事实上,一切法都不是这样,如剥芭蕉一样,剥到最后,也得不到一点实在的。

  这是用芭蕉来比喻:芭蕉是一棵树,看起来实实在在的,但是当一层层把茎干剥离,剥到最后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有。我们人也是一样,这些条件组合起来的时候,就像一棵树那么实在的、坚固的立在那边。如果从五蕴的组合来分析他,分析到最后也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实在的自性,最后只是「不可得」!我们讲空、讲无自性,在现象上体会到的,也就是「不可得」三个字。这三个字很重要!佛法讲无常,就是常不可得!佛法讲无我,就是我不可得!无常无我就要在五蕴中发现这个真相!注意!要体会到「不可得」三个字的内涵,就了解佛法在讲什么!

  而我们都忽视了,有的学员说:「师父,我一观照什么都没有,怎么办?」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什么都没有叫做不可得。体会到「不可得」不就是已经「办」了吗?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不可得」这三个字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观照和修行中,都有可得的心,想要得到境界、想要看到境界、想要证入境界,都在有的观念里,而不知道「不可得」三个字才是奥妙!那么修行就不能安心:怎么什么境界都没有?我告诉大家,什么境界都没有才是真境界!但是真正要什么境界都没有的人,一百万个人中都找不到一个!因为都在有里面。这里是重点!提醒一下,将来我们在禅修观照时,真正进入那种状态,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实相!而追求有境界的人很容易误入歧途。

  诸法的存在,是如幻不实的,需要在诸法的当体了知其本性是空,这才不会执为是实有了。

  这已经作结论了。我们看到一切法生起,存在,最后灭了,这个过程是必然如此的。所以虽有如幻,如幻不实。要了解如幻不实的真相,就在诸法的当体,在诸法的当下去观察它、去明白它,了知其本性空寂。本性空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不变性、独存性、实在性。

  所以,修行的人大都在对治中,不能真正究竟解脱,就是因为体证不到本性空寂!为什么我们把烦恼和爱染当作实在的,一直在对治?如果是实在的,你对治得了吗?对治就表示你认为他是实在的。先肯定烦恼是实在的,再来和烦恼打仗,那是很胡涂的!我们首先要观察我们的敌人在哪里?他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还需要对治吗?

  如果了解一切烦恼都是因条件而产生,没有永恒性;我们的贪爱是由于无知而产生的,是可以了解的,也没有永恒性。因为知道没有永恒性,我们才能够不受它欺骗而超越它,不再受其迷惑引诱。所以,消除烦恼与贪爱主要在明与无明,重点就在这里!如果能发现当体本性是空,就不会执着在实有,就不会受它的引诱和迷惑,就不会起贪瞋痴和执着,这就是了解真相。

  我常譬喻:了解真相就像打开灯一样,黑暗自然不存在。我们心中明白了,照见了法性空寂,那些烦恼、颠倒、执着、贪爱本来就不存在,也不用对治啦!这才是奥妙!问题在于众生存在着很深的自我观念: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有着希望永恒存在的意欲,而且不断的被灌输一些错误的讯息:我们众生业力深重,没有办法;我们造的业如须弥山那么高,再怎么修都没办法,唯有靠佛菩萨的加持、加被、救度,靠自力是不可能解脱的。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观念,请问以后你还有办法吗?问题是我们都相信这个观念,首先就否定了我们解脱的可能性!那还修什么行?这个知见影响我们有多深你们知道吗?所以我每一次和大家讲法的时候,都在告诉各位:我们人人和佛菩萨在法性上都是平等的,他们能开悟,能解脱,能成为佛菩萨,我们也可以啊!佛菩萨也是人做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呀!所以我们谈很多法,是让我们了解:人人学佛,人人解脱,这是佛法的特质和佛法的妙用。

  在我们的意识里面,有很多的负面的讯息已经根深蒂固了,对我们的影响是很深很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那些错误的、负面的知见与观念,当我们了解了烦恼的真相就不会受其迷惑。我个人的体会:佛法真的是非常奥妙与伟大的!只要我们人人学得正见,只要时时观照,每一法都可以证明,可以体验,就在这一生就能受用的,为什么要等死后谁来救你呢?一定要明白!我讲这些话只是要破除你们观念中固有的、错误的讯息。那些观念不铲除,你就会永远在等待救度!那么我们内在的潜能,本来具足的慈悲,永远都没有办法展现出来!法法平等,在法性上讲确实如此!大家要懂得法的重要,所以般若的空慧才能消除自性见和错误的知见。

  《般若经》的重点,就在于让我们慢慢了解什么是空,怎样才能体证到诸法的本性空,也就是法性空寂—实相,才能真正的离执而超越、解脱。

  一分学者,以为我无而法有,这是因于智慧浅薄的缘故。

  这就如前面讲的,有人以为「我」是不存在,而五蕴是实在的,所谓的我空法有。这是因为没有般若的空慧,对法体验不够深刻,只看到五蕴无我,不知道五蕴也本空。

  在同一因缘法上,智慧深刻者,即能知其法空,所以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的「深」不是世俗浅薄的世智聪辩,而是指能深达实相的智慧。真正有般若的深慧,就能了达一切法空。所以导师在《般若心经》里有这句话:当有了深般若,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如果般若慧还比较浅薄,看到的只是部分、了解的只是部分,就不够深刻,不能了达五蕴皆空,就会以为五蕴是实有——我空法有,就会有这样的执着。

  从印度佛教的发展看,佛陀灭后到部派佛教大概五百年间,就产生了法有的观念——三世实有,或者是过未无体、现在实有,都有某一种实有的执着。所以《般若经》的阐发,充分展现了大乘的空慧和佛陀的本怀,目的就是在破除法有的观念。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在破除法有的思想,如果连法都能空,「我」自然不存在。所以法空的同时,一定是我空,一定要明白!大乘的广观万法,为什么回过头来我执就会破?一切法皆空了,「我」还有立足点吗?五蕴也是法,五蕴都空了,那么「我」在哪里存在?这就是一个方法,从广观万法破除对法的实有感,我就没有立足点,「我」也必然会空!所以大乘的广观万法也有他的意义。

  有的译本,译照见五蕴皆空为照见五蕴等自性皆空,自性就是含摄得不变、独存的实体性,此实体性不可得,故曰皆空,而不是破坏因缘生法。

  这一本《般若心经》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另一本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里讲的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照见五蕴等自性皆空」,跟前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哪里不同?多两个字「自性」,那么为什么下面这一本要让我们明白的是自性皆空?因为众生执着实有自性,就是我执我见的根本!那么玄奘法师为什么没有写「自性」二字?要注意!这就是唯识学的内涵!唯识学是自相有,缘起是不空的,依他起是不空,圆成实是不空,所以要注意!唯识与中观的思想不同,所以翻译出的经文就有差别。所以上次我告诉各位,如果要研究《般若心经》,可以把这两种不同的版本拿来对照比比看,就知道几个字的不同,意境就不一样了。

  所以为什么要讲自性皆空?因为自性不可得!自性含摄不变性、独存性,有永恒存在的实体。自性的不可得,所以我们说他为空,空是破除我们的我执和实有感,而不是破坏因缘法。

  如果不讲这个「自性」,只讲「五蕴皆空」,那么有的人会认为在五蕴以外另外有一个实在的灵魂,或实有自性的东西,还会有所执着。

  空从具体的有上显出,有在无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冲突。

  这几句话要深刻的去了解,众生的知见就在实有与实无里:有的就不是无,无的就不是有。这里讲「空」要在哪里显现?就在具体的有上才能显出来,不是把有否定了、消灭了才显出空,这种空是空间的空:譬如说这个桌子在这里,桌子占了这个体积位置,空间就被占掉,桌子拿开了,空间就显出来了。这种「空」是空间的空,而这里所讲的「空」,不是指空间的「空」,是「性空」。也就是没有实在性、没有永恒性、没有不变性、没有独存性,是缘起如幻的假有,所以说它空。这个「空」字不是在否定现象,而是在否定实有性。如果了解到这一步,那么「空」在哪里显现?就在万法的「有」上,才能说他——空,因为这些「有」是缘聚的,是条件组合的,当条件发生变化,这个「有」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没有永恒性、不变性,也不可能单独存在,一定要条件组合。所以法法的现象当下就是空——当体即空,因为没有一法不从缘起。

  我们首先了解了空是从有而显现的,有就是在无自性的空上成立的。如果有实体性,有不变性,有永恒性,有独存性,就不会变化,不变化就不能待缘而产生。所以现象的有要在空性上才能成立,形成一切万法的生生不息。譬如说,如果没有空间,法就不能产生,法也不能存在,如这张桌子占有这个位置,其它的东西就不能摆放在这里了,只要有空间,随时都可以摆放东西。所以 「有」和「空」的关系是相依相缘而相成,没有矛盾。因为空才能有,因为有才显出空,所以空有是不二的。

  世俗的观念刚好相反:有的就不是无,无的就不是有,有与无一定是相对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以世俗的观念来看,烦恼的时候,就表示不清净。那么如果能明白烦恼的本质不是实在的、不是永恒的、不是不变的,了解了真相,也就明白了烦恼的当下即是空。不相信,你们现在当下就可以试试看,现在我们讲当下,你现在马上观察,所有的烦恼、过去的烦恼、一切的烦恼,当下去观察它现在在哪里,找找看有没有?当下就体会!有没有能找得到的?所以烦恼如果是实在的,现在应该存在;如果现在怎么都找不到,表示烦恼的因缘消失,那么这个烦恼也会随着消失,所以怎么找都找不到。但是如果用想就会有烦恼!所以「看」与「想」有不同的功能,注意!这是一个法的重点!找就是寻觅、观察、观照,用现在的语言叫「看」,向内「看」,那个烦恼怎么找都找不到,如幻故。但是「想」的时候,烦恼就出来了,愈想愈痛苦,愈想愈悲哀,愈想愈气愤!所以,「想」会有烦恼出来,如果「看」怎么找都找不到烦恼。由于我们无始以来,大家都在「想」中习惯了,而且是妄想、颠倒妄想!为什么我教大家观照的时候,用一个「看」,去觉知他、观察他、寻找他,甚至可以感受他,就完全不一样。就可以体会禅宗的公案说:「觅心了不可得」而悟道!为什么能悟道的原因也在这里。

  这和常人的看法很不相同,常人以为有的不是没有,空是没有的不是有,把空和有的中间划着一条不可沟通的界限。依般若法门说︰空和有是极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统一的。

  这就是我们学般若、了解空义最重要的地方。众生的观念都认为有与空是相对而不能相融的。佛法处处都在讲空,好像很消极,在否定万法。其实不是,不能把空和有划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来相对,如果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障碍。从表面上看,空和有好像相对,其实从般若的角度、从空性的角度来看,二者是统一的:依有明空,依空显有。二者是相依相缘而不是相对的,也叫作「空有不二」,是相融而且相成的。

  佛法是要人在存在的现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时在毕竟空的实相中去了解现象界的缘起法。

  人们常常于万法之外,去寻求一个清净,或在五蕴外求一个自性,这就是一般人不了解佛法真义的地方。佛陀说法,目的是要我们了解真相,就在现象上去把握法的当体即空,也就是本性空。

  一切法本来就是毕竟空,一切法的实相是法性寂灭。就在对空性的体证、了解中,反过来就能了解现象界为什么能缘起?为什么生生不已?缘起法环环相扣,此有故彼有。有这个因,有这些条件,就必会产生某一种结果。因与果之间一定有其必然理则和必然性!就是因为空,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因果」。

  缘起法就是因果系。了解空义才能了解因果法则。因为本性空,所以才能成立因果关系。如果以为空,因果就不能成立,这是错解空义!正因为空,因果才能成立!所以同样的法,如果体会的深度不够,就会执着在表面上,而不能得到所谓的般若空慧,就不能进行深观,就不能见法,也就看不到实相!

  能这样的观察、体验,即得度一切苦。

  了解了缘起法,正见建立了,我们就能在生活和生命中去观察他、去体验他。当真的明白了,就是身心的体验而不是观念的了知,这叫证入。那个时候你就再也不会颠倒执着,再也不会痛苦烦恼,就是「度一切苦厄」!就是真正的到彼岸、解脱了。所以《般若心经》主要是告诉我们般若的重要。深般若告诉我们就在五蕴上下手。如果真正体证了、明白了,要起烦恼都很难,要颠倒也很难,这叫「度一切苦厄」。这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烦恼的永灭,贪瞋痴的永灭,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受用!

  所谓贪瞋痴的永灭,就是烦恼不再起。我看到很多人教的修行方法,会有某一个程度的功能和受用,但是不能达到所谓的永灭。永灭是不再起,是实实在在的受用,这才是佛法讲的到彼岸——「度一切苦厄」。如果只是得到某一个功能,某一个受用,当下心情好一点,过一段时间,习性、毛病又来了,触到因缘又起苦恼和颠倒执着了,这不叫永灭。佛法要谈的就是真正的「度一切苦厄」!

  如果我们对法不了解,知见建立得不正确,所用的方法也不对,不可能真正的体证空性。只能有知见上的了解,断不了烦恼,不能达到贪瞋痴的永灭。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励志文选,教人行善慈悲,对治烦恼都只是某一个程度的功效,但是烦恼不能永灭。这一点是佛法与世间、其它宗教不共的地方。「究竟」两个字就是达到烦恼永灭的那种受用。所以,我们要分别抉择佛法与世俗的知见、和外道修行方法的不同在哪里?佛教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是唯一究竟?这不是乱说的。佛陀体证的就是涅槃,是真的不再起痛苦烦恼与颠倒执着的。

  彻底的度苦,必须体验空性,了知一切法空,生死间的苦痛系缚,才能彻底解除。

  所以对「空」义的了解、空性的体证的重要可见一斑!大乘佛法用一个「空」字来涵盖其它所有的法门。空性的体证就涵盖了三法印。空性就是实相,所以叫一实相印。把三法印融摄于一个空性的体证,就可以了达,这就是大乘不共的地方。其实体证空性与体证三法印是一样的。

  所以在说了「照见五蕴皆空」后,接着说「度一切苦厄」。

  「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如果「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就不能度一切苦厄」。我们学佛修行,目的是要解脱,要了生死。「照见五蕴皆空」极为重要!是最关键的地方!修行如果不把握这个根本,不是在体证法的空性上下工夫,而是都在「有」里面——在境界里面,有所取里面,有所得里面;在一切境界里面见神、见鬼、见佛……,怎么能体证空性!怎么能「度一切苦厄」!

  苦是苦痛,厄是困难。众生的苦痛困难,不外内外两种︰属于内自身心的,如生老病死等;属于外起的,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这一切的苦难,根源都在众生把自己看成有实体性而起。

  我们会产生痛苦烦恼,不外内外两种条件。内在方面是身心一定会生老病死。人一生出来,就已经注定了一定会老、一定会病、一定会死。外在的条件就是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

  爱别离苦:譬如我们学历很高、经济收入很好、人缘好、家庭美满、孩子也可爱、事业又很成功,够圆满了。问题是这么圆满有一个一定要先死的,怎么办?不圆满还不会那么苦,愈圆满,愈恩爱,当失去这些的时候更苦!那么在这个人间每天争啊、拼啊,都在努力把我们的事业、家庭、人际经营得更好。可是,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的,到那个时候你如何面对你拥有的一切?如果是一个乞丐,连住处也没有,一日三餐还很困难,他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苦。但是那些越有钱的、越有地位的、家庭越圆满的、夫妻越恩爱的、孩子越孝顺的,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苦不苦?这就是爱别离!人生一定会踫到!

  怨憎会苦:指我们所求和希望的,往往得不到;而最讨厌的、最不喜欢的、使你心里最难过的,偏偏每天要相处在一起。譬如在某一个地方居住,你会发现有不喜欢的人和不顺眼的事。那么再搬到另一个地方,还是有让你不如意的人和不顺心的事,搬到哪里都如此。就是说 你讨厌的与不喜欢的,随时都会踫到,这就是怨憎会。为什么讨厌的人偏偏要在一起?因为我们心里有看人不顺眼的条件,所以走到哪里都会看到不顺眼的人。就好比戴着有色眼镜走到哪里看到外面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这是主观意识的作用。有色眼镜如果不拿掉,即使到极乐世界看到的还是那个影像!为什么人人都有怨憎会苦?因为人人都有我执,人人都自以为是,人人都在实有感里面。所以走到哪里都一定怨憎会。

  求不得苦: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就是说「求不得」是普遍的现象。求不得也不是永远求不得,而是说贪欲永远都无法满足。譬如求财,如果你的目标是一百万,当得到了以后,就想得到一千万;一千万得到了,就想一亿;一亿得到了,就想十亿、百亿,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真正的求不得指的是,只要有欲望,就会有求不得。什么事都如愿,可能吗?有钱的人身体不好,身体好的人没有钱;即使有钱、身体又好的,感情却不好,也很苦……。苦的原因,大概就是内外这二种条件。并且是人人都会面对的。

  但是人生还有一个最大的苦——无常故苦。人有生一定会死;死了又不得不生,因为造业还要来受生受报。这一生当人还好,如果稍有不慎堕到三恶道去了,更苦!所以,最大的苦就是生死轮回的不能止息!可是轮回不一定要在死后,活着时就在六道中轮回。如果现在还没有解决生死的问题,只要瞋恨心一起就是阿修罗;痛苦一来,是不是就在地狱。所以,我们要明白轮回之苦在生命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受了,不一定是死后的事。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把自己看成有自性的实体。也就是说,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我执而起的。所以,佛法修行第一要破我执。我执不破,没有一个能解脱,没有一个能幸福的!人生是一定苦,有也苦,没有也苦;对也苦,错也苦;好也苦,坏也苦,无所不苦。唯有体证般若的空慧,「照见五蕴皆空」,了解真相的时候,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这是最关键的地方!

  对于如何去除烦恼,我以前常常比喻:我们面对人间一切万法,我们的身心造作的一切,就像一棵大树。制造的烦恼痛苦和是是非非,就像树上的叶子那么多。如果我们没有般若的空慧,不直接从观察五蕴破我执下手,不把树根铲掉,而去对治树叶;即使一片一片的去摘,或者一叶一叶的去洗清,那样永远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摘掉的树叶又会再生。唯有找到树的根,把树根砍断以后,虽然树叶在一段时间内还是绿绿的很茂盛,但是过一段时间,水分和营养慢慢不能供给,树枝和树叶一定会枯萎,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不了解真相的修行人都在枝末上用功,就像在对治那些树叶一样。而明白道理、懂得法要的人,就会在根上着手。

  般若的空慧就能照破我们的无明和我见,这就是根本的地方!我们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来自同一个原因,就是实有感的我执我见!所以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上着手,要把握到心要!如果不在根上着手,而在枝末上用功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好比摘掉的树叶又会再生,那么烦恼无尽,怎么能解脱!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什么法门都一样,不要以为学佛就是劝人为善,那就错了!佛法与世不共的特质,就是直接从根本下手。理上找到正确的原因,行上找到根本的地方。只要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所有的烦恼都会解决。我们的烦恼看起来很多,归纳起来就有八苦,而苦的根本是实有感与自性见产生的我执我见。每个法门的修行都不反对破我法二执,表面上大家似乎都懂,而实质的内涵却没有厘清,这是重点。

  大至一国,小至一家,互相斗争,苦痛丛生,即都是由于不了我之本无,

  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乃至于全世界国与国之间,都在不停的斗争。国家内部不同的政党、派系之间,由于知见的不同,也都在斗争。这些斗争的场面每天都在上演,对我们也是最现实的教育。那么小至一家,夫妻在恋爱时都非常幸福,双方会把对方想得像仙女和圣贤一样,会想尽办法攻入婚姻的城堡。可是当攻进去的时候,时日一久,是非、恩怨就来了。这里看不顺眼,那里也看不顺眼,就会抱怨:以前我的眼睛被糊住了,现在才看清楚!家庭的烦恼和斗争就开始了,导致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现在扪心自问:这一生不管活多久,凭心而论,能够遇到真正彼此了解、相互尊重、沟通无碍的那种知音知己有几个?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我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很主观的观念。符合己意的就好,不符合己意的就不能相契。但是,想想看,活在这个人间,不可能每个人都符合我们的意愿。所以就不得不苦,不得不斗争,以此来满足己意。所以只要是有情都活在斗争里面,都在无明中过日子,那一个不苦?大鱼吃小鱼,大动物吃小动物,而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个根源就是「由于不了我之本无」。「我」本来就是没有的,我执我见本来就是虚幻的。可是众生却在无我的实相中起了实有感的我见、我执。如果一个人真正的了解了无我的真相,那么一切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学佛修行破我执太重要了!那么我执是什么?我执就是永恒、不变、独存的实有感的执着。那是不可得的!一定要明白!

  于是重自薄他,不惜牺牲他人以满足自己。我这样想这样做,你也这样想这样做,于是彼此冲突,相持不下,无边苦痛就都跟着来了。

  如果在我执我见中,怎么看都是自己最伟大,怎么看都是自己最如理如法。主观的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对,这就是在无明、颠倒中的自大、自尊、自以为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为了满足我欲,甚至去伤害他人,这就是造业!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唯我独尊,每一个都认为只有自己才对,那么人间还会有和谐吗?我们的痛苦烦恼从哪里来?就是我见引起的!

  若知一切法都是关系的存在,由是了知人与人间是相助相成的,大家是在一切人的关系条件下而生活而存在,则彼此相需彼此相助,苦痛也自不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了解缘起法有多重要。缘起法的内容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不但人与人之间,人与万法也是一样,都是相依相缘的存在。所以了解缘起的人就不会独尊,不会以为自己有多么特殊或与众不同。

  从生活起居到一切饮食营养的需要来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许多条件的和合来供应的,彼此相依相缘。譬如出门需要车子,那么车子从哪里来?是你自己制造的吗?交通的安全要多少人来为我们维护?我们住的房子是自己建的吗?所有的生活用品是你自己制造的吗?吃的东西都是你自己种的吗?这都要靠很多条件来配合。所以人不可能独立于万法和人群之外。只有了解缘起,才能了解一切法之间是这样的相依相缘、息息相关。如果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这个人类会变成怎么样?所以,懂得缘起的人必会珍惜一切的因缘和条件,而且还会尊重与感恩这些条件,怎么还会斗争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如果这个国家没有我,这个国家就完了;如果这个团体没有我,这个团体就完了;如果这个家没有我,这个家就完了;这个企业没有我,它就不行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即使我们死过一百万次,它们依然继续存在!一切法是众缘合和的,不是一个人能独撑的。即使我们有再大的影响力,也是一时的,不是永恒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自大、独尊!明白缘起的观念,就知道什么叫整体,什么叫相依相缘,什么叫条件组合,缺一不可!

  有一个故事,心脏,胃和大脑在相互斗争,都说自己最重要。没有我,你就死定了!心脏不跳你还能活吗?如果不吃东西,没有吸收营养,你能活吗?所以,没有胃、肠可以吗?其实,这个身体还是缘起的,它是一个整体性,有一个相依相缘配合的功效性。譬如眼睛不好,生活就不方便;耳朵不好,也不方便。不论哪一个部分受到伤害,都会感到痛苦烦恼,就会影响到整体身心的安宁。当每一部分都圆满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那么,我们是不是要保持这个身心的和谐,才能自在清净?才能好好的过日子?同样的道理,整个人间、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不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吗?哪一个地方有缺点,整体就会出问题。

  了解缘起法,我们就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会珍惜众多因缘的供给,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还会自私自利吗?还会唯我独尊吗?如果城市的垃圾没人清理,就会变成臭城。如果董事长是高高在上的,难道那些清道夫就不重要吗?生活在城市,如果停水,你知道后果多严重吗?人人坐卧都不得安宁!因为现在用的马桶,不像以前那样不用冲,那么一个星期下来就不得了!所以,不要轻视那些微弱的团体,以为他们的工作是低贱的,那是大错特错的!法法相依相缘,缺一不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自私害的就是自己!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在让我们明白:什么叫相依相缘!什么叫互相的助成!

  物我、自他间如此,身心流转的苦迫也如此。

  知道了人间万法之间的关系是这样,那么我们身心的道理也是一样。我们会痛苦、烦恼,一定是因为其中某部分出了问题。一是肉体上的问题,一是心灵上的问题。只要有一方面出了差错,痛苦烦恼就会生起,甚至还会面对死亡。

  总之,若处处以自我为前提,则苦痛因之而起;若达法性空——无我,则苦痛自息。

  这样就找出痛苦的原因了。如果不懂缘起就会起我执、我见。自私的心一起,什么事都是依自己的观念为主。没有同体的观念、没有整体的观念、没有相依相缘的观念,所有的痛苦烦恼也就来了。所以,今天能达法性空,法法就不执着。知道缘起相依相缘的道理,才能与万法和谐共存。

  菩萨的大悲心,也是从此而生,

  在自私里是没有慈悲的!如果今天我们能体证法的空性,了解法的真相,超越了执着、超越了我见,就能「度一切苦厄」!得到这样的解脱和受用之后,回过头来,也知道一切万法是相依相缘的。就会看到每一个众生真的好苦!有了这样整体的观念,怎么还能只是自了呢?悲心会自然涌现的!菩萨的大悲心,也是从这里而生起的。只有了解缘起才能懂得同体的道理,就不会自私也不会自了了。

  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关系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牺牲自己,利济他人。

  菩萨真能发心,必定要体会性空无我,才能真正懂得同体大悲。同体就不可能自私自了,整体有缺陷,就等于是自己的缺陷。如果了解了缘起性空、法性平等的深意,绝对会流露出那种不忍众生苦的悲心。众生为什么那么苦?因为正见的不彰!所以菩萨「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

  这么伟大的佛法,如果没有把佛法的正见彰显出来,众生就没有闻法的机会,众生怎能不在我执中呢?众生怎么能离苦呢?所以我们要明白,今天宣扬正见、宣扬正法,不是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是利益大众,希望大家都能闻到正法,都能有解脱的机会,我们才能真正的安心自在!所以,利他其实才是真正的利己。如果不能让外面的一切得到圆满,你怎么能圆满?因为自他是息息相关的!

  大乘佛法有一句话,「从利他中,去完成自我的超越」。那你怎么能自了?怎么能自己在那边安逸没事?唯有大家的圆满,我才能圆满!这个就是利他之心,是从菩萨道的根本来谈的。所以大家要明白,一个真正见法的人,绝对不会自了的。如果我们不去关怀大众,不去关怀一切,怎么能提升自己?自私自利绝对是耽误自己!所以我执不破、法执不破是不可能解脱的,一定是活在痛苦相续不断的轮回中。了解这些,也就能把握大乘佛法的根本了。大乘佛法为什么要讲悲心?悲心是从哪里生起的?还是根源于了解性空的道理、缘起的道理!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本来就会这样的。我们生命的本质就充满了慈悲和爱,只是被我执掩盖了,从来没有发现过。当了解了法的实相、生命的实相的时候,慈悲的流露是自然的。

  所以,如果我们对法不了解,就发心要做菩萨,可是真的能做到吗?遇到利害冲突的时候真的还能无私吗?所以,一定要有法呀!你们慢慢就会了解。我们学习这个课程,在观念中建立正确的知见,这种正确的知见就能引导我们迈向解脱。所以从建立的知见,到慢慢的观察,到真正的证入、真正的能受用,这个过程是多么的重要啊!一定要一一的去实践,不然达不到。

  个人能达法空,则个人的行动合理;大家能达法空,则大家行动合理。正见正行,自能得到苦痛的解放而自在。

  很多人以为我解脱了、成佛了,这个世界就会清净了。可能吗?这句话要明白:「个人达法空,个人行动就会合理、清净自在;大家都达法空的时候,大家的行动才会合理、才会自在。」不是说一个人解脱,天下就太平了。佛陀在人间成佛了,为什么我们这个人间到现在还是苦恼不堪?所以,要让人间得到净化,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了解了这点,还会只顾个人自了吗?我们生活的空间,与周围的一切都是相依相缘的,哪里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就没事了?你家的院子扫干净了,如果别的地方很脏乱,一阵风吹过来,你家还是脏兮兮的,不是自扫门前雪就能解决问题。人间要净化,一定要大家一起来努力。

  所以,菩萨弘法利生,是希望大众能共愿共行。唯有大家共愿共行,人间才有净化的可能。所以,要创造一个净土,是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明白了这个,我们就知道,菩萨求的是共愿共行的知己呀!不是求个人的什么利益,或度某一个人就好了,不是这样的!我们希望正见能流布到人间的每个角落和家庭,让人人都有机会闻到正法!

  现在宗教林立,教内宗派和法门林立,我们听的是不是真正佛法的正见?如果知见不正,修行的方法也不会正确,那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虽然看起来都在行善、修行,可是「不究竟」。

  所以我想:虽然我们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德行,也不能感化那么多人,至少可以建立佛法的正见。有了正见才能行、才有方向。为什么我们上课要拍摄DVD?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大的能力,也没有因缘去和所有的大众接触,但是我们应用现代的科技制作这些光盘,希望降低成本,能普遍大量发行的时候,才有机会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以至于全世界的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在制造一个能让大家建立正见的因缘而已。

  我们上课的地方,坐满了也不过一百几十个人,而全世界有六十亿人啊!生生不息,如何能把正见推广、普及,产生全面性的影响?所以我们想办法把这个法送出去,只要他有听闻的机会,有熏习的机会,在观念中慢慢的播撒正见的种子,当他遇到种种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时,也许还会有一个反省、反思的机会。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为大家创造这样的因缘和机会而已。

  我常常呼吁大家要共愿共行,在有限的人生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搞名搞利,而是以菩萨心,行菩萨的事业,目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解脱。不是我们自己高高在上,而是需要大家的共愿共行,一个人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大家一起来,才能产生全面性的效应,不然人间要净化就变成唱高调,永远也达不到。其它的宗教没有人讲「无我」,只有佛教讲「无我」,可是佛教又是「少数民族」,而现在宗派讲「无我」的更少,如果都在「我」的立场上,这个社会要怎么净化?人间要怎么净化?

  大家要明白!我们虽然在默默的做,但是意义深远!所以我们弘法眼光要远,胸襟要宽,不要看眼前的利益。我们怎么样能把法深入众生的心,让他能有反思的机会、能有得正见的机会,这就是一种「因」,我们只是播撒这个正确的「因」,将来就会有正确的成果,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现在讲破我执、说无我,很多人是不喜欢的,那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否定他的成就。但是不讲真话,连解脱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尽管人家不喜欢,但是我们还是要讲;人家不接受的,我们还是要循循善诱,希望他有一天能明白,要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我们希望能把导师辛苦抉择的缘起正见弘扬出来。导师的智慧和伟大能了解的人很少!六、七十年了,没有几个人在弘扬、推广导师的理念。但是我们愿意默默的、继续跟着导师的脚步来走,把正知见建立起来,再介绍给大家,我们只是来介绍而已。虽然个人没有什么德行、没有什么境界,但是我们都在尽这份心意。如果大家明白了,就知道我们人间短短几十年,要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产生真正的、深远的意义,就和我一起来做这件事,就像在开创一个新的事业一样,你们愿不愿意来参与?愿不愿意推广这个理念?愿不愿意把这个工作变成这一生最没有遗憾的事业?如何能提升我们生命的品质,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意义在哪里?当我们对佛法、对众生、对全人类有所贡献,那不就是真正的意义吗?我们能利益一切的众生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希望大家共愿共行,没有大家共同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父一个人是不可能达成的!大家要明白。

  所以,我常常讲:我只是一个经销商,把根本纯正的佛法介绍给大家,但是,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主要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理想。

  以上是经的总纲,下面依此广释。

  《般若心经》的前几句,就是整个经文的总纲领,下面的经文,是在介绍经中的内涵,从较宽广的角度来解释经文的根本内容。

  甲二 显义

  乙一 正为利根示常道

  丙一 法说般若体

  丁一 修般若行

  戊一 广观蕴空

  己一 融相即性观──加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谈到色与空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讲的有和空的关系,现象和法性的关系。

  这是解释总标中五蕴皆空的。五蕴为什么是空的?欲说明此义,佛唤「舍利子」而告诉他。舍利子是华梵合璧的名词,梵语应云舍利弗多。弗多即子义,舍利是母名。印度有鸟,眼最明利,呼为舍利;其母眼似舍利,因名为舍利。舍利所生子,即曰舍利子,从母得名。

  这里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讲《般若心经》的时候,当机者就是舍利弗。佛陀叫他的名字为他说法,这是说法的缘起。这里介绍了舍利弗名字的由来:因为印度有一种鸟,眼睛非常明利,牠在空中就能看到地上很微细的东西,故叫舍利。因为舍利弗母亲的眼睛和舍利鸟的眼睛一样的明利,所以也叫舍利。 他的母亲叫舍利,她的儿子就叫舍利子,这是简单的介绍。

  舍利子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本经是发挥智慧的,故佛唤舍利子以便应对。

  《佛陀十大弟子传》中记载,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我们都知道他的故事,他和目犍连是很好的朋友,互为知己,但是开始都拜外道的师父修行,他们两个都是团体中的领导者,带领二百五十人。舍利弗有一次外出,见到了马胜比丘,马胜比丘身心宁静、自在,威仪具足。舍利弗就知道这个人一定非常有内涵,他的师父一定更不得了,所以他就问:你的师父是谁?跟你们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他:我的大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他说的法就是缘起法:「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就是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的,所以一切法也由因缘而灭,我们的大师,讲的就是缘起法、因缘法。舍利弗一听马胜比丘讲的缘起偈,马上就开了智慧,当下就见法了。非常欢喜的回去把这件事情告诉目犍连,两个人就一起来见佛陀,听佛陀一番开示后,就带着二百五十人一起随佛陀出家。舍利弗出家后半个月,听到佛陀对长爪梵志的开示,当下就证了阿罗汉。

  长爪梵志是舍利弗的舅舅,他常常与舍利弗的母亲论法,他的母亲每次都输,但是自从她怀了舍利弗以后每次论法都赢,这个因缘不可思议。他舅舅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定很厉害,还没有出世就影响到他的母亲。所以当他知道舍利弗跟随佛陀出家了,他也来拜见佛陀并向佛请法。就在佛陀对长爪梵志开示法要的因缘中,舍利弗站在佛后为佛扇扇子时,当下就证了阿罗汉。你们想想看;我们要修多久?舍利弗出家仅仅半个月,而且不是他直接请法,只是站在佛陀后面听到佛陀对别人的开示就证了阿罗汉。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以《般若心经》以他为当机者。

  佛明五蕴皆空,首拈色蕴为例。色与空的关系,本经用不异、即是四字来说明。

  佛陀为了说明五蕴皆空,就以五蕴中的色蕴为代表,并用一个「不异」、一个「即是」来解释色与空的「不二」的关系。

  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不异」,就是说没有分开,没有差别;「色离于空,色即不成」,所以说不离。色,如果不是依空性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有「空」,所以才能产生「色」。所以「色」的有,是不离「空」而有。

  「空离于色,空亦不显」:如果离开万法「色」的当下,空性、空义无法显现出来;「空」是由「色」来显现,所以叫不离。离开了一边,另一边就不能成立,离开「空」不能产生「色」,离开「色」不能展现「空」义,所以色、空是相依相缘的,所以叫不离!「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站在不相离的关系来说色空的不异。

  有人听了,以为空是没有,色是有,今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为除此种计执,所以佛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如果我们站在「不离」的角度来看,说空不离色,色不离空,色空不能相离而成立。如果只是这样讲,有人听了会产生误解,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而色就是有。今天虽然说色空不相离,但是空还是空,色还是色。为了破除众生实有实无的观念的执着,所以经中进一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注意!这里所说的不离,只是一种关系。但是我们还会怀疑空跟色毕竟还是不一样,会产生这样的执着。为了破除我们这种执着,所以进一步就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即」就是「是」的意思。那么这样我们就不会认为色和空是截然不同的了。

  佛法作如是说,有其特殊意义。印度的一分学者,以为涅槃与生死,烦恼与菩提,是不相同的两回事,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离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

  注意!这是修行中很重要的知见!佛陀的时代,在佛陀还没有悟道以前,外道非常多,常见的有九十六种外道,但是外道都不离一个根本观念:人间是苦的,是烦恼杂染的,所以就要超越烦恼,证入涅槃,涅槃是清净的,是无染的。以为要灭烦恼才能够证涅槃,他们把烦恼与涅槃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本质,甚至把二者对立了:有烦恼就没涅槃,当时所有外道思想都是如此。

  生死和烦恼是世间杂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净法,染净不同,何得相即?

  这是外道的疑问。生死和烦恼是杂染法,菩提和涅槃是清净法,清净法和杂染法是两回事,根本不能同时存在的。染和净是不同的,怎么能够相即呢?怎么会是不离而不异的呢?这就是一般宗教的思想,也是外道固有的观念。

  这种见地,是从他们的宗教体验而得来。宗教体验,世间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们的体验,如上帝、真宰、梵我等。

  那么,什么是宗教的体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根据什么?外道有这样的说法,也不是乱说的,都有他的立场,有他的依据,有他们的体验才敢说的:譬如说基督教、回教或者是印度教、婆罗门教等,一样也都有他们的体验:所谓的上帝、真宰、梵我等。

  若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决不尽然,他们确是从某种体验,适应环境文化而表现出来的。不过体验的境地,有浅深、有真伪。

  他们的说法是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体验而得来的,所以他们不是骗人的,只是他们的经验和体验不究竟而已。不论是基督教、回教或者是婆罗门教的宗教体验,站在佛法的立场说他们不究竟,但不是说他们在骗人,他们有他们的体验。他们确实是这样体验的,只是在幻象中的体验而不知道是幻而已。这里表达的就是佛教与外道不同的地方。佛教的体验是最深的,最究竟的;而外道的体验只是浅显的一部分,有的还不是正确的。

  佛法的目的,在使人净除内心上的错误──烦恼,体验真理,得到解脱──涅槃。

  譬如说他们修行的方式:在祈祷、慈爱或者禅定中,都能感受到身心的变化的某一种体验。也就是说,这样的体验还在有相里面,还在某一种心灵感受的境界里产生的那种特殊的经验。但是佛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执着在那个经验所产生的幻象和体验上。佛法了解的是真相,是要达到究竟解脱的目的。

  人们由于观念的错误,引起行为的错误,带来的是烦恼。所以佛法修行是从根本上下手,把错误的观念导正了,行为自然就端正,烦恼就不起,生死就不相续。因为离开了执着,离开了爱染,所以内心回复本来的清净,就能体证到涅槃。而不是在现象上执着,看到什么光影、看到什么空灵、体证到所谓身心脱落或神秘经验、感觉非常喜乐、清净与自在。可是,一出定或出了那个境界,又恢复到平常来了,那只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我们叫神秘经验。

  这里点醒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修行如果没有找到引起痛苦烦恼的根本,不了解这个根本,修行就会在枝末上用功。当我们修禅定的时候,内心会感到一种宁静或是光明,意识慢慢就不起了,会感到那种清净、宁静或光明,就会觉得那种体验就是涅槃的境界了,因为那种体验和世俗的杂染刚好是相反的,所以感受到的那个叫清净,容易误认为是涅槃。而佛法讲:当我们的颠倒执着的条件消失的时候,本来就是清净,并不是另外有一个清净可得。

  我们用光明作比喻,不是有一个地方是清净光明的,也不是有一个地方是完全黑暗的,黑暗和光明只是相互衬托出来的。当明的时候,黑暗自然不存在,并不是从一个黑暗的地方跑到一个清净、光明的地方去,黑暗与光明只是相依相缘而显现的一种现象。所以不是我们今天要厌离这些黑暗,来找一个光明的地方。譬如把房间的灯关起来,屋子就暗了,房间的灯打开了屋子就亮了,所以黑暗和光明不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不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佛法一直强调根本的问题来自我们的观念:因为观念的错误,就会引生错误的行为而带来烦恼。只要观念正确了,行为就端正,行为正确了,烦恼颠倒执着的因缘没有了,烦恼自然就不会起,那个「不会起」就是清净。不是离开烦恼,另外还有一个叫清净的地方;或者有一个东西在黑暗中产生痛苦,然后就跑到光明的地方去就没有痛苦,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常常会以为这个身心处在黑暗中才会痛苦,所以不要处在黑暗中,要跑到一个光明清净的地方去。但却不知道,当我们息灭了贪瞋痴烦恼的因的时候,当下就清净,不需要跑到另一个清净的地方去。那么,我们要在哪里解脱?就要离颠倒执着、离我执,离无明!如果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看清楚、明白了,当下就能证明!当下就会清净!不是离开这个五浊恶世另有一个清净的地方可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问题不解决,只要那个颠倒无明的因还在,不论到哪里去,也不能清净。还在无明颠倒中你怎么能清净?所以当我们根本的问题解决了,当下恢复清净,这就是清净的国土!那要不要另外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不需要!所以,我们现在的心如果不清净,看到的一切万法都是杂染的;当我们的心清净了,那么看到一切万法都是清净的。所以说:「心净则国土净」。只要把那些颠倒、错误的观念修正,行为导正,贪瞋痴烦恼就不起,当下就清净。所以,清净与杂染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这个很重要!

  一分学者依佛所说去持戒修定净除烦恼,体验得「超越」现象的,以此为涅槃。于是,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不同性质的。

  有的人持戒清净,然后修禅定得到了身心脱落的一种体验,或者是与万法合一、与虚空合一、万物一体的感觉,因为有了这样身心的体验,当下没有了痛苦、烦恼、杂染,以为这就是涅槃。所以就把世间的烦恼和涅槃的清净截然的分开了,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质。

  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世间法,也总是远离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业。

  所以,有的会认为这个世间是杂染的,只要离开杂染的世间,就不会受污染了。于是就到山林里去,远离人事纷扰,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

  如印度教就是这样修行的方式,人在年轻的时候,应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到五十岁以后就要离开家庭到深山去隐遁。他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回到人间来是污染的,所以要远离它。

  这种偏于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为沈空滞寂者。

  这是站在法的立场所作的批评。如果执着在那个空灵的境界里,或者执着在清净的觉受里,以为这就是究竟了。他们认为参与世事,就会被污染,所以每天都在所谓的「空」里面,在禅定里面,不管世间事了,因为一管就会杂染。所以这样的现象每每会被世间人误解为:沈空滞寂。如果修行人都这样,那么人间事怎么圆满?尤其是居士,在人间有事业,有家庭,有责任,哪一个人能每天在那边沈空滞寂?如果人人都沈空滞寂,那么世界会成什么样子?所以被批评也是这个道理。

  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万有中,不离宇宙万有而即是宇宙万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

  真正的涅槃,就在万法中,在人人的事事物物中,不能离开这些事相,就在事相的万法中去超越对万法的颠倒执着,体证涅槃的空寂。因此,思想观念的不同,修行的方法就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要分别佛法跟外道修行的根本不同处,不是以修「四禅八定」,或以身心的特殊体验为目的。尤其是修了四禅八定,境界比较深的会引发神通,就会更执着了。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有超能力,我就高高在上,甚至用神奇来惑众,以为这样就成就了,这种现象很多。

  而修行佛法真正体证真理的人,是以慈悲来圆满世间的一切,对众生只有关怀和慈悲,愿意为众生付出一切,哪里是在炫耀自己有神通?哪里是依这个来搞名搞利?

  即于世间利生事业中去体验真理,净化自己。

  学佛修行不需要厌离,而是要超越。真正的超越,是要看清楚真相,在哪里看清楚真相?就在万法中、就在执着中、就在烦恼中去了解真相,了解正确的因,才能够在万法中超越出来。所以,修行不是厌离世间,反而就在世间做利生的事业,成就众生的同时来完成自己的超越。就在这个过程中体证真理,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净化自己的执着和习性。佛法的修行观念与方法,和遁入山林的观念和修行方法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要明白,真正修行而体证真理的人,不会离开众生、不会逃避人间。一个真正对法有体证的人,还会善用这样的因缘,来成就自己的道业,利益众生也圆满自己,何乐而不为!

  如果看到一些很蛮横、无理取闹的无知众生,有的人就受不了了,管这些做什么!自己在那边清净就好了嘛!就会退失利他的心,请问你到底有没有自在?没有自在啊!真正的菩萨是不会厌弃众生的!简单的讲,正因为众生才需要你呀!你的提升和净化都要靠缘苦众生来具体实现的!所以要明白菩萨和众生是相依相缘,互相成就的,不是你伟大了不起。如果没有众生,菩萨就不能圆满自己的德行。

  古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即在世间法而了达出世法,

  这几句话太重要了!「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这是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讲的。如果没有世间的因缘,我们无法体会和超越。所以这里就讲:要觉悟、要悟道,就在世间法的种种现象中,深入的去观察、体会,超越,才能够体证到所谓的出世法,不染着于世间就是出世。所以,修行必须在世间法中历练,超越了世间叫成就,叫解脱。也就是说,我们在万法中观察贪瞋痴和无明的真相,当有一天明白真相时,我们就超越了,此时超越的体证就是出世间法。那么请问没有世间法?哪里来的出世间法?没有人间的这些历练,怎么超越?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是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讲的。

  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双运。

  大乘讲的是菩萨道,所以不离世间,也不会厌弃众生,这样才能入世间来引度众生。我们学缘起,了解真相,开发了般若空慧,引发了我们内在关怀众生的悲心,就有智慧又有悲愿,叫悲智双运。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就会变成滥慈悲;只有智慧没有慈悲,就不能关怀众生,也不能净化自己,更不能建立圆满的德行。所以悲智一定要双运、要平行,偏于一边就不能圆满。

  有所得的小乘,体验到偏于「超越」的,于是必然地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

  如果大乘佛法,有批评小乘的地方,并不是说小乘不能解脱,而是说小乘的悲心不足。因为小乘学者还存在「有所得」的观念,因为执着涅槃是实在的,有一个涅槃是清净法,是出世间法,是不污染的法,还是落于有所得的一种涅槃观。

  小乘并不是没有体验,只是体验的是偏于超越的、涅槃体证的一边,而不能入世利生,所以必然形成厌世精神的倾向。这就是告诉我们,今天如果我们也只注重清净的那一种体证,而没有入世的悲心,自修自了、只关怀自己,以为自己解脱就好,就会变成「沈空滞寂」。大乘批评小乘其实就是在这一点上,不是说小乘不能解脱,小乘也可以悟道解脱,也可以证涅槃,但是悲心不足不能入世,会厌离。而菩萨就不是这样,菩萨有深般若:就是有世间,我才能圆满;就是有世间,我才能超越。因为知道自己与众生相依相缘,不能自了就好,众生的不圆满,就是我的不圆满,悲心非常的深彻!

  龙树菩萨在《智论》里,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即以《中论》生死涅槃无别去解说。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论,当解释到《般若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龙树菩萨用《中论》的根本精神来解释。《中论》的根本是不二的思想——生死、涅槃无别。无别就是不二,生死即涅槃,涅槃是从生死法而显现的,不是离生死而有涅槃。生死的止息、烦恼的止息名为涅槃。所以,不是离生死而有涅槃,不是离开生死另外有一个清净法。注意!如果污染法和清净法完全不相干,那么我们现在所有的法都是污染法,我们都在生死中,那么生死怎么通往涅槃呢?如果生死与涅槃是两回事,是完全不同的地方,那么污染怎么能变成清净?再怎么修还是在污染中,跟清净没有关系。如果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体性,把清净的和生死的截然分开了,那么从这里怎么能到那里?那么众生再怎么修也不能成佛!如果我们现在是污染的,那么要成佛,是什么东西成?如果这个污染的地方和那个清净的地方完全不同,怎么成?必定是在生死杂染中明白了、超越了,产生的就是所谓的清净,是不离当下的。不是两个不同的境界,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本质。

  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要我们明白的就是「不二」的思想,离二边名中道。如果把生死与涅槃相对了,就变成了二边。不二,就是不离的,也就是与这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一样的。

  进一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示是相即的。所以,龙树的《中论》阐扬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死、涅槃无别,是不二的、是相依相缘的,是相即的。

  大乘的体验,不妨说是「内在」的。论到宗教的体验,有人以为这是一种神秘经验,既称为神秘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了解。

  这里就谈到所谓的神秘体验,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修行人几乎都在自以为是的境界里,就是受这种特殊体验的影响。修学大乘佛法的离去烦恼和证涅槃,属于个人心灵特殊体验的部分。但是所谓的「特殊体验」,不是只有佛教有,其它宗教同样有。也就是说他的经验和境界是特殊的,每个宗教,每个宗派,每一个修行者,所体验的境界也是特殊的,只有他体验到而别人体验不到。

  那么大家就要思考了:真正的真理是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不是某一个地方特殊有,其它地方没有;或者千万人中才有一个人有,真理是这个样子吗?注意!真理的普遍性是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所展现的内涵是一样的,不论中外古今,永不会变。那么这种特殊的体验,只有少数人才能体验到,而且这少数人的体验中,又各不相同,那么这样的神秘经验是普遍的真理吗?普遍的真理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一样的,人人学,人人能体会,而且所体会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这个才叫真理。注意!这个观念很重要!所以,既然是神秘经验,就不是普遍的。那么所谓的境界,也是普通人不能了解的。那么你这样的经验是否正确呢?没有人可以论定,也无从定论!

  因之,经验的是否正确,也无从确论。现见世间一般宗教,他们依所经验到而建立的神、本体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见不同,将何以定是非?

  如果真的有万法的主宰——神,为什么每一个人看到的形象都不一样?这是一个辩证的方法,我们也应该了解。世间所有的宗教,他们崇拜的神,或者法义、结论、归宿,各人有各人的理论,那么是耶稣讲的上帝正确呢?还是婆罗门讲的大梵天正确呢?回教中还有一个真主呢!那真主是谁?我们要根据什么来论定谁是谁非?

  依佛法,这是可判别的,一方面要能洗尽一切情见,不混入日常的计执;一方面要能贯彻现象而无所碍,真俗二谛无碍的中道,即保证了佛法的究竟无上。

  佛法所谈的,是绝对可以分别、判断、了解的,但是首先必须洗尽一切的情见。情见就是我们的执着和错误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要厘清错误的观念和执着,不要把自己的颠倒执着混进去;另一方面在生活万法中能够深入观察,彻底明白真相,在万法中不会有障碍,叫做真俗二谛无所碍的中道。能体证到这里,我们才能肯定地说佛法是究竟无上的。

  比如我们的烦恼和执着,会因为信仰上帝而消失吗?我们的痛苦和无知,会因为信仰大梵天就能解除吗?不可能只因为一个信仰就能解除的!但是佛法告诉我们,痛苦烦恼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错误的知见而产生贪爱执着,才会引生痛苦烦恼。

  所以必须在万法中去观察,了解他的真相,彻底的超越出来,才能与万法没有障碍。这就是对真理的体验与世俗万法的现象不再产生隔碍与矛盾,这叫中道!所以,佛法是有其内涵的,是可以证明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信仰。

  佛法是贯彻现象与本体,也是贯通宗教与哲学,甚至通得过科学的,所以有人说佛法是科学而哲学的宗教。

  我们明白现象和法性是相依相缘而不相碍的,所以在现象中就不会有障碍,在观念上也不会执着。现在,不但科学的探究上还有盲点,哲学也会走进死胡同,而佛法却能贯穿现象和本体,融通宗教和哲学。科学愈发达,发现的现象就愈接近真相,愈能展现佛法的奥妙,这样,透过科学反而愈能证明佛法的正确。

  现在的科学已经打破了神话的观念,使西方的宗教产生了极大的危机。自从量子力学出现以后,基督教的上帝说已经站不住脚了,使西方文化产生极大的混乱。反而科学所证明的理论愈精细,愈能证明佛法三法印的正确性。

  佛陀时代,没有望远镜,没有高科技,那时出家人喝水一定要过滤,因为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虫,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用现在的显微镜才看得到。佛说「三千大千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用肉眼观察怎么会知道有三千大千世界的存在?现在科技已经证明,地球的周围只是一个小小的太阳系,而许多太阳系组合成一个银河系,我们知道宇宙中有多少个银河系?现在科技可以证明了,从前没人能知道。所以,现在的科技愈发展,也愈能证明佛法的不可思议。

  佛法讲无常!而基督教说上帝是常,外道说大梵天是常,而事实上有这样常而不变的东西吗?科学领域有许多定律,定律应该是不变的真理,但是科学发现的定律,还一直被后面发现的定律所推翻,所以,没有真正永恒的定律。现在科学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定律,叫「测不准定律」,就符合佛法的无常法则。以前说光速是不变的,但是现在发现光速也会变,只有在真空里不变,不在真空里还是会变,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了。

  以前很多事情被认定成某种定论,但是后来又透过比较深细的观察,结果都被推翻了。但是佛法的三法印谁也不能推翻!所以未来佛法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科技的发达也好,民主的进展也好,我们不必再受君权、神权、神话的强权控制,我们现在可以享有民权民主的自由,去体证诸法的空性,实现真正的解脱。

  现在的时代,在这样的因缘中,佛法应该大大的兴盛,因为佛法的正见可以宣讲了,很多方面科学都可以证明。如果在君权的时代,佛法就要配合神权的统治来控制人民,怎么能讲平等?怎么能讲自由?「君王是天上派下来的天子,他与我们是不同的。」都得讲这些神话!现代进入民主的时代,佛法可以讲真话了,佛法必然要大兴!因为因缘成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法的正见宣扬推广,让每一个人都有闻熏的机会,都能知道佛法的重要和奥妙,都能得到法的受用,进而都有解脱的机会!

  从理论上说,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缘条件而有的,就必归于空。

  佛法在探讨五蕴的时候,一般以色来代表。色是因果法,凡是看得到而占有空间的都叫色法。只要是色法,都需要很多的因缘条件来聚合才会产生,而且必归于空。因为既然是条件的组合,那么当因缘条件改变的时候,它也随着改变,以至于消散。所以色法没有实在性、没有永恒性和不变性,所以说它是空。也就是说没有一法不坏的,凡是因缘条件而有的,也必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灭。色无常故,所以必归于灭,也就是必归于空的意思。但是我们讲的空,不必要等它灭以后才知道空,知道因缘法所生的都必归于灭,也就是空,不要等到灭了才知道是空。这个观念一定要明白!

  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实自性的,即不成其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实有,即应法法本来如是,不应再藉因缘而后生起;

  条件聚合就是一个果法,如果把因果法当作有实在的自性,而实在的自性是不变的,那么因不变,怎么能成立因果?有自性就不能成为因果,因为自性是本来就有的,不需依靠其它条件就有,也就是单独的一个条件就可以的,不会变化,永远是这样,这才叫自性。世间没有这样的东西!而因果法是要靠很多条件才能生起,只要是因缘所生的法,一定会坏,没有不变的。既然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条件生起的,那么也就表示万法不是自性有,而是因缘有。

  若必仗因缘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

  上课以来我们一再的谈佛法的缘起正见,我们就愈来愈了解什么叫无自性,什么叫缘起,缘起的就是无自性,无自性的就是空,缘起、无自性、空是同一个意思。

  由此,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

  其实,一切现象,包括我们的身心,看得到的都是果法。已经具备、完成的,都是从因缘而有、而聚的。只要是从因缘生的,从果的当体去观察,就会发现此果法没有自性,自性不可得,找不到一个不变永恒的东西。任何一法去观察它都一样,都是自性不可得、实在性不可得、这个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佛才说一切法毕竟空!

  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没有一法是超越因缘以外的。既然如此,我们所广观的万法,包括自己的五蕴身心,乃至一切能认知的现象,没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哪里找得到一个实有的自性?自性不可得表示本来就空,能够明白这个根本重点,对我们的修行来说太重要了!没有这个观念的认知,不可能契入空性。透过这样的认知,在观察中,才能契入空性。为什么在观察中就能够契入?因为不可得!注意!那么我们如果要对治自己的烦恼、痛苦、生死都一样,如果真正面对与观察时,为什么什么都找不到?在体会的过程中,会清楚地知道烦恼、痛苦、生死如幻,实在性不可得!

  修行的重点就是要体会什么叫「不可得」!注意!一个不可得的东西,我们每天要和他打仗,需要吗?打得赢吗?为什么烦恼相续不断?为什么用功那么久还是苦苦恼恼不受用?因为不了解这个重点啊!

  注意!每次讲到法的重点,都一再地讲、一再地提!就是在提醒你们把握法要!把握了,你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观察、体会、证明!所以,不管情绪来了、烦恼来了、痛苦来了,师父教你们一个办法——如实观照!看清楚烦恼痛苦在哪里?一看你就会明白真相:不可得!很多人来找师父:「我很痛苦、很烦恼」。只要来了听我一番开示,都会笑嘻嘻地回去,因为他找不到痛苦在哪里。平常都有,到师父这里就不见了,回去就又有了,什么原因?注意!这里很重要!当这个法明白以后,真的能解脱痛苦烦恼,这绝不是戏论!

  反之,果法从因缘有,果法的作用形态又不即是因缘,可从因缘条件有,虽有而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

  我们前面讲的是从「有」了解空性,现在讲从空性成立一切「有」——果法。果法就是一切的现象,色心二法以及现前的一切条件,都叫果法。果法是从因缘的条件组合而显现出来的,所以说「因缘有」。果法现前时,虽然有它的形态和作用,但又不是原来的那个因缘。譬如:从种子而现出的植物形态,已经不是原来种子的形态。果法虽然不是因缘条件的本身,却必须通过这些因缘条件的组合,才能产生「有」的现象。由此,我们就可以了解:虽然有、但不是实有。实有是指本来就有、不会变的、是永恒的。如果要靠外在诸多因缘的组合,那就不是单一的条件,也不是永恒的存在,也不是不变的,所以说它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所以我们在看万法的「有」,就不会落入永恒、不变的实有感中。只要是条件组合的,也必然随着条件的剎那变化而变化,所以非实有,虽有如幻。这非常重要!

  佛法不否认一切缘起有,只是否认他的永恒性与不变性,否认他的实有性。否认的意义是因为众生在一切法中,都把一切当作实有,所以才产生执着与爱取。如果了解一切法只是因缘的有,剎那在变,非实如幻,就不会执着在永恒的实在感。我们爱取、占有的执着的根本就在这里!我们只要稍微反观,从过去到现在是不是对自己五蕴身心非常执着,然后又引伸到外面,希望一切都变成我的,希望永远占有,所以才会产生一切的痛苦烦恼。

  总之,如果不是执着这个身心是实在的我,就是执着外在的一切都是实在的,都是我要的、属于我的。如果了解身心也是缘起的有,如幻非实,外面的山河大地,一切万法也是缘起的组合,缘生必缘灭,很快就会消失,哪里还会染着和占有?我们讲很多法,其实重点都在这里。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再观察万法和身心是否如此?如果万法和身心确实如此,那么我们的执着与爱取,希望永恒存在的意欲,就不会相续。这个地方讲起来很简单,但是由于我们强大的实有感的惯性,要真正地明白真的不容易!但是要在理论上先明白,我们才知道怎么在生活中去观察。

  可知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个事物从现象上来看,是有;从他的本质上来看,是空。所以,讲有是在讲一切现象;讲空,是在讲他的实性、实相、本质。同样一件事,从现象和功能上来看,是有;但是分析他的本质是空。所以,空跟有都在讲同一件事。一个是从相上来讲,一个是从性上来讲。明白了这里,就知道空和有都在讲同一件事,那么空和有就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把空和有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注意!很重要!如果这里不了解,往往会把空看成离开有以外,另有一个空,这样空与有就会产生相对和矛盾。但是这里如果明白了,就知道说空就是在讲有,有就在显空。《心经》里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让我们明白空和色的不二。

  常人于此不了解,以为空是没有,不能现起一切有。

  一般人以为佛法讲空,是在有以外的另一个境界,或者另外有某一个形而上的东西,这样就把空与有打成两边了。修行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过《阿含经》的人就知道:有的现象,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生灭灭、生灭无常的;涅槃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一般人就误把有为法与无为法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注意!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当前的身心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你一定会说是生灭的有为法,那么这个生灭的有为法的身心不管如何修,怎么能体会到涅槃的无为法?如果有为法与无为法是截然不同,根本不相即的,那么有为法永远是有为法,怎么能体会到无为法?那么生灭法的身心就不能证入涅槃了,因为涅槃是无为法,不生不灭的。这个观念很重要,需要深思!

  这里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讲从有为生灭的当下,如何体证不生不灭的空性。我们刚刚讲,空性就是在有为法的当下去了解的,不是离开有为法,另外有一个空性。这样,才能从烦恼的身心去体证所谓的涅槃;从生灭法中去体证他的不生不灭,奥妙就在这里!一般人很怀疑:在这生灭的中间,怎么能体证不生不灭呢?如果是这样,就把色和空分开了,生死和涅槃也分开了。如果生死和涅槃是不相即的,那么生死众生永远都不能体证涅槃了!所以大家要明白!

  我看到很多学南传佛法的人,就有这方面的坚持,值得我们深思。《心经》里讲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在我们有为的身心中,去体会他的寂灭法性。有才能够跟空相应,而且当下就能体证空性,不是离开有为以外有一个无为。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导师这里就指出,很多人不了解真相,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不能现起一切的有,这是误解了空义。

  不知诸法若是不空,不空应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

  这样的论证,我们要用心体会。我们刚刚讲过,空是指法的无自性、没有实体、没有永恒,没有单一的条件可以存在的;反过来看,如果法有自性,就是本来就有的,是不变的,不需要其它的条件来缘成,叫自性。如果一切法不是本性空,那么不空就应该是自性有,而自性有就是不能变化的,怎么能缘起一切万法呢?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惟。注意!能缘起的万法,就没有永恒的自性,才叫空。

  如果不是本性空,而是自性有,那么缘起的因果法则就不能成立。因为空,因为无自性、无定性,所以随着条件一直在组合,一直在变化,才产生生灭的现象,因果才能成立。有什么样的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当条件变化的时候,果也随之变化,这样才组成因果系。所以我们凡夫虽然无明无知,但是透过佛法的熏习和了解,将来体证了,我们也可以成为解脱的圣者。如果众生是实在的,众生就永远是众生,再怎么修也不可能成为圣者。所以,众生能成为圣者的条件就是因为无自性、空,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因果也才能成立。很重要!

  这样,有应永远是有,无应永远是无。但诸法并不如此,有可以变而为无,无的也可由因缘而现为有,一切法的生灭与有无,都由于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

  如果是有自性,不但一切法不能生,还会产生一种现象:有的应该永远有,无的应该永远无;也就是有的不会变无,无的不会变有。然而从现实万法的当下去观察,有的可以变无,无的也可以由因缘而现为有,事实上万法就是如此。我们观察外而山河大地,内而身心,每一法都这样,没有一法不变,没有一法是永恒的,有的必归于灭;即使现在还没有的,但随着因缘条件的组合,也会产生新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无自性空,而且是毕竟空才能够成立的。

  性空──无不变性、无独立性、无实在性,所以一切可现为有,

  性空的内涵是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事物的本身,没有不靠外在因缘条件而可以独立存在的,所以一切的现象都叫因缘有。佛法不否认万法的有,但是这个有是因缘有,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幻有、假有。

  故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这句话出自龙树菩萨的《中论》,意思是说从空义才能缘成万法。由空义故,一切法才能成立,如果本性不空,一切法就不动不变,不可能有生灭的现象。我们看到这里,自然就有一分明白:大乘佛法的三大体系,为什么理论上有不同的地方?其实就是对空义内涵的解释有所不同。龙树菩萨的思想属于中观,与唯识的思想不同,与真常的如来藏思想更不同。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读了很多经论,会感到有一些观念不大一样,甚至还有矛盾的地方。我们今天研究空义,如果能够明白空义的内涵,回过头来再看大乘三系思想的不同之处就可以分别出来,原来是对空义的理解跟解释的不同所造成。明白以后,我们对不同思想体系的经论的不同处,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同时也会懂得抉择,什么样的经论是符合实相的,什么样的经论是透过方便,应对众生的需要所施设的方便。进一步就知道什么是了义,什么是方便,就不会执着方便以为究竟了。

  本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

  《般若心经》展现的就是空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让我们明白空跟色不但没有相碍,而且是相成的。如果我们能把《般若心经》的法义了达透彻,一样可以在万法中体证空性。如果能明白这个理论,我们的生命每一个当下都是体证的因缘。

  我们生活在万法中,万法就是现象的有,如果能透过对空性的了解,在观察一切万法的时候,就不会执着在万法的实有上,就会看到万法的缘起性,剎那剎那迁流变化,没有一剎那可住的,我们能执着哪一个剎那?注意!我们说修行要到无住,当体会到万法剎那都不住的时候,就不会去贪爱了,好像功夫很深,其实,法的本质就是性空,不是我们想住就能住呀!

  了解万法是缘起的有,剎那剎那本来就不住,这个『不住』是法尔如是,本来就不能住的!没有一法有剎那的安住。当明白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要住都住不得呀!众生会住是因为不了解真相,以为可以住,其实那个住不是真的能住,只是产生更多的执着与爱染而已!有没有一个东西、一个现象、一种心灵体会能够永恒存在?有没有永恒的快乐幸福或痛苦烦恼?因为我们对真相的不了解,却以为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快乐一次就够了,不需要一次一次的贪求;痛苦烦恼也是一样,由于不了解真相,就会烦恼很久。其实烦恼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我们有没有透视——他在哪里?

  所以,我们身心的功能作用,如果真正的去透视他的缘起性,就能明白,要住也住不得,要住一剎那都不可能!要让他不老、让他不变,可能吗?注意!我讲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学员可能因工作、环境以及种种因缘的关系,不一定能参加禅修,所以我现在尽量把重点提示出来,让不能参加禅修的人也能对禅修的内容有一些根本上的了解和把握,在平常的生活中才能知道该怎么「观照」,这里都是重点!

  经中接着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若从受的现象上说:也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

  色受想行识五蕴,刚刚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以五蕴中的色蕴为代表加以论说。其它的四蕴也是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表示后面的四蕴同前面的色蕴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一般人没有注意这里,其实,这个「受」更重要!修行中体会「受」的空性,会更容易、更直接。

  我们的生命只要还活着,六根时刻触六尘,没有一剎那停止。除非深睡的时候,意识状态不起作用,平常只要意识恢复,根与尘都在接触之中,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这是最直接的生命活动,也是最容易体验的。只要是根尘有接触,一定会产生「受」。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受」以后产生了分别和染着!由于无明、不了解真相,都在幻相里把「受」执以为实。因为我们内在的思惟模式中会惯常地依据某种经验作为判别的一个主要根据。符合自己观念的,就会喜欢,进而产生爱取,这叫贪;不符合自己观念的,心里就会排斥或讨厌,这叫瞋;处于中性的、无知的状态,不会觉得好或不好,就叫痴。所以,只要我们与无明相应的起心动念,不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在造业!喜欢的乐受就会变成贪欲,不喜欢的苦受就会变成瞋心,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就和愚痴相应。

  了解真相的人根尘触时,受还是受,但是不会起贪爱,不会起瞋恨,不会跟痴相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明与无明的差别!所以,明与无明产生的五蕴功能完全是两回事。但是在还没有见法、见实相以前,由于自性见的实有感,我们的「受」一定与贪瞋痴烦恼相应!

  佛陀悟道后,在人间生活和弘法四十九年,是与真理实相相应的,所以不会颠倒执着。佛陀也有根尘触,也有受,但是他在受中不执着、不贪爱!正因为不执着、不贪爱、不造业、不起烦恼,所以与未来所有的业力不相应了,也就没有生死轮回相续。

  由于众生没有了解真相,时时刻刻与实有感的惯性相应,喜欢的就贪爱,不喜欢的就瞋恨,时时刻刻都在造业。这种染着、这种执取的意识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大家要知道,解脱要怎么解脱?就要与明相应,要与实相相应!解脱就是要了解缘起万法的真相,才会不执着、不贪爱、不愚痴,烦恼不起,生死相续的力量就截止了!这就是重点!所以更要明白「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我们刚刚讲过,每一法都是剎那生灭相续的幻相,知道这个真相的人,就明白要住都住不得。注意!这个受也一样!受,随根尘触而有,也是剎那不住,但是我们却执以为实,而住在受上!譬如当我们吃到美味的东西,那种味道就会留在印象中,就会常常回味或贪求那个美味。其实那个美味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想得起来,但是我们总把那种虚幻的感觉看得那么实在!一句美言听了很舒服,那种喜欢就留在心中;身体的碰触有了快感也留在心里以为是实在的。如果是实在的,应该不会消失,还需要继续的要吗?一次就够了呀!事实上它是如幻的,剎那不住的,但是留在印象中好像很实在,每天都在追求,但是留得住吗?留得住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譬如在座的各位,你们曾经最喜欢、最快乐、最幸福的那个感觉,最喜欢的味道、最美好的心情,你们现在想一想,哪一样是真正存在的?就以味道来说,你一生最喜欢的味道是什么?现在想想还在不在?想得出来的人你一生受用不尽,因为它是实在的,就不用再去欲求了,想要随时就有,不用再去买、再去争取,随时都可以受用。可是,为什么还要争取?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但我们被那个「受」的虚幻性迷惑了!所以,明白这个「受」很重要!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在盲目的追求争取中?说实在的,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到底要什么?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要什么,只是被这个五蕴的功能所驱使而不自知。

  色,如果是实在的,你可以去争取外在的一切条件;受,如果是实在的,你可以去争取你的感受。但是这些都是真的吗?你能了解五蕴的受受不住、剎那不住吗?如果真的明白,哪一法能住?要住都住不得的!注意!还要争吗?还要取吗?即使争取到了,能保留多久?我们都被那个虚幻的「受」迷惑了,生生世世永不停止的在追寻,想要获得!却不知道我们为何会生生世世轮回不已,搞不清楚其动力是什么?什么地方让我们有这么深的染着,非要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争取不可!即使此生争取到了最满意的,那么这种最深的感受也终将失去,因为这个五蕴身心一定会坏,最后你能得到什么?缘起的万法必归于灭!如果能明白,哪一法能执着?坦白讲,要执也执不得,要住也住不得,真的明白了,生命真的会脱胎换骨的!

  想与行识,都应作如是说。

  接着就说「想」,想蕴是指根尘触留下的印象,在意识中也会产生作用——回想。这是意识的一个功能。同样,一个印象留在我们的意识中,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要去体会!自己喜欢的就会执着,希望未来更美好,过去的得意会一直回想,唉!我现在这么不如意!过去多么自在;多么的风光,都是想的作用。注意!想的功能就是回忆过去和希望未来。想,就是落在这个地方,而生命却只有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我们活着的当下才叫生命。如果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是在想过去与未来,就没有活在当下。注意!非常重要!想的时候就落在过去与未来,而生命偏偏只有当下,但是我们却把生命用在想过去、想未来,偏偏忽视了当下!但只有当下才叫生命,可以说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活过!只是幻想在过去与未来。生命只有当下,而这个当下又是剎那不住的,想想看:我们的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活了几十年到底是怎么活的?其实都活在「想」中!受「想」蕴的控制,胡里胡涂的每天在争取!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虚幻里面?大家注意!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当下也是剎那就过去,那么到底我们是怎么活着?我们有没有看清楚:「想」产生的功能,与活在当下产生的身心的功能有什么不同?我现在讲的都是禅修的心要!因为我看很多人可能没有机会参加禅修,所以现在尽量讲细一点,让大家有机会听到这个重点,才知道什么叫禅观,真正修行要观照的是什么内容,很重要!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想」的内涵与功能作用,要看清楚!然后师父说:「看」,为什么一看就回到当下?注意!一切法为什么只有在当下才能解决?因为当下才是你活着能体验、能明白的时候!想不是落在过去就是未来,师父叫你「看」,你只有回到当下来,才能在生命的当下,去照见当下生命的实相!甚至可以体会到连当下都不住。只有了解了生命的真相,我们才能真正的超越出来,不然都活在五蕴的功能里,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

  我们都深深的执着有一个「我」的实在感,那么我们如何去发现这个真相?回到生命当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要如实的去体会。我们不习惯活在当下,都习惯活在想象里面,如果你能观照,就会发现要安住在当下很难!会发现自己的心像猴子一样一直跑,像野马一样一直狂奔,没有办法安住,这才会知道原来我们的心念落在怎样的惯性中!

  《心经》谈到五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受想行识」都一样。所以,如果大家能够把色与空的关系弄明白了,那么受、想、行、识也一样的明白了。明白每一蕴的空性,都能让我们见法和了解真相。所以,实实在在的修行就在生活中,就在五蕴功能中,每一个剎那都能观照体会。真正的修行人会藉助于某个特定的地点、环境、条件,对我们能有一个帮助,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在专注中有所体会。而真正的观照,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因缘中去体会。为什么舍利弗在佛陀的身后,听佛陀给别人的开示,当下就能证阿罗汉?他有没有在特定的地点禅修或者观照?都没有!周利盘陀伽在扫地的时候也证了阿罗汉。可见,悟道不一定要在禅坐中进入什么状态。过去的大禅师、大祖师也是一样,有的看到桃花而悟道,有的看到流水倒影而悟道,有人听到人家唱情歌也会悟道……,注意!因为这些都不离我们身心五蕴的功能,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悟道的因缘!

  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

  当我们明白了空的涵义,就知道空涵盖了一切万法。空义与小乘讲的三法印的内容是一致的,因为这是宇宙的真理法则,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的,是普遍而根本的。不是说哪一法在这样的真理法则中,哪一法不在,而是法法皆然。透视任何一法的空性的人,同样的可以透视万法的空性。所以只要能明白一法的真相,法法皆然。因为他是普遍的、必然的、一定是如此的,这才叫真理。所以用三法印或空性来代表真理实相,意思是一致的。所以,了解这个五蕴身心,就可以悟道;了解任何一法,也可以悟道。一个真正见法的人,了解自己身心内在的问题,当然也会了解众生内在的问题,因为法法皆然。很多人不了解:你又没有神通,怎么知道我的内心状态?我告诉你,真正见法的人,他了解自己身心的功能、内涵和作用,同样也能了解一切万法。不要怀疑,本来就是这样!

  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了解了有与空的关系,还要在生命中如实的去观察、如实的去体验,达到如实知的时候,就一定能了解真相是法尔如是的、必然如此的、普遍如此的,没有什么神秘,只是由于众生的无知而已。既然是普遍存在、法法如是的,我们悟道的机会就一定是平等的,关键是有没有正确的方法,有没有经过一个真正明白人的指导,能不能接受正确的法的指导,这就是个人的因缘,也还是缘起的条件。即使听到了、有机会闻到了,如果根本不信受,或听得很欢喜却根本不用功,这就说明解脱的条件还不具足。从这里大家就该明白,即使有师父或善知识的指导,也只是增上缘、助缘而已。如果一切要圆满,还是要自己去实践、去用功,去体证到了才有效!

  己二 泯相证性观──正证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前面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进一步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现在为什么又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了?前面说不异、即是,这里是讲无——真正的空中没有色受想行识!那么前后有没有矛盾?这就是我们要用心的地方!我们不能只是做一边的了解。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在破除我们空有的障碍。现在进一步如何体证到真正的空性、空相。真正的空相里面没有色受想行识的问题!所以,当在破除我们空有障碍的时候,是用「不异」与「即是」来谈的,但是在真正体证空性的内涵时,又是怎么一回事?确实是不一样的。

  上面讲菩萨依般若通达五蕴──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空,现象与空寂,是相即不相离的。这从有空的相对性而观察彼此相依相成,得二谛无碍的正见,也即是依缘起观空,观空不坏缘起的加行观, 为证入诸法空相的前方便。

  前面让我们知道空有无碍,目的是让我们明白二谛无碍的正见。这个正知见的建立还是初步的,也就是还要依缘起观空——在缘起万法的当下来观察它的空性;而观空不碍缘起—在观察空性的当下,并不破坏一切缘起的万法。这个过程就是进入体证空性的加行阶段。要真正的体证空性,离不开前面所讲的这些道理和观察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前方便,根本不可能体证真正的空性。所以,先让大家了解了法义的理论,然后再教大家观照的方法,就是让大家知道怎样在有为的万法中契入他的空性!所以,有了前面建立的正知见和观照的方法,并不代表解决问题了。那些只是理论的了解,但是还没有证入,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受用。

  但是要证入,这一点是最难的!譬如说这几年常常听我讲法的人,大概师父下面要讲哪一句,他们都会知道,而且可能比师父还清楚。那么这些人常常都会自以为是。问题是,你还没有真正的证入空性、没有真正的体验,就自以为是,那么就会停在这个地方,耽误的还是你自己!这种知道还是观念和意识上的,不是亲身体证的。大家要注意!导师讲得很清楚,这还只是「为证入诸法空相的前方便而已」。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前方便,连知见都没有建立得很正确,要观空,那么十个人中要有九个人出问题,都会走入叉路而不自知。所以,前面这些知见要建立得非常的清楚、体会的理路要非常清晰、空观的方法要非常正确,身心才能慢慢的收摄、凝聚,才能去掉内在的那些动乱的障碍,自然慢慢就能证入了,这里确实要相当用心的!

  由此引发实相般若,即能达到『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的中道实证。

  透过这些前方便,再实实在在的深入和体证,才能真正的契入实相,此时开发的才是实相般若。我们常常讲,「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将」是带进去的意思。由于有般若的空慧,才能带领我们契入空性,从而体证到真正的空性——毕竟空!那个时候,一切戏论才真的止息——「绝诸戏论」。「绝诸戏论」才是真正的体证空性。

  上来说 :一分学者不能得如实中正的体验,于现象与空性,生死与涅槃相碍,成为厌离世间的沈空滞寂者。

  导师指出重点:没有建立空有无碍的知见,又没有透过真正的般若空观,又没有真正的契入实相而证中道,就会在现象与空性、生死与涅槃之间产生相对的执着和障碍:认为万法是生灭的、是杂染的,就要厌离,让自己进入另外的一种所谓涅槃的境界。这种厌离世间的倾向,就是「沈空滞寂」。厌离人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去,身心必须在某种状态中,不受外面干扰而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认为生死与涅槃是分开的,世间与出世间也是分开的。导师指出,真正要体证中道实相,必须要般若的深观!没有般若的深观是不能见实相的。如果没有这样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就会很容易偏于空性一边,变成「沈空滞寂」而厌世,以为离开世间才不会受世间的污染,真的是这样子吗?

  注意!这里也点出大乘与小乘修法的不共处。到今天为止,也有好几个修学南传「十六观智」的人来我这里听课。他们对从「生生灭灭」而契入「不生不灭」这一观点是不以为然的,一定要看到生灭无常、苦空、无我才是见法。他们认为从生灭契入不生不灭等于是戏论,怎么可能在生灭中看到不生不灭?他们只承认看到的是生灭和无常。但是,如果有实在的生和实在的灭,问题可就大了!所以,有时候讲到契入空性体证的重要性,真的千言万语都难表达!但是,大乘确实有它的不共处,就在一切法的当下就能契入真正的涅槃空性,这就是大乘不共慧!这是更难体会的。我在前面讲过,二祖参达摩时,一句「觅心了不可得」,就能开悟,这难道是戏论吗?这就是大乘不共慧的不共之处!

  解除此项错误,必须了达空有相即──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成为入世度生的悲智双运。

  如果要解除沈空滞寂者把世间、出世间打脱成两截,而产生的厌世心态,必须使其了解「空有相即」——「真俗无碍」的道理。这里阐扬的就是大乘的不共处。如果不明白空有相即相成的道理,就没有办法了解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就不能入世普度苦恼众生,就不会达到悲智双运的圆满,而只注重个人的解脱。所以,它产生的作用,关系到入世和出世的观念的差别。

  但如滞留于此,不能亲证空性,戏论于『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即偏于内在的,即每每会落入泛神、理神的窠臼,甚至圆融成执,弄到善恶不分,是非不辨。

  这里导师又继续点醒我们:如果沈空滞寂者未能因此而体证空性,反而又把「空有相即」的道理执以为实,就变成了戏论!这个地方真的太重要了!若偏执「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即不免自以为宇宙自然的一切都具有神性或是唯一绝对的理性;也就再度走上「宇宙即上帝,上帝即宇宙」的老路子去。甚至圆融成执的以为: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所以当下就是空;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就会搞到或者忽略事行;或者执理废事;或者落入破坏缘起事相的差别性—「善恶不分、是非不辨」的大混沌,还自以为真俗无碍,而不知早是一边。

  不知《华严经》说:『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我们讲到相,讲到空性,都说性与相是相依相成而无差别的。但是,真正证入终极究竟的时候,是无相的!注意!这也是《般若心经》为什么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后,进一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后归入「不生不灭」!而且证入的是无相!注意!是无色、受、想、行、识的!

  《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无不从有空相即的相待,而到达毕竟空寂的绝待的。所以本经在说不异、即是以后,接着说「是诸法空相……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真正体证空性的时候是无相的,是一切法不生的。这在提醒我们修行的人,不能停在理论上的了解就自以为是。我们不是执着在有,就是执着在空,所以必须先了解色空无碍,色空不二的道理。不但是不异,甚至告诉我们「即是」。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这样就对法完全了解了,那么就会有很多行为上的造作,错解为本来就是空,那么杀人也没有关系了,也是空嘛!这样就会导致是非与善恶不分了!甚至于把空有不二讲成大圆融,把什么事都解释成圆融无碍,那么问题就大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亲证法性空!因为真正亲证法性空的人是归于无相的,是一切法不生的,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们从很多人的行为中就知道,理论虽然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其实没有真正的证入空性,也不会有真正的受用。这里要注意!

  诸法,指一切法。空相作空性解。性与相,佛典里没有严格的分别,如实相、实性,译者常是互用的。空相──空性,即一切法的本性、自性,一切法是以无自性为自性,自性即是无自性的。

  诸法,就是一切法。空性与空相是相通的,所以讲到实相,其实就是实性;实性,也就是实相。

  我们要把自性的概念厘清。自性:本来就这样的。那么我们讲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一切法是空性。那么这个「空性」,如果一定要用「自性」来说,就可解释为:无自性名为自性,所以空性就叫自性,那么一切法的自性就是空性。但是这个空性,不是有一个实在的空性,是无自性名为空性!那么,法的自性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的自性。如果一定要讲「自性」,就要这样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的自性。不是有一个真实的、永远不变的、单一能独存的自性,这样的自性是没有的。无自性是一切法的自性!也就是说,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的本质,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的本来。

  色、受、想、行、识,本为世俗常识的境界,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使从空有相即的相对观中,超脱空有相待而亲证无色、受、想、行、识的空性。

  前面所要破除的是众生实有的观念,让我们体会诸法空性,才不会执着在法的实有,同时也让我们知道空性与色是不二的,就不会产生相对的观念。了解这些内容的目的是消除我们的执着、贪欲和爱染。当大家的执着、贪欲与爱染慢慢荡尽的时候,身心就会回到一个根本的地方来,这就是本来!就是空性!这里我必须要讲的是,利根的修行人,当下就能体证空性,但那必定是少数。而事实上,我们修行在了解这个法义以后,慢慢的一步一步去体会,体会到一点,我们的执着就少一点,我们的贪欲就少一点。当我们的执着、贪欲慢慢荡尽的时候,那些执着的力量就消失了,烦恼的因也消失了,身心只是回归本来的空性。也就是说我们那些扰动的、颠倒执着的条件慢慢消失的时候,自然就会回归本来的空性!

  所以,注意!空性不是修来的,本来就是空!是我们的颠倒执着消失的时候,还他个本来。所以,必须先要破除我们执着颠倒的地方,当这些执着颠倒的条件慢慢的消失,慢慢了解他的真相,那个颠倒执着的力量就渐渐的淡了,身心就会一步一步慢慢的凝聚,因缘成熟的时候,叫水到渠成:嗄!剎那证入空性!那一次的体证就够了,就不疑了!

  前面讲「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将」,就是带着我们,由于我们熏习般若的空慧,会带领我们进入毕竟空的体证!体证了空性,一切戏论和颠倒执着自然就不存在。第二步是方便:「方便将出毕竟空」!不是只有进入那样的体验而已。体验后,还要回到世俗中来——「将出毕竟空」。不是一直永远在空性的体验里面,还是要回到人世间来「严土熟生」,利益、度化一切众生。

  所以,般若的第一步,是把我们带进去体证空性;第二步,由于空慧的不染不着,能回到世间来,同样的利益有情没有障碍。般若有这样的功能,能起这样的作用。所以,前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在破除众生的执着。这个先决的条件具足了,慢慢的与清净相应的时候,回归空性是水到渠成的。很多人把修行当作境界的体验,这是错的!境界是修来的,在禅定中,由于身心的凝聚可以体会到空,那种空与空性是不一样的,那是四禅八定的境界。而这里讲的空性,不是那种境界,而是指寂灭法性!这是法尔如是的,不是修来的境界。注意!所以我常常譬喻:电灯打开以后,黑暗自然不存在,不需要再去破除黑暗。空性的体证也是一样!

  所以,对法性的体会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契入空性的,当下一切问题都解决,但这毕竟是少数;另一种是透过对自己内在观念的错误与颠倒执着的发现,慢慢一步一步的了解真相,去除身心扰动的、颠倒的、执着的力量,慢慢的自然恢复到清净的地方来。但是,这需要一步一步的过程。所以很多人说:有渐修,有顿悟。其实是个人的根性不同,是在不同角度的体证来说的。即使是顿悟的人,也需要具足前面的这些条件,不可能什么条件都没有,一下子就能顿悟,没有这样的人!佛陀还有六年苦行!真正契入空性的那一剎那叫做顿,是透过前面的这些条件而圆满达成,才证入的。所以证入的当下才叫顿。但是,前面这些条件具足的过程,叫渐。所以,渐与顿是没有矛盾的。

  不过一般来讲,包括我在内,都是钝根的人,都要透过正法的熏习,知见的建立,慢慢从生命的一切痛苦中,一切际遇中慢慢去体会,一步一步的去了解。其实,如果从无始劫来看,这一生能明白还是幸运的,还是顿的,证入了就具足了顿的条件。如果这一生连听法的机会都没有,连正确修行的方法都不知道,怎么能顿?想顿也顿不了!透过学佛修行,愈了解愈明白,大家才知道我们今天有多幸运!因为今生有这样正确的法来引导我们,我们真的是很幸运,这是多生多劫积累的大福报啊!

  此空性,本经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表示他。

  空性是很难用表达的方式让人明白的,为了形容空性,只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达。当真正体证空性的时候,用语言来讲,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我们就先要明白生灭、垢净与增减的涵义。

  在众生的思惟模式中都不离这些观念:有无、生灭、好坏、垢净、增减、得失。而真正体证空性,是超越这些相对的概念的。所以真正体证空性的人不会再落入人间是非、得失的观念中。这就是重点!如果我们还在生灭、垢净、得失等等的观念里,我们能解脱吗?还能离开染着吗?所以体证空性真的能明白,法的本质就是这样的,那么对人间的一切执着、贪爱、染着、烦恼当然就不起。所以,佛法讲的解脱,不是随便讲的,是有真正的内涵,而且人人透过正确的方法修习,人人都能体验得到,这才是佛法的可贵之处!当我们能够真正体证空性的时候,自然就不会造业、不会贪爱、不会瞋恨、不会无明!那么生死轮回自然就不再相续了。

  解脱,一定要有解脱的内容、方法和正确的目标,不是随便讲的。这与求啊!拜啊!跪啊!念啊!没有什么关系!那些只是引导人们进入佛门的方便。佛法真正的目的是让人们达到生死的解脱!明白什么是方便的时候,就不会执着在表面的形式上;但是,如果不明白方便和究竟的根本处,就会误以为方便就是学佛修行的究竟目的,这样就把我们耽误了。我们不反对方便,但是以为方便就是究竟的人,不但耽误别人,也耽误了自己!

  中道实证的空性,不但不是与有相对差别的,也还不是相即一体的。是从相待假名的空有相即,冥契毕竟寂灭的绝待空性。

  注意!这几句话要划起来,非常重要!相待的假名,就是一切法,只不过是假名有,所以是空有相即的,就在万法的当下,去冥契毕竟寂灭的绝待空性!也就是说,中道的实证就在生生灭灭的有为法上,契入不生不灭的法性!

  这用世间任何名字来显示,都是不恰当的,在毕竟清净纤尘不立的意义上,空,还近似些,所以佛典里都用空──无、非、不等字来显示。

  这种毕竟寂灭、绝待空性,用语言、用文字怎么表达都不恰当。有人讲「离语言相,离心缘相」,但是从清净的立场,无污染的意义上看,用「空」字、「空性」,能比较切近他的意思。但也只是相近的,不是空就代表了什么,空只是一个譬喻,让我们能了解他的内容而已。佛经里所讲空性、讲涅槃,事实上都是离言说的。但是如果不说,众生又无从了解;不譬喻,我们永远不能体证,所以不得已用文字:空、无、非、不等,都是以我们正面的世俗观念,予以否定来展现他的内涵。所以不、无、空、非等,在佛经里常常看到。尤其是大乘的经典,当我们读到空、无、不、非等,用文字来遮遣的时候,就知道他的涵义是在彰显空义,彰显实相。

  然空性是意指即一切法而又超一切法的,用世间的名言来显示,总不免被人误解!

  空性不离一切法,但又超越一切法。只要落入语言相,都在相对里面,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我看到很多佛法的宗派理论,有的诤论了两千多年,到今天还没有止息。这是因为语言表达都有相对性,没有办法展现他的绝对。那么,只要是语言能表达出来的,都落入相对中,所以都可以破。譬如,你的话一出口,要找你的毛病绝对找得到:「你讲的我不承认,我认为你的观点有问题。」然后,他就会表达他的意思,而你又会去破他的观点,解释自己的意思…… 。只要有意思、只要有语言的表述,都有, 相对性和局限性,一定有破绽可以破,所以诤论不休,永远没有止境。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十四无记,论到真理的部分,有人去问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佛陀不回答,因为这些只会增加诤论而已。

  譬如:人死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世间到底是有边还是无边?这些问题,坦白讲用语言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用语言讲了,你真的就能明白吗?我说有,你真的就认为有吗?我说无,你真的就认为无吗?说有,会带来怀疑;说无,也会带来怀疑。有人问:如来灭后是有、是无?佛陀不回答,这些问题都是戏论!

  所以,语言一出口一定有其相对性和局限性,就会产生问题,也就能破。空性或涅槃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可以解释为贪瞋痴烦恼永灭不起,只能用这样的譬喻。如果我们能反省,用在我们自己的身心上,就能比较容易明白。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修行,不管体证有多深,或认为自己境界有多高,不用别人来印证,只反观看看自己的贪瞋痴真的不起了吗?烦恼真的永灭了吗?如果能确定,那还怀疑什么!已经体证涅槃了,是阿罗汉了,如果还没有达到烦恼永灭,人家说你解脱了,你就会安心吗?如果已经确定解脱了,人家说你没有解脱,你会苦恼吗?

  所以,真正对法的体证,是自觉自证的,但是要有依据,我们的贪瞋痴烦恼是否永灭?注意!是永灭!不是现在暂时没有,等明天又有了,那根本没有体证!所以我们要用「永灭」来勘验自己,就不会自以为是了。如果还达不到永灭,就不要停下来,必须用心继续努力达到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人人都能把握这个根本,谁也不会被耽误了;如果修行没有把握住这个根本,耽误的还是自己!有的人修行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松懈一下,或说:我没办法,必须得去做什么事……,那都是你的自由,没有人能限制的,你要在生死轮回中继续生死和痛苦烦恼不想解脱,也是你的自由。

  有时候我们弘法也是很笨的,如同世俗做父母的一样很糟糕,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而我们总希望众生这样或那样。其实,我没有办法主宰任何一个人,也不能对某一个人产生太深的影响,就是很会唠叨,因为不忍啊!可是有人对这种唠叨很有意见:你又不是阿罗汉,也不是八地菩萨,你展现的一定有缺点。是的,我的确还不够完美,可是人们偏偏只看到那一点唠叨,只看到还有那一点习性,而那些慈悲和爱心怎么也看不到的。这一点唠叨啊,犹如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的人生都能更加完美。

  为人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子女?但是又哪个子女是依照父母的意思,由父母操控、塑造出来的?明白了缘起法,就不会当上帝去主宰他人,只会客观的给予关怀、帮助,尽量为他人设想,但是决不能主控他人。所以我们这里是真正的自由学风:「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都由因缘做主,不能勉强。

  如果有组织,就会有问题。有人说佛教像一盘散沙,我想一想,这不就是佛法的自由与平等的体现吗!我看到了所谓组织的力量,如同社会机构里面那样的人事管理一样。我现在想说:怎么能让一个人真正的解脱?怎么去管理他?要管理就要用种种的规范,这样又如何能让他体证空性呢?我只是有感而发。所以当我了解了解脱的内涵的时候,我很希望恢复到平凡的出家人的本份,不再搞组织了,回归到最根本的做法——尊重、随缘。

  语言和思想,都不过是世间事物的符号。

  不管你怎么说,你内在的思想模式怎样,坦白讲只是表现出来彼此沟通的符号而已!如果我们认为语言和思想是实在的,我们也会痛苦执着。

  世间的事物,语言思想都不能表现出他的自身,何况即一切法而超一切法的空性呢?

  我们要表达一点心灵的意念都很难,大家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我即使怎么讲你都不会了解的!我在表达什么,我想表达什么,你们都不清楚、不了解。你们想想看,在我们的生命中,透过语言种种直接的表达或接触,你都无法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这表示语言无法真正的表达、或衬托出内心的思想,所以才会说:人人都不了解我。那么,即一切法又超越一切法的空性要怎么表达呢?就更难了!

  空性亦不过假名而已。

  空性也是假名,就不可能拿出一个空性的东西来让你感受。因为空性没有实体,所以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表达。空性不是实有的东西,只是我们身心体证的境界而已。

  空性,不是言语思想所能及的,但不是不可知论者,倘能依性空缘起的正论来破除认识上的错误──我执法执,般若慧现前,即能亲切体证,

  不能因为空性不能表达、不能表示,不能让你马上明白,就表示他是不可知、不可说的。如果什么都不能说,也没办法表达,那么我们怎么修行?我们要往哪里去?所以,这里就指出:如果我们能够依据性空缘起的正论,依这样正确的知见来破除我们认识上固有的错误,也就是能够破除我执与法执,般若的智慧就会现前。也就是因为透过正见的方便引导,般若的智慧现前,就能亲切体证空性。

  为什么前面先要让大家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你的执着,会把空与色分开,那样你永远都达不到空性的体证。先破除了对空与有的执着,才不会偏于一边,也才能去慢慢的开发空有不二的空慧。当我们的执着、爱染慢慢荡尽的时候,般若空慧现前就证入了!空性虽然不能让大家当下看得到和体证得到,可是透过方便,一样可以体证得到。但是体证一定要依般若的空慧,首先就要建立正确的知见。所以,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谈,都是依据这样的次第和方法:先建立缘起正见,然后经过思惟消化,在生命中去观察和体验,最后般若空慧现前,当下就会证入所谓的法性寂灭。

  故佛法是以理论为形式而以实证为实质的。

  首先要奠定理论的基础,我常讲:「知以导行,行以证知」,先从知见上的建立,理论上的了解,次第上的明白,我们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然后依据这个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去体会,最后才能亲证法性。所以,佛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观念、理论、次第和方法上的,不是信就可得救,或是有什么特异功能、无上妙法,谁来灌灌顶就解决问题了,可能吗?我们了解了佛法的正见与修行的方法,就不会迷信,也不会搞神话崇拜了。

  真能证得空性,是即一切而超一切的,

  真正的体证法性的人,是不离一切而能超越一切的,就是我们讲的「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所以本经结论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此空中无色等,从相即不离而证入,

  我们如何去体证到真正的空性,是无色、无受想行识,就在色空不即不离的情况下,才能证入。

  所以与一分学者的把生死涅槃打成两橛者不同。

  这里已经指出了大乘不共慧的特点。如果我们把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看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或境界,怎么能在法的当下直接证入空性?怎么能在一切中而超越一切呢?

  佛法的中道实证,可说是内在的超越──证真,这当然即是超越的内在──达俗。

  大乘的不共慧,就体现于证真和达俗的不二上。从俗体证到真,而真又不碍俗,才能入世而利益众生,可见大乘佛法的内涵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实际!于一切法而超越一切法,是通过内在的了解和体证而达到的,所破除的是内在的无明。无明一破,了达了真相,万法无咎,才能在万法中得自在无碍,而不是厌离万法。譬如世间每一个人都会烦恼、会痛苦、会有种种的障碍,原因是我们不知道烦恼真正的根源何在,而都归咎于外在的万法对自己不好、不公平,好像全天下的人都不了解你,都对不起你。都在怪一切外在条件,才会气、才会恨、才会厌,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内在的原因。内心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外面没有一法能障碍你。

  有一句话说,佛看世间都是圆满的,众生看世间都是缺陷的。真正的佛法是内在的自我超越!当体证到了真相,明白法性本来空寂,内在超越了,外在的一切都不能干扰你。而且还能以智慧善用一切外在的条件和因缘,来造就人间的和谐和圆满,所以证真必是达俗的。如果于世俗还有障碍,表示根本没有真正的证真。所以,从很多的事相上,包括我个人要做什么,为什么不能圆满?反省回来还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我是圆满的,我的德行是圆满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难道要怪天下所有的众生吗?必须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众生不能了解你?其实不是众生不了解你,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圆满!我们自己没有德行,应该是这样讲。那么我们必须要反思,再充实自己,希望有一天,让众生圆满。这个就是唯一的办法。如果我怪外面的条件,那么我也不懂法了。

  中国的部分学者,不能体贴经义,落入圆融的情见,

  这是对中国佛教的批判。但是大家不要见怪,因为这个批评是非常诚恳的。中国佛法都讲圆融,明明是不相干的思想,也把他讲成圆融。以为一个圆融,就能把全部包融起来,天下就没事了。但是,这样反而障碍了人们对真相的了解!

  以为色不异空是空观,空不异色是假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道观。本经即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教了义。假定真是如此,那经文应结论说︰是故即空即色,即色即空才是。

  空观、假观、中观叫三观,这是天台宗的思想。天台宗解释《般若心经》,说成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教了义,他把《般若心经》的内容解释成这个样子。这里导师在批判这样的讲法,也是导师理解法义深刻的地方。如果「色不异空」是空观,「空不异色」是假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道观,这样的观念如果是正确的话,《般若心经》的结论语应该是「即空即色,即色即空」才对。

  但经文反而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但是,《般若心经》的归结明明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一切法不生的,是无受想行识的,无眼耳鼻舌身意的。注意!很重要!导师就从这个地方把《心经》归结于空性,是一切法不生的,哪里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教呢?所以,解释《般若心经》,不是把他讲的圆融就好。圆融反而没有办法衬托出《般若心经》真正的本意。所以,经文反而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并没有说:即空即假即中!

  他们为了维持自己,于是割裂经文,以为前四句明圆教,而空中无色等,是结归通教。

  这里指出,天台宗为了圆融自己所创立的一心三观的思想,便把《般若心经》的经文割裂了,没有从经文的整体性了解《般若心经》的内涵。以为前面经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讲圆教,反而结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变成了通教。也就是说前面讲的是最圆满的,后面的结论却是不究竟的、不了义的,可以这样讲吗?不可以的!

  当然,经义是可能多少异解的,但经义尤其是简短的本经,应有一贯性,不是随意割裂比配可以了事的。

  天台把经文的前后分成两个不同的意境。我们在解释经义的时候,可能有个人的看法和不同的解释,但是不能破坏经义的一贯性,变成经义里面有究竟、有方便,而失去了经文的一贯性。所以,不能「随意割裂比配可以了事的」。

  应该明白:菩萨修学般若时,观察诸法从缘起,所以自性空,诸法自性空,所以从缘起,了知空有相依相成,实没有诸法自性可得;入地才能如实证见一切法毕竟空性──即根本智证真如,幻相不现。

  如果很用心的看,就会感动导师的智慧深到什么程度!我们学大乘法修菩萨道,主要就是开发般若的智慧。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去观察,一切万法都是从因缘而有的,没有一法不是缘起的,了解了一切法从缘起,不是自有或本有,而是自性空。正因为诸法自性空,也才能从缘起,这样就能了达空有的相依相成,没有任何一法有自性可得,才能证入真正的空性。才能实实在在的证见到一切法的毕竟空!这才是体证到所谓的根本智——体证真如。真正体证到真如时,一切幻相不起,一切法不生,这是真正的体证空性。注意!太重要了!

  上次禅修中也讲到这个问题:对理论的了解不管有多深,只要没有如实的、真正的体证过空性,是不会安心的!而真正的要体证空性,首先要破除我们错误的知见。我执、法执淡了,颠倒、执着慢慢不起了,那些内心的扰动份子慢慢消失了,身心自然凝聚到一定的程度,当因缘成熟到水到渠成时,嗄!就证入空性!就如一般所讲的「能所俱泯」,「一切法不现」。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的!

  但是,我必须强调,体证空性,不是刻意的要进去就可以进去的,也不是用1+1=2的有为法的方式可以进去的,也不是勉强要进去就能进去的,而是由于我们对法的了达,观念中错误的知见修正了,贪欲与爱染慢慢淡了,身心自然的慢慢凝聚,自然的会水到渠成。所以,我常常体会《金刚经》讲的无住、无念、无心,就是对一切法的不染、不执。在这样的身心状态下,身心慢慢自然凝聚,不是刻意的我要怎样,你愈要怎样愈不可得!所以,我才体会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无住,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什么是不可得?什么叫无心?什么叫无念?此时无求无欲,才能自然体证。注意!我讲这些都很重要!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些道理,以为我多么用功,闭关,刻意的一直要进去,进得去吗?有为、有心、有住都进不去!体证不了!

  这些不是我随便讲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这对学佛修行都很重要!我们要破除错误的知见,端正身心的行为,就得从根本上着手。知见一定要修正,知见正确了,慢慢的就能了解真相。我们在以正见为导的思惟模式中,观念中的错误颠倒执着就会慢慢淡了,才有机会真正的契入法性空寂的寂灭性。只要体证一次,就不会怀疑了!即使不是时时刻刻都在那种状态中,但是回到世俗的万象中来,也不会颠倒执着了。所以学佛修行体证空性是非常必要的。我希望大家听到这里注意一点,不要以为我们理论都懂了,师父要讲的下一句都知道,告诉你!如果你是这样子,耽误的是你自己!没有亲证空性是不能真正安心和解脱的!我不会骗你们的!理论上的知道必定是说食不饱啊!注意!

  体证一切法毕竟空的空性,就是根本智证真如,幻相不现。一切的万象不会显露出来,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也是最难了解、最难表达的地方,怎么说都不对。所以《心经》讲的「诸法空相」,是最难用言语表达的。

  所以本经首标五蕴皆空,次说五蕴皆空的理由︰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此为观察方法而后能得实证的结果:

  这里再把《心经》前面几句经文的次第再作标明,为了让我们了解实相,先得了解五蕴的非实皆空,这是总标。再来解释五蕴皆空的内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由这样的方法去观察,才能真正证入「五蕴皆空」的实相。总标、内容、观察方法,这样的次第才能体证到所谓的实相。

  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佛门中道实证的坦途,切莫照着自己的情见而妄说!

  最后的结论是:真正的空相,没有五蕴的受想行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导师对于这些法的内容、次第及观照方法,所达到的结果——体证实相,整个过程都非常的清楚明白!这是关键的所在!很多人学了法,不管是修什么法门,观照也好,禅定也好,往往由于不了解真相,会随着自己身心的某一种体验,用自己的情见去妄加判断。导师在这里点醒我们:这个地方不是用情见可以判断的!天台宗看到经文前四句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依照自己所创立的一心三观圆解为即空即假即中的圆教;反而将经文的结语「空中无色」等结归成不了义的通教。而导师告诉我们,不是这样子!《般若心经》的结论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且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结论为什么归于无?要明白!不是今天看到经文这样写,就用你个人的推论和个人的某一种体验来判断经文的甚深涵义!千万不要错解经义!

  不生不灭等三句,是描写空相的,空性既不是言思所能思议,这只有用离言思的方法去体证。

  真正的空相,常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三句来表达,也以此三句来衬托空性的涵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第二义,没有办法将空性的内容用言语表达得非常清楚,所以惟一的办法是离言思。尤其是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性,都在想蕴里面运作,并透过自己的经验,形成了固定的观念和思惟模式,这些思惟模式却是与无明相应的。那么,用这样的观念和思惟模式来思惟真正的空性,显然是不可得的。我们如何离开过去惯有的思惟模式,而能真正的体证到空性?怎样不落入过去惯性的思惟模式,而用生命的直观去体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众生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其实自己对法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都是不够的,但是不管听谁说法,都很快会去下判断:某某法师讲得好,某某人讲得不对。其实说好、说不对都是戏论!因为你没有实际的体验,只是凭个人的情见作推断,怎么能了解真相?真正的善知识也无法让你直接体证真相,而是透过某种方法,让你自己去体证。唯有真正体证到了,「那个」才是!善知识也不能给你,更不能传你,让你马上就会。所以,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在情见中自以为是。这个地方真的很重要!只要有这种情见,没有一个能体证空性的!因为你已经下了结论,就会停在自以为是的观念里,这是很危险的!

  如我们未能证得,不解佛说的意趣,那就是佛再说得多些,明白些,也只有增加我们的误会。

  涅槃法性很难体会!诸法空相不是言说就能够表达的,但是如果不说,又不能引导大家迈向解脱。所以,所有的言说只能用遮遣、譬喻的方法,用大家所能了解的知识或现象来让人们明白。就像因指指月,希望人们透过指头所指的方向看到月亮,目的是让人们能看到月亮,不是看这个指头。可是众生的情执往往看到手指很漂亮,就会感到这只手一定很棒!而看到手指比较粗糙,就会觉得这只手不好看。我们会被手指迷惑了,反而在手指上加以分别,定是非、论好坏,喜欢不喜欢,就在这个地方自以为是。这就是众生最麻烦的地方!

  因指指月,目的在月不在手指,手指只是一个指定方向的善巧而已。但是,众生就是这么执着,容易着相。问题是但有言说,都有局限性和相对性,不可能表达出「实相」。但是如果我们能透过手指所指的方向,真的往那个方向去看,我们也许就有机会看到月亮。言语上讲得再多,讲得再明白,如果不能达到体证的效果,恐怕也只徒增更多的误会而已。

  这如从来没有见过白色的生盲,有人告诉他说︰如白鹤那样白,盲人用手扪摸白鹤,即以为白是动的。有人告诉他说︰不是动的,白如白雪那样白,盲人又以为白是冷的。结果都不能得到白的本相,

  所谓的生盲,就是生出来眼睛就看不见。为了要表示白色,用白鹤来譬喻,说像白鹤的羽毛那样的颜色叫白。问题是对一个生盲来说,从来没有见过白色,摸到的感受是在动,就认为白色的白原来是动的;再用白雪比喻白,那么摸到雪的感受是冰冷的,那么他感受到的白色就是冷。这个譬喻是让我们了解,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或者观察了解的事物,不论用什么形容的方式来告诉他,都没有办法让他体会到真相。

  我们对于真理──空性,也是这样。所以佛不能为我们直说,不能用表显的方法,而用遮显的,这如绘画的烘云托月法,从侧面的否定去反显他。

  我们都看过国画,画中的乌云中间有一个圆圆的空白,就衬托出月亮的光明。那白白的地方,我们就知道是月亮,这叫烘云托月。佛法也是一样,众生都执着在一切相上,我们就用否定相的实有性的方法,让人们去超越对相的执着。一旦超越了那种执着,就会自然慢慢的与空相相应。今天不相应,是由于我们对万法实有感的执着;而一旦明白了万相的虚幻性,不再执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会自然凝聚。由于心的不攀、不住、不染、不动,就有契入空性的机会。重点是在这里!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达诸法的如幻性及他的缘起无自性、非实如幻,就会开始远离执着颠倒;一旦远离了执着颠倒,就能明白「非」是在否定他的实有性。当慢慢的了解真相的时候,远离执着的时候,内在扰动的条件没有了,身心自然的凝聚,慢慢的自然就能契入空性。

  可见,多闻熏习与如理思惟,从否定实性到了解空有不二,到身心的自然凝聚,和最后的契入空性,这个过程是一贯的。这样大家就会明白,佛法用「不、无、空、非」是来否定一切法的实有性;并一直告诉我们,万法都是缘起的,所谓缘起就是条件的组合,没有永恒性,没有不变性,不能在单一的条件下存在。这在告诉我们他的无常、无我、非实如幻。透过这样的否定,我们身心就会慢慢的凝聚而不染着,自然就有契入空性的机会。所以,契入空性不是修禅定就能进入的,也不是某一种特殊的神秘体验就能契入的;而是远离了执着,远离了一切的爱取,身心慢慢的清净、凝聚才有因缘体证。身心的切实体证是水到渠成的,不是刻意追求的,有心、有念、有住、有取都不可能契入。这就是修行的理论、方法、结果,次第分明,这都是重点!

  本经所说的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六不、三对,即是对我们一切法的种种认识,予以否定,使我们从此否定悟入诸法的空性。

  只要是一切法,都不离这三对、六不的内容,即:生灭、垢净、增减。也就是说我们众生的思惟模式中,对看到的万法会产生一种印象,都离不开这六种执着。譬如见到的现象是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的;我们对所有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都不离开这六种的认知。但是今天从空相的立场透视万法,生灭的本身是如幻的,垢净是众生的执着,增减是幻相而非实在的。通过对这六种认知的否定,才有办法超越惯性的思惟模式,而体证到真正的空相。

  这里所应注意的:为什么要举生灭、染净、增减,一对一对的法加以否定呢?这就是说明我们的言语思想,都是有限的、相对法,世间的一切存在也没有不是相对的。即使说绝对的,绝对又是对相对而说的,称为绝对,也还是不离相对。一切法没有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即是缘起幻相,不能显示即一切又超一切的空性。

  透过我们的思惟模式和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意思,一定都在相对中:生灭、染净、增减。只要是相对的存在,一定是缘起的幻相!诸法的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只要是缘起的,都是相对的存在,就是无实性的幻现。而我们就在这样的现象中,落入相对的观念,就没有办法体证空相。

  佛把这些相对的都否定了,从此否定的方式中显示绝对的空性。

  所谓的大乘不共,就是用一个「空」字来涵盖三法印。譬如: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在生灭、生灭中剎那的变化不住,而知万法没有永恒性,没有不变性,由此从体会无常而了知无我;了知无我就会止息一切贪爱与执取,也能体证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次第。但是往往我们看到法的生灭,有的还会执着在生灭相,又生出法执。所以大乘的空义告诉我们:诸法生非实生,灭非实灭,那么当下体证的就是空性。如果执着在实有的生灭,就会认为我空、法不空;而大乘连生灭的实在性也予以否定,这叫毕竟空!不会产生我空而法有的执着。注意,这个地方很重要。

  最彻底的空,是要体证到真正的毕竟空!有一些人的修行方式,一定要透过观察现象生灭的无常变化,才能体证无我;认为一定要透过体证无常、无我的次第,才是真正的见法。那么,对于直接体证不生不灭的空性,就很难了解。所以学大乘空义的人,如果对空义的体会真的能通透明白,对于三法印是不会怀疑的。因为空的内涵绝对与三法印相应的,但是不了解毕竟空的修行人,就会从观察生灭的无常中去体证涅槃,只是修行层次的不同。

  龙树说:『破二不着一』,所以这些相对的──二法否定了,我们不应执为一体,如还有所执,还是不对的。

  这个地方很重要!两边的观念就是:有无、生灭、断常。那么,如果用否定的方法将两边破了,有人会认为中间的中道就是「一」,就有可能执着于「一」,这是不对的。『破二不着一』,这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讲中道,不是破了两边有一个中间,还有一个「一」,或者认为当体的一切都是一体,这个观念还是执着在实有感里。

  用否定来显示法空性,不是把现象都推翻了,是使我们在即一切法上了知超越相对的空性;

  这是建立正见很重要的观念:空性不是离一切万法的现象而有;就在一切法的现象上,了达法的非实如幻,当下体证的就是空性。这样就不会破坏一切万法,因为一切万法由于缘起,所以了解他的无实性,直接透达他的空性。所以离一切现象不可能体证空性,只是超越了对现象实有感的执着。所以空不会破坏一切万法,也不会破坏因果。就在一切法上去了知、去超越、体证什么才是真正的空相!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切法上了解法的如幻非实时,身心的执着与爱取也就止息了,我们的身心对万法也不执着了。只要对空性有一次真正的体证,就明白了万法的真相,而不再被万法迷惑,在一切法的现象中,自然不会再颠倒执着。所以,空,不是离开一切万法,另外有一个实在的空性,那还是有执着,就会变成形而上的东西,与外道的上帝、本体或大梵天的思想一样了!要注意!

  这超越相对的空性,是内在的超越,不单是内在的,或超越的。所以,即超越的内在,能成立那不碍空性的生灭、染净、增减等等缘起法。

  这个地方很重要!很重要!对于万法,当我们内在了解了真相,而不执着的时候,就能明白一切万法为何能显现生灭的相,反而才能成立彼此相依的缘起法。体证空而不碍有,才是真超越!才是真了达!

  至于本经只举此六不三对来显示空性,不多不少,这可以说有理由,也没有理由。依世间所知的方面讲,以六不三对来显示,有他恰当的意义。

  本经用六不三对显示空性,这是有理由的,但是我们如果执着在有理由,又是执着了,所以又说也没有理由。导师下面解释,用这六不三对其实是有意义的,是恰到好处的。

  生灭,是就事物的自体存在与不存在上说的:生是生起,是有,灭是灭却,是无。

  所谓的生灭,在我们一般的观念里就是「有无」。看到一切现象生起就是「有」;现象消失了就是「无」。这就是一般人的观念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垢净,是就性质上说的:垢即是杂染,净是清净。增减,是就数量上说的:增即数量增多,减即减少。世间的一切事物,不外是体性的有无,性质的好坏,数量的多少。如一个团体,团体的存在与否,这是生灭方面的;

  这就指出了人们一般的观念和思想,都不离开这几个重点。比如一个团体形成的时候,就说它生了;一个团体解散的时候,就说它灭了。

  团体健全、堕落,前进或反动,是垢净方面的;

  如果这个团体是作慈善事业的,有利益众生的,就说这个团体非常的好,是清净的。如果这个团体去造恶,去伤害大众,不利于国家民族的,我们说它是恶。这是垢与净的方面,指一个团体的性质。

  团体的发展或缩小,是数量方面的。

  团体由于人数愈来愈多,就说它增加了;这个团体人数愈来愈少,就说它缩小了,这增与减是数量方面的。同样一件事,可从这三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我们现在对一切事物的认知,大概也不离这三个方面。

  任何一法,都不出此体、质、量三者,所以本经特举此三对。如专约菩萨的证入空相说,即通达诸法自性空,空非先有后无,或本无今有的,所以说不生不灭;

  《心经》是站在大乘法行菩萨道的立场,从菩萨证入空性的角度来说的,就是已经通达诸法自性空,了解了一切法没有实性。因为诸法从缘起,所以知道一切法的自性本来就是空性。可见空性不是本来有,现在没有——「先有后无」;也不是本来没有,由于你的体会才显现而有的——「先无后有」;也不是否定了有以后才有的,空性是本来就如此的!

  当我们在无明中,不了解真相的时候,不知道万法本来空;本来空不是说空性本来没有,而是说空的内涵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本来没有现在有,就是生;本来有,现在没有,就是灭。这是有生有灭,而空性是本来就不生,本来就不灭。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空义,就是「不生故不灭」,这样大家更容易了解,不生是本来就不生,所以也没有所谓的灭!有生才有灭,如果了解生非实生,那么还有实灭吗?所以非生,也就非灭。这样就知道什么是「不生故不灭」,也不会误解有一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

  「不生不灭」四个字由于文字语言的局限,我们也容易误解。当我们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又以为有一个空相,他本身是不生不灭的,空相也变成实体化:有一个东西叫空相,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我们就会执着那是我们的本体,或是灵魂,即所谓本来的、清净的地方。只要有执着,还是在「有」里。如果说生起的「生」是缘起如幻的非实生,那么生即非实,灭也不可得。

  从「不可得」三个字比较容易了解,诸法生不可得,灭亦不可得,故叫「不生不灭」,即空性。不是有一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注意!这样讲大家也许又会误解为没有真正的空性了。我们的思惟模式就是这样,你们执着在「有」,师父现在否定「有」,你就会以为是没有。因为我们的思惟模式不是在「实有」,就是在「实无」。

  生灭,其实就在有无里面,因为语言的表达有其局限性。为了否定我们对「有」的执着、对实有感的执着,师父说他非有;因为「有」是非实,所以叫非有,那么你们就会以为是「无」;大家如果又执着「无」,我就再说非无。可见,既然非有,哪里有非无?没有实有,哪里有一个实无?所以「无」也不可得!这样一层一层的破,这是最难体会的地方!

  因为空性很难体会,所以,怕大家执着在空性的实有,我说不是有一个空性是不生不灭的,也在否定实有。有人听到这句话,会以为连空性也没有。可是,既然没有空性,佛陀为什么要宣说诸法空相、诸法实相!真正的空性,是离有无的思惟模式才能体会的。为了要表达他,为了破除我们的执着,就用非、非、非一直否定。可是一否定,大家又执着在无,所以非有非无,非实生、非实灭,是很难了解的。

  我们看到万法的生灭,就知道既然会生灭的,就不是实有;但我们又会执着在有生有灭上。我们看到了法的生灭,才知道法的非实;那么我们看到的那个生灭是实在的吗?有实在的生就不会灭,会灭的就非实生!如果灭是空无,什么都没有,那就不会再生!这个观念很重要!所以《阿含经》就讲到:「圣弟子,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圣弟子,正观一切法,观察到一切万法能缘起,就不落入无见;看到一切法虽有,但是最后会灭,就不会落入有见!

  圣弟子的思惟模式和我们是相反的:如果是空无的就不能缘起万法,既然能缘起万法,就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虽然有了,法现出来了,但又不能永恒,是一定要坏,一定要消失的,可见万法的有不是永恒实在的有。所以圣者不会执着在实有实无的观念中,而体证到的就叫中道。

  所以,如果我们认为有实在的生灭,那么这种人还在实有实无的观念里,显然不能见法。注意!大乘佛法一直在谈空相、空性的问题,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体证到毕竟空,才能真正的受用解脱!

  空性离烦恼而显,

  这句话很重要!我们看到一切万法,由于实有感和自性见,会产生执着、爱染、占有,而起心动念,继而产生种种烦恼。现在了解到法法的非实,也能体证到法的空性,所以,空性是由离了贪瞋痴的烦恼才能显现。可见,了解一切法的如幻非实,内在的贪爱执着就会淡化,甚至于永灭。当那种染着、占有、爱取都消失了,身心就会因清净而凝聚,自然的水到渠成而证入空性。所以,必需要了解真相,当离开了爱取、染着等烦恼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体证空性。

  然在缠不染,离缠也并非新净;

  这意境太深奥了,一般人是很难了解的!唯有体会空性的人才能表达出来。我们现在名为凡夫、众生,是因为还与无明相应,所以对一切法还会染着,这是从众生的现象上来谈。如果从空性的角度来谈,众生的染着只是因为与无明相应而已,才产生所谓的染。但是这个染,如果是真的有个染,能去得掉吗?注意!所谓的染也是缘起如幻的!明白了、了解了,真相真的体证了就会离开那个染,并非本来有一个染的东西消失了,所以叫「在缠不染」。当我们离了缠,体证到空性了,了解了真相以后,也并非新净。所谓的清净,难道是现在把污染洗掉了,而恢复了清净吗?这个清净非是新生的,是本来就这样的,不是离缠而有的新的净。这还是在讲「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如果真的能染,就洗不清、也净不得。离幻、离无明就了解真相,知道本来就是如此而已,只是还他个本来。那么还他本来是新的净吗?显然不是,是法尔如是,本来就这样子。是由于我们的无明,不了解真相而起的染着,那个染着也不是真的。所以「在缠不染」,这就在讲空性的本质。

  那么在传统的真常系的思想里面,就会说我们有一个自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在缠不染的,将空性的本质——寂灭性解释成了如来藏思想。但是本经是在讲真正的空性,不是有一个自性。真常系认为有一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垢不净的,是不染的。这里讲的不是如来藏的自性,这里是在讲诸法的空相!

  空不因证而新得,不因不证而失去,所以也就没有增减。

  这还是在形容空相、空性的内涵。我们如果明白了、证入了,那么所证的空性不是新得的,是法尔如是,本来就这样。不是因为还在无明中,与空不相应、不了解、未证入而失去了所谓的空性。空性是本来如此的,所以说没有增减。这是用形容和譬喻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空性的涵义。

  此究竟真理──毕竟空,只是法尔如此。

  法尔如是:就是说本来就这样。所以我们体证真理的实相,体证的时候他不是新有的;人们在无明的时候,也不是就失去不见了。不是这样的,千古以来法尔如是,真理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们活在真理中,不了解真相而已。一切万法会迁流变化,千古以来显现的都是生生灭灭的现象,就是法尔如是的真理法则,本来如此。所以,一定先要明白,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活在真理里面,就是真理的产物,只是我们不了解真相而已。由于这一分不了解,我们对万法产生的实有感和自性见,由此而产生爱染、贪瞋痴烦恼无尽,生死就相续不断。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了解和创觉这个真理实相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体证的时候发现:原来真理是如此的!了解了万法的真相,佛陀就不再执着于万法的实在感里,贪瞋痴烦恼就此永灭!当下与真理相应、与真相相应、与空性相应,所以佛陀能究竟解脱,不再像凡夫一样的污染、执着、爱取、造业而生死无边;并且把他觉悟的真相告诉了我们,通过佛陀体证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去体证,一样可以体证得到。因为真理法则不是谁发明的,不是谁的专利,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的。我们本来就在真理法则之下生存,透过生命的体证,一样可以发现这样的真理法则。所以修学佛法的可贵之处,在于人人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不是谁来创造、谁来主宰、谁来控制的。佛陀能体证的,我们透过他体证的方法去实践,一样可以体证。

  真理,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一样的,东南西北四维上下都一样,关键在于人们有没有因缘知道,有没有方法去体证而已。那么我们学佛、实践、体证、解脱,是不是人人平等,人人有机会!因为我们本来就在真理中,只是不了解而已。透过一个了解真相的人来指导,我们很快就会相应。如果我们所学的法不是释迦牟尼佛体悟的内容,我们怎么能发现真相?比如登山,如果没有向导,会迷失方向,进到深山十个有九个出不来,所以学法首先要抉择正见正法。如果我们接受的不是释迦牟尼佛亲证的法要,如果接受的是外道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

  为什么学法一定要亲近善知识?还要听善知识、过来人告诉我们修行的内容、方法、次第,最重要的是必定要亲身去走那一趟—体证!如果不亲自去一趟,即使有地图、有工具,还是体会不到。所以,必须要亲身体证。一个没有亲身体证的人,再怎么形容,他还是不能了解实相是什么。譬如从这里到北京,没有去过的人绝对不了解沿途的风景!北京到底是什么风貌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去过一次,就明白了,谁都骗不了你!

  法就是这么单纯,没有神奇,而我们以为很神奇,是由于无知,还没有体证过。我们只要体证一次,谁能骗得了你!譬如家里的摆设只有你最清楚,不论你再怎么形容,没有去过的人都无法完全了解。如果去过一次,就晓得你讲的是对的。法就是这么简单,法尔如是、普遍如此、千古不变、本来就是这样。但是没有透过善知识的指导,就永远不能了达!所以,大家要明白,佛法谈的不是虚无缥渺的、不可知的;也不是谁在主宰;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普遍的一切万法中都能体会的,都能观察、都能证入的,这才是佛法的可贵!

  悟入毕竟空性,离一切相,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真正能体证毕竟空性的人,就能离一切相,于一切相而超越一切相。所以经文才会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真正体会到空性的人,在空性的体证中,没有五蕴的实在性。

  戊二 略观处界等空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下说处界缘起等空;先明十二处空。十二处,也是一切法的分类,但与五蕴不同。

  前面是讲五蕴空,这里讲六处空,或十二处空。眼耳鼻舌身意是内六处,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的外六处,合起来就是十二处。万法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是将法分类不外这十二处。为什么还要分析十二处,去体会它的空?因为十二处的一些作用与五蕴是不同的。

  十二处是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总分为能取所取:能取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所取是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认识论的分类法。

  内六处属于能取的部分,外六处就是所取的部分。我们的身心除了五蕴大的分类以外,还要进一步了解我们身心的功能。六根触六尘产生六识,我们对法的执着、爱染,就是在这个功能中产生的。所以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功能,就知道为什么会产生执着?为什么会产生爱染?再进一步就能明白怎么产生烦恼和造作的?必须在这个功能上如实的了解,才知道我们是从哪里跌倒的?在哪里产生爱染、执着而造业的?不然如何知道修行的下手处在哪里?「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我们在十二处执着和造业,就要在这里了解真相而超越出来!所以这个功能性我们不得不去了解!

  我们所以有种种认识,是因为内有能取的六根为所依,外有所取的六尘为对象。眼等前五根,不是可见的眼、耳、鼻、舌、身,这不过扶护五根的,名为扶根尘。眼、耳等根,是一种极其微细的物质,类如生理学家所说的视神经等,佛法名此为净色根,有质碍而不可见。

  前五根的根,不是指我们的眼睛、耳朵等器官,而是讲里面的神经系统,佛法名为净色根。根虽然有质碍,但是在体内看不到。如果没有这个根的神经作用,认知作用不可能产生,这是认知事物的根本,是内在最主要的条件。

  意根,也有说为微细物质的,这如生理学家所说的脑神经,是一切神经系的总枢。据实说,此意根,和我们的肉体──前五根有密切的关系,他接受五根的取得,也能使五根起用;

  意根,有统摄前面五根的作用和功能。好比现在所讲的脑神经,是神经系统的总枢纽,不同于前五根的作用。透过前五根对外境的认识,意根就好比脑神经在运作。这是生理学家的说法,让我们能对六根的作用有所了解,当然不是完全一定是这样的。六根的前五根和意根的功能性哪里不同?我们只要了解就好。意根不离前五根而单独存在,与前面的五根是相依相缘的关系;意根透过五根取得讯息,还有记忆的贮藏功能,也能让前五根产生各自功能和作用。

  他与物质的根身不相离,但他不仅是物质的,他是精神活动的根源,

  如果没有身体,意根也不能产生作用。所以,意根与物质的身体不相离,但他不仅仅是物质,意根真正的功能是精神的作用。因此人类精神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是由意根而产生的,所以意根是一切精神活动的根源。

  不同一般唯物论者,说精神是物质派生的。

  唯物论者重视物质,认为精神是物质产生的一个功能而已。也就是说,精神是物质的延伸才有的,是以物质为主,叫唯物论;唯心论与唯物论的观点刚好相反,认为一切万法是由于心灵的作用才有的——「唯心所现或唯识所现」。一切万法是虚幻的,如果不是心灵或意识的作用,根本彰显不出万法的存在。这叫唯心论。

  真正的佛法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缘起的中道。刚刚已经讲了色心二法是相依相缘的存在,缺一不可。如果肉体坏了,意识就不能产生作用,意识必须依靠身体的存在才能产生功能;另一方面,肉体如果没有意识的存在,也不能够存活,会坏、会死。所以意识与物质的肉体,是相依相缘的存在,缺任何一边都不可。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执着唯识、唯心或者是唯物的观点了。中观的深意是离两边,而唯心、唯物都是偏于一边的。此处分析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佛法是中道义,这样才不会落入唯心论和唯物论的观念。

  此六根是能取方面的,眼根所取的是色境,即青、黄、赤、白──显色,长、短、高、下、方、圆──形色等;

  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到外面的景象,科学证明是在光的折射下,透过眼睛在视觉神经上产生的一个作用,所看到的不是实际的物体、不是实体的东西、只是光影的折射。所以真正的眼根,能够认识外面的境界,只是颜色:青、黄、赤、白而显现出的影像而已。这就是眼根所产生的认识作用:颜色和形态。

  耳根所取的是声音;鼻根所取的是香臭;舌根所取的是味,即酸、甜、苦、辣等;身根所取的是触,即冷、暖、细、滑、粗、涩、软、硬等;

  我们耳朵的功能,是接收振动的声波,以此了解外面的声音;鼻的功能是闻到香臭的气味;舌根所取是味道:酸甜苦辣的分别;身体则接触一切法——外缘,在人事物中都会产生冷、暖、细、滑、粗、涩、软、硬等触觉。

  意根所取的是法境,法即内心的对象,如在不见不闻时,内心所缘的种种境界,如受、想、行,叫做法尘。

  当前五根触到外境的时候,叫法境;我们内心所取的对象,透过五根取外境的种种颜色、形态,或者是声音、味道、还有触觉所感受的冷、暖等等,都会引生受想行;同时造作后会留在我们的意根里面。在前五根没有触外境时,意根则取记忆留下的影像,也能够回顾往事,而产生认识作用,并且透过意识思惟,成为行为的动力等等,这受想行的全部过程叫做法尘。

  我们的认识活动,不离此能取所取,这两大类总有十二种。十二种都名为处,处是生长义,即是说:这是一切精神活动所依而得生起的。

  我们身心能取的功能和所取的对象,合起来总不离这十二种类别。我们今天会有精神的活动、功能、作用,一定有所依才能产生的,所有这十二类都是我们精神活动的所依处。

  佛说此十二处,主要的显示空无自性。

  这句话最重要!佛陀为何说此十二处?因为我们活着的每一剎那,都不离开这十二处的功能与运作。我们的执着、颠倒、爱、取、有,是与前面所讲的受、想、行相应的。佛说这十二处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他还是缘起、如幻非实!如果能明白十二处的能取、所取都是缘起无自性、非实如幻,真正的明白这一点的话,那么十二处产生的作用就不会执着了。譬如:看到美女、俊男我们会产生执着,是因为把看到的相,当作实在的、实有的。如果明白看到的只是一个影像,并且是缘起的、如幻的、非实的、必归于灭的,那么还会执着吗?当然不会了!我们上课一再的谈缘起、一再的谈空无自性、一再的谈非实如幻,其目的是让我们了解真相就是如此,我们的爱染与执着才能歇下来啊!

  如果真的了解一切法的如幻性,你还会执着吗?譬如:看电影,都知道影片是一格一格拍摄起来的,放映时一格格的影像快速的转动才会产生动作的连续,好像人物真的在活动;看到剧情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恩爱情仇,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因为感受到剧情是很实在的。但电影放映完了,看到底片只不过是这样一格格连续的动作而已。而刚刚那个剧情不过是一些影像的聚合!那还会不会为影片中的情节而受感动?能永远在感动中吗?你认为里面好美呀!你能在那个美丽的幻相中住多久?最后我们有个结论:不过是电影而已!以后再看电影时就不会随着情节转,会醒过来。

  请问各位:你们知道现在谁在电影中演主角吗?你们以为电影中的那个叫电影。可是,要知道你只要活着,你也在扮演电影中的主角,你知道吗?如果能看到根尘触产生的作用,是缘起的剎那不住,生生不息在变化的,没有一剎那是留住的,什么叫实在呢?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就在生活中演电影,而且还是那个大主角呢!每一个人都有一部电影在演,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一个主角,只是没有人能了解,总以为是实在的。所以,我们也随着生活的情节在喜怒哀乐、恩怨情仇,都活在这样的幻相中!现实中的哪一剎那是留得住的?哪一个现象或存在是永恒的?我们为什么一直把相续相当作实在的?相续相就如同电影一格一格连续的放映,看起来好像是连续的动作,其实是一张一张的影片由于快速放映而产生的相续相,我们就认为这是实在的。

  同样,如果能了解万法的缘起性,知道是剎那剎那生灭,就明白无常在谈什么?诸行的「行」在谈什么?行就在谈法尔如是的剎那生灭,不停的迁流变化。我们意志产生的作用,推动身语意的行为也叫行,或叫造作。这个「行」有两方面的解释。行就是在讲无常,是迁流的、剎那不住的意思,没有一剎那是安住停止的。但是我们看不到,以为一切都是很真实的。如果能了解万法非实无自性,很多事情就解决了。这里导师指出重点:「佛说此十二处,主要的在显示空无自性」。所以,我们如果在禅修真正以缘起观察时,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身心的当下,看清楚是不是真的如此!

  从根境和合而起识,根与境都是缘生无自性,无不皆空。

  我们的意识分别,就是从根与尘接触产生识,而产生认识的作用。那么,根是永恒不变的吗?根属色的部分,是缘起的,是假合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色坏则根坏;尘,也是缘起的,还是假合的。那么,我们先讲外面的尘,是不是缘起的?是不是假合的?那么,根是假合的无常性,尘也是假合的无常性,根尘接触产生的识,是永恒真实的吗?无常因——内在的根,无常缘——外在的尘,无常根与无常尘产生的识,是常吗?这个也是一个观察的方法,根跟尘都无常、都非实,产生的识怎么会是实在的呢?

  我们身心里有根的作用——能取,外境是——所取的对象;能取是无常,所取也是无常,能取触到外面的所取就会产生识,就会产生受,这个受是常吗?人们每天都满足在感官的享乐和爱欲的追求中,这些享乐和爱欲到底是真?还是幻?我们在幻中不知是幻,以为法法都是实在的,每天执着贪取造业无边,明知是苦也心甘情愿的投进去。这就是由于对真相的无知而产生颠倒的行为!

  佛法讲六根、六尘和十二处,因为这里就是我们颠倒执着的地方,如果不透视、不了解他的真相,每天活在那种欲望的、虚幻的感受中而不自知。要知道,「受」是从意识分别而来的感觉;根无常,尘也无常,那么根尘触产生的「受」是常吗?「受」到底会在心里停留多久?我们一生一世被「受」左右,做牛做马都情愿。我们知道「受」的虚幻性吗?请你回顾一下:这一生你最满意的、最喜欢的、最幸福的感受现在到底在哪里?对欢喜的感受每天还求:再来一次!如果「受」是永恒的就不会变,还需要再来一次吗?需要再来一次,表示「受」根本就是虚幻的,才要求再来一次。即使再来一次又如何,又能留多久?那种「受」我们每天都求,今天要了,明天还要,后天还要,没有一天不要。那就表示「受」从来没有停留过!如果能停留于心中就不需要再求了;如果心里本来有,还需要吗?我们活在虚幻的「受」中,被迷惑而不自知,每天在求啊、得啊,能得到什么?追求的和得到的,只有贪瞋痴和烦恼,只是在造业无边!其它还有什么?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也不去了解真相,什么时候能够停止贪瞋痴烦恼而不再造业?怎么解脱?

  我们学佛修行求解脱,如果有所得、有所求就已经落入颠倒执着了。修行在哪里修?我们的问题就是在于不了解万法的虚幻而执以为实。佛法为什么时时处处讲五蕴、讲六处,要知道五蕴、六处的重要性!真正的佛法让我们知道我们造业的根本处,才能够真正的面对、认清、堪破而超越,不是在单纯的信仰里或是盲修瞎练。请问,我们的执着、我们的贪爱,求求求,就会改变吗?念念念会改变吗?跪跪拜拜就会改变吗?佛法是智慧之学,也叫般若之学,只有了解真相才能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这里没有一点点的迷信、崇拜或他力。了解真相才叫般若、才叫智慧,与迷信没有关系。而迷信正是破坏我们认清真相的机会,让人胡里胡涂的,一心只是在那边求和拜,把自己的一切交付于未知的神来主宰。

  佛教与世不共的特质在哪里,与神教哪里不同?大家要明白!佛法不是让我们把自己的一切寄托于谁,让谁来主宰!佛法讲的是人人平等,只要能看清真相,了解实相,每一个人都有解脱的机会!由于我们心灵的净化、慈悲的扩大、人格的提升、了解了真相,我们就是佛菩萨!学佛不是要你求佛菩萨,而是要你成为佛菩萨!想想看,佛法与外道差别有多么大?

  佛法要成就我们,是让每个众生都能成为佛菩萨,不是要大家做哈巴狗,等待佛菩萨来拯救。你的命运是交予未来的主宰?还是靠自己智慧的开发而认识真相呢?佛法的可贵,不是叫你去依靠谁,而是要去明白真相,再如实的体证。超越了世俗的贪瞋痴与执着,一样可以解脱!所以解脱的机会人人平等!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闻法,就有机会悟道,也就有机会成就。这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我们的未来不是谁来主宰,也不是谁来控制的。不是喜欢就给你什么,不喜欢就下地狱。而是凭自己身心的行为去创造的!真正的佛法是人人平等都可以成就的,你也可以成佛菩萨,大解脱、大自在的。如果明白的人就知道,是真正的学佛解脱重要还是做哈巴狗似的等待救度重要?这里就会看出佛法的伟大、特质和与外道的不共处,一定要明白、把握。我们千万不要随人家讲「三教同源,五教合一」,同源就是都一样的,真的一样吗?佛法的特质你了解吗?

  常人于见色闻声等作用,以为因我们内身有此见等的实体──我。这是不对的,

  我们的执着就产生于见色闻声等种种六处的作用中,以为身心里面有一个能知、能见、能懂,有一切作用的实体,叫「我」。简单的讲,我们就是从六根的功能作用中,起了我执我见,以为身体里面有一个能见闻觉知的那个能边的叫做「我」。所以很多人就问:如果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实在的,怎么能知能见?这是把能知能见、见闻觉知的功能性当为「我」,也就是执着在能的这一边为实有。这是因为不知道见闻觉知还是缘起的,是由色心二法的相依相缘产生的功能,把这个功能性当为实有了。这种实有感就是有一个实体存在的感觉,就是自性见,就是我执我见的根本!就是由实有感引生的我执我见。

  如必有此见等实体,不从因缘,那应该常能见色等,不必因缘了。

  如果我们身体里面有一个能见的,是实在的实体—「我」,当这个「我」产生见的时候,需不需要外面的条件因缘?不需要!如果他本身能见,永远能见,就不需要外面的因缘条件。事实上,由于根尘触的作用,产生识的分别,才产生见的功能,这是需要很多条件才能生成的。如果身心里面有一个能见的是真实不变的实体,那么不需要眼睛也能见到;要透过眼睛与外面的根尘触才有作用,这说明还是因缘条件的组合。这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在不见境的时候,此见在内,应见自己,而实则不是这样的。

  如果身体里面有一个真正能见的实体,应该先看到自己内在所有的东西,就像眼睛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的景象一样。如果里面有一个真正能见的,好比窗户关起来虽然看不到外面的东西,总应该先看到里面的东西才对。可是我们还不能看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没有外尘的接触,没有光线的助缘,我们的眼睛即看不到、也见不到。《楞严经》讲:有啊,你见到了暗,什么都看不到,黑呼呼的,那个见的性还是有啊!这样的论法很有趣。

  见色闻声等作用,必要在能取的根与所取境和合而后起,可见执见闻觉知为我,极为错误,而应知眼等空无我了。

  所谓的见,要有诸多条件的助缘才能产生。可见,把见闻觉知的功能性当作是我,是实体,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再来看《楞严经》中讲的见性:如孩子小的时候看到恒河的水在流,与年老了看到恒河的水在流都一样,于是说此见性是一样的。那个见性是什么?所以有时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反观,有一些理论看起来是很好的,其实是大有问题的!大家要注意!这里顺带提一提。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必须在根尘等条件的助缘下才能产生见闻觉知的作用,如果认为能见能闻的就是永恒的我,那是错误的!当我们真的明白了、了解了我们的见闻觉知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也就知道:「眼等空无我了。」因为根尘是缘起的,没有永恒不变和实在的见;也就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还是缘起如幻的,空无自性而无实在的我,应该这样去体会。

  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此十二处空。

  前面讲到菩萨在深般若的观照中「照见五蕴皆空」。同样,菩萨在深般若的观照中,同样也能照见此十二处是空,也就是无自性、非实。

  经文也应说:眼等不异空,空不异眼等;眼等即是空,空即是眼等……是故空中无眼耳等,这是简略可知了。

  说五蕴皆空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同样:受不亦空、空不亦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眼耳鼻舌身意也一样:眼不异空,空不异眼;耳不异空、空不异耳……十二处都可以这样的引用。在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般若心经》里,就是这样一一表明。但是这里简略了,五蕴用的「色」来代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六处用眼来代表,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明十八界空。「乃至」是超越词,当中包括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合经文所出的「眼界」「意识界」,总成十八界。十八界中的前十二界,即前十二处,由六根对六尘而生起的认识作用──从意根中现起,即六识界。

  前面讲十二处空,这里就讲到十八界空。根尘触产生识,所以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后就产生六识,加上这六识就是十八界。眼根触到外面的色境,起了眼识;那么六根触六尘就产生六识,所起的认识作用,在意根中现起,叫六识界。

  为什么六根、六尘、六识都叫做界呢?今取种类义。这十八类,虽是互相关系的,然在各各的作用分齐上,又是各各差别的,不相混淆的。

  前面是讲蕴、处,这里讲界。界,就是种类的意思,一类一类的。虽然分成十八类,但十八界之间是相依相缘的,每一类的功能作用各有差别,不能混淆。比如眼有眼的功能,耳有耳的功能。

  如眼根能见此桌的黑色,身根能触此桌的硬度,意根生意识,即是综合的认识。

  以眼根来讲,能看到桌子的颜色是黑的;身体的碰触会感受桌子的硬度,从身体的感触产生意识的分别、了达、了解再收藏,生起了综合的认识,可以看出这些是相依相缘的。所以意识的功能是综合起来产生的统合功能性,就在意识的分别里,和合而产生认识的作用。

  十二处,从精神活动生起的依止处说,明见闻觉知的缘生无我。

  精神活动所依止的就是这十二处,没有十二处,不能产生精神作用与认识作用。既然是十二处功能的统合,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意识的分别。那么,认识分别也是缘起条件的组合,不是单一的原因就能产生的。可见,见闻觉知还是缘生的,只要是缘生缘起的,就没有实在的我,从这里也能了解无我。

  此十八界是从完成认识作用不同说:从认识的径路说,有六;从构成认识的主要条件说,有三──根、境、识。这样,共有能取的六根,所取六尘,及根尘和合所发六识,总成为十八界。也即因此而明无我──界分别观。

  人们的认识作用,是这十八界的功能合起来而产生的;我们讲十八界的分别,其实是从不同的功能上来说的。认识一切外在的万法,产生认识有六个路径;而构成认识的条件因缘很多,分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的条件有三:根、尘、识,这是大分类。

  我们观察五蕴、六处或十二处、十八界,目的在于一一的去了解这些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从这里去明白无常、无我和缘起如幻。这叫界分别观。所以真正的正观,其实就是从蕴、处、界三处观,从这些角度来了解万法的缘起如幻和非实。

  这种认识作用的分类,和唯物论者不同。

  导师在这里又特别指出重点,十八界作为认识作用的分类,不要与唯物论的观念混在一起。佛法认为,眼有眼的功能,六根有六根的功能,识有识的功能,而外界有六界的类别,并且都非实如幻。那么,从认识的功能上,我们会很容易执着在唯物论,所以导师点醒我们:这种认识作用的分类和唯物论者不同。

  唯物论者说:我们的认识活动,是外境于神经系作用摹写,即但有根与境而没有识的独特地位。

  唯物论者认为,人身体的神经系统,通过六根的功能而感知外面的境界,然后摄取感知的影像,就认为根与境是有的,识却没有独特的地位。也就是说,根—神经为物质的功能,与外在境界的现象是有的,但是由此作用产生的识,认为不是实在的,不过是由于神经系统对于外面境界的摹拟,产生的影像而已,是从物质的功能性建立认识的思想。唯物论者重视的是物质的作用,而否认了心灵的功能。

  依佛法,依根缘尘起识,虽相依不离而成认识活动,但在幻现的假相上,有他不同的特性,依各别不同的特性,不能并归于根或并归于境,故佛法在根境外建立六识界。

  虽然认识活动是从根尘触而产生的,但是在整体的幻相上,即假相的显现中,识有他不同的特性,不能把识归类于根的作用,或者是境的作用。识有其本身的功能性,识的功能性在佛法来讲,也不是由单一的条件来产生的。所以认识作用不是只有根或尘的作用,识的功能性也是主要条件之一。所以,十八界,就是把识分成六识与十二处而合称十八界,不否定心灵的作用。

  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唯物论的思想是建立在物质上,而否定心灵的地位与作用;而唯心论的思想则重心灵,认为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现,以心与识作为认识的主导,一切外在的物质不过是心识的展现而已,如果没有过去识的种子,根本显现不出来。

  唯心与唯物这两种极端的认识,把心与物分成了二元,要么重视心,要么重视物。而佛法讲的是中道,不偏于唯心,也不偏于唯物,是出离或超越世俗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缘起的条件缺一不可,任何的条件都是缘起的,都无自性,这样在认识上就不会偏于一边了。

  根、境、识并立,所以也不是唯心的。有情的活动,是有物理──色等,生理──眼等,心理──眼识等的三种现象的。

  所以根、尘、识是并立的,不能偏于根、也不能偏于尘、也不能偏于识,根、尘、识是相依而相缘的。如果佛法讲唯心,就不能体证中道,也不能体证空性。注意!很重要!有情的生命活动包含了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功能,这样的统合才是有情活动的真相。

  以此十八界明无我,而十八界各各是众缘所成的,求其实性不可得,故也是毕竟空寂。

  我们一再的谈,一切法是「众缘所成」,是缘起缘生的;而只要是缘起缘生的,求其自性不可得;求其永恒性、不变性、单一性都不可得。这样对万法就不会产生实有感与自性见的执着了。了解了这里也就能了解十八界是—毕竟空寂。我们知道五蕴空,六处空、十二处空、十八界也是空,那么我们的身心除蕴、处、界以外还有什么?如果蕴、处、界组合成我们生命的一种现象,那么蕴、处、界都是空性、非实,哪里找得到一个「我」或永恒不变的灵魂?这就是重点!万法都是条件的组合,没有一法是实在的!从哪里去安立一个「我」呢?或安立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要破自性见就彻底的破,只要有一点点实在感的影子,「我执」就有安立处。佛法讲的是毕竟空,如果我们还执着在实有的生灭,我执就还有安立处!很重要!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观十二缘起性空。十二缘起︰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里讲到十二缘起,从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然后缘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里是从另一个方向说明,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主要是在告诉大家,无明如果是实在的,那么无明是去不掉的。如果无明不是实在的,只是某一种条件下的一种现象,那么就没有实在的无明,也没有无明可尽。如果有实在的无明,就要把无明打破了才叫无明尽。有生就有灭,如果无生,那么还有没有灭?因为无生所以也无灭。通过透视无明,就知道无明也是非实,那么有没有无明可灭?很深奥!

  这里涉及很重要的法要,我们得进一步的参透:佛法讲缘起,是让我们了解众生在无明中流转—轮回。由于我们不了解身心的功能,在根尘识产生的作用中,就会带来无边的苦恼,并且一直重复的在犯同一个过失,一直生灭不止。此生灭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了解了真相,就知道了没有一个无明可以尽!无明是形容词,形容众生无知—不了解真相,由此就会带来身口意的造作,一直在六道中轮回—恶性循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知道空性、空相,即一切法的本来面目的时候,还有一个无明可断吗?

  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在形容空性,在真正体证实相的当下,也没有无明的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无明可以破。这里就在表显空性的本质和内容。如果没有无明可尽,还会有生死轮回吗?众生由于无明,所以生死轮回。我们现在要的是—了生死,而体证空性的人就没有生死可了了!谁有生死可了?因为众生还在无知无明中,才有生死问题。了解空性、空相了,就没有生死的问题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前,一定会有疑问:「师父讲得很好,讲得非常好!但是我还是有一个疑问,即使是这样,我死后到哪里去?」问的人还未了解真相,还未证入空性,认为有一个生和死的地方可去,执着在有里面。有这样问题的人,生死的问题还未了。

  那么我们学佛就要注意了,与其诤论生死是有是无,是能解脱或不能解脱,究竟是对还是错等问题,如果还在无明中,再怎么诤论也不会有效。如果有一个人真的明白了,还会有诤论吗?但是没有明白的人还在追求一个答案: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说有,你们就会执着在实有;如果说无,你们就执着在断灭。怎么回答?惟一的办法是让大家都契入空性,戏论才能停止,所有的问题才能解决。

  佛陀千辛万苦的讲这么多法,其目的是引导我们也去体证。一旦体证了,「我」的问题消失了,就不会再有生死这个问题了。如果还有这个问题,表示还没有契入空性,还没有真正的觉悟和受用。因为众生的执着就在这个地方!修行中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探讨有没有、对不对、是是非非,这本身就是大戏论、大执着!认为自己对,还是在无明中!不体证空性,不真的认识实相的人,任你有多高的地位,任你有多么高的学历,有再高的世俗成就,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戏论中。所以,真正要明白佛法的人,不要执着在这些戏论里面,真的用生命去体证,把佛法的内容如实体证的时候,一切戏论自然止息。

  我们不知道眼前急迫的是要解决这件事,在修学的过程中都在诤论:是非、对错、好坏、有无,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体证到法的空性?一个人真正为了自己的生死,应先把重点搞清楚!如果你沉湎于是非、恩怨、对错的诤执,于学佛修行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增强我执而已!学了许多的法,不能如实的去实践,自己的心不能歇下来,这个法学得再久又如何?我希望我们的老学员要反省,学了多少?受用多少?如果还没有真正的体证空性,学的再多又如何?

  但是,体证空性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从佛陀的年代到现在有二千五百年了,修学佛法的人虽然很多,可是真正解脱的又有几个?是佛陀的问题?还是佛法有问题?还是我们众生不能超越对自我的执着?大家要反省!我们投入多少生命的体验、付出多少时间、以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个问题?自己要反省!如果只是在戏论里诤执,在自以为是的自我观念里,什么时候能悟道解脱?如果学法却不尊重法,学法又不虚心,请问:你能学到什么?只是更加坚固我慢而已!大家很少看到我这么严肃过,因为《般若心经》就要讲完了,我希望大家真的要明白我的用意,对你们自己才会有帮助,才会有解脱的机会,不然耽误的绝对是自己!这句话希望大家能明白!

  此十二支,为何名为缘起呢?

  现在我们首先了解了十二缘起环环相扣的内容,就是我们生命在无明中相续流转的过程。

  以前讲《解脱之道》的时候,把十二缘起的每一支都解释得非常清楚。如果明白了生命轮回的条件,就是十二缘起的相续循环,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会痛苦、烦恼、生死?我们的执着在哪里?从哪里产生执着的?为什么无明不破?为什么不能了解实相?从缘生流转相续的部分,就知道原因是什么。明白了就叫法住智。法,安住于世间及流转的内容,这样的智慧叫法住智;这时才能看到轮回的真相和生死的因缘,我们修行才有下手处!就在正确的因上着手,转变它的因,生死相续的连环就会断。这就是解脱之道!依法修行,才能真正的不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生死不再相续,体证的就是涅槃,这叫涅槃智!

  缘起的十二因缘,只是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的因缘与条件。如果大家学了缘起法,又起执着,执有一个叫缘起法的东西为实。其实,缘起法还是假名,是让我们明白产生痛苦、烦恼和生死轮回的因缘。就是说:今天所受的苦没有解决,明天还会相续,未来还会继续的相续,这叫轮回。所以,我常常告诉大家:我们今天不解决的问题,明天还会有同样的困扰;明天有、后天有、未来有,死后还会有;现在把问题解决了,明天就不会有问题,后天也不会有问题……未来也不会有问题,死后更不会有问题。明白十二缘起的目的,是让我们如何回到生命的当下来,看清真相而解决问题。那么如果执着十二缘起是实在的、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有自性的,那么十二缘起的流转就不能转化,生死还会相续。可见,十二缘起还是在形容由于无明而产生轮回现象的内容而已,也不是实有的,还是假名施设的。

  简单说:缘起就是因此而有彼的意思。

  因为有了「此」的条件,所以才有「彼」的结果。事物不会没有条件而有,一定要先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决不会产生果。所以缘起就在讲这个根本的理论,一定有某个条件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经上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缘起的法则,说明诸法是互相依待而有的。有此法的存在,才有彼法的存在,有此法的生起,才有彼法的生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就是缘起的因果关系,缘起的法则不是谁创造的,本来就这样,没有一法是能超越缘起法则之外的存在。因为有「此」才有「彼」,「此」的当下不是单一的条件而有,包含很复杂的条件;包括缘起「此」的条件的本身还是缘起的,表示条件中还有更复杂的条件来组合成「此」的条件,那么每一个条件也不是单一的存在。这样的层层复层层,没有第一因,也找不到第一因。注意!这个很重要!

  我们的身心是五蕴组合的,如果五蕴是没有条件而有,或是单一条件就能存在,那么五蕴的本身就是第一因。但是佛法讲缘起,组合五蕴身心的每一蕴,当下还是组合的,还是缘起的。譬如物质的色—肉体,是组合这个五蕴身心的条件之一,可是,色蕴的本身还是地、水、火、风的组合,地水火风也不是单一的元素可以成立的,还是条件的组合;水、火、风还是条件组合的,每一法有无限的条件来组合,每一个条件的本身还是组合的,还是缘起的。这里明白了,有没有第一因?有没有叫上帝、自性、不灭的东西?没有!这就破除了主宰与创造的神话,所以缘起理论的当下,已经否定了尊佑论和无因生。

  世间一切因果法的存在,都是这样的。如推求为什么而有老死?结果知道老死是由于有生。凡是有生的,就必然地要有老死,虽寿命长短不一,死的情形各殊,然死的结果一样。

  世间的一切,包括外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而身心五蕴都是因果法的存在,所以不离这样的因果法则。

  譬如活着的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必然是要老、要病、要死。那么推求老病死的原因,就知道会有老死是因为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有生必有死,有早死、有晚死、有病死、有意外死,死的时间不同,死的原因也各不一,但是最后的归宿都一样,都要死。这是我们观察现象可以看到、了解的。如果有长生不老的,那是神话。如果归结到死后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是不死的,能够证明和看到吗?包括说有一个永恒的上帝,你真的见过吗?你怎么能证明?但是我们观察万法,包括心法在内,没有一法不从缘起。所以,佛法所讲的内容是很现实、很如实的,不是想象或幻想的产物。

  我们现见事物的存在,不过因某些条件在保持均衡状态罢了,条件若是变迁了,事物即不能存在。

  我们五蕴身心也一样,比如色法,五脏六腑,哪一脏器坏掉了,就会影响到其它脏器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身心还是条件的组合,各个条件都保持一种均衡状态的时候,身体就健康,只是可以继续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已;但任何一个地方坏了,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那么这种存在也会随之而变化。

  有生必有死,所以基督教所说的永生,道教的长生,都是反真理而永不兑现的诳话。

  如果真正的了解缘起,就会破除很多的幻想和神话。那是众生自性见的执着,希望保存那个「我」永存不灭,所产生出来的幻想的产物而已。什么叫永生?只要是条件组合的缘起法,没有一法是生而不灭的,怎么可能永生?世间很多人希望透过修炼达到长生,虽然这个物质的身体死了不能保留,但是,还有一个叫「我」的东西,能够来到天界,来来去去的永远存在。基督教更快:你信我就得永生。

  但是,从缘起万法的任何角度、任何层面去观察,都没有这样的东西!如果说有,那是反真理的,永远不能兑现的一种诳想的产物!根本不存在!问题是生灭的「生」,是缘起的现象,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子的,我们能否定这个「生」吗?所以还要继续探讨。

  生又是从何而有的呢?佛说:有缘生。有,即是已有当生果法的功能,如黄豆有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功能,

  十二缘起是最重要的理念,因为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就是缘起法,就是通过这样的思惟,从老死、生、有、取……往前追溯,悟到生死的真相就是十二缘起而得解脱!我们现在所讲的不是表面的理论,而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过程和所思惟的内涵。佛陀往前追溯:有缘生,那么什么是「有」呢?有,「既是已有当生果法的功能」。缘生的「有」,就会成为未来「生」的条件与因缘,是一种潜在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力。

  「已有当生果法的功能」。「当生」,就是未来一定会生出来的、一种潜在的功能。比如一颗黄豆具足生的功能,只要把它种在泥土里,加上水分、阳光、营养,黄豆一定会发芽。「一定」就叫当生,未来一定会产生的一种功能,只要条件聚合的时候,不但会发芽,慢慢还会开花和结果。

  近于常人所说的潜能,有生起的潜能,即有果生,无即不生,故推求所以有生的结论,是有缘生。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或潜在的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业力。如果没有因缘条件,果法根本不会生起。如果我们造作了某种行为就一定会产生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将来一定会生起,但是需要待缘,当因缘条件聚合,就会产生果法的现象。菩萨为什么会来人间?为什么会有这一生?因为在过去造了这一生的因缘条件—潜能。是不会无因生的,一定有因缘,只是我们一般人不了解因缘。

  如此一层层的推求观察,达到无始以来的无明。

  佛陀就这样从生、有、取、爱……一步一步往前推,我们为什么会生在人间?因为前面有造业,有一种让我们再生的功能。这个「有」就是「后有」:以轮回的角度看,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说由于造业,产生潜在的功能,会让我们生在欲界、色界或者是无色界。譬如:如果我们现在修行的是人天善法,具备的就是未来人天的福报、人天的因缘;如果修禅定进入到四禅天,果报在色界;如果修到四空定,将来可以生到无色界,这是随着今生的因缘条件,带来未来能生的功能而产生的「有」。

  从这里就知道,「有」是从我们的造作来的。我们现在修人天善法,将来得人天果报;如果今生造十恶,将来是三恶道的果报;如修的是四禅八定的天法,将来就往生天界;如果我们修的是超越三界的解脱道,就不会轮回在三界内—究竟解脱。

  譬如:很多外道的善法,他们也讲行善,也修禅定,但他们修的是天界的果报!佛法不否认三界的存在,也不是说天界不好,是说不究竟而已,因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再怎样修福报,福报享尽剩下的只有恶报,那就更惨了,报尽了还是要轮回。真正的佛法不是宣扬今生修得好将来有好报应,因为好报应也是在三界的轮回中,不能究竟生死解脱。佛法要谈的是究竟涅槃,是超越生死的,超越三界的束缚,这才是我们学佛修行所要达到的真正的目标!

  所以,如果不清楚这些内容,就不会进一步的探求:我们该如何才能真正的证入涅槃?体证空性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的目的不是在探求这一生过得好一点,来生得福报大一点,还是生死未了啊!所以,谈到这里就把这个问题提示一下,大家要注意!我们修行要「照见五蕴皆空」,要体证空性的目的是超越三界的束缚,不是求人天果报,不是未来生活的改善。

  看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很落后的国家,那里的人民连维持生活都很艰难,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有很多生活富裕的人,家中养的宠物比人优渥太多了,有的宠物一个月的开销,在非洲能养活一个小团体。为什么会出现人不如宠物的状况?这些难道是没有原因而有的吗?我们今天生活在这样好的境遇中,又能闻法信受,你们真的以为是没有原因而有的吗?这是偶然的吗?我们要慢慢的去体会。如果我们今天只是满足在行善修福,那么福报享尽了又如何?

  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的规律,再好的享受最后还是只剩一把骨头,又如何?我们即使很注重饮食,生活很有规律,虽然能多活几年,但是能活过一百二十岁吗?昨天死的人和一百年前死的人,在我们现在看都一样,没有时间相的差别。那么,明天死的和一百年后死的,又有什么两样?多活十年、二十年又如何?还是白骨一堆,轮回不断不尽呀!你知道后面相续的是什么吗?前途茫茫啊!世间的人们为什么对死亡那么恐惧,就是因为前途茫茫,搞不清楚生从何来,死向何方。所以,修学佛法的重要,不但解决我们生的问题,此生能过得自在清净、解脱;临终也没有恐惧,清楚的知道未来的归宿,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可见修行不是求没灾没难,免遭横逆,远离不幸;或过得好一点,财产多一点,子女孝顺一点,这些即使求到了,又能维持多久?人们往往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生死轮回之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清楚真相才是众生最大的无明。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有眼前,看不到未来,不知道生死的苦到底是因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每一个人哪一天不在拼?哪一天不在理想的追求中奋斗?到目前为止,你们以为最圆满的是什么?能保持多久?你认为最有成就的,能维持多久?而老病死没有一个人能逃避得了!所有的成就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从古以来有很多出家人、修行人,他们真的那么笨吗?不会享受人间的美好,而在艰苦地修行,是那些人笨,还是我们笨呢?我们要思考!三界的因不断,永远都在轮回的生死苦海中,你们知道那个苦,苦到什么程度吗?一般人真的很难想象出来!

  那么十二缘起中「生」前面的「有」是怎么产生的?未来必定要生死轮回的这个「有」,是从哪里造的?往前再推因为「爱、取」才会「有」。如果不贪爱一切,不执着一切,不再造业了,就不会有「后有」的功能。我们现在活着,都在欲望和名利中,不择手段的想要获取一切,你知道给自己的思想带来的不良因素,对你的影响有多深吗?

  而「爱」与「取」从哪里来?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我们的六根会触到六尘,感觉一切法的实在性,所以就要去执着、占有,要满足感官的「受」。「爱」与「取」就是从身心的造作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执着?因为我们认为万法是实在的,这种实有感就叫自性见,就是我执。这样一层一层的往前追溯就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实有感,万法都是这么实在,名利都是这么实在,因为我们有一个自性的执着叫我执。有我才有我所,有我才要满足要占有,还要支配一切。那么我执从哪里来?再往前追溯,不过是来自错误的观念。一切法缘起如幻,而我们却认为是实在的,因为不了解真相所以叫无明、无知。

  十二缘起追溯到无明,就知道:原来由于我们观念中错误的认知,妄执一切法为实,产生了我执我见,带来后面的潜能作用—生死轮回的执着力,明白了这些内容才知道,原来在无明中制造的就是贪、瞋、痴三毒,造业无边,看到一切法喜欢的就贪爱;不喜欢的就瞋恨;没有感觉、不相应的就是愚痴。在错误的观念中,才会带来错误的行为造作而导致生死轮回。

  所以佛陀悟到的真相是:一切法性空,没有实在的我。一切法都是无常剎那迁流不停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法存在—常不可得!我不可得!所以佛陀宣说三法印,是在告诉我们,从现象来讲是无常的,从本质来看是无我的,当真正体证无常、无我而不染着的时候,契入的就是涅槃。真正的明白了,就破除了所有外道的思想。所有外道的思想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那种实在的、永恒的、不变的执着:大梵天、本体论、上帝、真主都是这样的观念。

  佛陀所体证的就是「无常、无我」,与所有其它外道宗教不同就在这里。如果现在不回归到这个根本的地方来,很容易与习性相应,求常、求有才会安心,这是外道的本质,众生执着的倾向也是在这里。学佛如果不破掉这个观念,贪瞋痴没有断除,没有一个人能解脱!偏偏我们的习性里染着最深的就是这实有感的我执,学佛要破我执、去贪爱,就像割肉割肝一样的难舍,谁愿意!如果有人对你说:「信我者得永生!」当然符合众生的欲望,谁不喜欢要?顺着我们的贪欲,满足我们的欲望:你来信我就有功德,你困难会减少,你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这个大家都要!从这里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些顺着我们的习性和我执的生意都很好;而今天逆着我们意欲的—破除我执,破除贪爱,了脱生死轮回的,反而没人要,这也是正常现象。所以,学法学佛得解脱,就像逆水行舟很困难!

  真正的佛法不是在满足众生的贪欲,反而在破除众生的情见与执着,所以相应的人就少了。讲真话的别人不信,符合、满足你的愿望的都很喜欢,这就是为什么修行的人多而成就的人少。美丽的谎言听久了,都以为是实在的。讲真话的反而被怀疑!人间就是这样,这就叫颠倒众生!佛陀呵斥众生的愚痴比我更严重,佛陀说:「愚痴、无闻、凡夫、众生」!佛陀不是不骂人,只是骂得文雅些而已!事实上,骂得最透彻的就是佛陀。谈到这里我们真的要思惟:我们学法是要听喜欢听的,能让心里得到满足的,还是要破除我们的执着?真正的要利益你,让你离开颠倒生死的,要真的用智慧去抉择。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好听的话虽然很顺意,要带你去哪里你并不知道;苦口的良言,真的一定要深思啊!

  无明即没有智慧,即障碍智慧通达真理的愚痴,执一切法有自性。

  无明就是愚痴。因为无明才会对万法产生实有感的执着,并且会障碍我们的智慧,还会障碍通达、体证真理的这条路,影响我们的受用和解脱。这里是让我们了解:这种自性见和实有感,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也是我执产生的原因。

  这种晦昧的心识,是一切错误的根本,爱取等烦恼都可以包括在内。

  由于无明、无知不了解真相,然后执着在实有感里面,这种自性见的执着既黏又深,是产生一切错误、动乱的根本。我们的爱取,所有的烦恼,都是在这样无明的状态下而产生的。

  但这不是说推至无明,我们的生命就到尽头。有生死身,所以有无明的活动,所以无始来的无明招感生死,依生死身而又起无明,如环的无端。

  注意!这个地方很重要!如果十二因缘追溯到无明,前面就没有了,就很容易执着无明就是第一因了。这里告诉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虽然是无明所感才有生死,但是,就是因为有生死,才会又回到根本无明的地方,好像时钟从1到12旋转一周又回到原点1,像圆环一样没有一个开端,也没有一个结束。由于无明感得生死,这一生造业又回到无明的根本地方,就这样像环状的无端循环,永无止息,这就是在无明状态下的生死流转。我们哪一天明了,哪一天了解真相了,十二缘起其中的任何一环断了,轮回就不会相续。这一点很重要!不然会认为我们的解脱永远遥遥无期!无明破了可以解脱,爱染破了也可以解脱,其中任何一环断了,生死就不再相续!就能解脱!但是要破十二缘起中的任何一环,都要回归到无明这个根本。

  所以,要破这个无明,一定要有一个明的人,见到真相的人来指导我们,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明,不然明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感恩佛陀?感恩过去的祖师大德一代一代的相传,就是因为这个明的道理他是亲证的,这样的法法相传,后面的众生才有解脱的机会!

  所以,真正正信的佛弟子,拜佛、拜菩萨是感恩:第一,感恩佛菩萨给我们法的恩惠,不然我们没有机会觉醒,也没有方法可以觉醒;第二,感恩的同时立志要向他们学习,行佛所行、悟佛所悟,我们要效法佛陀的身行,依法体证才有机会解脱。离开这两个原则去拜佛、拜菩萨,都是迷信,没有真正了解拜的意义。注意!不是你拜他,他就给你好的条件,如果是这样,叫贿赂,佛菩萨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学佛一定要明白,一切取决于自己智慧的开发,能不能破无明,能不能破我执,能不能断贪爱,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解脱的条件,这样就不会迷信了。如果只是嘴巴念个不停,或者遇到石头、树木也拜个不停,别人会说那是愚痴,这与解脱不相干!

  此是流转生死的十二过程,生死流转,即是如此的。佛菩萨等解脱生死苦已,就在了知十二缘起的法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过去的佛菩萨能够离苦,真正的得解脱,就是因为他们了达了、明白了生死流转的真相,即十二缘起的法则。

  把握其流转的原因,于是控制他、转变他。此流转中的缘起法,其性本空,无实体性,

  「把握其流转的原因」,这里很重要!要划起来!我们学佛修行,当了解了真正生死流转的原因,才能够把握重点,去转化这个因缘条件。我们学习缘起法,不要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法叫缘起法,缘起法只是众生流转生死的内容,名为缘起法而已。缘起法自古到今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是、普遍存在的;其体本空,没有实在性。缘起也好比是医病的药,当病好了也无需服药了。所以,了解缘起法,也不要执着在有一个实有的缘起法,他只是一个内容,在让我们明白流转生死的真相。那么,进一步了知没有实在的缘起法,缘起法还是假名施设,但有文字而无实性。

  故此经说:「无无明……无老死」。无明至老死,是可以消除的,于是佛又说缘起的还灭门,

  「无无明……亦无老死」,表示无明与生死轮回是可以消除的。如果无明与老死是真的,永恒的,就不能消除。因为无实体性,即可了解其空性,所以也能了解因缘是可以转化的。怎么转化?即佛陀所讲缘起的还灭门:无明破了,行就破,识就破,六入就破,根尘触的爱取有就破,后有的生老死就不会成立。我们只要破除中间的任何一环,十二缘起的环环相扣的链条就断了,生死也就不再相续。凭什么这样的肯定?就凭阿罗汉体证的:「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他们真的明白自己生死相续的因已经断了,后面不会再相续,最可贵就是在这一点!如果修行不能自觉、自知、自作证,那么我们学的法就有问题。

  譬如:我们现在还会烦恼,还会起贪欲,后面的苦恼一定会起,我们自己很清楚;如果真的不再受那些条件的束缚,真的做到不再贪爱,不再烦恼了,你也一定明白的,不会怀疑的!阿罗汉就是这样,知道无明已经破了,所体证的无常、无我是肯定的。而最大的肯定在于他的贪欲、爱染真的消失了。

  可见,贪瞋痴的止息,烦恼的永灭,才是阿罗汉要体证的境界!现在修行也一样,不管境界有多高,如果贪瞋痴还在,烦恼还在,就说自己已经证阿罗汉了,已经断生死了,谁会相信?所以,一个人修行,自己有没有受用,自己有没有解脱,是自己可以勘验自己的,自己可以抉择的,谁能骗谁?

  你可以和别人讲自己的境界很高,能与人家争与人家论,也能占上风,但是内心只要有丝毫的不安,那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学法人人都可以自我勘验的,不管学什么法,达不到这样的效用,就不要骗自己,要时常反省哪里还没有体证到?哪里还没有做到?有没有证入自己要清楚,这才是一个真正佛弟子!是自我负责的人!不是依靠外面,不是在怪师父不好,也不是怪法不好,更不会怪佛陀不显灵。法是千古不变的,是普遍如此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行,有没有证,有没有真正的用生命投入去体证,这都是自己的问题,一定要明白!

  无明尽……老死尽。尽即灭的意思,此还灭的十二缘起,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等灭。

  十二缘起的流转这一边,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才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了解到十二因缘的内涵时,我们就知道了,由于六根触六尘产生「受」,我们在「受」里贪爱与执取,才产生后「有」。因为有了这个后「有」,必然的结果就是要生死轮回。既然缘起是这样的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那么只要中间任何一环断了,生死的链条就不会相续了。

  我们学佛修行如果只懂缘起而不懂得还灭,就永远在生死中不能解脱,这是佛法中很重要要把握的理念!我们只要在生死相续的因果链上,找到了环环相扣的原因,把这个原因改变了,生死就不再相续—还灭。

  我们学佛修行要体证、要解脱,如果不截断缘起流转环环相扣的链条,怎么能让他还灭?所以还灭门是从流转门而来的!知道流转的原因,只要把这个原因改变了,相续流转的条件就消失了,就是解脱生死。

  所以,由无明产生行,「行」就是造作、迁流、造业。那么由「行」而产生的「识」,就是执取的,执取的也是与无明相应的。可见,「惑」就是无明,「业」就是行,而识的流转就是「苦」。惑业苦,惑业苦……就这样的轮回相续不断。无明破了,就不会造作、造业了;没有造作造业,我们的执取识就清净了,不再与无明相应,生死就不再相续。所以我们谈缘起,一定要明白两边的内容。流转的一边是了解生死缘起的因缘条件,还灭的一边就是消除生死的条件,而达到究竟的解脱。所以这里谈到「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是讲在证入空性以后,见法悟道了,已经与明相应了。这时无明已不存在,无明不存在就没有行,也就没有后面的相续,也没有无明可尽了。已经与明相应,这是站在空性的立场来谈的。

  事物的生起由于因缘,事物的消灭也是由于因缘,生起与消灭都是因果现象的,所以还灭门中的清净法也是缘起的。

  我们未学缘起法以前会认为有一个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但是这里讲还灭门的清净法,是由于缘起条件的消失而体证到本来,叫清净法。所以「清净法还是缘起的」!这里大家要注意了!所以站在一个清净的本位来讲,如果不是缘起法,怎么能体会到清净?正是由于无明的消失,贪爱的消失,我们的身心才体现出清净的一面,可见清净法还是由缘起法而呈现的。

  佛说此还灭缘起,为「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就是前面的原因条件,「彼」就是后面形成的结果;当前面的条件消失的时候,后面的果自然不存在。

  既灭与无是缘起于生的否定,是不离缘起的,缘起性空,此无明灭到老死灭,当然也是空无自性了。所以本经说:「无无明尽……无老死尽」。

  缘起的现象就存在于每一个人当下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中,不离一切的现象。说「无」或者说「灭」,只是对缘起现象实有感的否定而已。从生灭相对的观念来看,缘起的一切法是剎那不住的,是即生即灭的。但是,从现象中我们没有看到「灭」,看到的只是「生」。我们感觉现象是如此的实在,这就是实有感,这就是我们对于现象的一种迷惑。而圣者们看人间的一切万法,与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他们了解了现象都是缘起的,既然是缘起的,都无自性,是剎那剎那变化不居,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是无常的,是幻有不是实在的有。我们却执着为常、为实。

  所以佛法用「无、不、空、非」来否定众生对现象所产生实有感的执着,从我们对生的实在感的执着来遮遣,让我们知道一切现象都不是实在的。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透过对现象或者生命本身,包括最执着的心念,如实的观察他:到底是常、是实在的?还是无常,剎那剎那变化的?透过我们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这里讲的「无、不、空 、非」是要我们体会到的真相就是无常!无常表示迁流不息,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真的体会到了,真的明白的时候,请问:你要住能住得了吗?注意!这个地方很重要!要保有它不动,可能吗?法法本身就是不住的,本来就是无常的,是剎那在迁流的,不管你「法力无边」,或神通多么广大,要住也住不得。如果真的明白这里,体会到这里,我们过去的执着颠倒,以为实在感的那种「住、取、着」,你还会去要吗?即使你要,要得住吗?注意!很重要!

  很多人会说:「我知道,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没有如实的体会到真正的无常在讲什么,真正体证空性的人,就知道要住也不能住,自然就不再执着了。因为要住也住不得,这并不是要什么功夫来离执着的,而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根本无法住啊!你还要执着,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要找自己的麻烦,谁也没办法帮你的。所以,这里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法都是不离缘起的,只要是缘起的就是性空;那么缘起的生起与还灭的过程,都无自性、非实。生,是流转的过程,是无自性的,所以能灭;那么从无明的灭到老死的灭还是非实的。生都非实了,灭也是非实而无自性的,所以说:「此无明灭,到老死灭」当然也是空无自性的。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是在讲体证空性以后的境界。

  此十二缘起与蕴、处、界法不同,蕴、处、界是一切法的分类,是具体的事实。

  我们讲五蕴—我们的身心;六处—六根的功能;界—十二处加上六识为十八界,都是在讲我们的身心和功能的分类。而此分类就在具体的事实上,就在我们身心的现象上来分别。

  此缘起法也可说是事实,如老死、生、有等都可是事实的现象,然缘起法重在说明诸法的彼此依存性,前后程序性,即重于因果的理性。

  十二缘起环环相扣,是讲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彼此间的依存性;缘生的过程,一定顺着这样的次第性,叫程序性。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有什么因必达什么果,这是必然的理则。这不只是分析现象,用现在的语言叫理论:我们了解万法万象是因为条件的和合而产生,那么也因条件的消失,万法万象就会消失。这个生起与消失有它的必然性。而此必然性,就是我们讲的理性,或者叫理论,也就是因果间的必然关系。

  这种理性,是一切法的必然法则,

  如果不了解这个必然法则,我们凭什么说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是一定的!万法都是这样,没有一法能离开或超越缘起的法则,这才叫真理。如果有一法能超越此法则以外的,就不叫真理。

  如生缘老死,生与老死之间,有一种不变不移的必然关系,

  有「生」就一定会「老死」,一定会灭,没有一法能超越这样的理则,这叫因果的必然性。

  佛在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它彼此与前后的必然法则,于是对流转的杂染法与还灭的清净法,能正确的悟解它,进而改善它。

  这里把佛法与外道不共的地方彰显了出来。其它的宗教都认为:有创造万物的主宰,或者有大力的操控者,一切万物万法都由祂来主宰、操控;我们是被创造者,只有依赖,我们就像祂的宠物一样,祂喜欢就给你什么;不喜欢就对你如何。佛法不谈这个,而是在万法生生灭灭的现象中,了知生灭是无常的,从而看到生灭之间的必然性,这个必然理则就叫真理。

  万法会生起有它的原因与条件,万法会消灭也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在生灭不居、无常如幻的过程中,发现此不变的理则。了解了生起有原因,消灭也有原因;生命会流转不停,原来是有条件的,不是谁在操控。由于众生的无知,对万法产生了执着,所以造业不断,由此业力的推动,才产生生死轮回,也是痛苦烦恼的根源,这与谁来操控没有关系。

  佛陀以大智慧,体证的真理法则就在这里。所以,他把外道的神话都一一的打破了。他体悟的就是缘起法,所证的就是还灭的清净涅槃。他不是依靠外在的神或什么特殊的能量来转化、来使他成就的,而是自觉自证!

  缘起的意义很深,所以佛对多闻第一的阿难说:『缘起甚深』。

  尊者阿难在听佛陀开示缘起的时候,觉得缘起很简单,佛陀就告诉他:你不要以为简单,缘起两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它的涵义是非常的深细。由于众生对缘起的现象不够深入的了解和体证,所以我们才叫众生。如果真的明白「缘起」两个字的深义和内涵,而且能够真的体证,我们就会和佛陀一样的解脱!那么,缘起两个字真的简单吗?我们不了解缘起,所以流转生死;而真正的明白了缘起的深义,就会因为亲身的体证而解脱、成佛!简单吗?看起来简单,其实缘起内涵是甚深复甚深的!

  释迦牟尼佛由于了解缘起法而悟道,并以缘起法指导圣弟子,我们今天要学的当然也是缘起法。所以我常常讲:「缘起」两个字,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生命和财产投进去,能把它搞清楚都值得!你真的明白,你就解脱了。这些是我们一生短短的生命跟所有外在的这些财产资粮能够买得到的吗?无始的生死轮回之苦我们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我们把一生的生命和财产投入进去,能把「缘起」两字的涵义真正的体证了,生死轮回之苦就永尽了。这是用什么代价都不能换来的!我们今天根本就没有找到佛真正所悟的、所体证的是什么法!如果真的明白,我们还会轻忽「缘起」两个字吗?

  佛陀开始修行,用的也是同外道一样的方法,包括六年的苦行,没有得到解脱,就放弃了前面这些错误的知见,在菩提树下思惟,从体会缘起法而悟道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佛陀体证的就是缘起法!不是唯心论,也不是唯物论;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不是一神论,更不是泛神论,佛陀体证的就是缘起论!所以,「缘起」两个字一定要把握!学佛修行如果不深刻的明白缘起的内容,那么就只是单纯的信仰或盲修瞎炼而已。

  缘起是生死流转,涅槃还灭法的道理,依缘而起的一切,不含有一点的实在性,所以菩萨修般若时见十二缘起毕竟空,没有生起相,也没有十二缘起的灭尽相。

  既然谈缘起,就谈到了生死的流转和涅槃的还灭。那么我们就要明白,只要是依缘而生起的一切,就表示没有不变性,没有独存性,所以不是实在的。大乘佛法用「如幻、非实」来形容、比喻,其意也在这里。就是一个无实性!缘起的必无实性、缘起的必无自性、缘起的就是空、缘起的既是如幻、缘起的就是非实!所以真正证得毕竟空的就是般若的空慧,才能真正的见到缘起的内容的这些相生与还灭,还是无自性的、毕竟空的。

  所以,虽然看起来缘起的现象是有,但它是不住的,很快就会消失。既然生起的现象是即生即灭的,就表示没有生起的实在性与不变性。所以,生起的相即是幻相,是剎那不住的、是非实的,不是永恒的、不是不变的。那么,这样生起的相就不是实在的相,只能说他是缘起的相、如幻的相、没有永恒性和不变性。如果没有一个实在的生,那么有没有一个实在的灭?所以菩萨修般若空慧的时候,所照见的十二缘起是毕竟空的,没有实在生起的相,也没有实在灭尽的相。这就是我们大乘般若所形容的「非实如幻」,或者叫「不可得」!虽有如幻,虽有非实,观察一切真实相不可得,是同样的意境。

  如《大般若经》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缘起如虚空不可尽』。

  以前常常和大家提起,如实观照有一个重点,我们常常用虚空来形容空性,这里再讲一次。我们看到的虚空界,空中有云彩、飞鸟、飞机,或者天气变化的时候,有闪电、雷鸣、大雨,这是虚空中产生的现象,众生就执着在虚空中的现象上,以为现象是实在的、实有的。其实,你们看到的虚空中的任何现象,能保持多久?是不是剎那剎那迁流变化?可是人们就执着在那个相上,把相当为实有,说好说坏,说喜欢、说不喜欢,但是到底有它的真实性吗?如果根本就没有实在的真实性,为何说好说坏、喜欢不喜欢呢?为什么还说它对与不对?这都是众生自身的分别而起的实有感的我见!

  为什么虚空中的现象一直变化不停?如果虚空是实在的,一切法是不变的,也不会产生虚空中的生灭变化。虚空性我们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看到现象就执为实有,而看不到现象的迁流变化,当下是剎那不住的。所以我们修行体证的空性就像虚空相一样;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心灵其实也一样;我们看到一切万法都是那么实在,而落入了相的实有感里面,以为是实在的,不知道是缘起的、是如幻的、是剎那不住的,而产生执着与爱染。如果了解这个相就好比虚空中变化不住的那些影像一样,我们就不会执着相的实有了。如果体证到了虚空性,就知道这些相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虚空性。我们的心灵其实也如同虚空性一样,只是我们不了解。

  譬如:我们的心灵像镜子一样可以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但是,当镜子里面的影像消失了,镜子还是镜子,我们要体会的是虚空性和镜子功能的意义。当我们有了缘起的正见,以缘起的正见去体会、观察万法,整个世界就不一样了。

  什么叫众生?就是执着一切法为实,总是在喜欢与不喜欢,对与错的分别里,思惟模式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样的执着。而圣者看人间只是剎那迁流变化的无常相,没有一法是实在的,看到的是缘起的空性。圣者能了解众生的愚痴颠倒,但是众生以愚痴颠倒的心却看不清圣者的心境,可怜的众生还要批评那些圣者,真的是造业无边!

  这个地方很重要!只要讲到十二缘起,大家要用心,依缘起来了解生灭现象的本质,就知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修行要在哪里修?就在万法中观察,包括对自己身心的观察:是不是依缘而起的?当你发现万法确实是如此的时候,你要染着也染不得!我这几天一直和同修提示这个重要的理念和能体证的重点。我们观察任何一法,如果确实是无常的,是剎那迁流不住的,从来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这叫行,也叫无常。如果确实体证到这里的时候,什么地方可住呢?不是你要不要住,不是你能不能住,法本来就不住,要住都住不得!如果你一定要住是你的执着,因为你住的是幻想、是颠倒、是执着,不是真相,所以才会产生痛苦烦恼。

  希望大家在这里用心去体会,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一剎那的身心作用中,都可以体会的,不一定要到深山去才能体会得到。因为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不离开缘起的作用,我们可以藉助任何一个因缘,只要体会到了,当下就受用。如果当下不能体会,还会顺着习性走,那就不知何年、何月、何时你才能真正的受用了。

  六道众生中为什么只有人身最难得?因为缘起法的内容就是针对人来说的,不管其它哪一道,都不具备十二因缘里面的条件。所以说,只有人才有机会解脱,只有人才有机会成就!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如果不把握,来生是不是还做人都是问题!十二缘起里面每一支的功能性及其相依相缘的关系,都是针对人类而讲的,其它动物或天界,是没有这些条件的。

  所以六道中人道最可贵!但是我们不知道,却认为自己是没有办法的。人身确实真的难得,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没有学识,我没有受多少教育,我没有经济能力,我的头脑很笨比不上别人」。如果你这样想,就会失去信心和机会。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五蕴、六处的功能,就能体会得到!我们现在谈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在我们现实的生命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得到,这个才是佛法的可贵!所以大家学佛要有信心!

  无苦集灭道。

  此观四谛空。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苦,虽有时少有所乐,然不究竟,终必是苦。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根本,五蕴、六处、十八界主要在谈缘起,缘起的现象与内容不离四谛。导师把苦集灭道的内容重复的提一下,因为有的人没有这一方面的基础就比较难了解。我们讲人生有七苦,加上五蕴炽盛苦为八苦。从现象上来看,人间多少还是有一点相对的快乐和满足的时候,问题是这个快乐和满足不究竟,随时都会变的,因为无常故。在无常的法则下,没有任何一法能永恒存在。包括你的快乐、你的得意、你的满足,很快就过去了,不可能永远的存在,毕竟要面对的老、病、死,没有一个人能逃避,所以,暂时的满足与快乐并不究竟,最后带来的还是苦。

  人生是苦,谛实不虚,名苦谛。苦的原因,为无明、爱、见等烦恼,由此为因而引起苦果,名为集谛。

  苦的本质确实是如此的,这叫「谛实不虚」。所以我们说它是苦谛;谛,是如实的意思;我们的痛苦烦恼,生死流转,无常的苦迫,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我们的无明、贪爱、错误的知见,成为集起痛苦烦恼的原因,所以名为集谛。集谛就是谈痛苦烦恼的原因。

  从因生果,非不可灭,苦灭即得解脱,是灭谛。

  既然苦是由条件而产生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原因,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消灭它。因为苦不是永恒的,是有条件的,只要改变条件,苦就会消失。

  欲得苦灭,须依灭苦之道,道即道路方法,由此可以脱苦,如八正道、六波罗蜜多,是道谛。

  从根本佛法来讲,灭苦的方法主要是修习八正道,大乘佛法则多说六波罗蜜多,不管是八正道还是六波罗蜜多,都是道谛,也就是修行的方法。

  谛是真实不颠倒义,四谛即是四种真理,亦名四种真实。此也不但是苦等事实,在此等事实中,所含正见所见的苦等真理,也称四圣谛,因为这惟有圣者能真实通达。

  只要是佛弟子,大部分人都懂四圣谛的内容。在理论的认识上,大家都能了解,也能说会谈;而事实上,要真正体会到苦谛的「苦」是不容易的;能观察到「苦」生起的原因,也是不容易的;而依正确的方法,达到真正苦灭的体证,更不容易!理论上好像明白了,事实上有没有真正体验过?难!不容易的!所以这里才说「惟有圣者能真实通达」。

  此四圣谛与十二缘起同是诸法的理性,有不可变易的意义,

  十二缘起与四谛,在法义上是一贯的。十二缘起谈环环相扣的道理,不外就是苦集灭道内容的展开,是完全一样的。缘起和四谛的理则是必然如此的,永远都是这样子的。

  如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如佛《遗教经》说:「太阳的热有可能让它冷却,月亮要让它热也有可能,但是佛说的四谛真理法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应知道:真理法则才叫不变,才叫永恒。缘起法的理则、四谛的理则才是永远不变的,这才叫真理!不是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是理则不变!要注意!

  苦集二谛明有漏的世间因果,灭与道谛明清净的出世间因果。世出世间都有因有果,所以分为四谛。

  苦与集是讲世间有为法的一边;涅槃寂静是讲依八正道达到的清净的一边,是超越世间的,所以叫出世间。那么世间有其必然,出世间也有其必然,所以称为世间的因果法和出世间的因果法。很多人认为涅槃是无为法,好像是离世间一切法而存在的,把涅槃的不生不灭与世间的生生灭灭分开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从有因有果的现象来看彼此的关系都一样,所以分为四谛。

  染净因果法,一切从众缘起,缘起无自性,

  不论是杂染的世间法,还是清净的出世间法,都叫因果法。这些因果法都是从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世间法、出世间法,我们分为染净;但是这些都是从众缘而起的,还是缘起的,缘起的就无自性。那么清净的法是对杂染的法而说,杂染法的消失就是清净法,是不离杂染而有清净,不是另外有一个清净的东西是离杂染而有的,一定要明白!体证的清净还是缘起的,还是无自性的!

  故菩萨修般若时,观此四谛毕竟空,即不碍四谛的一实谛。参看《中论》的〈观四谛品〉。

  菩萨以般若的空慧来观察缘起法所产生的苦、集、灭、道四谛,其实还是毕竟空,还是无自性的。众生由于迷失故说是染,众生由此觉悟故说为净。所以缘起法即是缘生也是缘灭,缘生与缘灭是缘起法展示的一个内容的两方面。那么,讲四谛的染净两面,这两面都是缘起的,只要是缘起的就无自性,所以还是毕竟空。那么一实相印、一实谛、一个「空」字就涵盖了四谛的内容,可见四谛和一实相印的内涵其实是一样的。那么,从四谛的表面来看有染有净,有生灭、有涅槃,但是从一实相印来看,「空」就涵盖了这些内容。所以「不碍四谛的一实谛」,才能以一实相印而贯穿三法印,或者是四谛法,这样才没有障碍。如果要深入的了解这个内容,请参看《中论》的「观四谛品」。此品谈到,如何达到一实相印,必须要从四谛品去观察它的空性,它还是缘起的,还是如幻的。

  无智亦无得。

  此观能证智与所证理空。奘法师在《般若‧学观品》,译智为现观,此处随顺罗什三藏的旧译。

  当我们以观照的方法,体会到空性的时候,能观的智慧这一边与所观所证的理都同样是空。导师在这里指出玄奘法师和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不同,这里的能观的智及所证的理,在玄奘法师的《般若‧学观品》里面,则译为现观。但是这里导师是随顺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

  现观,即是直觉的现前观察,洞见真理。有能证的现观,即有所证的真理。「智」是能观,「得」为所观;智为能得,得是所得。

  随顺我们身心当前的现象去观察,叫直观。就在身心与万法接触的当下去观察而体证到实相,叫现观。透过这样的观察,有能体证的现观,也就有所体证的实相。

  这里讲的「智」,就是能观的这一边;「得」,就是所观的那一边。我们观察万法的能观为智,所观为得。因为有能所,就有能得与所得,「智」为能得 ,「得」为所得。

  所证所得,约空有说,即空性;约生死涅槃说,即涅槃;约有为无为说,即无为。总之,对智为理,对得为果。

  这里是让我们明白,只要在观察中,就有能观和所观。那么,这里讲的无智亦无得的「智」,就是能观的这一边;无得的「得」,就是所观的、要体会的那一边。这里解释所证的与所得的到底是什么?约空与有这两边的观念来讲,是体证到空性的部分。从现象上说有,从实性说空;所以从约空和有的两边来讲,得到的是空性这一边。以生死与涅槃这两个相对的观念来看,所得的就是涅槃的一边;如果从有为法与无为法相对的观念来说,所得的就是无为法。总之,对智为理,对得为果,都是在相对的观念里面假名安立的。

  此智与得,本经皆说为「无」者,此是菩萨般若的最高体验。

  我们的修行是透过观照而体达实相的。当在观照的阶段,就有能观的,有所观的。能观的就是智慧的这一边;所观的、得到的,就是空性、涅槃、无为法的这一边,这还在能与所的相对里面。而真正的菩萨体证到般若空慧的时候,体会到的最高经验其实就是空性,就是这里讲的「无」。这个「无」就代表空性,也就是说,体证涅槃或者实相,或者空性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能所的;没有能观的这一边,也没有所观的那一边,能所都消失了,因为两边都是空性。众生学法的目的就是要解脱,而真正的解脱,就是体证到空性的时候,是没有能所的。没有能观这一边的实在性,也没有所观那一边的实在性,因为能与所都是空寂的。

  在用语言文字说来,好像有了能知所知、能得所得的差别;真正体证到的境界,是没有能所差别的。

  真正的证、真正的得,有没有实在的所得?如果有真正的实在性可得,那就不是真的证。大乘的空慧是:得无所得,证无所证。真正体会到的,真正明白真相的,没有一法是实在的;那种体证的能所是能观所观都俱寂,体会到的能观一边,所观的一边都是空性、都无实性。真正能够体证到的时候,对于万法,包括身心能得的、所得的哪一边也不会执着。如果真的已经不执着了,万法无咎,没有障碍,这才是真正的体会空性。当慢慢的身心真正的不再执着、真正的不再爱染,就有机会证入空性的体证——能所俱寂。这个地方很重要!而有很多人不了解,都在谈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看到什么了,体会到什么了,有什么体证了,感到什么了……很多很多的境界。请问,体证空性的人真的有所得吗?有境界吗?那是什么境界?注意!真正体证空性的是「无智亦无得」!也就是得无所得,证无所证,身心是真的自在、安然,不再执着了。

  说为般若证真理,不过是名言安立以表示它,而实理智是一如的,

  佛法为了让众生能明白,能真正的体证到空性,不得不藉用名言文字来解说。透过方便的解说来了解真相,然后如何去体证,这也是方便,也是名言安立、假名施设。事实上真正的理则,真正的实相,理与智是不二的。

  没有智慧以外的真理,也没有真理以外的智慧──切勿想象为一体。

  真正有般若的智慧,体证的绝对是实相;真正体证实相的人,所展现出来的绝对是般若智慧。但是不要以为智慧与真理是一体,不要用「一」这种观念,「一」就是实有的观念。

  能所不可得,所以能证智与所证理,也毕竟空寂。

  如果真的能体会到这点,那时还需要语言吗?语言能表达吗?所谓的能所不可得,不是用语言讲说的,是要用生命去体会才会明白的。到真正体会的时候,能边与所边俱泯,没有相对的能体会的智与所体会的理,因为都是毕竟空寂!此时唯一体证的就是寂灭法性,就是这里讲的「灭」!那时候才真正的回到了「法尔如是」的本来!但不是有一个地方叫本来、寂灭。如果我们现在生命的当下能体证,当下就是寂灭,不是等死后、身体坏了才叫寂灭。当你真的明白了,体证到了,自己是知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前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此是就事象的分类说,属于事;十二缘起、四谛,是从事象以显理说,属于理。又十二缘起、四谛是观理,智得是证果。此事象与理性,观行与智证,在菩萨般若的真实体证时,一切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是毕竟空寂,不可拟议的。

  佛法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为了分别与认识这些内涵而做的分类。为了让我们体证真理,用事象的关系来让我们明白,就是十二缘起;又透过这样的了解让我们去观察现象和事理,最后对真相的明白就是证。事相、现象与所谈的理性,观照的方法与观照的内涵,这些相对的方便透过真正的般若深观,体证到真相的时候,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时真正的体证到了寂灭法性——空性,再也没有相对的观念。

  以众生的立场,看哪一法都在相对的观念中,看哪一法都在是非、恩怨、对错、好坏里面,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多有少、有好有坏;但是真正体证的圣者看到的是不生不灭,没有垢净、多少、好坏与是非。所以,只要我们的观念还在是非、好坏、恩怨里面,说明还没有体证到真正的实相。如果没有这样真实的体证,就没有办法离开生灭、垢净、增减与好坏的观念。所以,当两个人在相对的观念中诤论是非对错的时候,哪一个对?两个都不对!都还是凡夫的心态,没有体证真正的空性。如果真正的体证了空性,就明白一切法都没有离开三法印的无常、无我、涅槃。只是从生灭法中去观察,有时候容易执着在有生灭,所以,透过有生灭来体证无生灭,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有次第的;大乘法是当下直观,当下契入空性。声闻乘和大乘证入空性的方式的差别就在这里,但是所证的内容和最后的目的是一样的。

  戊三 结显空义

  以无所得故。

  这是对于照见一切皆空所提出的理由。一切法所以无不皆空。有以为空是外境空,内心的精神不空,这是境空心有论者。有以为空是除去内心的错误,外境不空,这是心空境有论者。这都是偏于一边,不得法的实相。

  导师在这里把过去不同的部派,不同体系的思想、理论彰显出来,让我们明白这些不同体系思想的内容,再透过《般若心经》来对照,就知道什么是究竟的,什么是正确的,让我们有个比较。

  有的理论认为:空,是空掉外境,而内心的精神是不空的,这种思想把空解释成为没有。外境是非实的,但是内心、精神界是不能空掉的,这叫「境空心有」的理论;另一种理论却认为:外境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实在的,不能空,要空的是内心的执着,把内心的执着去掉就行了,这叫「心空境有」的思想。导师指出,或「空外境」或「空内心执着」这两种思想都偏于一边;缘起法没有一法是不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本性,哪里有一边空一边不空的道理!这样两种执着,一个称为唯心论,一个称为唯物论。

  真空,要在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上说:

  「空」,不是在否定现象,而是在否定「自性」。真正的「空」,是在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上说空。一切法自性不可得,因为都是缘起;缘起是组合的,没有独存性,没有不变性,所以说为「空」。不是否定万有的现象,要否定的是将万有现象执着为实有、永恒的、独存的自性见。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起、四谛、智、得,求自性本不可得,

  从五蕴上看,是缘起无自性;从十二处去看,也是缘起无自性;从十八界去观察,还是缘起无自性。包括缘起的理论也无自性;再从四谛、智慧、所得的得,一一的去观察,求其自性都不可得。

  因为法法的自性不可得,所以是空。

  这样就可以明白「空」的意思不是否定现象,而是否定把现象执着为实有的、不变的、永恒的自性。而「空」本身就在讲自性不可得,还要去掉什么吗?

  如蕴等是有自性的,今观其不可得,反而是错误了。因诸法本性是不可得的,不过众生未能彻悟而已;

  注意!这个很重要!如果五蕴是实在的、有自性的,而我们却把它观成不可得,那么这样反而是颠倒了。本来一切法是缘起的,本来就没有自性,本来就自性不可得,事实本来就这样,真相就是这样的!由于我们的无明,不了解,所以不能彻底的体悟真相而已。

  不可得的,还他个不可得,

  我们说他「不可得」,其实这个「不可得」也不是因为你观察才有的,因为观察到他的不可得只是还他个「不可得」而已!他本来就不可得,不是因为我们观察才不可得;实相的本身就不可得,再怎么观察也不可能得。过去我们由于无明不了解,所以执着于一切万法都是实在的。现在透过观察,确实找不到一个永恒的、不变的东西,真的是自性不可得。此不可得,只是见到真相而已。所以,当我们体证了不可得,只是还他个本来的不可得而已。并不是本来有自性,把他观成没有;也不是因为我爱染,所以我就执着要把它观空,请问这样能见实相吗?有的能把他观成空的吗?如果是真的有,你再怎么观察都是实在的;如果是实在的,再怎么去遣除还是存在的。正因为诸法本来空,本来不可得,所以观察到真相的时候:啊!原来如此!真相就是不可得,还他个本来而已!如果是还他个本来,那么还有所得吗?

  直显一切法的本来,

  我们常常讲:修行要悟到本来面目。真正悟到的本来面目,就是不可得。有人讲大悟小悟一百二十次,那么每次悟到的内涵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本来不可得,只有这一个真相,不可能有一百二十次的不同,空性体悟一次就够了。

  所以说:「以无所得故」。一切法本性不可得,众生以无明而执为实有。

  如果修行体会到了不可得,也就是证到空性的时候,是一切法本来就不可得!一切法的本性不可得!因为我们没有体证过佛陀所体证的缘起法,就不会了解真相。所以我们一直都活在虚妄里,看到如幻的万象都以为是实在的。佛陀了解了真相解脱以后也告诉我们他体证的方法,指导我们也去体会,只要体证到了,我们也可以了解真相而解脱。

  今天大家都在迷茫中,只有明白的人才能指导我们如何去体会真相。佛陀就是第一个明白的人,第一个觉悟的人,所以叫创觉。佛陀所体悟的真相是一切法的空性,是本来如此的,不是他发明、创造的,佛陀只是发现而已。佛陀第一个看到真相,了解真相,所以他解脱了。我们要解脱,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一样,去发觉真相。

  所以,不明白真相就叫无明,明白了真相就是明。无明的人活在幻相里,处处执着实有,以为一切万法是实在的;了解真相的人,了知万法的如幻性,了知万法的本性空寂,而爱染不起,执着不起,差别就在这里!所以,圣者和凡夫的差别就在于明与无明。

  佛法需要出家的僧众来宣流,佛法才能在人间广泛的传播,目的就是要把佛陀明白的真相和体验的方法,也让大家明白,后人才有解脱的路可走。我们照着这个方式、方向、方法,也能体证到真相,体证真相人人平等有机会,因为我们都活在本来空寂里面,就活在真理实相里面,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所以叫无明。

  注意,本来就是空性,如果不是本来空性,人人都没有机会。如果我里面有一个叫自性的东西,我一定要想办法修到没有,才能体证到跟佛一样,那就很难了!问题并不是如此!空性是法尔如是的,本来就寂灭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到、不了解而已。我们修行就要想办法去发现、去了解、去体证,体证到了实相,我们就会跟佛陀一样的解脱。注意!修行就是在探讨真相!这与外道的神话一样吗?这和信仰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体证到空性的时候,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只是还他个本来而已。我们今天没有了解真相,还在幻想里执以为实;当了解真相了,法法如此,没有一法不是寂灭,注意!这个理念明白了,观念厘清了,修行绝对不会盲目,绝对不会迷信!

  如童孩见鬼神塑像,不由地害怕起来,这因为不知假名无实,执有实鬼,闻名执实,这是众生不得解脱的唯一根源,即是无明,以有所得心求一切法。

  这里比喻:小孩子看到鬼或者是神的塑像就会害怕,即使成人看了也会产生敬畏。这是因为不知道假名无实的道理。这个现象其实并不是实在的,只是由于不了解真相,产生的实有感而已。就像我们从小受社会习俗的熏习,接受了很多宗教理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都认为有鬼,而且鬼很恐怖会害人。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观念,看到黑影都认为是鬼。不知道假名无实,就执着于有实在的鬼,即使闻到名字也执着是实在的,这就是众生不能解脱的唯一的根源——以幻为实。

  譬如:看到一条绳子在黑暗中,经风一吹,影像一动,就以为是蛇,就会非常恐惧。产生的那种恐惧感就是由于不了解真相,以幻为实。当第二天再从那里经过,才发现那是条绳子,因为了解了真相,恐惧也就消失了。

  明与无明产生的差别是这么大!众生在实有感的自性见中,一切法都会用有所得的心来求取,而永远看不到真相,所以说众生无明。反观一下,我们不要说外道,即使在不同体系的佛法里面,有直接让你体会究竟无所得的法,也有先让你建立有所得的法,然后再进一步破——归无所得,最后的归宿还是一样的!一个是引导我们去体证真相破无明,无明不破,贪爱是很难破的;一个是方便让你先有所依,然后再去破无明。很麻烦!如果再来能破无明还好,如果再来不破无明,就会永远在实有感里面,永远不能体会什么是无所得和能所俱泯!而且能所俱泯或者能所俱寂不是定境,是在讲法性;定境与法性的寂灭性之间的差别很微细,外道把定境的那种「境」当作是寂灭的灭,其实二者是有差别的。如果没有缘起的正见,是很难抉择的!

  今菩萨般若以无所得慧照见五蕴等一切法空,由此离我法执而得解脱。

  如果我们对五蕴执为实有,没有以般若空慧来照破他,我执和法执就有安立处,安立在五蕴与一切法上,我执、法执就破不了。我执与法执都是从五蕴、六处、十八界而产生的。当体会到五蕴、六处、十八界都是性空,我执和实有感就没有安立处,这样才能真正破除我法二执,才能真正的解脱!

  所以《般若心经》要「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我们执着的地方。五蕴是组合我们身心的条件,如果真的明白五蕴是空无自性和非实如幻的时候,我执便无处安立。观察色也不是,心也不是,那么「我」安住在哪里?所以,真正明白五蕴皆空,知道空性与无所得,实有感才能破除。如果我法二执不破,对一切的执着、贪欲、爱染也不会消失。

  从理论上说,以一切法本不可得,说明蕴等所以是空;从修证上说,即以无所得慧所以能达到一切法空性。

  回过头来,知道一切法本来就不可得,再以此不可得的内涵来说明五蕴本空!不可得就是空,空就是不可得。如果没有这种无所得的空慧,也不可能体证一切法空。那么,般若的空慧,是从缘起的正见而明白、而深入、而体证;无所得的空慧,很重要!没有无所得的空慧就不能体证到一切法皆空、一切法本空!

  这一句,总结以上五蕴等皆空的理由,可以遍五蕴等一切法说,即如:无色、无受、想、行、识,以无所得故;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以无所得故等。

  无所得,是从一切法来说的,涵盖了五蕴不可得,六处不可得,十八界不可得。

  丁二 得般若果

  戊一 涅槃果──三乘共果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就是菩萨以般若的空慧,体证一切法的空性,得到般若的果和证入涅槃的果。因为体证到无所得,心才能真正达到没有罣碍,那么我们就远离了一切的颠倒、恐怖、执着、贪爱,也就是说当我们这些颠倒罣碍执着一切都远离的时候,就是体证涅槃的时候。可见,涅槃不是用理论来谈论的,是远离了颠倒梦想,远离一切贪爱执着,才能体证的。

  观空,不是知识的论辨,而是藉此以解脱众苦的,所以接着明般若果。

  空性的体证,不是知识理论能达到的,对于空性无论我们怎, 么讲、怎样论、怎么辩都不能代表空性;而是我们藉助般若空慧的观照来达到灭苦的目的。修行就是透过这样的过程,达到了灭苦的结果,就叫得般若果。

  此明菩萨得涅槃果,即三乘共果。

  体证到了空性,体证到了涅槃,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证的果。声闻是由无常、无我,体证到涅槃,这是依三法印的次第悟入的;与菩萨直接契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实质是一样的。虽然下手处不同,一个是次第悟入;一个是直接契入,只是方法不同。但声闻、缘觉或是菩萨,所体证的绝对是一样的空性!一样的是无常、无我、涅槃!法性空寂都是一样的!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观一切法性空不可得,由此能「心无罣碍」,

  大乘的菩萨主要是依般若的空慧,去观察一切法确实是性空不可得,体证到一切法的不可得,才「心无罣碍」而解脱。《心经》其实就是让我们明白般若空慧。

  如游刃入于无间,所以论说:『以无所得,得无所碍』。

  菩萨体证到无所得的时候,一切没有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真正体证无所得、体证实相的人,在万法中是没有障碍的。

  无智凡夫,不了法空,处处执有,心中的烦恼,波兴浪涌,所以触处生碍,无边荆棘。

  凡夫为什么会痛苦烦恼?原因就是不了达法空,不了解真相。看到任何现象都以为是实在的,处处执为实有,于是烦恼随境而起。因为在实有见中就有所得,有得就有失,就有喜欢、不喜欢,烦恼痛苦像波浪一样推波助澜,相续不断。所以,只要六根触六尘,随时都起障碍,如无边荆棘,不论到哪里身心都无法安宁。

  菩萨离烦恼执障,能心中清净。「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而菩萨以般若的深观,了解一切法非实而无所得,所以烦恼不起,执着不起,就会回到本来所谓清净的地方。在空性的清净里面,没有罣碍,没有恐怖,也没有颠倒。

  恐怖为愚痴心所生起,心有罣碍,执有我法而患得患失,即无往而不恐怖。

  一般讲的恐怖是遇到很吓人、很害怕的事情或景象,才会心起恐怖,其实不是这样。得失心也是恐怖,不敢面对现实也是恐怖,只是感觉不到,其实都是恐怖。恐怖就是愚痴产生的,没有了解真相,所以心有罣碍,不能自在。

  经中说五畏:恶名畏、恶道畏、不活畏、死畏、大众威德畏。

  畏就是畏惧。人们都希望别人赞扬自己,怕自己的名声受到影响,人家一批评就很难过,还有你内心要保持自己的名声,希望听到赞美的语言。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怕别人批评不敢做;有的时候想做一件事,又害怕别人讥笑,也不好意思做。我们是否体会到:我们好像都活在别人的口舌下,好像都活在别人的意念中;这也不行,那也不敢,是否有这种感觉?

  我年轻的时候,就告诉同参们:我以后不活在别人的口舌下!我以后也不活在别人的观念中!那时候我就有这一点小小的体会。我觉得我们都很可怜,一直都活在他人的观念里一点都不自由,也不自在。想想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没有一个人不批评别人的?那么我们该怎样过日子?观念错误受批评,观念正确也受批评,那么你做哪一件事能使两边都圆满?没有可能!那你要怎么过日子?

  譬如:人们最害怕的莫过于害怕死亡,总以为讲这个字眼不吉利,不要讲;难道不讲就不死了吗?心中有恐惧,就是在逃避。有生必有死,哪一个人能逃避得了?难道你不管、不理、不谈就没事了吗?这就是活在恐惧里面,不敢面对死亡!不敢面对问题的人,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如果看到做大官或者比较有威德的,我们就会害怕。董事长很威严、很严肃,有的员工就会心生敬畏,都不大敢讲话。

  此中结归究竟涅槃,恐怖可约生死说,『坦然不怖于生死』,即自然没有一切恐怖了。

  恐怖,是落在生死的观念里面才产生的,如果不是生死的凡夫,是不会有恐怖的。人们最大的恐怖是生死,尤其好生恶死,就更恐怖了。想长寿的,毕竟还是要死的,谁也逃不了!所以最主要的是我们要真正的了脱生死,知道生死的如幻,超越对生死的恐怖,这就是自在!如果有生可生,有死可死,是无法超越的。唯有般若空慧,了知生不可得,死也不可得,才能真的超然于生死恐惧之外!这才是真解脱!而不是不想死,想永远活在人间,这是超生死吗?或者肉体死了,灵魂能到一个永恒存在的地方去永生!不是的!生死本来如幻,唯有般若的空慧才能照破他!如果有实在的生死,我们如何逃避?如何超越?唯有生死如幻,我们才能照破他,才能超越他!这一点很重要!

  菩萨了法性空,知一切法如幻,能不为我法所碍而有恐怖,即「远离颠倒梦想」。

  只有了达一切法的真相,没有一法不是空的,也没有一法不是如幻的,才能了达生也如幻,灭也如幻。这样,我法二执消失,不再执着,就没有恐怖了,此时才能真正的达到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即是一切不合理的思想与行为,根本是执我执法,因此而起的无常计常,非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以及欲行苦行等恶行。

  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那么什么是颠倒?在颠倒中就会有不合理的思想与行为,而颠倒的根本就是执我为实、执法为实。由此实有感而起的执着,不知一切万法是无常的,会执着在常里面;因无常带来的必定是苦,但是众生反而会执苦为乐。本质上是我不可得,会执着在实有自性,有一个清净的「我」;人身五蕴本来就不净,我们会执着是清净的。不是执着于五欲中享受,以为是快乐的;就是以严厉的苦行来折磨自己,以为这种苦行就是修行,这就是苦乐二边的恶行。

  众生执着在五欲里面以为是实在的,以欲望来满足自己,以为这样可以得到圆满的、快乐清净的。当知道快乐的虚幻性,根本不能真正的安心,又用苦行来折磨自己,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颠倒!没有了解真相的智慧,就会在颠倒中执着:常、乐、我、净。明明是无常的,明明是无我的,而执着在有我、有常,这就是最大的颠倒。

  梦想,即是妄想,即一切颠倒想。

  梦想,同前面颠倒的意思是一样的:不了解真相,每天都在希望中幻想未来能如何,这种希望就是妄想,有颠倒就有妄想。

  菩萨依智慧行──悟真空理,修中道行──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消除身心、自他、物我间的种种错误,即拔除了苦厄的根本,不怖于生死,能得「究竟涅槃」。

  真正的修菩萨行,最主要的就是依据智慧的抉择、智慧的行为,先体会空理、了解空慧,然后依空慧去修中道行。中道就是离二边的执着,离相对的观念,不会落入苦行,也不会落入乐行,能恰到好处;如实的观察一切法的空性与无自性而远离执着。

  如果真的能依此而行,体证到空性的时候,我们一切的颠倒梦想就会消失,就会离执了。那么我们身心的问题、自他的问题、我与外在一切条件的问题,种种之间的矛盾,错误的思想和颠倒执着的行为,都会因此而解除。

  我们的痛苦从哪里来?从身心的矛盾而来,从人际关系的矛盾而来,从我们自己与物质占有之间的关系而来。当我们体证空性的时候,身心的问题,自他的问题,物我的问题,就不再有矛盾和执着了,颠倒梦想就消失了。《心经》讲「度一切苦厄」就是以上种种苦厄都能够彻底拔除,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不再恐惧于生死了,这才是佛法所说的究竟涅槃!

  涅槃是梵语,意译寂灭,一切动乱纷扰到此全无,故称究竟。

  只要我们的身心还没有清净以前,没有了解真相以前,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带来身心的烦乱与苦恼。这个烦恼,是内在动乱的因素,真正体证涅槃的时候,这些动乱因素就消失了;同时,一切的生死问题也都解决了,这才是最究竟的!不是暂时的对治当下的某一个痛苦、某一个烦恼,因为其它的痛苦烦恼还一大堆,所以是不究竟的。而是我们内在身心中动乱、烦恼、生死的条件都已经止息了,这才叫涅槃!就是《阿含经》中所说的「永灭」。

  菩萨依般若,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大乘佛法修菩萨行,达到究竟涅槃所依靠的就是般若慧。缘起正见产生的般若空慧,直接契入的就是涅槃的体证。所以,不要以为修菩萨行,达不到涅槃的体证,那就错了。修菩萨行的目的还是在体证涅槃,只是不急于证入实际,与不能体证是不同的。

  我们如能依此以行,解一切法空,不但处事待人,能因此减少许多苦痛,生死根本也可因此而解脱了。

  菩萨大多是在家居士,能将缘起的正见建立稳固了,般若的智慧也开发了,就能在身心和一切万法中去观察其缘起性空,不必远离我们的事业和人际关系,都一样可以从中观察和体会的。我们要依般若的智慧来作为修行的前导,不是一定要到深山去,也不是非要出家不可;出家是很好的因缘,但是在家居士也一样的能够依法修行,只要有般若的智慧,能够有般若的空观,一样可以体会得到涅槃寂灭。这是很重要的!在现实的人间,出家人还是少数的,真正需要佛法的是普遍的大众。佛法的弘扬要靠普遍大众的宣传和推广,总不能为了解脱,所有的人都出家,那么人间还有多少人有机会闻法解脱!

  大乘佛法关怀的就是无边无际的众生,希望每一个人都有闻法解脱的机会,所以宣扬的是菩萨道,让人们如何在各自的本位上,在现前的因缘条件中,一样可以体会,一样可以解脱!可见,菩萨道的精神是何等的重要!菩萨的慈悲就建立在这个地方。大家在染缸里、在水深火热中也可以修行,这样大家就都有修行解脱的机会,菩萨的悲心也在这里呈现出来。修行并不是一定要出家,不是一定要厌离万法和放下一切的责任;一个人能出家,也有他出家的因缘,可以远离愦闹,把自己置身于某一种环境中好好的用功禅观,以达解脱,也是非常好的。但不是人人都有出家的机会,所以,世间普遍的需要广大菩萨行的慈悲利他的精神,这种精神要关怀到一切众生。所以菩萨行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缘起条件中必然的因果关系。

  很多人都否定大乘法,大乘法怎么能否定?大乘是必然会发展出来的,因为一切众生都需要!如果没有出家人来指导我们修行,我们真的只能在有为的善行中得人天福报,这里很重要!但是菩萨却未必一定要出家,在家的菩萨更多,只要依般若,学缘起法,能正见缘起,以般若的空慧深观,一样可以体证法性而解脱的。

  不管是什么身分,哪一种职业,只要生命活着都不离根尘触的作用,在生命的活动与作用中,能去深细的观察他,一样可以体证到法空性。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家远离了一切愦闹,在清净中观照当然很好,但是真正的观照就在动中是更如实的,因为心念很难保持宁静,触境很容易起烦恼,颠倒、执着,都是惯性在起作用,这时正是我们观照的好机会!所以,不要以为在家居士就没有办法解脱了,在家的因缘更好,只要我们懂得缘起,懂得修习般若空慧,一样可以修行,一样可以解脱!而且机会更大!

  如果师父这十年是在深山里,可能禅定功夫会很好,但是这十年我和大众接触,我也被你们提升了。在触的因缘中,我以前有时候会不耐烦的,但现在不会了。我以前说法容易用狮子吼,现在也少了,因为我在与大家的接触之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所以不是我在指导你们,而是大家在指导我,知道吗?这就是触的因缘,给我们大家都会带来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如果这十年我在深山里,这些体验从哪里来?如果一定要在安静的环境才能清净,在动中与触中却不能自在,这种自在又有何用?

  如果大家明白了,在家菩萨见法的机会更大!用功的机会更多!观察的机会更多!触动的因缘更多!如果能善用,把握每一个因缘,都有机会体会真理。如果我们能以般若慧去行,就能够体解到一切法空性,在人间待人、接物、处事中能够随缘自在,痛苦烦恼也会慢慢减少,直到生死的解脱。真正的解脱生死,还是要在法的因缘上能了达、超越,才是真正的解脱。

  戊二 菩提果──如来不共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讲菩萨,这里讲佛。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佛所以成就,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只是人、菩萨,最后证入佛果也是依般若。可见,离开般若的空慧,是没有办法证入佛果的。

  不但菩萨,诸佛也是依此般若而得成佛的。凡是证得圆满觉悟的,都名为佛。所以经上说:这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四方、四维、上下的十方诸佛,从最初发心,中间修菩萨行,直到最后成佛,无不是依般若为先导的。

  众生发了菩提心,慢慢的充实自己,也能去无私的关怀众生,行菩萨行,在世间修行体证,直到最后成佛,都没有离开般若智慧的先导。那么,众生发心需要般若,菩萨从初地到十地,还是不离般若,直到成佛还是依般若的空慧。可见般若的重要!

  所以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译无上,三藐三菩提译正等正觉,合称为无上正等觉、或无上正遍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涵义:阿耨,就是无上之意;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觉,那么合在一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或称无上正遍觉。

  正觉,即对宇宙人生真理有根本的正确觉悟;声闻缘觉也可证得,但不能普遍;

  正觉,指正确的了解、觉悟了人生的真相和宇宙的真理法则,就叫正觉。声闻和缘觉也可以证得,但不能普遍。这句话我们要明白,宇宙的真理法则,人生的真相不可能有两个,真理只有一个;那么佛陀所体证的,菩萨所体证的,声闻缘觉所体证的,绝对是一样的。但是声闻缘觉虽然一样可以证得,只是不能普遍。

  菩萨虽能普遍,然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还没有圆满,不是无上;唯佛所证,如十五夜月的圆满,故名无上正遍觉。

  声闻和缘觉虽然体证到了,因为没有发广大心,悲心不足,不能让普遍的众生都能体证法性而解脱生死,所以只是个人的受用。但是菩萨体证后不但自己受用,还要广利一切众生,让众生也和自己一样的受用。所以菩萨发心广大、遍及一切众生。菩萨的发心虽然如此,但是还不够圆满,还不能说无上,譬如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佛的圆满就像十五的月亮。这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来形容佛的内涵、佛的果位—圆满无上。

  般若与佛菩提,本非二事,般若是智慧,佛果菩提即无上正遍觉,又名一切智。

  般若是智慧,是了解实相的空慧;佛果的菩提,是无上的正遍觉,就是一切智。而一切智的智慧与前面的般若空慧,是同一种智能,不是两回事。

  在修行期中,觉未圆满,名为般若;及证得究竟圆满,即名为无上菩提。

  这里让我们明白文字表达的作用。我们讲般若,是因为还不够圆满;真正圆满了,就是无上菩提。所以般若和菩提的涵义有同、有不同;同,是同样是智慧;不同的是圆满与还没有圆满的差别。

  所以什公说:菩提是『老般若』。

  这个「老」字是成熟和圆满的意思。还没有成熟圆满就叫般若,真正成熟圆满了叫「老般若」,也就是这里讲的无上正遍觉。

  诸佛菩提,非仅是智慧,是以慧为中心,融摄佛果一切功德。

  阿罗汉体悟的与佛体悟的是同样的法性,问题是一个人成就不是很难,但要到福慧圆满就不容易了。个人的体证还容易,但是要广利一切众生真的不容易!所以,只有去体会,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如实的超越。此处所说的诸佛菩提不是一般讲的智慧,而是以智慧为中心,把佛果完全的圆满,一切功德具足。所以,有人就说阿罗汉还有余习,佛是没有习气的,佛是究竟圆满了。大乘与小乘的分别就是这个地方!

  诸佛因地修行时,不仅是修般若,也修施、戒、忍、进、禅等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故证果时,也证得无边功德,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上正遍觉,即圆具此一切功德的。

  佛陀的圆满有其内涵,诸佛成佛都有过去的因缘条件。佛在因地修行时,从初发心到菩萨的十地,这一过程不仅是只修般若智慧。菩萨行六度,以般若为导,但是重要的行是不能缺少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行不是有了般若智慧,就什么都不要了。只有慧,还不是圆满的慧,没有福行是不能圆满的。而佛陀是福慧圆满具足的。所以修行以智慧为导,还要在行中去关怀、利益一切众生,以此来让我们的施、戒、忍、进、禅定等到达功德圆满!

  有很多人虽然学了一些法,而事实上没有依六度去行,自以为懂了、会了,但是不能受用解脱。因为没有去实践,不能够行践与空相应的布施、持戒、忍辱,就没有真正的精进,也没有真正的禅定的力量,也就难以成就!

  五度的力量从哪里来?以般若作导航来!然后在实践中,体证到的无生忍,是真正的忍;精进是没有休止、没有松懈的;体证到的定,是本来就如此的定。这些条件都具足了,就会慢慢的与空相应。这都要在生活中真正的去实践,在利益一切众生中去体验的。你行行看就知道了,如果只有理论,你会发现一遇到问题,马上就会打退堂鼓;要能不退、要能圆满,谈何容易!所以我们说菩萨是从利他中完成自我的超越,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

  慧只是前导,慧以导行,要真正的去做。如果前五度做不到,内在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我执我慢就不能消除,怎么解脱?有慧无行叫诳慧。所以,我一直强调,虽然大家机会平等,菩萨初发心都有机会,但是注意!要不断的用智慧充实自己,还要以慧来导行。一定要在人事物、根尘触中去历练、去体会,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的超越。如果没有真正的超越,处处为自己设想,只想到自己的需要,不关怀身边的人,是不会受用的。

  譬如:一个家庭里如果不互相的关怀,只想个人安逸,这个家庭的和睦就有问题;一个公司里,如果不以公司和大众的利益为前题,每一个人只是注重个人的得失,这个公司也会出问题;一个道场也是一样,每个人只是想自己,想个人的需要,这个道场也不能圆满,自己的修行也不能提升,如何能够体会到性空,怎么能解脱!

  所以大乘是在利他中完成自我的超越,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处为自己着想,要超越我执我慢是不可能的。无我才能有牺牲的精神,无我才能关怀一切大众,这是修行最重要,最应把握的地方!如果处处只想到自己的需要,怎么能破我执?修行再久,不能从利他中去关怀众生,怎么能超越我执?太重要了!

  所以,很多人学了很多理论,也很用功,可是为什么总超越不出来,就是没有利他之心!这是菩萨道最重要的根本!这里点醒我们:佛陀之所以成佛,他是在因地的修行,就具足了圆满的福慧;不是只修般若,还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修习。先要自利才能利他,在自利利他中,一切功德才能圆满。功德圆满所产生的作用和力量就不同,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这是佛特殊的功能,别人是没有的。

  菩萨依般若证空性以摄导万行,

  我们回头再看菩萨道,菩萨道难行,一定要具备般若和体证空性,才能真正的不退转。学佛如果没有真正的般若慧与空性的体会,哪一个能不退转?佛法讲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鼓励大家都有机会,发世俗菩提心慢慢转到胜义菩提心。但是真正要行菩萨道,一定要体证空性!这样才能永不退转!

  所以我们一直上课到今天,就是要建立正见!第一,要懂缘起;第二要懂得般若,这是学佛修行最重要的根本资粮。打下稳固的基础,才能发出菩提心,在行的过程中才有助力,才有力量抵抗一切外在种种逆境的影响,才会不退转!我执法执很深的人,要不退转很难。因为众生本来就无明,不明理,不会和你一样的去修行体证,不可能事事都如你的愿。

  如果了解到众生的苦,了解到众生的无明,那么看待众生就像看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不会和他们一样的计较,而是想办法帮助他们;不管是骂、是打、或不理他都是帮助他的方法,为的是希望他们成长;只有这样,你的心里才不会恨、不会气、不会无奈。所以,没有般若空慧,怎么行菩萨道?怎么能关怀一切众生呢?导师指出重点,真正的菩萨依般若证空性,才能指导万行。不然,如何能在万行中圆满?如何去面对那些无知的众生?

  在实证边,能证智与所证理,能摄智与所摄行,都是超越的。

  能边所边,能证所证,不管是理论,还是行持,因为有了般若空慧,我们才能超越,才不会执着,才能不住。

  依此,《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如果没有般若的空慧,是不可能体证空性的。空性,是一切法平等无高下的;众生性与佛性,还是平等无高下。如果没有体证空性,会有分别,众生是众生,佛是佛,就会看不起众生,因为没有平等心。只有依般若的空慧,体证了性相不二,才能超越能所的相对。

  究竟的无上菩提,在实相慧的究竟证中,是即万行而离众相,超越不可思议。

  这个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达到真正的究竟无上菩提,当然依据的是实相般若,体证到实相的智慧,就在究竟体证的当下,就在万行中离万相。虽然一切相千差万别,但是于一一相,都能了达其空性、平等法性,在一切万相中不起相对差别的执着。所以,于一切相中而离一切相,于一切法中不执一切法,这叫「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才是真正如实的体证!「超越而不可思议」,这是用语言或想象所不能了解的、不能去思虑、不能去议论的一个境界。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都会深深的感动!导师用他体会的点点滴滴来引导我们,不是随便的应付。其内容、次第、方法、真相都非常的清楚,没有一点含糊。难道这些内容是学术研究可以了解的吗?只要我们在法上真正的用心,体会得愈深就愈感动!什么叫智慧如海?导师所展现的就是智慧如海!他以如此深广的智慧把二千多年来佛法流变的过程、内涵与次第,一点一滴都抉择的清清楚楚!我们能有幸听到这个法,能看到导师的论著,真是无量劫以来的福报啊!

  《心经》就要讲完了,我还是要告诉各位:人间是无常的,我们不一定永远都在这里上课,但是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导师的这些论著你们真的要珍惜!无价的法宝!非常的珍贵!我们在修学佛法中遇到的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在导师的论著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师父个人所学有限,与导师的体会比起来,可能万分不及一,要指导大家可能还无能为力。但是,导师的论著中确实具备了佛法的根本内容和修行的方法,大家只要有因缘、有需要,一定要在导师的论著中好好的把握和学习,你们需要的这里面都有,只要你们愿意学,导师是我们真正的善知识,大家要好好的珍惜这个因缘!

  菩萨修学般若,志在证得佛果菩提,为什么此经说菩萨证究竟涅槃,不说证菩提呢?

  有一些诤论和不同的看法,就是无上菩提与究竟涅槃哪里不同?我们只要对法有了那一份明白,就不会产生很多的诤论了。

  此因无上正等菩提,约究竟圆满说。唯佛能证得。而究竟涅槃则不然,是三乘共果,声闻阿罗汉,菩萨第七地──或说第八地,都能证得。

  这里解释无上正等菩提与究竟涅槃的不同之处:无上正等菩提,是约究竟圆满的这一面来说的,只有佛才能证得到;而究竟涅槃是三乘共果。所谓的无上正等菩提是佛才能觉证、达到的;可是涅槃却不同,声闻的阿罗汉与菩萨八地所证的无生法忍,是同样证得究竟涅槃。

  不过声闻者至此,即以为究竟,而菩萨虽了知无分别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得有诸佛护持,及发心度脱一切众生的本愿,于是不入涅槃,进趋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龙树说︰『无生是佛道门』。

  阿罗汉到了不动地证得涅槃的时候,就已经「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了,认为这是究竟圆满了。而菩萨是以般若的空慧,体证的是法空性,了知无分别法性,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讲一切法的寂灭性。法法道同,任何一法,都是从平等的法性而展现的。「无分别法性」,就是体证到法性的平等不二,就叫无分别。体证到平等不二的法性,达到无分别的时候就叫无分别智。有了这样的无分别智,也就知道法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解了不生不灭的真相,就自然无惧于生死海中缘苦众生了!

  「得有诸佛护持,及发心度脱一切众生的本愿」,过去无始以来就有这样的愿望,因为能够了解生死如幻,涅槃也如幻。这是以般若的空慧体证法性而了解的,所以就不会畏惧生死,而能发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意生生世世来人间缘苦众生。但是,不畏生死是有条件的,必须体证到无分别法性,也就是涅槃,但是不急于入涅槃,希望在人间行菩萨道,而达到与佛陀一样的究竟圆满。

  龙树菩萨所说的「无生是佛道门」,指行者体证到八地无生法忍的时候,发心趋向佛果,故说无生才是佛道门。真正成就大菩提的,这是一个入门的地方。八地菩萨和阿罗汉所体证的都是涅槃的境界,可是阿罗汉以为究竟了,「所作已作,不受后有」,可以入涅槃了。菩萨同样体证了这个法性,体证到生非实生,灭也非实灭的平等法性,而知生死如幻,不畏惧生死,进一步愿意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八地菩萨和阿罗汉体证的同样是涅槃法性;但是菩萨还没有像佛陀一样的圆满,就像十三、十四的月亮,要度尽众生才愿意成佛,这样的心愿发出来,才能利益一切众生,更能展现无我的精神!菩萨体证了法性空,慢慢的积聚无边的福德资量,圆满的时候,才如佛陀一样——福慧两足尊!所以,佛体会的、阿罗汉体会的、八地菩萨体会的同样是平等法性,差别就在于是否以此为究竟。

  丙二 喻赞般若德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是引喻赞德。咒是一般印度人所信为有极大妙用的;

  这是用咒的比喻来赞叹般若的功德。咒,在印度是很流行的,在印度的婆罗门外道的思想观念里面,认为咒有很大的力量、很大的妙用。导师只是如实的把这个内涵告诉我们。

  印度教徒,以为诵持密咒,可以藉咒语里的鬼神名字和秘密号令,解决人力所不可奈何的事。

  外道认为咒语有一种灵动力,因为咒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鬼神的名字,或者是他们认为是菩萨、佛的名字。以为持诵这样的咒语,可以产生人力不可想象的超越的特殊能力,他们认为咒语有这样的功能。其实咒语不只是印度有,中国的道家也以持咒驱鬼驱神,消灾解难;西藏在佛法没有传入以前,他们有叫笨教的也都是靠用咒语;印第安人的巫师,也用咒语。可见全世界的人类,自古以来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想象。

  凡欲求福、息灾、神通妙用,或利益人、或损恼人,都可从咒力中获得。

  现在大家普遍的认为持什么咒可以得什么福报;有什么灾难持什么咒就可以息灭;或者持什么咒就有特殊功能或神通妙用;或者持什么咒可以帮助别人;或者持什么咒可以去伤害别人。都认为咒有这样的力量,可以在咒语中得到这样的功能。现在社会上的咒语仍很流行,佛教中也有一些教派很重视咒语。譬如我们的早晚课中,早课诵的楞严咒,说是咒中之王,天下第一。

  以前有位法师很有趣,他出家大概四十年,因为身体不好,一直持楞严咒。他告诉我:他过去世被某某人下了咒,所以今生身体产生了种种的障碍,他对此深信不疑。我就问他:你不是每天都诵楞严咒吗?你诵得好流利啊!这不是能除一切障碍的咒中之王吗?他说:是啊!我问他:那么还有什么咒可以让楞严咒失效的?不然你的身体怎么还会这样?连楞严咒都没办法吗?他听了回答不出来。我说:你学佛诵咒诵了40年,最后你对自己诵的咒还是没信心。

  我们每一个人差不多都有这种观念。这里只是在点醒我们,我们的观念一般把咒的功用都想象成很神奇,以为这样灾就能消了,福报就有了,能得到神秘的特殊功能了,有的要去帮助人,有的要去害人,这是众生很普遍的现象。

  在无量的咒语中,有些效力大的,今即引为譬喻赞说般若的功德──大般若经意如此。

  这里是以咒语最大的威力,来形容《般若心经》的功德。也就是说,《般若心经》产生的功能,与最高的咒语的作用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比喻。咒语起源于古印度的时代,愈到后来咒语就愈被尊重和流行,但是早期的咒语较少。

  我们都知道,在印度,佛灭后五百年大乘佛法才开始兴盛,那么到一千五百年后,经典的内容就不太一样了!《般若心经》的流传也是一样。《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分上品、中品、下品,这部经就是在不同的时代汇集成的。我们读诵《大般若经》就知道,早期和后期所汇集的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别。早期的经典没有咒语,《般若心经》后面的咒语,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因为那个时代咒语流行。这里加入咒语的用意是因为印度当时认为这种咒语的力量很大,为了要赞叹《般若心经》的妙用和殊胜的功德,所以就用咒语来作比喻。

  所以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等。大神,喻赞般若有极大的力量;「大明」,喻赞般若的能破一切黑暗愚痴;「无上」,喻般若为一切法门中最,没有更过其上的。

  众生最大的愚痴,就是无明。众生因不了解真理实相而处于无明的黑暗中。而般若的智慧能照破一切黑暗与无明,让人们开发智慧见实相,所以这里形容般若的功德之大,就用咒语作比喻。「大明咒」:比喻般若能够破一切愚痴和无明黑暗;「无上咒」:一切法中能够让我们解脱生死的,唯有般若的空慧,再也没有比般若更高更上的法了,就是形容般若的重要。

  涅槃为无等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槃,所以名为无等等。

  佛法的终极目的就是体证涅槃,所以涅槃是最高的无为法。我们要体证的就是涅槃,涅槃是无上的,没有能和其相比的法,所以叫无等等。般若就是引导我们体证涅槃的最重要的智慧,与涅槃的功德是一样的,所以叫无等等。

  《大般若经》中尚有『是一切咒王』句,喻赞般若为一切法门之王。

  在《大般若经》里面还有一句话:般若是一切咒王,就是所有的咒里面它是最高的,威力最大的,叫「咒王」。《般若心经》就像一国之王一样,能统领一切咒的功德。「大神、大明、无上、无等等」,都是赞喻般若的功德至高无上!

  印度人诵咒,不外为了除苦得乐,今此般若依之可以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佛法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离苦得乐。离生死大苦,得涅槃寂灭乐。而真正能让我们超脱生死的,能真正体证涅槃的,唯有深般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

  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唯有体证实相的人才明白真实不虚的内涵。对于般若的内涵,如果没有深切的了解,也没有如实的体证,就不会感受到他的奥妙。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时时刻刻以般若的空观,能够观照自己五蕴当下而体证到性空,就能超越一切众苦。真正的体会到了就会了解,确实是如此的,所以叫真实不虚!如果学了般若的法,还不能用在自己身心的当下,烦恼、贪瞋痴依旧,如何能了达他的真实不虚?只有真正用功去体证而受用的人,才知道确实是真实不虚!

  菩提萨埵以下,即总标度一切苦厄的解说。此下,《大般若经》中缺。

  到这里为止的经文,《大般若经》里面都有;再下面的内容《大般若经》里面没有。也就是说《大般若经》中没有的内容,是后来加进去的。

  乙二 曲为钝根说方便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为钝根人巧说般若。愚痴众生,听闻般若,每不易信受,反生毁谤。

  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有的是利根,有的是钝根。咒语的功能,是针对钝根众生来讲的。

  因为众生执着在实有感里面。尤其是自己身心的感觉是那么的实在,对一切的万法感受是那么的真实,同他们讲空、非实、如幻,没有几个人听得进去,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大家执着在有,和他讲无我,他会害怕:如果没有了我,那我死了到哪里去?没有我,死了不就断灭了吗?就会产生恐惧!所以,在实有感里久了不容易信受,反而会毁谤佛法,这样问题就更严重了!

  这因为深观妙果,过于高上,卑劣众生是不敢希求的;

  经中说「观自在菩萨」,在哪里观自在?就在五蕴的观察上!了解五蕴皆是空性、非实、无自性的。只要透过这样的深观,了解五蕴的皆空非实,就可以超越生死,「度一切苦厄」而达到究竟涅槃。众生在这里容易产生疑惑:真的吗?可能吗?我们是众生耶!不敢相信观察自己的五蕴,体证到他的空性,就能够度脱一切苦厄。不要说过去的众生,就说当下的我们,对般若空慧真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而深信不疑吗?所以这里就讲「深观妙果,过于高上,世间卑劣的众生是不敢希求的」。

  「度一切苦厄」说的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信受?这是一个信心的问题。普遍大众的心态就是这样,认为佛果是非常崇高的,菩萨历劫修行是多么的伟大;可是反观自己:了解五蕴的如幻非实,体证他的空性,就能够「度一切苦厄」而进入涅槃吗?我们是众生呀!怎么可能!这对于钝根的卑劣众生是不敢希求的。那么要度化这些钝根的人只好用方便善巧了!

  尤其是众生一向执有,今闻经中一再说空,与他们本心相违,极难信受。般若法门,由此即不易宏传。

  经文的内容不但五蕴空、六处空、十八界空,智慧与得也是空;而且涅槃也是如幻如化,还是空。与众生执着的实有感刚好是相违的,要听闻和信受极难!从现实佛教界来看,讲破除实有感,宣扬般若空慧的人是很少的。但是,对一般钝根的众生如果用方便说「只要你怎么样,就可以得什么好处,能在人间求名、求利、求子,样样都能够顺心如愿;能长寿、能无病,死了以后又可以到那里去,永远享受极乐」,这样大家都很喜欢。

  现在社会普遍都在宏扬这样的方便,是因应众生的需求;如果处处讲般若、讲空,有几个人愿意听?难以信受!让大家明白空义,本来就不容易了,要弘传让普遍的人都了解他的重要,真的是很难!为什么佛教二千多年来每况愈下?就是因为适应与方便!为了众生的需要,为了满足大家的希求和欲望,而真正的般若深义就愈来愈不易弘传,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大概佛灭五百年后,特别是在千年以后,佛法为了适应时机,采取通俗路线,或是迎合低级趣味。因为这样,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以印度的后期佛教,为了适合当时印度人的口味,大乘经中都附有密咒。

  早期的经典是没有密咒的,从《大般若经》来看就能证明。更从原始的经典《阿含经》来看,佛陀是不允许弟子持咒的,持咒是当时婆罗门教的教法。我们学过《阿含经》的人就知道,即使圣弟子面对死亡都不去求一咒、百咒、千咒,都不求,不允许!佛法的解脱重在般若的空慧,重视智慧的开发。从原始佛法来讲,要懂得无常、无我,破了我执才能解脱的,与咒语是不相干的。但是后来整个社会都盛行这种持咒的风气,是为了要摄受有这种观念的外道,所以也加入了这个方便。直到现在印度的修行还很重视持咒。佛教在印度早已经灭了,现在想要兴盛起来很难,就是因为被婆罗门教,即现在的印度教同化了。

  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印顺导师为什么一直在宣扬缘起正见,恢复佛法的根本,彰显佛陀的本怀,让现在的我们及后世的众生能有机会了解佛法的本质。如果不了解导致印度佛教灭亡的这些方便法,这些方便法也将会在中国佛教界继续流行下去,那么中国的佛教也会面临与印度佛教同样的危机!印顺导师把二千五百年来的佛法抉择得清清楚楚,让我们认清佛法的本来面目,找到了真正的佛法的根本。

  经过时空的演变,有很多方便融摄进了佛法,佛法不得不在时空的变迁中,去适应当时众生的需要。就像导师所讲:印度佛教到后期为了适应时机,采取的是通俗路线。就是符合普遍民间信仰的需求,迎合低级趣味,这样才会被普遍接受。

  这里我们如果能明白,就不会随顺民俗的信仰。我们学佛不是在求适合我们喜欢的。如果我们的知见是正确的,就不应该有烦恼痛苦,应该自在解脱才对。可是,每个人的生活之所以痛苦和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知见有问题。现在我们要学法,是学我们不懂的、无知的部分;不是学我们错误的认知——自以为是的部分。那些迎合你需要的是正确的吗?你的贪瞋痴烦恼能止息吗?你又如何能解脱?所以我们学佛法,千万不要只听好听的话。有时候在破除我们执着的时候,可能会伤到我们的自尊,我们会很难过。但是,到底你是要真正能利益你的?还是要迎合你的需要?一定要抉择清楚,良药都是苦口的,大家要明白!

  千年以后,密教更不断高扬。

  印度大乘佛法的演变是这样的:于佛灭后五百年左右,大乘初兴,当时以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为主流,龙树本着「般若法门」的深悟,建立《中论》阐发缘起性空之深义,揭示生死解脱之根本,为三乘共证之门。又经过了二百年,唯识的思想就慢慢发展起来。到佛灭后的一千年后,以「唯心」、「真常」、「圆融」、「他力」、「神秘」、「欲乐」、「顿证」思想为主的秘密化的大乘佛法——密教,广大流行,成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日与梵神同化,此时佛教就在印度灭了。

  这不失为方便适化之一,如近人说法,每论及近代思想,虽所说的不尽合佛义,也每每引起近代学者对于佛法的好感。

  这里导师指出:印度当时为了适应而用的方便与现在用的方便是一样的。现代人说法,常常用现代的思想、现代流行的风潮来比喻。这种比喻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佛法的精神,但确能引起现代人或者是学者对佛法的好感,大家听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了解。这就是方便!

  同时,人们的思想是散乱的,而般若慧是要从静定中长养起来,此密咒不加以任何解说,一心持诵,即能使精神集中而达心专一境的定境,也可为引发智慧的方便。

  持咒的另一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一般人散乱的心思专注宁定。要开发般若智慧,必须要与静定相应,于静定的培养中才能引发般若空慧。因为众生平日的心思散乱,很容易向外攀援,不容易集中。如果用持咒的方法,不需要知道咒语的内涵和意思,只是随着咒语专心去念,让心思专注在咒语上,心灵慢慢就由专注而产生定的作用。那么,在定心中才能如实的观照,开发我们的般若慧。这个定对开发般若慧是有帮助的,有助缘的功能。

  这种方便,佛法里还不只一种,如读经、礼佛、念佛等皆是。

  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很多人在诵经,一字一字的诵,拜经是一字一字的拜。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目的主要还是在得定的功用上。只有让心慢慢集中的时候,我们的观察力才会专注。在观照的时候,才能清晰的发现我们内在的问题,这就是定力的作用!但是,定并不一定代表开发智慧,只是开发智慧的前方便。

  如从慧悟说:密咒不可解说,而解说起来,实与教义一致:

  我们持咒,并不知道咒的涵义。因为咒是梵语,没有翻译只是诵咒语的音。其实真正的咒语,以梵语来讲,翻译过来还是有它的意思。咒语的涵义与法的教义的内容其实还是一样的。

  如「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彼岸义,「僧」是众义,「菩提」是觉义,「萨婆诃」是速疾成就义。综合起来,即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的速疾成就!

  《心经》的咒语翻译过来还是有涵义的:「去啊!去啊!快点去啊!到彼岸解脱去啊!大家都要去啊!大家很快的就成就正觉啊」,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了解咒的意思,那么在诵咒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神秘感,想象咒也许有什么特殊功能。其实咒的功能主要是让我们的心能专一。知道咒语的意思以后,就不会觉得咒语很神奇了。

  「去啊!去啊!快点去啊!快点到彼岸的解脱境界去啊!大家都一起去啊」!这与我们现代所说的「大家要用功啊!人人都有机会啊!人人平等都能解脱啊!大家要有信心啊!来啊!来啊!大家共愿共行啊!」意思是一样的。

  这末一句,类似耶教祷词中的阿们,道教咒语中的如律令。

  这末后的咒语与中国民间的道教,他们所持的咒,最后一句话是「如律令」;耶稣教的祷告,最后一句都是「阿们」,意思是一样的。

  《心经》的从《般若经》节出而单独流行者,为了引令钝根人生信得定等,所以以度脱一切苦厄的波罗蜜,作成密咒的形式而附以「是大神咒」等之后。如解了咒意,这不过以大家同脱苦厄,同得菩提的愿望为结论而已。(续明记)

  所以,《心经》后面所附咒语,是为了方便,让一般的人能信受,也能因为持咒而得定。导师对咒语的解释很清楚,不会让我们迷信,这些方便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共证菩提,一同脱离苦海,这就是咒语真正的用意!那么《般若心经》讲到这里就圆满了。

  再来将整篇的重点内容复习一下,以加深我们对《般若心经》意义的了解。第一就是「观自在菩萨」,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观自在」?「观」,就是观察、观照。了解五蕴的空性与非实,我们就能超越执着,不再贪爱,不再无明而得解脱。而观照要依般若的空慧。只要有了般若空慧,去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包括六处、十八界的内涵,了解他的缘生缘灭,无实性,就不会执着在实有里,就能超越贪瞋痴的烦恼,而得究竟解脱!

  人人都有五蕴、六处、十八界的身心功能。只要愿意以般若的空慧来观察自己的五蕴,了解他的虚幻非实,不再执着,不再贪爱,远离颠倒梦想就能解脱。「观自在菩萨」是人人都有机会去证入的,这点很重要!唯有我们人类具备五蕴、六处、十八界的功能。唯有我们人类有抉择的能力和理性的思惟,可以去观察、可以去分析、可以去体证!所以,人身难得!如果没有五蕴,没有六处,没有十八界,就没有体证空性的机会!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就说明人人机会平等,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观自在的菩萨」。只要具备缘起的正见,以缘起的正见来观察五蕴与六处,人人都能有体会空性的机会。只要体证到了,也就真正的解脱了。

  学佛修行就这么简单!但是难信也就在这里!如果信心不移,我们还需要靠外力吗?我们需要的是正知正见的引导,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体证者,把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的照着他的方法去体验,一样可以体证得到!真的虚心如法的去观察自己的五蕴,哪一蕴不空?哪一蕴是永恒不变的?包括心灵的变化是最难体会的!哪一剎那是安住的?哪一剎那的心念不变?要慢慢的去体会!我们落在实有见的陷阱中太久了!从来不认识真相,这就是众生的无明!

  我们看到外在的一切境界,喜欢的就起贪欲,不喜欢的就起瞋恨,时时刻刻都在制造贪瞋痴烦恼,制造生死相续不断的业。只有在无明颠倒执着的地方看清楚真相,才知道过在何处。了解真相就不再胡涂,不会活在惯性中而不自知。问题是如何观察清楚?

  《心经》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观」是指如何去观察,如何去观照自己内在的五蕴与六处。这里真的明白了,外在的一切万法是不会障碍你的。我们今天会有喜欢与讨厌,是因为在无明中,在贪爱的惯性里面,不了解外在的一切也是如幻非实的幻相,还是缘起的。我们的观念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无。喜欢或是讨厌,都在相对的知见中讨生活,这样的生活哪一个人不苦?

  如果以般若的空慧,能照见自己内在的五蕴皆空,而体证到寂灭法性的时候,心才真能安住。外面的境界再变化,你的内心不会起颠倒。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就要在这个「观」字上下工夫!我们的时间不多啊,一定要珍惜啊!很多人都在观察万法,其实最主要是观察自己身心的动态。不要认为自己知识很丰富,学问很高深,智慧很好,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认识过自己!

  一个「观自在」者,一定认识自己内在的运作状态,清楚、了解五蕴、六处、十八界的功能,也知道了法的真相。而我们平时都往外攀,往外寻,要这样、要那样,喜欢、不喜欢,而不知道自己早就落入颠倒幻想的执着里面还不自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一直观察自己内在的动态。而这个称为「我」,每天都在照顾的、喜欢的、保护的、满足的这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大家每天都在讲「我」,而实际上并不认识这个「我」,所以才叫无明。

  《心经》的重要,是因为他引导我们当下契入的是生命的中心——五蕴、六处、十八界,从这里去观察,从这里直接了解他的虚幻非实,就能超越出来而不执着。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真正的修行是把自己的问题看清楚,才知道一切真的是无常,法法没有一剎那能安住的。既然没有一剎那能安住,什么是永恒的「我」?了解了,才能破除我执!

  大家一定要把握「不住」两个字的奥妙!无常的现象,一般人看的是生灭。观有生有灭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执着,而更要契入的是不生不灭。既然是不住,那么有没有实生?有没有实灭?如果生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当下体证的是寂灭法性,就是不生不灭!

  所以,一般的学佛修行有两个倾向:一般是从生灭下手,体会法法的无常;而大乘的不共慧是直接契入不生不灭的法性。虽然下手处不同,但体证的内涵是一致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可见,一个是次第的过程,一个是直接契入,只是方法不同。当下契入的是五蕴皆空,当下体证的就是寂灭法性。真正体证到的时候,真正的得是「得无所得」。如果修行还认为自己有个境界,已经得到什么了,就是还不懂得真正的毕竟空!

  所以「无智亦无得」,这句话很重要!如果不可得,那么有没有涅槃可证?如果认为有涅槃可证,涅槃是实在的,那是把无为法又实有化了,这样还是有得。所以,「空亦复空」才是毕竟空!这样才能彻底明白涅槃的真正涵义!大家要注意!

  今天《般若心经》讲到这里,就圆满了。谢谢大家。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