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三节 2 皈依的方法 2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颜班•希热将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三节 2 皈依的方法 2

  ◎皈依「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

  在金刚乘中,内相的皈依,三根本为所皈依之处。「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中,修行加持的根本是上师,修行成就的根本是本尊,修行事业的根本是空行。「上师、本尊、空行」实为「加持、成就、事业」的三根本。

  1.上师

  有关上师的意义,请参考前面第三章第三节及第八章第一节。

  2.本尊

  作为一位金刚乘的行者,需要了解本尊的意义。藏文称本尊为「e dung」,「e dung」是什么意思呢?「e」是指我们的心,我们的意;「dung」是指将本尊和我们的心,以誓约坚定不渝地结合在一起。

  本尊是从法身佛中,为利益众生,以报身的形象所显现的佛,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其中以慈悲、寂静、祥和的状态显现的本尊,是为「寂静尊」;以比较凶猛、忿怒、恐怖的状态显现出来的是「忿怒尊」,如中阴百尊中的42位寂静尊和58位忿怒尊。

  每一种法门的主尊,是为本尊。修法的时候,必须要依赖本尊,才能成就。如果主修一个法门,每天不间断,时时刻刻观想这最主要的一尊佛,这就是修持本尊的意义。我们常说,「修千百万尊佛,难成就一佛;修一佛能成就千百万尊佛。」这是修法的诀窍。当然,这并不代表你不能再观想其它的佛,而是提醒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一门深入,专一修行。如果没有抓住修法的窍门,心意不定,人云亦云,今天修这个本尊,明天又换另外一个本尊,换去换来,修行方法一再改变,一直到老死,如果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所依来专修的话,当然不会有任何成就。

  修行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本尊呢?修持哪一尊本尊,不是由别人来帮你寻找,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如果你受了某个本尊的灌顶,表示你和这本尊有因缘,至于你是不是修这个本尊,还要看你自己有没有决心和时间来修行而定。每个人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漫长的修行过程中,一定和某些佛,连接上很深的因缘,就像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虽然接触过成千上万的人,可是只有几个人和我们有很深的因缘,值得我们依赖和信任一样。

  如果我们将信心全放在某一尊佛的身上,透过自己专一的观想,让自己的意完全和这尊佛合而为一,就像奶和水融合成奶水,最后分不出来哪一部分是奶,哪一部分是水一样,练习将你的心和这尊佛合为一体,就是所谓的「修本尊」。

  3.空行

  什么是空行呢?以慈悲力,在法界中,幻化出许多形相来利益众生,消除众生以及修行者障碍的菩萨们,称为空行,有的称为勇父。不论是空行也好,勇父也好,两者同样的意思。我们虽然看不见他(她)们的存在,但是只要如法的修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不但设法保护我们,不受外力的影响,还会帮助我们修行,以达更好的境界。尤其是修行人将要成就的时候,常会有很多不喜欢看到修行人成就的妖魔,特别是天子魔等,专门会设障碍来阻挠。比如,以前佛陀在清晨,睹明星即将成道时,就有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来扰乱。能帮助修行人成就,排除干扰,去除障碍的,通称为空行。

  ◎皈依「脉、气、明点」

  密相的皈依,以「脉、气、明点」为皈依之处。简单地说,「脉、气、明点」中,脉是指人体内从头顶到私处,有以脉瓣结成的轮幅,包括人体所有的神经系统等等细微的部分。气,在藏医学中,泛指流布在人体的五种根本气:持命气、上行气、下泄气、平住气和通行气。有了气,人的生命才得以生存,当体内某个部位的气不通,身体就会生病。除了气以外,人还要靠什么存活呢?人有了脉和气,还要具备明点(意识),气才能运行转动;而明点是大乐的精髓,以种种形式存在脉道中。整个脉、气、明点是人生命存活的所依。

  在修行上,「脉、气、明点」是相对于「身、口、意」而言的,如果我们能彻底净化身、口、意的业习,就可以成佛;如果没有理解这个道理,没有彻底清净身口意的罪业,就会一直在无边的轮回中辗转受苦。

  1.脉清净而现化身

  在不共密续中,我们赖以修行的身体,是依靠脉为支柱;脉清净而后现出化身;净化「脉」,消除身业,是成就化身佛的来源。

  2.气清净而现报身

  我们依靠气,发出语言,气清净而后现出报身;净化「气」,消除语言上面的业力,是成就报身佛的来源。

  3.明点清净现法身

  我们的心识是依靠明点。明点清净后,可以现出法身,净化「明点」,清净意业,是成就法身佛的来源。

  完全彻底清净脉、气、明点,可以让我们很快得到佛的法、报、化三身究竟的成就。而实修法报化三身的自性,是依靠胜义菩提心。如果你不了解脉、气、明点,就不知道如何依靠它修行净化,证悟心性真实的本来面目。

  金刚乘中,脉、气、明点殊胜的所依,从哪里可以得到成就呢?依靠大乐。大乐,具备了一切殊胜的空性,就是密法里所讲的光明大明点。也就是说,气、脉、明点净化后可以证悟空性,透过对空性的直接体悟,现出佛境界,具足一切殊胜圆满,这种快乐是永恒不变的大乐。

  ◎皈依「本体、自性与大悲」

  金刚乘的极密皈依,是在能皈依和所皈依二者无分别的本智中,以清净的本体,光明的自性,周遍十方的大悲,为皈依之处,这是极殊胜的金刚妙义所在。

  1.本体与自性

  本体与自性,虽然两者在中文的涵义上好象没有差异,但在藏文上是有分别的。本体体性是法身,不生不灭,无形无相。从本体中显现出的光明,就是自性。从遍知一切的本体法身中,可以现出光明自性的报身。本体和自性的关系,就像是灯和灯光一样。当我们将电力输进来,电灯发出亮光,这时,你认为灯和灯光,是分开的?还是一体的呢?我们不能说,灯就是灯光,但也无法将这两者分开作用。同样的,本体是空性,自性是从空性中显现出来的光明智慧,二者同体有别。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愿利益天下众生,当最后愿力成熟时,就真的会具备利益众生的能力,就如同把灯一开,灯光会自然显现,不假造作一样。

  2.大悲普照

  从本体体性法身中,显现出自性光明的报身佛,由自性光明中,以大悲心周遍十方,现出许多化身来利益众生。就像刚才比喻,将一盏灯点亮,灯光出现以后,从灯光中发出来的光线,可以照射整个大地的众生一样。

  ◎三宝、三根本、三身同体

  虽然在理论上,将佛、法、僧三宝,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以及体性、自性、大悲等法报化三身,分开来解释,好象彼此不相关,其实,三宝、三根本以及三身中,本体体性是法身,是上师,也是佛宝;自性是从本体中显现出来的光明相,是报身,是本尊,也是法宝;大悲是慈悲众生,从报身显现出来的化身,是空行,也是僧众,彼此关连,本来同体,没有分别。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