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根松仁波且:以九种心依止上师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根松仁波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根松仁波且:以九种心依止上师

 

  第十五世噶mb上师与我们的大手印传承有直接的法缘关系,他的法子第二世蒋贡康楚仁波且是噶玛慈成上师的根本上师,而噶玛慈成上师是直接传授我大手印法的传承上师。第十五世噶mb提出了一位密乘行者依止上师必需具备九种心,我们今天也应将此奉为圭臬,如法地要求自己。

  第一、孝子心——如子女般孝敬

  佛陀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列举了父母的十大恩德:一者怀胎守护恩、二者临产受苦恩……十者究竟怜悯恩。一一恩德,难以酬报。故经云:“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然而上师恩更胜父母恩!虽然无数劫的生死循环中,一世又一世的父母对我们有着无尽的养育之恩,但他们从来未能令我们从轮回的相续中获得解脱,而今得遇救怙主上师如意宝,我们千万劫渴望解脱轮回的痛苦,今生才终于得以实现。所以密乘弟子怎能不百般恭敬、供养上师,恒顺上师的教诲?

  第二、金刚心——如金刚般不渝

  金刚是坚固不变之义,我们依止上师的心应坚固如金刚一般。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变迁,自身处于什么样的顺逆境界,始终坚定对上师的信念。不论上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导方式,即便是最严厉的训斥、棒喝,也绝不改变依止上师的心。如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上师一般,历经无数次考验,仍丝毫不退失自己的信念。

  第三、大地心——如大地般承受

  大地承载着万物,对形形色色的各类有情和无情众生,大地均以博大的胸怀予以包容和纳受。同样,我们对上师的一切所作行也要以相对的清净心恭敬胜解,不生邪见;对上师交代的事,要不怕任何艰辛,勇于荷担。正因为相应上师的这种信念,我们自心的善根也不断地得到滋养,如同大地滋养着万物一般。

  第四、轮围山心——如轮围山般环绕

  就像轮围山以须弥山为中心作环绕,我们也要以上师为中心凝聚在一起,紧紧围绕在上师的坛城周围,如众星拱月般共同爱戴上师,护持上师,护持上师的事业。

  第五、下属心——如下属般遵从

  如同臣民必须绝对遵从君主的命令,我们也要无条件地遵从上师的教诲。修行中不夹杂个人的主观想法,严格按照上师怎么传,我就怎么修。就像那诺巴尊者依止帝洛巴上师后,毫无疑义地遵照上师的指示实践各种大小的苦行。

  第六、仆使心——如仆使般承侍

  我们要树立如仆使承侍主人一般的信念,任劳任怨地为上师、为传承的事业尽心尽力,同时在上师面前常怀谦卑。可是有些人觉得,我为上师和传承做了多少事,我很有功德,理应受到尊重;或者认为自己很博学,很有财富,很有地位等等,因而贡高我慢,这些心态都是不该有的。

  第七、病人心——如疗病般迫切

  《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当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医病想”。我们要把自己看作是久患轮回重病的人,受尽了五毒、三苦、八苦等折磨,如今惟有上师大医王才能救治。所以对上师生起迫切依赖的心,恳请上师慈悲施予甘露妙药,把千劫轮回的病根彻底断除。应时时想着:我是病人,急需救治,任凭上师大医王如何对治、如何下药,我都完全接受。

  第八、门犬心——如家犬般效忠

  家养的狗能为主人看家护院,忠心耿耿。我们依止上师的虔诚心、对传承护持的信念也要像门犬对待主人一般忠贞不二。

  第九、益友心——如益友般坦诚

  我们要把上师视为最知心、最值得信赖的好友,心里有什么想法,要坦率地请教上师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要相信上师的慈悲与智慧,能解除我们心中的困惑。有些弟子老是把话藏在心里,不敢对上师说,担心让上师知道了不好,这就没有把上师当作益友。心里话不能随意对其他人讲,但应该对最知心的朋友讲。对上师要敞开心扉,把自己的难处、苦处、不解之处、自己的知见等等都应坦诚地向上师表白。

  第十五世噶mb给我们提出要以上述九种心来依止上师,我也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更深层地讲,要如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上师。因为一旦毁了上师戒,就直接毁了自己的慧命。对学佛人来说,慧命更重于生命,只要你真正明白因果,这道理是显而易懂的。密乘所有戒的根本就是上师戒,你一旦违犯了,即使修法再积极,也徒劳无益。譬如有的人在依止某上师的过程中违犯了上师戒,然后就像若无其事地转而依止其他的上师,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先前犯戒的罪业一笔勾销,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因为违犯了上师戒,意味着皈依上师的戒体已经毁损,若不及时痛切地忏悔,必定堕落!

  诸成就上师都为我们作过这样的开示:视上师如佛陀一般恭敬。但事实上,很多人对待上师与佛的恭敬心是有差别的,他们总认为上师与佛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为什么上师相应法讲金刚持与上师无二无别?因为只有树立上师如佛一般的信念,我们才能坚信上师所传的一切法并精进地修行,这样才能启发、唤醒自己内在的上师。

  我们依止上师,首先要如儿女依赖父母般难舍难离。小孩子离开父母,自己就没有生存的能力。同理,如果我们没有上师的摄受引导和殊胜加持,学佛怎么可能有所成就?所以依止上师一定要建立这种依赖心。

  其次,要如蜡烛般燃烧、奉献。“我”就像蜡烛,什么时候蜡烛烧完,我执没有了,你就了悟空性。另外,我们对上师三宝也要像蜡烛燃烧一般无私地奉献,不图任何的回报。

  再就是如鱼水般相应。鱼在水里很自在、很欢喜,鱼若离开了水也就活不成,所以鱼、水是很相应的。你对上师有没有鱼水般的相应?我不是要求弟子一定要为我做些什么,你我一年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希望你平时能按照上面的要求好好维护你心目中的上师---三昧耶上师,你也会成就上师的果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