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根松仁波且:新年话无常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根松仁波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根松仁波且:新年话无常

 

  -----2002年春节前夕讲于厦门道场

  有些人学佛多年,显密教法学了不少,但修行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展?主要原因就是内心从来没有真正观修过无常,从来没有生起过出离心。

  出离心、菩提心和相应心是我们修行的重点,缺一不可。从修行的次第上说,如果没有出离心为基础,就不可能生起相对的菩提心,当然也就不可能相应上师三宝。观修无常与轮回之苦是让我们生起出离心的殊胜方便。我们可能不易体会轮回之苦,因为我们无法见到地狱和饿鬼道众生所受的苦。然而,无常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实实在在体验到的。

  回想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大的如美国“911”事件,小的就如我们每一根头发的生长与脱落,哪一样不在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看看我们的周围,许多比我们年纪大的人已经去世,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有的也先我们而去,甚至比我们年轻的人也早早告别了人世。回顾人生几十年的光阴,不就像闪电一样吗?除了如梦的记忆,还留下什么呢?可是为什么我们总以为死亡是遥不可及的,为什么那么确定自己会有百年的寿命呢?许多人天天在打算百年之计,却从未想过明天会怎样?明天就是无常!明天和来世哪一个先到,你如何知道?谁想到会发生“911”事件?如果明天死亡就降临到你的头上,你该怎么办?你有几分把握?

  我们暂且不说死亡,就是今天你忽然被剥夺了全部财产,你能放得下、能悠闲自在吗?临终时要告别至爱的亲人和辛苦拼搏得来的家业,还要脱离这个伴随自己一生的肉体而独自离开,你能安然地走吗?如果从未真正体会无常的人怎么可能放得下?

  现在很多人修行只是练嘴皮子工夫,嘴里念着“无常”,心里却眷恋着世间的一切。“无常”不是口头语,是一种从身心上都可体验到的修行方便,如果我们能深入地观照和体悟,就会有真实的受用。不然,哪怕是无上密部的心髓法要,如果不深入修学,也得不到真正的利益。

  有些人认为观修无常是很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不然。如果你不能体悟无常,又如何懂得生命的可贵?如果你知道今天就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你还会不珍惜,让它白白空过吗?新年快到了,这在世间看来是喜庆吉祥的事,但实际上它就是无常的警钟。希望每一位弟子都能明白我们所过的每一天都在死亡之中,现世生活中的一切只是另一种中阴、另一种梦觉而已。在此送给大家一段新年寄语:

  菩萨过年悲众生, 荒度人生空欢喜,

  强家团圆灭弱家, 吃命害命求长命。

  生死无常如过年, 因果轮回如四季,

  万物众生如天地, 一切本来同体身。

  一声警钟告无常, 生老病死诸烦恼,

  惟有三宝方可度, 祈愿惊醒迷梦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