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十五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十五讲

 

  宗义宝鬘 第十五讲

  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6/09

  上次讲到经部宗认为持色的眼识、持声的耳识或持味的鼻识等五根识都是无错乱识,可是在唯识宗以上诸宗都认为根识是错乱识,只有佛的五根识才是无错乱识,凡是异位凡夫的五根识全部都是错乱识。

  为什么说它是错乱的呢?举例来说,如同魔术师一般,魔术师会利用木石,再透过他的持咒的咒力去影响观众的根识,使这些观众的识产生错乱,而看到这些木石变成马、象或其它东西。除了魔术师用这种咒力来影响之外,另外也有可能是这个人自己本身生病了,比如他的眼睛患了眼翳症,可能就会把雪山看成蓝色,也可能把一个月亮看成两个月亮。

  唯识宗可以分为真相派和假相派,这两者主要是在对境安立的方法上有所差别。真相派说粗分的外境是有的。假相派则说粗分的外境是没有的,只有细分的外境而已,可是,眼识还是可以看到粗分的外境,就像被魔术师用咒语迷惑的观众眼睛会看到象、马一样,因为过去世无明习气去沾染我们的眼识之故,因此,我们会看到粗分的外境。所以,主张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蓝色等等粗分的外境者,又说能见到是因为过去世无明习气沾染的缘故,这样的主张者就是唯识宗的假相派。

  真相派说粗分的外境确实是有的,就像你所看到的粗分外境显现出来的一样,这些粗分的外境确实是有的,并没有受到过去世无明习气的沾染。所以,假相派和真相派最重要的差别之处就在于有没有粗分的外境。

  请看第七十八页,「假相唯识派主张:不但青色现为外境已受无明染污,连青色现出青色,以及现为立体物象,也同样受无明染污。」什么叫受无明染污呢?也就是过去世你已经在识田当中种下颠倒的习气,所以,现在以无为有,你就会观见事实上没有的事物为有。

  请看文,「因此,主张『根识中所现的立体物象,一如现象一般存在』的唯识师,就是真相唯识派的定义。主张『根识中所现的立体物象,不如现象一般存在』的唯识师,就是假相唯识派的定义。」这就是他们两派的差别,不过,这两派都一样是不承许有外境的。

  请看文,「甲一、真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分三:能取所取等数派、半卵对开派和掺杂无二派。」所取就是指对境,能取就是指识。这里说的能取所取等数,也就是对境的显现和我们的识去取,这两者可以说是等分的,也就是相同的意思。

  请看文,「关于这三派的差别,学者们的说法不一。」对于这三派的差别,各有各的说法不同。这里讲到的拱如.杰千桑布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他曾经写了一部《中观纲要》,.

  请看文,「拱如杰千桑布所著《中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2页

  观纲要》一中:书说『取名『能取所取等数派』为们张当眼

  ,是因他主:识摄取蝶翅花纹时,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也如实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这些影像就会现起来,就像蝴蝶翅膀上面的花纹,对境方面提供了青、黄等花纹,在有境方面也会如实的生起来。

  这是作者引了《中观纲要》里面的讲法,事实上,有很多学者对于这一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不同的主张,这边只是提了这一部论中讲到他们被取为这个名字的原因。他们这一派主张:当我们的眼识去缘取对境的时候,对境会提供它的境相出来,我们去看对境的眼识(有境)也会相等的去缘取那个对境,两者好像都是等分的,因此被称为能取所取等数派。

  请看文,对开派』为们张时,境的方

  「取名『半卵,是因他主:如是取境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则不浑然生起青黄等一一

  面提供了、、不同的映相。」也就是有境方面是生起无相的映相出来,也就是两个不是相等的,因此才会被称为半卵对开派。

  请看第七十九页,「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如是取境时,境的方面所提供的只是花纹的境相而已,不是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有境方面并不浑然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只是浑然生起花纹的映相而已。」当有境执取对境时,对境方面并不是提供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出来,而只是把很多种颜色的花纹一起提供出来。而有境也不会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只是生起各种不同颜色花纹的映相而已。

  虽然这位拱如.杰千桑布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可是,追随他的主张的人并不多,也就是他所主张的并不是大家所共同认同的。

  请看文,「种钦.雷巴桑布和班禅.索南札巴等人说:『取名『能取所取等数,是因为他主:持花们张纹眼所识见青黄异样的,持花

  派』、二色体;同纹眼识上也有许多(与青、黄相对应的)异体眼识。』」也就是对境方面会提供不同的颜色出来,去执持对境的眼识也是一样会生起很多不同的颜色出来。

  请看文,「取名『半卵对开派』为们张虽然的总说来,青

  ,是因他主:色和持青眼识二者都是心识的本质,但二者却是异体的。」取名为半卵对开派,是因为他们主张对境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两者的体性是一的,可是,它们却是异体,也就是反体异的,也就是反面是不同的。

  请看文,掺杂无二派』为们张纹青黄二色

  「取名『,是因他主:花上的、同体;同样地,持花纹上青、黄颜色的二种根识也是同体的。」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花纹上的青、黄二色体性是一的,同样的,持花纹上青、黄颜色的二种根识体性也是一的。

  刚才说的班禅.索南札巴是哲蚌寺洛色林学院写教材的师长,下面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3页

  《大宗义》则是哲蚌寺果芒学院的教材。请看文,「《大义书说『取

  宗》一中:名『能取所取等派』,是因他主:持花的眼花,花上青、黄等色数量相等的同类识顿时生起。』」因为这样才被称为能取所取等数派。

  数为们张纹识见纹时与纹

  请看文,「取名『半卵对开派』为们青与持眼二者,识

  ,是因他主:张青就其生成的时位来看,二者一前一后;然而就识缘境的时间来看,二者是同体的。」取名半卵对开派,是因为他们主张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两者,就其生起来的时间而言,两者是一前一后,也就是青色先生起来,然后再生起持青色的眼识。然而,如果就识(有境)缘取对境的时间上来看,二两者则是质一的,也就是一体的。

  请看文,「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持花纹的眼识见自境(花纹)时,与境(花纹)上青、黄等色数相等的同类识并不顿时生起;唯独持花纹(总相)的眼识,是持花纹上青、黄等色的根识。」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持花纹的眼识(根识)去持对境的花纹时,与对境上的青、黄等花纹颜色的数量是相等的同类识,也就是所生起来的颜色的数目跟对境所现出来的颜色的数目是相同的。因此,在时间上这两者不是同时生起来的,而是前后生起来的。

  请看文,「上述三说,何者较妥,请自(抉择)受持。」格西说他们色拉杰也有他们的教科书,同时也有宗义的教科书,宗义的教科书当中有列了拱如.杰千桑布所说的这一段,并不是说他讲的就是绝对有理的,而是因为他是色拉寺的僧众,就将它列了进去。但是,因为他说到以无相的方式生起、以有相的方式生起,就使得他们搞不清楚,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说的。因为拱如.杰千桑布也深受了以前祖师主张的影响,所以,他也会作这样的主张。虽然他受到这些祖师的思想的影响,可是,他个人又讲到用有相方式生起、用无相方式生起,这一点就让大家都搞不清楚了。

  在第七十九页当中,种钦. 雷巴桑布和班禅.索南札巴两人对于能取所取等数派的主张这一段的讲法,格西认为他们讲得很好,可是,对于半卵对开派的主张讲法就有一点奇怪了。因为半卵对开派是属于唯识宗的,唯识宗没有人说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是异体的,都是说一体的。至于半卵对开派,则以《大宗义》当中讲得比较好,他说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生起来的时间是一前一后,可是,识缘起对境的时间是同体的,这样的讲法比较正确。

  请看文,「能取所取等数派又分为二派:一派主张八识,另一派主张六识。」他们作这样的分类是有点奇怪,因为能取所取等数派是属于真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都是主张八识的,根本没有主张六识的,而这里讲有一派是主张六识的,看起来就有点奇怪。

  请看文,「掺杂无二派也有两派:一派说六识,另一派说单一识。」作这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4页

  样的区分,我们也会觉得有点麻烦,因为这样的区分是我们无法承许的。因为能取所取等数派、半卵对开派和掺杂无二派等三派全部都是属于真相唯识派的,真相唯识派全部都是主张八识的,所以,这里又区分为一派主张八识、一派主张六识,甚至说一派主张六识、一派主张单一识,这样的区分有点奇怪,因为唯识派当中主张六识的是假相派而不是真相派。

  一般说来,主张单一识的,也就是主张只有意识的,这样的宗派在佛教当中是有的,可是,它却不是所谓的掺杂无二派。主张单一识的,应该是毗婆沙宗或经部宗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真相唯识派会去破主张单一识的宗派。单一识就是只有意识,而没有眼识、耳识等等这一些。主张单一识的宗派说事实上只有意识而已,可是,当眼睛看到外境的时候,意识会转变成眼识,而在耳朵听到声音时,意识则会转变成耳识。主张单一识的宗派说:可以主张有六识,可是,真正只有意识而已,意识可以转变成眼耳鼻舌身等五识。

  主张单一识的宗派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只猴子被关在一个房间里面,房间里面有五个窗户,当你在东边的窗户叫这只猴子,猴子就跑到东边的窗户去,如果你在西边给牠食物吃,牠就跑到西边去。因此,这只猴子可以东西南北跑来跑去,而事实上只有一只猴子而已,你可以把牠取名为东边的猴子、西边的猴子等等。

  因为真相唯识派会去破主张单一识的宗派,所以,这边说掺杂无二派其中有一派主张单一识的观点,这是不太合理的。

  请看第八十页,「甲二、假相唯识派。假相唯识派分:有垢和无垢二派。有人说:『因为一派主张:心体受到无明习气的垢秽所染污,所以称为有垢派。另一派主张:心体丝毫不受无明习气的垢秽所染污,所以称为无垢派。』」

  这里讲到,我们都是凡夫,在凡夫的心相续当中,都有很多的颠倒、错误的执持,我们会以无为有、以有为无、以是为非或以非为是。为什么会有很多这些错误的颠倒执持呢?我们从宿世以来,因为受到补特伽罗我执和法我执这两个我执的无明习气沾染的关系,等于我们的心相续已经不是干净的了。因为这二我执沾染的关系,等于说我们的心识已经变脏了,变成跟无明一样是污秽的。就像一个容器装一些臭味道的东西,如果把这些臭味道的东西放在这个容器里很久,即使把这些臭味道的东西倒掉,再将这个容器洗干净,容器本身还是会存有这个臭味道。如果你再放其它东西进去,这些东西都会受到这个臭味道的影响,而变成先前那个臭味道了。我们的心识就像这样,受到无始以来二我执的无明所沾染,我们的心就不干净了。

  有垢派说我们心的体性已经受到无明习气的垢秽所污染,所以,我们的心本身已经不干净了,心的体性也一样变成不干净了。无垢派说虽然我们的心受到无明习气等污秽的沾染,可是,心的体性却没有被沾染。有垢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5页

  派说心和心的体性都受到无明习气的沾染,无垢派则说心虽然受到无明习气的沾染,可是,心的体性并没有受到沾染。这两派看来,无垢派讲的是比较正确一点。因为我们如果透过努力修道的话,我们的心是可以远离这些染垢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的体性并没有被沾染之故。

  就像一滩浊水,也不是这个水本身就是污浊的,它只是暂时被污染而已,只要你把它放置久一点,水澄清的那一分跟污浊那一分就会分开。就像天空一样,天空只是暂时被云所遮蔽而已,并不是天空的体性本身就有这些云,所以,天空也会有离云的时候。

  我们的心就是被无明的染垢所沾染,所以,我们现在无法去悟得何为空性,无法了知前后世。可是,因为心的体性没有被无明的染垢所沾染,只要我们努力去修道,就会悟得空性及了知前后世。所以,我们应该要认同的是无垢派的主张。

  请看文,「也有说:『因为一派主张:佛地虽离无明,但仍有错觉,所以称为有垢派。另一派主张:佛地已离无明,也没有错觉,所以称为无垢派。』」假相派所分下来的有垢和无垢派,因为有两类说法,大家要抉择哪一个,自己去选择。

  就像经部宗一样,唯识宗也可以分为随教行和随理行的唯识宗。无著菩萨写了五部地论,这五部地论可以说是唯识宗不共的论著。五部地论就是《本地分》、《摄抉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跟随无著菩萨所写的五部地论而行的唯识宗,就称为随教行的唯识宗。《七部量论》是法称论师所写的,《七部量论》是唯识宗和经部宗共通的论著,随理行的唯识宗主要就是奉行法称论师所写的《七部量论》。如果以经部宗而言,就是随理行的经部宗,而唯识宗里则是随理行的唯识宗。《七部量论》当中,主要的有三部,其它四部可以说是这三部的支分。《七部量论》主要就是《释量论》、《量决定论》和《理滴论》,这三部是主体,而《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和《诤正理论》等四部则是支分。

  请看文,「三、释名。因为此派倡言:一切法只是心的体性而已,所以称为唯心宗或唯识宗。」也就是这一宗主张诸法唯心而已,也就是诸法皆是心所造的。

  唯识宗、唯心宗和瑜伽行派这三个名词是同义字。为什么这一派又被称为瑜伽行派呢?请看文,「又,此派从瑜伽行的观点确立修道的实践(次第),所以也称为瑜伽行派。」

  以上就是讲到唯识宗的定义、派别区分及释名。接着看主张的部分,也是分为基、道、果等三个科判。简而言之,基就是指二谛或四谛,道就是指方便和智慧,果就是指色身和法身。如果再推广解释的话,就会牵涉到境、有境、所缘和所断等等的主张。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6页

  请看文,「甲一、根的主张。」就是基的主张,基的主张就分为对境和有境。请看文,「(一)、境。唯识宗主张把一切所知概括为三性。」也就是一切所知全部涵盖在这三性当中,三性就是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和遍计所执性。

  请看文,为们张为法是依他起,一切法性是圆成实,

  「因他主:一切有其余诸法是遍计所执。」他们主张一切有为法都摄于依他起性当中,这里的一切有为法就是指一切事物而言。一切空性都摄于圆成实性当中,一切法性、空性及胜义谛等都是同义词。除此之外的其它诸法,就都摄于遍计所执性当中,比如所知、有或无为虚空等等,都是摄于遍计所执,另外,虚空花、兔角等等也都属于遍计所执的范围。总而言之,一切有为法(事物)都是摄入在依他起性当中,而一切空性都摄入圆成实性当中,除此之外,其它不管是有的或无的,都是摄入在遍计所执性当中。

  当人家讲到唯识宗是怎么划分一切所知的,你就应该说唯识宗是把一切所知摄入三性当中,三性就是依他起、圆成实和遍计所执性。再详细一点说,就是一切有为法都摄入在依他起,一切空性都摄入在圆成实,除此之外的其余诸法都摄入在遍计所执性当中。

  唯识宗和中观自续派有共同的主张,也就是一切诸法都是由自己方面存在(成立)的,或是说由自相存在的。上次讲的《中观宝鬘》则是完全站在应成派的观点讲的,并不会讲到诸法是有自相存在、自性存在或自己方面存在的。可是,我们现在讲的是唯识宗,唯识宗就会提到这一些。

  请看第八十一页,「虽然唯识宗主张:这三种法都是『自成的』、『以自性而存在的』;然而(若论其)是否真实存在,则这三者便有差别。」唯识宗说遍计所执并非真实存在的,非谛实存在的,而依他起和圆成实都是谛实存在的、真实存在的。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依他起性的法都是真实存在的,圆成实性的法也是真实存在的,而遍计所执性之法则是非真实存在的。

  在佛陀转第三*轮的时候,所宣说的法就是属于唯识宗的法。在佛陀的第三*轮当中,就清楚明白地讲到一切有为法都是依他起性的、一切空性都是圆成实及一切其余诸法都是遍计所执,很清楚明白地讲到这三性。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唯识宗分为五派,粗的而言分为两派,细的而言则分为五派,也就是真相唯识派分为三派,就是能取所取等数派、半卵对开派和掺杂无二派,而假相派则分为有垢和无垢两派,唯识宗总共可以分为这五派。这五派当中的任何一派,都共通承许这三性,而且主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的法是真实存在的,而遍计所执性之法则是非真实存在的。

  简而言之,何为事物呢?也就是依于因缘而存在的法就称为事物,凡是不依于因缘而存在的法就是常法。为什么依于因缘而存在的称为事物且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7页

  被摄入依他起性当中呢?因为依他起的意思就是随他转的意思,因为它必须要仰赖于其它的因和缘才能够存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事物是依他起性的缘故。至于依其它因缘而存在的法称为事物,这样的主张,即使中观宗应成派和自续派也是这样承许的。这里面并没有讲到依他起性的定义,依他起性的定义也就是依于其它因缘而存在的法。

  请看文,「凡于胜义上不存在,而以概念性质存在的法,就是遍计所执的定义。」遍计所执性,在胜义上而言,它是不存在的,可是,在执这个对境的分别心上,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里说「而以概念性质存在」,概念性质在藏文就是分别心,在分别心上它是存在的,在分别心上存在的法就是遍计所执性的法。

  请看文,「它分两类:假立名言遍计所执与不得义相遍计所执。」简而言之,一个是有,一个是无。因为遍计所执涵盖着有的法和无的(不存在),假立名言遍计所执性的法是有的法,不得义相遍计所执的法是无的。

  请看文,「前者如所知,后者如(人、法)两种我。」前者就是指假立名言遍计所执性所安立的法,就比如所知。后者不得义相遍计所执的法,比如补特伽罗我及法我。人就是藏文的补特伽罗。这里虽然说所知是假立名言遍计所执的法,可是,所知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可以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类。这里所举出来的所知是唯所知而已,仅仅是指所知本身而言。如果是所知的法,则不一定是遍计所执性,例如有为法则是属于依他起性的。

  请看文,「依托其它因缘而生,并且又是圆成实所依的法,就是依他起的定义。」依他起性的法,第一,它必须是依托(倚赖)其它因缘才能产生的,第二,它又是圆成实的所依处。比如瓶子是依他起性的法,因为它是仰赖于其它因缘而存在的法,而且,它又是圆成实, 所依处的法,也就是瓶子上的空性的依止之处就是瓶子。我们也可以说:柱子是柱子上空性的所依处,事物是事物上空性的所依处。

  请看文,「它分两类:清净依他起和不清净依他起。」举例来说,清净的依他起就比如清净剎土而言,不清净的依他起则比如不净的世间。书上举的例子,清净的依他起就比如圣者的后得智或佛的相好,不清净的依他起就比如有漏的近取蕴,也就是我们的心相续所摄的有漏的近取五蕴。

  接着讲到圆成实性的定义,圆成实跟空性是同义词。请看文,「空掉二种我中任何一者的真如性,就是圆成实的定义。」真如性就是空性,也就是空掉补特伽罗我及空掉法我任何一个的空性,就称为圆成实性的定义。空掉补特伽罗我和非补特伽罗我是同义词,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如果看到「空掉」、「非」或「远离」,这都是同义词。空掉补特伽罗我和非补特伽罗我是同样的意思,这就是指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如果讲到空掉法我、非法我或远离法我,这都是同义词,意思就是指细品的法无我。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与细品的法无我两者是圆成实性,因此说「空掉二种我中任何一者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8页

  真如性,就是圆成实的定义。」不论是空掉补特伽罗我或是空掉法我当中的任何一个,这个空性都是指圆成实性。

  请看文,它为颠圆实与不易成。圆实」事实上,不颠

  「分二:不倒成类变倒的圆成实根本就不是真的圆成实,而不变易的圆成实和圆成实两者是同义词。

  请看文,「前者如圣者的三摩四多智,后者如法性。」圣者的三摩四多智就是圣者的根本定智,将它取名为不颠倒的圆成实,虽然取名为不颠倒的圆成实,可是,它不是真正的圆成实。圣者在根本定当中,根本智专注的缘念于空性(圆成实),所以将根本智取名为不颠倒的圆成实,事实上,它只是专注缘念于空性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圆成实。不变易的圆成实才是真正的空性,就比如法性。

  请看文,「不颠倒的圆成实虽然被列入圆成实之一类,但却不是(真正的)圆成实;因为那,不是道的究竟所 缘——『一种清净法,此法一旦被缘上,便能(产生)尽除障垢(的作用)。』因此,圣者的三摩四多虽被称为不颠倒的圆成实,但不是道的究竟所缘,因此不是真正的圆成实。

  如果圣者的根本定当中的智缘念于空性的话,就可以渐次的将所有的障碍染垢断除,因此,我们称他所缘念的空性为圆成实,而将根本定当中的智取了一个名字叫不颠倒的圆成实。

  真正的圆成实就是不变易的圆成实,也就是圣者在根本定当中以根本定智去缘念的空性(圆成实),他这样持续的修持下去,就可以将心相续当中的所有染垢净化掉,所缘念的空性就称为真正的圆成实。如果这个圣者在根本定当中只缘念于自己的根本定智,不管他怎么修,都不可能将他心相续当中的染垢净化掉,因此不颠倒的圆成实不是真正的圆成实。

  大家已经对真正的圆成实有所了解了,比较不了解的可能是不颠倒的圆成实不是真正的圆成实。因为不颠倒的圆成实是指圣者的根本定智,因此以根本定智去缘念自己的根本定智,再怎么修都不会净化自己的染垢。如果你是在根本定当中以根本定智去缘念空性而禅修的话,那是可以将这些罪障净化的,所缘的空性就称为真正的圆成实、不变易的圆成实。

  问题:刚刚格西讲空掉二种我,可是,以唯识来讲,他也承认有我的存在,他所空掉的二种我如果不是我执的话,那么,所空掉的二种我是什么?

  回答:二我就是指补特伽罗我和法我。意思就是空掉能够独立自主存在的实体我,就称为空掉补特伽罗我。唯识宗所说的法我就是外境实有,也就是外在真实存在之我,将它空掉就是法无我。唯识宗说遍计分为两个,一个是假立名言遍计,另一个是不得义相遍计,这两者在胜义上是不会有的。就在瓶子上而言,如果在瓶子上空掉能独立存在实有之补特伽罗,那就是瓶子上的补特伽罗无我,如果在瓶子上空掉外境真实存在的我,那就是瓶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9页

  子的法无我。

  唯识宗说如果在诸法之上空掉能独立存在实有之法,那就是补特伽罗无我,如果是空掉外境真实存在之法,那就是法无我。唯识宗说在任何一个法上都有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也就是瓶子上有两分,一分是细分的补特伽罗无我,一分则是细分的法无我。如果在瓶子上空掉能独立存在实有之补特伽罗我的话,那就是瓶子上的补特伽罗无我,如果在瓶子上空掉外境真实存在的我,那就是瓶子上的细分法无我。

  你可以在瓶子上成立起二种细品无我,可是,瓶子本身不是二无我。唯识宗的主张是一切诸法都可以成立起二无我,事实上,自续派的安立方式也类似于唯识宗的安立方式。自续派安立的法我是指谛实成立,而唯识宗安立的法我是指外境真实存在,唯识宗和自续派两者的讲法是蛮类似的,在一切诸法上都可以成立起二无我,可是,在法本身上就没有说它是二无我了,在诸法上的二种细品无我就称为圆成实。

  问题:是否瓶子本身是存在的这一分是不用去破除的?而在瓶子之上那两个要证的无我来讲,瓶子之上的补特伽罗无我和瓶子是怎么产生连结的呢?又如何从瓶子之上去破除补特伽罗我呢?

  回答:在瓶子上空掉了,或者说瓶子上能独立存在之我没有了,这就是成立起瓶子上的补特伽罗无我了。空掉瓶子上的外境真实存在的话,那就是瓶子上的法无我。如果是就应成派而言,瓶子不由自己方面存在,这就是瓶子上细品的法无我。比如我们是剎那剎那在坏灭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我们身上安立起细分的无常。我们一年一年的衰老,一年一年的改变,到最后就死了,这就是在我们身上粗分的无常。

  问题:这还是很奇怪啊!

  回答:补特伽罗我是怎么成立起来的呢?就是不需要去观待蕴和它的支分而能够独立存在的。为什么说在瓶子上可以成立起补特伽罗无我呢?意思就是这个补特伽罗是来使用这个瓶子的,补特伽罗是依于五蕴而假名安立的,所以,补特伽罗并不是不观待于五蕴而能存在的。这个使用者(补特伽罗)一定是要依于五蕴假名安立的,也就是他必须观待于五蕴而能够存在来使用这个瓶子。在瓶子上要成立起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能独立实有存在的使用者(补特伽罗)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是瓶子上补特伽罗的细品无我。同样的,外在所有的房子、山川景色、一切物品都是一样的,如果能独立存在实有的使用者(补特伽罗)空掉的话,就是在这些物品上成立起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到底是谁能够享用这一些呢?就是依于五蕴而安立的补特伽罗才能够使用。

  问题:刚刚讲任何一个法上都有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这指的是有为法吗?

  宗义宝鬘讲解第 140页

  回答:指的是所有一切「有」的法,即使是无为法,它本身也会有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比如无为虚空。

  问题:是否依他起和遍计所执上面都有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呢?

  回答:是的,两个都有,即使是圆成实上也有这两个二无我。

  问题:刚刚讲到空掉二我中的任何一者是细品的无我,是否意思是细品的无我才是属于空性?

  回答:这两个细品的无我都是空性,除了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这两个之外,就没有其它空性了,应成派也是这样的主张。自续派里面也有人说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不是空性。另外,应成派和唯识宗都认为灭谛和道谛是空性,都是涵盖在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当中,在这两者之外,就没有再安立其它空性了。

  问题:刚刚讲到根本定智在缘念根本定智是属于不颠倒的圆成实,不颠倒圆成实是属于有境的部分,不变易圆成实是属于对境(空性)的部分,不颠倒圆成实不是要去缘不变易圆成实而去修证吗?为什么又说不颠倒圆成实是根本定智在缘念根本定智呢?

  回答:根本定智是不颠倒的圆成实,这个根本定智并不是真正的圆成实,如果是真正的圆成实的话,我们以根本定智来缘念圆成实的话,就可以净化我们的染垢。不颠倒的圆成实是根本定智,以根本定智去缘念根本定智来净化染垢这种说法是没有的,因为根本定智不会缘念根本定智,凡是事物一定不是根本定智之所缘,而根本定智是属于事物的范围,用根本定去缘念根本定智是不可能,所以,根本是不可能净化罪障的。在根本定当中,主要缘念细品的空性,而在缘念细品空性的时候,这些粗的有为法都会被遮止掉。所以,在根本定当中唯一缘念的就是圆成实而已,不会现起其它的,也就是根本定根本就没办法去缘念根本定,因此才说不颠倒圆成实不是真正的圆成实。

  问题:所以,根本定智缘念根本定智只是一个假设而已吗?根本定智根本就不可能去缘念根本定智吗?

  回答:根本不可能去缘念的,只是假设如果根本定去缘念根本定的话,那就根本不可能净化罪障。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