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七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七讲

 

  宗义宝鬘 第七讲

  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2005/04/27

  上次讲到第 51页的道谛及三种无为,接着下面,「凡有漏法皆是应该断的,因为资粮、加行二种道也是应该断的。」这是毗婆沙宗的主张。

  一切所知可分为有漏、无漏二类,至于有漏法在毗婆沙宗都是所应断 ——凡是有漏法皆是所应断。这里所说的「有漏」,除了道谛之外,其它的一切有为法都属有漏的法,为什么?因为道谛是圣者心相续当中才有。讲到五道,五道是获得解脱一切果位的方便(方法)。

  五道就三乘而言,每一乘都有五道,所以一共有十五道。声闻乘的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以及无学道。独觉乘和菩萨乘也是一样,都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所以三乘各有五道,一共十五道。

  既然说有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来修这三乘的补特伽罗也有三类。这三类的补特伽罗他们都各自有所应学的-三类所应学,也有三类所应断,及三类所应证得的。这些所应学、所应断、以及所应证,下面会讲到。

  刚讲五道当中,资粮道、加行道是属凡夫道,至于见道、修道、及无学道,称为圣者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属圣者道,则称之为道谛。既然是道谛,就是属无漏的法。资粮道、加行道是凡夫道,所以是属有漏的法。

  刚提到「凡是有漏皆是所应断」,被所应断所周遍。资粮道、加行道是有漏,也是所应断。因此在这里说资粮、加行二种道是应该断的。书上对有漏下一个定义:就所缘与相应任何一者而言,凡是能增长漏的法,就是有漏法的定义。从此处可看得出来,是不是随着惑、业而转?是随着惑、业而转的法,就是有漏的法,不随业、惑而转的法,属无漏的法。

  这本论的作者三宝无畏说,「见道只是无漏道,而修道与无学道则各有漏和无漏二种道」。毗婆沙宗主张修道、无学道各有有漏和无漏这二种道。可是在其它论著里,没有讲到,在其它论著里讲到修道、无学道是唯无漏道而已,他当然有他讲的理由。

  修道者必须要先登上资粮道,再进入加行道,之后就进入见道,入了见道的同时,即登上圣者道(无漏道),之后进入修道,之后必须去证无学道。这些应该去登的次序,声闻、独觉、菩萨道的补特伽罗全部都一样。

  当补特伽罗登上修道时,他要断除烦恼的方法有二种,第一个是要断烦恼的根本-补特伽罗我执,所谓「补特伽罗我执」,在这个补特伽罗心相续当中,有一个执着,这个执着不会去观待蕴、五蕴或其支分,好像自自然然、自在的生起执着。事实上,补特伽罗是依于五蕴而安立的,不是不依于五蕴而能安立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51页

  登上修道的补特伽罗,已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在那个时候他已通达了,这个补特伽罗并不是不观待五蕴而能自己存在。补特伽罗我执就是行者心中,去执补特伽罗是不需要观待五蕴而能够自主而存在、安立。这位行者若证得补特伽罗无我,通达补特伽罗是必需观待五蕴而安立的。

  「补特伽罗我执」和「补特伽罗无我」,二个是正相违。补特伽罗不观待五蕴而能由他自己方面存在的执着,是颠倒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烦恼贼。这一个通达补特伽罗,必须依于五蕴才能安立的心,就是去证得真实义的心,此是我们应该要依止的。

  初证得补特伽罗无我的行者,在他心续中仍然存有:一个是补特伽罗,不观待于蕴而能独立存在的补特伽罗我执;另外一个是补特伽罗必须观待于五蕴而安立的补特伽罗无我,那时他心相续中有这二个心。这个行者如果持续的去积聚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亦即持续修持善品的话,将可以助长证得正确补特伽罗无我的心。

  越去串习补特伽罗无我,证得正确的心,这个不正确的补特伽罗我执的心,力量将会越来越削弱,一旦通达补特伽罗无我的心,达到非常强烈的程度时,这个颠倒心——即补特伽罗我执的颠倒心,将完全被消灭殆尽。

  在那个时候,这位行者就已经证得消灭烦恼贼的阿罗汉果了,这个证得的心即无颠倒的心,他是跟真实义的实情相符合的,又透过去修持种种的善品,来做靠山的缘故,所以能一直存在的。另外相反的,颠倒的心——补特伽罗我执的颠倒心,因为与真实义的真实情形无法相符合的关系,所以所修造的善品,无法当他的靠山。

  这个颠倒的心,也就是指补特伽罗我执,不观待于蕴的安立而能自主存在的这个颠倒的心,一旦我们将他断除的话,也就是将烦恼的根本,完全断除、断尽。这位断除烦恼者,是属无漏的,就已经在无漏道了。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容易断除的方法,可是这种断除的方法不够稳定,那个道就是 52页第 2行的静道,就是好的;「粗」,就是

  粗相,所谓「静」不好的。我们要如何将他断除呢?如何透过粗静相道将他断除,我们先要了解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的烦恼至少有三种,三界当中的有情也有三类。

  我们是属欲界的补特伽罗,在我们心相续当中,有痛苦、有颠倒的心、也非常的短寿。除此之外在欲界里的补特伽罗,相貌可能有不齐全之处——即可能有五根不全的地方。在欲界的补特伽罗,还经常都有可能受到人和非人的伤害。

  色界就只有一些天神而已,没有所谓的人。色界的补特伽罗,刚才说只有天神而已,他们都是非常的长寿,且具有很好的相貌、妙色,且具有先知、神通,没有任何苦,身上还会发出光芒。欲界的众生会缘于色、声、

  宗义宝鬘讲解第 52页

  香、味、触这五境而生种种烦恼。

  这些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行者,会依于他们上师的口诀,很正确的了解到欲界的过患,他们会观照到欲界的过患。这位行者已经获得奢摩他时,依于上师的口诀,就会完全的看到欲界的过患。欲界补特伽罗有苦的、行色不美,且寿命很短,并且在欲界中有种种的饥荒等等这些。也观照到上界的种种长寿、妙色、神通等功德。这位行者他已经了解到欲界有这么多的过患,在欲界有这些众多的战争、饥荒,甚至地水火风四大的种种伤害,及刚刚所说的过患,所以看到了欲界的粗相,如刚才所说粗就是坏、不好的,所以看到欲界的不好。

  他看到这个过患之后,又看到色界没有痛苦、长寿、妙色,且有神通等等这些好处,生起想要得到的心。当这位行者在禅修时,就缘念到欲界种种过患,先前他所缘念的这些过患,已经看到,观照到了。所以自然遮止掉对欲界生起贪欲的心,而生起想要追求上界的心。

  就好像我们有某个东西,本来我们都很喜欢他,后来又有另外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比较起来,比先前这个好,所以比较之后,对先前这个东西的那种贪着心,自然就会舍弃掉,而生起去贪着后来那个好东西的心。做这样修持的人,他所修的道就称为粗静相道。粗就是不好,欲界的不好;静就是色界的好。

  故说用这样来断除欲界的这些烦恼,是种很简单的方法,因为这样的断除方法,这位行者的心力不是很强,只是暂时将烦恼压伏住,暂时将他舍置一旁而已,将来遇到因缘的时候,还是会生起来。因此这位行者的心,称之为有漏的心。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说修道的行者,在他心相续当中,仍然有漏和无漏二种道的缘故在此。

  像这样来观欲界的过患,观上界功德的修持法,连外道都有。这样的修持法,并不一定要用我们内道的修持。刚才所说的去观照、通达补特伽罗无我,必须要观待五蕴而安立的这个心,只有内道才有。因为圣道虽然都是无漏的,但圣者心续中的道则不全然是无漏的,譬如修道位心续中的粗静相道,就是有漏道。

  讲到此为止,大家有没有听得懂?有没有疑问?因为经部宗所说的也类似于此,所以若这里有好好了解的话,那下面就可以进行比较快。

  问题一:请问格西拉,刚讲初证无我者有二心,补特伽罗不观待蕴即可存在,这个不是应断的吗?为什么初证无我者还有这个心?还算初证无我者吗?

  回答:这位初证补特伽罗无我的补特伽罗,他的心相续当中,在那时有这二个心-「补特伽罗我执」和「补特伽罗无我」,二个是同时存在,乃至补特伽罗无我这种证悟,还没有达到最究竟之前,都一直存在。

  宗义宝鬘讲解第 53页

  格西拉举例说,我们的心相续就如同一个大城市般,这个大城市住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我执。住了「补特伽罗无我」,他有许多大臣、眷属众,这些人全部都很正直,是善良的。「补特伽罗我执」是颠倒的,他也有他的一派。

  这个「补特伽罗无我」是正的、善的,既是正的、善的,自然会赢得民心,势力愈强,最后得到整个国家。这个「补特伽罗我执」是颠倒的,他没有什么靠山,对方势力愈强,他就愈来愈弱,到最后「补特伽罗无我」的心达到最强时,「补特伽罗我执」的心当然就消灭殆尽,此时这位行者可说是已经脱离整个生死轮回了。

  对一个还没有证得补特伽罗无我的人,就好像我们。我们心相续当中现在没有补特伽罗无我的心,只有补特伽罗我执的心,虽然如此可是在我们心相续当中,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善品、善业,就好像没有国王,可是已经有很多大臣在那里运作,一旦有补特伽罗无我的证悟时,这些宰相、臣子一定马上拥护。所以一个补特伽罗心相续当中,可能有证得补特伽罗无我的心和补特伽罗我执的心在。

  问题二:补特伽罗无我这个部分来讲,是不是独立实体的?我执那个不观待蕴即可存在,是不是独立实体的我?

  回答:格西拉先解释:「所谓补特伽罗,就是有心相续者。」,心相续所摄的五蕴,如果依于五蕴而安立的话,所安立者就称补特伽罗。这个不观待五蕴的安立,而能独立存在的,就称「补特伽罗我」或「补特伽罗我执」,这个补特伽罗我执如果没有的话,就称为「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我执的心是颠倒心,不是常一自在的我,是能独立自在的我,如果去执补特伽罗不观待五蕴而能够独立存在的这个心,就称为「补特伽罗我执」。将这个心空掉(没有的意思)的话,就是「补特伽罗无我」。

  问题三:讲初证无我时,在有部来讲见道有十六心,他是在指第一心时,还是在指第十六心时?这二心,证道时,是指那一个?

  回答:证得十六行相的心都有,此为一般而言。也有一些补特伽罗并不是全部都有证得无常等十六行相的心,有一些证得,有一些没有证得。

  问题四:讲无漏道时,见道位以上都是无漏道,见道位、修道时还是有正在断烦恼的无间道,得到解脱的部份,那正在断烦恼时,也是无漏道吗?

  回答:若就这部论的看法,作者的见解而言,毗婆沙宗所主张的见道是无漏道,修道是有漏和无漏。修道又可分无间道和解脱道,修道的无间道又可分二个,一个是无漏道,一个是粗静相道(属有漏道)。同样的从这部论的观点看来,应该修道的解脱道也一样有无漏道和有漏道,有漏道是指世间的粗静相道,无漏道是指证得补特伽罗无我。

  宗义宝鬘讲解第 54页

  我们说补特伽罗我,这个我在我们心中现起来的时候,似乎不需去观待五蕴,因此会一直生起我爱执的心,也因此当他人稍微对我们一点点不好时,会不舒服、不高兴、会生气,他人对我们好一点时,我们就会高兴生起贪着的心。因为在心中有不观待于五蕴的我,这种思惟心的关系,所以会说:「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衣服」,然后对属于我自己的东西,都有一副爱执的心,这个心可说是一切痛苦门。因为这种心的关系,所以我们自己的东西,别人稍微碰一下,我们心就会变很苦,自己的东西丢了的话,心就变更苦了,故说一切痛苦门。

  事实上这个我,我们如果好好将他治疗一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这个我是一直都有的,并不是说:我,就没了,不是。因为有造业的我,有感果的我,有去造不善的我,有造善业的我,也有投生到地狱的我,一直都有这个我在,只要好好的治疗他,就不会带来那么多的苦,既然我在我们心中一直都有,他是怎么有的?如果好好去找寻一下,是找不到我,心中的我。我们说他是有,心中有我,他是怎么有的?他是仅仅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而已。若好好去寻找,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无我,不论对大、小乘宗派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若是修小乘道者,对「无我」就没有那么着重。

  去了解无我是非常的重要。了解无我、了解空性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可是以我们现在的程度而言,因为我们对无我和空性,没有常串习的关系,一下子讲太深,也不会听得懂,因此现在稍微作一二的解说,慢慢的加以串习,将来就可以了解。

  对我们而言,我们都知道利他是善的,不可以去伤害他人,因为我们都会相信去利他是善,不去伤害他人也是善,都会相这一点。可是要我们相信修无我是善,修空性也是善,这一点我们好像还没办法很相信。真正讲起来,若不去修无我,不修空性,根本无法获得解脱轮回。不管怎么去利他、不害他,都无法直接脱离生死轮回。现在既然来学习大乘法,虽然还没办法马上证得无我或证得空性,至少在心相续当中种下无我和空性的习气。这一世若无望证得空性,他世应有望。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办法如实去了解,何为无我?何为空性?我们应许下愿望,希望我在来世能如实的证得无我和空性。一早起来应稍微禅修一下空性和无我。若如此做,即有望在心田当中种下习气。

  接下来第三、其它旁涉事项的说明,此宗主张:三世实有。毗婆沙宗主张凡是有的皆是实有。

  问题五:刚说修道里有「有漏道」和「无漏道」二种,格西拉提到二种方式,一为修无我,一为修粗静相道,听起来修无我是属无漏道,修粗静相道是有漏道,所以还是二种方式?那刚又听有无间道和解脱道,无间道在修粗静相道,解脱道在修无我,所以他们二个是并行在修吗?

  宗义宝鬘讲解第 55页

  回答:格西拉说不是如你所说那样,修道、无学道分有漏和无漏,修道的解脱道也分有漏和无漏,为什么会做如此讲,因为根据作者这部论的主张,来做这样的区分。这样的区分不是格西本人的意见。

  格西的主张,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者全部都属无漏道。有时会出现不同的主张,根据世尊所传的经典会有不同的主张,所以有一些会根据自己的主张,作者根据自己的主张讲出来。根据本论作者所说,修道位的行者会去修粗静相道,粗是欲界的粗,静是色界的静,事实上格西的见解,认为修道位的行者根本不需要去修粗静相道。若根据本论作者,毗婆沙宗和经部宗都说修道位的行者要修粗静道,可是若就格西拉或根据其它论著里所说,不会说修道位的行者要去修粗静相道。

  问题六:若以格西拉的见解说,见道、修道、无学(间)道全是无漏道,不会有「有漏道」的部分?

  回答:刚才格西会做这样的解说,是因为格西他们所根据的这些其它论著都是如此说,所以格西才说见道、修道、无学道全都属无漏道。

  我们知道藏传格鲁派有三大寺,格西是属色拉寺,本论作者是属哲蚌寺,此论广略适中,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是一部好论。现在也有一些寺院以此论为教材。此论以前不会有人拿他来当教材的,只有在哲蚌寺的果滂,他们会把他拿来当教材,其它的寺院没有人采用。

  格西到下密院时,下密院请他教四部宗义,格西问:「用什么教材?」,他们就拿出这本。格西问:「为什么要用此本当教材?」,因为尊者的尊胜寺南贾扎仓他们用这本当教材,所以我们也用这本当教材,因此后来有一些寺院就采用他。

  格西拉说当时他们在学习四部宗义的教材与此论有很多不相符合处。可能有一些名言上、名相上不太符合,事实上究竟意义是相同的。不相同处在那?譬如这本说修道位的行者心相续当中还有粗静相道,格西所看的是有粗静相道,但不是在修道位者。在名相上粗静相道是相同的,但名相的放置位置有些不同。

  因为此宗张有。三世指三个时态,过去、现在、未来当中,

  主:三世实都是实有的。所以举例:瓶子不但存在于瓶子的过去时,也在于瓶子的未来时,当然瓶子也存在于现在时。关于这点是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就自宗主张: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剎那在坏灭,第一剎那成立之后,第二剎那就开始进入坏灭了。当有为法进入第二剎那时,第一剎那已经消失殆尽。当我们想到无常时,表示他是在转变当中,粗的无常。如:房子倒了、死了、灯灭这些称做粗的无常,或是东西坏掉,这些属粗品无常,在论著里所称的粗品无常即指这些,有很多的例子可以举。

  这些粗品的无常,还可从那里看得出来,例如肚子饿时,吃东西就饱

  宗义宝鬘讲解第 56页

  了,过了一会儿肚子又饿了。口渴时喝水,过一会儿就去上厕所。吃东西吃进去以后,过一会儿就拉出来了。刚才所讲的是粗品无常,可以很容易了解。细品的无常,事实上也不会很难了解。

  譬如说:到了五十岁,五十岁刚到的第一个剎那过了,就进入第二剎那,第二剎那时,五十岁已经没有了,已经超过五十岁了。这个剎那的前后,这个人是判若二人,刚到五十岁第一个剎那的人,称为五十岁,到第二剎那时的人,称五十岁又一秒的人。如果到五十岁又一秒的人,表示他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因为他已经超过五十岁了,他已经在五十岁又一秒了,所以人就是剎那剎那一直在转变当中,东西也是一样,在剎那剎那转变当中,此即是细品无常。犹如昨天来学习佛法的人,跟今天来学习佛法的人,是同一个心相续,可是却完全不一样的人。

  昨天来听法的那个人,他对空性可能一无所知,今天来听法的人,对空性已经有所知。虽然判若二人,却是同一个心相续。既然是同一个心相续,昨天的那个人如果去造一些善业的话,可能有利于今天的人,因此就自宗而言,过去的人不可能还存在,未来的人也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因为过去的已逝,未来的未生。若就毗婆沙宗的观点来看,在过去有,在未来也会有。至于极微细的无常,毗婆沙宗就无法安立。

  就毗婆沙宗而言,譬如车子,制造出来时是生,之后住,之后坏、灭。譬如车子刚出厂时是生的阶段,之后车子开来开去的使用是住的阶段,之后车子坏了就进入灭的阶段。事实上住并不是真的能永住,本身也在剎那剎那坏灭当中,所以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说瓶子不但存在于瓶子的过去时,也存在瓶子的未来时。

  另外承认有「遮」(dgag-pa)和「成」(grub-pa),至于遮和成的建立,不是只有毗婆沙宗才有,连外道也有。所谓「遮」是遮除掉,「成」即成立。简单而言,遮除犹如没有瓶子,遮除瓶子有的这件事;成立是有瓶,成立有瓶子。所以我们可以以此类推,凡是讲到「没有」、「无」、「非」,此皆为遮除,属遮的部份。若讲「有」、「是」、「成立」,皆属成立的部份。

  讲到补特伽罗无我,属遮除的部份,将「我」遮除掉。但是此宗不承认所谓的无遮,可是无遮在其它宗皆承许。毗婆沙宗既然不承许无遮的话,我们知道「遮」可分为无遮和非遮,即表示毗婆沙宗只承认非遮而已。

  毗婆沙宗又可分四大部,说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亦称一切贵部),再细分可分十八部。第五十二页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师,是毗婆沙宗十八部当中属最好的一部,譬如俱舍论的根本颂,俱舍论是属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宗。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师和经部宗一样,主张:意识的相续是联系与果的依据,我们知道造了善恶业之后,一定会感善恶业的果报,介于造善恶业、感善恶果报之间的联系者,主张意识是来联系业果的主张者是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师。另外对此点——意识是联系起业果的联系者,唯识

  宗义宝鬘讲解第 57页

  宗的假相派、自续派也有做这样的主张。

  敬信三宝、布施、做善业等等,这些善业的习气放在那里?放在意识上,去杀生、去做种种恶业的习气也是放在意识上,当意识上好的习气成熟时,就感受善的果报,意识上不好的习气成熟时会感受不好的果报,来支配善的习气及恶的习气的指导者是意识,可以让善恶习气不会错乱掉,很有秩序性的去感他应该感的果,即说意识犹如一块农田般。若在这块农田上种下好的种子,就长出好的庄稼,种下坏的种子,就长出坏的庄稼来。

  而其它的毗婆沙师,此所谓「其它」是指毗婆沙宗十八部当中,除了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宗之外,其它的毗婆沙宗。这些毗婆沙师主张「得」和一种像债契一样名为「不失坏」的不相应行法,才是联系业果的依据。其它的毗婆沙师说有一个所谓的「得」,即造了善业之后,就有一个得善业的得,造了不善业之后,就有一个不善业的得,由得去感受苦果或乐果。

  另外也有一些主张:像债契名为「不失坏」,债契犹如从银行借钱,或钱存在银行,会有一个证据。从银行借钱要签名立合同,钱存到银行也有一个存折,如同证据般,日后彼此不能爽约,大家没办法说谎,不能说有借钱而说没借钱,或说有存款而说没存款,一切都有凭有据。

  毗婆沙宗师说:你造了善业要去感善果,造了善业之后就有所谓的善业不失坏。造了恶业之后,就有所谓恶业不失坏。这个不失坏如同一个契约,或一个合同般,签了名赖也赖不掉,不能说我造了善业,为什么感苦果?我造了恶业,为什么能感善果?那时赖都赖不掉。

  应成派与毗婆沙这二宗都主张:身业和语业含有色的成份。应成派是在所有宗派当中,他的主张属最难、最深细的一派。应成派与毗婆沙宗这二宗都同样主张:身业和语业都是属于色法。

  其它宗主张:身业和语业属于识,不是色。举为什么应成派和毗婆沙宗说:身业是属于色法。譬如说心中兴起杀机,动念头要杀生、杀人的动机之后,身体就去做杀生的行为,做杀生行为的同时,就将对方的命根断了,断了之后,心里想说:好了,我杀完了。在那时候生起的心王,所随行的心所当中有一个思,这个思就是身业。

  另外语业又是什么呢?譬如我们透过言语去欺骗他人,讲很多妄语、欺骗的话语。讲的时候,心王所跟随的心所,这个思就是语业。因此才说身业和语业属于心法-识,这是其它宗说的。应成派和毗婆沙宗说:杀生用我们的身体去杀,直接就是身业了,用嘴巴来讲谎话是口业,因此应成派和毗婆沙宗主张身业和语业是属于色法。而其它宗派主张身业和语业是属于心法的缘故。

  另外我们说「心」、或「识」用这些名相,若有承许佛法者,可能会同意。不承许佛法者,或许不同意。不管承不承许佛法,凡是补特伽罗心中,

  宗义宝鬘讲解第 58页

  都会想着:我要快乐,我不要痛苦,还会想说我今天要怎么样,明天要怎么样,后天、未来要怎么样,都会有这样的心思。所以不管有无承许宗教,他一定会同意-我想要快乐的心,我不要痛苦的心,我会想起昨天的这个心,我会想起未来的这个心,这是共许的。佛教就在这个基础上,将心或识很详细的加以去了解,加以区分。

  毗婆沙宗还主张:凡有为法皆是无常。譬如说杯子(格西拉桌上的杯子),这个杯子是由这个杯子他自己的因所作成的,所以他是造做的。由他的因所造做出来的。虽然是由他的因所造做出来的,可是他却是剎那剎那在坏灭当中,所以才说他是有为法。所谓有为法,藏文「且巴」,造做的意思。凡是有为法皆是无常,这个造做出来的东西,有他的功用,可以放茶,或装其它东西来用,就他的使用性,取名叫「杯子」。

  所以眼睛所见到的任何事物、诸法,若由因或本身的因所造做出来的,就称造做的,若是剎那剎那坏灭,是无常的,我们称有为法。又因为他是一个东西、一个事物,会给他取名相。简单而言,一个补特伽罗他是由父母所生的,所以他是造做的。从出生开始,就一直长大、一直长大,剎那剎那坏灭到白头发,所以他是无常,是有为法的。在他还没有死之前,他会去做利益其它的众生,帮助他人等等,他所做这些事,称为事物。

  凡是有为法皆被无常所周遍,意思是有为法即无常。毗婆沙宗主张,凡有为法皆是无常,但是却不一定是剎那剎那坏灭,因为毗婆沙宗无法建立极微细的无常关系。为什么说不一定是剎那剎那坏灭?因为有为法一旦生起之后,必须经过「住」的阶段,然后才会进入「坏灭」的阶段。

  凡是出生之后,剎那剎那坏灭者,都是无常、有为法。可是并不是一定要剎那剎那坏灭的,为什么?因为毗婆沙宗认为一旦生起之后,一定会经过「住」的阶段,才进入「坏灭」的阶段。因此可追究起为什么毗婆沙宗说三世实有的缘故在此。过去的瓶子,是有的,未来的瓶子也是有的,他的原因即在。以上是毗婆沙宗对外境(境,对境),外在对境的主张。

  下面讲毗婆沙宗对有境的主张,有境可以分为三种,一、补特伽罗,二、认知,三、能诠声。在四个宗派当中,其中属最高层次、最深细、最艰难的是应成派,可是虽然应成派的是最好的、最深细的,可是我们不可以从应成派开始先学,一定要先从下面的毗婆沙宗先做了解,若从前前者加以了解,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后后者,所以原因在此。格西说他们在三大寺出来的最高等格西是拉然巴格西,要得到拉然巴格西必须从摄类学开始学,一个一个学上去,才能够得到拉然巴格西,不可能一下就得到拉然巴格西的。若现在能从毗婆沙宗慢慢的详细学上去,将来对学习经部宗以上诸宗的主张时,就很容易了解。到此结束是毗婆沙宗对境的主张,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问。

  问题七:意识的相续是联系业与果的依据,与意识的相续是「得」之间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59页

  差别及优劣在那?请详细说明一下。谢谢!

  回答:意识的相续与「得」二者之间之胜劣,以意识之相续为胜,即使应成派也承许有意识的相应,我们亦应承许才对。因为刚说补特伽罗,所谓「补特伽罗」是依于蕴而安立,蕴主要是指识蕴(五蕴当中之识蕴)而言,因为造了善恶业之后,善恶业习气是放置在识蕴上的,一旦习气成熟之后就会感善恶果。另外其它的毗婆沙师所主张的得「不失坏」,是某一些毗婆沙师不共的主张,与实情有不相符合,故不要去承许他。

  问题八:若我们不承许他,是因为有学过中观应成的关系,若站在毗婆沙师那个时候会主张「得」,他们的背景因素及所依据的论点是什么?

  回答:毗婆沙师主张「得」、不失坏,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根据,主要是根据佛所说的经典。事实上佛之所以会在经典讲这些,并不是就实情而讲,是根据这些所化机适合的层次而说,毗婆沙宗不管那一个,主要根据的论著是大毗婆沙论,所谓「大毗婆沙论」也不是只有一部论的名字,是众多毗婆沙师所写下来论著,将其集合在一起,而称为大毗婆沙论。那些追随大毗婆沙论的说宗义者,说他是毗婆沙宗。到目前为止,大毗婆沙论是梵文,没有翻成藏文。从汉文的大毗婆沙论翻译成藏文的大毗婆沙论,在1959年之前也有。可是因西藏被中共入侵,那时一片战乱,所以那本论就不见了。那一部大毗婆沙论可以说是将毗婆沙宗所有的主张都含摄在其中,阿底峡尊者光学这部大毗婆沙论就学了 12年。至于大毗婆沙论,有二派的看法,一派就毗婆沙宗他们来看这部大毗婆沙论,他们会说这部大毗婆沙论当中所说的主张,都是佛所说的。另外一派则说,经部宗以上的所有宗派者,皆说这部大毗婆沙论的根源只能追溯到佛经而已,事实上不是佛亲口所宣说、所写的,而是众多的毗婆沙师所写的。刚才所说三世实有、得、债契、不失坏等等这些,在大毗婆沙论当中可以找得到。

  问题九:过去的人不可得存在,都有提到自宗,想了解格西拉所说的「自宗」,所指为何?

  回答:经部宗以上的称为自宗的观点。毗婆沙宗认为是三世实有,过去的存在过去的时间里,现在存在现在的时间里,未来存在未来的时间里,所以才说三世实有。就好像瓶子、杯子,刚做出来的时候是出生之时他有,现在之时他是安住的时候,将来他会坏灭,所以有坏的时候。可是就自宗而言,即经部宗以上的观点看法而言,过去已经坏灭,现在是在,未来还未出生,所以不是三世实有。

  问题十:应成派与毗婆沙宗同样主张身业与语业都是色法,此二宗所成立的理由是否一样?

  回答:应成派与毗婆沙宗同样主张透过身体去做杀生,这个杀生的业是身体去做的,所以是色法,譬如用身体去做顶礼,透过身体去做的,所以是

  宗义宝鬘讲解第 60页

  色法。语业是由嘴巴发出来的声音,去讲妄语-不善业,所以是色法,由嘴巴发出声音,去念皈依发心是善业,所以是色法。声音是色法。

  问题十一:毗婆沙宗认为法生起时必须经过住的阶段,才能进入坏灭,请问住的阶段是属常法?还是无常法?

  回答:他不是常法,在生住灭-住的阶段,不是常法。为什么?因为他也会有所改变,可是不是剎那剎那,不会说是剎那剎那坏灭,可是他会有改变,所以他不是常。所以常法如虚空般不会改变,而且在住的阶段。譬如瓶子在住的阶段,他是有先前的因所产生,所以现在才有,才在住的阶段。将来也会坏灭,是在改变当中,所以一定是属于无常的。所谓的常法,不是有前因所出生,未来也将不会坏灭,且在住的阶段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即称为常法。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