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遍智妙道》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六讲 依止上师 上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遍智妙道》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六讲 依止上师 上

 

  依止上师分三:上师概述;依止上师之次第;善巧远离恶知识与恶友。

  一、上师概述

  上师概述分三:上师概念;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具德上师加持之要义。

  (一)上师概念

  1.上师

  “上”即“无有较此更高者”,“师”即为现证圆满智慧者。吾等欲证解脱,首先必寻一位具德上师教授解脱道。帝释天、大梵天等天主、世间鬼神、人间君主、深恩父母及至爱亲朋等皆未脱离轮回,无法传授解脱之道,故唯依清净具德上师方能为我等圆满开显成就之正途。

  就共同见解而言,上师分为六种,如《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云:“总师引师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诸上师。”其中最重之对境为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上师及窍诀传承上师,亦称为“三恩上师”,切勿诽谤而犯密宗根本戒。

  2.大恩根本上师

  所有上师中,弟子依彼得到法益最多、对弟子趋向解脱恩德最大之上师,即为根本上师。大恩上师所证功德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然论及耳提面命引导弟子迅速趋向解脱,则上师之恩德超胜诸佛菩萨,故尊称为大恩根本上师。萨迦班智达于《涅莫问答》中曰:“已得宝瓶等四灌顶,宣说生起次第等四道,预祝(特意安排祥瑞、吉兆)化身等四身。总之,佛于续部中如何宣述,即如是奉行者,彼为圆满佛之补处,亦为根本上师。”

  3.所诠形象之上师与能诠胜义之上师

  以修行次第见解而论,上师可分为三种:外相顶礼所依之对境为外相上师;调伏自心为内相上师;证悟心之本体即为密相上师。其中,外相上师与内相上师为所诠形相之上师;密相上师即能诠胜义之上师,乃心之本体,亦名本觉、觉性、法界、法性等,不离真实三宝之义。

  具德上师乃成就之根本,故首当谨慎选择并以信心依止有缘具德上师。修行者在不同修法阶段,会遇到赐予法义最多的不同根本上师。然就外相而言,修行者会一位内心深处真正依靠、深具信心、恒时祈祷、无论痛苦与安乐誓愿生生世世依止的宿缘具德上师。此时,当于“上师乃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心生定解,以挚诚信心依止根本上师的同时,亦对其他具德上师怀有普遍、平等之敬信,切勿妄自分别而赞自毁他,反造下失毁密乘根本誓言之罪堕。以究竟见解而言,千江有水千江月,显现之上师本体一如,何时证悟圆满佛果,心的本体即为究竟意义的根本上师——能诠胜义之上师。

  (二)依止具德上师之重要性

  为何要“依止具德上师”?因为众生本具如来藏功德,惜被无明遮蔽,而漂泊轮回感受诸苦。而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乃引领我等成就解脱之明炬。依止上师能清净业障而显发自性,圆满智慧而证悟菩提,因此依止上师的核心即为遵循成就者足迹,令自他永离轮回之苦。

  在此,从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具德上师乃引领实修之明炬以及如法依止上师之功德三方面阐述依止上师的重要性。

  1. 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

  上师乃九宝之尊,如龙萨娘波尊者于《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中曰:“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故应起信念也。”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均聚集于上师之中,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之一切功德,故上师为修持密法之根本。

  2.上师乃引领实修之明炬

  莲花生大师曰:“上师至要汝应知,千劫佛陀难比拟。皆因千劫一切佛,悉皆示现随师相。将来亦无任何佛,不曾追随亲教师。”从古至今,从无不依止任何导师、未得传承而证悟的成就者。因此,对于以解脱为最终目标的修行者来说,若欲了知修行之理趣,必蒙具德上师之悉心引导,听闻行道要义之理趣、了知次第修学之过程。

  末法时代,真正能辨别了知、觉受与证悟者屈指可数,若无具德上师引导,仅凭法典中的词句之见,任你如何精进修法、聪慧伶俐,亦是徒劳辛苦,无法证悟究竟实相。莫论无上密法之果位功德,纵然小乘的出世间功德亦无法企及,最多安住于色、无色界禅定中长达数千大劫,虽然能够暂时压制第六、七识粗分妄念,但细分妄念及烦恼习气并未断除,因缘会遇时,仍旧起现烦恼而漂泊轮回。诚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云:“伺察五蕴意觉空,内外之境此果法,观察有无生住灭,寻找未得真实相,此非证悟究竟法,还应依师授窍诀。”因此,依止一位有修法道验之具德上师极为关要!只有具德上师才能针对弟子的不同根机指导实修。

  3.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之功德

  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能令修行者以捷径道积资净障,圆成菩提而永离轮回之患。

  (1)总说功德

  ①近诸佛位;

  ②诸佛欢喜;

  ③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④不堕恶趣;

  ⑤恶业烦恼悉不能胜;

  ⑥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

  ⑦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

  ⑧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等诸多功德。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总而言之,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随顺教诫,令诸佛欢喜;安住言教,速疾成就;信受言教,恒常亲近善知识;作意不舍,能实现一切世出世间的利益。

  (2)净除恶业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如是可知,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能够令重业轻受,本应在恶趣中长劫受苦之深重罪业,只需在今生稍起病恼或在梦中领受,即消尽重业。

  (3)成就善根之殊胜

  《地藏经》复云:“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吾等虽然在无量诸佛前种下诸多善根,但其仅仅半日承事上师的善根就能超胜如上功德,由此可见,上师是最殊胜的功德田,承事上师是成就善根的无上方便。

  (4)证悟功德油然而生

  智悲光尊者于《功德藏》中云:“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如同普通的树木落入檀香林,日久也熏染了檀香,若依止具德上师,其功德妙香亦染自身,行持威仪亦如大德。

  由此可见,若欲明晓取舍之道,趣入自他解脱之途,唯有依止具德上师,此乃成就之根本。否则,若未依止并祈祷上师,纵将门窗封死,闭关数十年,相续中亦无法证悟究竟实相。

  (三)具德上师加持之要义

  依止具德上师是为了获得加持,但是何谓加持呢?经常有弟子祈请我:“上师加持我,给我摸个顶!”“上师加持我,给我打个金刚结!”“上师,请给我的念珠念念经,加持加持!”诚然,具德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但真正的加持并非在外相之上,而在内心之中。如果你身口意三门因此而改变,烦恼调伏,内心趋向清净,这就是真正的加持。

  上师加持无处不在,弟子能否得加持,关键在于是否具足出离心、信心和精进。若弟子不具出离心,以获得世间名利为目的而祈祷加持,不具出世间功德,与解脱无缘,故出离心乃获得加持之基础。如是具备出离心后,尚需拥有信心和精进。具足圆满信心和精进,就能获得上师圆满的加持;若无信心且放逸,则永远得不到加持。上师的加持犹如鱼钩,弟子的信心犹如鱼口,鱼口不咬鱼钩,鱼钩置于海中万年,鱼亦无从上钩。同理,弟子若能以信心获取上师的加持,如同鱼口咬上鱼钩,刹那即被钓离轮回苦海。诚如无垢光尊者于《精要明镜》云:“未于上师生起较佛尚胜之敬信,则不获加持。若未获真实加持融入自心,则不生证悟之芽。内心未起现证悟,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

  如今有些人未解加持之义,不安定身心认真闻思修习上师传授之法要,反而终日奔波,忙于各处朝拜、灌顶、求得传承仪轨即心满意足,甚至以此作为炫耀之世间资本,如是颠倒行持,焉能获得加持?因此,能否获得加持而成就解脱胜果全在自心。若具强烈出离心和信心,成就指日可待;若贪执世间幻化而散乱终日,脱离轮回遥遥无期。诚如直贡巴仁波切云:“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二、依止上师之次第

  具德上师乃成就解脱之根本,如《功德藏》曰:“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故吾等当谨慎观察抉择上师,以挚诚的信心依止上师,最终证悟上师之密意,圆成菩提。

  (一)观察和选择具德上师

  上师乃修行能否成就之重要对境,因此,在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谨慎观察和选择上师。末法时期导师良莠难辨,现在汉地传讲大圆满法者很多,但是不能否认其中有一些没有实证经验、甚至不懂佛法者欺骗信众。以前白玉县有两个藏族人在汉地做生意赔本了,听说汉族人很喜欢受灌顶,就乔装改扮成出家人给汉族居士灌顶。他们晚上把佛像贴身绑在胸前,白天胸前显现佛像的印记,由此到处吹嘘此乃自己实证的功德……诚如喇嘛仁波切于《甘露妙音》中云:“浊世魔王及邪魔,融入骗子师相心。欺骗诸众愚痴者,彼是邪魔恶知识。不观导师而依止,则如弟子饮剧毒。”

  现今我等拥有十八种暇满人身乃无量劫中行持善法所得之稀有善果,且随时可能遭遇无常,因此,必须选择传承清净的具德上师作为永恒的依怙。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谁愿意将超胜摩尼宝之法身慧命断送在恶知识手中呢?

  试想,我们坐车从亚青到甘孜,还要考量司机的技术如何?车况怎样?而对于生生世世安乐之依怙,则更要慎重再慎重,切勿盲目依止、一味随缘。因此,我等必须谨慎观察并选择具德上师作为生生世世的依怙,诚如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于《甘露妙音》中云:“五浊恶世众有情,法相之教难调服,故宜寻找妙上师。”

  1.具德上师之标准

  欲观察与选择上师,首当了解具德上师之标准。具德上师标准分二:传承清净、内外功德圆满,并以弟子根机无缪传讲次第法要。

  (1)传承清净

  一位导师是否为具相、具德上师,并非取决于是否为某寺的住持、神通广大、弟子前呼后拥、英俊富有等等,此非真正的出世间功德。有些神通往往是依止山神、地神等世间鬼神而获得的暂时加持。以前有一位喇嘛,他经常到一个湖边供养龙王,后来这位龙王就赐予他一个悉地——可以站立在草尖上。故不能仅仅关注外在显现,一定要看他的传承是否清净。若未具清净之传承,则无法抉择其功德贤劣。故首先要了解导师之传承是否清净。

  就本传承而言,远传有二十多位祖师、中传有十多位祖师、近传有三位祖师他们都有留下完整的传记,其功德皆与佛陀无二,非常圆满,我们由此亦心生正信。而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从十七岁至今八十多岁一直修持正法,身口意三门承侍其根本上师阿瑞仁波切四十三年,实修大圆满而获证究竟果位,现量可见显现的坛城和所度化的众生。如今,喇嘛仁波切虽然已经证得究竟佛果位,仍示现每天依然精进修法,恒时于光明境界中度化一切有情众生,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能值遇如此殊胜的上师和正法,当深心惜之而精进修法。

  (2)内外功德圆满

  就内相功德而言,具德上师是指心相续圆满成熟因地直至果乘的所有传承修法和解脱窍诀,至少证悟见道以上的导师。其外相精通三藏,内相精通密续,通达基道果之一切解脱理趣,以四摄法(爱语、布施、利行、同事)摄受弟子,并针对弟子根机无误传讲次第修行法义。萨迦班智达于《涅莫问答》中亦云:“获得密咒续部之要义与无颠倒之殊胜灌顶,此即成具德上师。若未获得灌顶,此上师纵然贤善,仅为名言上师。”故欲依止的善知识必须具足闻思修之智慧,不仅听闻过显密诸法,而且已通达法义;修持生起及圆满次第,并获得自在禅定(见道以上的功德)。若仅依词句空言究竟境界,内心并无实修之甚深道验,此非真正的善知识,无救度轮回众生的能力。

  末法时代,众生业力沉重,很难看到具相善知识之内证功德,故当以真实出离心、无缘之大悲及普遍之敬信观察、选择上师:心系利众事业,远离世间八法;于一切有情无分亲疏皆平等慈爱;于一切弟子无分根器贤劣、智慧高低,皆慈悲摄受,善巧接引;于一切宗派、具德善知识,皆生平等敬信,无有赞自毁他。

  就外相功德而言,外具别解脱戒,内具菩萨戒,密守持密乘誓愿。

  如无垢光尊者所言:“证悟何时无有变化相,彼若证得具有诸功德:自心恒具无常出离心,呈现无有偏袒之诚信,大慈大悲等显诸功德。

  2.不具格上师之体相

  具德上师乃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故了知不具格上师之体相,可以让我们远离此等邪知识,避免因此而葬送一生善资,虚度暇满人身。如《功德藏》云:“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此中分四:犹如木磨之上师;犹如井蛙之上师;犹如疯狂向导之上师;犹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1)犹如木磨之导师

  所谓木磨,即外形似磨,本质为木。徒有表象,全无磨粮之用。犹如木磨之导师指自相续中无点滴闻思修功德,而自认为我乃某某上师之子或贵族子弟等,自诩种性与传承方面已超胜他人。另有一类虽具少许闻思修功德,然非以希求来世之清净心修持佛法,唯担忧自己于某处失去上师之地位等,所作所为皆以今生为目的。此两类人皆称“犹如木磨之导师”。

  (2)犹如井蛙之导师

  有些导师自相续与凡夫相差无几,无丝毫特殊功德,无调伏弟子之力,然有愚人未经观察即于彼生信,遂奉之于高位。其得名利后,遂起我慢,不见圣者功德,此即是“如井蛙之导师”。

  (3)犹如疯狂向导之导师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未依止过上师,亦未精进学过经论与密续,孤陋寡闻,其相续中烦恼粗重,无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坏誓言;虽心相续较凡夫低劣,然行为却如大成就者般高如虚空。如是导师,犹如疯狂向导般,何人依之,遂被彼引入邪道。

  (4)犹如盲人向导之导师

  此类上师无超胜弟子少许功德,且远离慈悲心与菩提心,是故彼等不知如何打开弟子取舍之眼目。此即犹如盲人向导之导师。

  由上可知,在善恶交错、龙蛇混杂的末法时期,我们依止上师前一定要通过多方面仔细观察和辨别,如导师的传承、出离心、信心、慈悲心、持戒是否清净,是否能够应机授教,调伏弟子之心相续等等,同时也可通过成就者打卦判断自己有缘的具德上师。若缘分匪浅,则易生起信心而依教奉行。何谓具缘上师?当你初闻某位导师之名号、法音,即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生起无比的信心,说明他就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

  (二)依止具德上师

  值遇具德善知识后,若未解依止之要义,或虽了解却未纳入心相续而精诚奉行,则解脱功德如水中之月,无有获取之日。故应将三门(身、语、意)供奉上师,对上师的吩咐依教奉行,遵照上师的教诲勤修正法,此乃依止上师之要务。无垢光尊者云:“一切随顺上师,即为最大供养。”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于《颂扬妙音》中亦曰:“吾初依止上师时,起始奉献身语意,意衷慈爱缘由此。中期恭敬上师时,身与财富无吝献,布施窍诀缘由此。后来尊前为侍者,凡言遵命诸照办,无别教言缘由此。”

  如是依止具德上师后,应当作稀有想,生欢喜心,恳切发愿,如全知无垢光尊者于《三处三善引导文菩提善道》中所言:“吾今见师且依止,当生欢喜并发愿,一切生生世世中,依止真实善知识,愿其恒以大悲摄,愿吾速得上师位。”

  1.核心:依止具德上师作真佛想

  释尊趣入涅槃前,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上师乃真实佛陀,恩德更超胜佛陀。圆满一切功德的上师乃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之本体,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补特伽罗之形象。如《功德藏》云:“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之根即无上。”如此殊胜的上师为了引导所化众生,表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貌似凡夫,然以了义之见,已安住于诸佛密意中,故一切所作所为皆为了随顺所化众生相续而深具密意,超胜一切凡夫。具德上师宛若慈母独怜病子,不仅慈悲赐予弟子世、出世间之安乐,廓清疑惑,亦能堪忍弟子无明邪知、邪行,忧心劳身,善巧引导弟子趣入正途。如《功德藏》中说:“不了义随一切众,了义相违诸众生,具密意故胜有情,善遣疑忍忧邪行。”

  所谓“依止具德上师作真佛想”,并非将具德上师观待为外在显现头顶肉髻、身披缨络之佛像,而是深信上师圆满佛陀的功德以及超胜佛陀的恩德。在此,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观待上师是佛。

  (1) 具德上师即为佛

  具德上师圆满佛陀法身和色身两方面一切功德。

  法身的功德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二十一种无漏法之自性。经云:“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乃佛之境界。”“断”乃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证”乃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此中“断”、“证”并非二法,在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之时,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自然消尽。

  色身的功德包括身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语言具足六十梵音;意具足智、悲、力的功德。智慧的功德即现量照见轮涅诸法之法性,为如所有智(包括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互不混淆现量照见世俗有法的万事万物为尽所有智(包括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慈悲的功德乃恒时无有亲疏照见一切有情。威力的功德如经曰:“大海与波浪,纵会有越时,所化佛子前,佛不会越时。”佛陀刹那未曾忘失救护一切有情众生,即便在即将涅槃之际,仍然使遍行极喜、乾达婆极喜现见真谛。往昔,五百名商人去海中取宝,突遇风暴落入鲸鱼口中。此时众商人皆祈祷山神、龙神等,商主菩萨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要皈依佛陀。”于是众人大声念诵“皈依佛陀”。结果那条鲸鱼听到佛陀的名号惊恐不已,闭上大口,饥饿而亡,但由于听闻佛号之故,转生到三十三天。由此可见,佛陀具有如此救度众生之威神力。简而言之,佛陀具备“遍知、大悲、救度众生之力。”

  (2)具德上师一切所作所为皆为佛陀事业

  此中分二:共同事业与殊胜事业。

  ①共同事业

  指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分为世间和出世间。

  世间事业:若上师以世间法平息纠纷为息业;积蓄财物、建造房屋等为增业;勾招男女、哪怕每天围绕众多眷属亦为怀业;即使引发争端、当众杀戮乃为诛业。

  出世间事业:观想上师放射白、黄、红、墨绿色光而消除饥馑、灾难(息业)、增上福寿(增业)、怀柔三界等的四种信解(怀业)、摧毁魔障(诛业)等。

  ②殊胜事业

  为一切所化众生开显解脱之道,安置于遍知佛果。

  (3)具德上师功德与诸佛菩萨无二,然恩德更超胜

  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均聚集于上师之中,上师已证悟法身,以无缘大悲菩提心任运呈现化身利益众生,显现之上师虽千差万别,但其本体却为一切上师本体和事业之总集,并无形象及生灭之变化。

  虽然就功德而言,诸佛菩萨的功德和事业与上师无有差别,然就恩德而言,上师的恩德远远超胜诸佛菩萨。如无垢光尊者曰:“(上师)于所化众生前,其恩较佛更大,具如是功德,今生便成熟解脱深道。”无始以来,我等由于业力沉重,千佛出世乃至无数引导众生之成就者陆续示现于法界,我等不知在哪里漂泊未能值遇,如今能于五浊恶世值遇大恩上师实乃叹为稀有!

  离苦得乐乃一切众生之共性,然因无明遮蔽自性,众生求乐反造苦因。而今,大恩上师不仅慈悲赐予我等生活资具、扶我度过生活的种种难关,更为我应机开显次第解脱之道,令我懂得因果取舍、趋吉避凶究竟之理。如今,我等每一分善念、善行无不因大恩上师而生起正法功德。愚痴的我等,无始以来业力习气沉重,纵遇无上密法,仍时有懈怠、贪著,是大恩上师不离不弃,善巧调伏我等顽劣弟子,慈悲引领至解脱正途。时值五浊恶世,外有邪师误导、邪缘引诱,内有无明、五毒烦恼遮障,我等若不依止具德善知识,有几人能远离歧途、不受魔扰、步步升进而圆成菩提?如是可知,大恩上师之恩德远远超胜诸佛菩萨。

  (4) 具德上师乃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

  如龙萨娘波尊者于《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中曰:“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故应起信念也。”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均聚集于上师之中,故上师为修持密法之根本。

  (5)唯依上师恒祈祷,获证佛陀之果位

  喇嘛仁波切常说:“观师为真佛,得真佛加持;观师为凡夫,得凡夫加持。”

  真正具清净传承的具德上师本身已证与金刚持无别之果位,弟子若对上师具足无伪之诚信,则上师身、语、意三门之殊胜加持自然无余融入弟子心间,而获得圆满成就。即使上师示现凡夫相,信心的力量亦能让弟子于现实生活中体会染净无二、平等清净之密意。如喇嘛仁波切于《速得成就上师瑜伽》中云:“若具足净相及敬信,万物无有不成为上师者,一切皆观待于己。 ”

  我的大恩根本上师是喇嘛仁波切。我12岁开始就和喇嘛仁波切生活在一起。喇嘛仁波切和我之间不像通常的上师和弟子关系,我们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学习闻思的时候,喇嘛仁波切坐在那里,我就坐在这里。听完法,我回到自己房间,喇嘛要求我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房间,也要像讲法一样很大声地讲。我吃的、穿的、闻思、修法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喇嘛仁波切赐予的,连做饭都是喇嘛仁波切手把手教我的。如果说我现在做了一点点救度众生的事业的话,完全是喇嘛仁波切的恩德,我自己没有什么恩德。

  我身、口、意三门都是喇嘛仁波切的,没有自己的。比如小时候,我不能随意外出,即使想去厕所,一定要先问问喇嘛仁波切,喇嘛仁波切说可以,才能去厕所。上厕所时间不能太长,我回来要跟喇嘛仁波切打招呼:“我回来了。”

  闭关时候我住在喇嘛仁波切隔壁。早上,喇嘛仁波切敲敲墙壁,我就要起来打坐了。有时起得太早了,打坐时有点昏沉,喇嘛仁波切又敲敲墙壁,问我:“是不是睡着啦?”

  我小时候是很不好的人,吃的好,穿的好,大家都恭敬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慢心很重。喇嘛仁波切对我很严厉,为此经常呵斥我,但是我知道喇嘛仁波切因为喜欢我才会严格管教我,喇嘛仁波切就是真正的佛,我从来没有因此对喇嘛仁波切升起丝毫凡夫之想。

  简而言之,无论世间、出世间,喇嘛仁波切都赐予我超胜一切的恩德!喇嘛仁波切就是真实佛陀,这就是我对喇嘛的信心!喇嘛仁波切曰:“诚然!见解为上师、修行为上师、果实为上师……此乃无欺诸法实相。”

  总之,未离勤作之诸乘,唯有信心方契入,对具德上师生起无伪信心更是密宗修行成就之关键。我等为即生成办自他二利而进入无上密乘,对善知识生信乃首当之要务,故应如理依止清净具德上师,随念师恩,心生敬重,此乃引导心相续生起对上师无伪诚信之方便道。诚如宗喀巴大师在《事师五十颂》中教诫:“心里反复忆念上师显而易见的功德,是对上师生起信心最行之有效的甚深方便。……如此能增上功德智慧,遮止审视上师过失的邪见。数数思维上师功德乃圆满成就之因。”如是不断观修,则令信心未生者能生、波动者稳固、稳固者增上圆满。

  信心增长为正道之标志,圆满信心为证得果位之特征,此乃历代祖师所共许。作为次第行者,初步入门难以即对具德上师生起至诚之信心,不能树立上师乃佛陀之真实见解,亦当先意念造作观想上师是佛。即使值遇某些对境,于上师生起刹那不净观、甚至将上师作凡夫想,也应立刻以“观待上师是佛之正念”改造邪见,反观自过、调伏自心。如是反复熏习,则于佛不起伺察过失之心,而引发思念功德之心,进而遮止寻求上师过失之过患,终将圆满对具德上师之信心。如是通过数数思维上师的功德和恩德,并多读上师传记,引生信心和恭敬心,不断培养信心,随修法增上,内心自然生起上师乃佛之定解。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