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9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9讲

 

  《广论奢摩他49》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1-07

  闻法意乐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获得果位之中究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得到此果位而言,能得的方法是佛陀亲自所开示的佛法。对于佛法的部份,应该没有颠倒的了解,然后把这个意义经由思惟产生思慧、修慧,如此来实修的话,证悟就会按照次第逐渐逐渐的进步,之后当然就可以得到究竟的佛陀果位。

  不过就此方面而言,实修的方式(观想的方式)假设不知道的话,不论自己或他人也好,大家往往会因为学习佛法之故,而走入颠倒的道路,不能趣入正确的道路,因此可能就会导致圣教衰损,或者使经论里好的传统毁坏、破坏掉,会有这种危险。如此一方面学习佛法,对佛教本身又不能发挥帮助,反而毁坏佛教,或者引其他的人进入颠倒的道路,对众生造成伤害,会有这么一个危险。

  因此我们的方式应当追随至尊仁波切,就他无误没有颠倒开示的内容来学习,产生没有错误的了解,然后将此没有错误的了解,向他人讲说弘扬,引他进入正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对自己和他人都能产生帮助,这样才是正确,如此思惟调整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复习

  沉掉产生的时候应该怎么作?心专注在对境上面之后,假设昏沉掉举产生的时候应该怎么作?没有产生的时候应该怎么作?分成这二项。第一项,昏沉掉举产生的时候应该怎么作?这又分成二项来说明,⑴对于沉掉还没有认明清楚,它的对治就是应当去了解、认明清楚,⑵假设已经认明清楚沉掉之后,可是不把它断除掉的话也不可以,因此也要把它断除,所以不把它断除这个毛病的对治是什么也要说明。

  我们现在进行到第二项。就是已经认明昏沉和掉举之后,若不消灭昏沉掉举(不去作),这就不对啦!应该要去消灭它,所以要作行。

  作行又分成二项来讨论,第一项P368最后一行,此中分二,正明其思和灭掉沉掉的方法,因为前面有谈到要花力气去把沉掉消灭掉,花力气是指内心的思惟,要靠内心的思惟,沉掉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所以要靠内心的思惟才能够把它灭掉。

  内心的思惟是什么呢?就是思心所。所以要先解释什么是思惟的心所,内心的思惟就是一种业,要把这部份认明清楚,然后把沉掉消灭掉,这个要作一个说明。(因此要说明内心的活动,这个思心所是什么样子,认明思心所之后,再去把沉掉灭掉。)

  其次是运用思心所把沉掉灭掉,不仅仅是沉掉产生的时候,要把它灭掉,沉掉没有发生的时候,在它的因的时候,也要能够把它灭掉呢!所以接下来就要说明沉掉产生的因是什么?在因的时候也要运用思心所把它灭掉,这里要讲沉没的因是什么?掉举的因是什么?沉没的因讲解完毕了,现在讲解掉举的部份,这是引用《菩萨地》的经文来作说明。

  正讲

  P372L2掉举相者,前面引用《本地分》讲解完毕,对于里面一些重点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即字面上有点困难的地方),再作一个详细的解释。前面谈到掉举相,P371最后一行,「何等掉相」,这个「相」字要解释为「因」,即至尊仁波切谈到掉举相者,谓掉举因。」所以这里谈到的都是掉举的原因,跟前面谈到沉没的行相者,应当要了解行相这个字就是原因,它是一个同义词,所以是一样的道理。

  再来解释「太举者,」P372L2,与此俱行欲等等四个项目同前面,太举是什么意思呢?「谓于可欣境太执其心,」对于美好的对境内心执取的太过强烈。

  上次沉没谈到「懈怠俱行欲勤心观」四个项目,现在谈掉举还是这四个项目欲勤心观,但是变成内心太举,就是执取的太强烈,对于这个对境一心专注执取它,用很大的力气,太过精进,太大的力气去执取它。然后「于与此俱行欲等四法如前广说,」前面就讲过欲勤心观等四个法,因此「相」是什么意思?「太举」是什么意思?欲等四法也是跟前面一样,这些都有谈到过。

  这部份就像上次《修次中编》云「若时如盲」,就好像眼睛闭起来,对于内心的部份如果太紧绷或专注的话,这是沉没的原因。P366最后一行《修次中编》云「若时如盲或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闭目」闭目就是指这个意思,闭目就是沉的原因,就是眼睛闭起来对于内心太过于专注,一心紧绷在那里,这是沉没的原因。

  太举也是指内心太过专注,发太大的力气。即指内心对于喜欢的对境,一心太过专注,发太大力气去抓它的话,这样以后要作禅修的时候,因为心再三再三追逐的缘故,会不断不断的产生掉举,所以把这个列入掉举的原因。

  「由是,」就是由前面的原因之故,就是由前面所讨论到的内容,前面引用《本地分》做根据,解释把沉没的原因灭掉,把掉举的原因灭掉,沉没的原因、掉举的原因前面都已经谈到,之后,由前面所说的内容来了解,「前说未修中间防护根门等四,于灭沉掉极为利益,」不过在前面所谈到防护根门等等四项,对于安止和胜观的产生非常有帮助,(但)在下座实修的时候防护根门等四项,所谈到对于安止和胜观的产生,很有帮助只有防护根门,并没有谈到饮食知量,夜的初分、后分不要睡觉好好的精进作实修,而这个部份会产生什么帮助呢?并没有特别解释。但是这里有谈到,等等的四项,在灭掉沉没和掉举的方面极有帮助。

  根据《本地分》的引文来看,说明这四者是有关系的,在灭掉沉和掉方面而言,这四者都有必要、都很有帮助。

  防护根门等等,下座实修的时候所要作的四个项目,首先在灭掉沉没方面有很大的用处,由这个方式而言,对胜观的产生就很有帮助。在灭掉掉举方面这四个项目也有帮助,也就可以推理得知,在产生安止这方面就有所帮助。

  因此之故,下座的时候所要实修的四个项目,就非常重要,有必要努力去做,它的反面就是不能够防护根门,饮食也不能够知量,而且不能够正知而行,更不能够做到夜的初分后分不睡眠精进瑜伽(夜的初分后分也睡眠不精进瑜伽)。这四个反面都会变成沉没产生的原因,掉举产生的原因。既然是沉掉产生的原因,当然就有必要把它排除掉。不仅这四个项目,而且前面有谈到很多其他的原因,对于其他原因是什么也要有所了解,然后把其他原因也都要消灭掉,如果这样努力的话,当然就有办法把沉和掉消灭掉。

  因此「沉掉虽微,皆以正知正觉了已,悉不忍受毕竟灭除。若不尔者,『名不作行。』」就是不要说沉掉产生之后,这是粗分,就算沉掉没有产生粗分没有产生,它的前面有它的原因要出现嘛!那时候沉掉还是很细分,原因出来的时候,就算在那个时候,正知也要马上察觉,了知它是沉的原因,掉举的原因,不能够接受它,立刻要把它消灭掉,一分一秒也不要放纵它,也不要使它产生,也不要使它继续存在,立刻就要把它灭掉,所以在微细微细的时候就不能够放纵,就应当去察觉而把它灭掉,这要靠正知。

  (「《辨中边论》说是三摩地过。」)所以不要说沉掉产生了要把它消灭掉,就算它的原因出现,才刚要引发出来,很细分很细分的时候,也要立刻把它消灭掉,这是辨中边分别论所谈到。这样我们就了解什么是不作行,不作行的意思,就是指沉掉的原因出现的时候,在还非常微细非常微细的时候,不以正知察觉,不把它消除掉,继续忍受接受它的话,就称为不作行,即不采取手段把它消灭掉。不作行是安止产生的一个严重的障碍,因此不能够这样子做,这是说明什么叫做不作行。

  前面已经说明什么是不作行,而且辨中边分别论也有谈到这是等持产生的一个障碍,这都讲完了。故,因此之故「故若有说」,有人这样讲,「微细掉举及散乱等初时难断,舍而不断。」这是一种说法。「又谓彼等若无猛利恒常相续,微劣短促不能造业故不须断,」可见这有二种情形。第一个是微细掉举和散乱等初时难断,散乱要解释为沉没,因为散乱解释为沉没前面也出现过。

  P366倒数第五行,「《集论》亦于说随烦恼散乱之时说其沉没,然彼说散乱亦有善性非定染污(不一定是烦恼的类型)。」谈到随烦恼的时候里面也有一个散乱,这个散乱也说就是沉没,所以把散乱解释为沉没。因此P372故若有说微细掉举及散乱等初时难断,此散乱要解释成沉没,因为前面集论已经把这个字解释成沉没,可以这样解释。

  另外解深密经也有谈到,「…当知是名内心散动。」p366L8,散动就是散乱,解深密经也是作这样的解释。因此在解深密经和集论的经文里,都有谈到散乱这个字要解释为沉没。

  因此之故,若有说微细掉举和散乱产生的时候,就是指微细的掉举、沉没还有产生的时候,可是这个时候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就是微细的掉举和沉没刚产生的时候,心里会想,沉没和掉举才刚刚出现还这么微细,而且我才刚开始作禅修,因此不必去管它,还这么微细,抱着一种放纵的想法,不去理它没有关系,它还细分,我现在才刚开始要实修,不用去管它,有这么一种想法,这就是不作行。

  「又谓,」另外一种想法,这时候沉没和掉举的原因出现还很细分,又不是威力很强大,又不是持续很久,现在的沉没和掉举只是一个小小的无关重要,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会累积业,如果要累积业的话,一定要内心思惟很多,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才会去造业,现在沉没和掉举还很薄弱,又不是持续很久,因此不会累积什么业,如果不会引发累积什么业的话,将来不会成熟出什么异熟果报,所以没有关系不用去管它,因此在断掉它的方面也不去作,这都是不作行,因此不作行有这二种原因。「为断彼故而不作行,」不用把它断掉有这二种情形,这二种都是不作行。

  「此皆不知修习清净三摩地法,」前面这些主张说法,对于清净等持的产生的方式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可是「诈现为知,」不懂装懂,认为我很会,装作这样一个样子,然后「欺求定者,」去误导一些想要追求等持禅定的人,去作这样一个教导,引入颠倒的道路,如果是这样作的话,「以舍慈尊等所抉择修习三摩地之法故。」

  为什么说他们是一种欺骗,是一个错误,不懂装懂呢?因为不作行而言是安止等持产生的一种障碍,现在又说它不是一种障碍,是可以作的,可是从广大行道次第,即从至尊慈氏传到无着等等历代的广大行持上师,他们所抉择出来的这个广大行的道次第,被你这样一讲就将之丢掉了,不须要嘛!因为慈尊以来广大行道次第都谈到,不作行本身是等持禅定产生的一个障碍,现在你又说它不是障碍,那就是把广大行道次第丢掉嘛!

  而且不作行的时候,认为我们是一个初学者,现在只要去灭掉粗分的沉和掉就好啦!这个细分的部分现在不必去灭掉,这不是我们要作的事情,不必嘛!还这么微细,有这么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现在力量还这么薄弱,又不会累积业,所以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说法都是不对的。

  不作行本身是一个毛病,要把不作行这个毛病去除掉,那就是作行!作行应该怎么作呢?下文就要说明,首先最初的毛病应该都是掉举,这是最初要出现的毛病,所以掉举出现的时候应该先把此毛病消灭掉,之后慢慢变得比较好,接着再把沉没的毛病去除掉,沉没去除掉,接下来又会产生掉举,跟前面不一样的,又会出现了,这时候再把它消灭掉,然后已经消灭掉之后,又会产生另一个沉没,又跟前面不一样,再把它消灭掉。这样反复进行之后,逐渐逐渐到最后任何类型的沉没、掉举全部都没有,这时候才是一个非常纯净的等持,什么类型的沉没掉举全部都没有,才能够做得非常的纯净,所以不作行本身是一个毛病,当然它的对治方式就是要去作行、要去对付,要怎么去作呢?下文就谈到。

  「如是灭沉掉时(即作行),多因掉举散乱为障先励断彼,」此散乱不能再解释为沉没了,此散乱要解释成胡思乱想,属掉举的类型,但因掉举是属于贪恋之心,有时后内心胡思乱想念头很多,但不一定属于贪恋之心,不过还是属于类似掉举的类型。

  如是灭沉掉时,首先掉举的部份障碍在前面要先灭掉,因此先灭掉举和散乱(胡思乱想),此散乱和前面谈到的散乱意思不一样。P372L6「故若有说微细掉举及散乱等初时难断,」此散乱要解释成沉没,现在这里不解释为沉没,要解释成为掉举的类型但是属于胡思乱想。因此将之并列在一起,解释成掉举的类型,所以一样的字,但是往往有不同的意思,这要依上下文来判断了解,所以一样的字有时候好几个意思,不容易了解。这里不能跟前面一样解释为沉没,要解释为掉举的一种类型即胡思乱想,即掉举和胡思乱想,这是前面遇到的障碍,要努力将之断除掉。

  「由此励力便能止息粗显掉散(掉举散乱),获少安住。」此时住分就会得到一点点。「尔时应当励防沉没,励力防慎沉没之时,又有较前微细掉动障碍安住,」把沉没灭掉之后,又有比较微细的掉举、散乱(动)出现,又会障碍住分安住。「为断彼故又应策励,掉退灭已住分转增,」如果把掉举去除掉,住分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此不断的进行。

  「尔时又有沉没现起,故于断沉又应励力,总散掉时应当录心,」总结散乱掉举时应当收心,「住内所缘而求住分,」把心收回来,住分就会越来越强烈,不过当住分产生的时候,心好像会沉下去,会有这种毛病产生,所以要励防沉没,为防止沉没之故,要让内心很明晰,不过当内心明晰,又会引发掉举,所以又要去对付掉举,又要收心,所以「住分生时励防沉没令心明了。此二转转修习无过胜三摩地,」如此即是修无过等持的一种方式。

  因此至尊仁波切作一总结,当掉举、胡思乱想很多的时候,把内心收摄回来,去除掉举,此时心的住分就会增强(即掉退灭已住分转增),不过当神识完全安住在对境上的时候,神识会好像沉没掉下去一样,会发生这种情况,故言尔时沉没现起。排除沉没的方法就是令心明了,让内心转为明晰,但是当内心转为明晰的时候,慢慢又会引发掉举,此时再像前面一样把心收摄回来。故言此二转转修习,此二项目轮来轮去不断的禅修,这种禅修方式才是修无过失三摩地(等持)的方式。

  因此「不应唯于澄净住分全无持力俱行明了而起希求。」不应该希求只有安住的部份,内心只有有力量去执取对境(住分的部份),只有这个。「全无持力俱行明了,」即明晰的部份(清澈的部份)不存在,这个不可以。就是有力的明分也须要,心也要可以安住在上面,这二个条件都有必要。

  已经认明沉掉之后,应当要努力消灭它,但是现在不作,称为不作行。而不作行的对付方式就是作行,因此作行是对治的方式,首先要了解对付的对象是不作行,不作行是什么意思?前面有说明不作行的意思,不作行是指细分的沉掉产生时,以此原因来想,认为我是一个初学者,去灭除细分的部份不是我现在要作的工作,这是第一种想法。

  或者现在产生沉掉细分的部分力量又不是很强大,又不是持续很久,不会累积业,因此也不必消灭它,有这种想法因此不去作、不去消灭它,此即称为不作行。

  去除不作行的方式当然是作行,作行又是如何去作呢?即要如何消灭呢?灭掉沉掉就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应该要去作这种行为,到底要如何做呢?即最初细分沉掉产生的时候,也要用正知去察觉,已经察觉之后还不能够放纵它,要花力气去消灭它,要花力气好好努力,此即称为作行。

  能够努力去作消灭它的活动,这个能作者是谁呢?即内心的思心所,此亦称为业。一般而言,谈到作行的行,即是十二缘起的第二分支无明、行分支,此行分支和作行是同义,通常解释业的时候,行也被解释为业,所以行的意思即是作一些行为,但是(能作者)是谁去作这些行为、作这些事情呢?即是内心的一个心所‑‑‑‑‑思心所。当然我们现在讨论思心所、作行不是要讨论十二缘起的内容,但是作行这个字却是同一个字呢!

  十二缘起里谈到行,是讲轮回中不断的流转,这个果是如何形成,就是透过作了某些活动形成此果,故作了许多活动就是作行,因此作行就是思心所。我们现在当然不是讨论轮回的过程,现在是讨论不要让细分的沉掉产生,产生了要如何将之灭掉?灭掉的时候还是要透过一些内心的活动,内心去将之灭掉的活动,即称为作行。能作者即是思心所­‑­‑‑‑思惟的心所,我们现在最主要讨论的内容即此。因此大纲里就分成不作行的对付方式,正明思心所及灭沉掉的方法,这二个并在一起讨论,因此先解释思心所,然后再运用思心所灭除沉掉。

  一样的道理,五蕴里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中的行也是此处所言的行,也用了行的词句。五蕴的情况是首先遇到色声香味触的对境,故要先说明色蕴,遇到色声香味触这些对境之后,内心接触后,内心就会产生许多感受,快乐、不快乐等等许多感受,因此接下来就有受蕴(感受),感受已经产生了,接下来就会下判断、决断,判断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此判断就称为想蕴。判断完毕(想蕴已经结束)后会如何呢?对于我已经判断为好的部份假设现在没有拥有,想要去拥有它;假设已经拥有将来想要继续拥有它,不要离开它,此时也要进行一些活动。

  还有我判断为坏的、不好的这个部分,假设现在我已经拥有,就想要进行许多活动要丢掉、离开它;如果现在认为坏的部份而现在我也没有,未来我也不要遇到、不要产生,还要进行很多的活动,所以接下来就要进行很多的活动、很多的行为,这些活动就称为行(行为、活动)这些活动行为即是业,故行亦称为业。

  进行了很多的活动,就累积了许多的业,这些活动(业)会不会消失不见?不会,会变成一个习气,这习气会被神识带着走,不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接下来有识蕴,因此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是这些内容,所以五蕴里的行就是活动,进行许多的行为、活动的意思,所以用行这个字。

  十二缘起的第二分支“行”也是进行一些行为、活动的意思,现在谈到作行也是进行一些活动,都是同样一个字,同样的意思。

  P365谈及整个大钢,心专注于所缘对境后应该如何作?⑴有沉掉时应如何修⑵离沉掉时应如何修。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又分成二项,这二项已经讲解完毕。沉掉产生的时候要先察觉,察觉之后要把它灭掉,这在前面已经都作完了,当沉掉都已经没有了,如果还要想办法把沉掉灭掉,那就不对了,所以用作行的方式把沉掉灭掉,沉掉灭除之后就不须要作行了,可见二个不一样,因此要分成二项来讲,有沉掉时应该如何作?无沉掉时应如何作?没有沉掉的时候,作行应该停止了,不要再作行了。接下来就讨论第二项即第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第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如前,是指前面的二个大纲,这些都讲完了。即按照前面的大纲努力去作(「如前勤修」)就会「断除沉没掉举,」连微细的部分都会断掉。按照前面的大纲,即使是细分的沉掉出现,也不能够放纵,用正知察觉,察觉之后不放纵它,用作行将之断除,所以沉也没有掉举也没有,「则无沉掉令(心)不平等,」这些都没有了。令心不平等,心不能够平衡,不是掉在沉没一边就是掉在掉举一边,没有在中间的状态(不偏沉没或不偏掉举的情况),「其心便能平等运转,」此时心就能够完全平衡,不掉在沉没边,也不掉在掉举边。

  我们现在的心都是不平等,我们现在的心没有走在中间,不是掉入沉就是掉入掉举。没有沉没、没有有掉举的情况,对我们而言根本就没有,所以这里谈到按照前面的方式努力去作,就不会这个样子了,沉掉都消灭掉,心完全平衡了。

  但是心刚好走在中间完全平衡的时候,「若功用行是修定过,」如果花力气再采用作行的话(功用是花力气,行是作行),这是修禅定等持的过失,此时内心已经平衡了,在平衡的情况下又采用作行花力气,其实这是一个毛病,对于这个毛病而言,「于此对治应修等舍。」

  作行运用的方式即五种遍行(受、想、思、触、作意)中的是思心所,作行的时候要观修思心所,运用思心所把沉掉的原因灭除,主要是运用思心所,若已经运用思心所把沉掉都灭掉了,在此时如果还要去运用思心所那就不对了。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去运用思心所,前面去观修思心所有它的目的、作用,这些都已经作完了。现在就要把思心所放下来,那现在要运用什么呢?于此对治应修等舍,在此时要采取的是等舍,等舍是指要把前面的思心所放下来,因为不须要用到了,沉掉都灭掉了,此时要运用的是等舍。

  等舍列在十一个善法中,这也是心所,心所中的十一善心所,等舍即是其中的一项。十一善心所:信心、不放逸、轻安、等舍、知惭、知愧等等共十一项,等舍即是其中的一项,因此在进行禅修观修的时候,让我们的心要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而要让心越来越进步,一定要好好的去运用心所,即在什么段落要运用什么心所,要刚刚好拿捏到分寸,在那个时候刚好运用这种心所,如此做的话内心就会越来越进步,所以好好了解心所就非常重要了。就如这里所谈到的,现在要运用的就是等舍,等舍不是感受当中的舍受,后面还会再解释等舍的意思。

  此时应当要修等舍,作行要把它放下,不能够再用啦!此是指心平等的时候就应当要修等舍,要先将作行放下,下文要引经据典说明,引「《修次第中编》:『若时见心俱无沉掉,』即按照前面的方式,把沉和掉都灭掉了,且已经看到内心有此情况的时候,就应当『于所缘境心正直住,』对于所缘境内心已经完全安住在上面的时候,『尔时应当放缓功用,』在此时应当把花力气去作行对付这些先放下来。

  功用即花力气,p365大纲已经谈到了。二、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不勤功用的对治方式就是要勤作功用,就是要花力气去作行(用思心所),此时已经作了、发了力气,也把沉掉都灭掉了,已经没有了。此时前面花力气、功用对付的活动要放掉,故要放缓功用是指这个意思。

  此时要做何事呢?修习等舍。放缓功用是不必发任何(大)力气,可是沉掉也没产生,因前面已将之灭掉了,故现在不必发大的力气沉掉也没有产生,此时应当『修习等舍,如欲而住。』」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上多久就安住多久,以此方式进行。此是能立的原因,说明来源出处。

  此时所要破除的部份,是什么呢?作行和发功用,即此处所谈到的要把作行和发功用破除掉。我们运用等舍要破除的部份,作行是什么?功用是什么?这个要先认识、了解,才有办法把它去除掉,因此就要知道功用、作行会产生什么毛病?这个要先说明要先了解,为什么要把它破除掉?

  请看文,「何故作行或有功用为过失耶?此由心掉则摄录,沉则策举,」由心掉举则把内心收摄回来,内心沉没则振奋内心,如此来反复「防护修习。有时,」就是某一个时候,到了一个适当的时候,「沉掉俱不现起,沉也灭掉掉举也灭掉,即前面谈到心平等的时候。「若仍如前,」若在此时仍然如同前面一样为了去除沉没掉举之故「防沉防掉策励而修,」发很大的力气而修,「反令散乱。」如此反而会引发内心的散乱。

  现在所谈运用等舍要破除的有功用或作行是指什么意思呢?即此处所谈到的,内心沉掉都不会产生的时候,又像前面防止沉没、防止掉举采取很多的行为,这些作行是要破除掉的部份。为什么呢?它有何毛病呢?「反令散乱。」如果在没有沉掉的情况下继续作行、功用,反而会产生散乱,此是「如《修次第次后二编》云:(都谈到的)『心平等转,若仍功用,尔时其心便当散动。』」心已经平稳没有沉掉的时候,如果还是有功用,还是作行的话,那时候内心就会引发散动。因此在此时就应当将之去除,不要再采用作行了。

  接下来至尊仁波切作一详细的区分,「故于尔时须知放缓,此是放缓防慎作用(放缓功用),非是放舍持境之力。」现在谈到要修等舍。要放平缓要放松掉的是前面所谈的功用还有作行,这部份的力气要放掉,但非是放舍持境之力、有力的明分,执取对境要有力气(明分),此力气不能放掉,若放掉此力气就变成细分的沉没,放掉的部份是什么呢?至尊仁波切详细作了此分析。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