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师法语格言:法雨清凉第002期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师法语格言:法雨清凉第002期

  阿罗汉为什么不敢来到三界?

  其实以阿罗汉四果证得无生的功力,他来三界流转是不会退转的,他是有实力可以来的。那他为什么不来三界呢?在经论上说:主要是他心理有障碍。 他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厌离三界苦果的观法,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妙法,但是当他以这样的观法把三界厌离以后,留在心中的那个印象,对他行菩萨道变成一种障碍。

  所以为什么菩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后观察法门是如梦如幻的,是暂时借用的。以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把这个烦恼调伏了,这个能对治的法门你也要把它忘掉。因为有的法门你不把它忘掉,以后你要成佛,这个法门会变成障碍。

  譬如说厌离三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实小乘的学者,他有足够的功力来三界度化众生,对他没有任何的伤害,他的实力是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三界害怕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对他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他的法执太重,把杂染的生死法、清净的涅槃法,那种对立性、真实性看得太严重。

  菩萨能够看到三界是如梦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实这个火是心随境转。你说它是火,但是你观察它是一个温暖的火、冬天温暖的火,它就不会伤害你。所以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所以它这个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

  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同样在断烦恼,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后,要适可而止。你用得太厉害,虽然这个药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后会有后遗症,有些法门你用的时候没有后遗症。

  暗合道妙 巧入无生

  很多法门,都必须要透过止观的观照、作意,才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念佛这种感应道交的法门,它的重点在于一种无心的感通。

  你看《印光大师文钞》,有居士跟印光大师说:他从今天开始七天不吃饭,我一定要真实地见佛,我才开始要吃饭。印光大师说:你这种有所得的心来念佛,已经跟佛不相应了,而且你这样子很可能会着魔的。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至诚恳切,而至诚恳切的重点在于一念不生。

  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我们只要是修习本尊相应的法门,你的内心都是要属于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的,完全是一种无心的感通,因为你所要感应的佛陀,他内心的造业力是诸事无功用的,所以你要随顺这样的心态,这个地方要注意的。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这个地方,六波罗蜜的殊胜,它不共于一般世间法的地方,应该是在出世间的“胜生无罪”。修行人有二种:第一种人,他不想起烦恼,不想起烦恼他怎么办呢?他逃避果报,灭色取空。我不敢去碰触我的烦恼,就产生远离了,趋向于偏空涅槃。第二种人,他知道我不能起烦恼,但是我不必去排斥这个庄严的果报。他广泛地修习布施、持戒,而且这个果报现前的时候,他能够“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当然有些人是根本不想从百花丛里过;但是诸位要知道,如果你的目标最后是要成佛,那你一定要从百花丛里走过去,因为你成佛一定要修六度,六度它一定会产生庄严的果报。

  这个时候,菩萨为什么能够走得过去呢?我们说过,因为菩萨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一个目标。他有空性的观照,他知道这个只是一个生灭之法,他要的是后面的摩尼宝珠,所以他有一个更深的思惟。

  这个名闻利养,当我们用无常观来看它的时候,它的价值感就消失掉。其实名利之所以迷惑人,是因为我们用常见的思想把它包装得很好。

  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佛陀的清净法身,简单地讲,他的相貌就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也就是说,佛陀那一念明了的心性,摄持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种状态我们叫作法身。

  佛陀内心的功德庄严,跟我们人天的众生、二乘的功德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就是自在跟不自在的差别。我们凡夫跟二乘在修习波罗蜜善法的时候,心中都是有所得、有所住的,我们修习善法都是有特定的对象,所以我们成就的功德是不能自在。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内心修习善法,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来安住的,也可以说以无住来安住自己,所以他成就功德的时候,是能够随时以任何的情况,作任何的变现,“佛为法王,于法自在”。

  第二个,他是广大的。佛陀在因地修习善法的时候,心中依止一个无穷尽的愿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由这个无穷尽愿力的摄持,他在成就果地的时候,功德就特别的广大,是无止尽的,受用无尽的。所以我们从前面四科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法身的功德庄严,他是自在的、广大的,这二点是不共于我们人天跟二乘人的。

  小乘的教法一直认为:二千五百年前来到印度示现八相成道的佛是真身。换句话说,佛陀的真实相貌,也是会生老病死的,当这尊佛死亡以后,他就完全跟众生不能有任何的感应,因为佛陀死亡、入涅槃了。当然,这一点大乘的菩萨是不能接受,因为大乘的法门是强调法身常住,特别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能够建立,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法身常住,如果法身不能常住,念佛法门通通是戏论了。所以这个法身常住的理念,在净土法门是非常重要的,它一定要去建立这样的概念,深信诸佛皆充满,念佛才能够感应。所以说,大乘菩萨提出了八个理由来说明佛陀的真身已经灭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就是说,佛陀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从法身所变现的一个应化身,那个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身没有灭度的。

  佛陀的法身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慈、悲、喜、舍,他随时跟众生感应道交。在大乘菩萨道当中的大悲心,就是你对众生的感受,要有一种同体之心。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最可怕的想法,就是“我跟你没有关系,你跟我也没有关系”。

  你有什么感受跟我没有关系,我有什么感受跟你也没有关系,这样子你这个大乘菩萨道就很难走下去了。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什么事情,但是那种感同身受的心情要培养起来,这是整个慈悲喜舍最根本的一个思想。

  我们是基于怜悯有情众生的感受,来生起和合的心,这个和合就是慈心,众生没有这种种安乐的资具,佛陀愿意把他的功德跟他来分享,我的功德跟你和合一下,我们就能够受用佛的功德叫作慈,慈者与乐。

  佛陀希望以佛法开导众生,使令众生能够生起种种利益安乐的事业,佛陀希望我们能够真实地修习善法、断除恶法,成就利益安乐的事业。佛陀的大功德,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利他而设计的。

  大小乘空观的比较 教我不会退大取小

  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所缘差别。小乘的空观是缘苦谛而发动,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而发动。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

  资持差别。小乘的空观主要是靠出离心跟四念处的善根,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资粮所产生。大乘空观的背后,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资持。

  通达差别。小乘的空观是我空法有,小乘的法执、对立性非常严重坚固。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他没有法执的障碍,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因此他后劲的通达是有差别的。

  涅槃差别。小乘的涅槃叫作偏真涅槃,偏在真谛,对世俗的因果是没有交集的。大乘菩萨的涅槃叫作无住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永远是走中道的路线。

  由地差别。小乘的空观没有大地的资持,而大乘的空观有大地的资持。大地有二层意思:不动义和荷负义。随着内心的功德增加,从初欢喜地到法云地,地地不动的力量,使他对众生的承当荷负的力量增长,依止这种承当力来出离烦恼障、所知障。

  由清净差别。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菩萨断烦恼,也断习气,这一点是比小乘断得更彻底。而且大乘菩萨观一切法空,他总是想:以后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资粮,成就一个国土,把有缘的众生摄受来这个地方修学,他有一种要成就净土的目标。

  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小乘的空观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执的对立;大乘菩萨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对一切众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够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假借方便度化众生,而且是尽未来际没有休息的。

  由生差别。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观是安住在心外的一个法上。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内心,叫作现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因为他没有生如来家,没有安住在真如的家,只有菩萨才是真佛子。

  由受生差别。这是讲自受用的果。菩萨的受生在因地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他能够在十方诸佛的大集会中(就是实报庄严土),他能够摄受,莲华化生。小乘只要还没有达到四果之前,甚至于他在有余依涅槃,没有入无余依涅槃之前,他那个老病死的身躯是不能够解脱的。

  由果差别。这是讲他受用的果。菩萨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的功德成就。小乘的空,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素法身,什么都没有。

  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缘的业力。因缘好,讨一顿饭吃;因缘不好,就饿肚子。我们生死凡夫,流转三界中,内心没有一个依止处,随业流转,就像乞丐。

  小乘的圣人好一点,叫作大富长者家中的清洁工人,他能够除粪,把厕所扫得很干净,把三界的爱见烦恼消灭了,还得到这个大富长者的照顾,有房子住、有正常饮食的提供,他觉得很满意了。

  大乘的菩萨,他掌管这个大富长者所有的珍宝,做当家师,准备继承佛位、准备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从这个譬喻就知道,小乘观一切法空跟大乘观一切法空,他的万德庄严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清楚。

  成佛之道的确有二个选择,这二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作先甘后苦。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的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

  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有人把众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这种人永远活在过去,他没有现在、未来,这种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内心当中,他以前做什么,他现在就做什么,他一天过一天不思进取,活在过去。

  第二种人是中等人,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做中阶的干部。他有过去的经验,但是他也随时不断地调整自己,作状况的处理,就是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

  上等人是活在过去、又活在现在、又活在未来,他未来有理想目标: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未来有一个理想,我绝不放弃。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做老板,老板都是活在未来。你看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厂现场走来走去,这公司没有希望。一个老板要想想这公司未来要怎么办?十年后要怎么经营?

  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线,你实在要有一点目标才走得下去,否则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会害怕。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净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空观的庄严殊胜,跟小乘单纯的空观作一个比较,勉励我们应该要坚持这一条路,不要退大取小。

  当你很痛苦的时候——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痛苦。从大乘佛法的因缘观来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这痛苦是内心引生的,不是外境引生的。

  诸位我们可以试试看,你如果情绪不好很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很热恼的力量在干扰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你产生错误的联想,而且这个联想一定是单向的联想:这个人真是坏,我对他这么好,他竟然忘恩负义。

  其实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想:其实这个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坏,他是一个因缘法,双向否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经常用双向否定,你的内心会慢慢慢慢从不平等而变成平等。

  我们内心当中,经常生起一种不平等的单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坏得失当中,所以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痛苦。这个时候,佛陀要我们修四寻思,用这种双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们安住在一种平等的、无分别的内心状态,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破遍计执。

  我们一个修行人,你要经常去观照你的念头:你一天当中,你的心都在想什么事情?如果你发觉你一天当中,睡觉不算,你都在这些人事上分别: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人对我怎么样,这个事情对我有什么得失……你都在这个人事因缘上打转,你的生命很难增上。你来生来的时候,还是这样子,没有增上的力量。

  一个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时候,要往道理上会。这个人对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结善缘;这个人对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结恶缘。就是说,一个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观察道理,这个人事只是借事来显理。当然我们从人事当中,哦!你看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个人事上的庄严去打转。就是说,看到什么因缘,你就想到什么道理。

  这个无我性真如,包括人无我,也包括法无法,就是二空的真如理。古德经常说:如如理生起如如智,如如智还照如如理。说如如智是从如如理引生的,然后如如智又照如如理。

  这个无分别智的去向是很重要的。今天你看到了不管是好的境界、坏的境界,如果你想要修无分别智,你的心的去处,就是观察它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不管是好的、坏的。因为你要修无分别智,它的所缘只有一个──无我性真如。你要经常把生灭的因缘,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理,这个就是你的所缘境。

  我们凡夫的分别心,你从什么地方来?从阿赖耶识而来。说你怎么会有这个分别心呢?因为你前生有这样的经验,阿赖耶识就是业识。我们从阿赖耶识而来,又攀缘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果报,这些根身器界,然后又造业,造业以后又回熏到阿赖耶识,又加强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来生又产生一个新的分别,又去分别这些人事的因缘,然后又造业,又回到阿赖耶识。这个就是为什么构成十二因缘流转的一个主要问题,无明缘行,行缘识,生、老、病、死。

  现在你要修无分别智,这个思考要改变。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真如而来。你从什么地方去?我从真如而去。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地方就是,其实这个所依、因缘跟所缘,这三个就是告诉你怎么修无分别智,后面只是在讲它的功德作用。

  你要知道:你不管是在任何的人事因缘当中,你都要观察──不管是顺境、逆境,它的真实义就是无我性真如,这是你的所缘境,你只有一个所缘境而已。

  你要慢慢体验大乘佛法,它那个无住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身心世界全部舍掉的时候,你就拥有所有的功德,佛法的下手处是舍,结果是得。说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还在流转、痛苦当中,就是我们不愿意舍掉自我意识,不舍掉心中的法执。

  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痛苦?

  我们还没修止观之前,我们总是认为外境是真实的,它跟我的想法没有关系,它永远都是有独立体性的。就是所谓的好人、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离开我们的心,有独立体性的,有自主性、不能改变的。但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实都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或者说虚妄的联想所引生的。

  当我们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坏人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个叫义相。其实这个义相,也是我们第六意识再一次的分别产生。由这个名、义所带动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别,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心所假立的。

  因为你有不同的分别心,所以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他有体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这个角色,这些都是一个假立,内心的分别所假立的。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我们现在应该很冷静的回顾过去的生命,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痛苦。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当然不能说联想错,因为佛菩萨也有很多的观想,若佛菩萨要没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萨是没有办法度化众生的。

  我们凡夫的联想错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联想是一个单向的思考。当我们看到一个好人,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绝对是好人;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人有好坏,事有得失,这件事情对我有利,这件事情对我有伤害,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是不平等,内心不平等,就是有所执取。

  在所有的金刚般若的经典当中,佛陀教诫我们:不能生起单向的思考。你看佛陀在《般若经》都是双向思考──是诸法空相,它不是生也不是灭,不是垢也不是净、不是增也不是减,它是双向思考,而且是双向的否定。

  你在佛前很认真地告诉自己、告诉十方诸佛菩萨: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三件事情: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是你的目标,誓愿力。但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发觉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最后自己伤痕累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没有观照力。誓愿力、行动力,这观照力最重要,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脚步,我们是不是落入一种习惯性的单向思考?永远都保持一种对立──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永远在好坏得失当中打转,你很难跳脱你心中的遍计执。

  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凡夫不经常修真如三昧,你的心一定是在因缘法里面活动,一个人内心不安住在真如的本体,而在因缘上活动,你会产生二种思考,只有二种思考:第一个,你会把所修的资粮,转成人天安乐的果报;第二个,你会把所修的福德、智慧资粮,转成二乘的偏空涅槃。这二个都是因缘法、都是极端的,一个是因缘的生起,一个是因缘的消失。

  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当你经常把心带回家,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你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因为诸佛所安住的理,跟你所安住的理是相同的。这个时候你会发觉:既然诸佛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

  如果你过去发菩提心,是看到佛菩萨有很多庄严的果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神通,这样的菩提心是容易退转的,因为你是从因缘上发菩提心。

  你看我们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其实这个愿是摄受一些还没有上路的菩萨,从外在的因缘来说,众生要度、烦恼要断、佛道要成。

  一个真正上路的菩萨,他是发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他完全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时候,菩萨从修习因缘观的菩萨,而提升到修真如观的菩萨,那就不同了,你不容易退转了。当你从众生无边誓愿度而转成自性众生誓愿度,你的生命就开始产生变化了,你的无上菩提,外面的风吹雨打,不容易干扰你。

  你说没有我,那谁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呢?这个地方是说:你应该依止一念的心识去断恶、修善、度众生,依止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生灭的,但是你后后比前前超胜。

  菩萨的个体生命不依止自我,是依止菩提心,依止愿力。就是说,你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它唯一的价值就是你心中的愿望,就是菩提愿望。这个菩提心是你整个生命的价值、整个生命的主导者。

  我们以前都是以自私的心情来主导自己的生命,保护自我、爱着自我,然后跟人家对立,然后就起烦恼造业,这种个体生命是不对的。你应该从今以后观想:你的个体生命就是一个菩提心,一个剎那剎那生灭的菩提心,以你的愿望,来当作你整个生命的核心价值,这样子把这个自我意识慢慢地远离掉。

  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候生命的环境就有改变。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然我们因为过去的罪业,会现出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这些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

  有时候我自己在拟定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在修加行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诸位可能也会有这种感觉,你精疲力尽的时候,其实在障碍你的烦恼,它也精疲力尽。你说:诶,烦恼在障碍我,其实对方也精疲力尽。这个时候谁能够战胜对方呢?就是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其实我们在过去的修行当中,很多都是差一点点就成功,结果你放弃了。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无怯弱精进、无退转精进、无喜足精进,你相信事在人为,你只要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成就,这个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

  身为一个菩萨,只要你的生命还在、你的明了性还在,你就不应该放弃努力,因为你的心有无量的潜能、无量的功德,等待你去开发,我们不应该有这种挫折的念头。

  忍辱是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的一个保护。精进是针对于你还没有成就的功德应该怎么去追求。

  空正见是保护菩提心的

  大乘的波罗蜜多,它根本的功德相,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见。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生放逸。有些人你看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报当一回事,他能够把这个福报当作如梦如幻,他继续修习他的戒定慧,继续往佛道前进,他不会被这个路旁的小花障碍住。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目标,他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这种大乘的善根。

  每一个人充其量是在保护自己,如此而已。如果你是他,你也是这样子。所以菩萨在知道这个相貌的时候,他一定要跟人事接触,因为他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一定要接触人群。如果菩萨连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心中,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都没有,那这个菩萨肯定是伤痕累累。

  空正见是保护菩提心的,这句话你要知道。你有菩提心,你没有空正见,你那个菩提心不会持久。

  你的福报,如果背后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福报对你不是好事情。诸位要知道,所有的地狱果报,都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印光大师说:你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福报愈大,你这个生死业力愈大,你造罪愈大。

  当你有福报,你背后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那就不同了,那这个福报是一种资粮,你前进到无上菩提的一种动力。

  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

  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地做下去。

  你希望创造来生一个什么样的生命?

  我们讲循业发现,这个道理你要永远相信。就是说外境是你内心的业力变现出来的,你有这个心,就会有这个果报。

  同样是水,饿鬼道如果不改变他的心念,他看到的水就是火。重点不是你把这个火拿掉,重点是你心念的改变。所以说唯识无义,其实整个生命是因为你动念头才有的。

  我自己的修行经验,我感觉:当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觉得这段时间人事的障碍很多,你这个时候不要去改变别人,你去修忏,你修顶多三七二十一天、再多三个月,就会有改变。

  《了凡四训》说: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他跟你讲几句话,他就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样。为什么呢?你嘴巴的话,是你内心安立的。你为什么会讲这个话?因为你有这种心情。你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的心念,就看出你这个人的格局是怎么样。

  你不用去算命,从你讲话的口气,就知道你以后是什么样的命运──相由心生。

  当然我们不能够说不动念头,重点是你要往哪个方向去动念头?你希望创造来生一个什么样的生命?你就尽量往那个方向动念头,那个果报就会出现。那你经常往不好的方向去动念头,那以后的果报肯定你不会满意。

  一切法的相貌,是我们的心念所创造的,它本身是没有真实相,所以修无分别智是合乎道理的。

  菩萨成就功德之前,先产生内心的观照。

  你看菩萨修善、成就功德之前,先产生内心的观照。你自己要有反省的力量,否则你这个菩萨道资粮力一修下去,谁也不能改变你,这个地方错就一直错下去。所以你看菩萨修六度之前,先成就观照力,然后再产生行动力。就是你有这个观照,你在行动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微调一下。

  菩萨修学的重点,要成就三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第三个是行动力。

  在我们生命当中,就着能够产生重大的转变──转凡成圣的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就是观照力。也就是说一个菩萨的功德,还不在于他有多大的福报,而是在于他内心当中,对生命是不是有正确而不颠倒的观照。

  我们刚开始是观照我们的报障,从这样的观照,对痛苦的感受,就会产生纾解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观照是下等的观照,因为它不能产生反省。

  我们进一步观照:痛苦的果报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我们内心有种种的罪业。我们从痛苦的感受当中再继续地观进去,观察它的因缘,观察这个痛苦的深处有很多的罪业在那个地方累积,我们生起惭愧心,开始忏除罪障,断恶修善。一方面忏除过去的罪业,一方面从今开始避免造作罪业。这样的观照就更深刻了,从痛苦的感受,再观到内心的业力,来消灭我们的业障。

  我们从这个业障再观进去:什么是业力的本来面目?我们再观进去──原来业力的深处,有很多很多的烦恼累积在那里,就是有烦恼的滋润,才有业障的现前。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到: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内心的自我意识。我们因为有自我意识,才会摄持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罪业、很多的痛苦,所谓无明而缘行,乃至生老病死。

  菩萨最深的观照,就是观察这一念心当中的自我意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它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这个时候,我们因为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把心中的自我意识慢慢慢慢地消灭掉了。大地的菩萨之所以称为地,他就是观照真如理地,他能够从报障、业障、烦恼障当中,观察整个生命的根源──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然后把它消灭掉。所以烦恼灭则业灭,业灭则报灭,整个生命就产生一种还灭门。

  所以大乘佛法的观照,刚开始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观境是现前一念心性,整个障碍是从内心显现出来的,不管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一念心显现,我们就着它的浅深,开展出报障、业障、烦恼障,是这个道理。

  一个有观照力的人,起码今生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会有过错,但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一个人今生会产生重大的罪业,一定是没有修观照力。因为这个罪业不可能马上产生,所有重大的罪业都是点点滴滴的,今天做一点,没事;明天再做一点,也没事;愈做愈大胆,然后罪业愈造愈大、愈造愈大。

  为什么他这个罪业在生命当中能够连续那么久呢?我相信一定很多人点过他,但是有什么用!他自己不观照,谁点你也没有用。所以说,你内心当中有真实在观照,我们不敢说你没有过错,但是你起码不会有重大的过错,因为你有小过错就可以调整过来。

  那菩萨的六度跟其它乘的六度,有什么差别呢?第一个,菩萨的六度有增上的功德:菩萨在修习六波罗蜜的时候,你每一次的持戒,你每一次的布施,你的菩提心会不断地辗转增上,而趋向无上菩提,这一点是其它乘所没有的;第二个,菩萨的六度有解脱的功德,它能够让你在烦恼障、所知障当中得到解脱。因为菩萨修习六度的时候,他有一种甚深的观照。

  你在佛前很认真地告诉自己、告诉十方诸佛菩萨: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三件事情: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是你的目标,誓愿力。但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发觉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最后自己伤痕累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没有观照力。

  誓愿力、行动力,这观照力最重要,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脚步,我们是不是落入一种习惯性的单向思考?永远都保持一种对立──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永远在好坏得失当中打转,你很难跳脱你心中的遍计执。

  当我们破遍计执以后,我们知道一切法没有好坏得失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因缘。这个人、这个事,只是我生命当中要实践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历练对象,如此而已。它没有所谓的好坏,它只是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所缘境界而已。这样菩萨才能够没有罣碍、没有恐怖的去做该做的事情。

  资粮位的菩萨说穿了,就是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资粮位的菩萨是从业力上修行,因为他止观太薄弱,他的菩提心完全是靠他的行为,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态,然后由这个善良的心态,来资持他的菩提心,这个菩萨只要造罪,他的菩提心就受到伤害。

  什么叫造业来资持菩提心呢?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来资持菩提心,就是资粮力,积集福报、听闻佛法,靠这二个。

  加行位的菩萨不同,加行位的菩萨是完全在一念心中修止观,他一念心中去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他主要是由善业力的修行,转成一种正念力的修行,他那个功力更精致了。

  到了见道位更不可思议了,他把正念力跟善业力合在一起,他的正念力就是善业力、善业力就是正念力,他每修一个善法都是正念力,他的正念力也杂带着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三个阶位,看到菩萨在操作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愈来愈精致,产生破恶生善的力量,愈来愈强大。

  菩萨要经常提醒自己

  增上,就是他这种希望,是有付诸行动的力量。

  希望,只是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增上的希望,他会从心中而付诸身业跟口业的行动。

  回向跟发心有什么差别?你现在要开车到台北,你设定的目标是台北。就算你开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直的,你的方向盘也是要调整,不然它一下就跑出去。就是这个车子本身也会有一个方向,你要随时调整方向盘。

  虽然我们刚开始在佛前发愿,要上求佛道,但是我们内心也还有很多的声音会出来,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你遇到很多的功德、会受到很多的诱惑,这个时候你内心很多负面的烦恼会告诉你:唉呀,放弃无上菩提,这样子就可以了,那样子就好了。这个时候,菩萨对目标开始模糊的时候,怎么办呢?靠回向。你用回向把你的妄想,再重新地回转倒向到刚开始的最初发心,所以这个回向是一个过程的调整。

  菩萨花很多精神体力教化众生,当然众生善根会增长,但是烦恼也会活动,菩萨还是不放弃,继续地教化众生。就是菩萨的愿,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约内心安立的,但求尽心尽力,不求事事圆满。就是你一开始发愿的时候,就要发对,你那个愿必须向内发愿,不要向外发愿,这个地方要注意,所以菩萨能够不退转。

  你要提醒自己:你生命的目标是不是已经模糊?模糊的时候,要把它明确一点──我为了要成就佛道。我要成就佛道,我必须来生往生净土;我要往生净土,我今生必须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成就什么资粮?你前面的方向要非常清楚,你才知道你所修的功德,到底它是趋向什么方向。

  日本一个很大的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他说:我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不是问我自己“这个公司要赚多少钱”。松下企业的老板说:我经常问我自己:我这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公司?我的目标在哪里?这个很重要。

  我们一个菩萨,你经常要提醒自己:你今天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要持戒?你的目标在哪里?因为这个是你的根本。我们经常要回光返照自己的根本还在不在?因为你这个根本不在的时候,那你这个善法就没有意义了,不能说波罗蜜多了。

  一个人永远保持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在菩萨道什么叫进步呢?你刚出家,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用你想做的事情来引导你,就是你这个人是用情感来带动菩萨道的,以有所得心来行菩萨道的。

  慢慢地你发觉时间久了,你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你能够在生命当中,从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转成去做我该做的事情,你这个人生命提升了,你的观照力生起来,你的遍计执减少了,你的内心跟诸法实相又迈进一大步了。

  法雨清凉第002期圆满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