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一讲(第6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一讲(第6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94/10/23

  我们现在讲解的最主要用来遮止发起瞋恚,照科判而言发起瞋恚有三点:①自己被他人伤害 ②亲人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被伤害 ③怨敌被他人善待时发起瞋恚。在此最主要是用来遮止发起瞋恚,在「自己被他人伤害」时遮止瞋恚所修忍辱包括安受苦忍的,但在「亲人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被伤害、怨敌被他人善待」其中所修不发起瞋恚的安忍当中就没包含安受苦忍。

  我们现在是讲到「卯二、遮瞋于己亲友作恶者」分二「以谛察法忍遮止、以耐他怨害忍遮止」谛察法忍讲过,现在是讲耐怨害忍的部分。耐怨害忍的部分,我们现在讲到思惟忍辱功德的部份。

  「耐怨害忍」就是要遮止,因被怨害伤害,所生的瞋恚。藏文是「起眯酿母巴」的「起」有多方面思惟之意。我们会发起瞋恚有时会因为我们用多种角度去思惟被伤害的原因及情形,这样想的时候才会发起瞋恚的。那要遮止用这种方式生起的瞋恚,同样的也要透过多种角度思惟来将它遮止掉,「耐怨害忍」就是有这种意思。有时候我们可透过思惟忍辱的功德可以遮止瞋恚。

  这边用火烧的比喻来讲,如果修习忍辱则善根不失坏,若不修习,则善根必坏失。比如说当别人对我们的亲友或师长轻蔑或伤害时,这一个瞋恚的人他是发起瞋恚才去伤害的嘛!那我们若对造作伤害的人起瞋恚的话,等于是把他的瞋恚拿来我们身上用。用一个比喻:如果一间茅草屋火烧了,我们把这里的火引到另一间茅棚去,同样茅棚也会引起大火的意思。这个情况就像别人伤害我们亲友起瞋恚的时候,他心中的善已经被烧了,然后我们又把他心中的火拿来自己心中,把我们心中的善又烧坏了!这边用这种方式来思惟不要起瞋。

  忍辱品一开始就曾提过,我们经过千劫以来做布施所聚集的福德资粮,一瞋就会将它全部烧光、烧毁掉:一千劫所累积的善根,我们一瞋恚就会将它完全烧光光。我们如果修忍辱的话,那么这些善根就不会被烧掉,这就是修忍辱的功德。

  这边两个偈颂,用譬喻来解说:

  「譬如房舍着火燃  旋见延烧及邻宅  蔓草柴薪易燃物  应悉曳出速抛弃

  如是于谁心贪着  即为瞋火所延烧  为慎焚烧福德林  须臾即弃勿暂留」

  也就是我们要去做这样思惟:如果起瞋恚的话,在起瞋恚的瞬间,将我们千劫所累积的福德资粮全部烧光光,这样想的时候,就可遮止掉瞋恚、不发起瞋恚。

  如果不反瞋回去,我们会不会吃亏?自己的亲友或师长若被他们所轻蔑、伤害的时候,我们不是应该反瞋回去?不反瞋回去是不是吃亏啦?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这边这么说:我们应该要吃亏、应该要接受。因为你如果不吃小亏的话,会吃大亏。我们在尚未死亡前,多少总要吃点亏也会遭遇到一些苦,小苦不忍的话受将来会堕入地狱受大苦。下面的比喻就是这样子:

  「当死囚徒若可逃  仅断肢体岂不善  若由人中受轻苦  免地狱苦何不为」

  如果一个被判死刑的囚犯,有人告诉他,若只要斩断一只手就可免一死,他一定说:好,赶快砍吧!同理,我们如果可以在还没死之前受一点轻的苦的话,可以免掉地狱的苦,何乐不为呢?

  这边也就是说:当你吃亏时,嘴巴不去反驳回去,你心中起瞋恚;你心中已经起了瞋恚,可是嘴巴没有反驳回去。你心中只要起瞋恚就完了,不管你的嘴巴有没有去反驳!如果你去起瞋恚,就完了!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遇到有人伤害我们的亲友师长,我们应该要安受,要吃这个亏,不起瞋恚,这样安受下来的话,等于是遮止堕入地狱恶业了。

  自己的亲友师长受到伤害了已经很吃亏了,我们如果再生起瞋恚岂不是更吃亏。吃亏又更吃亏就是这里面的比喻:

  「今于如是轻微苦  我尚瞋厌难安忍  瞋恚为入地狱因  于彼云何不遮止」

  有人伤害我们的亲友、师长这是小苦应该要接受起来,如果能接受忍辱下来的话,就成为自心忍辱的修行,也可成为圆满菩提果的因,也可成就自己与其他有情的义利。最好接纳起来,因为这样就可以成就自他二利。若不接受的话,那我们前世已经起爱、瞋等等这些烦恼,已多达入地狱千次受苦的因了。甘愿接受这些烦恼入地狱受苦,那现在稍微的这一点苦,我们又何以不接受呢?这边的比喻:

  「为求诸欲百千劫 曾经地狱焚烧苦 而于自利及他利 徒受诸苦无所成」

  「些微损恼不足言 能令大义皆成办 为除有情损恼故唯应欣然忍诸苦」

  前面的偈颂也就是说,我们曾经无意义的接受地狱苦、无意义的投生到地狱去,造作很多这些业。到现在为止,曾经千劫、千百次投生在那里面,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成办任何一点意义、没有成办圆满的菩提因,也没有成办自他的任何一点利益。第一个偈颂讲这个意思。

  第二个偈颂的意思是说,现在只要受些微小苦,如果能成办圆满的菩提,我们又何以不高高兴兴踊跃的去接受呢?

  如果他人轻篾、伤害我们的亲友、师长的时候,甚至来伤害他身驱的种种行为的时候,我们都会起瞋恚。那这些亲友、师长,如果是我们越喜欢的、 越爱的人,我们所起的瞋恚愈大。我们已经学了忍辱功德利益,透过忍辱的功德,就要对付瞋恚心。

  入行论里面所说修习忍辱的方法,说实在在实修时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一旦起瞋恚之时,仁波切的比喻:我们会热血沸腾,心整个错乱掉、无法再思考,就会变成那种状态。那这里面所讲的,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如何…,意思就是要在我们尚未发起瞋恚之前先做练习。我们如果能这样练习的话,那我们起瞋的时间也会缩短。如果我们这样练习的话,慢慢的、你起瞋恚的时候,在第二次剎那马上就可以平息下来。还没起瞋恚之前,就需要先作这样的准备。

  所以那个骂我的人,以修行的角度来说是我修忍辱的老师;从不修行的角度来说,他是瞋恚心的老师。他就不断的瞋恨、我就更瞋恨。刚刚讲就像把一把火带过来,要怎样去烧?他就教我们!一个是坏的老师,一个是好的老师。

  无始以来我们都随着烦恼转,一下子要用这种方法修持是很困难的。

  有时看到别人起瞋恚的时候,好像他的瞋恚会来教我们自己如何起瞋恚。看到他人有强烈的我爱执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开始做准备:要如何我爱执…。无始以来,我们前后左右的人都在烦恼中转,好像烦恼彼此互相在教导、彼此相辅相成在进步。在这边我们就要思惟忍辱,尤其是思惟忍辱功德。当别人起瞋恚时,我们就是要利用他的烦恼来转变我们自己的烦恼;让见到别人的烦恼,能够转变成为我们修行佛法的助伴。

  入行论所教授修忍辱的方法,可说是非常善巧的。

  若是相反而言:如果我们以慈心来对待他人的话,别人也会以慈心来对待我们。刚才所说的瞋恚也是一样,我们以瞋心来对待人,别人搞不好也会以更大的瞋会来对待我们。现在要以法相应而行,不是随烦恼而行,从自己内心生起慈悲心去遮止掉瞋恚;自己心中先生起慈悲心然后去对待他人,就好像是以我们的悲慈心去教导他人怎样生起慈悲心。

  下面进入卯三「遮瞋于己怨敌作利益者」分三

  辰一「遮于怨敌赞扬者不忍」辰二「遮于彼安乐不忍」辰三「遮于彼利养不忍」

  第一个「遮于怨敌赞扬者不忍」,有的人会透过言辞声音来赞扬我们的怨敌,使得他非常出名,有时我们会担心人家会认为他比我们好,所以我们会对他所受到的赞扬而起瞋恚。

  第二个「遮于彼安乐不忍」,看到别人使我们的怨敌身安乐、心安乐的人,我们会生起不忍的瞋恚,此处就是要将它遮止。

  第三个「遮于彼利养不忍」,有人对怨敌供养、好的利养…,我们也会起瞋恚,这边就是要遮止瞋恚。

  「赞扬怨敌具功德  彼若欢喜得安乐  我心何不随赞扬  亦能令我心欢喜」

  「如是我心随喜乐  能生安乐亦无罪  诸有德者所赞许  亦是摄他殊胜法」

  最初四句,就是第一个偈颂就是自我问到说:何以不喜?为什么不高兴?就是他人来赞扬怨敌之时,他人是心中欢喜来赞扬怨敌的嘛!赞扬的人是我们之外其他的人,怨敌也是我们之外其他的人,同样是我们之外其他的人,他人来赞扬他,我们心中又何以不喜呢?

  比如说仁波切跟法炬师:你是我的敌人,他就一直赞叹你,他赞叹你的时候我就不想听,听到之时就瞋恨心生起。那你赞叹法炬师时,法炬师就你的角度是不是也是「他」,那我就你的角度也是「他人」;那我也是另外一个人,法炬师也是另外一个人,那为什么另外一个人会高兴,我是不高兴呢?

  对境是一个好处,一个功德。你有好学问或修行,有什么好处…,这是一样的一些好处,他看到的时候就欢喜,我看到的时候不欢喜。但是他也不是你,我也不是你,那他怎么会高兴?我为什么不会高兴?「他」是一样的,不是你啊!。此处所谈的他,不是我、你、他的他;这个「他」是「我跟他人」的他。不是我、你、他「第三个人」的「他」,是我跟他人「另一个人」的「他」。寂天菩萨写的满有意思,这为什么?这个也不是我们对境的人,那他怎么会高兴?我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后面四句也是一样在回答。如果他人来赞扬怨敌时,赞扬的人心会欢喜吧!那我们自己也应该要欢喜,这边好像是对自己在讲:你也应该要欢喜!如果欢喜的话,那你将来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功德,你可以得到相同的无量安乐的因,这无量安乐的因是很重要的、无上的善因,这无上的善因是诸佛菩萨所赞叹来摄受他人、使别人欢喜的无上方法。

  我们暂且不谈,那些我不喜欢的人被赞叹。先说一般人被赞叹,看到这情形我们要生起欢喜心,有了这欢喜心将可得到利益,聪明的人应该如此做,应该心欢喜才对,可是实际上我们并非如此。

  通常只要一听到有人在赞叹别人时,内心是没有欢喜心的,而且自以为聪明的去做另一种不同的解释,心中不欢喜去解释我们不乐的原因,因为他自作聪明。例如,有人在赞叹某位仁波切或某中心,他们是多么的依照佛法的角度做善行,或做了与佛法相应的善根,我们听到或看到这情形马上用另一种见解反驳:我比他懂得更多、比他厉害、比他更聪明。再三解释,不断解释:「你的想法不太对的,我的看法才是正确的。」不断解释说明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没有欢喜心,好像不说这些话,就觉得自己很笨,所以要一直解释才会显示自己的聪明!真正来说这才是很笨的人。

  「亦是摄他殊胜法」 如果希望自己被他人所喜欢、要摄受他人的话,那么看到别人的善就要真正从内心说出赞叹言语。这么一来他即能够被我们摄受,也可说是接受我们的想法,也可以说跟我们比较亲近、比较相应。我讲的话他们会听,我的想法他们会接受。

  「摄受」不一定要是老师的身份,只要是我说的话,大家想听或能够接受都是「摄受」。所以我们心里真的是干干净净的随喜、欢喜他的一些好处。若只是嘴巴讲一讲,当然他是人,他会知道这是骗人的,还更生气。发自内心真心的欢喜,他自然会知道,他慢慢的就会亲近我们,我讲的话他就会接受,我的想法他都会接受。

  那我本身就对他不喜欢,如同我教他:你不要欢喜我。我不欢喜他,当然他就不喜欢我。那不欢喜我,那完全不会摄受,就不会跟我们亲近。

  这里谈到,当见到他人赞叹怨敌时,心中会生起一股不愿意的感觉。心中生起不愿怨敌受赞叹的想法,就造业了,造业后的心相续的功德将会失坏。 这些功德指的就是「见」「不见」的利益,见是指「此世」、不见是指「来世」的利益都会坏掉。自己所不喜欢者拥有名誉、财富及一切圆满,我们心中如果生起说希望他没有、不要他拥有这些,想起这些想法的话,使自己造了来世不要自己名誉、自己财富及一切圆满的因。就是四句的意思

  「若谓他获如是乐  汝不欲彼安乐者  佣工雇值不酬故  见与不见利俱失」

  这意思是,如果见到他人喜欢我所不喜欢的人,内心会有「不愿意」的想法。生起这种不愿自己不喜欢的人得到快乐的心,将会慢慢扩及到只要见到任何人有任何快 乐,心中马上会生起不愿意的感觉,不愿意任何人有快乐的感觉就会生起。

  比如说我们的下属、仆人,仆人的快乐是源自于我们给他们酬劳,我们给他酬劳,他就帮我们做事啊!我们给他酬劳,仆人就快乐对不对?但是你若有不愿别人快乐的感觉的话,不愿给仆人酬劳,仆人就不会快乐啊!就会生起不愿意给的这种心。不给仆人酬劳,他就不帮我们做事。那么你的「见」(此世)的利益就会损失,连「不见」(来世)的利益也一样会损失。

  所以「见」的果报,好像有一点点是以理论的角度讲的。譬如,别人喜欢敌人的优点或好处之时,我不欢喜别人这种喜欢的心。敌人因为别人赞叹他而很高兴,我没办法接受他那么高兴。这种个性慢慢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变成他自己要是最高兴的,别人很高兴的时候,他怎么可以比我还高兴!应该不可以他比我高兴,好像我要是最高兴的。

  特别是地位和身份比我低的那些仆人,他们比我还高兴的话,他是在我的下面,怎么可以比我还高兴,就会变成这种个性。所以我们心里就不会注意我的仆人、我们下面的那些人心里的高兴、快乐。变成不尊重、不会照顾他人的这种个性。变成这种个性的话,我们照顾他人像是多给几百块或几千块让他们高兴、买衣服给他们…,一般比较善良的人都懂会这样照顾别人。

  而这种个性的人慢慢的会变得几乎不做这种照顾别人的善行,渐渐地他会不理会别人高不高兴,慢慢地跟他接近的人愈来愈少。跟他接近的人也愈来愈少,这就是「见」〈此世〉的果报。

  这里说的「现世果报」和平常所谈的「现世报」有所不同。平常杀众生,年老身体多病是「现世报」;这里讲的「现世果报」是内心的想法影响到你的个性,然后也影响到周围。「现世的果报」好像是我心里无法接受,比如说:我讨厌的那个人,他心里的高兴我无法接受。从这里慢慢…慢慢…我们的心就会引响,最后面现世就会看出来他周围的人都不会想照顾他。这是「现世果报」的意思。

  问题一:当朋友在赞叹我的敌人,我同时对朋友、敌人都不高兴,这样的现世果报都是一样吗?

  回答:对来世果报来说当然就不一样;就刚刚的理论来说是一样的现世果报。而现世果报不一定照这样子,像是杀生,这世就生病啊…,也会有这种果报的。

  他人赞叹敌人,即表示敌人有某些功德,他人才赞叹他。在这情形下,我们心中会生起一个想法希望敌人没有这个功德、没有被赞叹的功德;另一方我们会对赞叹的人想说:他为什么会喜欢敌人?自己也会对这个赞叹的人生起不欢喜的心。

  当他人赞叹敌人的时后,其他人也会对敌人心生欢喜。所以当他人赞叹敌人之时,我们心中会起三种反应:

  不喜欢这个赞叹语的人

  听到敌人受赞美时,内心生起欢喜心。

  听到敌人受赞美时,内心生起不欢喜心。

  听到他人在赞叹敌人时,除了有上述三种反应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人心生欢喜去赞叹敌人的那颗欢喜心,是我们起瞋的关键,我们不了解为什么他会欢喜敌人?然后对他心中所起的欢喜心起瞋恚的心,这个偈颂告诉我们,不可起瞋心,应允许他人欢喜怨敌。

  如果他人赞叹我的时候呢?我们会心生欢喜!会对他心中的欢喜产生欢喜的心。同理,那么他人在赞叹别人时,我们也应该心生欢喜才对的。这意思是说

  「他人赞我功德时  若许为他安乐事  何故赞他功德时  不许我心得安乐」

  赞叹的心同样都发自他人,为何不能两者都能接受?为何只肯接受其中一种心?其实这个心是来自同一人的,相同的一种心就无法接受呢?他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所以他心中的喜欢若是我真正接受的话,他什么时后喜欢我都要接受。

  如果有时接受有时不接受,就矛盾了、是不对的。他的欢喜心,我任何时刻都该接受,不管针对我或针对别人,甚或针对敌人都要接受的意思。以上所说道理,是对他人赞叹时,我们应该持有的心态。

  现在被赞叹的人不是我,是你,你接受了,你也高兴了,我也要高兴。因为,此我也不是你,我就好像敌人之外的另一个人,敌人之外的那个人可以接受,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接受?岂不奇怪?有问题了。照理说都应该接受的。

  我们看我们自己,「我」就放在那里,来看「你」为何不接受?真的是这样子啊!另外一个第四个人来的话,他就会觉得我有问题啊!所以另外一个人来观察的话,那就:喔!你是不对的。这里好像自己观察自己的样子,自己、敌人、他人,我们观察这三个。反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寂天菩萨最好的、心不散乱的,那心不散乱就变成自己好像放在另外一个嘛!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太厉害了!

  接着说到菩提心。我们发菩提心是愿一切有情都能获得安乐,在讲菩提心时我们好像都把范围阔得很大,好像说:如同虚空般如母的众生,乃至轮回未空之际我们都要安住他们于安乐中,这范围是非常的广,可是现实而言,我们面对面的人,只要见到他有一点安乐的话,我们的心就不舒服,这变得有点矛盾。所以下面的偈颂说

  「欲求一切有情乐  菩提妙心既生起  有情若自得安乐  何故由斯生瞋恚」

  他人来赞叹敌人的时后,他人是心欢喜来赞叹敌人,敌人被赞叹心也会欢喜,他们两人都欢喜,我们心中又何以不高兴、要起瞋呢?即是「有情若自得安乐  何故由斯生瞋恚」

  发起菩提心的量是要非常大的,扩及整个虚空也就是遍及虚空界的一切有情称为发起菩提心;而不是为了面前某个人而起的心称为菩提心。有时我们发菩提心是为了遍及虚空的有情与我们面对的有情,这两者中间好似有一个空档(空隙)两者结合不来,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两者稍微结合一下,否则,这是在平常会出问题的。为什么呢?菩提心,是要利益无边无量的众生而发出的力量才足以称菩提心,如果只是为了少数众生,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足够成为菩提心的。

  发菩提心是为了利益无边无量众生,所以菩提心是太广了,好像太广了,当中就会发生问题。菩提心要不要广?是一定要广,没有广的话不足以成为成佛的因。要有成佛的因,就须要具备利益无边无量众生的心,有了这种想法之后,随之而来的行善的善根才是成佛的因,这样的心才是菩提心。

  但是我们心是这么广,也是坐在这里啊!我们几个众生一定会遇到嘛!所以在这些遇到的上面修行与菩提心,有时中间好像常有不连接的地方。这些必须常常要连接,要认为这个也是利益众生中的一个众生,要这样连接。不能误会说只为利益这个怨敌才生起菩提心,这就错了;菩提心的量应该是很广大的。

  「遮于彼得利养不忍」

  此利养指吃、喝、穿等外在物质之类。当我们的怨敌要是圆满得到这些物质利养我们应心生欢喜,不应不喜,而且要遮止瞋恚的生起。

  「发愿欲令诸有情 成佛堪受三界供 仅见微劣利养时何故于彼兴热恼 」

  如果怨敌得到少许利养,我们如果心生不欢喜,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成佛是依有情而成佛,我们的果位是有情给予的,现在有情得到些许利养,我们何以心生不喜?我们曾发愿让一切有情成佛,有情能够堪受三界应供,现在有情得到少许利养,何以心生不喜?

  因为有众多有情我们才能行布施、持戒、忍辱、慈心、悲心、菩提心尔后才能成就佛果,所以说佛果为何是有情给?理由就在这边。我们可以在有情身上修持,由修持而获得佛果,佛果是有情给的就在此。

  现在有情辛苦得到一些微劣的利养时,我们又何以心生不喜呢?心生不喜是错误的。

  「自应赡者自赡养  自行施予大勤劬  若从亲有能自活  何反瞋怒不欣喜」

  这边用比喻来说:有情是给我们佛果的,照道理说我们应该去养育、抚养这些有情,这是我们的责任,因为他们是给我们佛果的。现在我们不须要去抚养他们,他们自我养活的话,那我们却又心生不喜,这岂不是奇怪的一件事吗?应有欢喜心才对的,比喻说:如果你不想让有情得到些许的利养,那就可以肯定你根本无心让有情得到佛果、不想安住有情于佛果,更不用说会生起菩提心了,怎么有可能有菩提心呢?你的菩提心去那里了?

  「此犹不许众生得  是谁许彼得菩提  若瞋他人圆满事  云何能有菩提心」

  若是瞋恚有情所得利养,那我们要如何发起菩提心?这样做是表示没有菩提心。所以说我们受菩萨戒的菩提心不见了。寂天菩萨说:「你的菩提心到那里去了?」就是我们菩提心不见的意思。如果我们心中有菩提心的话,就不可以这样子,即使怨敌得到利养、得到圆满事的话,本来这件事就是我们要去做的,现在我们不须要去做,他们自己做得好好的,我们又何以不喜?他去得到利养,反而应是我们修欢喜的对境,我们不应该不欢喜或嫉妒。

  「若从他家有所获  其物或在施主家  一切悉非汝所有  施与不施汝何涉」

  不论怨敌是否从施主(功德主)处得到利养,也不管他是否得到这些利养,都不是属于我的,这些东西仍是施主所有,并非我所有。当施主给了怨敌后,我也还是没有啊!对不对?,既然这一切都不是我所有,又何必心生嫉妒、不喜呢?

  因为寂天菩萨曾住在「那澜陀佛学院」,所以谈到功德主、施主的事。你们并不是僧众,因此不要以这个角度看事情。其实,这些施主供养出来的「物品」,本来就是在这世界上,是属于这地球的,又不是专属于你的私有物,原本就不是你的,是地球上的东西,而这些本属于此世界的东西,被布施到怨敌那边,你有何不喜?

  我们去瞋恚他人得到利养,是因嫉妒的关系,为何会嫉妒?因为自己也想要,看到别人得到了,而我得不到,瞋恨心因此而起。

  接下来讲:

  「或由福德或信心  何故弃舍自功德」

  如果你自己想得到这些利养的话,那么就应该好好修持,因这些福德、利养源自于福德因,这些因都须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这些福德都是靠自己的,若好好修持将来必定会得到。

  「获得功德不执持  请问何不自瞋恨」

  现在你将可获得利养的福德因给丢掉,只一味执持瞋恚。现在你不执持原本可获得的功德,反将丢弃,你何不瞋恚你自己呢?这样看来,若要起瞋恚,应是要瞋自己而不是瞋他人才对!

  这里谈的「自我瞋恚」并非真正的瞋恚心。好像将烦恼视为敌人,将它视为敌人并不算是烦恼。「自我瞋恚」此瞋恚非真正瞋恚。这意义和前面第四品(p.79) 卯一 「虽如是具烦恼相 能断烦恼非所断」是一样意思。

  我们要对治的是烦恼,因为要对治所以看到烦恼才要对治它,实际上并不是烦恼,因为它是断烦恼的,所以叫「非所断」。这种瞋恨看似瞋恨心其实非真的瞋恨心,我们需要起这样子的瞋恨。

  问:若以杀猪为业谋生,虽可从中得到生活上的帮助,但我仍认为这不是好的行业,应如何看待?

  答:杀业不好,靠此生活不对,你的想法没错。不是所有的高兴都要接受,有的高兴若接受的话,也是恶业啊!现在我们是对付瞋恨心这种的的高兴。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