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一讲 智慧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卓格多杰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一讲 智慧品

 

  日期:二零零六年五月十三日

  上次讲座,寂天菩萨破斥胜论和正理学派唯物主义论调,认为这个物质身体就是我。今堂继续批判胜论正理学派,和教内有事宗对「人无我」的质疑,得出修习「人无我」是根除人类痛苦的原因-无明(ignorance)-最好方法的结论。胜论正理学派首先就世俗约定俗成的假我相续(The continuity of the conventional self)钻隙子。他们提出的质疑是:造业者和受报者是一或异?如果同一,即承认「实我」;如果「相异」,便违反因果业报。这样外道满以为瑜伽师被他们困在进退维谷的两难陷阱;却冷不防寂天菩萨会巧妙地这样说:「老兄,其实你和我都赞成『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造业者和受报者基本上不会是同一人。」如此便先避开正理学派两面刀锋,只留下一面破斥。跟着,寂天菩萨解释造业者和受报者基本上不属同一人,来化解和说明自己没有违反因果业报。寂天菩萨说:「说作业者和受报者相异,是因作业和受报不可能同时发生,必定要先作业,后受报;所以这点我们有共通点,作业和受报是两段时间。由于现在造业者和未来受报者在不同时间存在,所以他们基本上都不是同一人。话虽如此,作业者和受报者是共享一个自相续。例如这个身心五蕴,七年前构成色身的细胞和现在七年后的色身细胞,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已经完全不同了,怎可能说是同一人呢?相反来说,如果你们坚持有实我的话,那么造业者和受报者是同一人,并于同一时间,在还没有造业时,已经要受报了;『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胜论正理派见到这个论据不能成立,便反口执着中观所提出约定俗成的假我自相续是实我。寂天菩萨摇头叹息说:「自相续是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变易,不可能实有;过去灭,未来未生;所以过去心和未来心都不是我!」「那么现在生起的心便是我吧!」胜论正理派恬不知耻地说:「如果现在心是我,当它消逝时,『我』便化成乌有,何来实有?」到此胜论正理派语塞,寂天菩萨下结论批判「人我」说:「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外道胜论正理派眼见到大势已去,退下一旁,待同属佛门的有事宗发难。有事宗执有,攻击大乘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得成佛果的可能性。他们质疑:「如果众生没有实我,你们发菩提心所利益的是甚么人呢?」中观瑜伽师回应:「众生虚假,发菩提心立誓成佛,亦是虚假施设而有。」有事宗再追问:「再者,没有实我的话,饱经艰辛修行,谁人会得佛果?」中观瑜伽师回应:「许由痴心得!」中观认为:宇宙是由无明污染的心识而来,于起惑造业后感生种种果报;所以众生是建立在虚假的世俗名言上,而众生受苦是由于无明污染的心识。发菩提心就是要根断无明;在修行过程中,修行者的心识,视乎修行果位,他们或多或少保留着不同程度无明的污染;譬如说资粮和加行位的菩萨主要还在对治悭贪、毁犯、瞋恚、懈怠、散乱和愚痴;到见道位就开始积聚六度功德;修道位就渐次把无明污染的痴心压伏断除,这时候,菩萨的心识虽然少,却依然是污染的痴心,直至成佛完全根断无明为止;所以说佛果许由痴心得!就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说:「故尽错觉即解脱」一样,最后根断痴心就得佛果;换言之,佛果由痴心者得。反对者又想揪寂天菩萨的辫子说:「痴心有一种自我本位和傲慢,执着自我,产生痛苦;可是你们又认为『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此痴。』这话是否矛盾呢?」寂天菩萨说:「完全不矛盾,为追求佛果而发菩提心的痴心和自我本位及傲慢的痴心虽同为无明污染,不过前者是救苦的心,而后者是生苦的心;前者刚好可以对治后者。同时,既然你提出轮回痛苦的原因是自我本位和傲慢,那么修『人无我』便是对治我慢的最好方法了。」

  由颂七十至七十四,寂天菩萨继续回应胜论派和正理派1的质疑。其中一个质疑是如果没有一个实我,那么业果法则(Law of Karma)便不能运作。

  (七十)

  若我非实有,业果系需理;

  已作我既灭,谁复受业报?

  质疑:「如果没有一个实我存在,那么业力果报就不存在了。为什么呢?例如他在人身的时候造了一个业,他不可能在非人身的时候受到果报2,这个业果到底由谁去承受呢?」

  “If,” you ask, “the self does not exist, how can acts be linked with their result?  If when the deed is done, the doer is no more, who is there to reap the karmic fruit?”

  寂天菩萨接着解惑:

  (七十一)

  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

  汝我若共许,诤此有何义?

  解惑:「你和我都共同承认这点:今生造业的这个人和后世受报的这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存在,而且他们基本上不同一人3(different bases);既然如此,我们诤论这个问题有何意义?」

  The basis of the act and fruit are not the same, and thus a self lacks scope for its activity.  On this, both you and we are in accord – what point is there in our debating?

  (七十二)

  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

  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4

  寂天菩萨继续说:「在因位就看到它有果,这是不可能的。就像父子同时出生一样。佛在经中说:『造业者受报』,就是基于两者共享一个自相续,这时造业和受报的『我』安立在心识相续的假名上。」

  A cause conterminous with its result is something quite impossible to see.  And only in the context of a single mental stream can it be said that one who acts will later reap the fruit.

  胜论正理派乘机说:「那么心识自相续便是实『我』了。」

  (七十三)

  过去未来心,俱无故非我。

  生心若是我,彼灭我则亡。

  寂天菩萨反驳这点:「过去心和未来心都不是我,因过去已灭,而未来未生,都不存在。」

  胜论正理派质疑:「那么现在生起的心便是我。」

  寂天菩萨回应说:「如果说现在出生的心是我,那么它消逝的时候便没有『我』了。」

  The past or future mind is not the “I”, for it is not found.  Moreover, the present mind is not the self; for if it were, upon its passing, the self, too, would not exist.

  跟着寂天菩萨引龙树菩萨的《宝鬘论》(Jewel Garland)说:

  (七十四)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

  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就好像芭蕉树的树干一层一层地被剥开,将会发现内里空无一物;同样,以智慧去分析「我」时,就会发现:「我一样是空架子,并没有『我』真实存在。」

  For instance, we may take plantain tree – cutting through the fibers, finding nothing.  Likewise,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will find no “I”, no underlying self.

  由颂七十五至七十七,寂天菩萨回应教内有事宗的质疑,佛果是由完全的出离和积聚福德而来;所有令人痛苦的苦恼已净除,所有积极的福德已积累。但反对者5质疑:

  (七十五)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悯?」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如果有情不是真实存在,那么菩萨对谁起悲悯呢?」

  解惑:「一如月称菩萨在《入中论》(Chandrakīrti’s 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说:『宇宙是无明心识所产生(where the universe is said to be the product of the ignorant mind);由于无明造作染污的业行,善恶果报随之而来。我们承认世俗种种果报来自无明,这些无明只是因世俗名言的力量而存在(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lative truth),而并不是说众生是实有。众生受苦是建立在虚假而非由正观(verifying cognition)建立。所以在世俗谛来说,世间众生每日都是受苦的,因此我们应以慈悲来化度众生的苦。』6」

  “If beings,” you will say, “here no existence, who will be the object of compassion?”  Those whom ignorance imputes and vows to save, intending thus to gain the lofty goal.

  (七十六)

  「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此痴。

  质疑:「如果一切众生非实有,成佛得到佛果又是谁?」

  解惑:「众生是虚假,菩提心是为虚假存在的众生而发的;就如受无明业惑,我们承认众生是受苦一样。由于持守菩提心,渐次获得佛果;这时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一方面在未获得佛果前亦是痴心(无明业惑)所虚构;在另一方面,无明业惑所虚构下发菩提心仍可证果,所以佛果由痴心证得。」

  质疑:「既然胜义谛中『无明』非实有,『佛果』非实有,为何你们还要追求取证?」

  解惑:「因无明业惑虚构的发菩提心,渐次成佛,而其目的是为了除去如幻众生之苦,虽然这是出自无明虚妄分别,但是亦不应除去7。」

  “Since beings are no more,” you ask, “who gains the fruit?”  It’s true!  The aspiration’s made in ignorance.  But for the total vanquishing of sorrow, the goal, which ignorance conceives, should not be spurned.

  寂天菩萨坚称当我们未能满足于世俗谛的分析,继续寻根究底的话,我们会找不到实有的众生。不过,在世俗世界来说,无论如何都有众生在受苦;所以为了要从轮回苦海得解脱,我们必须修习能消除苦因-无明的方法。受无明蒙蔽的心意妄执事物的本质,引致我们颠倒迷惑,因而受苦;故此,要彻底根除无明;寂天菩萨再一次提醒我们,无明不是世俗世界的真实,故此缘起世界下的因果业报是不能被否定的8。

  质疑:「由于缘起世界的现象不应被否定,而且佛果是由修道求果的痴心所得,同理,痴心不能被否定;可是,痴心亦会产生我执,例如傲慢和自我本位(effect of egoism),它紧紧执着自我,产生痛苦;那么你们一方面要众生解除痛苦,一方面又要众生保留痛苦的因,这样做是不是矛盾呢?同时,我慢自无始以来就存在,与我一同轮回生死,恐怕很难根除。」

  (七十七)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解惑:「追求修道发菩提心求佛果的痴心,与执我的痴心虽同受无明污染,其实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前者虽是痴心,却可以因修行而断除众生的幻苦;而后者执我,只会增加众生的幻苦。此外,前者更是对治后者的良药,二种痴心不可同一而论。同时,傲慢和自我本位只是迷垢,根本不是实有,所以修习『无我』是根除我执无明最佳的方法。」

  The source of sorrow is the pride of saying “I”, fostered and increased by false belief in self.  To this you may say that there’s no redress, but meditation on identitylessness will be the supreme way.

  第三十一讲完

  注释

  1 有些注释家认为这是有事宗的观点。所谓有事宗是指佛教内部唯识以下的宗派,例如有部和经量部。

  2 根据业果法则:一个人没有造业,他不可能受果报;相反来说,除非他所造的业力抵销业报的动力平息了,否则,他也是无法逃避的,必须接受果报。所以反对者就质疑中观,前生造业者,后世受报者是同一人,抑或是两个人?如果你认为是同一人,则你承认实我;若你说造业的前生和受果的后世是两个人,那么你又违反了业果法则。

  3 作业者和受报者虽处于不同时间状态,但两者共享一个自相续(two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same continuum),一个作业者不能在同一时间感受该业因的果报;相反来说,感召到果报时不可能还在积聚那果报的业因。(One does not experience the effect when accumulating the cause, and does not accumulate its cause when experiencing its effect.)这里要驳斥的是胜论正理派认为「我」是恒常,而中观派(Mādhyamika)则认为实「我」不是真实存在;再者,如果「我」是实在恒常的话,便不能是「作业」者,又是「受报」者;所以大家都没有一个诤论点:作业者和受报者是两个人及两段不同的时间。

  4「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没有特别说明在何本经文记有佛的这段说话,大概是汉译行文特色。

  5依文理来看,这应是寂天菩萨对有事宗质疑的解惑。

  6达赖喇嘛在《超越的智慧》中说:「区别出梦中出现的人,以及在现实中出现的人两者间的差异,是有这必要的。它们相似处是在某个层次上是非实有;但把梦中人称呼为『人』,这便为世俗认知所否定;而把现实中出现的人称呼为人,这与世俗认知不矛盾;同时,在胜义分析亦不否定(它只是假名存在的话),因此,这个人在世俗谛中是存在的。同样,在世俗中执有一个实我,是不合理的,我们承认烦恼众生会在轮回中受苦。」

  7龙钦心髓传统对这一句解释通常引用一个例子:就好像一个人发恶梦,在恶梦中受尽苦头,他在恶梦中想出脱离恶梦的方法,从恶梦苏醒过来。虽然这些脱离恶梦苏醒过来的方法仍是在发梦中想出来,但当你未从恶梦苏醒之前,这些方法是不应舍弃的;只有你完全醒来,恶梦和梦醒方法,这一切才可被舍弃。

  8 中观应成派主张缘起现象和无自性的空是同等重要,世俗谛是不该被分析,例如火,在世俗谛看来,有火焰就会烧痛人;只要一经过分析,除了木头、热力和烟外,是没有真实的火存在。

  应用讨论问题

  一)正理派提出两难质疑:造业、受报是一或是异?造业者和受报者若是一,则佛教必要承认实我,因现在的造业者和未来受报者均不变;若造业者和受报者是异,甲造业,乙受报,这便违反佛教提倡的因果业报。寂天菩萨如何化解两难,并让正理派因失去论点支持而改变口风?

  二)何谓自相续(continuum)?这是否变相的「实我」?试述之。

  三)从颂七十至七十七,寂天菩萨驳斥了外道胜论正理派,亦驳斥了小乘有事宗,例如有部和经部;但很多有关集注没有细加分辨,你能分别出来,并提出理由吗?

  四)中观提出不能否定世俗谛的任何东西;龙树菩萨更声称世俗谛只是显象,经不起正观的分析;更坚

  持一点:要了解胜义谛,除了要透过世俗谛之外,别无他法。所以寂天菩萨提出「佛果由痴心得」,「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此痴」。甚至说成佛前「惑慢不能除」,这就是说,在某程度上,我们一日尚未成佛,我们或多或少都保留无明污染的心识。所以你没理由觉得自己修行比别人殊胜;你的宗派比别人清净;你身份比别人高贵;你同意这些看法吗?

  五)试总结寂天菩萨提出修「人无我」的目标和方便;并指出修「人无我」时,我们会碰到怎么样的谬思?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