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八讲 智慧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卓格多杰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八讲 智慧品

 

  日期:二零零六年一月七日

  今次讲座介绍寂天菩萨确立大乘经典的地位,与及确立大乘体证空性是佛法的根本。换言之,寂天菩萨认为无论是菩萨、阿罗汉;比丘或居士,谁人体证空性,谁人就真正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为甚么要确立大乘经典?因为佛把体证空性的教法传承给大乘菩萨,例如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大乘菩萨把释尊得到解脱的不二法门—体证空性的教法结集,记载在大乘经典。有些傲慢声闻为了维护自己在佛教正统地位,于是提出对大乘经典可信性的质疑。首先,小乘(Hīnayāna)说四谛十六行相中亦有空、无我的教理,行者毋需修持大乘空观,亦可得解脱。寂天菩萨解释说四谛十六行相中的空、无我,只是粗略地说没有一个独立的、不变的、一元性的我和我所;就算通达阿毗达磨所说的四谛十六行相,基本上只能压止粗糙的烦恼,给人一个自己好像没有贪爱和瞋恨的外观;所以小乘的阿罗汉如果未能体证空性,根本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寂天菩萨又提醒我们,生起轮回的根源(root cause)在于无明妄执诸法实有;如果不是透过证悟空性,虽然看起来是可以压止现行烦恼,其实,微细的贪爱瞋恨尚存;遇上适当外缘,识境相连,微细的烦恼便会乘时生起;再次污染行者戒行;所以,寂天菩萨否定了「比丘为教本」的笼统说法,从而界定体证空性的破惑比丘才是僧宝,堪为信徒皈依处。傲慢的声闻很不服气,还用了更激烈的说法:「第一次结集时,我们还没有见过大乘经典,佛教一开始就没有大乘,可见大乘非佛说。」寂天菩萨提出第一点反驳:「你出生时亦未见过小乘经典,到长大了有机会学小乘经典,你才开始信。依照你的推论,一开始就没有即不可信;你应不信小乘经典。」然后提出第二点论据:「佛陀现身说法,不只光靠佛陀在因位所发的大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众生的福德和根器;于是对戒行清净、智慧通达、并具有变化微细身能力的众生,说不可思议的大乘教理行果。」小乘又不服气的说:「小乘经典是大、小二乘共许的,而大乘经典事实上有人诤议过,所以大乘经典不可信。」中观又解释说:「如果二者共许,就算事实,认许外道典籍的又何止千万人,难道外道典籍是真理?此外,如果有诤议就不可信,小乘经典亦曾被外道质疑,小乘内部有十八部不同派别的主张;依你的逻辑,小乘经典应该更不可信喽!」到此,小乘行者为之语塞,不能不认同大乘经典。寂天菩萨再进一步说:「没有大乘,光靠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是无法达到佛的全知境界的;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大乘经典,只靠小乘经典,我们根本无法证悟空性;无法证悟空性,便不能斩断生死轮回的束缚,得入涅槃;不得涅槃,四谛『苦的止息』便流为空话。所以,不先确立大乘地位,小乘地位便无法被确立。」

  (四十)

  见谛则解脱,何须见空性?

  般若经中说:「无慧无菩提。」

  小乘质疑:「由于修四谛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出来1 ,何须还要证悟空性?」

  寂天菩萨回应说:「在大乘经典2 说过,不依空性为道(without the path of emptiness),是没有可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

  在《般若经》中说,有人若然执诸法现象实有,他是没可能达致解脱;「凡执实有相者,皆无无上正觉的解脱。」并提到就算趣入涅槃,停止苦恼,亦必须体证空性。「声闻、缘觉、佛果,若不依此般若空性,皆不能获得,故此为能生四圣者之佛母。」所谓四圣者,就是指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这种种说法当然是要建基于《般若经》等大乘佛经是否可靠上;简单言之,大乘佛经是否来自佛陀教法?小乘(Hīnayāna)对大乘经典是否佛语(being Buddha’s words)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We’re freed,” you say, “through seeing the [four] truths – what use is it to us, this view of emptiness?”  But as the scriptures have themselves proclaimed, without it there is no enlightenment.

  (四十一)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

  「二皆许此故。」「汝初亦不许。」

  小乘人先质疑:「你前面所引述的大乘经典,我们认为不是佛陀所说的3 。所以你们不能以此作为论据,它是充满疑点的。」

  中观回应:「如果你们否认大乘经典是佛说,你们又如何确立小乘经典(Hīnayāna canon)是佛所说呢?」

  小乘人回应:「我们的经典是可靠的,无论大乘小乘都认为这是佛说。」

  中观反驳说:「当你们小乘修行人刚出世时,也对小乘经典毫无认识;后来你们跟师父学习,于是开始明白小乘经典的意义,然后才接受这些经典是佛所说。这么说来,你们开始亦没有相信小乘经典;那么,你们的经典也不正确喽!」

  You say the Mahayana has no certainty.  But then how do you substantiate your own tradition?  “Because it is accepted by both parties,” you will say.  But at the outset, you yourselves lacked proof.

  (四十二)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复然,

  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小乘人回应:「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经典是由佛说,经典生活规范来自律藏,禅定训练与觉悟导向来自经藏,阿毗达磨有关心理学与宇宙论来自论藏,与佛语不相违背。」

  中观回应说:「你们用什么依据来成立并奉行小乘,我们同样也可用来成立大乘教法为佛语4 。」

  小乘再质疑:「不管怎样,我们所信奉的三藏教典是你我共许;相反,大乘只有你承认;所以大乘经典是佛语的说法是不可靠的。」

  中观反驳说:「如果说任何二人承认的即成为真实,那么四吠陀5 岂不也成了真理?因为承认吠陀是外道,为数还不仅一人,简直有成千上万的人。」

  The reasons why you trust in your tradition may likewise be applied to Mahayana.  Moreover, if accord between two parties shows the truth, the Vedas and rest are also true.

  (四十三)

  「小诤大乘故。」「外道于阿含。

  自他于他教,二诤悉应舍。」

  小乘再质疑:「从来也没有小乘是否佛说的诤论,而大乘却有如是诤论,所以大乘不是佛说。」

  中观反驳说:「有些外道不相信你们的经典,因此小乘经典也有诤论;更何况小乘部派之间也有不同意见。按照你们的观点有诤皆应舍弃,岂不是(大小乘的经典)也不能成立为佛说6 。」

  “Mahayana is at fault,” you say, “because it is contested.” But by non-Buddhists are your scriptures also questioned, while other Buddhist schools impugn and spurn them.  Therefore, your tradition you must now abandon.

  寂天菩萨阐述大乘道之殊胜。

  (四十四)

  「比丘为教本7 」,「彼亦难安立;

  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小乘认为佛入灭后,比丘(此处专指阿罗汉)是佛教的根本8 。

  寂天菩萨回应:「那些未能证悟空性的比丘,因为仍未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所以不是阿罗汉;要知道生死轮回的主因是无明妄执诸法现象是实存,没有了悟空性,根本不能斩断生死轮回的主因。简而言之,如果心识还有所缘,执持实有,就不可能证涅槃。」

  The arhat monk is the very root of Dharma, but difficult it is to be a monk indeed.  And hard it is for minds enmeshed in thoughts to pass beyond the bonds of suffering.

  (四十五)

  断惑若即脱,彼无间应尔,

  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9 。

  小乘提出反对:「那些比丘确实透过修行阿毗达磨的四谛十六行相,断除烦恼障;由于断除烦恼障,所以他们得到解脱,确实是阿罗汉。」

  中观瑜伽师释疑:「这是不对。你们的心识仍在微细状态下执着万法实有;认为这就是真实;基本上,你们假设万法是实存,才会相信诸法以实有的形态真实地存在;你们解释贪爱和瞋恨等烦恼障是来自执着实体我(substantial self)和我所有(self-sufficient),但这种都是粗糙的执着;真正导致贪爱和瞋恨等烦恼障是执着诸法实有(true existence)。阿毗达磨提出消除烦恼障的方法,只能局限于根除现行的烦恼。因此,这些依四谛十六行相修行而体证空性的人尚未堪称阿罗汉。」

  这些较粗糙的烦恼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被隔离,它们无法升起;然而,微细的贪爱和瞋恨会因为微细的执着实有而升起,不会被压制下来;由于微细的贪爱和瞋恨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因执取而造作积累了染污的行为;这可凭借推理和经典上记载而得证明。

  If your objection is that liberation is due to the elimination of mental afflictions, then it should occur immediately afterward.  Yet one can see the power of karma over those people, even though they had no mental afflictions.

  (四十六)

  若谓无爱取,故定无后有;

  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

  中观瑜伽师继续批判:「你们坚持执取五蕴身的贪爱已经消除。无论怎样,阿毗达磨提到的贪爱虽然没有出现,但执取实有的微细贪爱始终未得消除,这仍然是烦恼障。」

  根据有部说法:「惑(delusion)有两种:烦恼的(afflictive)和非烦恼的10 (non-afflictive);同样,有一种微细的贪爱(craving)是你们无法认知的,它是一种微细烦恼。」

  If you think that as long as there is no craving there is no grasping onto rebirth, why could their craving, even though free of mental afflictions, not exist as delusion?

  (四十七)

  因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

  心识有所缘,彼仍住其中。

  十二因缘中以受为缘故爱生起;那些你们视为阿罗汉的人因为感受到外境现象实有,对实有产生感受,贪爱便生起了。简单说:只要有人执着现象实有,心识与外境相联故,心识仍有所依缘,贪爱等烦恼就会继续生起。

  Craving arises from feeling, and feeling is found in those people you regard as Arhats.  They remain with a mind subject to grasping onto the true existence of some things.

  (四十八)

  若无空性心,灭已复当生,

  犹如无想定,故应修空性。

  只要没有体证空性,就算现行的烦恼透过修持四谛十六行相而得以暂时停止,一旦遇到适当条件的时候,它们自然又再升起。就像进入无想定11 的状态,粗糙的烦恼障暂时不会显现,每逢碰到适当的环境时,还会毫不自觉地再升起。由此可见,唯有证悟空性,根除对诸法实有的微细执着,才能斩断粗糙和微细的烦恼,所以修行人必要修空观。

  In a mind lacking realization of emptiness, the fetters arise again, just as in the case of non-conscious meditative equipoise.  Thus, one should meditate on emptiness.

  第二十八讲完

  注释

  1 这里的反对者主要是声闻乘人。他们的论据是:修四谛十六行相能息灭因我执、我慢所带来的痛苦烦恼,借着消除烦恼而得解脱。同时,苦谛的四行相包括了无常、苦、空及无我,既然无我和空已包括在四谛十六行相内,那便用不着证悟空性。其实苦谛中无我和空是很粗略的,寂天菩萨多番强调,光是了悟四谛十六行相中粗品无我及空,是无法解脱轮回的,必须靠了悟最细微的空性才能得住涅槃。举例来说,四谛中解释无我是没有一个自给的、实在的我;至于空性就是没有一个自给的、实在的「我所」(my)和「我所有」(mine);事实上,四谛十六行相所谓「空」和「无我」,只是粗略地强调没有独立的(independent)、不变的(unchanging)和一元性(unitary)的我、我所、我所有;并非大乘佛教所说细微无我和应成派所指的能证涅槃的空性。

  2 寂天菩萨所指大乘佛典(Scriptures)是《般若经》(Prajñāparāmitā Sūtra)。

  3 小乘人认为佛灭后几次结集都未曾见到大乘经典,因此,佛法一开始在世上弘传,修行人就没法相信有大乘经典存在。再者,大乘经中讨论到许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不是一般人的智力可以理解。可惜一般人对凡是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就会报以怀疑的态度,就算现今泰国、斯里兰卡、缅甸都认为大乘不是可靠的佛语;大乘也遭怀疑,何况密乘呢?五浊恶世中,这是低智者的共通业障罢!

  4 在早期的历史记录中,例如第一次结集,提及到佛说法时只有一些声闻弟子出席听法,例如舍利弗和目犍连;再者,结集出的佛说三藏教典,其中是没有大乘经典,这是难免起诤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佛示现说法,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举行法会,除了要看讲者,还得看听众和场所才去启导众生,闻法的众生也要具备相当的戒行和福德;众缘和合,释尊讲道才能成事。释尊在大乘中常提到与数千阿罗汉、数万菩萨在灵鹫山现场说法;现在灵鹫山遗址面积很小,一看而知,根本就容纳不了普通身材的凡夫;我们坚信佛语不虚的话,就可以由此推断佛说大乘教法的对象,并非一般的普通人,他们比声闻凡夫品格更高尚,戒行更清净,智力更高远;还有一点,他们拥有庄严微细身。在释尊说大乘经教时,这时的弟子就有戒行超越同侪的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大乘教法是要以甚深见来证悟空性,和菩萨广大行积累福德,从而转识成智,得大涅槃、大菩提。妄想以粗糙的心识转识成智、即身成佛是不可能的,只有微细的心识才能转化;于是释尊对于那些逐渐净化、精进而数目可能更稀少的弟子进行更微细的密法教示,例如教导他们将心识集中在人体微细构造的气、脉、明点上。这时法会的人物讲者和听众,时间和地方更是不同,信心不足、根器低劣、体会经验肤浅和智力未逮的信众,他们已经再没法掌握了。好像释尊在教授密续时,会以不同的形态来配合祂要表达的重大意义,这时的释尊不再示现比丘身,而示现璎珞庄严的金刚持多杰羌,而且听众数目更少,因为他们的信愿戒行皆是极清净;场所再不是地球、太阳系,甚至是欲界、色界的某个角落,而是选择在无二分的甚深活现禅定上;时间更不可能再限定于释尊在世;换言之,对极少数信愿戒行清净、福德厚重的弟子来说,即使在今天也好,佛陀仍可以示现说法。所以,执着只有小乘为佛说,明显是违反缘生法则。相反,如果承认慈悲的佛会随众生不同福报而说小乘,亦说大乘、密乘;这才是智者的想法。

  5 吠陀(Vedas):又译为韦达经、韦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又名《吠陀本集》,共分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6 达赖喇嘛在《超越的智慧》中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亦可证明大乘经典为佛说的可信性,例如龙树菩萨提到如果没有大乘基道行果的教法,便不能达臻圆满的解脱。仅凭借着小乘的三十七道品(thirty-seven aspect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是否就能达到全知,甚至成佛的境界呢?没有了大乘经典,我们该如何行菩萨道?如何体会一个佛的觉醒经验呢?仅仅靠小乘经典,将会非常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只靠小乘经典,我们无法了悟空性,那就不可能证入涅槃。如此,灭谛-『苦的止息』就沦为空谈。总而言之,大乘地位不能确立,小乘地位亦不能确立。」

  7 根据土登金巴格西的翻译,比丘这个主词由单数变成众数的僧伽(monastic community)。他认为真正的圣僧必须通达空性;唯有圣僧才是佛教的根本。

  8 达赖喇嘛说:「即使现在的缅甸,仍有少数修行人被认为是阿罗汉,我无法估量他们证悟的程度,但我认为他们已经能够暂时压制活跃的烦恼障(active mental distortions),一如阿毗达磨所解释。结果是:这些修行人因没有显著的贪爱和瞋恨而大略被视为阿罗汉;事实上,他们若能体证微细的空性,便堪称为阿罗汉了。」

  9 《入行细疏》(Pañjikā)页二零八:「彼等指圣目犍连、圣舍利弗。」例如目犍连尊者虽已证阿罗汉果,因招感往昔为渔夫杀鱼的果报,仍遭外道群殴,使身体严重受创,因而入灭。这说明阿罗汉在断除烦恼障时那一剎那后,即已得究竟解脱的说法,实有不妥。

  10 一般说法,阿罗汉有四不知因;例如时间长久、外境过远、所知法过细、过多,这都是非烦恼的惑。

  11 无想定(non-conscious meditative equipoise, asamjuisamāpatti):高级禅定境界,属于四禅范围,有些外道要修证涅槃,但没有证悟空性,便试图强用禅定技巧,把「意识」压住,使意识不能生起。进入无想定后,意识虽然不起,但这些外道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还误以为自己已进入涅槃。所以佛弟子都不会修无想定。

  应用讨论问题

  一)试说明不确立大乘,小乘亦不能被确立的道理。

  二)比丘有五种:乞食比丘、名相比丘、自称比丘、近圆比丘和破惑比丘。哪些仅是一种名称?哪些才是佛教的僧宝?阿罗汉是指哪种比丘?又我们皈依三宝是指哪种比丘?

  三)依寂天菩萨,如贪瞋等烦恼障不是根源于执实体我和我所,而是执着诸法实有;于是依阿毗达磨而修行的人,如果他们未能体证空性,所断的只是较粗浅的烦恼障,不能称阿罗汉;试引原文以证。

  四)你能依寂天菩萨的意见、论点,以五千字作一篇文章,驳斥「大乘非佛说」的邪见吗?

  五)你觉得寂天菩萨破斥小乘,是恶意针对他们,要信众不读《阿含经》?抑或要开启小乘人根器,进而体证空观,堪成佛门根本呢?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