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1
亥二、结有淨信
诸有淨信菩萨、声闻,于佛所说不生疑惑。
药喻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出有病者,第二科结有淨信。这是第二科。
「诸有淨信菩萨、声闻」,这都是佛弟子。有清淨信心的菩萨、有清淨信心的声闻,大小乘的佛教徒。「于佛所说不生疑惑」,对于佛所宣说的佛法,他没有疑惑。「没有疑惑」这句话,不是说一般的疑惑,那是要得入圣道的人,他真实的如实了知第一义谛了,这时候心裡面没有疑惑,是这样境界。前面文已经说过,有的人对佛说的不是那麽相信。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诸有淨信菩萨声闻者:此中淨信,谓即淨信意乐应知。」那就是得圣道的人,得了初欢喜地的菩萨,或者是得初果的声闻人。这样的人,他对佛所说的法是不生疑惑。我们读《法华经》、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提出了这个「不生疑惑,而有淨信」的事情。其中一个明显的事情,就是小乘佛教徒对大乘佛法是不是有信心?这个问题。那经上说了,小乘佛教徒,如果是得入圣道的人、他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对于大乘佛法是决定相信的。没入圣道的小乘佛教徒呢,也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这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很明显的说出来,乃至到《法华经》也提到这件事。
今天的佛教呢,也是出现这些事情。有的南传佛教学者对北传佛教没有信心。那我们北传佛教徒对大乘佛法不欢喜深入的学习,只是欢喜静坐修奢摩他,而不欢喜深入的学习智慧。因为智慧不足,就表示你大乘佛法也不深入的认识。那麽,小乘佛法来了的话,你的信心就动摇。现在也是有这种情形。
这一段文「诸有淨信菩萨、声闻,于佛所说不生疑惑」,这是因为有智慧的关係。
乘佛所说,喻如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无上法乘。
这于佛所说的佛法不生疑惑、什麽样子呢?他应该有一个相貌。下面说这个相貌。「乘佛所说」,这个「乘」应该是修止观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相信。相信佛所说的法。是什麽样子呢?「喻如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譬如就像一个车,这车支具都具足,有车厢、有车轮、也有车轴,就是各部分的零件完全都具足的,都是圆满的,这个车非常的微妙庄严。这是一个譬喻,在法上怎麽说呢?就是「无上法乘」,佛所宣说的大乘佛法,叫「无上」,非常殊胜的佛法。对于这个相信佛说的大乘佛法,而他能够随顺佛教、修习止观,那就是上车了,你就开始坐这个车了。如果你还没有修止观,还不能说你乘这个车了。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无上法乘者:〈摄事分〉说」,这是本论的一部分,在后面。「处所圆满教导圆满正行圆满资粮圆满为所依止」,这是说什麽叫「资具圆满」?在法上说,就是处所圆满。这「处所圆满」主要是说,这个地区有佛法流行,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有佛教徒在这个地方住。这个佛教徒在这裡能宏扬佛法,这是一个好的环境。「处所圆满」就是这个地方有佛法。「教导圆满」,这个佛教徒有堪能性能教导你佛法。说是有佛教徒在那裡、他只是念阿弥陀佛,连《阿弥陀经》都不会讲,那这个事就不及格了。「教导圆满」这都是要智慧。「正行圆满」,这个佛教徒得到了圆满的教授,就能够如法的修学圣道、修学戒定慧、修学止观了。「资粮圆满」,这「资粮圆满」在前面〈声闻地〉说了很多次了,就是,安住淨戒、修根律仪、觉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这些。资粮圆满,当然你修止观的时候它就容易成就。「为所依止」,这四种圆满作你修学圣道的依止处,你有这麽一个基础。
「应知建立人天四轮」,你应该知道,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有这四种圆满的建立,在这地方,你就可以乘车了。「乃至广说如是四种天上诸天、人中诸人,所有止观胜妙车轮」,你修止、修观,你这个车轮就具足了。「随有所阙,其车不转」若是你的地方、处所也不圆满,那也不行,教导也不圆满、正行也不圆满、资粮也不圆满,随有所阙,你这个车就不能动,就不能修止观。(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一页),这是那上的文。「此说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如彼四圆满义应知」,这裡说「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就是如彼〈摄事分〉所说的那四种轮,应该这麽解释。
如善御者,随所行地,随所应到,疾疾进趣,无所稽留。
「如善御者,随所行地」,对于佛所说的佛法有淨信的菩萨、声闻,他在佛法裡面能乘圆满车、如法的修学止观,这譬如「善御者」,就是会驾车的人。「随所行地,随所应到」,你驾这个车,随你所走的道路这裡。「随所应到」,随你应该、你要到什麽地方去。「疾疾进趣」,你会很顺利的向前进。「无所稽留」不会有障碍阻碍你,这地方不能走了、这个车开不动了,没有这回事。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随所行地等者:菩萨行中安立十地」,这菩萨道裡面安立十地,那当然,这就是已入圣道、得无生法忍的人,初欢喜地乃至最后法云地,这就是所行地。「于地地中渐次进趣」,从一地至一地渐次的向前进「乃至」到「究竟」,到最后是如来地,「是名随所行地,随所应到」。这「行地」和「应到」,「行地」应该指「因」说,「到」应该是「果」说。由初地开始用功、继续地修学圣道就是「因」,「到」二地就是「果」。二地以后继续修学圣道又是「因」,「到」了三地又是「果」,乃至到第十地、到佛地。「于其中间无有厌倦」,在这中间,你没有厌倦。为什麽不厌倦、不疲劳、不厌烦呢?因为有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以心裡面有法乐,他没有厌倦。「不生喜足」,虽然有多少成就,但是他没有满足的意思。「是名疾疾进趣,无所稽留。」
这是本地分中〈菩萨地〉,这〈菩提分品〉,第十七品讲完了。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卯二、菩萨功德(即功德品)(分二科) 辰一、徵
云何菩萨所有功德?
前面是菩提分法,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菩萨的功德。由于你修菩提分法有所成就,成就了菩萨的功德。「云何菩萨所有功德」呢?成就什麽功德了呢?这是一个问话。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摄。有两科,第一科嗢柁南标。
辰二、释(分四科) 巳一、初嗢柁南摄(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
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饶益;报恩与欣讚,不虚加行性。
这是标,下面长行解释,分七科。第一科是甚希奇法。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长行释(分七科) 未一、甚希奇法(分四科) 申一、标
谓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觉乘勤修学时,应知有五甚希奇法。
这是标。「谓诸菩萨」对于他所希望成就的「无上正等觉乘」这条大道,「勤修学时」,他很精进的在修学圣道的时候。「应知有五甚希奇法」,应该知道他成就了五种甚希奇的功德。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第三科就是列。
申三、列
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五者、具不思议大威神力。
「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就是于诸有情、这一切流转生死的愚痴凡夫。菩萨对于他,没有理由,不是说他是我的父亲、她是我的母亲,我就有理由大家是亲爱的。现在没有这个理由「而生亲爱」,就是有慈悲心、有慈爱心。
「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第二个希奇的事情,这位得无生法忍的圣者、这位菩萨,他唯独是要「饶益诸有情故」,要利益他们、要广多的利益众生的缘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他长时期的留在生死的地方;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恼,菩萨能容忍、能忍受这件事,这也是希奇、也不容易;在这裡受苦。若是我们,一肚子烦恼,你想离开这个苦恼,那是不行的。菩萨他得无生法忍,他可以到佛世界去,特别安乐自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地方,但是不,他偏要在苦恼的地方教化众生,这是要大慈悲心,这是希奇法、希奇的。
「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第三个甚希奇法是什麽?「于多」,对于那一个众生,心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不容易调伏的众生,这个烦恼不容易调伏。「善能解了调伏方便」,这位菩萨他能善巧的知道,虽然烦恼很重,要怎麽样调伏,他知道那调伏的方法,可以溶化他的烦恼,使令他得圣道,菩萨知道这个方便,知道这个法门的,这也是很希奇、很不容易的事情。
「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第四,这位菩萨的希奇的事情是什麽?对于极难理解的胜义谛的这个道理「能随悟入」,他能够学习智慧、能随顺通达、悟入,这也不容易,也不容易通达。我们看《阿含经》,佛为迦旃延尊者说法那一段,那一段你不容易看得懂;若去读阿难尊者教化淳陀尊者那一段经,那就容易懂了。这两个经其实那一段是相同的,但是有的容易懂、有的不容易懂。有的浅容易懂、深就不容易懂;这就是智慧的问题。菩萨有大智慧,他能通达这个道理,这也是希奇的事情。
「五者、具不思议大威神力」,得了圣道的圣者,他们得禅定比较容易。就算是在未到地定裡得无生法忍,但是他想得初禅很容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灭尽定都能得到。得了定以后修神通,神通也就现前了。是有大威德的神力,这也是希奇的事情。这是真实成就了,不是说谎话欺谝人,不是那件事。
申四、结
如是五种,菩萨所有甚希奇法,不与一切馀有情共。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不与一切馀有情共」,这些希奇的事情,只有菩萨才能成就,不与其他一切有情共有的,其他的有情是没有的。
《披寻记》一五二八页:
「不与一切馀有情共者:除此菩萨,所馀一切若凡若圣诸有情类皆非共有」,不是共同有这件事。「是故说名甚希奇法。」
这些甚希奇法也就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才能成就的,有的人有智慧、慈悲心薄也不行,有的人有慈悲心、但没有大智慧,这个希奇法也不成就的。
未二、不希奇法(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这第二科。希奇不希奇,希奇这一个功德说完了。现在说第二科,不希奇的事情。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的事情,「而名成就甚希奇法」,这个不希奇,但是还是希奇。也是五种。第二科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乐利他苦。
申三、释(分五科) 酉一、乐利他苦
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即为自己乐;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萨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菩萨本身见到第一义谛成就无分别智,他能够远离一切苦,但是有慈悲心的关係,他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他就有苦了,因利益众生而有苦。这个苦「即为自己乐」,菩萨就认为这是快乐的事情,这个希奇就在这裡。在众生的世界受苦,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不厌烦而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希奇了。「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因利他苦」,因为他有这样的思想,所以这个菩萨「恒遍受行」,他长时期的、普遍的接受这件事,他就能修行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些苦、他接受。接受的原因,当然这是因有智慧和禅定、一个止、一个观。因为这一切的苦恼都是言说法性,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所以他就入于第一义谛了,那就没有事了,就不苦了。若声闻人,他没有这个智慧,没这智慧就不行,他不能受这个苦。所以「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萨」,这就叫做菩萨成就第一不希奇的事情,而名为「成就甚希奇法」。
《披寻记》一五二八页:
「以因利他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的事业,「由彼所生」的「种种」的「忧苦,是名因利他苦。义如〈忍品〉中说。」那个十一种苦在〈忍品〉裡有解释,〈戒品〉裡也有(陵本四十二卷十页)。
酉二、乐受生死
又诸菩萨虽善了知生死过失、涅槃功德;而乐普令有情清淨,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萨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前面是乐利他苦。这是第二科,乐受生死。「又诸菩萨虽善了知」虽然他有大智慧,他了知生死的过失,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恼的事情。「涅槃功德」若入于第一义谛的时候,这些戏论、过失的事情都没有,只有大自在的境界。这个菩萨他知道这件事,「而乐普令有情清淨」,但是他欢喜普遍的教化一切有情,叫他们身口意都清淨,远离惑业苦、这些虚妄的境界。「即为己乐」,若这样做,这是一个快乐的事情。知道生死有过失、涅槃是有功德,但是他不到涅槃那裡去。「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我要清淨有情,这样殊胜的大悲心的力量故,「誓受生死」,决定在这裡忍受生死苦。「是名菩萨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为「成就甚希奇法」。
酉三、乐说正法
又诸菩萨虽善了知默然乐味;而乐普令有情清淨,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为说正法。是名菩萨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这是第三科,乐说正法。「又诸菩萨」他虽然是通达「默然」的「乐味」,就是入定、入真如三昧,那个默然的三昧乐的味道。「而乐普令有情清淨,即为己乐」,他就不享受那个默然的乐味。「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为说正法」他以精进为方便,为众生宣说佛陀的正法。「是名菩萨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披寻记》一五二九页:
「虽善了知默然乐味等者:此说无碍解住菩萨应知」,这无碍解住菩萨是第九地,善慧地的菩萨。善慧地菩萨成就四无碍解。「谓于甚深寂静解脱不生喜足」,这个菩萨「甚深寂静」,就是真如三昧的境界,那种解脱自在的境界不生喜足,就是不满足。「入胜进故」,还要继续的向前进。「于诸法中起智加行」,对于诸法中,「诸法」、有为法和无为法中,或者佛所宣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中,「起智加行」,他就是在奢摩他裡面发动大智慧的境界。「宣说法故」为众生宣说正法。「如〈住品〉说。(陵本四十八卷十九页)」,我们现在是四十六卷。
酉四、乐行淨施
又诸菩萨虽积集六波罗密多所有善根;而乐普令有情清淨,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以淨意乐施诸有情;然不希求施果异熟。是名菩萨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这是第四科,乐行淨施。「诸菩萨」虽然积集了「六波罗蜜多所有的善根」,这个善根他都能积集了很多很多。「而乐普令有情清淨,即为己乐」,他还是欢喜普令有情得涅槃的清淨、教化众生这件事是非常快乐的,「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淨有情增上力故」,那就是大悲心、般若的力量。「以淨意乐施诸有情」,以清淨的意愿、就是无所得的智慧,还是这样来教化众生的。「然不希求施果异熟」他这六波罗蜜的善根已经积集了很多,但是还继续的修布施波罗蜜多,「然不希求施果异熟」,他并不希求「我做这个布施、希望能得到满意的果报」,他没有这个心。因为他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察都是无所得的,无众生可度,亦无法可说。「是名菩萨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披寻记》一五二九页:
「以淨意乐施诸有情者:迴向无上菩提意乐,名淨意乐」,迴向无上菩提,那也就是迴事向理的意思,无上菩提者诸法如也,有这个意思。「即以如是意乐行四摄事」,用这样的意愿、用这样的慈悲心来修行这四摄的事情,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有情能种善根,是名施诸有情。」
下面第五个,恒现利他。
酉五、恒现利他
又诸菩萨以利他事为自利事;是故菩萨恒现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菩萨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心裡面有所执着。就是做功德的时候,种种的计较、分别;说:「这个人没有修行,我不能供养他」这是很多的问题。说是做一样功德,迴向给别人都有点捨不得。说:「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静坐。怎麽可以我不静坐,拿出时间做利益他人的事情?」所以在僧团裡面做僧职事也是要慈悲心。「以利他事为自利事」,得了圣道的人,他那无所得的智慧非常的纯熟。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同时他这无所得的智慧现行的,无差别,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所以利他事,也就是自利事。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不行。这还是有道心的人,动乱的境界不欢喜、我愿意寂静住。要做利益他人的事情就得要动才可以,所以这动静不能一如。可是得了圣道、已经见第一义谛的人,这件事没分别,他比较容易。
「又诸菩萨以利他事为自利事;是故菩萨恒现」,他常常的显现出来、示现出来「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他接受这个重任,荷担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是名菩萨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未三、其心平等(分四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由五种相,当知普于一切有情其心平等。
这是第三科,其心平等。前面一个希奇,一个不希奇,这是两科。现在第三科,其心平等。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诸菩萨由五种」相貌,「当知」菩萨「普于一切有情」,「其心」是「平等」的,没有贫富的差别。下面第二科是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第三科是列。
申三、列
一者、菩萨最初发心,愿大菩提,如是亦为利益一切诸有情故,起平等心。
「菩萨最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他是「愿」、希望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这个时候是为自己,没得圣道的时候,这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常常现前的。除非特别的作意修无我观,那我相不现前。「初发心」的「愿大菩提」,「如是亦为利益一切诸有情故」,自己愿意得无上菩提,就是「如是」,「亦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得无上菩提的,愿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这就是「起平等心」,自他是平等。
《披寻记》一五二九页:
「菩萨最初发心等者:谓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的时候,「起正愿心」是建立无上菩提心,「求菩提」就是菩萨行了,就是开始行菩萨道了。「发如是心说如是言」,在心裡面有这样的愿,然后又表达出来,叫做「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他希望自己「决定」;在这生死流转裡面,这无上菩提愿不容易不退转的,所以加个「决定」,就是决定不退转的意思,「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这是得无上菩提的时候,一切功德圆满了,他有这个堪能性,「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若没得无上菩提,也能作有情的义利,但是有所不足,有的能作、有的不能作。成佛了的时候才是具足了这个堪能性的。「毕竟安处究竟涅槃」,「毕竟安处」、也就是决定度化一切众生安住在究竟涅槃这裡,就是解脱一切生死苦了。「及以如来广大智中」;这「究竟涅槃」是理,同时也希望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那就是广大智慧。「如〈发心品〉」,这是〈发心品〉的文,(陵本三十五卷九页)说的,「此即愿自及他同证无上菩提」,这叫做「平等心」。
二者、菩萨于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
这是第二。第二种平等是什麽呢?「菩萨于诸有情」,住在「哀愍俱平等心」。就是哀愍一切众生,不是哀愍这个众生、我不哀愍那个众生,那就是不平等了。现在菩萨平等的慈愍一切众生。
《披寻记》一五三○页:
「于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者:此显菩萨于其无苦无乐」,这是说,在众生裡面有三类的众生,一类众生「无苦无乐」,他没有不如意的事情,但也没有什麽快乐的事情,平平的这一类。第二类的众生是「有苦」,第三类众生是「有乐」。众生有这三类,这三类就包括了「一切有情」了。「修四无量慈悲喜捨」,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时候,对这三类众生平等的「修四无量慈悲喜捨,故作是说」。「如〈供养亲近无量品〉广释应知。」在(陵本四十四卷九页),我们也学习过了。
三者、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
菩萨对一切有情,「深心发起」,就是很深重的心,他发起来「一子爱」,对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爱就像爱一个儿子那样的,没有偏心。如果两个儿子,可能对这个好一点,对那个薄一点。只有一个儿子,那这个爱没有轻重之别。现在这上面说,对一切众生的爱,这个慈悲心,像爱一个儿子似的,那麽平等的慈悲心。
四者、菩萨于从众缘已生诸行,知是所想有情事已,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
前面「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这是在事相上说的;第四是在理性上说。
「菩萨于从众缘已生诸行」,菩萨他从众多的因缘已经现行的诸有为法中,他知道这一切法都是虚妄的、毕竟空寂的,在诸行上能这样通达,「知是所想有情事已」就知道所想的一切有情。在菩萨的慈悲心里面,现出一切有情来,菩萨观察这一切有情,也都是言说法性、毕竟空的。在法是这样子,在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法和有情是平等的。这是法和众生是平等。
「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这是在一切众生裡面,在法性上也是平等。「知一有情所有的法性」,一有情的法性,也都是言说法性;即是一切有情的法性,也都是言说法性,也是平等的。
「以法平等俱行之心」,观一切法是平等的,观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个「以法平等」这一句,「于诸有情住平等心」这是又一句。观法平等是智慧,这个智慧和他的心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法平等俱行之心」。
「于诸有情住平等心」,就是以法平等的心,于诸有情住这样的平等。在一切法是平等,在一切有情也平等,一切有情与法--人、法都是平等。
《披寻记》一五三○页:
「知一有情所有法性等者:有情法性,唯是诸行」,「唯是诸行」,明白点说,诸行就是心行,就是心的分别。有情的法性,就是有情的心的分别境界。有情的分别心的境界,都是毕竟空寂的呀!「此说菩萨法缘慈等无量应知」,法缘慈,若这麽样讲呢,就是以佛法观察一切众生不可得,但是色受想行识而已,普遍地慈悲这一切有情。
五者、菩萨如于一有情行利益行,于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复如是。以利俱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
前面是说心平等,这底下说是度化众生的行动也是平等的。菩萨于一有情行利益的事情,做这件事来利益这个众生,「于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
「以利俱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用利益的行动,这样的慈悲心,于诸有情安住在平等,而没有厚薄的差别的。
《披寻记》一五三○页:
「于一有情行利益行等者:此说菩萨住慈愍观,遍于亲怨中三品」,菩萨和众生之间的关係,有这三种差别。一个是亲,彼此间有亲爱关係的。一个是有怨的,菩萨于一切众生没有怨,但众生于菩萨有怨。另外一种,也无亲、也无怨,是一个中庸性的心情,所以是有这三品,这三品包括了一切有情。菩萨对于这三种有情、对于这「一切有情平等平等行利益行应知」。
申四、结
由此五相,是诸菩萨于诸有情其心平等。
菩萨对于众生的平等的慈悲心,有这五种相貌。
未四、能作饶益(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诸有情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前面是第三科:其心平等。这下面是第四科:能作饶益。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诸有情能作一切饶益之事」,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下面第三科是列。
申三、列
一者、说授正命以为饶益。二者、于不随顺能引义利所作事业,说授随顺以为饶益。三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善能为彼作依怙等,以为饶益。四者、说授能往善趣之道,以为饶益。五者、说授三乘,以为饶益。
「一者、说授正命以为饶益」,菩萨饶益众生有五种,第一种是宣说教授正命的道理,以为饶益众生的一件事。
《披寻记》一五三○页:
「说授正命以为饶益者:谓授淨戒远离非法贪求利养。以圣慧命清淨自活」,「谓授淨戒」,就是菩萨授与众生清淨戒法。清淨戒法是什麽呢?「远离非法贪求利养」,这是不合道理的贪求利养,远离这件事。要合法的得到利养,不要用非法的、罪过的行动去贪求利养。
「以圣慧命清淨自活」,以圣慧命,这是太高了,用无所得的智慧来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要这样生活。「名授正命」。这不但是我们一般的说没得圣道,我们只是不违犯佛所制定的戒律,也不犯国家的法律,在这样的情形下去得到财,这也就可以名之为正命了。但是这个地方说「圣慧命」,那要加上佛法的般若波罗蜜--无所得的智慧。虽然有所得、或者无所得,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下是无分别的,是这种境界,这叫做正命。
「此有五种胜利之相」这个地方说,这样子有五种胜利之相。「如<有寻有伺地>说。」
「二者、于不随顺能引义利所作事业,说授随顺以为饶益」,第二个饶益之事是什麽呢?就是「不随顺能引义利所作事业」。这个能引义利的所作事业,但是你这件事做的是不能随顺能引义利所作事业,就是做的这个事情是有罪过的,得不到义利的。
「说授随顺以为饶益」,而菩萨对于这样行动的众生,教授他:「你要随顺能引义利」这样的佛法来利益你。我们凡夫多数是这样子:我说一句谎话,能赚十万块钱美钞,那当然我这句谎话非说不可呀!当然这件事就是不随顺能引义利的,你这句谎话将来有问题的呀!那麽你可能是得不偿失啊!那就是不随顺能引义利。现在菩萨告诉你:随顺以为饶益。你要说真实语,不要说谎话。这个事情,我们反省自己,我们能不能做到?我现在急需要钱,这个钱也来到面前了,要说一句谎话才可以;但是,你这时候说谎话、是不说谎话?我们看见月律师他那个书上就是,有个比丘尼来到宝华山的时候,拿了多少黄金、拿了多少石米。宝华山正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好像只是喝稀粥的时候吧?那个比丘尼来供养,正好!应该接受嘛!但是,我们佛法裡面有一个规矩,这个比丘尼你来到寺庙裡面来供斋、来布施,你要顶礼大众僧;但是那个比丘尼就是不顶礼。「我只是这样布施可以,我不顶礼。」那见月律师:「好!那你就把你所有的财、所有的粮米通通拿走!」就不接受,真是不容易!这上面说:「于不随顺能引义利所作事业,说授随顺以为饶益」,所以看见见月律师这个人了不起!
「三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善能为彼作依怙等,以为饶益」,这是第三种能作饶益之事。「无依无怙」,或者是小孩子没有父母,也可以说无依无怙;或是老了,没有儿女,也可以说无依无怙。总而言之,本身心裡面很痛苦,特别贫穷,这样的人。「善能为彼作依怙等,以为饶益」,而菩萨能为他去作儿女、或者是为他作父母,为他作依怙,来利益他,这是一个作饶益之事。
「四者、说授能往善趣之道,以为饶益」,第四个是菩萨说授能往善趣之道,就是能往人天善趣之道,当然这就是要做诸善法。但是凡夫多数若是有便宜,那能不佔呢?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是另一回事,我现在得到利益是真的!菩萨能教授他相信因果,不做恶事,是「能往善趣之道,以为饶益」。
「五者、说授三乘,以为饶益」,第五个,菩萨能教授他一佛乘、声闻乘、缘觉乘,三种佛法,来利益众生。所以也是能作饶益之事。
未五、现报他恩(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其有恩诸有情所,现前酬报。
这是第五科:现报他恩。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其有恩诸有情所」,五个相貌,对于有恩的诸有情所,现前能够酬报、能报恩。
申二、徵
何等为五?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列。
申三、列
一者、安处有情,令学己德。二者、方便安处,令学他德。三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随力随能作依怙等。四者、劝令供养诸佛如来。五者、令于如来所说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
「一者、安处有情,令学己德」,「安处有情」,就是有恩的这个有情,他现在有很多问题,菩萨能用佛法来安处他。怎麽安处他呢?「令学己德」,教授他学习他的这些道德的事情。当然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就是学习佛法、学习戒定慧。
《披寻记》一五三一页:
「安处有情令学己德者:此显菩萨同事摄事,故作是说」,这显示菩萨同事摄,就是教众生作如是功德,菩萨自己也作如是功德,就叫同事摄事,「故作是说」。「令学己德」,就是同事摄的意思了。
「二者、方便安处,令学他德」,菩萨也能善巧方便的安处;安处实在就是度化的意思,就是把他安置在一个安乐的地方。令学他人的功德,前面是令学己德,这时候是令学他德。
《披寻记》一五三一页:
「方便安处令学他德者:谓彼有情若有声闻、独觉种姓」,就是那位有恩的有情,他的身口意裡面,有声闻种性、有独觉种性。他以前并没有在佛法裡面熏习过;但是他的身口意裡面,从无始来就有声闻种性、有独觉种性,有涅槃的善根。
「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那就即于声闻、独觉这样的佛法裡面,把他安置在这裡。安排他、劝他发出离心,修学四谛圣道,修学辟支佛道。
「若有如来种姓,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若是这个有恩的有情,他的身心裡面有佛性,这样的众生,菩萨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劝他发无上菩提心,修学六波罗蜜了。这叫做「令学他德」。
「三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随力随能作依怙等」,这也是报恩的意思。无依无怙、有苦恼、有贫穷的这种众生,菩萨随自己的因缘、随自己的力量、随自己的能力,也为他作依怙,使令他免除种种的苦恼。
「四者、劝令供养诸佛如来」,这也是报恩的行动,劝他供养佛。
「五者、令于如来所说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令这个众生对于佛所说的正法,能够受持、还能够读诵。受持,有的论上说是温习的意思,常常地温习,你就能读诵了。然后,也可以书写,布施给他人学习。也可以供养经论,香华供养,也可以这样栽培善根。
未六、常欣讚处(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当欣讚。
这是第六科:常欣讚处。特别欢喜,常常地讚扬的境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菩萨于五种处」,有五个地方,「常当欣讚」。这是第一科,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申三、列
一者、值佛出世,常得承事。二者、于诸佛所,常闻六种波罗蜜多菩萨藏法。三者、于一切种成熟有情,常有势力。四者、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堪任速证。五者、证菩提已,诸弟子众常和无诤。
这是第三科:列。「一者、值佛出世,常得承事」,「值佛出世」,这真是有善根的人,遇见佛出现世间。佛出现世间,你就有机会常得承事于佛,为佛做事,恭敬供养。
「二者、于诸佛所,常闻六种波罗蜜多菩萨藏法」,常到佛这个地方来,于诸佛的地方,常听闻佛说六种波罗蜜多,这是菩萨法藏,发大悲心,广度众生的法门。
「三者、于一切种成熟有情,常有势力」,第三个常欣讚处。「于一切种成熟有情」,对于「一切种」,就是各式各样的法门、各式各样的情况去栽培善根,使令善根得成熟的有情。一切种成熟的有情,有的人是由拜忏而成熟,有的人静坐得成熟、有的人读诵经典得成熟,各式各样的法门。菩萨对于这种有情,常有力量来利益他、饶益他。
《披寻记》一五三一页:
「于一切种成熟有情等者:成熟方便有二十七,名一切种。由此方便,令诸有情六种成熟差别圆满,名有势力。」这是「<成熟品>中广释其相。」在「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我们已经学过了。
「四者、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堪任速证」,这也是常欣讚处。这个菩萨能于无上菩提堪任,有这种能力,能很迅速地得无上菩提。那当然,他是到十地菩萨了,他能堪任速证。
「五者、证菩提已,诸弟子众常和无诤」,得无上菩提已,诸弟子众大家常是和合无诤,没有纠纷。当然,这是佛菩萨的智慧,能安立种种的方法,使令弟子随顺这个方法学习,他就不诤。就是那个六和敬的意思了。
未七、不虚加行(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
这是第七科,不虚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就是这个饶益加行,能令你成就真实的功德,就是不虚。像我们用有所得的心,做一点善法,得了人天的福报,福报来了以后,享受完就没事了;那你以前发心做的善事,现在等于零了,那就是虚妄。若是你能在佛法僧里面发菩提心、你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能做这个功德就是不虚;就算是你先得到人、天的果报,但是功德没有结束,一定能得圣道、能得无上菩提;那就是不虚了。
当然,这就是要发无上菩提、发出离心,才能得到这样的不虚。如果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又没能发出离心,你就是求世间的荣华富贵,目的就是为求人天的果报,那所有做的功德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所以是「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
申二、徵
何等为五?
这第二科是徵。
申三、列(分二科) 酉一、举初二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
第三科是列,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初二。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先」,就是一开始的时候,菩萨想要为众生做些利益的事情、做些安乐的事情。
利益、安乐是有点分别的。「安乐」,就是你现在的苦恼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心里面得到安乐;「利益」,你一定是要在思想上,有所改变,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将来会得到利益。如果只是生活上得到改善,思想上还愿意随时都会放逸做种种有罪过的事情,那是没有利益的,你得不到利益的。
「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对于诸有情的利益安乐,真实的能够了知、没有颠倒觉。看这个文:可以说是菩萨对于众生利益、安乐,如实的了知,无颠倒觉;或者是对于众生得到利益安乐,众生得到如实了知无颠倒觉。也就是不虚饶益加行的意思。
这是初二: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这就是一;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这就是二。
酉二、指馀三
如是一切,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中所说,应知其相。
「如是一切,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中所说,应知其相。」,这第二科指馀三,是馀三个,这里没有说。前面的〈供养亲近无量品〉已经说了。
《披寻记》一五三一页:
「能作不虚饶益加行等者:〈供养亲近无量品〉说:若诸菩萨具五种相。众德相应,能为善友所作不虚。与此义同。」就是这个意思了。「此中且举初二,略无后三,故指前说,应知其相。(陵本四十四卷七页)」
巳二、第二嗢柁南摄(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标
复次嗢柁南曰:
无颠倒加行,退堕与胜进;相似实功德,善调伏有情。
前面是第一个嗢柁南,一共有七科,结束了。第二科,第二嗢柁南摄,分两科,第一科嗢柁南标。 「复次嗢柁南曰:无颠倒加行,退堕与胜进;相似实功德,善调伏有情。」,下面长行解释。
午二、长行释(分六科) 未一、无倒加行(分五科) 申一、标
谓诸菩萨有五加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无倒加行。
长行解释分六科,第一科是无倒加行,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谓诸菩萨有五加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无倒加行。」,这是标,下面是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这是徵。
申三、列
一、随护加行。二、无罪加行。三、思择力加行。四、清淨增上意乐加行。五、堕决定加行。
这是列。下面第四科解释。
申四、释(分五科) 酉一、随护加行(分三科) 戌一、徵起
云何菩萨随护加行?
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随护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起。「云何菩萨随护加行?」,这是徵起,下面第二科是略标。
戌二、略标
当知此复略有五种。
随护加行,有五种不同。下面第三科列释。
戌三、列释(分五科) 亥一、随护聪叡
一者、随护聪叡,谓由俱生智,速疾摄法。
列释分五科,第一科随护聪叡。
「一者、随护聪叡,谓由俱生智,速疾摄法。」,「随护」就是随顺各种因缘,你常能保护自己身、口、意的清淨,这是一个大智慧的境界。「谓由俱生智,速疾摄法」,这是个起码的境界,不是经过学习的,是生来的这个智慧,用这个智慧速疾的去学习种种智慧,这叫速疾摄法。
《披寻记》一五三二页:
「随护聪叡等者:聪明叡哲,名聪叡。」叡哲还是智慧,聪是耳聪、明是目明,就是表示智慧高的意思;是名叫做聪叡。
「〈摄异门分〉说:言聪明者:谓与引发慧相应故。」,这引发慧相应是什麽意思?就是你的耳朵聪,你可以听人讲解,从这里可以开智慧;你的目明,自己去阅读也可以开发智慧,所以叫做引发慧。俱生慧是生来的,引发慧是后来又学习增长的智慧。聪明就是表示有引发慧。
「言叡哲者:谓与俱生慧相应故。」这上面说叡哲就是与俱生慧相应的境界。「或复翻此。」,或者说不是相应慧,那就是引发慧相应,也可以说是叡哲,「(陵本八十三卷六页)今于此中且约俱生慧相应,释名聪叡,」,这聪叡是约俱生慧来解释,「是故说言由俱生智速疾摄法。」这是生来的智慧也有高低的不同,但是速疾的摄法,就是后来又继续的学习,那也是随各种因缘了。
现在说随护聪叡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随你俱生慧,继续去增长你的智慧,使令你的三业清淨、增长功德,这是随护聪叡。
亥二、随护正念
二者、随护正念。谓由此正念,随所摄法,持令不忘。
这是随护正念。「随护正念。」,就是随顺你的智慧,你常能保持正念。「谓由此正念,随所摄法,持令不忘。」,正念也有个正志的意思,这也是智慧,他有一个正确的目标。「随所摄法持令不忘」,他有这样好的意愿,常能想要增长智慧,随他的因缘所学习的智慧、所学的知识,能保持不失掉,这叫做随护正念。这样「念」就是记忆不忘的意思了。下面第三科,随护正智。
亥三、随护正智
三者、随护正智。谓由此正智,于所持法善观察义,正慧通达。远离随顺聪叡正念觉慧退分诸因缘故;习近随顺住分胜分诸因缘故。
怎麽叫做随护正智?「谓由此正智,于所持法」,对于所记忆不忘的这些知识,「善观察义,」你得到了智慧、用你的智慧,常常的要观察、思惟,是这样意思。「正慧通达。」,你常常思惟观察,智慧就增长了,你就会明白道理,这是正慧通达。
「远离随顺聪叡正念觉慧退分诸因缘故;」,这个意思就是你要随顺你的聪叡、随顺你的智慧、随顺你的正念、随顺你的觉慧。「退分诸因缘故」,就是你有智慧但是你不学习、不思惟、不观察了,那就把你所学习的知识、所成就的智慧,都退掉了;这些因缘你要远离,远离这些因缘,那你的智慧、记忆力也就不会退。这叫做随护正智。
「习近随顺住分胜分诸因缘故。」,「习近」就是常常的亲近、随顺你的智慧增长的因缘,使令你所成就的智慧能够安住不退,而且还能够增长,胜是增长的意思。这些因缘能使令你的智慧不退、使令你的智慧增长,要随顺这个因缘。
《披寻记》一五三二页:
「远离随顺聪叡正念觉慧退分等者:谓由聪叡及与正念相应所有觉慧,说名聪叡正念觉慧。若有随顺彼慧退分因缘,由此正智能令远离。」,若是有一些因缘,你可能没交到好朋友,他就引导你做一些放逸的事情,(令)你不肯学习戒定慧了,那就是退分因缘,你若有正智的话就能远离这些恶因缘。
「若有随顺彼慧住分胜分因缘,由此正智能令习近。」,你的正智能令你去亲近这些好因缘。「此中退分及与胜分因缘,如下自说,顺退分法、顺胜分法应知。」,下面有解释。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