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门龙象>> 历代汉传高僧>>正文内容

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737—838):福慧圆满,七帝之师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澄观大师
 


清凉国师简介

清凉国师,(737—838,一说738—839),名澄观,别号大休,清凉为其封号。俗姓夏侯,越州会稽人。身长九尺四寸,双手过膝,齿有四十,声如洪钟,目光夜发,每日能记上万言之多,识者一见即知其非为常人。师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诞生之日,光明满堂。孩提时,喜聚沙为塔。九岁,礼宝林寺体真和尚为师,不到一年就能通三藏(注一)。天宝七年,十一岁,剃发出家,甫着袈裟,便登座讲演般若等经。唐肃宗至德二年受具足戒,又依常照禅师受菩萨戒。师为人俊朗高逸,豁达大度,学无不窥,法无不习。自出家后,遂遍历名山,寻访名师。凡天下有名的道场,无不有其求法参玄的足迹。

师先后参究 律宗、华严、 天台、三论、禅宗各大宗派,并研究 《起信论》、 《维摩经》、 《华严经》、《涅盘经》等大经论。大历十一年,坐镇五台山,宣扬华严,因慨叹华严旧疏,文繁义富而辞句简约,不易理解。乃作《唐译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奉德宗诏与般若三藏译出 《四十华严》, 且作疏十卷。作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花,一花皆有三节,见者咸为之叹服,并作《八十华严疏演义钞》等著作二十馀部四百馀卷。

德宗诞辰,请师讲经于内殿,师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国师”。及宪宗问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历九朝,为七帝师,先后与德宗、代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所受赐封有“教授和尚”、“镇国大师”、“天下僧录”、“僧统”、“清凉国师”等,可谓之备即荣宠。师并且研习六经,诸子百家、训诂、章句,及印度的各种学问,凡举语言学、工艺学、医药学、逻辑学、宗教学以至禁咒仪轨,无不详究,能融贯通达。师多能博才,可说是好学而成,其上上之智,得自天然。师先后宣讲华严五十多遍,无遮大会十五设。

文宗开成三年,三月六日,召众弟子,说遗嘱曰:“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界玄微,非言说所能显。要以身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辜负我矣!” 言毕,趺坐而逝。世寿一百零二岁,弟子一千人,惟海严、寂光、僧睿、宗密等四贤得其心髓。

师平生以十事自誓:一、平日甘三衣一钵,菲薄自奉;二、名利弃之如屣;三、目不视女人;四、身不履俗家;五、长年诵持法华经;六、常读大乘经典,善施一切有情;七、常讲华严大经;八、一生中行不倒单;九、不邀名以惑众;十、永不退大慈悲以普救法界众生。

(注一)
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三藏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论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义,化精简为详明,以抉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义解释。论藏又称论部。


 

标签:清凉国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