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悠久的印度文明与玄奥的宗教哲学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明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悠久的印度文明与玄奥的宗教哲学

  ——读《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朱明忠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北大哲学系教授姚卫群的新作——《印度宗教哲学概论》。此书是一部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又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新书。它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并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印度哲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主要宗教哲学流派,比较分析了各派别之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差异,并且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应当说,这部书代表了目前我国学者对印度古代哲学研究的最新水平。读了此书,颇感新意、感触甚多。

  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印度文明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宗教性,印度文化的核心则是它的宗教哲学。因此说,宗教哲学与古老印度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早在5000年以前,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就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河文明,其重要的标志是哈拉帕和摩亨约·达罗两处城市遗址(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这些遗址表明,当时达罗毗荼人的生产和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流行着对母神、生殖器和动植物的崇拜。公元前2000年左右,原来居住在南欧草原和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部落,越过中亚高原南下,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属于游牧民族,崇拜各种人格化的自然神,如雷电之神、火神、风神和太阳神等,大都是男神。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以后,他们的文化与达罗毗荼人的文化经过几百年的交融与磨合,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形成了古代的婆罗门教,即今天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三大特点是:“吠陀天启”,即把古代经典吠陀和奥义书视为神的启示,必须绝对遵从;“祭祀万能”,即崇信各种神灵的偶像,把祭神活动作为与神沟通的第一手段,故而祭祀的种类繁多、仪式烦琐;“婆罗门至上”,即把主管祭祀活动的婆罗门种姓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享有各种特权。公元前6世纪,由于婆罗门祭司的种种特权引起了社会其他阶层的强烈不满以及他们提倡宰杀牲畜的献祭活动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在印度兴起了各种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在这些思潮中,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苻驮摩那创立了耆那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对婆罗门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有几个世纪的衰微不振。直到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婆罗门教才又逐步振兴起来。7世纪以后,阿拉伯的伊斯兰军队不断地入侵印度。1206年,来自阿富汗的伊斯兰统治者占领了德里,建立起伊斯兰“德里苏丹”政权,从此伊斯兰教在印度广泛传播。16世纪,在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下,宗教改革家纳那克在印度的西北部创立了锡克教。18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基督教也迅速传入印度,在民众中流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发源于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拜火教也在很早的年代就传入了印度。可以说,印度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印度人深受宗教的影响。因此,自古以来印度就是一个盛行宗教的国度,印度文化中充满着浓重的宗教气息和宗教神秘色彩。

  在印度流行的各种宗教中,印度教是最古老,亦是影响最大的,其至今长盛不衰。在现今的印度人中,有82%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构成了印度民族的主体。印度人长期在宗教的熏染和陶冶下,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宗教性和宗教色彩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

  印度文化中的宗教性有哪些表现呢?在此,我们列举一二:

  如鄙视物质、崇尚精神的观念。印度人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轻蔑外在的、物质的东西,崇尚内在的、精神的东西。其他民族都崇拜伟大的帝王将相或军事英雄,印度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那些隐居于森林之中半裸体的圣者视为最崇高的人,就连帝王和英雄也崇拜这些人,因为人们相信在这些圣者身上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内在的精神已经与宇宙的无限精神合二为一,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统一。印度人说:“对于我们来说,衡量伟大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而不是看外在的东西。”[1] 因此,轻视外在物质、注重内在精神是印度民族性格中的重要因素。即使在印度现代社会,也有不少大人物、大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仍然蔑视物质,把内在的精神追求置于最高的位置。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和平民百姓更是如此。

  再如,崇拜神灵、为神奉献的观念。 印度教盛行偶像崇拜,印度教万神殿中供奉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层次不同的神灵。印度人崇信神灵,为神奉献的观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他们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神活动,认为只有不断地祭祀神灵,为神奉献,才能加深对神的感情,才能得到神的恩宠或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印度教的祭祀活动非常繁琐,在家庭中有各种“家庭祭”,在神庙中有各种大型的“公共祭”。 每逢宗教节日,许多教派要用大型彩车拉着神像出巡数十里,数万名信徒簇拥在神车前后,高声欢呼,载歌载舞,场面十分壮观。有的人甚至会躺在神车底下,被车轮碾死,以表对神的忠诚,为了神的需要,他们宁愿献身。即使在今天,印度人对神的虔诚程度也令人感动。商店老板每天清晨都要向供奉在橱窗里的财富女神拉克希米顶礼膜拜,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家庭主妇在烹调时,也不会忘记对神灵的祈祷;政府公务员在上班的路上,也会向矗立在路旁的神像合十膜拜等。

  另外,崇尚再生、不惧死亡的观念。在印度人中,无论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还是耆那教徒和锡克教徒,都信奉再生的观念。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可以转移到另一个躯体中继续生存,人这样不断地生存下去,直至达到永恒欢乐的至高境界。一位印度教的教派领袖说:“再生理论是印度教的灯塔,它放射出一种永恒希望的光辉。在今生中,人的生命不会结束,在我们面前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让我们努力去工作,一生复一生,直至达到目的地。在大的人类群体中,只有印度教徒高举着这种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火炬。”[2] 由于信仰再生,印度人对生与死就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观念。他们不畏惧死亡,乐观地面对死亡,因为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肉体的断灭,而是灵魂的新生,灵魂可以在新的一生中创造新的生活。因此,对他们来说,死亡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其四,忽视时间、淡漠历史的观念。印度人信仰再生、不惧生死的观念,导致了他们对历史观念和时间观念的淡漠和忽视。研究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古代历史中的人物几乎都没有准确的生卒时间的记载,因为在印度人看来,人没有生死,一直在不断地轮回着,无须记载生和死的日期。同样,对于王朝的兴衰,印度人也认为是轮回的,周而复始,无须刻意记录。印度人由于缺失历史的观念,因此他们对历史上各朝代、各王国和重要事件起止时间几乎没有记载,现代人要了解印度古代历史发展的精确年表是不可能的。印度人对生死和对历史的态度,与我们中国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对生死和历史的格外注重,使得我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每个重要人物,甚至每个重要事件都有十分精确而详细的记载。不同的文化观决定了不同的历史观,印度人信仰再生,崇尚轮回,因而淡漠时间或历史的记录;而中国人崇尚长生,不信轮回,对生死和王朝的兴衰格外注重,因而对每一历史事件的起止都有翔实的记载。

  二

  宗教哲学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印度文化的宗教色彩与印度的宗教哲学是分不开的。印度教哲学、佛教哲学、耆那教哲学以及伊斯兰教和锡克教的哲学,自古以来就是印度的主要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印度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印度文化扎根于宗教的土壤之中,印度人的思想观念起源于宗教的信仰和哲学中。我们试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如印度人轻蔑外在物质、崇尚内在精神观念久来自于印度教的人生哲学。印度教哲学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奥义书》,后来发展出许多学派和体系,经典浩瀚繁多,内容复杂而玄妙。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印度教人生哲学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之,即“灵魂源自于无限,也必然复归于无限”。用印度人的话说,就是“我源自于梵,也必然复归于梵”。印度人把人的精神本质——灵魂称之为“我”,把宇宙的本质称之为“梵”,认为人的本质和宇宙的本质是相通的,人的本质或本性(我)起源于宇宙本质(梵),也必然回归于宇宙本质(梵),两者皆为精神,同源、同体、同性。故,印度教哲学的最重要命题为“梵我同一”或“梵我一如”。“ 梵我同一”论,是几千年来印度教人生哲学最根本的学说。它发源于古代奥义书,大成于中世纪的各种吠檀多哲学,再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吠檀多主义,历经两千余年,始终如一,对印度民众产生了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

  按照“ 梵我同一”论,梵的本性是“真、智、喜”,即无限真实、智慧、仁慈和欢喜的,用现代话讲,就是真善美的,因此人的本性或本质也是真善美的。那么,人为什么会变恶、变坏呢?问题出在肉体上,这就是说,人的内在精神本性是善的,但是因为有外在肉体(物质),肉体产生欲望(贪欲、性欲等),欲望导致人变坏,引发出社会的各种罪恶和争斗。简言之,人的本性为善,但外在物质肉体和肉体产生的各种欲望导致痛苦和罪恶。因此,印度教一直劝导人们,要消除物质欲望,克服肉体性,把自己内在的精神本性(我)恢复和显现出来,使其复归于梵,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印度教徒所追求的“灵魂”复归“宇宙”,“有限” 复归“无限”,人与大自然相结合的最高理想境界(即解脱)。在印度教看来,包在灵魂外面的物质肉体和它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望是万恶之源,必须断灭之,因此他们采取各种瑜伽,折磨肉体,斩断七情六欲,克服肉体性。以上乃印度教哲学之精髓。不难想像,印度教徒长期在这种宗教哲学的宣传和熏陶下、自然而然地会培育出一种特殊的民族性格——蔑视物质、崇尚精神的心理观念。在古代,许多印度教徒到了四、五十岁,即履行了“成家立业”的社会职责以后,就会自觉地抛弃一切物质财富,带着要饭碗和木棍,一个人离家出走,过起“林栖”和“遁世”的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静修冥思,以求早日达到精神的解脱。应当说,这种生活逻辑乃是印度教徒轻蔑物质,崇尚精神的最典型表现。

  印度人所独有的其他特质,如敬神观念、轮回和再生观念等,也是在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长期熏染下哺育出来的。敬神观念起源于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和“祭祀万能”思想,再生观念发源于奥义书的“业报轮回”学说。关于“业报轮回”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灵魂不死观念,奥义书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观念,提出了“业报轮回”的理论。他们认为,人的死亡只是肉体躯壳的断灭,而内在的灵魂是不死的。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摆脱原来的肉体,可以在另一个的躯壳中复活或再生。人的这种生生死死的不断循环就是“轮回”。人死后灵魂在什么样的躯壳中再生,将取决于人生前的行为——“业”。善行有善报,恶行有恶报——这就是“业报”。为此,奥义书提出了“三道四生”说。“三道”是讲:一个教徒如果虔诚地崇拜神灵,奉行吠陀规定,他的灵魂将投入“天道”(神的地位),转世为各种神;如果稍差一些,他的灵魂讲投入“祖道”(人的地位),转世于人;如果不崇信神明,违反教规,他的灵魂就要沦为“兽道”,转世为各种动物。所谓“四生”,是根据业的善恶,灵魂转世为四种不同的形态:“胎生”,指从母体胎中所生,如人和哺乳动物;“卵生”,指从卵中孵化而生,如鸟、鸡、鸭等;“湿生”,指从湿气中而生,如蚊、虫等;“种生”,指从种子所生的生物,如草、木等。由业生果报,由果报决定灵魂转世的形态——这就是“业报轮回”的主旨。这种理论产生于奥义书,后来被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和锡克教等等宗教所接受,几千年来一直支配着印度人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了印度宗教伦理观的核心。

  印度文化中许多思想和观念,都是宗教哲学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的历史积淀。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些思想和观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仍然保存着。

  三

  我国对印度哲学的了解和研究,始于古代。大约在公元前后,佛教传入我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各派哲学思想也逐步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古代中国人对印度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佛教哲学,特别是大乘佛教哲学,而其他各派的印度哲学还知之甚少。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印度各派哲学的研究和学习,还是在近现代。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印度哲学和宗教的课程。191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首先开设了印度哲学专业,由许季上先生讲授。1917-1924年,蔡元培校长聘请梁漱凕先生在北大讲授印度哲学。1922年,汤用彤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史、中国佛教史等课程。解放后,汤用彤任北大副校长期间,仍然开设印度哲学的课程,并带研究生。他们所讲的印度哲学,不仅有佛教哲学,而且还包括印度教的六派哲学、耆那教哲学和无神论的顺世论哲学等。1931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开设佛典翻译课程,专门研讨有关佛教经典翻译的学问。

  随着中国学者对印度宗教哲学研究的深入,也陆续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1919年,梁漱凕出版《印度哲学概论》。1925年,梁启超出版《印度佛教史略》。1936年,黄忏华出版《印度哲学史纲》。1943年,印顺出版《印度之佛教》。1945年,汤用彤出版《印度哲学史略》。除了这些专著外,中国学者还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印度哲学的论文,向民众介绍印度古代和现代的哲学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发以后,我国学者对印度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加强,写出了许多有关印度宗教哲学的学术专著。例如,黄心川的《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印度哲学史》和《印度近现代哲学》,姚卫群的《印度哲学》,汤用彤的《汉文佛经中的印度哲学史料》,宫静著的《印度哲学家——泰戈尔》和《印度哲学家——拉达克里希南》,朱明忠的《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士》和《印度哲学家——尼赫鲁》,江亦丽的《商羯罗》,巫百慧的《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龙达瑞的《大梵与自我——商羯罗研究》,李建欣的《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孙晶的《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等等。

  2006年9月,姚卫群先生出版的《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一书,是我国学者研究印度哲学的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印度宗教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脉络,侧重分析了古代宗教文献吠陀、奥义书的思想。公元前1500年左右产生的《梨俱吠陀》已经出现了哲学的萌芽,如其中的“无有歌”、“生主歌”、“原人歌”、“造一切者歌”等则对宇宙本源、人与宇宙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公元前9世纪以后产生的各种奥义书,提出了“梵我同一”、“业报轮回”和“精神解脱”等观念,开始以抽象思维的方式对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人的最终命运等哲学问题展开了讨论。故而,吠陀和奥义书成了印度哲学的源头,印度后来出现的各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从中记取了营养。。

  第二部分全面地阐述了印度各大宗教主要哲学流派的学说和观点,如印度教的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佛教的早期学说、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晚期佛教的学说;以及耆那教的哲学思想等。在这些学说中,重点分析了古代吠檀多哲学,如吠檀多的经典著作《梵经》、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和罗摩努阇的吠檀多限定不二论等。吠檀多哲学,相当于我国的儒学,在古代印度意识形态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今天印度的思想仍然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则根据印度哲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对各流派的学说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它们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差别。如有关神灵的观念、宇宙本体——实有与空无的的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等等问题。作者以他多年研究的心得,对各派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横向的论述和比较性的分析。他在论述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往往是其他同类书籍中所难见到的。应当说,该部分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

  该书的特点有三:其一,在于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印度哲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主要宗教派别的哲学学说。其二,在于它的概括简洁、通俗易懂。凡了解印度哲学的人,都会知道它的神秘玄奥和晦涩难懂。该书能以简洁之语言,概略地阐述了各流派的学说,对于初学者一般读者将大有助益。其三,在于它引用了许多新的文献资料,并附加了大量的注释和解说。

  近年来,随着中印两个亚洲大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以及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国民众对印度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我想,此书肯定引起我国读者对印度文化的兴趣和关注,无疑会推动他们对印度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印文化之交流。

  --------------------------------------------------------------------------------

  [1] ,M·S·戈瓦尔卡:《思想集成》,印度班加罗尔,1966年,第50-51页。

  [2] 、同上书,第49页。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