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古印度:菩提树下的凝思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裁缝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印度:菩提树下的凝思

  作者:文裁缝

  序

  19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对古印度的认识仅止于雅利安人的历史,认为这个文明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开始,然而80年前的一个傍晚,几位英国考古学家在一个废旧的佛塔中偶尔发现了几枚残破的石制印章,这几枚印章成为打开印度历史的钥匙,把一个3 700多年前的文明大都市从黄沙下唤醒了,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古城遗迹,人们对印度历史的认识被重新改写。透过不断被发现的印章和文字,人们惊诧于奔涌的印度河所哺育的璀璨文化,这是一个隐忍的民族,他们沉迷于冥思遐想,探求生死轮回,对王权霸业冷淡漠然,孔雀王朝是他们的骄傲,却不符合这个民族的生存习惯,因而迅速衰落。异族的入侵让他们持续的亡国,然而古印度在另一个层面上持续着他们的连贯和完整,同化着世界各地的入侵者,十进制的文明成果福泽于千秋万代的人类,释迦牟尼在悠长的历史时空里召唤着数以万家的佛教徒,当我们沉醉于超然物外的瑜珈境界时,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把思绪放飞到印度河流域,想象一个悲悯文化的七彩往昔……

  第一章:穿越时空:寻找失落的文明

  1、印章上的秘密

  19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旁遮普地区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印章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有的像牛头,有的像鱼纹,还有的刻画着大象、羊等形象,这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几年以后,印度考古学者又在信德地区的一个佛塔下面发现了更多的印章,上面同样刻画着许多象形符号,考古学家以这些印章为线索追本溯源,终于发现了两座遥远的古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一发现堪称古印度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直接把印度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

  在此之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印度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开始的,当时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在对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征服与融合中创造了吠陀文化,从而奠定了印度文化的基础。然而古印度印章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这些印章的年代距今已有4000年之久,上面的符号被认为是古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体系。1976年,美国学者费尔塞维斯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宣布自己已破译出100个印章符号,甚至已经可以读懂一些完整的句子,从而揭开了古印度历史的源头。那么这些印章的神秘之处在哪里呢?

  到目前为止,在印度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遗址中共发现古印章2 500余枚,这些印章有天青石的、陶土的、象牙的等等,种类比较繁多,但印章的形状比较统一,一般为2.5厘米直径长的正方形,也有一些是长方形的,这些印章上无一例外地刻画着图形和文字符号,向后人展示着古印度河文明的信息。

  印章上所刻画的形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牛的形象。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100多个印章上,有三四十个刻画着牛的图形,有的还刻着牛角人面图及抽象的牛头图案,这说明在哈拉帕文明时期牛已经在古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印度河流域主要是农业社会,牛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力,因此人们对牛十分崇拜,把它当成美好生活和理想的寄托。此外,印章上还有大象、骆驼、羊、狗等形象,以及山川河流等景象,反应了古印度人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崇拜。 根据印章的提示,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古城遗址,证明了4000多年前的确存在着一个发达的古印度文明,这一文明被称为哈拉帕文化。然而直至今天,人们对这一文化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因为这一文化没有留下任何典籍记载、石碑记录和器皿文字等材料。考古学家们通过在两河流域发现的古印度印章推断这一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就在它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时候却由于至今未知的原因突然彻底消失,成为被人们遗忘的历史,雅利安人到来后开创了全新的古印度文化,与哈拉帕文化丝毫都没有联系,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诧异。

  虽然在这些印章上刻画着可以被称为文字的符号,也有人宣称破译了某些符号的意义,但从整体而言,印章符号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甚至连它到底是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字都存在争议,靠它去理解哈拉帕文化是极不现实的。学者们因而只能通过考古来了解这一消失的文明。

  考古学家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器和青铜器,包括石罐、石砰、镰刀、斧头、鱼钩、匕首、箭镞等,还有一些金银首饰、项链、戒指等,这说明哈拉帕文化时期印度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考古中已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可以发现,当时的农业占据着生产的主体地位,人们开始种植大麦、豆类、蔬菜、棉花等作物,学会用牛耕地,并饲养了猪、羊、狗等家畜,食用牛肉、猪肉以及椰枣等果品,生活比较富足。此外,考古活动中还发现了纺锤和纺轮、染缸等纺织用具,说明古印度人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穿着棉纺织品做成的衣服。

  在两河流域的古迹中,人们发现了与哈拉帕文化中相同的古印度印章,开始学者们认为这说明哈拉帕文化是从两河流域传过去的,但随着发掘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两大古文明并非同源,古印度印章在两河流域被发现说明的是当时印度河流域已经与两河流域开始了广泛的商业贸易。在哈拉帕文化遗址中同样发现了来自两河流域的物品,包括圆柱形印章和金属制品等。这两大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很可能是通过海路进行的,因为在哈拉帕文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

  遗憾的是,在缺乏文字记载,甚至在连神话传说都没有的前提下,考古发掘始终不能提供哈拉帕文化的详细情况。至于哈拉帕文化是怎么突然消失的,学者们做出了种种推测。一种观点认为哈拉帕文化是毁于自然灾难,认为由于信德地区降水量日益减少,土地干旱并逐渐沙漠化,导致了文明的消亡,还有人认为是突发的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难导致了这一文化的突然消失,然而这一观点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雅利安人的到来毁灭了哈拉帕文化,然而雅利安人的入侵是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哈拉帕文化已经消失了200年了,因此这一说法同样不能成立。所以直到今天,哈拉帕文化的离奇消失仍然是一个旷世之谜。

  2、 黄沙下的都市

  在古印度的哈拉帕文化中,摩亨佐?达罗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的原意是“死亡之地”,它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右岸,处在一望无际的信德沙漠中,气候干旱,环境荒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迹罕至,没有人知道在黄沙漫舞下竟然埋藏着几千年的繁华都市。

  直到192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这一地区的一处佛塔废墟时,意处发现了几枚刻有图像的印章,顺着这一线索,考古学者们发掘出了几处古城遗址,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持续,一座连贯的古城遗址终于从黄沙废墟下露出了完整的面目,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坚定了历史学家的论断,他们彻底改变了古印度文化来源于其它文明的设想,而是认为在四五千年前印度河流域就已经产生了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古印度不愧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考古学家在古城遗址发现了大量印章、陶器、青铜器皿和镰刀等工具,1925年又在古城中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浴池,经过精心处理和维护,摩亨佐?达罗的面貌逐渐显现在世人的面前。古城周长约有5公里,推算人口至少在30 000至35 000左右,城市总体规划非常先进且又极为科学,在当时可谓土木工程中的一项伟大成就。整个城市分为卫城与下城两部分,卫城由高大坚固的城墙环绕,并建有高大的塔楼,是贵族统治者居住的地方,这里有非常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与供水体系,城内有巨大的谷仓。这说明当时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已经十分严重。下城区为平民居住区,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主要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

  在摩亨佐?达罗,人们能看到5 000年前留下来的高达7.5米的城墙,大小不等的住宅,较小的住宅只有两间房屋,而最大的住宅里则包括大厅、卧室、浴室以及多间侧房等。其中凡是多房间的住宅,都有几间面向中央庭院,另有一扇侧门通向小巷,房屋的采光、通风良好,这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风格。大多数住宅的底层都是毛坯墙结构,没有开通窗户,目的是为了防止噪音、异味和骚扰,这一设计风格至今仍在许多地区流行。

  1925年在古城中央发现的巨大澡堂曾经让世人感到十分震惊,澡堂里的大浴池呈长方形,长40米,宽约20米,浴池南北两端有阶梯引导,有一条1米多高的排水沟可以随时把废水排出浴池。澡堂中有一口水井,与外面的输水管道相连,用来向浴池供水。浴池底部和四周的砖块都用石膏灰浆砌合,外面涂上一层沥青,然后再砌一层砖块,防止渗水。浴池对面有一排小浴室,每个浴室里面都有一个放置水罐的高平台,用来存放洗浴用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个大浴池在当时并不仅仅是一个洗浴中心,很可能还包含有某种宗教式的洗礼仪式,时至今日,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浴池洗礼的习惯。

  从出土的各种农业生产器具和手工业工具来看,摩亨佐?达罗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当时人们种植的作物有棉花、麦类、椰枣、瓜果等,饲养水牛、绵羊、骆驼等家畜,并开始制作素陶、彩陶、青铜器皿等陶制用品,考古发掘出土的古印度印章就是烧制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出土的一个贝壳上人们发现上面刻有精确的刻度,应该是用来度量和测算的,城里还发现了船只的残骸,说明当时的摩亨佐?达罗人已经开始进行商业贸易,在这里发现的两河流域的古物为这一判断提供了佐证。考古学者还发现了许多堪称艺术品的古物,如骨刻、绘画等,其中护身符印章的数量最多,有2 000余枚,印章上刻有牛形、鱼形、象形等形状,这些精美的物品曾被交易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摩亨佐?达罗的突然消失标志着哈拉帕文化的灭绝,这一过程迅速而干净,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可以确证的凭证,甚至连神话传说都没有留下。历史学家只能根据考古发掘进行旁敲侧击地猜测。有人说是自然灾难灭绝了摩享佐?达罗,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同属哈拉帕文化的广大地区集体消失,不留一丝痕迹;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消灭了摩亨佐?达罗,但真正的外族入侵是发生在两个世纪以后;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外星人的飞船大爆炸毁灭了这一地区的文明,理由是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关于天火爆炸的传说,然而这种说法过于荒诞且没有旁证。

  考古学者曾经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南部的一座房屋内发现了十几具尸体遗骸,遗骸上留有刀痕,而且横躺侧卧,杂乱无序,有的尸体上还带着手镯、戒指、串环等,他们身体扭曲,四肢挣扎,一副痛苦的样子,应该是遭到了突然的杀害。于是许多人重新认为摩亨佐?达罗的毁灭是由于外敌入侵,并开始寻找新证据,然而十几具尸骨遗骸并不能说明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因而探索摩亨佐?达罗消失的原因仍然前路漫漫。

  3、一个人的帝国--孔雀王朝

  古代印度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在谈到古印度的时候人们一般是从文化上去认识它,而不是从行政上或者说国家疆域上来定义它。古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存在更多的是文化上的统一而非国家体制上的统一,因为它的历史是短暂的统一伴以长期的分裂。古印度人对沉思和隐忍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却没有太大的渴望,因此绝少有伟大的君主出现,直到孔雀王朝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历史。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亚历山大侵入印度河流域,在当地建立了政权,废除了几个王国的统治,从而严重冲击了古印度的政治秩序。然而亚历山大的统治并不持久,两年之后他就率军撤出了印度河流域,并于公元前323年6月病死。亚历山大死去以后,这一地区的政权由继承人塞琉古掌管,塞琉古妄图重建亚历山大时代的辉煌,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然而他的努力遭到印度各王国的极力反抗。在这股抵抗希腊化统治的浪潮中,有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将领夺取了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王位,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控制了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旃陀罗笈多组织了强大的军队与希腊化军队作战,最终迫使塞琉古屈服,承认他为印度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并与希腊一位公主联姻,这标志着印度终于可以与世界其他强国相抗衡,而旃陀罗笈多所建立的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死后,王朝由其子宾头沙罗继承,宾头沙罗征服了德干地区,使王朝的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张。但孔雀王朝真正的发展壮大是在第三代继承人阿育王手里。阿育王是宾头沙罗诸多王子之中的一个,他自幼推崇佛教,喜欢听佛祖释迦牟尼修炼的故事,并宣称佛教可以使人消除欲望,一心向善。然而在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去世后,阿育王却表现出了极其残忍的一面,他与诸王子和公主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惨烈争斗,并杀害了90余个兄弟姐妹,最终踏着同胞兄妹的血迹登上了王位,或许是为了表示祭奠,直到父亲去世4年阿育王后才举行了登基典礼。

  阿育王即位后,马上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历程,并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领导能力。他先是率军征服了湿婆国等印度北部王国,然后开始向东南部进军,一路征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权。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开始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一场改变印度历史和阿育王本人命运的战争开始了。

  当时的羯陵伽拥有步兵6万,骑兵1万,战象几百头,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也很富庶,早就引起了阿育王的关注。阿育王亲自率领步兵15万、骑兵3万、战象上千头前来征讨。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羯陵伽人奋力抵抗,但由于实力悬殊,节节败退,阿育王残忍成性,下令屠杀了10万羯陵伽人,并俘虏了15名士兵和平民,羯陵伽国不得不宣布投降,接受阿育王的统治。征服羯陵伽之后,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大陆,除了最南端以外,整个南亚次大陆都被纳入了阿育王的统治范围之内,古印度第一次实现大统一,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此后的孔雀帝国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阿育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工商和贸易,成群的商人、士兵、王室信使往来不绝,车辆众多,他还设立了专门的海事部门维护航道和港口。首都华氏城被称为“花城”,城内修建了漂亮的公园、宏伟的公共建筑,开辟了9英里多长的河边地,并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制度。  羯陵伽之战同时改变了阿育王的命运,在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10万人被杀的血流成河的残忍场面,开始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战后他与佛教高僧优波毯多进行了多次长谈,并最终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阿育王下令将他的敕令刻在王宫和印度各地的石柱上,还专门令人开凿石壁,将他的忏悔和新的治国方针刻在上面,这为后人了解孔雀王朝留下了宝贵的资料。阿育王在敕令中表达了对武力杀戮的懊悔和厌倦,并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

  阿育王所说的“法”即是指佛教,此后他不再向邻国派兵,而是派遣佛教高僧四处布道,宣扬节欲向善的佛法。不久他又宣布佛教为国教,并以身作则,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允许用动物做杀生祭礼,在宫廷里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阿育王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并选派僧尼到锡兰、叙利亚、埃及、中国等地宣扬佛法,佛教在阿育王的推动下终于获得了繁荣和发展,阿育王成为继释迦牟尼之后对佛教贡献最大的人。阿育王还注重与民为善,下令扩建了许多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兴建医院等,促使经济社会进一步繁荣发展,统一的印度帝国迎来了最为强盛的时期。

  然而靠武力统一起来的政权终究不能长久,况且印度地区自古就没有服从统一集权的传统。公元前232年阿育王辞世后,孔雀王朝很快就这走向了衰落,王室争权,政治腐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下降,许多以前被阿育王征服的政权开始了复国运动。随着孔雀王朝统治者的频繁更替,地方政权终于纷纷独立,印度地区又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孔雀王朝的统治力量退回到摩揭陀国地区,一个伟大的时代宣告结束。

  4、泰姬陵背后的故事

  泰姬陵是古典印度的标志,现位于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它那洁白、庄重、典雅的形象被以各种方式传播,当人们在摄影、绘画中看到泰姬陵时,马上就想到了印度。正如人们说不到长城就不算到过中国一样,如果不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泰姬陵写下了一首赞美诗,说泰姬陵是“永恒脸颊上的一滴眼泪”,这是什么寓意呢,泰姬陵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泰姬陵修建于古印度莫卧儿王朝,是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陵墓融合了古印度、阿拉伯和古波斯的建筑风格,是印度伊斯兰教文化的象征。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美女,性情温柔,擅长诗琴书画。在她14岁那年,在一次皇室宴会上遇到了还是王子的沙贾汗,沙贾汗对她一见钟情,他用1万卢比从她手中买来一块价值微不足道的钻石,然后跑到父王面前,说自己已经和阿姬曼?芭奴交换信物,要娶那个女孩为妻子。

  5年以后,也就是1612年,沙贾汗与阿姬曼?芭奴正式完婚。婚后二人同甘共苦,形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沙贾汉非常钟爱阿姬曼?芭奴,无论是出游还是出征都带着她同行,对她百依百顺。有一次沙贾汗和父王杰罕基发生矛盾而遭放逐7年,在这期间,阿姬曼?芭奴一直伴随在沙贾汗左右,为他分忧,患难与共,深得沙贾汗信赖。因此虽然沙贾汗拥有众多妻子,但他最宠爱的还是阿姬曼?芭奴。1628年,沙贾汗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并改掉了自己原先的名字库拉姆,正式改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意为“宫廷的王冠”。

  此后,阿姬曼?芭奴在19年里为沙贾汗生下14个孩子,但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由于生育过多,阿姬曼?芭奴的身体越来越虚弱。1631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在营帐中生下了最后一个女儿,结果因难产而死。临终前,悲痛欲绝的沙贾汗问她:“你如果死了,叫我怎样表示我对你的爱情呢?”阿姬曼说:“如果陛下不忘记我,请不要再娶,另外,替我造一座大墓,让我的名字得以流传后世,那么我此生一切都满足了。”沙贾汗流着眼泪,只是点头,泰姬就含笑长逝了。

  于是,沙贾汗就按照泰姬的遗言,在阿格拉城外的亚穆纳河河畔建造陵墓。为了表示对泰姬的爱,他不惜工本,几乎动用了国库中一切可以动用的资金。陵墓的总体规划设计由土耳其建筑师乌丁塔德、伊萨等人完成,来自印度各地、波斯和中亚各国的两万多名工匠共同施工。建筑材料来自世界各地,有中国的玉和水晶石,有旁遮普的彩色玉石,有斯里兰卡的黑色玉石,有阿拉伯的煤石,还有印度特有的大理石,据说中国的工匠也参加了工程建造。陵墓从1632年开始动工,用了两万多名工匠,1 000多头大象,花了22年的时间,耗资6 500万卢比终于建成,陵墓建成后即以泰姬的名字命名,叫“泰姬?玛哈尔”。

  整个陵园呈长方形,东西长576米,南北宽293米,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四周是红砂石围墙。陵墓的主要建筑是基座、寝宫和四座尖塔。基座是每边长95米的正方形,高约7米。寝宫居中,总高度为74米,上部为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寝宫四壁各有一座拱门,四扇高大的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着《古兰经》的经文,还点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宝石。寝宫内共分5间墓室,墙壁上由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构思精细,巧夺天工。在中间的墓室里有一道雕花大理石围栏,里面安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大理石石棺,两具石棺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彩色宝石和浮雕。泰姬陵基座的4个角上各有一座40米高的3层尖塔,为防止倾倒后压坏陵体,塔身均稍外倾。陵墓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红砂石砌成,以白色大理石碎块点缀。

  陵墓建成之后,沙贾汗非常满意,说“如果人世间有天堂与乐园,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以此作为自己与阿姬曼?芭奴的爱情见证,而阿姬曼?芭奴的名字真的因为这座陵墓而得以流传千古。泰姬陵最为神奇的地方在于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着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沙贾汗创造了古印度建筑的奇迹,自己却遭遇了比较凄惨的命运。他原本打算在泰姬陵的对面为自己再建一座黑色的陵墓,然而这个计划还未来得及实施,他的三儿子奥朗则布即于1658年起兵谋反,杀死了长兄,驱逐了二哥,囚禁了四弟,并登基称王,沙贾汗也被软禁于阿格拉的古堡中。从此沙贾汗只能在古堡的八角楼里,透过一小片窗孔,遥望远处河中浮动的泰姬陵倒影,直到8年以后,才因病而死。据说当他弥留之际,还从病榻上抬起头来,就着月光凝视泰姬陵很久很久,发出叹息的声音。所幸的是在沙贾汗死后,由她的小女儿把他葬在阿姬曼?芭奴的墓旁,两二人在泰姬陵的地下得以永久相会。

  第二章:佛教缘起:追随佛的脚步

  1、佛教的缘起

  佛教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经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皈依佛门,成为忠实的佛教信徒。佛教最早是从印度兴起的,他的创始人被尊为释迦牟尼,那么佛教的缘起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2 500多年前,古印度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坐落着一个特别的王国叫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说它特别,是因为山上森林茂密,平原稻米飘香,草原适合放牧,可谓集众美于一身。国王属于释迦族,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意为“纯净的稻米”,故被称为净饭王。王后叫摩诃摩耶,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净饭王与王后感情很好,但结婚几十年都没有生育。净饭王为没有王位继承人大伤脑筋。然而在净饭王50岁时,45岁的王后喜从天降,王后奇迹般地怀孕了,并诞下一子,小王子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65年,这一天便是后来佛教中所称的“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按照古印度习俗,妇女头胎分娩得回娘家,据说王后回家途中因劳累而坐在某花园中的一棵无忧树下休息,不料却因用手抚摸树枝而惊动了胎气,于是就在无忧树下生下小了王子。小王子名为悉达多,意为“吉祥”和“成就一切”。

  佛经上说,悉达多出生不久,就有一位很有名望的预言家阿私陀来到王宫给小王子看相。看到小王子,他先是非常惊喜,后又转喜为悲。净饭王问他为何又喜又悲,他说,小王子的相貌太好了,人间找不出第二人来!将来如果继承王位,一定是位“转轮王”(印度古代称能以威望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因此我为国王高兴。但据我的观察,小王子必定要出家学道,并能得到最高成就,成为人间至尊的导师,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可惜我已经老了,听不到小王子的教诲了,所以我为自己悲哀。净饭王听到他的话,又喜又忧。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于是他想方设法试图避免小王子出家修道。

  但悉达多从小便显出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气质。他相貌奇伟,天资聪颖,能文善武,喜欢沉思,碰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第七天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抚养长大,于是他总是问一些在老国王和姨母看来很古怪的问题,比如他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是首陀罗,又为什么婆罗门的子孙还是婆罗门,而首陀罗的子孙仍是首陀罗?这让老国王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是天命,但他不相信。“农耕节”是古印度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国王要亲自下田耕地。有一年的“农耕节”,悉达多陪同在侧,他看到烈日炎炎下赤身裸背的农夫吃力地劳作,看到拼命犁地的老牛被绳索勒得出血,看到被刨出来的蚯蚓被飞鸟啄食……这种种情形让他感到非常痛苦,于是他来到一棵树下独自沉思。这让老国王非常担心,因为他发现悉达多对人世间的苦难意识忧虑越来越重。

  为了转移悉达多的注意力,避免他因过度厌世而出家,净饭王修建了三座豪华宫殿,并挑选了上百名美女为他歌舞助兴,又在他16岁的时候就给他娶了他的表妹为妃。净饭王试图通过纵情声色束缚住悉达多的心,但这不但没有让他就范,反而激发了他更深重的思考:人世间还有许多痛苦和无奈不能解决,一味追求享乐就能解脱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享乐又能到几时?于是他对声色犬马格外厌烦,总是想办法避开,独自到幽静的地方边散步边思考。

  不久,悉达多美丽的王妃生下一子,老国王十分高兴,但悉达多却感到异常的沉重,他为儿子取名为罗侯罗,意为“潜伏的障碍”,即有了儿子就会受到束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他毅然决定抛妻弃子出家修道,老国王定然不许,悉达多就向父王提出:如能满足他的四个要求,他就不出家。一是没有衰老的现象,二是没有疾病的痛苦,三是没有死亡的恐怖,四是所有的东西不损不灭。老国王无奈,最终接受了现实。

  出家后,悉达多先是寻访著名学者学习哲学,继而跟着苦行僧学道。当时印度流行的“苦行”,就是通过不吃不睡等自讨苦吃的办法寻道,悉达多尝试后发现,“苦行”对修行毫无帮助,根本就是折磨肉体。于是他来到河边洗去了出家6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喝了河边放牛的小姑娘给他的牛奶,体力恢复之后他来到一棵毕钵罗树下,在那里盘膝而坐,闭目沉思了6年。

  终于,在十二月初八的凌晨,悉达多终于功德圆满,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成了大智大慧的佛陀。佛陀意为“觉者”或“智者”,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佛。悉达多成佛的年龄是35岁(也有说是30岁),随后他到各处去传教,有了很多信徒,于是产生了佛教。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种含义:一是正觉:就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无增无减,如实地了解了,觉察了;二是等觉或遍觉:就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别人也觉悟;三是圆觉或无上觉:就是自己觉悟和使别人觉悟的智慧、行动和功德都达到了最高和最圆满的境界。悉达多的佛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约在4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2 250人的庞大的教团组织。

  讲述如何修道才能摆脱烦恼永离苦海,这是他讲佛的目的。他的佛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谛、八正、缘起论、三法印,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佛教的经籍非常多,但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说,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比如“五戒”是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男教徒叫僧(即和尚),女教徒叫尼(即尼姑),所有教徒必须遵守所有戒律,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佛教还主张众生平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些带有明显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一面。

  关于释迦牟尼涅槃的时间,有很多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86年2月15日,据说他死的时候曾告诫弟子: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要大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2、佛教徒为何食素

  食素与佛教之间有着深切的渊源关系,很多世界著名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研究,然而关于佛教徒为何偏好食素这个问题,学术界仍存在分歧。

  大多数学者认为,佛教徒食素是跟“大慈大悲”的佛教理念一脉相通的。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此处的“生”并非专指人,佛教“五戒”中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戒杀生”。比佛教历史更古老的婆罗门教、耆那教也讲“五戒”,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也都包含不杀生这一条,但他们所说的“生”,指的就是人,而佛教不是。佛教中的不杀生,不仅包括不杀人,还包括不杀一切众生--有意识的生命,包括动物。因为动物在被宰杀的时候,脸上往往会表现出惊恐或愤怒的神情,并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哀鸣或哀嚎,这在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徒看来是不吉利的,因为佛教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是认定无情宰杀动物这种“恶行”必然会招致恶报。佛教后起的典籍,如《涅槃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梵网经》、《首楞严经》等,都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那么佛教是不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明文规定不得食肉呢?《涅槃经》中迦叶菩萨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由此看来,佛教并非一开始就主张食素,关于该吃素还是该吃肉,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相关佛教经文上可以看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一开始也是吃肉的。因为托钵化缘时,他处于被动地位,施主给什么就得吃什么,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也曾对徒弟说过,在特殊环境下可以吃肉,但尽量少吃,并且只能被动接受,不能主动索取。他还允许教徒们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为我而杀的,不是我亲眼看见被杀的”三类,后来又加上“自死之肉”和“被遗弃之肉”合称为“五净肉”,进而又演变成“九净肉”。也就是说,佛教徒可以吃部分肉。那食素之风又是如何在佛教徒之间盛行的呢?佛教终究讲究“戒杀生”,释迦牟尼也多次告诫徒弟尽量不吃肉,少吃肉,以利于修行,为了恪守“戒杀生”的戒律,达到功德无量的修身境界,某些佛教徒便走了极端,干脆坚持并宣扬不吃肉,只吃素,“酒肉和尚”因此遭遇重创。

  由此看来,食素又略带“苦行”的味道,但它终于还是占了上风,素食越来越为广大佛教徒所推崇,并被广泛写进佛教经文中。《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大乘入楞伽经》更进一步从因果轮回的理论角度来阐明食肉的过失。经中指出,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流转于六道轮回,生生死死,轮转不息,曾经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戚,如何忍心取而食之。佛经中也说,教徒达到“入灭”境界后必须连“三净肉”、“五净肉”也戒吃,否则必遭天谴。

  也有的学者认为,食素与“大慈大悲”修身养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一派学者认为,通过食素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通过食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境界,选择食素与否跟各国的文化习惯、民族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佛教密宗盛行于西藏、青海、内蒙古、尼泊尔、锡金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崇山峻岭与高原地带,气候严寒,不适合农耕,只适合畜牧,故游牧民族从来不种农作物,而是随着水草的条件不断迁徙流转,以畜牧牛羊为主,以食肉为主。佛教传入以后,不但没有改变当地食肉的风俗习惯,而且跟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密教。西藏原始的苯教(黑教)的神秘特色与咒术,成为密宗佛教的主要特色。西藏、青海等地区食肉的传统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尽管正在尝试着开发农业。现在密教已传到世界各地,它的神秘吸引了大批西方人。但西方信仰密宗佛教的人既没有追随西藏而坚决食肉,也没有因为佛教的“大慈大悲”而坚持食素,食肉的可能是密宗佛教教徒,食素的也未必是因为信教而食素,如今的社会,选择是多元化的,很多人的选择只是基于对营养学的不同看法,跟信教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佛教传入中国,又跟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也讲究修身养性,对于动物,孟子曾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并且中国佛教徒不托钵乞食,只是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就形成了食素的传统,尤其是信仰佛教的梁武帝,对中国佛教食素的推广起了很大作用。中国佛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的僧侣既然食素,在家的信徒也就大多趋向食素。而食素的目的,只因“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总而言之,佛教食素因基于“慈悲”的修身理念而备受推崇,佛教食肉也因其文化的不被渗透而开脱了“罪责”,在佛教徒看来,能食素处且食素,肉以少吃或不吃为妙;在不信佛教的人看来,食素食肉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选择,跟信教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3、禁欲的悖论--《欲经》之谜

  以佛教起源而著名的古印度,很自然地给人以禁欲主义的印象,佛教徒不得婚嫁,不得饮酒食肉,对异性美色始终保持戒备的心态,如果哪个出家者亲近女色,就会犯下最大的罪过。这与佛教讲求苦行的宗旨有关,佛教的本义即是压制人的原始欲望,达到无欲则刚的修为之道,出家之人都要竭力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摇,这其中当然就包括性欲的诱惑,因此古印度文化中禁欲的因素非常重。然而奇怪的是,就在这种禁欲主义盛行的文化中,同时存在着强大的艳欲主义传统,而且这种艳欲主义的传统源远流长,一直贯穿在古印度的文化发展中,《欲经》就是这种艳欲主义的集大成者。

  《欲经》的作者是婆蹉衍那,成书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这时古印度的佛教已经式微,新兴起的印度教逐渐占据了主流,《欲经》即是印度教的典籍之一。在社会生活层面,印度社会从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商业繁荣,市民阶级出现,成为城市文化的主体。在这种背景下,古印度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世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流,人们不再一味地压抑自然的欲望,而是采取艺术化的手段来看待人的正常生理需求。

  根据典籍记载,在公元5世纪的印度,男子有妻子和情人,这是被社会允许的,尤其是一个有身份的男子,并没有必要拥有众多的妻子,但是可以拥有情人或高级妓女,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开化。《欲经》中就描述了怎样求婚,怎样保持良好的婚姻生活,怎样保持忠贞等相关知识,并提到了男子对妻子和对情人的区别,并指出爱情、婚姻、性欲是一致的,三者的和谐统一是人的生命的艺术统一。书中详细说明了女人怎样才能满足丈夫正常的、全部的性要求,从而使性爱升华。在很多方面,这也是针对情人讲的,无论妻子或情人都应该满足男子的性要求,同时男子也应该尽自己所能使女方快乐。

  《欲经》虽被视为印度教的重要典籍,但它更像是一部性爱宝典。它将男女性爱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单是接吻的方式就列举了十七八种,并分别说明了不同方式所适合的场景。书中还生动地描述了做爱前的爱抚和游戏,指出前戏的重要性和对整个性爱过程的重要性,列举了不同的爱抚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婆蹉衍那在书中还谈到了一切可能的性交姿势以及所能产生的愉悦程度。

  婆蹉衍那在书中坚持自然平等的原则,认为性爱需要男女双方共同求得满足,而不是男人单方面的性欲发泄,女人虽然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性爱中的女人常常充满更为热烈的激情,与男人相比,女人从性爱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对性爱的感受,女人也比男人更为细腻、更为丰富。换言之,《欲经》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它的意图在于使男人认识女人:女人是温柔和激情的化身,男人要想从性爱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他必须认识女人。

  虽然《欲经》对性爱的肯定和详细描写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但作者的态度却始终是高贵和典雅的,没有任何淫秽和下流的思想,婆蹉衍那赞颂性爱的目的是把自然的欲望艺术化。他批判许多人以为性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不学便会,认为这是把人的性爱降低到动物交配的层次,仅仅是一种兽欲,没有半点艺术性可言,而真正的人类的性爱应该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为了掌握这种高雅的艺术,人需要学习有关性爱的64种技巧。他说:“性爱是透过感官--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及味觉享受有形物的过程。性爱的基本定义是感觉器官与其目的物的有效结合。”

  事实上,印度人这种自然豁达、放任性情的态度并非直到这一时期才产生,认为古印度只有禁欲主义的传统是一种误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一段“恒河的起源”的故事,说印度教大神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100年之久,中间从不间断,众神对湿婆的生殖能力感到惊慌,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精液倾泻到恒河之中,这就是恒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原因,正体现了古印度人的生殖崇拜观念。著名的卡朱拉霍印度教寺庙里面雕刻着很多性爱场面,其中的人物全都具有极其耽于声色的情味;克纳尔科的黑塔,男女拥抱的场景栩栩如生,可见艳欲主义的传统一直渗透在古印度的文化艺术中。

  佛教兴起后,虽然禁欲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在丰富的民间社会中,人们对性爱的热烈追求依然继续存在着,以至于佛教的某些教义中也渗透了性欲的因素,佛教诗人马鸣在《美难陀传》就记载了佛陀用美貌的天女诱惑鼓舞难陀修炼成佛的故事,性爱与佛教竟然实现了统一。当然将艳欲主义传统发扬光大的是后来的印度教,印度教将宗教与生活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说宗教就是生活,爱欲被认为是人生三大目的之一,性爱是最富于激情也是最为完美的人生享受,它也最易于被转化为宗教的热情。印度教中的性力派不仅崇拜裸体少女,而且将性爱引入宗教仪式之中,印度教中的黑天大神和女友罗陀的故事更是被广为传诵。

  禁欲主义和艳欲主义就这样并行不悖地存在于古印度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奇观,人们在强调修身苦行的同时,又强调艺术的性爱享受,苦行世界与艳欲世界和谐共存,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4、瑜伽的本意

  现在,瑜伽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健身方式,修炼者通过调节呼吸、意识、肢体姿势等方式,将身体的肌肉、骨骼及内分泌系统调节到最健康的位置,达到令人青春不老且身心愉快的目的,因此瑜伽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学习修炼者每年以数以万计的数目增加。事实上瑜伽源自遥远的古印度,有着非常深刻的宗教和哲学内涵,绝非仅仅一项健身运动那么简单。

  瑜伽的英文名字为Yoga,由梵文yug音译而来,其含义是指“一致”、“和谐”,意思是指通过修炼达到身体、精神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修炼方式起源于5 000多年前,当时许多隐居山林的哲人、苦行者、祖师、先知努力思索天人合一的途径,探求摆脱肉身累赘、实现精神永恒的修身之道,他们经常面对山川、树木、动物打坐冥思,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生物的生死枯荣中吸取生命的奥秘,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修炼姿势。

  公元前1500年左右诞生的《吠陀经》对瑜伽进行了系统的记载和说明,后来的《奥义书》对瑜伽又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记载。到《薄伽梵歌》的出现,则完成了瑜伽行法与吠檀多哲学的合一,使瑜伽这一民间的灵修实践变为正统,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派坦佳里创作了《瑜伽经》,阐述古典瑜伽的理论,他将瑜伽定义为控制、纯洁的操守、身体姿态、集中意念、冥想等8个分支,并强调在修习瑜伽功的同时研读圣书。

  此后,在瑜伽的理论体系中又产生了《瑜伽奥义书》,共有21部著作,在这些“奥义书”中,纯粹认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达到解脱的唯一方法,它们都有必要通过苦行的修练技术所导致的生理转化和精神体会,才能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因此,产生了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加上咒语、身印、尚师之结合,古印度的瑜伽发展到最为成熟的阶段。

  在古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伽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伽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心的主体被顿悟,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伽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经典著作、绘画、舞蹈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两者的关系都相互融合。

  由于古印度丰富绚丽的宗教色彩,人们普遍相信生命轮回说,认为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而终,而是无穷无尽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有前世造作的行为所决定,动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这个链锁中的环节。一个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恶则能令他来世沦为畜类。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终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间求得快乐。虔诚的印度人的愿望是获得解脱,即脱离生死轮回,在那种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称为梵和涅。

  正是这种对摆脱生死轮回的不懈追求,实现梵和涅的目标,古印度人创造了瑜伽修炼法,可见这与宗教的教义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印度神话传说中,湿婆神是瑜伽的创造者。他创造了所有瑜伽修炼的姿势,共计840万个不同的姿势,代表了840万个化身,每个人从生死的轮回求得解脱之前必须通过这些姿势。这些姿势代表着逐步的演变,从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到完全现实的人。据说,做了所有这些姿势,人可以在他的一生中绕过所有这些生活,避开从今生到来世的宿命论进程。湿婆神后来把这一套修炼方法教给了他的徒弟巴瓦蒂。

  巴瓦蒂后来成为整修宇宙之母,她是至高智道的化身。受了她的恩宠,就会获得解脱,并与至高知觉统一。据说,出于对所有孩子们的爱和怜悯,她把秘密的知识以坦陀罗的形式传给孩子们,而她也成为第一个坦陀罗格鲁,她的母爱代表了潜伏在我们所有人身上的巨大能量,这个巨大能量也称之为孔达里尼。在后世的修炼历史中,伟大的瑜伽信奉者们对这些姿势做了调整,减少了数目,以致现在所知仅几百种姿势,在这些姿势中,只有84种有详细的说明,只有30种左右被认为对现代人有用。

  19世纪后,瑜伽进入现代时期,印度的各派瑜伽不断吸收新思想和新文化,并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身养性的健身运动。克须那摩却那被认为是现代瑜伽之父,其后的“爱恩加”和“第斯克佳”是圣王瑜伽的领导者。另外印度锡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湿婆阿兰达”瑜伽也是两个重要的瑜伽派别。西方殖民者侵入印度后,瑜伽迅速被传播到欧美等国,并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经过一系改进后,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运动。

  只不过现代瑜伽已经基本失去了古代瑜伽那种宗教色彩,人们练习瑜伽已不再是为了超脱生死轮回,也不再采用苦行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健身和医疗效果。现代人更多的是把瑜珈当作生理上的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其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现代修炼者的重要目标就是能够驾驭自己的心意,进而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结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能够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使人思路清晰,保持活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