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佛教与社会伦理道德:学诚法师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3日
来源:   作者:学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社会伦理道德:学诚法师

  道德是有连续性的,只有连续性才能说明它的普遍性,如果说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道德不一样,你就很难说谁对谁错。道德本身都是从人心、人性、人的本能出发的。人有病,人遇到困难,人发生了车祸,我们都应该无条件的去帮助,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恻隐之心。不是说社会上别人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或者说政府要求这么做了,我才这么去做;或者说我如果不这么去做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都不是属于道德的范畴。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没有做到,或者非常犹豫,他就是因为认识不到做不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他认为“我救也可以,不救也可以。”如果一旦他确立了“我不去救,我就会有什么后果”,他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他就会自律来要求自己,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文化方面的了解,文化方面的学习,特别是佛教文化方面,如果大家能吸收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就能够转化成人的自觉行动。

  我们过去谈伦常,伦就是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是不变的常道,所以叫做伦常。儒家的文化是在农耕社会的传统背景之下的。现在农村里的人,很多人都往城市里跑,城市里边住的这些人的结构,就跟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一样。过去一个村庄都是一个家族的,姓王、姓张、姓李都是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家族。这种关系和现在的城市里的关系已经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现在伦理除了传统的这五伦……当然君臣关系应该理解为国家和老百姓的关系,国跟民的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现在是独生子也不好说)都跟过去不太一样。朋友的关系,现在的朋友跟过去的朋友也不太一样,过去可能很少人有外国朋友,现在可能我们都有很多外国朋友。这也是一个新的问题。到城市来,这么大,一两千万的人口,一个楼住的哪里人都有。一个大学一两万,两三万人,不得了。所以我觉得现在更主要、更重要的是强调社区伦理、校园伦理、环境伦理。社区伦理,不管是哪里的人,来到这里,都应该有公共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它能够形成一种风气、一种道德。校园里也是如此,如果这个老师讲了很多很多的课,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备课,课讲不好,没尽到责任,我觉得他有道德的问题;如果学生经常逃课,不认真学习、不听课,对老师不尊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说学校里的生活弄得不好,把伙食给克扣了,买的菜质量也比较差,我觉得他这里都存在着一种伦理的问题。环境的伦理也是一样,公共场合随便丢垃圾、吐痰,或随便放自己的衣物,都会影响到整个环境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传统的伦理之外,中国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还要回应这个时代新的问题。

  对待不同的宗教以及不同的文明,我觉得既要尊重其差异性,也要寻找其共同性。既然是文明,应该都是美好的。如果有负面的、不好的、坏的、丑陋的,那就是不文明了。所以我们在处理以及对待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认识。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好,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好,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只有通过交流、沟通、对话的过程,才能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想法、彼此之间的观念、彼此之间行为的意义。现在整个世界范围都流行着文明对话,我觉得这是解决问题很好的开端,也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和方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