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超然法师:傅大士的一段开示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9日
来源:   作者:超然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超然法师:傅大士的一段开示

 

  傅大士曾云:“众生但为业障深重,与佛有殊。若能回光返照,一刀两断,即便见自性也。若不因佛经教,一切众生无因自悟,凭何修行,得至佛地?”

  略解:傅大士相传是弥勒化身,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时代人,在生就证得了无生法忍,被梁武帝所尊崇。

  众生之所以与佛不同,只是因为业障深重。业障是什么?是过去所做的那些事情吗?是,也不是。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早已如梦而逝,早已是空,怎么会变成了业障呢?因为习气,思维念头的习惯性。这个念头的习惯性,才是真正的业障,它随着心中相续不断的念头,而保持了业种,成熟了业,最终招来了业报。要想转变它,非常困难,所以修行解脱很不容易。

  可是,这个念头的习惯性,是本来就有的吗?并非如此,它一点都不真实,没有任何实体。所谓习气,完全是虚假的,相续不断的念头是它的载体。于是,就好办了。只要让自己的心不要随便起念头,习气就无机可乘了。所谓的业障,就将会被降服,甚至消融于无形。

  如何才能做到不起相续念呢?首先要明了自性。因为自性当中本来就没有念头,所以,一旦明了自性,妄念的根就被斩断了。如何明了自性?所谓“回光返照,一刀两断”。回光就是心不攀缘外面的境界;返照就是心中放下一切牵挂,而发现自心本来的那个自然明了。正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刀两断呢?就是在每一个当下,都不要让心和境界纠缠在一起,也不要让心和各种想法纠缠在一起。让心回到它自己本来的赤裸状态。那个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包装的,不需要任何依靠的,不曾生也不会死的,本来的明明了了,就是自性,也叫做心性。

  如果能够完全明了心性,就叫做佛陀。即使是初步的明了,就是人们常说的开悟,也很了不起,也会显现出初步的解脱功德。粗重的习气烦恼将会被迅速降伏,粗分别心会越来越少,执着会逐渐变得微弱而没有力量。这时,即使业障现前,由于修行人的执着心已经很少,所以,苦就变得很少了。差不多可以随遇而安了。

  然而见自性谈何容易,一般人在分别妄想当中习惯了,根本停不下来。所以必须要有个办法,让自己的心逐渐平静下来,逐渐放弃那些虚妄的执着攀缘才行。或者找个老师,一步步地教自己才行。

  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办法最好莫过于念经;这个老师,就是佛经。因为一个人在安静的地方,老老实实地念经,就会接受佛经的引导,差不多就是在接受释迦牟尼佛的引导。而佛陀所有的引导,都是在帮助我们放下攀缘执着,回归自性。所以,念经闻思修,是学佛的基本方法,历代高僧大德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否则的话,佛陀已经涅槃,我们能够依靠谁呢?谁值得我们依靠呢?所以,傅大士才会感慨地说:“若不因佛经教,一切众生无因自悟,凭何修行,得至佛地?”

  有智慧的人,应当在这里多留心,长期老实地坚持独自念经闻思修,终究会有柳暗花明的光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