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第九天
大家晚上好!《道经》今天就讲完了,大家把《道经》《心经》、《金刚经》结合起来看,看透后自己去琢磨,因为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法门,我只不过是一个敲门砖,用这个砖把门敲开之后,你们自己要到屋子里选择自己合手的兵器,这样的话大家才能在修行道上更上一层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将欲歙(xī敛缩)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yuān),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章把35章、34章的话题又加深了一步,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说兵器,是说世间法上的事情。如果用智慧、用修行人眼光来看就不是了,就是我们禅宗里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内无物,心内心外都无物的时候凡圣同体。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经典看清楚看明白,要不然在修行中,有时候就会迷失掉自己。只有在不断的看经典不断去挖掘密意的时候,你就能从中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兵器。
第36章就讲你如何有一个称手的兵器,这个兵器并不是我们外相上所说的刀枪剑戟(jǐ),这个兵器就是适合你的法门,你用什么法门来对治自己的心态。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从字面上从文学上看,说把它收敛起来,首先先要张开。
从修行人眼里就不是这样的,前面说的天下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你明白了这个自然法则之后,也就明白了阴阳相合相融,不然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有阴阳相合相配的时候,物才能随顺宇宙大道,要不然就会物极必反。
我们很多人修行修到一半的时候,心生厌恶心,不想学佛了,也不相信佛法了,他对很多思想概念没有了解,觉得信佛,佛就能给自己帮助,其实大家回头想一下是佛帮助我们吗?用心考虑就会明白,是自性法身佛帮助我们。
我们要明白老子讲的,只有了解了道,了解了法的时候,你才能大胆的前进,更好的修身养性,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弓和盾有什么用处,要不然我们修行,修到最后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更加迷失了修行的道路,就像大雾天开汽车一样,雾很大看不清道路的时候,这车有可能从山顶上翻到山悬崖下面。如果这个灯能防雾,它在大雾之中还能照这个道路,虽然小心开的慢,但是你不会翻车。我们修行人就要明白自己,要有一盏能透过浓雾的灯,才不会从悬崖上掉下来。要不然我们大家修到这儿一无所得,这个一无所得和释迦佛说的一无所得是两个概念。释迦佛的一无所得是他已在那个层次上了,他不去执著了。我们是执著之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这个话是表明,如果想让自己把能量和精气神完全收回来,你首先要让自己的经脉完全畅通,畅通就等于扩张。首先让自己最初阶段的身体健康起来,然后精气神外射出来,别人一看你很健康,也就是说透露阳刚之气的时候,这叫张之。你想把自己的能量完全收敛起来,首先让他扩张散发出来,你散发这种阳刚之气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与心态也就健康了。这个时候你还明白其它更多道理的同时,就要把精气神外射出来的能量收敛起来。这个能量是从心里头来的,把我们的心能量源源不断的收到莲花湖之中储存在莲花朵之中,让它酝酿成一个珠子,所以说首先要扩张自己的身体状况。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如果想让自己达到大智若愚的状况,让自己达到难得糊涂的境界,首先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不是自己的态度强大起来,是让自己的智慧强大起来。你的智慧不强大,也就表现不出来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境界。所以说我们修行人翻译经句的时候和文学上就完全两个概念了,大家修行一定要明了,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弱,只有你明了的时候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打个比喻,比如你是公司的老板,想把员工某某炒了,这叫废,但你得符合情理的炒,不可能蛮横无理的说这个公司是我开的,就任意的去掉,这样互相都会带来怨言,所以你想真正让他走就先提拔他,哪怕这个人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先提拔到主任或经理位置上,因为他智慧不够犯错误就要多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他名副其实的赶走,这是教你们一种智慧,你要能看得清这种智慧,并不是让你学这种方法。
修行也是一样,比如你学外国的冥想法,修了一段时候之后,认识到还有比冥想更高层次的东西,但是冥想已经在你的思维中生了根发了芽,那就把冥想提高到极至,突然有一天觉得这个东西我已经玩到顶了,没有什么神秘的了,也就放下了。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迷恋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玩腻了,也就放下了,因为没有味道了。这时候就重新选择一样东西来兴旺它,这就是我们修行人要学会的。你放下的同时,就得到了另外一个更好的东西。废掉是先放下,不是抛弃它,因这一科已学满了,学满之后我们再学别人的东西。
比如我们刚学电脑的时候很上瘾,昨天我还说自己得了电脑病很有瘾,因为里面很多东西不懂,如何去处理也不懂,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完全懂的时候,这个瘾就过去了,过去了就叫废之,那个瘾达到最高最极致如果能拆能装,等于电脑是自己创造的,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然后再兴旺另外一个。修行也是一样,一个法门一个法门的修,一个事情一个事情的处理,一句话一句话去理解,我们就加强了自己的智慧,这个智慧就会兴旺起来,这样慢慢就会把自己最秘密的东西兴旺起来了。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字面上讲,如果想取得一个东西的时候,你首先要给与人家。
从修行上说,我们修行人想取得摩尼宝珠、取得那朵莲花的时候,首先要给与莲花生存的能量。你要给与它,不给与它,花是不活的。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养花一样,要给施肥浇水、阳光沐浴,阳光是爱,水是能量,只有给花所需的,花将来才能给与你回报。修行想取得最高的成绩,你就得付出,付出就是给与。慈悲就是给于乐拔除苦。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最坚实的真理或定理,然后不断的实践应用,最后摩尼宝珠显前了,光明显前了,智慧显前了,一切一切圆满无碍了。
【是谓微明。】前面的那四句话是我们的心态,在晓得深奥微妙的道理之后,微明就是一点点阳光透露出来了,自己的心门打开了一条缝,这条缝我们慢慢让它扩大,让它放光芒。
【柔弱胜刚强】大智若愚好像很柔弱,不像很多人表面看起来非常聪明。大智若愚和难得糊涂是属于柔和弱,这样的人就像水一样以柔弱胜刚强。我们在世间法或修行道路上都要学水的品德,水是最圆满的,像大道一样没有什么怨言,是在无为的奉献着能量。
【鱼不可脱于渊】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很多词汇都是从《道德经》、从《诗经》、从庄子的著作里发展出来的。
渊在我们身体里是海底,海底就为深渊,深不见底;鱼视为龙,属于潜龙勿用,潜龙刚开始没有能量的时候非常柔弱,只有你自己修到那里的时候,龙就从渊里飞腾而起,最后达到九五之尊。这是从《易经》里头把这个龙跃于渊重新翻译,就是用《易经》里乾卦里第一爻潜龙勿用,潜龙这时候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叫潜龙于渊或者鱼不可脱于渊。鱼在天为龙,在海里在大陆也为龙,龙是变化莫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是无形无相的,就像龙一样在深渊里没有腾飞哪。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还没有变成九五之尊,还不能利见大人的时候,你修出来的那点能量还有法术不能展示给别人看,你只能蕴藏起来。你如果经常展示给别人看,世间法叫表演,表演几次之后能量就没有了,人心浮躁啊。浮躁的时候你的龙就永远飞不起来了。虽然在水里可以游,游就是得了些小法。能飞的时候得了一个大法。如果能变成九五之尊的时候叫得到了大法,还不是学会了一个大法,是得到了整个虚空界、法界,九五之尊是王是佛。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说你修的那点东西不要强行拿出来给别人展览,更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深和浅,交流可以。我也见过有法术的,他老愿意在人前卖弄自己的东西叫老王卖瓜。卖瓜对自己是不好的,人家卖瓜是为了赚点钱,你卖弄是赚点名和利,这叫损自己了。所以说这个就叫不入流,永远进不了阿罗汉初果的位置。
大家修行一定要让自己真正达到心平气和,外柔内刚。不要外刚,外刚有时会招惹是非。外柔内刚,坚定信心,君子乾乾终日,行你的功法、念你的经文、参你的禅,这个时候龙跃于渊将要飞腾,变成二爻,二爻再飞腾可能直接与五爻相应就利见大人,没准就变成君主。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只有你心平气和的时候,你才可以脱离三界苦,不在五行中,要不然我们还是做一个凡夫吧。
凡夫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由业流牵引轮回不止。修行人一旦脱离三界苦,不在五行中,生死由自己作主了,想什么时候死就什么时候死,富贵也由自己来控制了,不是老天爷控制了,也不是阎王爷来控制了,完全是由你一手控制,方向盘在你的手中了。
以前我最喜欢用《周易》给人家算命,但从明白佛法之后就不给算了。但有些人还想算还想学佛,我在关键时候也给人家算一下,对他起到一个安心作用,让他相信佛法,然后他也就安安心心的学佛去了。我以前算命度了非常多的人,后来我也把自己度到庙里了,破庙青灯伴经声,非常舒服的。
大家在修行上一定要明白很多道理,把老子的《道德经》、《易经》、《佛经》结合起来研究,你会把自己的智慧完全打开,完全打开的时候你就为自在王,这个自在王,有十里自在王、有百里自在王、有千里自在王,就看你自己在哪一个层面上做自在王了。
修行能真正给我们带来法喜充满,修行也能起到起死回生。起死回生是我们的心态。很多人的心态在这世界上就等于死亡了,这是一种消极的活死人。修行人的活死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如果把世间法上的消极的活死人治好了,把他的心理转变过来让他去修行,让他得到法喜充满,就叫起死回生。所以很多道理需要大家在私下里思考这些问题,你思考的过程当中会得到一种灵感,灵感就来自于宇宙来自于佛力,这一点是真实不虚。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