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云禅师:闭关的知见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3日
来源:   作者:白云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白云禅师:闭关的知见

 

  在中国的佛教丛林生活里,对于“十夏”以上的禅行者,或者说是“静思”的修行者,往往享有独处潜修的方便;也就是所谓的“苦行”,或者称作头陀行。通常,传统式的方法,大约有如下的几种:

  ①语禁——口业占十业之四,行人为修养说的功德,惟恐造作恶的口业,故有行修语禁的法门。

  ②食禁——食为五欲之一,因贪食而危害健康,尤以肠胃负荷过度,以及营养过剩,油脂过多,或偏食,或精食等,最容易造成疾病,毁伤色身。

  ③足禁——为偏好游化,结缘攀缘,而愿之所系,不能舍诸善缘;故设“界”局限行止,以不逾越界线为范畴,仍能随缘接引众生,广结善缘而行“足”禁之法。

  ④关禁——为行度化,自感修养不够,故取独居,远离尘俗,暂舍众缘;设三年,或一年,关禁潜修,增上学行,务期精进而达胜境界,是为关禁的旨趣。

  (注:中国有生死关禁之作,系以行将舍报为时机,设三年或一年为度,于关房中究竟解脱,如台湾的慈航法师。)

  总之,行禁之道,非同小可,乃是沙门必须体验的历程;可以说,是清净身、口、意的实务修养之道。因此,禁制的法门,不仅是维护修养的正常作法;更是基于自我修养的不够,而行潜修精进,作为忏悔的方法。

-----------------------------------------------------------------------------------------------------------------

更多白云禅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