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授记品第十一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7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授记品第十一

 

  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的机缘,能一起来学习《般舟三昧经》,真是一个很难得的善根共业成熟的美好机制。我们把这个经典完整地学一遍,下来再去学习、实践,就十分方便,再去读诵,就会有更多的参照与心理折射,因为对经典的认知,若一个人去读诵或理解它,就会有一定的所知局限性,大家一起学习,往往可以把这个局限去除掉,令我们在这个无量义中,择取对自己有意义的话语、有意义的心智、有意义的量,来印证自心,以完成自他二利、出离烦恼、出离生死的大功德。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

  授记,甚为重要。诸佛如来所传法教是一世一世相传,虽不象祖师们称为第几祖,但贤劫千佛次第而出,佛佛授记,无有间断,过去劫、未来劫,亦复如是。诸佛世尊,为何做清净授记呢?欲令一切众生于无上菩提无有倒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则生起清晰、抉择、完善的认知,即十号具足的认知,如释迦牟尼世尊八相成道,随机示现,所以有迹可寻,有十八不共可见、可用、可知,有十力、四无畏善巧广利世间,这样就不会令世间有情被妄称佛者所困惑,而末世妄称佛者触目皆是,甚至超佛者,更是有之,所以授记十分重要。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于无量阿僧祇。复过无量阿僧祇劫初于然灯佛世尊所。闻此三昧。闻已即证如斯三昧。

  《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中说,有十二如来相继出世,其最后佛教我念佛三昧,并在后面举如母忆子,子母相忆之说,乃至说凡夫心忆佛、念佛,当来现前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及如是三摩地,是为第一之说。所以,见佛证三昧,是过去善根成熟有情所证法则,现在亦复如是。我遇到一个居士,在他还不是居士之时,闻人念佛后就感觉身心光明,日夜六时自然念佛,没有说我要念佛、我不念佛,自然心中生起“南无阿弥陀佛”清净音声,如水泡汩汩,他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你善根成熟之相,过去在念佛三昧中有所亲证之人,虽是遗失,一闻即得,得什么呢?他不需要念,自然就念,十分安乐喜悦,身心明快,遇法无碍,烦恼来了、问题来了,自然就会念佛来消融这些事相,这是宿缘善根成熟之相。或者我们这一生念佛很困难,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人念得很累,很不会方法,但就在这个不会的时候念,这一生不了生死者,未来因缘是不可思议的,了生死者,那自得其乐。所以念佛是善业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

  这里说世尊因地于燃灯佛所闻三昧即证,我们闻此三昧为什么没有证呢?过去有闻经典即证初地、八地者,有普通的比丘、优婆塞、优婆夷闻法即得法眼净,即证几果的,那我们怎么闻法不得呢?不是得与不得,是自心识与不识、熟与不熟啊。

  见诸如来。常现在前。从是已来。经于无量阿僧祇诸世尊所。皆受是经。修行供养。

  这是释迦牟尼世尊就自己无始以来所行法则给我们的一个印契。

  彼佛世尊授我记曰。摩纳。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摩纳,是释迦牟尼世尊得见燃灯古佛时的因地之名。

  贤护。汝辈亦当专精一心。思惟修习如斯圣法。

  这是世尊对贤护菩萨所提示,亦是对我等所提示,我们每日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要依释迦佛所行法则为本、为归向、为成就、为所依,来效仿、实践、成就,来作皈依的抉择,所以我们称为本师教言,本师法则。

  非是凡夫所见境界。

  这一句话甚为重要。我们若不依圣教教言、法则来实践,则多加思维,徒受其苦,多用自心修持,不能成就圣道,何以故呢?此一切绝非凡夫境界、凡夫思维所能得、能相应的。有的出家、在家菩萨,十年八年很用功,很勤苦,但就是依自己的知见相续,你说转个知见很简单啊,但他不转,固执己见,无有惭愧,骄慢自诩,多年不变,一如延续啊。延续什么?就是苦恼、我慢。智者随和调柔,依法而行,实是增上啊,遇法即得善利,何以故?一切诸佛境界中,绝非凡夫境界、凡夫思维。

  多有学佛者,就是拿自己的思维去加工佛法。过去,出家人读的所有经典都是有授的,也就是有人授受,才能读诵,才能与人交流,若不然不敢,也没有力量,而现在出家、在家人读经,多在加工经典,就是把所有的经典用自己的脑子处理一遍,认为“我学好了”、“我学会了”,这样的人只是增加一些知见,学很多名词、名相,于自己没有丝毫利益,徒增慢心,不仅不得佛法利益,还会很苦的,就如背了一大堆药,但这个重病号却不知用哪一味药来对治自己的疾病,没有方便,即使背了个大医药箱子,但是日日犯重病,无可治疗。对此我们大家应该引起重视,法要有人授受,是十分重要的,乃至成就,亦要有人印许,若不然,我们的慢心难除、我执难除啊。

  甚深寂静众相灭处。

  我们取相有情,以善以恶、以是以非为真实,这样怎能在寂静之处得以安乐呢?

  如是学已。未来自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艰难。如我不异。

  何以故?依佛授记故而得随顺。我等亦复如是,若能随顺甚深寂静,众相灭处,如是学已,未来自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艰难,这是给大家的授记,何以故?贤护者,代表着末世四众习于般舟三昧之法者,这个经典处处贯穿着此教言机制。

  汝等当知。若有安住。是三昧者。自然当得近大菩提。

  所谓“大菩提”者,就是无上菩提。大者,为世尊周遍心智所证,不是大小,是充足圆满、具足真实、遍于一切。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我昔遇彼然灯佛 见已即得三摩提

  证得三昧,是为三摩提,三摩提真实安住,成就三摩地,这是次第深入。我们读《圆觉经》中讲,所谓奢摩他,至静轻安;三摩波提,大悲轻安;禅那,寂灭轻安;其中就提到三摩提。

  从是常睹诸如来 具足功德大名称

  若常见于佛,善巧功德自然具足。我们感到不能常见诸佛,可以持诸佛名号,持诸佛心咒,持诸佛妙相,持诸佛大愿,一样得以常随佛学。常用这样的心智,若以佛愿为己命来延续、支持自己的心识与业相,此人不可思议,似佛垂机啊,虽是父母所生身,而使诸佛如来胜教功德传播于世,广利有情。

  汝但多集诸功德 一心专念即得成

  若人能行此法中 当得无上菩提道

  这段“重宣此义”之偈颂,还是在授记品中来提示我等,依释迦佛因地的授记,也就是燃灯古佛于摩纳之授记,释迦牟尼世尊在此于贤护,乃至一切末世实践“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行法者,做一授记:“甚深寂静众相灭处。如是学已。未来自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艰难。如我不异”,此等是授记之语,若能遵循授记,顺势而就啊,甚得省力善巧,所以修法不难,三昧不难。

返回目录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