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传喜法师:佛法之尊贵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2日
来源:   作者:传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传喜法师:佛法之尊贵

 

  ——传喜法师(2008-8-2)

  晚慧日寺纳凉夜话

  生命为什么要追求解脱?古话说人往高处走,人不往高处会是怎样的情况?大家都在生活中,生活没有佛法也会很郁闷的。如果说住在山里就可以的话,那山里面老农民早就成道了。所以佛的智慧的状态、觉悟的状态,那是有一种方法的。

  人类曾经也有这样一种想法,顺其自然,在佛教里称为自然外道。我们每天想一想我们的生命状态,本来学佛是很高级的,在人类里面属于佼佼者,不甘愿于这种苟且的状态,是追求大道的人。

  比丘翻译成中国话叫乞士,士排到第一位,士、农、工、商。在印度分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修行人也被例为婆罗门当中,称沙门,在印度所有离家求道都属于沙门。他们出没于丛林,不追求世间私欲,最被社会所尊敬。直到现在印度也是这样,可以常常看到婆罗门的修行者,印度教的出家人。

  中国佛教保留着印度的这样一些(传统),同时也有中国的特色。在印度修行人居无定所,到佛陀的时候有皇帝、大臣、长者供养佛陀精舍。那时佛陀也遭到当时那些修行人的非议,出家为沙门本身就出没林野,现在又有住的地方,而且当时是大富长者供养,住的地方还非常考究,非常适合修行,房子造的像山洞一样。

  我们现在造的还属于民房,我们去印度看的时候,僧舍的墙将近有一米厚,每一僧寮都像山洞一样,冬暖夏凉,而且有风孔,每一个床的边上都有一个长方形的风孔,像窑洞一样,虽然很简单却很实用。

  像我住的房间,外面35度,里面33度,就是墙太簿了,再加三倍,就不会是这个情况了。我们那个墙只有一块砖的厚度,外面太阳一晒里面就滚烫的,要是有三块砖的厚度,那热也不会传到里面去,冷也不会传到里面去,声音也不会到里面去。

  所以这一次,造的两幢新房子,我让他们砖要加厚,这样应该会好点,但还不理想,以后有机会要造的更厚些。搞建筑的不明白,说师父为什么这么厚,厚点不要紧的,跟印度的还不能比。印度夏天将近四十五度到五十度的温度,房子墙簿了那还了得,还想入定啊!

  我们享着佛的福,佛法传到中国后,受皇帝供养,寺庙属于国家招待大使最高级的地方。昨天我看到,北京故宫城墙外面有一家五星级宾馆,里面的豪华套房,造价一千二百万,用来招待国家领导,造好后第一位入住的就是法国总统希拉克。

  我们寺庙也是属于这种,以前就叫鸿胪寺,就是接待国外来宾最高级的机构。你看我们房的挑角都是黄琉璃瓦,这个级别都是非常高的,皇帝一样的级别,所以我们是享受佛的福报,如果不是佛教徒的话,想住这样的地方,那还了得啦。

  现在学佛的人,除了追寻传统的方法去学之外,还可以用现在科技做参考。现在物质已经研究到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研究到那么细了,宏观世界也研究到那么细了,越来越接近佛陀所讲的。我们要了解佛陀讲的,从科学上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佛法的一个助缘,这是从法的角度上讲。

  从解脱的角度上,解脱“业”需要智慧,业太重智慧也不可能高。业太重压的你晕头转向,想打会儿坐打瞌睡、想念经打瞌睡、想求法障缘生起来,吃饭不得消化,业障重起来喝水都不得消化。

  一个庙也是这样,庙如果没有向上提的人,四众住在一起,精神上是没有空间的。每天两堂功课,在功课面前,每一句经文意思不知道,就滑过去了,滑的自己都没有兴趣了。

  反过来说这里面有一句你知道味道了,马上身心豁然一亮,用世间话讲找到了兴奋点。一个人如果没有兴奋点,住在庙里面,虽然所有都具足,也会越来越麻痹、盲目。我们早晚功课,一上来“妙湛总持不动尊”,我们天天做早课,要去思维这意思啊!

  “妙湛总持不动尊”,心要于所念的相应,皈依法。从早到晚思维着法非常重要,这样慢慢、慢慢熏习,时间久了之后跟法越来越相应。

  前两天我们都讲了自己的学佛与出家因缘,现在再来讲讲我们的学佛感受好不好?打坐、念佛一些所得,我们是靠着对佛法有所感应继续下去呢,还是依然靠着对佛法的信仰而坚持下去。

  妙积整理记录

-----------------------------------------------------------------------------------------------------------------

更多传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