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2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2讲

 

  《广论奢摩他42》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9-19

  闻法动机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之故我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的佛果,就得到佛果而言,为了得到这个目的之故,应当就至尊大主所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先学习,之后再进入于密咒乘门的密咒道次第的实修。上等者的话,一生就能够成就佛果。如果达不到的话,因为学习了菩提道次第以及密乘道次第,以这个方式在内心能够放下深厚的习气,非常好的习气,因此将来也不必经过好几辈子,就能够迅速的成就佛果,首先内心要有这种目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现在学习到的段落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的止跟观方面的开示,这个开示,目标是为了将来无上咒乘部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实修前面所做的准备而做的开示。因此我们现在听闻思惟,来学习安止跟胜观的部分,先做听闻跟思惟,不仅仅只是如此努力的做实修,之后内心相随顺的适当的证悟能够产生,在将来的密咒乘实修的部分能够掌握关键,能够迅速的得到果位,因此首先闻思是很有必要的。心里面思惟这个目标,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大纲方面,我们现在所进行到的段落是,已经认明清楚之后,不花力气去把它对付掉,这是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应该怎么对治呢?就谈到这个段落。在前面的段落,基本的大纲是专注于所缘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做;专注于所缘之后,应当要怎么做。正在专注于所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已经讲解完毕了,现在进行到的段落是已经专注于所缘之后,要怎么样子做。

  正在专注于所缘上面的时后,要具足两个特色,就是有力量的明分,执取对境的时候要具足力量,有力量的明分。还要加上稳定的住分这两项。在这两项齐备的情况之下,来专注于所缘的对象,这是具足两种特色之下,来专注于所缘,这是专注于所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但是具足这两种特色的情况之下,内心已经专注安放在所缘上面,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接下来当然沉跟掉就会发生了,接下来沉跟掉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实修上应当怎么样来进行?就现在这个段落。就是专注于所缘之后,要怎么样子进行?就现在谈到的段落。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首先要能够认明清楚什么是沉?什么是掉?这个认明清楚当然要靠忆念跟正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其中以忆念做为根本,就是在念知二者具足之下,先去认明沉跟掉。这里面忆念做为根本,由忆念做为根本,产生正知,由正知去察明沉跟掉到底有没有发生?已经察明清楚,认明清楚之后,当然要花力气用对治把它消灭掉,假设我不花力气去消灭它的话,这是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应该如何去克服它?我们上次谈到这个段落。

  现在谈到已经认明清楚沉,已经察到了之后,应该如何把它灭除。已经认明清楚了掉举,已经察到了,如何把它灭除。这里面已经察明清楚沉的时候,怎么样子把它消灭掉呢,那就是上次谈到三个方式了,就是缘想佛像一种方式;再过来太阳光等等光亮;再过来是胜慧所缘的对境,对这个对境进行分析,把他做一个细部的分割划分,把它复杂化来做分析,这三个方式可以把沉没去除掉,这已经讲解完毕了。

  这三种方式,现在要讲的是引经据典,前面讲的这些方法,是有根据的,在后面要讲根据《修次第初篇》、《摄波罗密多论》,之后就谈到《中观心论》,现在谈到《中观心论》这个部分,369页倒数第四行,《中观心论》的前面那一行有谈到「沉没与退弱者,谓缘所缘力渐低劣说名沉没,太向内摄说名退弱,」这个是指沉没本身要具足这两个性质,沉没有时候称之为退弱,其实是同样的意义,可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呢?那就是在去执取对境的时候,沉没它有这两个方面的毛病,这两个方面的毛病,就是指有时候在执取对境的时候,执取的方式,执取的力量太过低落,掉下来了,太过低落了,这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内心本身太过向内收缩、收摄,那就两种特色。

  这两种特色,其实都是沉没,沉没本身具足这两种特色。如果就执取对境的时候,力量太过低落,心沉下去,力量太过低落的话,这个时候把它取名字叫做沉没。如果说是心本身向内在、向里面太过缩进去,太过收缩的话,这个时候又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退弱,所以就变成两个名词了,其实指的都是沉没,只不过它有两种性质,因此给它取两个不同的名称。

  如果谈到沉没,那就表示执取对境的时候,执取的方式,执取的力量,太过低劣,太低了,所以给它取一个名称,称之为沉没。有时候是指内心太过收缩了,那又要取一个名字,叫做退弱。所以由这两个名字就可以知道,沉没本身它具足两个特性,或者说两种性质,或者说它具有两种毛病就是,就是执取对境的时候,力量太过低劣了,还有内心太向内收缩了,有这两个毛病。

  了解了有这两种毛病之后,要想办法怎么样把这两种毛病排除掉呢?要把沉没排除掉的话,就要了解沉没要具足这两个性质,如果只有具足一个性质的话,就不能算是正式的沉没。如果只有一种性质的话,那其实沉没也不会产生,所以沉没才会具足两种性质。

  因此之故,首先,譬如说缘取佛像,或者是缘取太阳光等等,把这些做为所缘的对境之后,就能够把低劣的这个毛病去除掉。这种情况是缘取对境的时后,缘取的方式,缘取的力量,抬高、高举。这个时候用的方式,所缘的对境本身有这个功德,或者是有这个光亮,靠着所缘对境的力量、威力做为助缘之故,因此可以使内心执取的时候,执取的方式比较抬高、比较高举,因此能够靠着这个方式,就把对对境执取的时候,力量太过低劣部分,这个毛病把它排除掉。

  还有另外一个沉没的性质是退弱,就是太收缩了,这个方式就是指缘取对境的时后,把对境做一个细分细分的分割,把它详细的做很多区分,分析分析,靠着胜慧把这个对境做一个细分细分的分析之后,所缘对境就能够扩大,能够广大,因此以这个方式,把内心太过收缩这个毛病排除掉。倒数第四行就谈到了「故由策举力及广所缘即能除遣。」是“故由策举力即能除遣,故由广所缘即能除遣”这个意思。

  故由策举力即能除遣,是把沉没这个性质排除掉,故由广所缘即能除遣,是把退弱这个毛病排除掉。「故由策举」意思是指由缘取佛像或者是缘取光亮,靠着所缘的力量之故,这个缘取对境力量就会抬高,因此把策举力低劣、沉没这个毛病排除掉。「广所缘」是指透过胜慧将所缘的对境,把它做一个细分细分的分割成好几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再仔细的去分析,这样子的话所缘就能够广大,因此就能够把内心太过收缩这个毛病能够把它排除掉,所以讲了两项。

  引经据典,前面不是谈到两种方式把沉没跟退弱排除掉,用的是策举力还有广所缘即能除遣,后面要引经据典来做一个说明,《中观心论》里面谈到:「退弱应宽广,修广大所缘。」这就谈到两种方式,这是一种方式,退弱的时候要宽广,修广大所缘能够把退弱这个毛病排除掉。又云:「退弱应策举,观精进胜利。」这个是指策举,观佛像跟观想光亮,观精进的胜利、好处,这是两段。用这两段就是讲前面那两个毛病,就是太过低劣的毛病跟太过向内收缩的毛病。这《中观心论》里面两个经文就谈到,如何把这两个毛病排除掉。《集学论》又谈到:「若意退弱,应修可欣而令策举。」这是谈到策举,谈到策举的方式就是跟前面《中观心论》后面第二句的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谈到了这两种方式。

  「诸大智者同所宣说,」前面引据的经文有很多,很多大博士其实主张都是相同的,主张都是相同就是前面的引经据典是要谈到,在遣除沉没这个方面而言,方法上有两种类型,当然所缘的对境可以各种各类,有一种类型是使我的内心高举,有一种类型是使我的内心能够扩大,就是把所缘对境细分细分做一个分析,这样子的话内心就能够扩大,主要就是这两种类型。

  「故除沉没最要之对治,」因此至尊大主就做了一个结论,说主要的对治方式是什么?「谓思惟三宝,及菩提心之胜利,并得睱身大利等功德,」前面谈到把沉没排除掉两种方式嘛!但现在要讲是主要的对治,主要的对治是指所缘的对境,譬如说佛像或者是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好处是什么,八种有暇十种圆满的利益、功德、好处是什么等等,如果把这些做为对境的话。或者说是太阳光等等,把这些光亮做为对境的话。把这些做为对境,当内心接触到这些对境,看到这些对境的时候,内心自然的就会抬高,内心会高举,会振奋,这就执取的方式会高举。所以以这些对象做对境是最主要的,排除沉没的方式里面,这个是最为主要的方式。

  除此之外,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别择慧把对境细细分割,细分细分之后来做分析,这样子的话内心能够扩大,这个部分可能比起前面谈到的,令内心高举这个方式,可能要困难的多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前面一种方式,就是选择一些对境,使内心能够高举的这种对境,以这个方式来做为对治,这个是主要的对治。所以这里谈到了最为主要的对治,就是使内心能够高举的这种方式。

  因为排除沉没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令内心能够策举,一种是指内心能够扩大,这两种里面,使内心策举算是主要的方式。所以至尊大主说,排除沉没最为主要的方式,应当是思惟三宝,思惟菩提心的好处,思惟闲暇的身体它有什么大的利益、有什么功德。「令如睡面浇以冷水顿能清醒,」譬如说好像睡觉时以冷水泼在脸上,当然马上就清醒过来了,所以「此须先于功德观择修习已生感触。」

  对境例如三宝,或者菩提心的功德,或者是暇满的身体难以得到又意义非常广大,这里谈到「谓思惟三宝,及菩提心之胜利,并得睱身大利等功德,」那个等字就各种各类了,譬如说现在能够得到学习中士道次第,有这么好学习的机会;下士道次第,有这么好学习的机会;或者是依止善知识这个方面的学习,我也有机会能够去学习等等,这些就包括在里面嘛!或者说现在这个《菩提到次第广论》,我有闻思能够做学习,有这么好的机会;或者是能够遇到如此好的上师、善知识,对这个道路能够无颠倒的正确的做一个开示,遇到如此的善知识,这当然是非常殊胜的善缘嘛!这些等等的功德,都包括在等这个字里面。

  所以现在想一想,自己具足这些功德,这么好的机会自己都得到了,想一想内心当然非常高兴了。当内心高兴的时候,就会显的很振奋而高举,因此就能够把低沉这个毛病去除掉的。但是又还有一个问题了,当内心去思惟这些对境的时候,内心会不会很振奋?内心能够达到振奋的效果,还是不会达到振奋的效果,要靠什么呢?最后一行「此须先于功德」进行「观择修习已生感触。」

  当把前面谈到这些内容来做为我思惟的对境的时候,〈当自己去思惟这些对境的功德的时候,〉应当对这些对境的功德产生一个切身的感受,切身的领受,这个要先有,不是嘴巴干干的,持续的光嘴巴上说说而已,而是产生一个切身的感触,切身的领受,就是思惟到对境的这些功德之后,自己真的是心生感触,确实有一个切身、亲身的领受。

  这个就必须靠前面已经做过思择修,把对境的这些功德好好做一个思择修之后,发自内心深处,产生一个亲身的体验、感受、感触,确实曾经产生过、得到过,因此以后对对境再做思惟的话,当然这种振奋的作用就会产生了,就能够把低劣、低沉的毛病把它排除掉的。

  后面举了一个比喻,譬如说昏昏沉沉的时候,用冷水泼在脸上,当然马上就很清醒,就很振奋。那一样的道理了,在前面事先对这些对境的功德,自己曾经做过思择修,经由思择修,已经产生一个切身的感触、领受。譬如说十种圆满八种有睱已经得到了,多么的好。这个部分不是只有嘴巴上面说说,而是曾经做过思择修,有一确实殊胜的善缘这种体验、感触,一定要产生;或者说大乘教法甚深广大,我有学习的机会该是多么好的殊胜的善缘,这个部分也不是干瘪的词句,口中说说,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深处,很强烈的体验到,哇!这是多么殊胜的善缘。

  所以以前曾经有这种思择修,亲身的体验产生的时候,现在只要把这些对境再稍微做一个思惟的话,那就好像冷水泼在脸上马上清醒一样,内心当然马上就振奋了。假设前面做思择修的话,对于这些对境的功德,曾经做过思择修,不是流于口中说说的词句,确实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切身的体会产生,确实是这样子。

  如果说以前没有这样子做过,对对境的功德没有做过思择修,有一个切身的体会的话,那不要说使我们清醒的能力,思惟对境大概也不会变的很振奋,大概没有这个能力。譬如说把十八睱满好好的想一想,可能还更加严重,还进入昏沉;把三宝的功德想一想,不要说使我的内心振奋,可能还陷入昏沉、睡眠了,这就是前面没有产生一个切身的感受之故。

  接下来谈到沉没的产生,有时候往往都是由昏跟睡而引发出来,由昏睡形成暗,之后会引发形成沉没,所以如果要把沉没排除掉,当然从它的原因的部份把它排除掉,这是非常有必要要做的。

  369页倒属第一行,「又沉没所依之因,」它的来源,沉没的所依赖的因是什么?「谓昏沉」以及「睡眠,及能生昏睡之心黑暗相,」昏睡来源-内心黑暗的样子,如果「若修光明则不依彼」等「而生沉没,」如果针对内心陷入黑暗的这种情况,那我就观想光亮。譬如说太阳光等等的光亮,如果说内心思惟光亮,观想光亮的话,把内心的黑暗排除掉,因此昏跟睡也就不会发生,所以沉也就不会发生了。

  「不依彼」等,那个「彼」是指昏跟睡,因此由昏跟睡产生的沉没,也就能够排除掉「生已灭除。」。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谈到对治的方式,有一个观想太阳光亮等等,有这一个观想的方式。

  不仅如此,这个内容《声闻地》里面也谈到过,字面上的内容意义很容易了解的,370页第一行《声闻地》说:「威仪应经行,善取明」光亮的行「相数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舍天六中随一」这是六随念中的任何一项,好好的观修,「或以所余」其它的「清净所缘」来「策举其心,或当读诵显示昏沉睡眠过患之经论,或瞻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就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

  随念佛法僧念戒念舍念天这是六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称之为随念的意思是指,随在这些功德之后,我再三去想它,因为再三想它、再三想它之故,当然心里面就会想到,我得到多么的好啊!这样子内心就会很振奋,所已把它称之为随念。

  这六项称之为六随念,六随念首先是三皈依的对境,就是佛宝、法宝、僧宝,所以念佛、念法、念僧这三项。因为随着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三皈依的对象,三皈依对境的后面,我随念祂们的功德,再三想、再三想,这个功德我能够得到该多么的好!当然内心就会很振奋,所以随念三宝是三个。

  再过来念戒、念舍、念天,念戒是指菩萨伟大的实修、行持,其中譬如说戒律的实修,菩萨守戒的实修方面,我们看到了,心里面想一想,随念祂的功德,这是念戒律。其次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也会做很多的布施。譬如说财施、法施、无畏施。这其中为了救度对方,为了保护他的生命,救度他的生命,努力的去做,让他生命不会有伤害,这是无畏救度的布施,菩萨会这样做;为了使它能够养活身体,能够活命之故,有钱财物品的布施;为了使他的内心能够变得聪明,能够打开明察取舍的这种眼睛之故,当然就会做佛法的布施,菩萨都会这样做嘛!

  所以把布施的财施、法施、无畏施,菩萨所做的这些布施的功德,想一想,自己的内心好好的做一个随念,想一想,哇!这些功德多么的好,我得到的话,该多么的好,内心会很振奋。

  后面还有一项是随念天,随念天是这样解释的,要嘛就是天眼的神通,菩萨有时候有天眼的神通,或者是天神的神通等等。这些功德随念,想一想,随念一下,这时候内心当然也会很振奋。或者说菩萨到许多的国土,许多的世界里面,成为天神的形象在许多的国土里面利益众生,也有这种情形。所以想一想,菩萨的这些功德,这个是随念天。

  把前面谈到的这些功德,内心好好想一想,随念就是跟在后面再想、再想的意思,所以称之为随念嘛!这些功德如果内心好好随念一下的话,内心会很振奋,会很高兴,心里面会想有这个功德,有那个功德,这么多的功德,这些功德,那些功德,如果我以后有的话,多么的好!当然内心就会很振奋了。所以这个是使内心振奋的一种方式,就是六种随念。

  370页第三行,「若沉微薄,」若沉没比较微薄,「或唯少」则「起励心」而「正」观「修,」就可以的。前面谈到对治沉没有很多的方式,各种各类。已经讲到了很多。现在要靠着这些对象来做为对治,要去把沉没遣除掉。可是,「若」又谈到,假设沉没本身,它仅仅只是很薄弱,它只是偶而出现一次,不是再三再三出现,不是这种情况的。偶而出现一次,所出现的沉没又只是很淡薄,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就并不是说一定要根据前面一样,换一个所缘对境,观想前面所说的这些对境。把对境换掉,观修前面所说的对境,这样去对付它,不必这样子做的。

  那应该怎么做?并不需要去缘想前面所谈到的那些对境,现在只要「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只要「励心正修,」也就可以了。只要把内心稍微再抬高一下,加一点点力量,使它有一点点振奋,这样子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并不需要像前面所谈到的很多的对象、对境。思惟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三宝的功德利益,有睱身多么的难得,殊胜的善缘,观想庄严的佛像或者是太阳光等等的光亮,更换这些对境而来做观修,这些部分根本都不需要做,如果仅仅只是沉没很薄弱又偶而的话,那不这样子做的。

  假设沉没它是很浓厚的,或者是再三产生的话,(「若沉浓厚或数现起,」)「则应暂舍修三摩地,如其所应修诸对治,」待沉没除去之后,再继续做观修。假设沉没是再三出现,而且沉没出现的时候强度很强,就是很浓厚的话,那应该怎么做?那有必要根据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对境,思惟一下三宝,还有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得到有睱身多么难得多么好,多么殊胜的善缘,把前面谈过的那些对治的方式,好好的做一个观修。

  这个时候应当是在「则应暂舍修三摩地,」这是指前面自己等持的观修,不是说我下座了、起来了,不是的,在前面观修的情况之下,暂时停一下,换一个对境,换一个前面所谈到这些对治的对境,观想这些对治的对境之后,然后把沉没排除掉,让内心能够清醒,当内心清醒的时候,应当再度回到前面所缘对境上面继续做观修。

  370页第四行「待沉除已后乃修习。」这是指把沉没排除掉,内心已经清醒之后,应当再度观修前面的所缘对象。把沉没的对治继续持续、继续持续,这个并不需要的,因为主要是自己的观修。就是说现在所要做的观修,是要成就安止、要得到安止而进行观修嘛!这个时候有观修的所缘对境,透过这个观修,我要成就安止,这个部分才是观修的重点,自己实修的重点。所以继续维持在自己实修的重点上面,继续持续下去的。

  现在是有了沉没之后我运用对治,运用对治把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等等再三思惟,以这个方式把沉没排除掉,内心清醒了,好像用冷水泼在脸上清醒了一样。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去思惟这些对治的内容了,那我的内心再三很振奋,又思惟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令我的内心很振奋,这些不必再做了嘛!因为沉没已经排除掉了。所以当沉没已经排除掉,内心清醒了之后,应当把前面自己所做的观修,继续持续下去。

  这个部分在我们前面也有谈到过,同样的意思了,上一次就谈到过了,369页第六行,「沉没除已,即应无间坚持所缘而修。」沉没已经排除掉了之后,应当立刻,无间是立刻,立刻又维持在自己的观修所缘上面,继续坚持而做观修。这就是今天我们这里刚刚所谈到的部分,370页第四行,「待沉除已后乃修习。」待沉没消除之后,仍然继续要做观修,这同样的意思嘛!就是指当沉没已经排除掉,内心已经清醒的时后,应当立刻马上就自己所做的禅修,继续做下去,不能一直在对治上面。

  不过我们前面所谈到的,这不能说它是不善法,不能这样讲,就前面谈到的,前面说当运用对治已经把沉没排除掉,沉没已经清醒之后,不能持续在对治上面,应当就所观修的部分继续持续,这不是说对治的部分不好,不是说思惟三宝的功德,思惟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思惟有睱的身体得到之后意义非常的广大,这些都是善法,不能说它不是善法。

  思惟这些内容,能够让我的内心很高兴、很振奋,这个当然都是善法。可是不能说因为它是善法之故,我就要做实修,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实修的时候,有一个自己实修的重点,实修的阶段,所以应当把自己实修的重点,继续持续不断的维持下去,不能说这个是善法,我也要实修,那个是善法,我也要实修,只是因为它是善法之故,我就做观修,那恐怕不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只是我们安止的时候要注意的,从一开始依止善知识,还有在实修的道路上的任何段落,都是这个样子。就是现在实修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应当在现在走的这条路上面,正好就走在这条路上面,持续而行。不能说现在走的这条路上面的时候,那个也是善法,我再修一下那个法,修一修的时候,另外一个法又是善法,我再修一下那个法,这样子变成一下子走这条路,一下子又走那条路,如果这样子讲的话,那证悟没办法产生,因为不管怎么做实修,所做的实修,都不能成熟出效果,因为修一修又换一条道路,修一修又换一条道路,所做的实修,不管怎么做实修,都不会成熟出任何的效果,这个应该要特别注意的。现在这个段落自己正在实修什么,重点就是这个实修,应当把这个实修,继续的维持下去,这是重点了。

  不仅仅是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安止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最初开示依止善知识到了实修,任何一个段落都是这个样子,不能说这个是善法我就要做实修,要看45页倒数第六行,「此复若随任遇所缘即便修者,则于所欲如是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返于如欲善所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这个意思是指若于所缘而做观修,实修的时候,遇到任何所缘善法对境,我就选择它来做观修。可是我现在所要做的观修应该是说,我现在所修的内容它的前后次第是什么?它有多少个项目?我都能够内心完全自由自主,安住在上面而做观修产生成效。现在不是了,是遇到任何一个善所缘的对境,我就做观修。如果这样观修的话,将来我的心就不能够任意指挥在我的善的所缘对境上面。

  现再我要任意、随意指挥我的内心,放在善的所缘对境上面。这个善的所缘对境它的前后次第是什么?有多少项目?我都能够完整的来做观修,这个目标没办法达成,因为任何遇到一个所缘善的对境,我就观修。那个我也观修,这个我也观修,心就不能够自由自主了,心如果不能够自由自主的话,心安放在所缘对境上面,它的前后次第是什么,多少个项目,我要完整观修,这个就不能够达成。

  所以「返于如欲善所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如果这样子任何一个对境我都做观修的话,将来会变成自己的心不能够自由安住,变成一个严重的障碍。所以随遇任何善的对境而做观修,是实修上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刚刚我们才谈到的,这个要特别注意了。

  其次呢,46页倒数第六行,「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体来讲,当然有顶礼,绕塔、念经等等,「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这些都是善法,不能说它不是善法,都是善法,都是可以做。总体来讲,这些都可以做,都是善法,「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应该要怎么做,「然今此中正主要者,」就是现在这个段落要做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应当按照那个方式来做。所以并不是一切的善法我全部都可以做实修,而是我现在这个阶段要做什么?现在这个阶段上座应当修什么?现在这个阶段下座应当修什么?一定跟平常的修法不一样,所以才有阶段的性质。

  现在我这个阶段应该要做什么实修,上座怎么做,下座怎么做,一定不一样的,不是说天马行空,任何善法全部我都可以做实修,那这样就不对了。所以总体来讲,顶礼,绕塔都非常好,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要做什么,一定有一个内容,按照现在这个阶段要做什么,一定跟自己的上座下座有一个相关性存在,不能说实修彼此没有任何关系,一切善法全部我都可以做实修,那就会变成前面所谈到的,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障碍呢!这个就要特别注意一下了,所以刚刚我们才有谈到,应当把沉没对治完毕之后,立刻维持在自己做的实修上面。

  370页第三行「若沉微薄,」或唯少数的话,应该要怎么做?在「若沉微薄」的前面,所要讨论到的是对治的方式,那什么时候要依靠前面所讲的这些对治的方式?就是这个沉没再三再三来,而且沉没很浓厚的时候,那就要依靠前面所讲的这些对治了,不过当运用对治把沉没已经排除掉,已经清醒之后,不能一直持续在对治上面,应当把自己所做的主要的观修,继续的持续下去,应该是这样做。

  接下来「若沉微薄」这里,就谈到什么呢?这个是指后面要谈到不用对治、不采取对治,当然也可以。可是在运用对治的时候,那就前面所谈过的这些对治,都是可以运用的。除此之外,假设沉没本身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他又是少数的,只有出现一次两次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也不必运用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对治,要用的方式是什么呢?只要内心加把力气,「或唯少起励心正修」」来让自己的内心稍微策励一下,高举一下,这样子就可以了。因此不必像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对治方式,要更换所缘对境,不需要这样子做。

  或者说在不更换所缘对境的情况之下,就所缘对境用我的胜慧给它做一个分析,细部细部、细致细致的分析,这个方式也可以做,所以只要自己内心执取的力量,再稍加一点点的力,内心稍微策举,高举,这样子就可以把沉没排除掉。可见这里所谈到的「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励心正修,」跟我们前面所讲的方式不一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方式吧!

  因为前面所谈到的对付沉没的方式是,首先一项是更换所缘,这前面谈到的对治的方式依赖于对治,更换所缘的对象,去思惟所缘的对境之后,内心能够高举、振奋,这是一种方式。或者是在不更换所缘对境的情况之下,用我的胜慧,把所缘境详细的再做一个分析,以这个分析的方式,使内心能够扩大。

  可是现在谈到的「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励心正修,」讲的都不是这两种方式,只是「励心正修」,让我的内心加把力量,稍微策举,以这个方式就能够把沉没排除掉,所以这个也算是一种对治的方式吧!

  缘取对境来进行观修的时候,有时候观想对境它是明晰,陪伴着亮光、光亮的,这种观修的方式也不必去更换对境,就对境自己而言,伴随着光亮,好像是这个样子,伴随着光亮一样的,这种方式再三观想、再三思惟,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或者说这是第四种方式,也可以这样讲。

  或者把前面所谈到的370页第一行,「若修光明,则不依彼而生沉没」,或者前面所谈到的观想太阳光等等光亮,来作意思惟,也是相同的方式,也可以这样子讲。这是指在不必更换对境的情况之下,所缘对境不必更换,不必更换所缘对境,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观想对境,伴随着光亮、光明,再三思惟、再三思惟,这样一个方式,并不是说沉没薄或者厚,没有这样差别,沉没本身厚也好,薄也好,都可以做,都可以再三、再三如此来做观想的。

  我们看课本里面所谈到,370页第五行,「若心所取内外所缘相不明显,」的时候,内心缘取外在的法,内在的法,当做所缘的对境,内心缘取它来做观修的时候,内心本身不能够明晰,好像「内心黑暗」,内心好像陷入黑暗之中。这种情况不管缘取内外任何所缘对境的时候,这个情况都会发生,如果有这个情况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排除掉,「若不断除而修习者,」假设这个情况不把它排除掉,继续观修,串习、串习之后,会养成一个习惯,因此之故「则其沉没极难断除,」如果已经有一个习惯,串习久了之后,将来要把沉没排除掉的话,那就困难的不得了。所以应当把这种情况,就是内心不明晰,陷入黑暗,不管是厚是薄,这个都要马上把它排除掉,「故应数数修能」够「对治」的方式「诸光明相。」这个要好好的观想一下。

  这个方式引用《声闻地》来做说明,《声闻地》谈到的经文很长,「应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习止观。汝若如是于止观道修光明想,设有最初胜解所缘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数修习为因缘故,于其所缘胜解分明光明转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其后转复极其分明光明极大。」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