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学双运法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学双运法

 

  「学双运法」:

  寅三修学双运的方法:

  正如前文成就「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的标准两段所说,若不能获得「奢摩他」及「毗钵舍那」两者便没有双运可修,所以必须首先获得「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才能修习双运。还有,在初次获得「毗钵舍那」时便能获得「双运」,这就是说,依仗先前的「奢摩他」修习观察时,若在这种「毗钵舍那」之中逐渐引生「励力运转」等四种作意,便是获得「双运」的方法。所以,当行者像上文所说生起第四种作意(无功用运转)时,便是「双运」。当「观察修」结束后,应修习「安住修」,若能获得像之前奢摩他所得的安住相,便是「双运」。正如《声闻地》所说:

  如何令「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平等结合呢?又为何把它称为「双运道」呢?它是由九种住心而获得。以获得第九住心三摩呬多并圆满成就三摩地为基础,即能修习择法高上智慧,这时便能毫不费力自然趣入择法道。由于奢摩他道是不待勤苦用功,随奢摩他而生的毗钵舍那亦是清净鲜白,遍满喜乐,所以「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能平等和合,此即名为「止观双运道」。

  《修习次第论》下篇说:

  由于已远离「沉没」和「掉举」,自心即能平等自然运作。当自心对于真实极为清晰确定时,即应放缓用功而修习等舍。应知道这时已成就止观双运之道。

  何谓「双运」(梵: yuganadda。藏: zung’brel)?在未证得双运之前,仅以观慧修习观的力量是不能引生无分别安住,所以必须分别用功修习观察和安住。在获得两者之后,仅由观慧修习观察的力量便能引生奢摩他,故此称为「双运」。又此处的观察乃是毗钵舍那,在观察后的安住乃是观缘空性的殊胜奢摩他。《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说:

  从此以后,心即能观缘「有分别影像」。若此心能于无间缺的作意相续之中俱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二分,这时便称为「止观双运道」。「双」(藏: zung)指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是一双。「运」(藏: ’brel ba)是指双方互相摄持,彼此紧扣运作。

  「无间缺」是指行者在修习观察之后不必修习无分别安住,仅凭观察修便能够引生无分别安住。「俱证」是指观缘「无分别影像」的「奢摩他」及观缘「有分别影像」的「毗钵舍那」。然而,行者并非同时证得两者,而是在无间断观修作意相续之中证得它们。

  (问: )这样岂不是和先成就奢摩他,之后再以观慧修习观察来引生住分的说法有矛盾吗?

  (答: )假如在成就奢摩他之前,屡屡轮替修习观察及观后安住,便不可能成就奢摩他。若在获得「奢摩他」之后进行这种(轮替)修习,则表示行者是要求取更高上的奢摩他。所以没有矛盾。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注意,这就是在快将成就「毗钵舍那」之前的观察修有时亦能引生「专注一趣」。但上文是说在未成就「毗钵舍那」之前,假如屡屡轮替修习观察及观后安住,便不能成就「奢摩他」。又我所说的在达成奢摩他后,以观察修是不能引生无分别,是就未成就毗钵舍那之前的情况而论,至于初起毗钵舍那则属例外。

  总之,在成就「奢摩他」之前,由轮替修习令心专住观察所得定论的安住修,是不能成就「奢摩他」。若于成就「奢摩他」后而未成就「毗钵舍那」之前,单凭观察修是不能引生坚固的专注一趣安住。所以,在获得「毗钵舍那」之后,才能够透过观察,亦即以观慧屡屡广作观察而达成坚固安住,由此可知,「止观双运」亦是在这种意义之上安立。

  所以,切莫错认「止观双运」就像小鱼在水底游动而不会扰乱静止的湖水一样,只是在坚固不动的无分别安住之中,以慧观察无我的意义。

  应根据清净论典的说法来了解「止观双运」的道理,其余杜撰附会之说是不可信赖的。虽然从这些印度论典的观点看来,还可以分出多种不同的止观修习方法,但这样恐怕过于繁复,所以不再多说。

  (总结) :

  现在便要略述道的总体要义。首先,道的根本乃是来自亲近善知识,所以必须殷重修学。其次,若你们已生起真实求取有暇心要的意欲,这种意欲便会策励你们时常不断修持,所以,为了生起这种意欲,便要修习有暇圆满的道理。不过,若我们未能断除追求各种现世目标的心态,就不会勤奋寻求来生的目标,所以便要努力修习人身无常,不能久住与及死后将会流转恶趣的道理。这时,由于生起畏惧恶趣的真切心念,便能对三宝的功德生起至诚信心而安住于共同皈依律仪,修学皈依学处。然后,应从一系列的道理对「一切白法根本」的业果引生深刻坚定的信解,勤修十善,断除十种不善,时常安住于四力之道。

  当你们这样妥善修学下士道的教法并获得坚固后,即应时常思维生死轮回的总体过患及各别过患。总体而言,应尽力令自心厌离生死轮回。然后,便要认识引生轮回的因亦即「业」和「烦恼」的本性,从而发起真实希求断除业和烦恼的愿欲。这样便能对解脱生死轮回的「三学」引生广大的定解。特别而言,应当精勤修学所受持的「别解脱戒」。

  当你们这样妥善修学中士道的教法并获得坚固后,应当思维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亦和自己一样堕落三有轮回的苦海。所以应当尽力勤修慈悲为本的大菩提心。假如没有这种菩提心,六波罗密多及二级次第(下三续部的有相瑜伽、无相瑜伽与及无上续部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持就像筑楼而无地基。当你们能生起少许菩提心的觉受时,即应依循法轨受持(愿菩提心)并勤学其学处,务求令愿心坚定稳固。然后应当听闻菩萨的广大行,认识取舍(止作)的界限,发起修学这些菩萨行的猛厉愿欲。发起这种心态之后,即应依法轨受持「行菩提心」的律仪,修学成熟自心相续的「六波罗密多」及成熟有情心相续的「四摄法」。特别是要勇猛精进舍命防护根本罪及尽力不染犯中品缠犯、下品缠犯和各种恶作污染。若有染犯就必须尽力还净。然后,你们必须专修最后两种波罗密多,所以应对修习静虑的方法有所认识,然后才能成就正定。要尽力于心中引生远离常断二边的清净二无我见。获得这种正见之后,便要令自心安住于正见之上,故应了知修习正见的正确方法而进行修习。这种「静虑」及「般若」便是称为「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所以「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并非有别于后两种波罗密多的东西。因此,它们是由「受持菩萨律仪后修学其学处」之中分出。

  若能修习下级的次第,便会逐渐希望成就上级的次第,若能听闻上级的次第,便会愈加希望修习下级的次第,这是关键所在。假如对于前者毫无得着而全力专修住心或专学见地,便极难取得心要,故此必须对圆满道体引生定解。在修习这些要旨时应当长养一己的认识,令自心平衡不偏。所以,若对引导我们修道的善知识退失恭敬信心,便会割断一切善法的根本,因此应当精勤修学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又假如自心不喜修行,便要主修有暇圆满。倘若耽着现世的事情即应主修无常和恶趣的过患。如果发觉自己对种种遮禁有所懈怠,即应思维自己对于业果的定解不足,因此应当主修业果。倘若于生死轮回欠缺出离心,求解脱心便会变为虚言,所以应当思维生死轮回的过患。做任何事情时,假如利益有情的意乐不强盛,便会割断大乘的根本,所以应当屡屡修习愿菩提心及它的因。若已受持佛子律仪及修学各种行法时,发觉执相的系缚十分强大,便要以理智破除执相心所执取的一切对象,应于如虚空及如幻化的空性修心。假如自心被散乱控制,不能安住于善所缘境,即应依先德所说修习专住一趣。我未说及的也可以由此例知。总之,切莫偏重于某一部分,必须令自心全面修学一切善品。

  上士道次第之中修学菩萨行的般若毗钵舍那修法,至此说毕。

  辛二金刚乘的特别修学方法:

  当你们已经这样妥善修学显经和密咒的共道后,就必须毫不犹疑地趣入真言咒道,因为此道远比其它修持珍贵,能快速圆满二种资粮。若要趣入密咒道,便要像《菩提道灯论》所说,首先应以供养财物,恭敬承事及依教奉行等令师长欢喜,而且其程度比前文所说更大,但必须对于那些能具备密咒所说的最低资格的上师才可以这样做(指除本论所说的基本资格外,还要具备《事师五十论》所说的基本资格,才足以作为密咒金刚阿阇黎)。

  然后,先以清净续部(藏: rgyud sde khungs。指来源清净的续典)的能熟灌顶成熟自心相续,应要听闻所受持的誓句律仪,要了解它们及守护它们。若然染犯根本堕罪,虽然可以重受,但是已大大阻慢了你们在自心相续引生修道的功德,所以必须勇猛精进,切勿染犯根本罪。还要尽力不犯粗罪,设有误犯便要勤修还净戒律的方法。由于这些是修道的基础,如有欠缺便会像地基崩塌的危楼。《文殊师利根本续》(梵: Manjusri-mula-tantra)说:

  大师能仁没有说犯戒者于密咒道能有成就。

  意指毁犯戒律的人是完全没有上、中、下三品成就。无上瑜伽密续亦说不守护律仪者、获得下劣的灌顶者及不知真实者,纵使修持亦没有任何成就。所以,不守护誓句律仪而大谈修道之辈,是完全偏离续道的。

  能这样守护三眛耶誓句及各种律仪而修习密咒道轨的人,应先修习清净续典所说的生起次第圆满本尊天轮(能依、所依曼陀罗),因为续道所断除的特别对象,便是把蕴、处、界执为凡常下劣的庸常分别,而生起次第正能断除这种庸常分别,令住处、身体及受用转为殊胜相。能这样净除庸常分别的行者,能得诸佛菩萨恒时加持,快速圆满无边福德资粮,成为圆满次第的合宜法器。

  然后,这种行者便要修习清净续部所说的圆满次第。续典及阐释续部本旨的智者论师均不认为可舍弃第一次第(生起次第)而仅修习属于后一次第(圆满次第)的某部分道轨。所以必须紧记无上瑜伽密续圆满道体二级次第的心要。

  我在这里只是就其名目而简略说明趣修真言咒道的一麟半爪,所以应从各种密咒道次第求取详细的了解。假如你们能这样修学的话,便是修学总摄一切显经密咒心要的全圆道体,令今生的暇满人身具足意义,佛陀的大宝圣教能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相续之中广大增长。

  回向

  以能观见大师能仁所说的无尽经典的唯一眼目,如实通达一切教规,便是能令智者欢喜的方法。所以我应亲近以这种方式妥善修学的善知识,并皈依本初佛至尊妙音,依仗他的力量观择真实性。愿这位一切智者论师之尊主于我恒时护念。

  这种「菩提道次第」是由南赡部洲智者的顶严,犹如尊胜宝幢名扬各趣的龙树、无著二师历代相传。这些教授犹如满愿摩尼宝珠,能成满众生的希望,亦如千万经论法流汇聚而成的吉祥善说大诲。

  大智者燃灯智(阿底峡尊者)把这种教授弘传于大雪山(喜玛拉雅山)之中,所以在这个地区之中,能看见世尊正道的眼目经久未闭。

  由于我看见能如实了知一切圣教心要的智者已经不复存在,这种殊妙道轨亦已衰微多时。为了弘扬这些圣教,所以才把佛世尊所说的一切法理,总摄成让一位乘于胜乘(大乘)之上的有缘士夫趣向佛位的道轨次第。

  我以教理观察而从这些教法撷取的修持方法,不会过度广繁,但是却能具足一切要义,即使慧力狭小的人亦易理解。

  佛子的法门本已极难通达,而我更是愚者之中的患者,所以于此所有一切过失,悉于如实知(诸佛圣众)前忏悔。

  愿以长时努力积集犹如虚空广大的二种资粮,令我成为胜者之导主,引领一切慧眼被愚痴无明蒙蔽的有情众生。

  愿于未达至佛位的一切生世之中,能得至尊妙音悲悯摄受,得获胜道,圆满成就一切圣教次第,令诸佛世尊欢喜。

  愿以大悲心策发善巧方便,如实通达道轨的心要,把有情众生的心意暗冥遣除,愿我能长久住持佛世尊的教法。

  愿以大悲策动自心,把这种安乐利益的宝藏,彰显于圣教法宝未广弘又或曾经广弘但已衰微的地方。

  愿这部基于诸佛菩萨的微妙事业而成立的菩提道次第释论,能令希求解脱者的心意显赫庄严,诸佛成就长久安住。

  愿那些为编纂善道成办顺缘,消除违缘的人非人众,生生世世永不舍离诸佛所称赞的清净正道。

  愿我由勤修十种法行如理成就胜乘时,能得具大力者常作助伴。愿吉祥功德犹如大海无量周遍十方。

  (十种法行,梵: dasa dharmacaryah。藏: chos spyod bcu。是受持经典的方法行仪。略称十法行,即: 1书写—书写经、律、论,令其广为流通。2供养—恭敬有经典或佛塔之处。3施他—为他人演说正法,赠与经典而作度化。4谛听—专注聆听他人读诵经文。5披读—自己阅读经典。6受持—受学教法,忆持不忘。7开演—为他人说教法,令其生起信解。8讽诵—讽诵、宣扬经文,令他人心生喜悦。9思维—思维佛陀所说之法义。10修习行—修习佛陀所说之法。见《辩中边论》及《显扬圣教论》。)

  跋

  这部总摄一切佛所说经的心要,龙树、无著二大车轨之道,能趣向一切种智佛位的胜士法轨,圆满开示三种士夫所修一切次第的「菩提道次第」,是应精通三藏,殷重修持法义,接引有情众生,大宝圣教的善友,大菩萨俄﹒罗丹喜饶(藏: rNgog blo ldan shes rab。意译具慧般若)的法嗣贡卓措钦(藏: dKon mchog tshul khrims。意译宝戒),与及悲智庄严,具足教证功德,前代持律大师咸皆称赞的胜士恰杜瓦增的法嗣(藏: Bya ’dul ba ’dzin。意译持调伏),于西藏雪域的持律师之中,犹如胜幢顶严的第一持律师,嗉朴(藏:Zulphu)大堪布贡卓贝桑波(藏: dKon mchog dpal bzang po。意译宝吉祥贤),及众多求法者先前屡屡劝请,后来又应善修学无量显经密续,珍爱三学,住持圣教导主,精通两种语言,肩负圣教重担的无比大士善知识克卓贝桑波(藏:skyabs mchog dpal bzang po。意译胜依怙吉祥贤)殷勤劝请而撰造。

  我(宗喀巴)是从至尊胜士南喀坚赞(藏: Nam mkha’ Rgyal mtshan。意译虚空胜幢)听受由贡巴瓦(藏: dGon pa ba。音译阿兰若师)传予内邬嗉巴(藏: sNe’u zur pa)及慬哦瓦(藏:sPyan snga ba)所传出的道次第传承。又从名为「桑波」(指卓克桑波。藏: Chos skyabs bzang po。意译正法依怙贤)的至尊胜士听受由博朵瓦(藏: Po to ba)传予霞惹瓦(藏: Sha ra ba)及博朵瓦传予铎巴(藏:Dol ba)的道次第传承。

  虽然我曾听闻这些教授的根本教典《菩提道灯论》,但是除了开示三士道的总体意义外,其余文句由于容易了解,所以全未引用。我以大译师(俄﹒罗丹喜饶)及卓垄巴(藏: Gro lung pa。原名罗著仲尼,藏: Blo gros ’byung gnas,意译慧生)父子所著的道次第为基础并汇集了多种道次第的要义,所以道轨支分圆满无缺,容易实行,次第排列毫无混乱。(宗喀巴大士是以俄译师罗丹喜饶及其徒卓垄巴所造的「圣教次第」 bstan rim 论典。卓垄巴曾造有《入如来圣教道次第论》。藏名: dDe bar gshegs pa’i bstan pa rin po che la ’jug pa’ilam gyi rim pa rnam par bshad pa。见《广论》英译。)

  恭敬顶戴于无量教典辩材无碍,如理实行经论深义,令诸佛菩萨悦意欢喜的稀有大士雪域大车轨至尊胜士仁达瓦(藏: Red mda’ ba。原名孙奴罗著,藏: gZhon nu blo gros,意译孺童慧、童慧,是宗喀巴大士的根本上师)及众位上师尊长足下的尘土。

  此论是修习断行(出离梵行)的多闻比丘,东方宗喀人(亦即宗喀巴,藏: Tsong kha pa)罗桑札巴贝(藏: blo bzanggrags pa’i dpal。意译善慧名称吉祥),于北方热振(藏: Rva sgreng)胜者阿兰若狮子崖撰造。缮写者为索南贝桑波(藏: bsod nams dpal bzang po。意译福德吉祥贤)。愿大宝圣教弘扬十方一切诸处。

  吉祥圆满

  (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完)

  公元2009 年4 月15 日

  丹增卓津圆满于香江

  法海渊深非我境

  文义误失当悔除

  福施无边诸有情

  普入三士道次第

  咸登一切种智岸

  回向善慧法炬等

  于法有缘善友伴

  生生不离大乘师

  不入歧途住正道

  信解坚固善安往

  出离菩提心正见

  道体支分悉圆满

  无难成就佛果位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