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6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6讲

 

  《广论奢摩他16》

  讲授:雪歌仁波切2007-10-05

  就得到无上佛果珍贵宝而言,在我们身口意三门里,主要是指内心证悟的功德,逐渐增长增广之后,到达佛陀的果位。关于这部份,在佛陀开示的典籍里提到过,成佛的道路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些道路的功德不是讲身口的功德,是讲内心的功德,这些五道的功德是根据内心的功德来划分、解释说明的。

  同样的道理,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这些道路的内容讲的也是内心功德的差别。除此之外,并不是讲身体语言方面的功德,也不是按照这个方式来做分类的。

  因此之故,应当重视我们内心的功德,逐渐逐渐进步,之后,就会成就佛果。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前面解释很多内容,上次谈到内心证悟的功德产生。总而言之,下士、中士、上士道路,一切证悟的功德要在内心产生的话,首先要依靠的是心,透过等持所得到的住分,靠着住分使胜慧的功德,逐渐增长进步,靠着止和观这二个的能力,慢慢的使自己证悟的功德逐渐增长增广。

  在《解深密经》也谈到,一切乘门的功德,由止观而来。当然这里讲的不是正式的止观,「止」主要是指内心安住的部份,以及不涣散,靠着这个部分使内心的功德增长增广,之后,正式产生胜观的功德,在止和观双运之下,不断的努力之后,就得到内心地道功德增广增长。这是《解深密经》里所谈到,我们现在所要讲的是安止的学习。

  安止的学习,主要是讲内心的住分。要得到内心的住分,要透过等持,透过等持的实修,得到内心住分,这部份至尊仁波切在《广论》「修止方便」做了解释说明,透过这方面的闻思修,希望内心能够好好的学习止观,内心的住分能够得到,之后,能够得到正式的胜慧。没有得到要使它得到,得到的要不断的增长增广,之后,经过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地道的功德逐渐的增长、增广,最后成就佛果,广大利益众生,有这种了解,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上次谈到系心于所缘,系心在所缘的对境上来观修,在此之前要做什么?这是上次所解释的部份。内心要得到安住,安住的等持要怎么去成就?这是讲内心住分的部份。靠着内心能够坚固的安住,才能够产生正式的胜慧,这都是我们所要实修的内容。

  首先,要得到坚固的住分,要透过等持的观修,在等持观修之前,先要了解等持有什么功德?因为先知道功德好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欲求,追求的想法,但内心如何产生勇悍热切追求的想法,要如何思惟才能产生呢?这是上次所讲述内容。

  上次主要的内容是讲一切的功德,特别是内心住分的等持,以及所产生胜慧的功德,止观双运的功德,特别是现在讨论的等持观修,由安止(等持)的观修,最主要的目标是希望将来能够缘取空性,然后缘取空性来做分析,产生胜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之故,因此我现在来修安止,这是在正式实修安止之前,要先了解有这个功德好处,有这个目标,在这个了解之下来修安止。

  前面谈到「尤由依止,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速疾能断生死根本」,特别是依于安止之故,才能够产生缘取空性的胜观,以缘取空性所产生的胜观,才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这是依于安止产生胜观,由胜观产生了空慧,能断掉轮回的根本,这是了解它的功德利益,由了解功德利益,我要来学习,那种渴求热切兴奋勇悍的想法,当然就会非常的强烈。

  所以知道未来我能够缘取空性,之后,产生胜观,能够断掉轮回的根本,这时候要实修的想法,当然非常强烈,生起勇悍的想法,兴奋的欲求,在这个情况下,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来实修,就非常好了。这是上次所谈到的内容。

  系心于所缘的内容观修,此时开始缘取对境,进行观修的时候,所缘取的对境是什么?又要做说明了。第二住所缘,前面是安住所缘,前面要先做什么,这都做完了!之后,当然正式安住在所缘上,怎么来修呢?开始做说明了,一、明心住之所缘,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首先要说明清楚,心住之所缘对象是什么?这个了解了,心缘取对象之后,怎么安住在上面呢?分成二项。其中第一项,总建立所缘,总体来讲所缘的理论是什么?第二项,明此处之所缘,现在个别所要缘取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项总体来讨论所缘的对象是什么?这又分成三项:一、正明所缘,说明所缘的对象是什么。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什么样的实修者,应当缘取什么样的所缘对境。三、显示所缘异门,异门不同的类型,所缘的对境不同的类型。

  首先第一个:「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所缘,谓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关于四种所缘的部份,佛陀在佛经及许多的典籍里曾经开示过,主要是《声闻地》,在《解深密经》讲述安止的那一品也是谈到这个内容。

  周徧所缘又分成四种,这四种我们大略作一个解释说明,可能笼统先讲解一下,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周徧的意思,就是指周徧于任何的法,当缘取任何的法进行实修的时候,这四个情况都可以包括在里面做解释。缘取任何一个法,进行观修的时候,现在所谈的周徧所缘的缘取方式,都可以做解释,在它的上面都可以形成,都可以用这个缘取的方式来做实修。

  有境去缘取对境的时候,不管缘取任何一个法,现在所谈到的缘取的方式,一定包括在里面,都可以来进行这个实修,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法上达成,如此来做解释的。因此在缘取一切法来做实修,这个方式都可以包括在里面,所以名称上就称为周徧所缘,当然这是笼统的解释,大家可能不是很容易了解。

  举一个正式的例子来讲,可能大家比较容易了解,譬如缘取五蕴来做观修,把五蕴当成所缘境。之后,缘取五蕴来做观修,也可以用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在五蕴上就可以有这四个所缘对象来进行,在五蕴上可以形成这四种情况来进行,跟五蕴的情况一模一样,徧及一切法都可以这样做。譬如缘取补特伽罗、瓶子、柱子,缘取任何一个法,它的缘取方式,这四个项目都可以来进行,因此就称为周徧所缘。

  我们要先把书里面内容作一个解释说明,因为如果不看书的内容,直接作解释说明,可能大家更糊涂、更不容易明白。我们先把书里面字面上的意义作一个解释,大家字面上一看就知道了,之后,再把里面的意义归纳,再作一个解释,那就了解了,更加深入啦!所以我们现在首先一定要先看书本里的文字,先把书本里的文字作一个解释。

  现在谈到四种所缘,就是经和论所谈到的四种所缘,四种所缘里面,第一个周徧所缘,周徧所缘又分成四个,这四个项目至尊仁波切怎么划分呢?首先就能缘的心来讨论,二种影像的所缘,就是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周徧所缘有四个,为什么分成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这二个?这是从能缘的心来讨论,因此分成二种。

  接着,就所缘境,安立事边际性(351页第二行)的所缘,就果安立所作成办(351页第四行最底下)的所缘。所以讨论到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的所缘,这是从能缘者(能缘的心)来讨论。讨论到事边际性,这是从所缘的对境来讨论,如果讨论到所作成办,这是从果方面来讨论。因此周徧所缘分成四种,这四种至尊仁波切所作分类,就分成从能缘心来讨论、从所缘对境来讨论、从果来讨论。

  从能缘心来安立怎么做解释?第一项从能缘心来讨论,就安立二种影像的所缘,初、是毗钵舍那所缘,二、是奢摩他所缘,毗钵舍那是胜观,奢摩他是安止,首先胜观所缘取的对象,称为有分别影像所缘;安止所缘取的对象,称为无分别影像所缘,这二项就是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来做区分的,这个区分不是从对境来讨论,是从有境方面来讨论。从有境缘取对境的方式,在此情况下称为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所以是从有境缘取的方式来做讨论。

  除此之外,不是从对境来做讨论,为什么不是从对境来做讨论呢?一切万法都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一切万法都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譬如空性是不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是啊!是不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是啊!无常是不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也是啊!是不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仍然是啊!因为应当是止观双运配合之下来进行禅修,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万法既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亦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可见能不能说这个对境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这个对境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不能这样讨论。因为一切万法也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也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可见前面谈到这个分类,分成安止所缘对境、胜观所缘对境,这不是从对境来讨论的。因为一切的对境也是安止的对境,也是胜观的对境,所以不能从对境上来讨论,这是安止的对境,这是胜观的对境。

  不过安止所缘取的对境和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应当有所差别才对嘛!应该不太一样,应该有所分别,这个分别应该从有境来做分别,不应该从对境上来做分别,一切对境既是安止的所缘对境,也是胜观所缘的对境。当缘取对境的时候,能缘的心本身伴随着检查分析的方式来缘取的时候,在此情况下称为胜观所缘的对境。如果缘取对境的时候,能缘的心没有伴随着检查分析,没有做任何的检查分析,直接缘取安住在上面,这时候的所缘对境称为安止所缘的对境。

  这里谈到,初、是有分别影像,是胜观所缘,二、是奢摩他所缘,是无分别影像,是安止所缘的对象。伴随着检查分析来做分析的时候,这时候所缘的对象称为有分别影像。假设不伴随检查分析,直接缘取对境来观修这是修安止,此称为无分别影像的所缘,这时候的所缘是按照有境来做分类的,不是根据对境来做分类,这个差别要了解。

  安止所缘、胜观所缘的对境都是同一个对境,在同一个对境,怎么会分安止所缘的对境和胜观所缘的对境呢?可以啊!就是当缘取对境的时候,缘取的方式伴随着检查分析来进行缘取的话,对境就称为有分别影像。假设缘取对境的时候,没有做检查分析,直接安住,以这种缘取的方式来进行,这个对境就称为无分别影像所缘,这是从能缘的心来讨论。

  这里讨论到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所讲是有分别和无分别。有分别,这里不要把它解释成谛实执着的妄念,不是的,这是属于坏的妄念,藏文有时候都有很多的涵义,藏音「南巴豆巴」就是「南豆」,有好几个不同的意思,但无论如何「南豆」的意思,就是对它的行相作一个分析,如果这句话从坏的、不好的方面来讲的话,称为妄念;如果对这个行相做一个分析,从好的方面来讲的话,就是检查分析,都是同一个字。

  「豆巴」就是观察分析的动作,这个字本身就比较麻烦了,从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释,从坏的方面也可以解释,「南巴豆巴」如果从坏的方面解释,就是很多的妄念,但是不管从好的方面解释,从坏的方面解释,总之,一定是做一些分别判断。譬如把它判断成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就是把它的行相作一个分析,这是「是」、这「不是」,这是「好的」、这是「坏的」。

  假设从坏的方面来看,我们会说它所进行的判断分析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之下把它列入坏的,这就是妄念。从好的方面来看,所做的分析是很纯净正确的分析,如果是一个很正确的分析,内心的了知就会不断的进步。但是不管好的也好、坏的也好,共通的特色都是分析。

  譬如我对坏的方面分析,这是我的同党(同一派),那是对方(敌对的那方),那不是把行相分成二种,这是一个错误的分析,这是颠倒错乱的了解,是受到无明控制影响而进行的分类。因为从万法实相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敌对的那一方(我瞋恨的对境)存在,也不会有我固定不变的亲友(贪恋的对象),没有嘛!从实相来看是没有嘛!可是在我受到烦恼的控制下,我自然就会进行这种分类、分析,这种分类、分析是属于坏的,我们就称之为妄念。

  但是如果从好的方面来讲,是对于对境作一个正确的检查分析,还是称为「南巴豆巴」,所以这个就比较麻烦了,从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释,从坏的方面也可以解释。可是这里不要把它解释成「谛实执着」,是指对于对境作一个正确的分析,伴随着这种分析来进行的时候,这是胜观所缘的对境,这是有分别影像,是伴随着分析来进行的。

  中国话讲到分别心也是一样的情况,一般我们讨论分别心,主要是指坏的、不好的,但是在好的方面也有分别的,譬如佛也开示这是善的、这应当要学习的,这是不善的、这是坏的、这是应当要丢掉的,佛不是也做这样一个分别一个开示吗?从佛所开示的内容看不是也有分别,佛当然也有分别,佛也进行分析,且把它分析得很清楚,但这种对于对境的分别,不是受烦恼颠倒错乱的控制而进行的,是把实际的情况区分清楚,做一个解释说明,这就是好的方面。

  现在这个段落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段落讲的是顺着实际的情形,来做一个检查分析,做一个分类,这是从好的方面来说。所以这是属于好的分别,这是有分别的情况之下,胜观的所缘对境,这是前面谈到的有分别、无分别解释完毕。

  再过来还有一个就是「影像」,有分别影像的所缘对境,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对境,为什么称为影像呢?前面有分别、无分别解释完毕了,为什么又称为影像呢?当修安止和修胜观的时候,缘取对境来进行观修,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假设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来修安止和修胜观的话,等于是修根门识,所以安止和胜观进行观修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取的对境。如果顺着根门识缘取对境,而止和观也缘取这个对境观修,那不是等于修根门识了吗?没有意义嘛!如果这样的话,止观所缘的对境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那是什么呢?

  譬如以佛像为例,首先佛像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根门识缘取对境后,这个对境在我们的内心也会出现一个影像,之后,再缘取内心所出现的影像,作为所缘的对境来修安止、修胜观,所以在我们内心所出现的对境,不是正式的对境,正式的对境应该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根门识所缘的佛像,那是正式的对境,真正的对象。可是在根门识看到了之后,缘取这个佛像之后,在我们内心也会出现这个佛像的影像,之后,我缘取内心所出现这个行相,专ㄧ安住在上面的话,是修安止,对它来进行分析是修胜观。

  因此之故,止和观所缘的对象,不是正式的对象,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象,是根门识缘取这个对象之后,在我的第六意识上面所形成的一个行相,这个所形成的行相,才是我修止和观所要缘取的对境,所以止观所缘取的对境,是在我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因此之故,把它称之为影像。

  影像的意思就是指不是真正事物的本身,只是事物的一个行相而已,事物的行相显现出来。同样的道理,修止和观所缘取的对象,不是根门识所缘取正式的事物,是根门识缘取这个对象之后,对象的行相在我的第六意识上显现出一个行相,之后,我再缘取这个行相,来修止和观,因此之故所修的对象就称为影像。

  看书本至尊仁波切所谈到的,言影像者,为什么称为影像呢?因为「非实所缘自相」,不是真正去缘取所缘的对象自己本身,「唯是内心所现彼相」,在修止和观的时候,言影像者,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象本身,那是缘取什么呢?缘取内心所现的彼相,就是正式的内相本身,在我们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是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显分,缘取这个显分来进行止和观的观修,进行观修是缘取在第六意识上面,所呈现出来的对境本身显现出来的行相,是对境显分的部份,靠着这个部分来进行观修。

  因此,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本身来进行观修,一般而言,缘取根门识所缘对境来做观修,那是观修根门识,在未成就佛果之前,根门识不会增长进步,成就佛果的时候,根门识才有增长进步,在没有成就佛果之前,根门识不会有任何进步的,但是第六意识可以进步。

  第六意识的进步透过止观的禅修,会不断的进步,因此,我们现在是从第六意识来进行观修,观修的时候,观修的对象是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显分(出现的行相那个部份),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本身,不是的,所以是「唯是内心所现彼相」,彼:就是根门识所缘的东西,根门识所缘的对境在自己内心(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由缘彼相」就是第六意识显分的部份,「正思择时」,缘取第六意识的显分,进行分别思择,因为有进行分析、分别思择之故,把它称为有分别影像;如果心缘取第六意识所出现的显分,缘取它来进行观修的时候,假设不伴随分析、思择,直接安住在上面,就称为无分别影像。

  以缘取导师佛像进行观修为例来说明,上面也可以安立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怎么安立呢?缘取导师佛像,不过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看到的导师佛像,是导师佛像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导师行相来进行观修。假设伴随着分析检查来进行观修,此时称为有分别影像;缘取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导师的行相,之后,缘取祂来进行禅修的时候,不伴随检查分析,专一安住在上面,没有任何的分别,这时候称为无分别影像。所以在佛像上可以安立有分别影像所缘对境、无分别影像所缘对境。

  同样的道理,一切万法都可以如此安立,分成这二种对象来进行,因此就称为周徧所缘。这是缘取一切万法都可以来进行。其次就观修者自己(观修本身)而言,有境本身进行观修的方式不是用有分别的方式,就是用无分别的方式来进行观修,不可能超出这二者之外,所以一切的观修都包括在这个分类里面,因此名为周徧所缘。这里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有分别?什么是无分别?为何名为周徧?原因何在?这个内容,我们要了解。

  就影像这个字的意思而言:不是缘取根门识对境来做观修,是靠第六意识来进行观修,靠着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显分)这个部份,来进行观修。一般而言,我们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这个习惯很强烈,力量很强大。所以耳朵稍微听到一些内容,脑袋开始想很多很多,追逐而去,眼睛看到一些影像之后,开始追逐而去,就想很多很多。可见我们的内心本身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这种习惯非常强烈,这是心思涣散的主因,这是心思追逐根门识对境而去,导致心思严重的涣散。

  所以实修的时候,前面谈到过,要收摄根门,即指此意。收摄根门的意思,是指不要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要收摄根门,收摄根门之后要做什么?要缘取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此行相来进行观修,所以称为影像。

  讨论到影像时,要了解的内容即收摄根门非常重要,为何收摄根门非常重要呢?因我们的习惯很强烈,一直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由此内心的妄念纷飞非常严重,现在要把这个停下来不要这样做,应该好好的重视第六意识,运用第六意识好好的进行观修四谛十六行相的涵义是什么?菩提心的涵义是什么?或者在第六意识出现导师的行相,再缘取此相来进行观修。总而言之,要靠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对境来进行观修,不要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迄。这是这里所谈到影像的时候要了解这些内容。

  不过在讨论影像时,当然不是指根门识所缘对境事物自己本身,影像应该是对境事物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进行观修。不是缘取对境事物自己本身,如果这样讲,那是什么对境事物,在我们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当作这里所称为的影像呢?一般而言,一切万法在我们内心所出现的行相,都当做影像来做实修,当然也是可以的。如果按照这里所谈的周徧的话,一切对境在我们内心第六意识出现一个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做观修,当然也称为影像,一切万法的行相都可以。

  不过至尊仁波切进一步来做说明,课本351页,「又此影像为何所缘之影像耶」,这里所讲的影像,是什么所缘对境的影像呢?谓是五种,此即350页倒数第四行「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所缘,谓周徧所缘,(后面就是三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就是这三种所缘对境,这很多种,它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来当做影像。

  351页第一行「又此影像为何所缘之影像耶?」是什么对境的影像呢?「五种净行所缘,五种善巧所缘,二种净惑所缘之影像」这三种对境类型就很多了,总之,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三种对境里面各各有好几项,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做观修,所以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影像。当然一般讲影像的话,一切万法在第六意识所出现行相都可以,不过这里特别指出很具体的例子,实际上禅修时所用的三种类型,就是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才是这里所讲的影像。

  从能缘有境来讨论,分为有分别影像所缘和无分别影像所缘,这讨论完毕了。再来讲第二种,就所缘境来安立事边际性的所缘,周徧所缘有四种,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第三种事边际性所缘,这是这里所要谈的。至尊仁波切把「周徧所缘」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从能缘者的角度来讨论,第二种从所缘的对境来讨论,就是四种所缘对象的第三种事边际性所缘对象。

  至尊仁波波切从所缘的对境来分类,从所缘对境来讨论事边际性的话,怎么来说明呢?所缘的对境有什么情况呢?在每一个所缘的对境上都有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所知的万法,就每一个所知上面,它自己本身都有二谛的性质。这是月称菩萨《入中论》所言「就万事万物,以名言心进行施设是世俗谛,以究竟抉择的心去安立是胜义谛」,万事万物就是一切所知,每一个所知的上面,假设我用名言抉择的心去看它的话,会了知世俗谛的部份;用胜义抉择的心去看它的话,就会了解它胜义谛的部份。

  所以就对境(所知)而言,每一个所知,每一个法上面,它自己的本质,一定分成粗的面貌、细的面貌,粗的情况是什么?细的情况是什么?细分的情况是胜义谛的理论、粗分的情况是世俗谛的理论,所以每一个对境都有二谛的理论,这就称为事边际性。事就是万事万物,亦即《入中论》所言:「假设以名言抉择心去看的话,会看到粗分(世俗谛)的情况,假设用究竟胜义抉择的心去看,会看到细分的情况,这是胜义谛的部份。」

  关于二谛的理论、二谛的性质徧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之上都可以讨论二谛,因此之故,它的名称就称为周徧所缘。因为在每一个所知上面,都有二谛的理论,二谛的理论徧一切所知上面,所以称为周徧所缘。这里最主要讲的就是二谛的理论,广论所谈到二谛理论的部份是,就所缘境立事边际,「事」是实有法,就是万事万物,「此有二种,如云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如云实尔非住余性,是如所有事边际性」。就是如所有事边际性和尽所有事边际性,事边际性就是一切实有法的某一个性质,尽所有的性质和如所有的性质,这是二谛的理论。

  每一个所知上,一定有如所有的性质、尽所有的性质,在实有法上面全部都有,二谛的理论徧及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之上,所以就称为周徧所缘,就是这里所说的事边际性。

  就一切的所知每一项上都有二谛的理论存在,就世俗谛的理论称为尽所有性事边际性,「如云唯尔更无余事」,唯尔,仅仅就是这个样子,再没有其他的实有法,唯尔更无余事是指,譬如依于善业生出快乐的果,依于不善业生出痛苦的果,依于集谛生出苦谛,依于道谛生出灭谛,关于这方面的理论,都是尽所有事边际性。

  尽所有事:即是好的、是坏的,是这样子、不是那个样子,唯尔更无余事,唯尔这个样子,不是另外一个其他的情况。因此之故,譬如说一切所知,可以包括在十八界来讨论,或包括在十二处来讨论,或一切有为法可以包括在五蕴来讨论,或者四圣谛可以包括轮回和涅槃的万法,这种说法即是世俗谛的理论。

  世俗谛的理论即是说此是因,由此因生此果,此是所应断、此是所应取,它就是这个样子,非常肯定决断的理论。此即是因,此即是果,此是所应取,此是所应断,这方面的讨论即是世俗谛的理论,也就是尽所有事边际性。总而言之,在名言上所进行的这些肯定决断,这是好的、坏的事,或者不是,名言上所进行的肯定,唯尔更无余事,很肯定是这个样子,不是其他的情况了,此即称为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名言上所进行的决断,这是属于世俗谛的理论。

  譬如举例来说,就瓶子来讨论关于世俗谛的理论,瓶子是色法并不是非色法,它也不是非瓶子,这是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在名言上所作的一个决断。但是如果就瓶子去讨论,它的显现是什么样子?实相是什么样子?从究竟实相来分析,它显现的情况跟实际上的情况又不一样,如果从这方面来讨论分析,就变成「如云实尔,非住余性」它实际上是这个样子,不是其他的性质,这方面的讨论,就是如所有事边际性。

  如所有事边际性这部份是指不是从显像的部份来讨论,是要看细分实相的部份,这是属于胜义谛的理论。也就是「如云实尔,非住余性」,实际上是这个样子,它的实相是这个样子,非住余性,不是其他的性质。所以这二个讨论就不太一样了。

  譬如就瓶子,这是瓶子,它是一个色法,它不是非瓶子,它也不是非色法,这种讨论就是「唯尔,更无余事」它是瓶子,不是非瓶子,所以唯尔更无余事。

  但现在不是讨论瓶子的显像,显像上瓶子显现为一个我恒常成立,好像看起来显现是这个样子,不过在实相上它是自性涅槃,是空性,所以「实尔,非住余性」实际上的情况是这个样子,实相上是这个样子,不是属于其他的性质,不是像它显现出来的性质,这是从如所有事边际性来讨论,就变成二种了,尽所有事边际性和如所有事边际性。

  譬如唯尔更无余事,这是瓶子不是非瓶子,实尔非住余性,实相上是自性涅槃是空性,非住余性,不是它显像的样子。这二种说法不一样,一个是尽所有事边际性,一个是如所有事边际性,这二者就不同了。

  就一切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都可以包括,进行这种分类都是由名言的心来进行,这个分类就是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名言上所作的分类。但假设就每一个法自己的实相,前面的这些分类,它的实相上只有一味,因为万法都是空性,就证悟空性(了空的心)而言,万法都是一味,在了空的心去了知万法,不会分成这是所应取,那是所应舍,这是苦谛,那是集谛,在了空心上面不会进行这种分类。在了空心上不会分这是五蕴的部份,这是十二处的部份,那是十八界的部份。因为五蕴也好,十二处也好,十八界也好,这一切全部都是空性,就了空的内心而言,了悟到它空性的部份,这一切在空性上完全都是一味的。所以不能够再把它分成这是五蕴,这是十二处,这是十八界,这是应取应舍,没有这样一个分类了,这是从实相上(空性方面)来讨论,

  从空性实相上会成立它没有自性存在,从它实相上而言自性不能成立,不能够把它指出来,这是从空性来讨论,如果这样就会变成实尔非住余性。

  其尽所有性者,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譬如一切有为法都可以包括在五蕴里,或者一切万法都可以包括在十八界及十二处,四谛尽摄一切所应知事,这是应该取的你要知道,这是应该舍的你应当要知道,所以应取、应舍都应当要知道的,应取、应舍都包括在四谛里。一个解脱者而言,这些都应当知道的,一切应舍都包括在苦谛、集谛里面,一切应取都包括在道谛、灭谛里,就解脱者而言,这一定要知道。所以取舍也好、涅槃也好,包括在里面,就解脱者而言这是所应知事,应当要知道的,因此唯尔更无余事,没有其他者。

  所以有为法包括在五蕴,之外没有其他者,或者万法包括在十二处,之外没有其他者,包括在十八界,之外没有其他者,或者除了四圣谛之外,就没有其它应取、应舍要知道的事情,所以说唯尔更无余事,因此这是从名言上来进行分类,这部份称为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

  如所有性是指前面讨论到的有为法分成五蕴,或者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一切所缘而言,就它们而言进行分类,分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名言上的分类。作完这个分类后,再仔细分析它的实相,一切有为法的实相上不能再说有五蕴了。因为一切有为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实相的部份就是空性,空性的部份是一样的,所以在一切万法上分成十二处、十八界,这个分类是名言心上来进行的。

  名言上进行分类的每一个法,从它的实相上来看都是一味,空性,所以万法就算分成四圣谛(包括应取、应舍),就实际上而言,应取、应舍都是空性,空性这部份是一味,不能用手指头指出来这是应取、这是应舍,因为它是空性,所以称为实尔非住余性。

  实尔非住余性,是如所有性,谓彼所缘,实性真如,理所成义,是指用逻辑推理分析到最后一定可以成立它的真如性,它的空性,(实性是真实性,真如是它的空性),所以称为实尔非住余性。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