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0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0讲

 

  《广论奢摩他1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6-08

  闻法动机

  “为利众生祈愿成佛果”颂文中提到,所得果之中,究竟佛果、无上之果位,色身、法身二者双运;身和意二者双运;等至与后得二者双运。有没有这样的果位,果位如何而来?在有学道位时透过止观双运的禅修,在究竟时得到这样的果位,等至本智和后得本智完全合在一起。在等至本智阶段,也能应用后得位的本智,在后得位的本智同时,亦是等至本智。身和意双运,法身与色身结合在一起,其有如此的功德,得到的原因根本而言,即是靠止观双运的等持,才能得到这样的果位。等至与后得同时在一起,身体与心意双运,自利法身和利他化身同时存在,成就如此之身,主要即是学止观双运的等持。

  因此在其中,当然安止的学习要在前面,之后才会产生胜观,在安止的实修上,当然首先要了解实修的方式,要了解的话,首先要听闻,因此之故,我要专心的来听闻。关于安止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的段落,在止观学习的次第,次第决定的里面谈到,初机的学者,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先成就安止,之后修胜观而得到胜观。但是,假设止和观都得到的人,当然他可以靠着修观去成就安止,这是什么情况?(345页第10行)「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为何是依胜观勤修来成就安止呢?问到这一个问题,集论中有谈到这种情况,这个问题,我们用比较容易明了的方式来说。

  「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

  我们谈论僧宝主要以声闻乘入道行者来讨论,入道行者主要分成二十类,即二十僧。佛陀之眷属、僧众所做的分类,二十僧里主要有四种果位: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谈到四果内容,就会谈到我们现在所谈的问题,由透过胜观而成就安止能说明这四种果位,是指声闻行者入道者,当然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这时以集聚广大资粮为主,到见道位,要对见道位所应断之烦恼,依靠对治法去对治它,要断掉烦恼将正开始,即开始对治烦恼将它断掉,此时称为见断烦恼,见道位要断的烦恼即遍计烦恼类型。

  到了修道位,也有修道位所应断之烦恼,这是属于俱生烦恼的类型。在见道位时,所应断之烦恼,以对治遍计所执,将它断掉。这样一直的断掉、断掉、、、到最后的十六剎那道类智时,即得到预流果位。

  到了修道位,又有修道位所要断的烦恼,这时是属于俱生的烦恼,逐渐、逐渐的断掉,最后得到究竟的果位,那是阿罗汉果,把投生在轮回的因全部断掉。轮回的因,即三界的烦恼全部断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全部都断掉。欲界一个,色界四个,无色界四个,所以称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所有烦恼全部断掉了,能得阿罗汉果位,此时将俱生烦恼在修道位时全断掉。欲界烦恼修道位所断分九个;色界四个地方,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每一个天都有九个烦恼,九乘四等于三十六个;无色界又分四个天,每一个天修道烦恼又分九项,九乘四等于三十六个;共八十一个烦恼。三界九地共八十一个烦恼全断时,因有八十一个烦恼之故,用对治法门将烦恼断掉,即无间道;彻底断掉即解脱道。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八十一个,这些全部断掉,即得究竟果位、阿罗汉果,中间要经过一来果、不还果,皆属于修道阶段。在见到位时,把见道所应断之烦恼全部灭掉,即得到预流果,所以预流果列在见道位,后面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属于修道位,乃是把修道所应断之烦恼断掉,所得到之果位,故后面又列了三个果位。

  三界九地之烦恼,每一阶段都各有九项,如此用方法把它灭掉,灭掉之情况,又分成二种:“所断顿时者”和“所断渐次者”所应断的部分,如何断掉?顿时者,全部一起断掉;渐次者,逐渐、逐渐断掉。其中所断渐次者,才会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之次第,四果之次第全部都会有,故谈到四果次第即针对所断渐次者。但如果所断顿时者,中间没有一来果、不还果,即不能谈四果的理论,因为它是顿时一起全部断掉。所以,若是所断顿时者,即无此讨论。

  所以讨论四果是针对渐次者。针对所断渐次者,应是如何断掉?首先最初先断掉欲界九个,之后断掉初静虑天九个烦恼,二静虑天九个烦恼,三静虑天九个烦恼,四静虑天九个烦恼;再来无色界处,四个处所:空无边处九个烦恼,识无边处九个烦恼,无所有处九个烦恼,最后有顶天又九个烦恼。如此,由下界九个烦恼断掉,又往上界九个烦恼断掉,再往上界九个烦恼断掉,…一段一段上去,按照次第来,故叫做所断渐次者。

  如果按照这样渐次顺序来,中间一来果、不还果,这个名称在何处取名?在渐断烦恼里讨论到,欲界烦恼有九个,大的三个也断掉,中的三个也断掉,此时即为一来果。若在把最后小的三个也灭掉,则欲界烦恼全灭,此时即是不还果。

  这是欲界烦恼全灭掉之后,再进一步灭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色界烦恼四个天处,每处有九个;无色界四个天处,每处有九个。可是后面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断掉时,并未再取果位名称,前面谈到果位名称,一来果、不还果之果位名称,主要在断掉欲界烦恼时而安立的,欲界烦恼有九个,把六个灭掉,即得一来果。把欲界烦恼九个都灭掉了,称之为不还果。之后再开始断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这样逐步上去,到了无色界的最后烦恼,有顶天的烦恼又分九个,大中小各三个。小的烦恼有三个,到了最后小小烦恼,中间要经过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

  最后有顶天小小烦恼断掉时,得到第八十一个解脱道,即得到阿罗汉果位。以上是关于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之果位,于何处阶段得到之果位理论。

  欲界烦恼断掉时,即有果位之名称:一来果、不还果。

  为何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有果位名称?因为我们是属于欲界者,在欲界众生中,对我们伤害威力最大的,是欲界的烦恼。所以我们主要对付的也是欲界的烦恼。因此要快点、比较快灭掉的,也是欲界的烦恼,当然是以欲界烦恼为主。

  因此佛陀开示,把欲界烦恼灭掉时,灭掉六个,即得一个果位名称(一来果),灭掉九个,又得一个果位名称(不还果),即是一来果和不还果。这即表示欲界烦恼要赶快灭掉,这个比较主要,要以此为主,因此佛陀做如此开示。到了后面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是要断掉,可是却没有果位名称,前面才有果位名称,为何如此?因为我们是欲界者,而欲界烦恼是比较快要断掉的,要以此为主,因此欲界烦恼断掉时取果位名称。

  将欲界烦恼断掉之方式,须经无间道及解脱道,如何进行?通常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现证它,主要运用补特伽罗无我之胜慧,专一安住在补特伽无我之意义上,透过如此安住能将烦恼、连同烦恼之习气(种子)一起灭除,透过这种方式,欲界九个烦恼,色界、无色界每一段落九个烦恼皆是如此。

  这里所说将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烦恼断掉是连种子一起断掉,不是指暂伏现行,将烦恼现行断掉,是指连种子一起灭掉。由此角度,所以谈到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这是连种子一起灭掉。

  但是,是否当把所应断断掉,一定非要将种子一起灭掉?那倒不是如此。若种子未灭之前,难道需一直等待,而不能灭掉烦恼吗?那倒不一定。故又分成二种类型:若烦恼种子未灭之前,也不必等到种子灭掉,才能把烦恼灭掉,在种子还留着还没灭掉前,亦可先灭掉烦恼,可逐渐、逐渐来进行。又有一种,烦恼种子未灭前,亦未灭掉烦恼,一直等到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

  此二名称如何分:(1)种子未灭前不灭烦恼,一直到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称“胜观为主行持者”,但(2)另一种,不等种子灭掉才灭烦恼者,即种子未灭前,先把烦恼现行暂时灭掉(压伏),然后再等到后面,再把种子灭掉,这种类型之人,称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此二种类型之行持者,又是如何形成?有一种行者,内心烦恼比较大;又有一种人,内心烦恼力量较为薄弱;各种类型的人皆有。内心烦恼威力强大者,对他造成之伤害较大,若是这种人,要等到种子灭掉,再一起灭烦恼,那表示这种烦恼威力强大,对其造成之伤害较大、亦多,非常危险,所以此类人,不需等烦恼和种子一起断掉、一起发生,前面即应将烦恼现行之部分先灭掉比较重要,之后再灭种子,应由此方法好好努力,以此为主。

  故若欲灭烦恼现行之方法,则应赶快运用世间道较为容易产生,不会有太大困难。因此先依世间道路令烦恼暂时压伏,不会现前,此种人即不必等到最后烦恼和种子一起灭除、断掉。另一种人,烦恼力量较弱,表示烦恼对其心续所造成之伤害不会很严重,就不用那么忙碌及紧张,一直等到种子灭掉时连烦恼一起灭掉。

  此二种类型,首先“胜观为主行者”为何取此名称?乃因其内心烦恼较为薄弱,此类行者如何做实修?以运用无我现证慧为主,只运用无我了慧灭掉烦恼,不运用世间道路灭掉烦恼,以只运用无我了慧为主灭掉烦恼,故称为“胜观为主行持者”。其次,不能等到种子灭掉才灭掉烦恼者,前面要靠世间道路先灭掉烦恼现行,此类行者,与前面纯粹依无我了慧之行者相较,其胜慧较不强,故他以安止为主,先依世间道路灭掉烦恼现行,故称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现在所谈修道位所要断之内容,指声闻入道者在修道位之内容来讨论。已经得到预流果位才进入修道位,在修道位所应断,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都是指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在此基础上讨论,有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

  从前面所说,将烦恼灭掉有二种类型,其中有一种依世间道路先把烦恼灭掉,种子之后再灭。如此,即不能说种子和所应断烦恼同时灭掉。若是种子未灭前而先灭掉烦恼,后面再灭掉种子,还是需要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因为就灭掉种子而言,世间道不能灭掉种子,只能暂伏,因此在最后灭掉种子还是需要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

  总之,在此我们要了解,要灭掉烦恼,亦有世间道路可运用。也可以不必靠世间道路,靠安乐道将烦恼和种子一起灭掉。这些内容皆是声闻的修道位段落来讨论的,对此部分,应有一个粗略了解。

  在前面断欲界烦恼时,欲界烦恼九个,断掉时也会形成九个无间道,九个解脱道,此时是指断烦恼及其种子,同时断灭掉,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先断掉烦恼,之后再断种子。故烦恼灭掉有此二种情况,欲界九个烦恼灭掉时,亦是此二种类型,此时一来果、不还果如何安排?若灭掉欲界九个烦恼,即是不还果。

  故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六个烦恼灭掉时,是烦恼连同种子一起灭掉,若是此种方式同时,称为一来果。若是灭掉九个即称不还果,此是将烦恼和种子一起减掉。但若是先灭掉烦恼,后面再等待灭掉种子,若是此种状况,当他先灭掉六个烦恼,种子尚未减,同样称为“一来果”。若灭掉九个烦恼,种子未减同样称为“不还果”。可见烦恼灭掉即此二种情况,由此可知“安止为主行持者”之一来果、不还果,与“胜观为主行持者” 之一来果、不还果,就形成此种名称。

  故集论中讨论的即是这个问题。「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这个止,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安止为主行持者”的不来果,此人内心中的安止,所讨论到的主题是指这样一个人。

  后面至尊仁波切谈到「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此即是说“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不还果位同时也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我们上次谈到初静虑的正行,还有它的近分的部分,不还果是如何得到的呢?按照世间之道可分初静虑的近分及初静虑的正行。按此道路不断观修之后,就把一切烦恼断掉,前面所讲欲界烦恼断掉即得到不还果,所以他是靠着世间之道观修,断掉欲界九个烦恼而得到不还果位。

  得到初静虑及正行,前面还有初静虑的近分。(p.395第4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伺察(观察)作意、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按此次第一个、一个上来,最后,就把欲界烦恼断掉,此即是依照世间道路。就在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即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此时已到色界,这种人即是“安止为主行持者”之声闻行者。他到达修道位如何进行?即是将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即得到不来果,同时亦得到初静虑正行,亦即得到初静虑所摄之安止。

  不还果要依靠前面的果位,当然也要靠前面的预流果,所以后面果位的得到,都要依靠前面的果位的得到。此处所言得到不还果乃指“安止为主行持者”,当得到不还果须依靠前面之预流果,而预流果能否依世间道路而得?不能!因为预流果之得到,须靠前面见道位的阶段,需观修“补特伽罗无我”再经过第十六剎那的最后,在道类智时得到见道位果位。

  此时断掉补特伽罗我执,证悟人无我之时,只有靠胜观为主,安乐道为主,不能以世间道为主,所以得到预流果位,定靠胜观。修安止道路,不能靠世间道,一定要观修补特伽罗无我,此时“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预流果位时,一定纯粹只有靠着胜观无我胜慧,不能靠世间道路,表示前面「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此时的胜观即预流果位。

  因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得到预流果位一定靠胜观无我胜慧,见道位观修补特伽罗无我,得到无我慧,故说“先得胜观而未得到止”,这个止,是指“安止为主行持者”,(不还果位时的安止,此时安止力量很强,但胜慧力量不强,)因此这个行者胜慧的力量,应是在前面预流果时才有胜慧力量,故说「先得胜观而未得止」。

  此时胜慧力量很强,安止力量不够,还要追求后面不还果的安止,因此才会有此问题,“先得胜观而未得到止”是得到预流果的胜观,靠此胜观,得到预流果之后,还要去追求后面不还果的安止。

  不过预流果位时,难道没有止吗?他是靠胜观去观修补特伽罗无我,不是也得到止吗?因为在见道位得到之前,前面早已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在加行道即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声闻乘的资粮道、加行道,在何时由资粮道跳至加行道,即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意义,安住在此上面,何时得到止观双运之时,此时即进入加行道。

  所以进入加行道之时,止观双运之证悟就产生,所以在见道位前面,当然亦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可是安止力量的强弱大小,就有很多类型,胜观里力量强弱的大小,就有很多类型。

  所以谈到“先得胜观而未得止” 先得胜观而后再追求止,此意义大家即可了解,先得胜观指的是已得预流果位,亦即是缘补特伽罗无我之胜慧而得到预流果位,此种“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预流果位之后,才要去追求不还果位。

  假设撇开前面所言,若一个人根本连止观都没有,连安止都未得,他先实修、实修、实修…,之后先得胜观,而后由胜观再去成就安止,说集论中有谈到此种情况,而此种解释完全错误。那是对我们前面所言内容意义完全不清楚,以为集论中所言,可先得到胜观,然后再努力、努力、努力…,透过胜观再得到安止,这就完全错误了,这是对经义完全错乱的理解。现在这里《集论》所言,先得胜观之后再追求安止,其内容需依前面所解释的内容去了解。

  所以至尊仁波切所言(345页11行)「此复是说证四谛已,」这是说现证,现证四谛要配合预流果位。「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第一静虑以上之止,这是指不还果位,「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实善知即现证。『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未得初静虑等,于此继续安住。『更不择法,』不做胜慧分析,『是依增上慧(胜观)而修增上心(安止)。』」此时是透过胜观而修安止,这是《集论》中所言。

  首先,「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这是得到预流果位,此时亦有安止,但安止力量不够大,不够大的意思是指,「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初静虑以上的安止尚未得到,所以预流果位的止,还比不上初静虑以上的止,所以要透过胜慧而修后面的安止。这是至尊仁波切对集论内容所做的解释,解释时引用《本地分》。「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增上心即指安止,即是以胜观而追求安止,意思一样。所以在集论里面谈到的内容,《本地分》也有谈到。

  又讨论一件事情「又为便于立言说故,于九住心通说为止,思择等四通说名观。」为方便言说讨论之故,将九住心说为止,四种思择等等皆说为观。这是就止观的意义,前面已做简略之说明,另还要做些补充,其它书中说安止时,还要一些方法,即是九住心,九住心亦用安止的名称,还有四种思择(在338页),这是圣无着的说法,即: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四项,又称之为观。

  「然真实止观如下所说,」不过真实止观,如下才要讲。此即指九住心不是真正的止,四种思择也非真正的观。但是因为九住心是修安止的方法,四种思择是修胜观的方法。所以在讲修安止的方法做解释时,把修安止的方法亦称之为止,把修观的方法─四种思择,也取名为观。有些书中亦如是谈到,所以这表示其非真正的止观。真正的止观为何?后面才要开始讲解,总而言之「要生轻安乃可安立。」止观要从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才能开始算。

  仁波切开示说,前面所开示这些内容,是因为广论中的词句,有些地方并未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只好前面谈了许多内容做为补充,但是做了这么多补充,大家可能更不了解,可能只把广论上的句子做些字面上解释,大家还比较容易了解,所以前面所讲内容,不明白的可以发问。

  问题(一)请问仁波切,请问四个果和五道之间的关系,可否再做说明?前面听到见道位和预流果有何关系?资粮位和加行位之关系?五道和四果如何连接之间的关系?

  回答:资粮道和加行道并未安立果位名称,所以没有四个果的问题。四个果位需要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时,这是圣者的果位,因此得到果位者称为僧宝、圣者。前面是凡夫,没有果位的问题。可见四个果位的讨论,应是在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

  现在我们所讨论以声闻道为主来做说明,声闻道中圣者的果位即声闻的见道位,声闻的修道位,声闻的无学位。在声闻见道位时,需将见道所应断的烦恼完全灭掉,最后会得到解脱道。见道所应断会得到八个无间道、八个解脱道,共十六个。到最后第十六剎那的解脱道,那是道类智,苦集灭道的道,道类智产生的同时得到预流果,同时发生。

  到了修道位时,修道所应断有八十一个烦恼。修道位断八十一个烦恼时,或者烦恼连种子一起灭掉;或者没有一起灭掉,先靠世间道路进行,先灭烦恼如此也有。总而言之,最后一定要把种子灭掉,所以在种子灭掉时,产生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所以最后在灭掉第八十一个烦恼,得到第八十一解脱道时,得到阿罗汉果位。

  关于色界无色界的部分,就没有一来果、不还果的名称,所言皆是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才有果位名称。所以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此处指种子和烦恼一起断掉来做讨论。所以把欲界烦恼和种子一起断掉,断掉六个得到解脱道时,即得到一来果,九个断掉得到解脱道时,即得到不还果。总之,预流果是指见道位,一来果和不还果是指修道位的段落。

  问题(二)能否请仁波切说明烦恼、烦恼的种子和烦恼的习气三者如何分判?

  回答:习气不属于心识的本质,但是烦恼就属于心识的本质。心识又是什么?首先要拥有对境,同时思惟此对境正在进行活动,即表示应是现前的部分才称之为心识。就是我们内心会进行一些思惟,此时会涉及某些对境,所以也有对境,也在进行思惟,此时才称之为心识。所以心识是指现前正在进行活动。

  如此而言,种子和习气都非如此,所以都不是心识的本质。但种子和习气又是什么?二者力量大小不同,种子力量比较大,习气力量较薄弱,其力量大小强弱如何区分?种子力量要大到能生出后面的果,所以称之为种子,能引发后面的果之故。

  譬如:稻米的种子表示能生出稻米,苹果的种子表示能生出苹果。所以烦恼的种子,表示后面的果,烦恼马上要产生,才称之为种子。因为后面的果,马上要出现,其具有如此之能力、威力。

  习气即不然,其后面不会马上生出烦恼,无此能力,力量薄弱,所以烦恼的习气,即是指和烦恼有些类似,而力量薄弱的小小毛病,这种能力、力量称之为习气。

  举例:阿罗汉没有烦恼,也不会再长出烦恼,所以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不能说阿罗汉有烦恼和种子,但是阿罗汉有烦恼的习气,如何看出?阿罗汉烦恼已灭亦无种子,烦恼不会出现,可是阿罗汉有时会唱歌、跳舞,但这唱歌、跳舞,首先不是贪恋之心,因为贪恋之心烦恼已灭,贪恋种子亦灭,后面烦恼不会再生。但是它还是会唱歌、跳舞,此时不属贪恋之心的范围,可是属于以前贪恋心所留下之习气,此小小毛病称之为习气。

  但此习气不会再生出烦恼,故不能称为种子,所以阿罗汉烦恼没有,烦恼的种子亦然,但烦恼的习气有。不过,这是把种子和习气区分成两项来做解释,但一般而言,种子本身亦是习气,有时一起称之为习气,有时将此二意思混在一起。若分成两项,种子是种子,习气是习气,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有时二者不分,情况不同。若种子就是习气,则是将习气分成两个,因习气力量有大有小,习气力量大者,称为种子,习气力量薄弱者,称之为习气。

  所以书中有时言及种子和习气时,有“总”与“别”。若把习气分为二,力量大称种子,力量小称习气。此时其中力量薄弱之习气,即是非种子的习气,它不是种子,因为力量很薄弱。但是若依力量大小,分为二种习气,此时所谈之习气,即是指一种能量。

  就此而言,种子是一种能量,习气也是一种能量,不过「就是依能量大小而区分,力量大者称为种子,力量较小称为习气,此种情况是将二者一起讨论,由力量强弱而分。」

  仁波切说:这个部分在上周《入行论》第九品讲得很清楚,其中也有提到习气与种子的区别。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