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杰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

 

  丁乃竺  译

  对全人类来说,心中的平静是一种基本需求。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无论是政治家、工程师、科学家、家庭主妇、医师、教师、律师二言,建立一种健康、慈悲的动机,乃是心灵成长的基础。

  先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04年2月

  目录

  序 言

  前言   我们需要和平与慈悲

  趋向快乐的两条道路  仁慈  人的潜能  相互依赖  创造和谐  本书导览

  第一部、基础

  1.修行的三种方法

  佛陀开悟的典范  逐步改变  三种修行  修行的顺序

  第二部、戒律的修行

  2.确认苦的范畴

  戒律类别的概观  个人解脱的戒律  四圣谛  第一圣谛:苦  人类的情境  持续与希望  日常修行摘要

  3.发现困难是如何开始和停止

  第二圣谛:苦的来源(集谛)  第三圣谛:真实的止灭(灭谛)  第四圣谛:真实的道路(道谛)

  4、避免伤害

  个人解脱的戒律修行等级  戒律的利益  日常修行摘要

  5、伸出援手

  困难情境的价值  自他交换和平等  有智慧的自私  领悟到我们的责任  决定要达到证悟  日常修行摘要

  6、怀抱证悟的大愿

  为何寻求证悟?  累积功德的七种修行  承诺去帮助  在此生维持誓言  在未来世中维持誓言  证悟的实际目标  每日修行摘要

  第三部、修行专注的禅定

  7、令心专注

  禅定的类别  达到宁静安往  达到精神宁静的其他技术  日常修行摘要

  第四部、修行智慧

  8、检验生命和事情是如何存在

  在心灵修行中的智慧概观  无我  日常修行摘要

  9、中道

  专注与智慧,两者皆需  对推论的需要  相互依存与空性的一致性  日常修行摘要

  10、心与心的甚深本性

  垢染是表面的,心的本性是澄明  无始的心  心的误谬状态是依于无明  世俗与究竟的融合  日常修行摘要

  第五部、密续

  11、本尊相应

  灌顶  信约和誓言  以性做为道路  日常修行摘要

  第六部、修行道上的步骤

  12、证悟之道的概观

  逐步前进  五道  佛境的功德  为了长期修行  日常修行摘要

  译者后记

  序 言

  杰弗瑞·霍普金斯

  我第一次听到杰仁波切的开示是在一九七二年。那时,我刚刚到达印度北部达兰沙拉三天,他正开始传授为期十六天的开示,一天四到六小时,教导走向证悟之道的不同阶段。我在一九六二年开始学习藏文,修行藏传佛法。我的老师们专研藏传佛法复杂的典籍论述,帮我奠定了根柢,希望我到印度跟随西藏流亡学者/瑜伽士们继续学习。但坦白说,当时我对第十四世杰仁波切并没有信心,认为这一位三五年生于西藏东北,透过预言、净见及特殊验证,两岁时就被政府指定为转世的喇嘛,不可能胜任这么复杂的开示。

  结果,我太惊讶了。

  那一次,杰仁波切谈论一系列关于走向证悟之道的主题。他用大大小小的概念吸引住我们心智,澄清了长久以来未解决的问题,并扩展至其他的议题,进而引领我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杰仁波切用藏文开示时,说话速度非常快而又非常清晰,以致我不可能分心。有一次,他在述说发菩提心的观想时,特别受到灵感启发,把声音提得很高,然后开玩笑地说这是他的“羊声音”。然而,在这种声音里,我听到了一个诗人受到灵感启发的专注。在那一系列的开示中,杰仁波切以哲学家的深度,说明了走向证悟的所有修行,还经常融入其他老师开示时单独论述的主题。在本书里,读者同样可以听到这种诗人和哲学家的双重声音。杰仁波切有时用动人的叙述,来说明生命的现状和利他主义的美,打动我们的心;有时又对空性禅定这类甚深修行做仔细的分辨,让我们的沉思冥想得到多年的滋补营养。

  杰仁波切五岁时就被带到西藏首府拉萨,接受完整的出家训练。后来到了国外,在国外他成功地构建西藏文化中心,让广阔的西藏文化得以继续存在。他大规模地走访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带给世界——不只是给佛教徒或其他宗教的信徒,而是给所有的人——一个关于仁慈对社会结构重要性的讯息。为了表扬他为西藏人与所有人类的努力,一九八九年他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尊贵的杰仁波切曾经出版过许多书籍,有些是给一般的读者,而其他则是专门给对佛法有兴趣的人。在本书里,杰仁波切凭着西藏心灵修行的久远传统与自身经验,建议我们如何在心灵道路上修行,以走向心理的清明和情绪的转化。经由如此,他指出我们如何能够让生命充满意义。

  我认识杰仁波切已经三十年了,其中有十年时间担任他的首席讲座翻译,陪伴他到美国、加拿大、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英国及瑞士讲学。在那段期间里,我亲眼目睹他具体实现这些修行,使它们成为他生活的核心。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应该清楚了解到,这位具有洞察力、慈悲、幽默感的人来自于西藏文化。我们必须重视、珍惜西藏文化,把它当成世界上重要的奇妙宝物之一。

  (本文作者为美国维吉尼亚大学西藏学教授)

  前言   我们需要和平与慈悲

  我走访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当我跟不同地方的人谈话时,我把自己当成他们家庭中的一份子。虽然我们可能是第一次见面,我把他们每一个人都视为朋友。事实上,我们已经深识彼此,因为我们都是人,拥有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在追寻快乐,而不要痛苦。

  趋向快乐的两条道路

  有两种方法可以创造快乐。第一种是外在的;借由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衣服、更好的朋友,我们能够发觉某种特定程度的快乐和满足。第二种是透过心智发展来创造内在的快乐。然而,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并未具有相同的可行性。外在的快乐若缺少内在的快乐,则无法持久。如果你的视野不足或心中有所欠缺,那么即使身处最华丽的环境里,你还是无法快乐。但是,如果你的内心是平静的,那么即使在最困难的处境里,你也可以发觉快乐。

  单靠物质方面的进步,有时候可以解决某一个问题,但也会创造其他的问题。举例来说,许多人可能获得财富、好的教育及崇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们无法享有快乐。他们服用安眠,喝酒又过量。他们缺少某些东西,对某些事情仍感到不满足,于是在毒品和酒精中寻找庇护。相反地,有些人拥有较少的金钱,烦恼相对地比较少,他们因而享受到更多的平静,晚上睡得比较好。尽管他们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他们感到满足与快乐。这显示了正面心理状态的影响力。单靠物质方面的发展,是无法完全解决人类痛苦的问题。

  在本书里,我向你们贡献出西藏传统中宝贵的技巧。如果你在每日的修行中实行这些技巧,它们便会带领你走向心的平静。当你的心智得到平静,你的烦躁和烦恼便会自然消退,你将享受到更多的快乐。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反映出这些变化。而且,身为一个更好的人,你将成为自己国家中一位更好的公民,最终也将成为世界上一个更好的公民。

  仁慈

  我们所有人在出生时都是无助的。如果没有父母的慈爱,我们无法生存,更无法成长。如果小孩在童年成长中总是不断恐惧,没有任何依靠,那么他们终身都会受苦。由于儿童的心智非常纤细柔弱,因此他们对慈爱的需要特别地明显。

  成人也需要仁慈。如果有一个人见到我,向我微笑,表现出一种诚恳的友谊态度,我会非常高兴并满怀感谢。虽然我可能不认识这个人,或者听不懂他的语言,然而他的这种行为会立刻令我心喜。反过来说,如果某个人缺乏仁慈,那么即使他来自与我相同的文化,我已认识他很多年,我还是可以感觉得到这种情况。仁慈与爱是非常珍贵的特质,能够让人真正感受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特质能够让群体相处在一起,因此它们在社会上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潜能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我或者“我”,都有一种真实确切的感觉。我们也都有共同的基本目标:我们要快乐,不要痛苦。同样地,动物和昆虫也都要快乐,不要痛苦,但它们并没有特别的能力,来考量如何获得更深层的快乐或者克服痛苦。身为人类,我们生来即拥有思考的力量,这是我们的潜能,我们必须善加运用它。

  在每一个层面上,例如单独的个体,或者家庭、社会、国家、星球的成员,我们都会面对到最有害的肇事者,那就是愤怒和我执。我在这里所指的“我执”,不但是一种对“我”的感觉,而且还是一种夸张的自我中心心态。当我们生气时,没有人会说自己快乐。只要是我们性情被愤怒所占据,我们就不可能持续地享有快乐。为了达到和平、宁静及真正的友谊,我们必须把愤怒降到最低,并且培养仁慈和一颗温暖的心。透过我在本书中说明的修行方法,这是可以达成的。

  我们培养自己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同时还能够转化他人。当我们变得更和善,我们的邻居、朋友、父母、配偶及子女就比较不容易体验到愤怒,而将变得更为温暖、慈悲、和谐。整个气氛会变得更快乐,这能促进健康、甚至于长寿。

  或许你非常富裕、有权势,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如果你缺乏仁慈和悲悯这些健康的感觉,那么你的内心不会平静,你的家庭不会平静,甚至你的子女都会受苦。所以说,仁慈是心理和平的基本条件。在以下的内容里,你们将会发现,成就快乐幸福生活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每日的修行中训练自己的心,以减弱心中负面的态度,增强心中正面的态度。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修行仁慈和祥和。我们许多的问题根源于一些态度,像是不计代价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我从自己的经验得知,这些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人心是可以进步的。虽然人的心无色无形,并且有时是软弱的,但是它能够变得比钢铁还坚强。为了训练心智,我们必须运用炼钢所需的耐心和决心。如果你用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来练习改进自己的心,不论一开始碰到多少困难,仍然能够不断地尝试,那么你将会成功。透过耐心、练习及时间,改变终将到来。

  不要放弃。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悲观,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心存希望和决心,你将总是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否能蠃得金牌并不重要,你已经竭尽全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互依赖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是由电子通讯网络和立即资讯连结起来的。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已经使得各个国家及其人民极度依赖彼此。在古代,国与国之间并不需要贸易。今日,让自己依然孤立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国与国之间无法互相尊敬,必定会出现问题。虽然贫国与富国之间的问题已经亮起了警示灯,而且这些国家当中更贫者与更富者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是这些经济冲突能够借由更为强壮的全球性互相依赖责任感而愈合。一个国家的人民必须把其他国家的人民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家乡同样应该得到进步。

  尽管世界领袖尽心努力,危机仍然不断爆发。战争杀死无辜的人民,老人、小孩持续不断地死亡。许多参与战争的军人并非自愿去打仗;这些无辜的军人经历了真正的苦难,令人感到非常悲伤。大国的厂商贩卖军火——成千上万的武器和弹药——煸动着暴力;但是,比枪弹或炸弹更危险的是憎恨、缺乏慈悲、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敬。只要是憎恨存在于人心中,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尽己所能来停止战争,并且去除世界上所有的核子武器。我访问过广岛,看到了第一颗原子弹实际爆发的地点,聆听了当地幸免者的故事,我心中深受感动。多少人在一刹那中死亡!还有更多的人在一刹那中受伤!核子战争创造出多少的痛苦和毁灭!但是我们注意一下,现在多少钱又花在发展这些大型毁灭性武器上。这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也是一种无法计数的耻辱。

  科学和科技的进步带给人类非常多的好处,但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举例而言,当我们享受著喷射机的发展,可以方便地旅游全世界时,却又创造出具有庞大毁灭力的武器。不论自己的国土多么美丽或者多么遥远,许多人持续生活在担忧一种非常真实的恐吓当中:成千上万的核弹瞄准目标,准备出击。然而按钮的是人类,因此应该负起最大究竟责任的就是人类的意图。

  达成长期和平的唯一方法,就是透过彼此的信赖、尊敬、爱及仁慈。这是唯一的办法。世界强权试图透过军备竞赛——无论是核子、化学、生物或传统武装——来战胜彼此,不过这些都只有反效果。一个充满憎恨和愤怒的世界,怎么可能达到真正的和平?如果没有内在和平,外在和平则是不可能的。以外在解决方式来努力运用是高贵的,但只要是人们心中有憎恨和愤怒,这些方案就不可能得以成功地实行。我们必须从这里,也就是人心,开始做深度的转化。就个人而言,我们必须努力改变我们情感所依赖的基本观点。这只能透过训练来达成,我们要开始修行,目标是逐渐重新调整我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恶劣的世局呼唤我们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在人性共同的深处努力帮忙。不幸地,人性也经常因为捍卫意识形态而被牺牲。这绝对是错误的。政治体制和制度事实上应该是造福人群,但是,就像金钱一样,它们可以控制我们,而不是为我们做事。如果我们用温暖的心和耐性去考虑他人的观点,透过平静的讨论来交换意见,那么我们将会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我们有责任,发自于对人类的爱和慈悲,在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族群,以及经济和政治体系当中,寻找和谐。当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全人类的一体性,我们寻找和平的动机就会增强。就最深层面而言,我们确实是兄弟姐妹,因此我们必须承担彼此的痛苦。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互相尊敬、信任及关怀,是我们对于持续世界和平的最佳希望。

  当然,国家领袖们在这一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但是每一个人,不论有何种宗教信仰,都必须采取主动。正因为你是人,试图得到快乐,避免痛苦,所以你是这个星球的一份子。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为了要成就一种友善的态度、一颗温暖的心、对他人权利的尊敬,以及对他人福祉的关怀,你必须训练自己的心。在本书中,我将说明西藏传统中一系列的修行方式,来帮助大家达成这些目标,每日修行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慈悲和平静的态度。这种心理状态对现今的社会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在不同国家、种族,以及来自各种宗教、政治及经济体系的人们之间,创造出真正的和谐。

  创造和谐

  我们在家庭里,国家中及世界上所需的和谐及友谊,只能够透过悲悯和仁慈来达成。借由以关怀和尊敬的态度互相帮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许多问题。和谐是无法在不信任、作弊、威胁及恶性竞争的气氛中发展。透过威胁和暴力而获致的成功,充其量只是暂时性的,而其中所得到的些许收获,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巨大的人类悲剧之后,不到几十年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又多了几百万人死亡。假如我们检视人类长远历史中的憎恨和愤怒,将会发觉我们明显地需要一个更好的方式。只有透过真正和平的方法——不仅是和平的言语,还有和平的心智——我们才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此一来,我们将能够造就一个更好的世界。

  这可能吗?人类之间的争吵、欺骗及威胁,已经让我们陷入现今的状况中。现在,我们需要在新的修行中训练自己,以找到出口。这或许看似不切实际,甚至理想化,但是我们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慈悲,来认清人类价值和人性的一体性。这是达成永续幸福快乐的唯一方法。

  我以这种“一体性”的感觉走访世界各国。我训练自己的心已有数十年了,所以当我会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并不会感觉到有任何隔阂。我深信,即使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体系,我们基本上是一样的。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确信,以了解和尊敬为根据的共同人性,可以做为我们行为实际而有效的基础。不论我走到哪里,我谈的就是这个。我相信修持慈悲和爱,也就是真正去感受四海之内皆兄弟,乃至宇宙性的宗教。不论你是佛教、基督教徒、回教徒或者印度教徒,甚至于没有宗教信仰,都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你能否感受到自己与人类是一体的。

  你同意吗?你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吗?我并非他人所称呼的“法王”,我只是一个佛教僧侣。我所说的,来自我自己的修行,而这是有限的。不过,我确实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想法,尤其是面对困境的时候。当然,有时我会失败,有时我会烦躁,偶尔我会说出严厉的字眼,不过一旦如此,我立刻会感觉到“这是不对的”。我会如此感觉,是因为我已经内化了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它们是本书的核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这些日常修行是非常有用的。所以说,因为我知道你和我有着类似的心情,于是我提供这些修行与你们分享。

  在国外生活的日子里,我的心灵修行提供了我一种看法,让我能够持续寻找问题的解答,而不会忘记事实:我们都是人,因为错误的观念而被导入歧途,并且也因为共同的联系而结合在一起,为进步做好准备。

  这让我明白,拥有慈悲、平静及内省的视野,对于日常生活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在日常修行中就加以培养。麻烦必定会来,因此培养正确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愤怒减弱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分辨是非的能力是人类最高特质之一。这种能力一旦丧失,我们就会迷失。我们必须强烈回应生活中的某些状况,但我们可以不必愤怒。愤怒是没有必要的,也毫无价值。

  我把“慈悲”称为“全球必要粮食”。凡是人都追求快乐,不要痛苦。对全人类来说,心中的平静是一个基本需求。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无论是政治家、工程师、科学家、家庭主妇、医师、教师、律师而言,建立一种健康、慈悲的动机,乃是心灵成长的基础。

  本书导览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将说明一些特定的佛法修行技巧。这些技巧让我们能够努力克服佛教徒所思考的有关众生与事物如何存在的错误观念,并且因此而获得内心平静,以及更大的慈悲能量。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这就是证悟之道。然而,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运用本书中任何特定的步骤,来帮助自己。

  本书分为六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中,把佛陀的故事当做是有意义生活的一个指引。在此,我介绍心灵修持的三种面向:戒律、专注的禅定、智慧,它们是本书的首要主题。在第二部分的“修行戒律”中,我说明两类型的戒律:重新定位身体和言语行为,让自己不要再伤害他人,以及培养对他人的深度关怀。在第三部分“修行专注的禅定”中,我说明如何达成心念的集中,以及如何在有压力的状况里恢复平静。接着在第四部分“修行智慧”中,谈论一个困难但丰富的主题,也就是相互依存的现起和空性。在此,我们会更深入佛教思想,思考心与其究竟本性之间的差异。在第四部分中,我希望借由说明现象与实相之间的相容性,来澄清所有关于佛教是某种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想法。

  以上这些对于戒律、专注的禅定、智慧的讨论,会自然汇入第五部分“密续”,此部分将提出一种结合三者的特殊瑜伽修行。我还会讨论到,有能力的修行者可以如何把欲望运用在心灵道路上。

  结论的部分“修行道上的步骤”,提出整个修行道路的概观,内容是从修行一开始直到证悟为止。证悟就是身心达到完整发展以期服务他人的一种状态。

  从头到尾,我们的焦点在于培养一种好的心智,所用的方法是戒律的态度与对真相的了解,再加上专注力。我们把戒律、专注的禅定及智慧视为证悟的蓝图。这个蓝图提醒我们,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转化自己的态度,让自己走向和平、慈悲、平静的专注,以及智慧。了解蓝图是路途本身的一部分,引领我们走向目的地。但愿本书的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

  第一部、基 础

  1.修行的三种方法

  佛陀开悟的典范

  根据一些佛教的传统,在西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经由修行之道在印度开悟。然而,有些人认为佛陀早就开悟了,佛陀在西元六世纪的转世仅是为了示现修行之道而已。在西藏,我们采用后者的看法,而追随者从他的例子中学习如何修行以期达到证悟。

  在这两种情形里,我们必须注意到:

  # 释迦牟尼出生于印度的一个贵族家庭,是一个生活充满享乐的王子。他在二十九岁时,看见世界的苦,放弃了皇家地位,落发出家。他接受了出家人的戒律,采行一整套戒律规范。

  #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为了达到专注的禅定,他实行苦行的禅定。

  # 接着,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他修行特殊的方法以建立智慧,然后达到证悟。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年里,他弘扬佛法,于八十一岁圆寂。

  在佛陀的生平故事里,我们看到修行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戒律,接着是专注的禅定,然后是智慧。而且我们还看到修行的道路需要花时间。

  逐步改变

  心的发展依靠大量内在的因和缘,非常像一个太空站,仰赖数代的科学家做分析和测试,他们甚至连最小的成分也要研究。一个太空站和一颗开悟的心,都无法在一天之内被实证出来。同样地,心灵的特质必须经由各种来建构。然而,不同于太空站是由许多人共同建构,心的发展必须依赖你自己。这是无法由他人来努力,然后由你来收获的。阅读他人心灵的蓝图,是无法把他的领悟转到从身上的。你必须自己来发展。

  培养慈悲的态度和建立智慧都是缓慢的过程,当你把戒律、心的专注、智慧的发展技术逐渐内化时,狂野的心境就会越来越少出现。你必须日复一日地练习这些技术。当你能转化自己的心时,你就能够转化环境。当其他人看到你修行忍辱和慈爱所带来的益处时,就会把这些修行带入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三种修行

  佛陀的法教在经典中分为三类:

  # 戒律训练

  # 禅定专注的法教

  # 诠释智慧训练的自明知识

  在这每一类经典中,最主要的修行就是由(一)“宁静安住”(也就是专注禅定)(二)与“内观”(也就是智慧)两者合一的殊胜境界修行。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合一,首先我们必须打下基础,也就是戒律。

  修行的顺序

  修行的主要顺序就是戒律、专注的禅定、智慧。理由如下:

  # 为了让我们的内观智慧能够去除对正解的妨碍,以及从根本上遣除误谬的精神状态,我们需要专注的禅定,这是一种全然专注的状态,一切内在的散乱都被清除,否则心会太琐碎。缺乏了专注的禅定,智慧将没有力量,就像风中的蜡烛一样,火焰无法照耀得很亮。因此专注的禅定必须在智慧的前面。

  # 专一的禅定遣除了内在的微细散乱,比方说心太松或太紧。要这样做,首先要终止外在的散乱,而这必须透过身体和语言活动保持正念(译注一)和良知的戒律训练,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事持续地保持觉察心。如果不能够克服这些明显的分心,就不可能克服微细的内在散乱。要达到宁静安住,就要透过正念的训练,戒律的修行就必须在专注禅定的修行之前。

  在我自己的经验中,出家为僧就会减少外在指令和活动,也就是说我可以更专注在心灵的学习上。发愿要约束无用的身体和语言活动,也使我对自己的行为很小心,让我经常检视自己的内心活动。这表示,即使我不是刻意在做专注的禅定,然而我必须控制自己的心不散乱,因此总是被带往专一禅定的方向。戒律的誓言就确实成为了基础。

  检视戒律、专注禅定、智慧这三种修行,我们看到每一种修行都是后一种的基础。(在佛陀的生平故事里,这个修行的顺序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所有的心灵成长都仰赖一个正确的戒律基础。

  译注一、正念是指维持清醒的念头,使心不杂乱。

  第二部、戒律的修行

  2.确认苦的范畴

  戒律类别的概观

  佛陀戒律的首要原则就是帮助他人,如果不可能,至少不要伤害。佛教三类戒律的核心是对非暴力的根本承诺,也就是发心于对他人的关怀。

  # 个人解脱的戒律(本章的主题)主要是约束身体和语言不要造成伤害。这个修行被称为“个人”,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方式,能够让个人从佛法所称的轮回,也就是从生、老、病、死的反复轮转中,向前超越。

  # 所谓菩萨的戒律就是指对他人关怀的戒律,主要的修行就是避免让自己陷入到自私中。对修行菩萨戒律的人而言,主要的重点就是避免对自我的珍恋,同时也避免身、语、意的邪恶行为。

  # 密续的戒律集中于特殊的观想技术,也就是观想一个全然发展的身心,来有效地帮助他人。它提供一套方法来克制并转化我们有限的身心觉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内耀着智慧和慈悲。

  个人解脱的戒律

  个人解脱的修行戒律必须具备自我觉察,也就是避免身体、语言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这表示要扬弃佛法所谓的十恶。身体的恶业包括了杀、盗及邪淫;语言的恶业包括了妄语、两舌、恶言及绮语;意的恶业包括贪欲、嗔念及邪见。

  由于动机是在行为之前,因此控制动机是避免冲动和可能滥用的身体及语言行为的最好方法。当你突然想要一样东西,不考虑任何后果就去获取,你的欲望正在冲动地呈现自己,而缺乏任何省思。在日常修行当中,你学习持续检验自己的动机。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老师林仁波切总是非常严厉,他从来不笑,这十分困扰我。借由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没有幽默感,我越来越深入地检视自己的内心在想什么,这让我对自己的动机建立了自我省察。当我二十岁出头时,林仁波切完全改变了,我们在一起时,他总是笑容满面。

  个人解脱戒律的有效修行,全然依赖长期而健全的动机。比方说,一个人出家为僧或尼,不应该是为了逃避赚取衣食的世间工作;此外,仅为了试图逃避生命中的困难,也不足以让人这么做。为了这么微不足道的目的而发心,将无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从轮回中解脱正是修持个人解脱戒律的究竟原因。

  这可以从佛陀的生平故事得到印证。有一天,释迦牟尼溜出宫墙外去体验人生,他首次看到了一个病人、一位老人及一具尸体。由于深深感受到病、老和死亡的苦,他认识到世间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后来受到了几位宗教修行者的启发,佛陀向往一种可能更高、更有意义的心灵生活。这时他逃离皇宫,远离凡夫的生活,去追寻他的愿景。

  这教导了我们什么呢?就像佛陀一样,我们应该借由关切轮回之苦与告别暂时性的散乱,而开始有所行动。受到这种新态度的影响,当我们厌离、舍弃轮回,以及借由避免十种恶业来立誓修行纯正行为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套戒律的系统。

  四圣谛

  为了让我们从轮回中解脱,我们需要了解轮回的本质。我们需要(一)知道苦的特定类型,(二)发觉那些苦的原因,(三)看看是否能遣除那些苦的原因,然后(四)决定应该修行什么。因此,“出离心”至少涉及了对于四圣谛的部分了解。

  一、苦的真相(苦谛)

  二、苦的真实来源(集谛)

  三、苦及其来源的真实止灭(灭谛)

  四、实现真实止灭的真实道路(道谛)

  佛陀第一次弘法时所教导的四圣谛顺序就如以上所列,然而,此一顺序并未反映出这些真相是如何产生的。在时间的顺序上,第二圣谛(集谛,苦的真实来源)是在第一圣谛(苦谛,苦的真相)之前;同样地,第四圣谛(道谛,修行的道路)必须在第三圣谛(灭谛,苦的止灭)成就之前。然而,佛陀教导四圣谛是依照修行的顺序,而不是依照它们产生的顺序。

  在修行中,你首先要确认苦的范畴,了解到这样的生命类型是受困于悲惨,这自然会加深你想从痛苦中解脱的愿望。当你像佛陀般认知到苦是什么时,你接着就会发现它的原因,也就是苦的来源是什么。就像一个医师首先诊断病情,你在治疗痛苦之前,必须了解到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到你确定了痛苦的来源,你才能了解到它是可以被止灭的。并且,如果不能够确定了解苦是有可能被终止,你或许会认为此修行道路只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苦难。然后,你会寻求真实的道路来实证真实的止灭。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以修行的顺序提出四圣谛。

  我将在此讨论第一圣谛,在第三章中讨论另外三个圣谛。

  第一圣谛:苦

  苦就像是我们所罹患的疾病。为了寻求治疗,我们必须小心确认疾病的整体范畴,也就是痛苦、变易,以及遍满的制约条件。

  一、有一种苦是完全显露出来的痛,我们可以就这样认识到它,甚至动物也要克服这种痛苦。日常生活里身体和精神上的痛,比方说头痛与分离的苦恼,都属于这一类。

  二、我们通常经验到的快乐,大多数只是减弱的痛苦。比方说,倘若好的食物或饮料真的只会令人喜悦,也就是说它们的内在有着快乐的本性,那么不论我们吃喝多少,我们应该等量地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快乐。相反地,如果我们过度地吃喝,我们会在身心上开始受苦。这表示,这些愉悦的经验具有内在痛苦的本性。我要讲一个一家人买新电视的故事。与老电视相比,新电视真的好多了,一家人整天都在看它,但最后他们开始厌倦。这表示,最初的快乐有着痛苦的本性。这种短暂快乐的状态被称为变易的痛苦。

  三、除了一般的痛苦和变易之苦外,有一个更深沉的痛苦被称为遍满的制约条件(也就是行苦)。身心在业力(也就是过去的行为所造成的倾向)以及烦恼或会败事的情绪如贪、嗔等影响之下作用。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在业力和烦恼情绪的遍满影响中出生、成长。甚至感觉的不确定状态,也受到你无法控制的原因和条件所左右——你陷入一个易于受苦的过程当中。

  人类的情境

  在我们生命诞生期间,我们受苦;在我们生命结束期间,我们也受苦。生与死之间存在着衰老和疾病。不论你多么富有或者身体如何健康,你必须经历这些情境而受苦。

  在这之上存在着不满足。你想要更多、更多。就某方面来说,这是真正的贫乏——总是感到饥饿、饥饿,没有满足的时候。有些人也许不太富裕,但是满足感让他们少有担忧、少有敌人、少有问题,而且睡得非常好。不只一次,我在富裕社区中拜访非常宜人的住家时,看见厕所柜子里放着能提供日间能量的药物,以及能帮助夜间睡眠的药物。满足感也许比这两种药物有效,因为它可以让人减低日间焦虑,并且在夜里睡得安稳。

  在现代生活的混乱中,我们忘记了人性真正的价值。人们变成他们自己所生产之物的总额。人类就像机器一般,功能是赚钱。这是绝对错误的。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快乐,而非为了与此相反的目的。人类不是为钱所有,钱是为人所有。我们需要足够的资粮来生活,因此钱是必要的,但我们同时要了解到,如果太执着财富,是一点帮助也没有的。正如印度和西藏的圣贤所说,一个人越富有,他所承受的苦也就越多。

  即使朋友也可能带来痛苦。通常我们觉得朋友带来很多的快乐和喜悦,但有时他们带来的麻烦也很多。今天你的朋友面带亲切的微笑,但下一刻你们的对话变质了,彼此开始争论,完全不像是朋友。我们确实会从朋友处得到快乐和满足,但那不是恒常的;这并非真实的快乐。就深层的意义来说,世俗的友谊也具有痛苦的本质。

  看看你自己的身体。无论你的肌肤如何细致、体态如何吸引人,倘若你流了一滴血,突然间你就会变得不是那么好看。在皮肤底下是肉,更深入地看会发现骨头。博物馆或医院里的骷髅让我们大部分的人不舒服,然而我们外表之下的部分则都是一样的。可能有些人胖,有些人瘦,有些人英俊,不过如果透过X光的机器来观察,我看到的是一屋子的大眼窝骷髅。这就是我们身体的真实本性。

  想一想“吃”的快乐。今天我吃美味的食物时,它们令人感觉美妙,但当它们通过我的胃肠时,它们就变得不是那么美妙。在吃东西时,我们避免去想真实的状况,而只是高兴地想:“噢,这是很好的一餐!我真的很高兴。”但那美妙的食物逐渐通过我的身体,最后以没有人认为美丽的形式进到厕所。而这个人们认为很肮脏的东西,事实上是由人体所造成的。制造粪便是我们人体的一个主要功能!

  吃喝、工作及赚钱本身是无意义的。但是,即使一个小小的慈悲行为,也可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持续与希望

  分析、思考、思考、思考。当你这样做,你将了解到,我们一般过日子的方式几乎毫无意义。但不要气馁。现在就放弃是非常不智的。当你感到几乎绝望时,你反而必须做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已经太习惯有缺陷的心理状态,以致很难仅以一点点的修行去改变它。只有一滴甜品是无法改变强烈的苦味。面对失败时,我们必须坚强。

  身处个人困难情境时,最好的解救方法是尽可能保持诚实和诚恳;否则,自私或尖锐的回应只会让事情更糟。这在面对家庭困境时特别明显。你应该了解到,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完全是因为你过去的无纪律行为所致,因此当你体验困难时,你应该尽可能避免任何会为未来带来负担的行为。

  减少无纪律的心境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态度来面对困难。请牢记:当你以乐观和希望来迎接困难的时候,你正在把很糟的麻烦从根清除。此外,想像那些承受同一类痛苦的人,你正在减轻他们的重负。这个修行——你借由接受自己的痛苦,来消耗那些注定受苦之众生的恶业——是非常有帮助的。有时候,当我生病时,我练习承担他人的痛苦,并且把自己可能的快乐给与他人;这提供我很大的精神慰藉。

  每一天清晨,以及特别是当我有时间时,我会普遍地对所有的众生做这个修行。但是,我会特别把对别人不好的人独立出来。我观想他们的无明、偏见、仇恨,以及对我的傲慢带到我自己身上。我感觉到,因为我自己的训练,所以即使事实上我能把他们某部分的负面态度吸入,那也不会影响到我的行为,使我变成一个负面的人。因此,把他们的负面吸入,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却可以减轻他们的问题。我听到他们的残酷行为时,虽然我心中某一部分还是感到有些烦躁和愤慨,但我心中主要的部分仍然受到日间修行的影响;仇恨的强度被减低到几乎无根据的地步。

  不论这个禅定是否真的能帮助那些官员,它给与我心灵的平静,它的利益是巨大的。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够失去希望。绝望是失败的真正原因。要记得,你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即使钻研的环境是混乱而复杂的,你要保持平静;如果你的心是平静的,这会有一点效果。相反地,倘若你的心屈服于愤怒,那么就算世界是祥和与舒适的,你的心也不会祥和。

  日常修行摘要

  一、尽可能检验自己的动机。甚至在早上起床时,为你的一天建立一种非暴力、非辱骂的样貌。晚上检验白天所做的事。

  二、注意到你自己一生中有多少痛苦:

  * 从疾病、衰老及死亡而来的身心痛苦,自然都是你希望能避免的。

  * 有些暂时性的经验,比方说吃喝美食,它们本身似乎是快乐,但如果继续沉迷就会变成痛苦;这就是变易之苦。当一个状况从快乐变成痛苦时,要思索这初始快乐所揭露的甚深本性。执着于那样表面的快乐,只会带来痛苦。

  * 思索你是如何陷入一个遍满制约条件的过程。那个过程是完全受到业力和烦恼情绪的影响,而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三、由考量身体的构造,包括皮肤、血液、肉、骨骼等,逐渐地对自己的身体建立一种更深刻而实际的观点。

  四、仔细分析你自己的生命。如果你能如此,最后你会发现,你很难把变成机器人或追逐金钱当做走向快乐的道路,来不当使用你的生命。

  五、在面对困难时,采取正面的态度。想像以感恩来处理困难情境,你正在预防自己未来可能必须体验的悲惨业报。

  六、定期评估如贪婪、愤怒、嫉妒及仇恨等感觉的正面或负面效果。

  * 当它们的效果很明显是非常有害时,你要继续分析。逐渐地,你的信念会加强。比方说,重复思索愤怒的缺失,会让你领悟到愤怒是没有意义的。

  * 这个领悟将使你的愤怒逐渐减低。

  3.发现困难是如何开始和停止

  第二圣谛:苦的来源(集谛)

  在确认了苦的范畴之后,我们需要发现它的来源,这有两面:烦恼(或无效的情绪),以及有垢染的业力。

  烦恼的情绪

  因为烦恼的情绪会污染业力或行为,所以我先讨论它们。烦恼的情绪有两种,一种最好是说出来,另一种最好不要说出来。前者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个过去所带来的可怕恐惧牢牢地固定在心中。在这种情形里,绝对要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并且讨论它。

  我十四岁那一年的夏天,在罗布林卡宫殿里,摄政(当时是我的老师)在传授完一个年度的法教时责骂我。他以一种极严厉的态度说:“就算你的证量与天神一般,你的行为必须顺应人类。”我感到伤心,因为虽然我是杰仁波切,地位比他高,但是我已尽量像一个平凡学生来倾听他的课。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愤怒而且依然感到不舒服。之后在一九五○年,中共入侵东藏,我从拉萨逃亡到西藏西南边的卓姆,那里靠近印度边境。不久,拉萨的官员向我建议,情势看起来似乎是好转了,我应该回去。在返回拉萨的途中,我们在摄政的寺庙远龙扎里暂住了几天。当中有一天,在闲谈中他问我有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感到困扰。我告诉他我的感受,我讲得有点模糊,没有描述太多细节。那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之后,我们愉快地逗留在寺庙里。

  像这样出现一次的情形最好是说出来。然而,另一种有反作用的情绪,包括了贪婪、仇恨、敌意、嫉妒、好斗等感觉,就不应该说出来,因为它们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把它们表达出来,会让它们更强大且更有力量。最好是思索这些情绪的缺失,然后试着以知足和爱的感觉来取代它们。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不过最好是能够先找到方法来防范。

  贪婪和仇恨会引起其他有反作用的情绪,在这个世界上制造很多困难。我们不可能对于生活在贪婪和仇恨的果报中感到开心在这两者当中,由于仇恨会快速地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就立即性而言,仇恨是比较糟的;但贪婪是造成生生世世轮回的主因,也就是说它会生生世世在生、老、病、死当中反复流转。

  贪婪和仇恨的根源,乃是不能了知(也就是无明)一切有情和无情生命的真实本性。此一无明不只是欠缺知识,而且是一个意识对实相有着完全相反的想像;它误解了实际的真相。有许多不同层次的误解,像是不知道修行中应该做什么,以及不知道在日常行为中应该扬弃什么;但这里所说的是一切痛苦根源的无明,也就是那个认为众生和其他现象是依着自身独立存在的概念。在稍后的第八、九、十章里,我会讨论这个困难的主题。

  有垢染的业力

  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依赖业力,或者依靠那些在心中造成倾向的先前行为。根据业力长期所制造的快乐和痛苦,业力可以被分为善与不善。比方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能够让我们再度投生为人,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善的,因为这个行为的长远效益是一个好的轮回。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会让你投身为饿鬼,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善的,因为这个行为的长远效果是一个坏的轮回。

  业力又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鲜明地描绘出新生命的概貌,像是决定投生的类别或寿命的长短;另一类则填充一生的细节,如富裕、健康等。前面一类被称为“行为之道”,因为行为(善或不善)被当成是趋向完整一生的一条道路或一个方法,不论是一个快乐的轮回或是一个不好的轮回。要成为“行为之道”,业力必须具足四个特征,也就是动机、人或物的确认、适当的准备、成功的完成。有时候四个因素都存在,就像是你想要把钱拿给一个乞丐,而且确实如此做了;有时候只有动机,你想要把钱拿给一个乞丐,却没有如此做;或者你是无意识地做,若有些钱从你的口袋掉到人行道上,一个乞丐捡起来。不具有这四种特征的行为,就属于第二类,也就是填充一生细节的业力。

  最后,业力又可以分为由团体如慈善机构所做的,以及个人所做的。业力的效果能够在同一生、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当中经验到。具有强烈动机去帮助或伤害他人的善或不善的业力,能够在同一生当中就产生作用。

  死亡的过程

  为了了解业力的种类最高阶段修行的特色,我们需要了解下面三个阶段的原动力,也就是死亡的过程、此生与下一世之间的过渡状态,以及从过渡状态中投生的过程。透过临终时非常微细的澄明心,业力从一个生命被传送到另一个生命。虽然这个最深层的心在我们一生中都存在,但它在我们死亡时会现出,因此它通常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领悟的。

  在很多佛陀所教导的无上瑜伽密续经典里,如《密集金刚密续》,你可以学到更多。这些经典描述许多不同类的心或意识,从粗糙到微细。在心灵修行的道路上,微细的心比粗糙的心更具有力量和作用。粗糙意识是透过眼、耳、鼻、舌及身体来觉知的。比较微细的是精神意识,它本身的范围从粗糙层面如凡夫的念头,到沉睡和呼吸停止时昏倒,再到内在最微细的澄明心。除了在殊胜的禅定状态之外,最微细或最深沉的意识仅在死亡时彰显出来。(那些没有消融得那么深,因此是意识微细层面的简版,这些简版在入睡、作完梦、打喷涕、打哈欠及性高潮时会出现。在第十一章中,我会讨论最后一项。)

  死亡的过程涉及四种内在元素一连串的止灭或消融,这四种内在元素包括了地(身体坚实的部分)、水(流质)、火(热),以及风(能量、移动)。在日常生活里,这些元素是意识的基础,但在死亡的过程中,它们支持意识的能力减弱,从地大元素开始。在消融中的每一阶段,事实上增加了下一个元素支援意识的能力。一步一步看起来如下:

  一、当你身体的地大元素或坚实的部分融入到水大元素,外在的征候是你的身体变得更瘦,内在你看到的显现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二、当你身体的水大元素融入到火大元素,外在的征兆是你身体的液体变得干燥,如嘴巴干,鼻子皱等,内在你看到被描述为烟囱里的喷烟,或者弥漫在房间里的烟。

  三、当你身体的火大元素融入到风或气大元素,外在的征兆是你身体的热减低,内在你所看到的有如夜间的萤火虫或散落的火花。热从身体上消退有几种方式,例如从脚底往上到心脏,或是从头顶到脚底。最好是前者,因为这表示心是从身体的上方或前方直接出去,而不是向下走,因此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来世。这是由于善业所导致的。

  四、接下来,你身体的风大元素或移动的能量融入到意识,你外在的呼吸停止,此时你看到的显现就像油灯将尽时闪耀的火焰。(有些医师判定人在这个阶段是已经死亡,但是从佛法的观念来说,这仅只是外在气息的停止,并不表示意识已经离开身体。)在闪烁的灯之后,接着是稳定火焰的显现。

  死亡的最后四个阶段,关联到粗糙意识融入到更微细的意识,这发生在风或内在能量(做为意识的乘骑物)消融的时候,想像着意识乘坐在能量上,就像是骑在马上。为了替下一个阶段准备,做为种类概念化意识乘骑物的能量消融,把意识的基础从粗糙的能量转移至微细的能量。这在以下四个阶段中自然发生。

  五、你的心本身转变到一种遍满、巨大、鲜明白色的浩瀚。它被描述为充满了月光的晴朗无云天空,这并不是月光在虚空中照耀,而是整个虚空充满了白色的光。概念化的念头已经消失,除了鲜明的白色之外,没有任何事物显现,这就是你的意识。然而,一种微细的主客感依然存在,因此这个境界是些微的二元化。

  六、你的心转变到一种红色或橘色的浩瀚,比以前更鲜明,没有其他任何事物显现。它就像充满了阳光的晴空,这并不是太阳在空中照耀,而是虚空本身充满了红色或橘色的光。在这个状态中,心的二元化更为减少。

  七、你的心本身转变到一种更微细、鲜明的黑色状态,没有其他任何事物显见。这被称为“接近得到”,因为你已经接近澄明心的展现。黑色浩瀚的心就像是一个没有月亮、黄昏后看不见星星的黑暗天空。在这个阶段刚开始时,你是觉知的,但在你沉入到更深厚的黑暗时,你会丧失觉知。

  八、当黑色显现的心停止时,你的心本身转变为澄明心。这被称为本有的澄明心,是意识最微细、甚深及具有力量的层面。它就像黎明时(并非日出)天空的自然状态,没有月光、日光或黑暗。

  到达澄明心的过程可快可慢。有些人在最后阶段,也就是临终时的澄明心,只停留几分钟;有些人则停留长达一到两周的时间。由于澄明心是如此有力量,对此做修行很有价值,因此很多西藏人每天反复演练死亡的这些阶段。我个人一天修行六次,对心的八个阶段逐一做想像(当然不包括前四个阶段的肉体变化)。心的八个阶段包括了:

  1、海市蜃楼;

  2、烟;

  3、萤火虫;

  4、蜡烛上的火焰;

  5、鲜明的白色天空(心);

  6、鲜明的红色或橘色天空(心);

  7、鲜明的黑色天空(心);

  8、澄明。

  我们知道,在临终过程里,只要一个人的身体还没有开始腐烂或变臭,这个人就停留在澄明中。在印度,也有颇多的修行者曾经安住在这种境界里,有的是好几天,还有一个例子是十七天。当一个人在澄明境界中安住时,如果此一甚深阶段之心的支持能量开始波动,那么此时意识终于离开身体,身体或头会稍微移动。

  对于死亡的各种阶段,有许多机会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调查。现代科学有很多关于能量波、人脑及其作用的研究。对于这个领域,科学家和佛教徒有共同的兴趣,我相信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探测心与其内在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脑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佛教的诠释可以对科学研究有所贡献,而科学对佛教也是一样的。这样的合作已经展开,而且越多越有助益。

  中阴状态

  所有会再投生为人的众生,由此生到下一世时会经过一个中阴状态。在这个中阴状态里,你的身形会与你下一世的五或六岁时相似(虽然有些人认为不一定如此)。当中阴生命结束时,到达下一世的桥梁已被穿越过。这个过程是由心的极微细层面所完成。

  投生的过程

  关于投生,意识是在男女受精时进入子宫的,前提是子宫和精子都没有问题,而且一切有利的因素如业缘都在。然而,意识并不必然在男女交合时进入,因为在我们的典籍里,有着一些关于父亲的精子在性交之外独立注射入阴道的说法。似乎,不论精子和卵子是在子宫内结合,或者像现在所提的情形是在体外结合,当它们结合时意识就会进入。不过,从佛法的经典里很难得到决定性的解释,因为有些书籍说受精是发生在男女有着强烈欲望的那一刻。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复杂的主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想想看一种情况,一个胚胎被放入冰箱。一旦过去世和新生命透过受精连结起来,被冷藏的胚胎体当中的生命难道不会受苦于寒冷?由于最初的身体已经建造好,因此根据我们的解释,身体的感觉器官已经初始地形成(虽然视觉器官尚未建造好)。从受精的下一刻开始,是否就有肉体的感觉?在这些重点上,我还没有达成决定;对于这些主题,可以有更多的讨论。

  如果我们假定胚胎中的生命受着寒冷之苦,那么所引起的问题是,把胚胎放入冰箱中的人是否会因为这个动作而累积恶业,这要依此人的动机而定。我们不能只因为某一个人受苦,而你在某些程度上涉入他受苦的缘由,因此你就累积了恶业。举例而言,即使在正常的情况下,母亲子宫的胎儿受苦于待在子宫中,但是母亲并不会因此而累积任何恶业。同样地,婴儿在诞生时再度受苦,但母亲并不会累积任何的恶业。(如果会累积恶业,那么一个生了很多小孩的母亲,将累积很多的恶业,这是荒谬的!)因此,一个人的动机是决定业力累积的类别。

  第三圣谛:真实的止灭(灭谛)

  因为心的烦恼如欲望、仇恨、嫉妒及好斗,是基于一种基本的错误观念,也就是对人和物象其本性的基本误解,所以克服的方法就是要解决这种无明。这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把苦的因,也就是无明,加以连根拔除。这无法像是拔除刺,或是用手术切除一般。为了要克服这个对人和事的错误概念,你必须了解它们的真实本性。然后透过持续的禅定,逐渐习惯真相,并且增加智慧的力量来连根拔起那些根源于无明中的负面情绪。

  此刻,空性的诠释将会有所帮助,因为这是领悟到人和物其本性的智慧(见第八至十章)。简而言之,像烦躁情绪这类的污染之所以能够被消除,乃是因为心的本性未被污染,具有纯净的本质。藉由对心与其他所有事的真实本性做禅定,污染可以被净化。消除这些污染就是第三圣谛的灭谛,它是一种超越苦及其原因的状态。

  第四圣谛:真实的道路(道谛)

  道谛指的就是三种训练方式,也就是本书所讨论的重要主题,包括戒律、专注禅定,以及智慧。循着修行道路的心灵修行会引领真实的止灭,累进到涅槃,而最终至佛境。

  从无始以业,我们有着一个有确实根据的“我”的觉知或意识。这个“我”或自我,天生而自然地希望快乐、拒绝痛苦,并且这种欲望是有根据的,也就是说它是合理的。因此,我们所有人都有权利得到快乐与去除痛苦。痛苦和快乐刹那间都在改变,表示这些经验都依赖着因和条件。为了要去除痛苦,我们需要去除痛苦的因和条件:为了要得到快乐,我们需要获得快乐的因和条件。

  前两个圣谛——苦谛(真实的苦)就是果报,集谛(真实来源)就是真实的原因——是应用在去除不纯净现象。最后的两个圣谛——灭谛(真实的止灭)就是结果,道谛(真实的道路)就是原因——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纯净状态。佛陀教导四圣谛的方法,包含了两种顺序,一种是我们要扬弃的苦,另一种是我们要追寻的快乐。

  日常修行摘要

  认知苦的范畴、研究它的原因或来源,并且确认苦的来源是对于人和物其真实本性的无知,而无知会导致欲望、仇恨等。了解到痛苦可以被遣除,它可以被消灭至实界中。思索到这种真实的止灭,是经由修行戒律、专注的禅定及智慧道路而达成。

  4、避免伤害

  佛教徒以皈依佛、皈依证量状态(也就是法),以及皈依修行诸圣众(也就是僧),做为戒律誓言。皈依是纪律修行的基础。佛陀教导我们如何从苦和限制中找寻皈依,但首要的皈依或保护泉源是在证量的状态中寻得,而这种状态则是透过戒律、专注禅定及智慧的修行而获得。

  佛教的经典要你隐藏你的好物质和成就,就像容器中的明灯一般。除非有很重要的理由,否则你不应该广为宣传它们。倘若一个人达到解脱境界,然后告诉别人说:“我已经开悟。”这就违反了一个出家人的誓言,因为我们很难去判断他人的内在体验是到什么阶段。我曾遇到过好几位在心灵成长上有并殊胜成就的人。

  有一位竹巴噶举的喇嘛与我很熟,我们经常碰面,而且总是彼此开玩笑,互相戏弄。有一次我问他关于他的灵修经验。他告诉我当他年轻时,跟他的老师在一块,老师要他向佛、法、僧做十万个大礼拜;在清晨和夜晚,也都必须在一个与自己身高等长的木板上做大礼拜。他的老师在隔壁房间的黑暗中禅定,而他为了骗他的老师说他正在做大礼拜,便用他的关节在大礼拜的木板上敲击。多年以后,在他的上师过去后,他在山洞里做禅定,忆起了上师多年来训练他的慈悲,因此哭了又哭,几乎昏倒,不过接着体验到了澄明,之后他便持续修行。结果,在成功的禅定之后,他偶尔会在鲜明的回忆中记起了过去世。

  这些第一手的故事启发我,今天确实是有修行者正朝着成佛的方向前进。遇到这些人,让我们受到了激励,增强了决心;并且经由他们,法教而得以活起来。就是如此,修行诸圣众提供了修行者可以仰望的典范,协助引领我们皈依。

  佛、证量的状态和教导证量状态的教义,以及修行诸圣众这三者,是在你本身之外的元素,相较于你目前的状态,他们具有更大的能力来终止痛苦。然而,一个佛教徒不是要向它们请求赐予自己更大的快乐,反而是在实践之后能够得到快乐。佛陀教导实际的皈依,也就是如何修行教义,但主要的责任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实践。要达到无痛苦和无限制的心灵境界,我们需要以下的练习来奠定基础:

  一、确认十种不善。(参见第二章);

  二、确认十种善(它们与十种不善相反);

  三、舍弃前者,采取后者。

  个人解脱的戒律修行等级

  由于每个人在遵守特定誓言的能力上有所不同,因此佛陀叙述了戒律修行的几种不同等级。在个人解脱戒律上有着:

  ·那些有居家生活的人,住在家里而不是寺庙。

  ·那些离开居家生活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

  如果你有能力在一生都维持简朴,那么你可以离家,并且立誓出家修行。如果你不能够保持简朴,但可以遵守誓言,那么你可以立誓遵守在家众必须持续一生的某些特定誓言,或者其他只需要持续几天的誓言。

  戒律的利益

  所有宗教的出家生活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单纯性、透过祈祷或禅定的虔诚,以及为他人服务。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对于教育、医疗及福利,特别具有服务热忱:佛教出家众必须多向这些基督教的传统学习。

  个人解脱戒律的修行,无论是在家或出家,都可以带来满足。举例说,出家众墨守有限的饮食——小型早餐之后是中餐,接着什么都不吃。他们没有权利要求:“我要这个食物或那个。”对于每天乞食所得到的供养,无论是什么都一定要接受。因此,佛教的出家众不一定必须吃素,而是得到什么就吃什么。这就是训练对食物的知足:它减缓了要吃这种或那种食物的焦虑。在家众可以模仿这个修行,也就是能够不坚持特定的食物。即使你是富裕的,事实上你也不能比穷人消耗得更多,浪费只会对你不利。富人和穷人拥有同样的胃。

  至于衣服,比丘和比丘尼受限于只有一套袍子。要拥有多过一套的袍子,她或他必须得到另一个出家人的祝福,在心中记住这额外的衣服是属于另一个人的。我们不能够穿着奢侈的衣服,这就同于腐败和自我欺骗。

  穿着的限制是在修行对衣着的知足。在家众可以藉由节制衣着,来实践相似的修行。在每一个手指头上戴着多于一个的戒指,确实是太过头了!只因为自己比较富有,就认为多花钱在食物、衣着及装饰上是值得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该在穷人的教育和医疗上多花费,这不是强迫的社会主义,而是自愿的慈悲。

  一个出家人对于适当的住宿感到满足是重要的,精致的房子是不被允许的;这被称为对住宿的知足。在家众可以藉由降低对更好的房子、家具及装潢的永无止境需求,来实践这种修行。

  检查自己对食物衣服及住屋的态度。藉由减低期望,你可以提升满足感。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应该虔诚地放在禅定与问题的终止上,这与第四和第三圣谛关联。如此一来,知足是基础,而所造成的行为就被称为欢喜禅定和舍弃。

  我们应该对于物质领域感到知足,因为它们必定是有限的,但是对于心灵就不一样,因这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一个不满足的人拥有了全世界,或许还会希望在月球上拥有一个旅行社;但是个人的生命有限,所能拥有的金钱也是有限的。最好在一开始就感到知足。然而,关于慈悲和利他则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目前的程度感到满足。事实上,我们是恰好相反的:在心灵领域上,我们对于少量的修行和进步感到满足,但是在物质上,我们总是要得更多。情形应该是对此倒转过来才对。不论是在家众或出家众,每一个人都必须对此进行修行。

  修持个人解脱的戒律,有助于增强正念和内观。如果一个出家人正想做某个行为,就是在梦里,他或她也会了解到:“我是一个比丘/比丘尼,我不应该这样做。”正念来自于对自己身体和语言的高度觉知,这会带到睡梦里。假如你在吃、来和去、站和坐时,仔细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你就能掌握强大的正念。

  个人解脱戒的修行还能够培养忍辱和耐性。佛陀说耐性是苦行的最高形式,由此可以到达涅槃。对比丘和比丘尼而言,有四个耐性和忍辱的特质需要维持:

  1、如果有人对你作威作福,你应该忍耐,应该有耐性。

  2、如果有人对你发怒,你不应该以愤怒回应。

  3、如果有人打你,你不应该反击。

  4、如果有人使你困窘,并侮辱你,你不应该回应。

  这些修行增加了耐性。一个离开居家生活的人去打另一个人,就是没有在从事正行。在西藏,甚至有比丘参加战争的故事!他们投身于战争中,罔顾佛陀一再地开示,比丘和比丘尼伤害他人确实是不善的。

  心灵修行并非是为了食物和衣服等外在事物。心灵修行发生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心意之内。“真实的变化是内在的,让外在随其自然。”如果你的行为真实地反映了一颗改善的心,那就好。然而,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而展露自己的心灵成就,那就是虚伪。

  修行佛法的意思就是转化你的态度。出家的修行可以融入到在家众的生活中,透过一个强烈、有意识的意愿来抑制在身体和语言上伤害他人。这需要能抵抗身体和语言攻击的忍耐性。

  一个渐进的方法远比想要跳得又高又远来得好,要不然会有很大的冒险和危险。暂时,可以一面对社会贡献,同时修行法教。一旦你达到某种特定阶段的体验,你如果成为出家人,就可以用更大的力量来修行。这些修行逐渐地调和在一起。

  通常,我对初学者的建议就是要有耐性,不要对自己有太多期望。最重要的是,做一个诚实的公民,也就是人类社会里的一个好成员。无论你是否了解甚深的观念,不论你身在何处,重要的是做一个好人。你不应该为了小目标而忽略更大的目标。眼前和长远这两者都要考虑;同样地,暂时的经济所得必须要考量到长远的环境需要。

  我要说,佛陀法教的精髓可以在两句话中找到:

  如果可能,你应该帮助他人。

  如果不可能这样做,至少你不应该伤害他人。

  避免伤害他人,是身体力行戒律法教的初始阶段要素。

  日常修行摘要

  一、注意自己对食物、衣服及住宿的执着,在居家信徒的生活里,实践出家人的知足修行。对适当的食物、衣服及住宿感到满足。运用多余的闲暇时间来做禅定,如此就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

  二、在身体或语言上,培养一种避免伤害他人的强烈欲望,无论你是否受窘、被侮辱、被斥责、被使唤,或者被打。

  5、伸出援手

  以不伤害做为你的基础,现在你可以培养对他人的关怀。首先透过个人解脱的戒律,我们学会了控制愤怒等负面情绪,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学习如何安慰与服务他人。第三至第四章中所描述的修行,如舍弃不善,确认痛苦的范畴和过程,经由四圣谛来超越痛苦;在居家信徒的生活中,采取出家人对短暂快乐的远离,这所有的修行都为第二个阶段创造出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乘戒律。现在,你不仅不伤害他人,而且还要背负更多的责任来帮助他们。不伤害他人是防卫性的修行,帮助他人则是主动性的修行。

  佛陀教导了戒律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个人解脱的戒律,关怀他人的戒律,以及密续的戒律。帮助他人是大乘的法教,是第二个阶段或菩萨的核心教义。并且,它也是本章的重点。

  困难情境的价值

  要如何培养关怀他人的态度?让自己趋向关怀的主要方法,就是以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做为对待的标准。一种从印度传到西藏的修行,就是先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同基础(平等),然后把自我中心取代为对他人的关怀。印度瑜伽学者寂天在他的著作《入菩萨行论》里,透彻解释了这一个自他平等和交换的修行,许多西藏人都曾对这个典籍做过论述。

  真正的慈悲是延伸到每一个众生,而不只是针对朋友、家人或那些有困难的人。要将慈悲发展到极限,必须先修行忍辱。寂天说,如果忍辱的修行真的能令你心动而导致改变,那么你会开始把敌人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甚至就像心灵的指导一样。

  敌人提供我们某些修行忍辱、宽容及慈悲的最佳机会。寂天以心的正负面向对话的形式,列举了许多非常棒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他对慈悲和忍辱的省思,对我个人的修行非常有帮助。阅读它们可以转化你的整个心灵,以下是其中一个例子:

  对一个修行慈悲和爱的行者而言,敌人是最重要的老师之一。没有敌人,你就不能练习宽容;没有宽容,你就无法建造慈悲的健全基础。为了修行慈悲,你应该有一个敌人。当你面对正在伤害自己的敌人时,这就是修行宽容的时刻。因此,敌人是修行宽容的因,而宽容是敌人的效果或结果。所以那些就是因和果。诚如所说过的:“某件事情一旦与生起此事情的来源有关联,就不能认为生起此事的来源是有害的,反而应该想它是协助效果的产生。”

  思索这一类的推论,有助于培养强大的忍辱,继而培养出强力的慈悲。真实的慈悲是奠基于理性,凡夫的慈悲和爱是受到欲望和执着的限制。

  如果你的生命是舒服而顺畅的,你可以维持虚饰的伪装。然而,当你面对困境时,没有时间再虚伪,你必须面对真相。困难的时刻打造决心和内在的力量。透过困境,我们还能够认识到愤怒的无用。不需要生气,应该对制造麻烦者培养一种深刻的关怀和尊敬,因为经由创造这种艰难扰人的氛围,他们提供我们一个无价的机会来修行宽容和忍辱。

  然而,我把这些困难的时期视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透过它们,我得到许多新经验,学习到很多新观念,它们让我变得更实际。我年轻时高高地住在拉萨城的布达拉宫里,常常透过望远镜看城市的生活。

  从宫殿中的打扫工人那里,我听到很多闲话,他们就像我的报纸,告诉我摄政在做什么,以及有哪些谣言和腐败。我总是很高兴地听,而他们也对于可以把街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杰仁波切,感到很骄傲。结果,在这个受苦的世界里,我变得喜欢上一种承诺服务社会的生命。

  我的修行得益于我生命中的动乱和困难。你也可以把你生命所受的苦,视为深化你修行的动力。

  自他交换和平等

  诚如寂天在这个修行中所解释,首先你了解到每一位都跟自己一样,希望得到快乐而不愿意痛苦;在这个基础上,你和他们是平等的。而后,当你想到与无量众生相比时,你只是一个体时,你了解到不论是忽视他人的利益,或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利用他人,都是完全荒谬的。奉献自己服务他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当你这样去想就会清楚地知道,不论你有多么重要,你也只是单一个体,就像其他的人一样,你有快乐的权利,但不同的是,你是一个人,而他们是很多人。一个人失去快乐是重要的,但比不上很多众生失去快乐,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你能够对他人培养慈悲,爱及尊敬。

  就某方面而言,所有众生都是一家人。我们需要拥抱人性的一体,然后关怀他人,而不是只关心我的家人、我的国家、我的陆地。我们必须关怀所有的生命,而不是只关心少数与我们相似的人和事。宗教、主义、种族、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及政府的不同,全都是次要的。

  有智慧的自私

  把他人放在自己之前,即使从自私的观点来说也是有用的。让我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你想要快乐而不要痛苦,如果你对他人表达仁慈、爱及尊敬,他们会同样地回报你,如此你的快乐就增加。倘若你对他人表达愤怒和仇恨,他们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那么你就失去自己的快乐。因此我说,倘若你是自私的,应该有智慧的自私。凡夫的自私只专注在自己的需要,但是如果你有智慧的自私,对待他人的方式就会像对待亲近的人一样。最终,这个方法会制造更多的满足、更大的快乐。因此,即使从自私的观点来看,经由对他人的尊敬、对他人的服务,以及减低自我为中心,你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当你关心他人时,你自己的福利自然得到圆满。想想身体和语言的不善,它们就是投身到恶劣情境的原因。某人是以一种小格局来不杀生,比方说他的动机是不愿意累积心上所种下的恶业。某人是以稍微宽广的见解来不杀生,认为这样会阻碍好的投生,让他无法持续修行一直到从轮回中解脱为止。然而,利他的人视他人性命如同自己性命一般重要,不杀生是为了要保护他人性命。这个珍惜他人的动机,远较避免伤害他人的动机有著更大的力量。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认为,就算他们做了不好的行为,也可以忏悔罪过,并寻求改善业力。然而,珍惜他人性命的人关怀他人痛苦,知道就算对谋杀做忏悔,也无法帮助被伤害的那个人。这对于偷盗、通奸、说谎、挑拨、恶言等都相同,我想甚至包括无意义的闲聊。

  关怀他人之所以是如此珍贵,乃是因为它可以平衡自己的状况。有一阵子,我对西藏的情境特别感伤,然后我记起自己曾经许下菩萨的誓言,每一天经常思索寂天的祈祷文:

  乃至有虚空

  以及从生住

  愿吾住世间

  清除众生苦

  只要我一想到这个,整个负担感立即消失,很像是从我身上脱下厚重的衣服。

  藉由把灰心的特定原因放入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利他的承诺可以消除灰心的特定原因。这些原因不应该令你气馁。一个人此生大部分的麻烦、担忧及悲伤都是源于自我珍爱。正如上面所说,有智慧的自私并非是负面的,但短视的自私只关心立即性的满足,则是有负面作用的。狭窄的观点会对很小的问题也不能忍受。关怀一切众生能够扩大你的见解,让你更实际。如此一来,利他的态度可以即刻减低自己的痛苦。

  不论你是否信仰宗教,我恳切地请求你修行爱和仁慈。透过这种修行,你会了解到慈悲对于你自己内心祥和的价值。毕竟,就算你不关怀他人,毫无疑问地你很关心自己,因此必然想达成一个祥和的心与更快乐的日常生活。如果多修行仁慈和宽容,你会更加祥和。你不需要更换家里的家具或是搬新家。你的邻居可能很吵或很难相处,但只要你自己内心祥和和平静,邻居对你的干扰就不大。然而,如果你是易怒的,即使好朋友来拜访,你也不会真的快乐。如果你是平静的,即使你的敌人也无法干扰你。

  这就是我说的,如果你真的自私,你最好是有智慧的自私,如此可以满足你想要快乐的自私动机。这比以自我为中心或是愚蠢的自私要好得多,因为它们不会成功。

  观想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的观想技巧很有帮助。

  一、保持平静和理性。

  二、在自己的右前方,想像另一个自己,是一个有着强大坚固我执的自己,是那种为了满足一个冲动就什么都会去做的人。

  三、在自己的左前方,观想一整群与自己无关的可怜人,包括穷困、无依、受苦的人。

  四、平静和无偏见地观察这两边,然后想:“两者都要快乐,而不要痛苦;两者都有权利完成他们的目标。”

  五、思量着:“我们通常为了更好的待遇,而长时间努力工作;或者我们花费很多的钱,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我们愿意为了长远的回收而暂时牺牲。同理,牺牲一个人来帮助很多人是完全有道理的。自然地,你的心会站在受苦大众的这边。

  做为一个没有偏见的观察者,想着右边这个充满我执的自己忽视这么多人的福利,无论他们受着怎么样的苦。像这样就是不对的。虽然你观想的两方都有快乐的权利,但是无法逃避那么多人压倒性的需求。重点就是,你自己必须帮助和服务他人。

  不可否认地,这样的心境很难达到,但是如果以强大的决心来修行,年复一年,你的心会转变、会改进。一九六零年代,当我在传授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期间,我说如果我达到烦恼情绪止灭第一阶段,就要做一个长时间的休息。我真的这么想。虽然我崇拜利他主义,但我认为很难去建立。然后在一九六七年左右,我从噶举喇嘛恭努滇贾千那里,学习寂天的《入菩萨行论》,然后开始更加思索它的意义,伴随着龙树的《宝鬘论》。终于,我得到一些信心,知道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是可以建立如此高度的慈悲。从大约一九七零年开始,每天早上我沉思利他主义时都会哭。这就是转化如何产生。我不是说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的利他心,但是我有信心自己可以建立。

  即使中等的利他心,也绝对可以带给你某种程度的精神平静。对他人关怀,具有很大的力量能够转化你的心。如果你能为了一切众生(包含动物)修行慈悲,会增加你无量的功德。

  领悟到我们的责任

  即使你目前没有办法做到珍惜他人超过珍惜自己的程度,至少要开始明白,忽视他们是不对的。我们有人的身体与人的判断力,如果用在自私的目的上而不是为了他人,那么我们与动物无异。事实上,以蚂蚁为例,它们无私地为社群工作;相较之下,人类有时并非那么好。我们应该是更高等的动物,因此必须依据更高的自我来行动。

  如果注意世界的历史,可以发现大部分丧失生命的巨大悲剧都是人类所做的。人类弄得乱七八糟。现今,千百万的人持续处在种族、民族和经济冲突的恐惧里。谁应该为这种恐惧负责?这不是动物的责任。许多动物因为战争而死亡,但我们对此感到无所谓,我们只关心自己。对于终止战争,有很多可以谈,但我们必须超越光是许愿而已。活着的时候没有慈悲,没有关怀,只是杀和吃动物,以及争斗和杀害千万人,我们人类的价值是什么?清除这些混乱是我们的责任。

  现今,最好的沟通方式中,电视是其中一种。在电视台工作的人如果希望练习这个崇高的理想,也就是关怀他人,可以做非常实质的贡献。虽然欲望和谋杀的故事提供娱乐刺激,但是在心底深处会有负面影响。我们不需要总是有这样的娱乐,虽然这可能不关我的事!

  我们必须以慈悲来教育年轻孩子们。老师和家长可以把真实、温暖的人性价值灌输给孩子,这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我注意到,报纸上有一篇报导指出,有一家专门制造来福玩具枪的玩具公司,在圣诞节时故意停产暴力玩具。这是多好的观念!多么利他的行为!

  决定要达到证悟

  一旦你深刻地想要竭尽所能,来解除痛苦与根绝痛苦的原因,然后帮助众生得到快乐的原因,那么要想一想如何才能做到。这只有当其他人也了解到如何做,然后实践这些修行时才可能发生。因此,你对他人最高福利的承诺,就是教导他们如何修行,以及应该舍弃何种行为,如此他们自己才会拥有获得快乐与避免痛苦的能力。没有其他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你自己必须知道他们的内在倾向和兴趣,也要知道如何教他们。

  因此,为了帮助他人,你要全然有所准备。要准备什么呢?你必须遣除一切心中的障碍,知道一切知道的,被称为菩萨的慈悲修行。真正需要的不只是克服妨碍他们自我解脱的障碍;他们要清净全知的道路,以便可以知道他人的倾向,然后辨识哪种方式对他们有效。如果只是单纯地做选择,菩萨会先选择清除全知的障碍。然而,使我们陷在轮回中的烦恼情绪障碍了全知,它们是心中的先天倾向。造成现象显现为固有存在。不能先克服主要的烦恼情绪,也就是相信自性为有(也就是自性有,指具有固有存在性)的无明,你就无法克服因为无明而造成的心中先天烙印。经由烦恼情绪的净化,以及因烦恼而造成的先天烙印的被净化,你可以把自己的意识转化为佛陀(全然觉醒)的全知智。

  总而言之,要引发他人的全部快乐,你自己必须先开悟。了解这一点,然后决定为他人寻求证悟,这就是被称为证悟的利他动机或是菩提心。遵循寂天的修行,看到自己和他人是平等地为快乐在奋斗,把对自己的重视转化为对无限他人的重视,你便可以从你自己内在生起菩提心的力量。

  有三种不同风格的利他态度显现在三种人身上。第一类是像君主,渴望先达到佛境,如此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人。第二类是像船夫,渴望与众生一同到达证悟彼岸。第三类是像牧羊人,渴望所有人都能在他或她开悟之前先成佛。

  后面两类比仅只表示某类修行者的慈悲态度。实际上,不可能有像船夫的情形,也就是所有人同时达到证悟;也不可以像牧羊人,也就是所有人在他之前证悟。反而是,证悟永远像第一类君主的情形,由于菩萨最后决定尽可能快速地证悟,所以可以更有效地大规模帮助人。就像西藏圣者萨迦班智达在《三律仪论》中说,菩萨有两种祈请的愿望,一种是可以实现的,另一种是不能实现的。在寂天的《入菩萨行论》中,有许多愿望的例子是实际上达不到的,而是为了建立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比方说,把自己的快乐布施出去,然后把他人的痛苦带到自己身上,或许除了某些较轻微的痛苦之外,并不一定真的可能做到。虽然不实际,但为了增加慈悲的勇气,船夫和牧羊人的比喻只是为了指出菩萨强大的助人愿望。

  让我告诉大家一个引领至很深体验的回向文的例子。在西藏东北安多地区,拉卜楞寺札西寺庙中有一位学者型修行者。一九五零年中共入侵时,在寺庙里逮捕了三千位出家人当中的一千位,其中一百位要被处死,而这位学者型修行者便是其中一位。当他被带到刑场执行枪决的前一刻,他祈请:

  愿众生之苦恶障,

  此刻无余入己身。

  愿己之快乐及福报入彼等。

  愿一切有情从深入安乐中!

  就在被杀之前的那一点时间里,他能够以“将他人这苦带走,以及将自己的快乐给他人”这种修行的心灵态度来面对。当事情顺利时,谈论这样的修行是很容易的,但是他是在最难的时候实践这个修行。这清楚示现出长期修行所得到的心灵成就。

  如同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如果一个盲人在垃圾中找到一个珠宝,他会疼惜珍爱它。如果在欲望、仇恨有无明的垃圾中,也就是在折磨我们自己的心和世界的情绪里,我们生起了慈悲,我们应该把它当做珠宝一般加以珍惜。这个珍贵的发现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真正的宁静。偶尔的度假或药物只能带来暂时的慰藉。一个真正关怀他人的持戒态度,也就是把他人看得比自己要重要,对他人和自己都是有帮助的。这对任何人都没有伤害,不论是暂时或长远。慈悲是无价的珠宝。

  恒常关怀他人。如果你不能帮助他人,不要伤害他们。这是戒律修行的要义。

  日常修行摘要

  每天都要做前面所描述的五个观想步骤:

  1、保持平静和讲理。

  2、在你的右前方,想像一个自己是执着且以自我为中心。

  3、在你的左前方,想像一群可怜的人,他们是一群与你不相关的受苦众生,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4、从你平静而有利的观点来观察这两边。现在想着:“两边都要快乐,都想扬弃痛苦。两者都有达到这些目的的权利。”

  5、思索着,通常为了长远的利益,我们愿意做短暂牺牲,因此左方大多数受苦众生的利益远较右方单一我执人来得重要。注意到,你的心自然转向更大数量的众生这一边。

  6、怀抱证悟的大愿

  为何寻求证悟?

  慈悲是达到更深层戒律的锁钥,然而当我们仍然受困于错误态度时,我们如何帮助他人?当我们自己尚未达到更佳的状态时,我们很难大规模地帮助他人,就像我们所讨论的。比方说,如果要帮助文盲,首先你必须受教育。同样地,来帮助这么多的有情生命,我们必须先到达佛境,因为佛具足帮助他人的一切功德,也就是一切心灵成长的技术知识,以及对他们情绪、兴趣、先天倾向等的透视知识。当透过慈悲的修行来关怀他人时,这也就是深植新价值的时刻。透过怀抱证悟大愿的修行仪式,我们在心中为这些新价值奠下基础。

  你本来就具足全然开悟的基本特质,也就是心的“灿然”(也就是明亮)和“认知”的本性。因此,专注于这个想法:“为了无尽虚空的有情众生,我会达到无上圆满证悟。”孕育这个意愿直到它强大。在这个过程里,怀抱着利他开悟的修行仪式是很有帮助的。

  累积功德的七种修行

  这个仪式应该成为你每日禅定的一部分,在七个步骤开始之后是一个特别的供养。这些修行增加你功德的力量,然后更确实地引领你至转化。经由这些虔诚的形式,你可以强化你对慈悲的承诺。在以下的内容里,你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向教导慈悲的圣众献出虔敬心。

  一、皈依。想像释迦牟尼佛周围环绕着无量的菩萨,布满在你前方的虚空中,你用身体、语言及意念向他们顶礼。你双手合十,然后强烈地感受自己正尊敬地向佛和菩萨皈依。然后大声地说出:“顶礼释迦牟尼佛及诸菩萨”。

  二、供养。把水果或香等供品排列好,想像一切适合被供出的东西(不论你是否拥有它们),包括你的身体、你的资粮,以及你的善业。然后想像将这一切全然供给诸佛菩萨。

  三、忏悔。对于身体、语言及意念由于伤害的欲望所造成的无量恶行,我们都有责任。用一种完全不隐瞒的精神,对自己所做的事生起忏悔的感觉,这些行为就是让自己吃了毒药一样。同时许愿未来不再做这些行为,就算牺牲自己性命也不做。思考着:“从心底深处,向诸佛菩萨忏悔我所做的恶行。”净化恶行的主要方法,就是透过忏悔。你的忏悔越大,未来不重蹈覆辙的意愿越强烈。

  四、赞叹。从心底深处赞叹他人的善行。对此生所做的好事感到高兴,专注于特定的善行,像是慈善的布施。此生能拥有人身,同时有机会修行利他,就是过去世善行的证明。因此,对自己的美德感到喜悦,而且自思、暗想:“我真的作了一些好事。”对他人的美德也感到高兴,不论是否看到他们做完。对无限时间中诸佛菩萨数不清的美德感高兴。由于对自己和他人的美德感到喜悦,你就不会对自己的善行感到遗憾。(比方说,希望自己没有布施,因为这让你银行户头变少。)同时也不会嫉妒他人的善行,或是与他们竞争。

  五、恳求。为了所有受苦大众,要求已全然开悟而未弘法的诸佛弘扬法教。

  六、祈愿。祈祷诸佛不要入涅槃!这是特别请求已在弘法而接近入灭的诸佛住世。

  七、回向。与其把前面的修行集中于为了此生或下一世的暂时性快乐和舒适,或仅只不过轮回中解脱,不如为了最高开悟而回向。思索着:“为了一切有情众生,愿此善行助我达到圆满开悟。”

  想像整个世界已完全清净,然后把它与所能思议的惊奇事物,供给诸佛菩萨。这种特殊的供养,借由把一切令人满意的事物供养给传授者,来培养慈悲。

  承诺去帮助

  现在你已为照顾他人怀抱开悟大愿的实修仪式作好准备。这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念颂一个短的皈依文:“直到证悟,我皈依佛、法、僧”。以下三种态度的融合,是最慈悲的皈依形式:

  一、不仅只关怀自己,而且关怀一切众生的状态,挂心他们不只是寻求个人的离苦,而是都能怀抱成佛的利他证悟大愿。

  二、对佛、证量状态、修行诸圣众具信心,相信透过他们,一切众生都能从苦中解脱。

  三、慈悲,表示不能忍受他人受着苦的奴役而袖手旁观。

  知道佛陀是皈依的老师,道谛和灭谛是真实的皈依,直接领悟现象实性的菩萨是修行诸圣众,引领一切众生至皈依。

  有着这样的了解,怀抱最证悟的大愿,然后念颂:“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我成佛。”做的时候要想:“透过这些力量,愿我不是为帮助自己而成佛,而是为了服务一切众生帮助他们成佛。”这被称为以愿望形式生起成佛的慈悲意愿。

  到了这里,就到了仪式的核心部分。我们必须在心中生起一个强烈的愿望,然后观想一尊佛在自己面前,也可以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做为佛的代表。

  一、念诵以下的词句,就好像你是随着佛陀在重复念诵:

  直至证悟皈依佛、法、僧。经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成佛。

  如此念诵,我们并不是把自己的善行指向这一辈子,甚至于下一辈子的某一个小目标,而是指向最高目标——让所有众生达到全然的自由。我们必须用极大的决心来培养这种态度。

  二、重复念诵一遍,用更大的决心让这利他主义的目标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存在的目标。

  直至证悟我皈依佛、法、僧。

  经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成佛。

  三、从心底用更大的决心念诵第三遍。在此我们要做出一个持久的、彻底用理性达成的决定,认为这么多众生的利益远超过自己的利益。这个决定是在任何状况都不会动摇的。心中要想:“现在我有这么大好的机会,还有什么比为他人利益努力更重要?从这一刻开始,我必须尽己所能,停止执着自己的利益,深深地发心,让自己为所有众生的福祉而努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要成就无上完美的证悟。念诵:

  直至证悟我皈依佛、法、僧。

  经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成佛。

  仪式到此结束。透过这个仪式,我们可以种下并培养强大而不动摇的慈悲心种子。

  在此生维持誓言

  为了让利他主义的态度在此生中不衰退,有四种修行可以运用:

  一、首先,你要不断地想起为众生证悟的利益是什么,用这个方式增进我们能为众生证悟的热诚。

  二、之后,为了增进你自己对他人的关怀,把每天日夜各分成三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中,白天挪用一点时间,或者晚上让自己醒来,就算是五分钟,修行前面所说明的五步观想(参见第五章)。这是非常有效的修行,它成为日常的习惯,像是在固定的时间吃饭一样。如果你不能经常如此做,那么每天早上用一次时间来观想这些步骤三次,大约只要花十五分钟,然后晚上再同样做一次。你要对目标的意义做思考:“愿为众生到达最高证悟!”

  三、下一段的修行需要小心观察。为了所有众生而寻求最高证悟,必须小心,在心中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众生的福祉。

  四、尽量努力去累积善行和智慧这两种力量。为了增加功德,自愿参与布施和持戒这些累积功德的活动。为了累积智慧,你必须渐渐了解现象存在的真实情形。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题目,所以我们将在第八到第十章中详细探讨。在此,我们先说,我们一定要去思考现象是如何现起,以及现象是如何依赖因缘而存在。

  在未来世中维持誓言

  在未来世中,我们为众生证悟的慈悲动机可能会减弱。如果我们能放弃以下四种无益的行为,然后修持其后所列出的四种有益修行,我们可以避免这件事情发生。

  四种无益的修行

  一、欺骗一位高人,像是寺庙住持、受戒上师、喇嘛、或者同修者,关于自己的负面行为。

  二、让正在累积功德的人后悔自己的行为。

  三、批评或贬低那些对他人表达慈悲的人。

  四、以欺骗或误导来取得他人的服务。

  四种有益的修行

  一、不对任何人说谎。这有例外,因为有时说谎可以对他人有极大的利益,但这种情形极少。

  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人走向利他主义的证悟佛境。

  三、用同样的方式来看待并对待菩萨和佛。我们并不知道谁是菩萨,谁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同样地尊敬所有众生。基本原则是,把他人放在自己之上。

  四、永远不要欺骗别人,永远保持诚实。

  如果你能够决定用这些方法来修行,培养为众生成佛的决心,那么就许下这个承诺:“我将保持决心,永不放弃。”那些无法维持这种修行程度的人,可以先不立这个誓言,另外想:“愿我能够为所有众生达到最高证悟!”不是佛教徒的朋友们,像基督徒、犹太教徒、回教徒等,可以借由想着:“我要为所有众生带来救援和快乐。”而生起另一种有同样价值的利他态度。

  证悟的实际目标

  当所怀抱的证悟愿望已经坚固时,你就应该实践它。这叫做“菩萨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六种圆满”(六度):

  一、布施:包括(1)捐出物质的东西,包括钱、衣服及食物;(2)给与爱;(3)给与心灵教义和修行的开示;以及(4)让所有众生,包括动物,从恐惧的状态中得到解脱;甚至帮助一只蚂蚁从一滩水中爬出来。

  二、持戒:主要指的是菩萨利他主义的态度和行为。

  三、忍辱:这是用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中,或者为了维持艰困的努力,像是学习开示、长期修行。

  四、精进:这能够帮助我们维持对德行的热诚,同时也帮助其他五度。

  五、禅定:这就是稳定和专注的禅定修行,在下一章会说明。

  六、智慧:需要智慧才能够了解轮回和无常的本质,也需要智慧才能够了解相互依存的现起和空性。

  “六度”同时可以被浓缩成菩萨的三种训练,也就是持戒圆满的修行(包括“布施”和“忍辱”)、禅定圆满的修行,以及智慧圆满的修行。这三种修行都需要“精进”的圆满。所以,本书的焦点——持戒、禅定及智慧的三种修行中,包含了“六度”的修行。

  当你在内心深处达到一种感觉,认为你必须实践菩萨行为,也就是实践“六度”,或者用另一种观点来看,也就是实践三种修行,这就是许下菩萨证悟行愿誓言的适当时候。

  基本上,所有众生都因为渴望得到快乐,试图避免痛苦,而全部连结在一起。我们也是同样地平等,也就是我们同样有可能去除痛苦,得到快乐;在这一方面,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权利。这么说来,我们与其他众生有什么差别?你只是单独的个体。很容易可以看出,这么广大的众生都在期盼快乐,寻找终止痛苦的方法,他们比任何一个个体更重要。所以说,极度合理的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发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及意念,为无数他人的福祉而努力,放弃仅只照顾自己的态度。

  每日修行摘要

  首先做七种预备步骤:

  一、礼赞:观想释迦牟尼佛在你面前的空中,四周环绕着无数的菩萨,充满虚空。向他们礼赞。

  二、献供:对所有的佛和菩萨献出所有最美妙的东西,包括你的身体、你的资源,以及你所有的功德,不论你自己是不是拥有这些。

  三、忏悔:对身体、语言及意念由于伤害他人的意图所造成的恶行,以不隐瞒的精神,生起忏悔,同时许愿未来不再重蹈覆辙。

  四、赞叹:从心底深处赞叹自己与他人的善行。对此生和过去世所做的好事感到高兴,思索着:“我真的做了一些好事”。对他人的美德包括诸佛菩萨的美德,也感到高兴。

  五、恳求:为了所有受苦大众,要求已全然开悟而未弘法的诸佛弘扬法教。

  六、祈愿:祈祷诸佛不要入涅槃!

  七、回向:将这六种修行回向给获得最高证悟。

  然后进行怀抱大愿仪式的核心部分:

  一、心中生起为众生而成佛的强烈愿望,观想有一尊佛在自己面前,或是以自己的根本上师做为佛的代表。

  二、把以下的词句念诵三遍,就好像你是随着佛陀在重复念诵:直至证悟我皈依佛、法、僧。

  经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成佛。

  为了在此生中维持并加强这甚深得他主义的态度,修行以下:

  一、不断忆起发愿为众生而证悟的利益为何。

  二、把每天白天分成三部分,晚上分成三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中抽出一点时间,或者自己从睡眠中醒来,修行第五章所说明的五步观想,也可以每天早上用一次时间来观想这些步骤三次,为时大约十五分钟,晚上再同样做一次,也是十五分钟。

  三、心中避免忽略任何一个众生的福祉。

  四、尽量用好的态度去从事具德行的活动,并且对实相的本质培养一种粗略的理解或是保持如此去作的意愿,然后去实践。

  为了在未来世中维持并加强这甚深利他主义的态度,修行以下:

  一、不要对任何人说谎,除非透过说谎可以对他人有极大的利益。

  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人走向利他主义的证悟。

  三、以尊敬心对待所有众生。

  四、永远不要欺骗别人,并且总是保持诚实。

  最重要的是不断思索:“愿我有能力能够帮助所有众生。”

  第三部、修行专注的禅定

  7、令心专注

  让我们看看如何开展一个有意义的生命。首先是戒律,然后是专注禅定,接着是智慧。智慧是依赖专注于一的禅定,而禅定依赖戒律的自觉。在前面五章里,我们讨论戒律的修行,如此能够让你的心更安定而祥和,然后你的心可以有更多的心灵进展。有着自觉的行为,就可以成就被称为宁静安住(也就是止)的专注禅定。但是,你的心依然太散乱,无法做逐渐有实效的禅定修行,而这种禅定需要全部的专注力,甚至一点小小的声音也能令你立刻分心。由于心必须在绝对专注的情形下才能掌握智慧,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会讨论建立宁静安住的甚深专注状态的过程。首先我会简短地描述各类的禅定,如此你就了解宁静安住的定位。

  禅定的类别

  有许多禅定的方式:

  # 两种基本的禅定分别是分析性的禅定(也就是观)与安稳的禅定(也就是止)。在分析性的禅定中,你分析一个主题,试着以推论来了解。比方说,你思考事情如何由因所制造,或者它们如何刹那刹那地被解体,如此来禅定事情的无常性。在安稳的禅定中,你把心专注于单一的物象或主题上,比如像无常。(透过安稳的禅定培养出宁静安住)。

  # 另一种区分禅定的方式就是主观的禅定和客观的禅定。在主观禅定中,你的目标是要在心中培养一种崭新(或强化)的视野或态度。信心的培养就是这类禅定的一个例子;你所专注的不是信心,而是透过禅定培养出一种态度。(慈悲的培养也是主观的禅定,因为你不是对慈悲做禅定,而是寻求要使自己的心更加慈悲。)在客观的禅定中,你对一个主题做禅定,比方说无常,或者是对一个物象做禅定,比如一尊金色身体的佛像。

  # 你可以用许愿的态度做禅定,比方说你可以愿自己充满了佛的慈悲和智慧。

  # 或者你可以更往前一步,进入到观想的禅定,观想自己具足了目前所不具备的特质。本尊相应的的修行要你对自己做本尊的禅定,本尊的身体是由智慧明光所构成。

  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禅定中,让我们讨论如何修行宁静安住的安稳禅定。如上所述,安稳禅定的目的是要加强心的能力,使心能够专注在单一的物象或主题上,如此就能够让心从根本上克服问题。此外,这也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锐和醒觉,这将逐渐增加你的记忆力,对你生活中的所有部分都有帮助。

  达到宁静安往

  在这一类型的禅定中,你寻求达到一种甚深专注的心境,以下是所需:

  一、最初的因就是戒律,这可以带来一个祥和、放松、良知模式的行为,如此可以遣除粗糙的散乱。

  二、一个修行的地方和时间,远离日常生活的散乱。在日常的作息中,找出禅定的时间。对专注的禅定而言,独自在一个隐密安静的地点是很重要的。由于噪音是阻碍专注的刺针,因此刚开始时在安静之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考虑利用假期做闭关。

  三、以合适的饮食来培养心的清明。有些人由于健康条件,也许必须吃肉,但一般说来,素食是最好。根据个人解脱的戒律,并不限制偶尔吃肉;但是你不应该吃特别为你而杀的肉,倘若没有被供养你也不应该要求。确实,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能成为素食者,那是最好的。某些大乘经典中禁止吃肉,因为大乘戒律的核心就是为他人着想。吃太多食物并不好,因此吃少一点。当然,喝酒是绝对不可以,也不可以服用任何会改变心意的药物,同时,也不建议抽菸。如果一个有胡子的人,一面抽菸一面进入甚深的禅定,也许会让他的胡子起火。

  四、适当的睡眠量。睡太多会让你的心迟钝,睡太少会让你瓦解。你必须自己找出适合的睡眠量。

  五、在专注的禅定中,身体的姿势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早期的阶段。如果可能就尽量把腿双盘或单盘,用两个垫子,把较小的垫子放在臀后,让你的后面较膝盖高一些,这个效果是无论你禅定多久,都不会那么容易就疲倦。把背脊伸直如箭般,头微微下垂,眼睛注视着鼻子前方。把舌头轻抵上颚,让唇和齿如常,让双臂稍为放松,不让它们紧逼着身体。至于双手的位置,日本禅宗的修行者通常把左掌放置在右掌之上,掌心向上。西藏人把右掌放在左掌之上,掌心也是向上。在密续的修行中,右掌置于左掌之上是重要的,而且双掌向上,两拇指碰触开成三角状,放置在离肚脐四指宽之处。

  禅定的物象

  为了达到宁静安住,安稳禅定有很多种可能的物象:

  # 呼吸。有些典籍谈到,注视着从鼻子中吸入和吐出的气,但没有说呼吸要多深。另外一些典籍解释,在特定的几何部位想像气如何在游走。有一种呼吸练习是把下面的气或能量往上提,接着把上面的能量往下压,然后就像在脐下一个瓶子内持住这些气。

  #  你的身体、感觉、心中现象,比如无常。这一类的禅定被称为透过正念而建立。

  #  在你身体内或外的一个明光圆盘上,你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

  #  泰国的修行者通常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采用正念做为禅定。走路时,他们很注意右脚踩出去,接着左脚,然后右脚。

  #  一般说来,对佛教徒最好的禅定物象就是释迦牟尼的身相;对基督徒可以是基督的影像。注视着他们,当你闭上双眼时,他们会在你内心中出现。在视线的水平上对肖像做禅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在大约四或五英尺的距离。

  刚开始时,很难让禅定的物象在心中清晰现起,为了避免让觉知迟钝,尽量试着密集地多做练习(每次约五分钟),不要做太长的禅定(理想中,每天做四到十六个短的练习)。当它终于从内在现起时,就表示你已经找到了禅定的物象。现在持续地把心专注其上。

  调和兴奋和散乱

  为了能达到宁静安住,禅定的对象必须要能稳定和清晰。在维持禅定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兴奋与散乱。兴奋妨碍了稳定性,当心不能够停留在对象上,而变成破碎分歧时,禅定的对象就不见了。还有一种微细的兴奋形式,就算没有忘掉禅定对象,但心的某个角落正在想着其他事情。你需要确认兴奋,经由正念,让心不会受影响。

  昏沉是一种妨碍身心清明的沉重状态。昏沉会引发散乱,这妨碍了清明。在粗糙的散乱中,心会下沉;禅定的对象消退不见。在微细的散乱中,禅定的对象还在,但心和对象的清晰度有一点消退,这是因为心的强烈度已经衰退,心有一点大松散。也许禅定的对象还保持清晰,但已经没有真正的醒觉性,这个状态常被误认为是正确的禅定。

  当你的心太激烈时,你感觉到兴奋,你必须要放松,就像把吉他的弦稍稍放松一样。同样地,当你散乱时,你的心就够紧,因此你要稍稍把它弄紧一点,就像把弦调紧一般。心就像是一个很好的弦乐器,需要调音。

  正念和内观

  建立专注的背后力量就是正念,也就是与对象共处而不散乱的能力。正念的练习就是:每一次心在摇摆时,把它不停地带回到禅定的对象上,这会一再地发生。当你能熟练地把正念保持在对象上时,你就可以专注在内观上。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道,内观的特殊作用就是,定期检验自己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活动。在建立宁静安住的过程中,内观的工作就是,定夺心是否将要或已经受到散乱或兴奋的影响。刚开始的时候,散乱和兴奋的期间是强烈的,经过努力,这一切逐渐减弱减少,而停留在对象的时间变长。慢慢地,甚至微细的散乱和兴奋也失去力量而消失。最终,超越了兴奋和散乱的过失,心专一安住在对象上的能力增加。

  经由正念和内观,你可以持续地掌握对象,你有可能在六个月之内达到专注的禅定。刚开始时,你必须努力强迫自己的心放在禅定对象上;偶尔,你不再需要如此努力去做;然后你继续放松地去做;最后你无需用力遣除兴奋与散乱,自然地就专注在对象上。如果你能够清晰而持续地安住在对象上四个小时,你已经达到坚固的稳定性。身心的不利状态都消失,而达到一种身心柔软的乐。到这一刻,你已经达到宁静安住。

  宁静安住的特质

  宁静安住的心必须有着快速掌握对象的稳定性,只是如此还不足够。心还必须是清明的,但这还是不够。它的清明必须是强烈、警觉及敏锐的,连一点点迟钝都不允许。这些能够让心易于感受到宁静安住的微细调整,并不是很容易做到。在印度的达兰莎拉,有一位西藏人正在修行专注的禅定,他告诉我专注禅定的培养比他在中国坐牢还要困难麻烦!因为很难,所以谨慎的准备是很重要的。逐步地做,不要太强迫自己,特别是开始时,否则你有可能会变得很烦恼,甚至精神崩溃。在此,目标是日常修行,你选择一个禅定的对象,在专注于它时,试着达到并且维持稳定、清明及强烈度。

  专注于心的本身

  经由每天对心本身的禅定,也可以达到宁静安住。现在对心做观察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加强你在死亡时展现澄明心的力量。首先要确认心的灿然和知道的本质未受念头的污染,然后专注于其上。这是许多种等级的无念当中的一种(在第十章中,我会描述心究竟本性的禅定)。

  要准备专注于心的自身,需要累积正面功德来克服情绪的障碍,就像稍早时所谈到的慈悲的建立。下一步,是要熟悉自心本性。最好的时间是在清晨,你刚刚醒来而所有的感官尚未作用之前。在你眼睛尚未张开之前,注视着或者向内看意识的自身。这是体验心澄明本质的一个好机会。不要让你的心想着过去,也不要让它追逐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反而要让心活泼、清晰、没有任何意识,就是如此。在新与旧之间的空间,发现心自然、不造作、灿然及知道的本性,不受念头所影响。当你能够如此安住,你会了解到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切的对象、任何的概念,而且心有着一种仅是灿然和知道的本性,也就是仅是体验的本性。

  在你认识到心的本性就是灿然和知道之后,要安住于它。利用正念和内观的力量,安住于这个境界。如果一个念头生起,只要研究它的本质,概念就会因此丧失力量而自动消融。有时用一点儿力气,可以防止一个念头完全形成。更有可能的是,当你已经认识心的基本、无为、无造作本性,念头在形成时即会消融;而且即使它们生起,它们的力量也不大。要知道,就像是大海中的波浪是水所造成的,念头是由心的灿然、觉知的本性所造成的。透过每日持续的修行,念头会弱化和消失,毋须用力。

  这种禅定练习本身会使你的心敏锐,增加你的记忆。这些特质在心灵修行之外,不论是对于事业、机械工程、照顾一个家庭、或者做为一个老师、医师或律师,都是有帮助的。这个修行对日常生活中的愤怒也有帮助。当你被激怒,你可以专注在愤怒的本性上,并且由此逐渐地损毁它的力量。

  这种精神训练的另一种好处,就是身心的亲密联系。当你年轻及身体状况良好时,心是有力量的。那时候开始训练特别有价值,即使当你开始老化,经过身体的改变,心依然是清新而正面的。人脑是一个特殊的天赋,如果因为忽视而使它变弱,让它的力量随着年龄衰退,一直到像动物般,而唯一的工作只是照顾身体,则是很可惜的。对修行者而言,先前的精神训练,特别是对心的专注,对临终这一天来说是很重要的准备。你的心必须保持清明和敏锐,以便在死亡的阶段,或者至少是投生到下一世时,可以使用正确的技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迟钝的心意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个好的来世的最真实保证,就是在死亡的阶段能够修行。

  在决定你下一世的个性上,投生之前的心意状态非常具有影响力。也许你在一生中累积了很大的福报,但如果离去时心是迟钝的,这会伤及你下一世投生的形式。另一方面,即使你在此生犯下一些有遗憾的行为,然而当你临终时,如果你有所准备,并且决定尽量利用这个机会,那么你的下一世绝对会好。因此,要努力训练心智,让心智清新、灵敏及敏锐。

  达到精神宁静的其他技术

  在困难的情境下,我们很容易就变得情绪化。在我们每日所面对的情境里,佛教提供了很多技术来释放压力,寻找宁静。这些技术根据个人和情境而有所变化。用分析性禅定的力量直接面对问题,比逃避问题来得更有效果。以下是这个技术的某些例子:

  # 当你面对困难时,要尽可能去克服,倘若它不能被克服,那么你要思索这个麻烦是因为你此生或前世的行为所致。了解到苦是来自业力,会带来一些祥和,因为这透露出生命并非不公正。否则,欠疚和痛苦似乎是没有意义的。

  # 刚开始时,一个困难似乎很坚实而难以解决,直到你检验它的真实本性为止。试着去了解你生命中苦的类别。凡夫的身心具有苦的本质,就像火的本质是热和燃烧。我们学习如何运用火的本性,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学习在生命中如何运用苦。

  # 从一个广阔的视野来考虑困难,如果有人指责你,你与其痛骂,还不如想像这个指责可以把你“珍惜自我”的锁链放松,并未由此加强你关怀他人的能力。把恶劣的情境重建为有助于自己心灵发展的力量;这个技术很难做到,如果能成功就会很有力量。

  # 当你嫉妒或是想加害他人时,不要想这个人坏的特质,而要思考他的优点。大部分人都是有好特质也有坏特质,很难找到一个人全面都是坏的。

  # 思索自性空(也就是自性为空,指缺乏固有存在性),这是最深切的分析性禅定。在以下三章中,我会加以探索。

  或者,为了暂时的休息,你可以用安稳禅定:

  如果你不能停止担忧过去或未来,那么把注意力转向你呼吸的吸气和吐气。或者持诵这个咒语:嗡玛尼呗美吽。因为心不能同时专注在两件事情上,所以这两个禅定都可以使先前的担忧消逝。

  对我来说,所有的宗教似乎都可以从佛教的禅定技术中得到利益。专注于一的禅定能够有用地应用在许多情境里。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可以从专注于心与增加记忆上得到利益。

  日常修行摘要

  一、选择一个禅定的对象,然后把心专注于其上,试着达到并维持稳定、清晰及强烈度。避免散乱和昏沉。

  二、有时候,确认心的根本状态没有受到念头的污染,在它本身的状态中是单纯的灿然(唯明),也就是心知道的本质。以正念和内观安住在这种境界。倘若一个念头生起,则研究念头的本质,这可以让念头丧失力量而自动消融。

  第四部、修行智慧

  8、检验生命和事情是如何存在

  在心灵修行中的智慧概观

  若你为了他人而非自己,要生起成佛的慈爱和悲悯,首先你必须透过确认痛苦的类别来挑战痛苦;这就是第一圣谛。从我们出生到死亡,我们承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变易的痛苦,以及无法控制的缘起遍满的痛苦。第二和第三圣谛引领我们了解到苦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是否可以被遣除。苦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也就是错误地认为生命和物象是天生就存在。这一章将指出,生命与物象事实上是这样存在着。

  我们都具有一种有根据而正当的自我(或我)感,然而我们又额外有一种误解,以为这个“我”是天生即存在的。在这种迷惑之下,我们认为这个自我是依着自己的力量存在,根据自己的本性而发展,能够自己建立自己。这种固有存在的感觉,甚至可以强烈到使这个“自我”以为它是独立于身、心之外的。比如说,如果你因为疾病而衰弱,你也许会认为可以与一个健康的人交换身体;同样地,当你的心迟钝时,你会觉得可以与一个心很敏锐的人做交换。倘若真有这样一个能够自己独立存在而发展的自我,那么在精神的分析下,我们会越来越清楚,“自我”究竟是以身或心而存在,还是以身心和合而存在,或者是有别于身心而存在。这样的分析对所有的现象也是一样的。而我们“找不到”的这个事实,就证明了这些现象并非依着自己的力量而存在,它们并非自己建立自己。

  在一九六零年代,当我正在思索宗喀巴所写的“找不到”,以及一切现象事实上全部依赖概念时,他的话就像闪电穿过我的胸腔一般。这一段文字如下:

  一条染着颜色盘绕成圈的绳子看起来就像一条蛇,在昏暗的环境下看到这条绳子,念头生起“这是一条蛇”。对这条绳子来说,当被看成是蛇的那一刻,绳子的部分以及全体没有一丝一毫是蛇;因此蛇仅只是由概念所建立。同样地,当“我”的念头依着身、心生起时,不论前念和后念刹那的持续集合,或者是同一时间部分的集合,抑或各个分开的部分,或者是各个分开的集合,在身、心当中没有丝毫部分是“我”。同时,也没有丝毫有别于身、心而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我”必然仅仅是依着身、心的概念而建立的,而不是由自己个别所建立。

  这个冲击持续了一阵子,接下来的几周当我见到人的时候,他们就像是魔术师的幻象,看似天生存在但我知道他们并非如此。那个像闪电击过心脏的体验,很可能是尚未到达完全有效和无可争论的证量之前的一个阶段。这也是我了解到烦恼情绪真的有可能止灭的时候。目前我在早晨对空性做禅定,然后把体验带入日常生活。在想或说“我”时,就像“我会如此做”,通常都会引发那种感受,但我依然不能说自己对空性全然了悟。

  一个怀抱着自性有的意识不具备有效的基础。一个有智慧的意识深植在实相中,了解到有情众生和一切的现象,包括身、心、建筑等,其自性为空;这是空性的智慧。了解到实相恰恰与认为自性实有的错误概念完全相反,智慧逐渐降服了无明。

  遣除以为事情之自性为有这样的无明,然后你可以防止像是欲望、仇恨这些烦恼情绪的生起。因此,痛苦也可以被遣除。除此之外,在遣除全知的障碍之前,空性的智慧必须伴随深刻关怀他人的动机(以及慈悲的行为),这种蒙蔽全知的障碍甚至在潜意识中也倾向认为现象虚幻的表象其自性为有。因此,全面的心灵修行需要培养智慧,伴随着大慈悲与开悟的愿望,同时视他人比自己更为重要。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的意识才能可能转化为佛陀的全知。

  无我

  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两者都修行禅定,以期达到快乐与去除痛苦,在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两种系统里,详细检验的核心对象就是这个“自我”。某些接受来世的非佛教徒承认身、心的暂时性,但他们相信一个恒常不变、一元的自我。虽然佛教徒接受来世,但他们认为没有这样一个坚实的自我。对佛教徒来说,智慧训练的主题就是空性或无我,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恒常、一元及独立的自我;说得更微细点,所有的众生和其他的现象中其自性为空。

  两种真理

  要了解无我,就必须了解一切存在的事情都包括在两种真理中。那就是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我们在周围所看到与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不同的因和条件,可以从好变成坏,或是从坏变成好。对于许多的现象,我们不能说它们天生就是好或坏,事实上它们只是比较好或比较坏、比较高或比较低、比较美或比较丑,这都是由比较而来的,并不是它们天生就如此。价值是相对的。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事情的显现与它们实际的状况是有距离的。举例说,某件事看起来是好的,由于内在本性与现象的不同,当受到条件影响时可能会转坏。在餐馆看起来很好的食物,对你的胃不一定这么好。这清楚地象征了现象与实相之间的距离。

  这些现象本身被称为世俗真理,在意识上被认知而不超越现象之外。但是,同样的物象具有一种内存的性质,被称为究竟真理,它允许经由条件而有所改变。一个智慧的意识不会只对现象感到满足,会分析并找出现象的自性是滞就像它们显现那样的实有,但发现它们缺乏实有的自性,在现象之外发现其自性为空。

  空于什么?

  对空性或无我的理解,首先要确认的是那一个现象是空的。不了解所否定的是什么,就无法了解它的空无、空性。你也许认为空性就是没有,但不是这样。只是阅读佛法经典,很难确认与了解所否定的对象,我们所要否定的对象就是佛经中所说的真实成立或自性为有。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当你在阅读中再加入自己的检验时,我们日常看事情的误谬就越来越清晰。

  佛陀多次说,由于一切现象是相互依存而生起,因此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存在是依赖其他的因和条件,以有它们自己的组合。举例说,一个木头桌子并非独立地存在,事实上依赖很多因素,比方说树、制造的木匠等,也依赖它自己的组合。如果一个木头桌子或任何的现象并非相互依存,倘若它是依着自己成立的,那么当你分析它时,它本身的存在性应该更明显,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证实了佛法这样的分析。现今,物理学家持续发现更细微的物质元素,但依然无法了解它的究竟本性。空性的了解是更为深刻的。

  你越深入了解一个无知意识是如何看待现象的存在,你越会知道现象是不存在。然而,你越深入认识一个智慧意识了解了什么,你对自性为空就越能肯定。欲望和仇恨是由无知所控制,因此不能无限地生起。

  物象是否存在?

  就如前面所说的,透过分析来寻找现象时会找不到,你会怀疑这些现象究竟是否存在。但是,从直接的经验中,我们知道人和事会引发乐与苦,同时它们也有益和有害的。因此现象确实存在,问题是如何存在?它们本身不具有独立存在性,但却依靠很多的因素而存在,包括一个能将它们概念化的意识。

  它们存在但自身却并非独立存在,那么它们必然是依着概念化而存在。但是,当我们看到所现起的现象时,它们看起来完全不是以这种存在的方式现起。物象看似本身独自成立,而并非依赖一个概念化的意识。

  当你训练智慧的建立时,不论是对于你自己、另一个人、你的身、你的心,或者任何东西,你是透过分析来找寻它固有的实存性。你不是对现象做分析,而是对物象的固有自性做分析。因此,你并非了解到物象不存在,反而你发现找不到物象的固有自性。物象的存在与分析并不冲突。现象确实存在,但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方式存在。

  在分析之后所剩下的就是相互依存的现象。举例说,当你检验自己的身体时,你否定其自性为实有,所剩下的是一个依赖四肢、躯干及头的身体。

  倘若现象是空,它们能作用吗?

  当我们想到物象时,我们是否错误地相信它们本身独立存在呢?答案是:“是的”。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现象。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棵树:无可否认地它看似固有存在,但是:

  一、我们可以想着树其自性为有。

  二、我们可以想着树其自性为空。

  三、我们可以想着树,而不去想其自性为空或自性为有。

  这三者中,只有第一是错的:其他两种理解的模式是对的,虽然第二和第三种的显现模式是误谬的,也就是说树看似自性为有。

  倘若物象其自性为空,这是否表示它们就不能作用呢?如果因为物象的本性是空,就即刻下结论,认为它们无法有作用,也就是不能引起乐或苦、有利或有害,那么这便是最糟的误解,也就是虚无主义的见解。印度的瑜伽学者龙树在他的《宝鬘论》中说道,虚无主义者绝对不会有好的来世,而一个相信自性为有的人,虽然他的这种见解也是错误的,但会有一个好的轮回。

  容许我做解释。你必须要对行为的结果有一种信仰,好让你在此生择善而弃恶。暂时,你可能很难去了解空性的微细见解,而不陷入虚无主义的陷井,你无法了解到现象是依着因和条件(因缘相依)而现起。为了心灵修行的进步,现在最好暂时放下对空性的透视。即使你误以为现象其自性为有,你依然可以建立因缘相依的理解,然后把它应用到修行中。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偶尔会教导现象和众生其自性为有。这样的法教是佛陀经教中的开示,但它们不是佛陀自己最终的法教。为了特定的目的,佛陀有时要宣说并非最后的法教。

  意识是如何被误导?

  由于一切现象显现出是依着它们自己而成立,所以我们所有凡夫的觉受都被误导。只有在完全专注中对空性直接体验时,才不会有错误的现象。那时候,主客二元对立与现象的多元化消失,只有空性显现。在这样的禅定之后,众生与现象再度错误地依着自身独立现起,但是透过对空性领悟的力量,你认清到现象与实相的落差。借由禅定,你认清了现象与理解这两者的错误模式。

  现在让我们回到重点。我们所有人都有一种“我”的感觉,但我们必须了解到它仅是依着身心而被指定。佛陀所指的无我是缺乏了恒常、一元及独立的自我:说得更微细,这可以指涉到任何现象其自性为空。但是,佛陀确实珍惜那一个存在于刹那间改变的自我,那一个存在是依着身心续流而被指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根据地感觉到“我”,当佛陀弘扬无我教义时,我们指的不是自我的非存在性。根据这个“我”,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拒绝痛苦。当我夸大自我与其他现象的感觉,认为它们的自性实有时,我们就会陷入许许多多的问题。

  日常修行摘要

  要练习确认众生与物象是如何错误地现起,做以下的练习:

  一、观察一个项目。比方说,你在店里注意到一只手表,观察它的显现是如何在改变;当你对这手表越来越有兴趣时,看看它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具体;最后当你买了它,同时认为这就是你的东西时,看看它是如何显现。

  二、省思自己是如何在自己心中现起为自性实有。然后,再思索他人与他人的身体如何在自己心中现起。

  9、中道

  专注与智慧,两者皆需

  佛法的经典告诉我们,当对空性有所领悟时,自性为有的幻觉就会减弱,但这不会是在单一简短的领悟之后就能产生。如果你没有成就专一的禅定(也就是心的宁静安住),你不能只用空性的理解来根除自性为有的幻觉。你需要一再地应用分析,透过专注的禅定,你的心变得坚强、深沉、稳定,能够在空性中专注,如此能够逐渐减弱对实相错觉较为粗糙的层面。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经典与下三部瑜伽,都说内观(智慧)的先决条件就是宁静安住(专注的禅定)。宁静安住中所用的稳定禅定,以及内观所用的分析性禅定,在禅定的对象上没有什么区别。这两者的差异在于,从宁静安住的状态中观察空性需要身心柔软,此柔软是经由对空性做稳定禅定而来,然而在内观中观察空性需要身心更为柔软,这是由对空性作分析禅定而来。

  虽然把空性做为对象可以达到宁静安住,但这是针对那些已经了解空性的修行者而言。通常,修行者首先要成就专一的禅定,然后透过理性分析而得到空性见解。

  对推论的需要

  所有的佛法学者都同意透过分析的推论过程,从基本、共享、直接的觉受中,可以导致一个推论的结果(概念性的理解)。让我们举以下的推论为例:

  由于因缘相依,一棵植物并非自性为有。

  你首先思索一棵植物,因为它是依靠着特定的因和条件(比如一粒种子、土壤、日光及水分)而产生,所以它是依靠因缘而生起。但最终,推论的过程还是要靠直接的感觉来验证,否则推论无法成立。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植物的改变——它们成长、成熟最后枯萎。如此说来,推理是盲目的,因为它必须依赖感官的直接接受,否则就无法成立。推论依靠理论的推敲,最后透过直接觉受安歇于基本的、共享的、无可争论的经验上。

  所知的物象可以被分为明显的、略微明显的、略微隐晦的,以及非常隐晦的。为了了解非常隐晦的主题,必须依赖经典,但就算是这一类型的推论,只引述一个经典的说法来做为其他的根据,则是不充分的。你必须做以下的分析:

  # 在这个主题上,经典之间是否有任何内在的矛盾。

  # 关于此一主题,经典的陈述与明显的直接觉受之间是否有任何矛盾。

  # 关于此一主题,经典的陈述与透过基本推论的了解,两者是否有任何矛盾。

  因此,即使以经典为根据的非常隐晦的例子,也是需要分析的。

  在信任度的建立上,佛陀建立了四个步骤:

  一、依法而不依人

  二、关于法,依义而不依字。

  三、关于意义,依决定义而不依诠释义。

  四、关于决定义,依真理直接体验的智慧而不依二元的理解。

  佛陀同时说:

  我的话如同黄金般,经过烧炙、切割有磨擦,

  被出家众及学者们所接受,

  这是在仔细分析之后,

  而非出于对我的尊敬。

  在推理的过程中,为了克服一个错误的观念,首先陈述一个错误见解的荒谬结论,然后再提出有证明的论述,是很有效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习逻辑,有一位学者曾经告诉我,不论是与一个主张自性有的佛教徒辩论,或者是自己做分析禅定,采用三段式逻辑论述像是“我的身体其自性为空,因为它是因缘相依生起”,是一种颇为软的方式。采用荒谬的结果,像是“我的身体不可能是因缘相依而生起,因为其自性为有, ”,所做的陈述冲击比较大,因为一切现象相互依存地生起,对佛教而言是基本的。

  相互依存与空性的一致性

  佛陀自己在说明经典时,以及龙树和他的心灵之子提婆、佛护、月称在论述经典时,都会采用现象相互依存生起做为建立空性的最后推论。这表示现象一般说来并非不存在,而无常的现象是可以产生作用的。

  当佛陀教导四圣谛时,首先他确认了真实的痛苦、来源、止灭及道路,然后说:

  要认清苦,但却没有东西可以被认清。要扬弃苦的来源,但却没有东西可以被扬弃。要实证止灭,但却没有东西可以被实证。要禅定于道路上,但却没有东西可以被禅定。

  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在世俗上,四圣谛中有些元素是要有效地被认清、扬弃、实证及禅定,但在究竟上没有要认清、扬弃、实证及禅定的东西。从究竟实相的见解上,这一切都超越活动;在空性中每样事情都是同一味。就是这样,佛陀提出了两种真理,也就是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

  一切现象,也就是因和果、行动和行动者、好和坏等,仅只是世俗性的存在,也就是名义上的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地生起。由于现象是依赖其他的因素而存在,所以它们不是独立的。这一个缺乏独立性或者是自性为空,就是一切现象的究竟真理。当你开始不满足于现象而已,然后用分析来探测表象的底层时,你就能够了解真实空性。

  当你透彻了解到现象与空性时,就能了解到它们彼此是和谐的。现象不排除空性,而空性也不排除现象。不能理解这一点,你可能会相信善和不善,因和果等,但却无法相信空性。同样地,你也许认为自己了解空性,但却无法相信因果,也就是无法相信依着条件所生起的利或害、乐或苦。如果没有正确了解,空性及现象看起来会彼此妨碍。

  现象是自性空,因为它们的存在是依赖其他的条件;反过来说,现象能够作用,因为它们是自性空。如果现象不是自性空,那么就不能被因和条件的影响,它们就不会改变。这也就表示,它们不能造成快乐和痛苦、利益和伤害。也就不可能有善与恶。

  对相互依存生起有着全然理解,也就能带来对现象及自性空的双重了解。自性有和完全不存在这两种极端,就会因为这双生的了解而当下被清除。知道现象生起可以避免落入虚无主义的极端,允许物象及众生在此世界中运作,允许业力因果的作用。知道现象是相互依存而并非依着自身的力量存在,可以避免落入相信自性为有的极端。透过对这两种真理的理解,你进入了中道。

  心经

  物象与自身空性的关系是什么?有一本陈述圆满智慧的经典,也就是《心经》,谈到了这个甚深的主题。《心经》是大乘佛教国家,像是中国、日本、韩国、蒙古、西藏及越南等地,每天禅定和念颂的主要经典。为了对治问题的根本,佛陀以简短而有力的方式叙述所需要的智慧,伴随着利他的动机和慈悲的行为,由此而能成就全知的佛。以下是《心经》的全文(译注一):

  顶礼薄伽梵般若波罗密多。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蹴山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薄伽梵入观照深妙品三昧。

  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神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皆空而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及无意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就无不得。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时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与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嗲雅他。嘎嗲嘎嗲。波罗嘎嗲。波罗僧嘎嗲。菩提娑哈。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于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哉。善男子,是乃如是。是诚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作是修习。一切如来,亦皆随喜。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暨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

  宣赞佛旨。

  色与空性

  从印度和西藏对于《心经》的论述中,针对《心经》中间的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将提供一些想法。这个简洁的陈述包含了许多的意义:

  一、一切的人和事都依赖于他们的因和他们的组合成分,无法独立于这一切之外而能存在。他们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他们的自性为空。因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地生起,他们具有一种空性的本质。

  二、反过来说,由于众生以及事情都不具有独立性或自性,他们必须依赖其他的因素,他们必然就是相互依存地生起。

  三、“形色的空性”与形色是不相离的。形色本身是因着条件的出现而合成及解体,他们自身的本质自性为空。

  四、自性空就是他们最终的实相,他们安住的状态,他们最终的存在状态。

  五、总而言之,由于缺乏自力存在的原因,形色的合成及解体、增和减等就成为可能。像形色这样的现象被认为是从空性界中生起。

  因此,《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这当中指出了空性与相互依存而生起这两者是和谐的。

  简而言之,形色并不因为空性而空,形色本身即是空。空性并不表示现象是空于某样东西,事实上是其自身的自性为空。色即是空表示形色的最终本性就是自然的自性空;由于形色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它们是空于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空即是色表示此一自然的自性空,也就是缺乏自主的原则,使形色可以成为空的游戏,或者是从空当中依着条件而建立色。由于形色是空性的基础,空即是色;形色现起正如同空性的反映。

  在我自己的经验中,事情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它们的自性为空,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相较于因为事情是空,它们一定是相互依存的生起,这比较难理解。近来我经常思索龙树在《宝鬘论》中所说的:

  一个人不是地,不是水,

  不是火,不是风,不是空,

  不是意,不是它们全体,

  除此之外那人是什么?

  首先想身体的物质元素,像是地(坚硬的东西)、水(流质)、火(热)、风(气),以及空(像是食道这样的空间)是否就是自我。接下来他检验意识,然后他检验这一切的集合集是否就是自我,最后修辞华丽地问,除此以外是否可以有自我。这以上都没有办法找到自我。

  龙树并没有即刻作出自我不真实的这个结论,反而在偈语之后他立即说,自我并非不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地生起,是依着上述的六种要素所建立。然后基于此一依存的事实,他做出了自我并非真实的结论:

  由于有情生命是六种要素所构成,

  一个人是非真实的。

  在此,“非真实”并不只是表示,在六种要素中或之外找不到所要寻找的自我。龙树要说明的是,虽然心意领悟到自性为空,见到此一纯然的欠缺,但是同一个心灵有着一种理解,也就是自我是相互依存的生起。我感觉到,他表达方式充满了冲击力,避开了执着于自性为有的极端,同时也避免了执着于自我完全不存在的极端。

  就像手的两面,当在检验它的甚深本质时,看到其他自性为空,然而从另一方面去看时,见到了现象本身的显现。它们是一体。因此,色即是空,而空即是色。

  你必须要能了解空性的意义也就是相互依存生起的意思,这两者是深深地相关联。当你对于空性的内观越来越清晰时,你就能够见到物象是依赖因、条件及它们的组合而生起,它们带来愉快与痛苦,因为它们的自性为空。如果你感觉到一切都没有用,因为它是空的,你就是错把空性当做虚无主义。正确理解空性,就表示领悟到我们应该如何依赖因和果。自然且完全了解空性,就表示甚深现象与空性无二。

  空性的意义是奇妙的,是不是?对于自性为有这一个错误概念,空性是一剂良药;而它本身也有助于对因果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对空性真实了解。光靠听闻和阅读是不可能解释空性领悟的重要性。必须透过长时间的努力,配合上戒律的修行,也就是慈悲与避免伤害,透过向佛、菩萨及其他老师的祈请来克服障碍,我们需要许多正面的善因。

  日常修行摘要

  经常思索现象是如何依着因和条件而生起,同时试着看这是如何有别于人和事显现为坚实的存在、依着自己而独立存在、自性为有。倘若你倾向于虚无主义,多加思索相互依存的生起。如果在专注于因和条件的同时,你具有强化现象自性为有的倾向,那么就要多强调相互依存与这种坚实显现之间的矛盾。你也许会从一边被拉到另一边;中道是要花时间来寻找的。

  译注一:此处所引用的版本,是参考贡噶呼图克图所译的《新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诠释》

  10、心与心的甚深本性

  在关于般若智慧的一本经典中,佛陀做了以下甚深的陈述:

  在心当中找不到心,心的本性是澄明(也就是光明)。

  要了解这句陈述的多层意义,首先要确认什么是心,分析它更深刻的本质,同时检验善与恶的效果如何发生。让我们检验这句陈述的各个部分。

  一、“在心当中”这一句关系到心是什么,也就是心的澄明和认知的本性。在第七章的“专注禅定”中,我们谈到心的灿然和认知的本性,虽然此一本性在心的每一刹那中都存在,我们必须要放下前念,同时不要再起下一念,以此业确认它。

  二、佛陀说“找不到心”,这指的是此一灿然和认知的本性并非最深、最后的本质。心的究竟本性就是“澄明”,它的自性为空。

  也许你会认为佛陀是指心并不存在,这不是他的意思。我,做为解释者,正透过我心的作用在诠释这句话,而你,读者,透过你的心正在阅读。我们总是在使用心,而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只是我们对它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虽然对心做确认是很困难的,但它是存在的,同时也被自己分析,看看它是否就是自己最深刻的本质。

  很清楚心是存在,但既然它不是自己的最后本质和基本的天性,那么心存在的状态是什么?它甚深的本性就仅仅是自性为空。这就表示污染心的错误垢染,像是无明、贪欲及仇恨都是暂时性的,也因此它们与心是相离的。我们应该了解到这些烦恼是表面的,并非存在于心的本性中,我们也就能看到心甚深本性就是澄明、空性。

  垢染是表面的,心的本性是澄明

  佛陀经典中对于“垢染是表面的,心的本性是澄明”这句话,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方法,这并不是说佛陀的开示是如此模糊,因此你可以随意做解释,事实上它是有许多隐然和显然的意思。在无上瑜伽密续中,你可以有很多方式来诠释深奥难懂的陈述;你可以从字面上的意义、一般的意义、隐藏的意义,以及它最后的意义去解释。

  要辩明佛陀所说的“垢染是表面的,心的本性是澄明”,与密续结合起来,我引述《密续幻化网》中的《文殊真实名经》:

  圆满诸佛由阿字中生起

  阿是我上种子字

  从上面所说的四种意义中,对于这一句陈述,我曾做一般意义的解释。在梵文中“阿”字是否定词,它表示空性,也就是缺乏或否定自性为有。《密续幻化网》中说“圆满诸佛由阿字中生起”,这表示诸佛从空性本体中醒觉;换句话说,诸佛从自性而空的禅定中生起。透过禅定,垢染在实相界(自性空)被消除。由“阿”字所象征的空性是至高的主题,因此《密续幻化网》中说“阿字是无上种子字”。

  从无上瑜伽密续的观念来说,“阿”字指的是不坏的明点,在这个不坏的明点中,佛身得以成就。在无上瑜伽密续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心中不坏的明点而令佛境生起。这可以增加我们对“圆满诸佛由阿字中生起”的了解。

  什么是不坏之明点?那就是非常微细的气与非常微细的心相融无二。心知道物象,然而气也就是内在的能量,引发意识投入到物象。由于此一缘故,心气相融无二时意识也会转变。

  无始的心

  意识并非物质,它不具有颜色或形状,也不具有物质有碍的特质。它本身就仅仅是灿然和认知,当它遇到了特定的条件,比方说物象现起而感官健全地作用,它会对物象做思索。心刹那刹那的改变,显现出不同的面向,这表示是在因和条件的影响下作用。

  一个心的生起是依存着前面一个同类型的心,而这又需要一个无始的心意续流。如果心的产生不需要依赖前一刻的心,那么就表示一个心可以随时随地产生,这是荒谬的。同样地,倘若意识不是经由稍早意识的续流而产生,而是由某些物质所产生,那么它不是荒谬地永远被产生或它永远不会被产生,这同样是荒谬的。这表示意识就是稍早意识的持续。

  因为意识是根据前一刹那的意识,在它的续流中是无始的。意识是无始也无终。此一续流也令心意能够转化为更好的状态。当精神的续流进入不纯净的状态,我们的经验也就受限于轮回的各道中。当精神的续流突破了不纯净的状态,我们可以达到涅槃。就是这样,一切现象都是心的巧思或游戏;轮回中的不纯净现象,就是不纯净心的游戏;涅槃中的纯净现象是纯净心的游戏。

  心的误谬状态是依于无明

  因为“在心当中,找不到心;心的本性是澄明”,像是欲望和仇恨等不纯净状态,并非心的本性,所以它们是因为心的无明(也就是错误怀抱自性为有的意识)而产生,此一无明也许是在现前当下所发生,也可能是延续稍早之前的无明。心的一切误谬状态的根源就是有误解的意识。无明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对它所注意到的物象有误解、有错误,在根本上没有确实根据的认知。

  有误解的觉知和有确实根据基础的觉知,这两者对现象的理解是相反的,因此它们彼此是相害的。当你在修行中逐渐习惯于正确的态度,心的误谬状态自然会减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

  佛法的系统奠基在自然矛盾上。我们希望快乐而不愿意痛苦,我们所寻求避免的痛苦主要是奠基在精神的态度上,而由于精神痛苦的来源是直接或间接的烦恼情绪所使然,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是否有任何对抗它们的力量。比如说,如果愤怒招致痛苦,那么我们必须寻找一个相反的力量对治愤怒,而对治仇恨的就是爱和慈悲。虽然仇恨和爱与慈悲全部都是意识,但它们对相同的物象却有相反的理解:它们的领悟是相反的。同样地,如果一个房间太热,除了引进冷之外是没有办法可以减少热的。就像热与冷彼此相克,纯净与不纯净的精神状态也是彼此相克;你发展一方的程度也就是消减另一方的程度。因此,遣除心的误谬状态是可能的,对治的方法是存在的。

  世俗与究竟的融合

  心的本身是世俗真理,心的实相,也就是自性为空是心的究竟真理。这两种真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就如同心是究竟真理与世俗真理两者相融无二。它的显现是世俗真理,而它的自性为空是究竟真理。

  最后的实相是透过对相互依存而生起的推论来了知。比方说,因为心是相互依存而生起,因此心是自性为空。当你透过相互依存而生起的推论来理解空性,你会领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生起和空性的无二相融;你觉知到显现和空性是和谐的。

  世俗现象的相互依存而生起的显现,由于有着这么广大而多样的显现,所以提供了一个弘扬慈悲法教的环境,这被称为“广大道路”。由于空性是一切现象的最后本质,安祥、超越概念化,而且是同一味:所以现象的自性为空,提供了被称为“甚深道路”法教弘扬的基础。借由禅定的培养,慈悲的广大面向与空性的甚深这两个道路成为不可分离的,在你心续中的误谬状态会被转化;它们慢慢地被遣除,而佛心和佛身的殊胜功德现出。

  透过动机和智慧的联合培养,可以达到佛境;然而动机和智慧在佛境中都有它们个别的烙印。动机培养的结果是成就了佛的形身,这是为了圆满地利益的缘故而存在。智慧培养的烙印就是佛陀的真实身(法身),这是圆满你自己的发展。动机和智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首要的动机就是为了他人而成佛,经由爱和慈悲的启发,修行慈悲的行为像是布施、戒律、以及忍辱。智慧的主要形式就是一个高智能的意识,领悟到自性为空。

  佛法的基础有三个面向,世俗和究竟这两种真理是基础,从这两种真理现出了道路,伴随着动机和智慧的双生元素,这两者各自与两种真理相关联。在道路上前进的结果,就是实证了佛的形身和法身。把这所有的归纳起来,在两种真理——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的基础上,你修行着道路上的两个特质——动机和智慧,它们会引领人得到结果,也就是佛的形身和法身。

  日常修行摘要

  一、确认心的灿然和觉知的本性不受念头所蒙蔽。

  二、一再地控测心的甚深本性,透过思索心依赖于因缘和组成部分,包括思考心中所想时间的长短完全依赖这一个时间稍早和之后的部分,把心的自性为空,也就是空性显现出来。

  三、尽量领悟心的显现与其自性为空的一致性;看看这两者彼此如何互补。

  第五部、密续

  11、本尊相应

  在佛教中基本上有两类的修行,也就是经教和密续的修行。而我们之前所谈的都是经教的修行。密续的特殊目的是为了要提供一个更好的道路,如此具格的修行者能够更快地去服务他人。在密续中,想像力的力量被约束用在修行本尊相应的禅定中。在此修行中,你想像(一)将自己平常所显现的心,也就是充满了麻烦情绪的心,转换为一个有着慈悲动机、纯净智慧的心;(二)把自己平常所显现的身体,也就是由血、肉及骨骼所组成的身体,转换为慈悲智慧之身;(三)建立一种纯净的自我感,这完全依赖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纯然显现的身心,一切都是为了利他。这种独特的密续修行,需要你以佛身、佛的事业、佛的功德,以及佛的净土来做为自己的观想,这被称为“将想像力做为心灵道路”。

  让我们思量一个关于这个修行的疑虑。你认为自己拥有佛陀的功德,这是你目前所不具备的。这是否是一种正确的禅定?是正确的,你的心正在了解实相,从这当中你现起为本尊。从这个观点来看,你的心是正确的。就算你现在不具有,但你正在蓄意想像自己具有神圣身。这是一种想像的禅定,在内心深处你并未相信自己事实拥有纯净的心、身、自我;依着理想身心的清晰想像,正在培养做为本尊的感觉,慈悲地救助他人。

  做为密续的一位特殊的修行者(佛陀特别为这一类修行者传下密续修行),修行者必须有着敏锐的根器,同时也已经达到领悟空性的稳定智慧,或是对加速活化这种智慧已经预备好。只修行一般密续,其条件没有那么严厉;然而要从事任何一个阶段的密续修行,都要有一个为了他人而觉醒的强大修行动机,同时觉得要很快速地做到这一点。

  在密续修行的一开始,建立宁静安住的基本方法就是对你自身做禅定,观想它就是本尊。当你在作本尊身禅定时,首先观想空性,尽可能觉知到自性为空。当你已经适应这样的状态,你运用这个心做为本尊现起的基础。心,领悟到空性,现起为本尊及其周围。首先你对空性做禅定,从这当中本尊现起,然后你专注于本尊上。

  就是如此,本尊相应包含了智慧和慈悲的动机;单一意识中包含了对空性的领悟,以有为了利他而慈悲现起的本尊形象。在经教系统中,虽然也有智慧和慈悲动机相融无二,但是智慧的修行仅只是被动机修行的力量所影响;而动机的修行也只受到智慧修行力量的影响。它们并非包含在同一意识中,而密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这两者包含在同一意识中;在单一意识中包含了智慧和动机,也就是密续修行得以快速成功的原因。

  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对于密续只有盲目的信心。那时我开始真正阅读宗喀巴对空性的解释。然后在移居到达兰萨拉之后,我在道路、空性及密续方面更加努力学习和修行。因此,在这接近三十岁得到一些空性体验之后,才开始了解本尊相应的意义。

  有一次在达兰萨拉的主寺中,我正在做密集金刚的本尊观想,这是无上瑜伽密续中的本尊相应。我的心持续停留于法本的念诵,而当法本中出现“我自己”这几个字时,我完全忘掉了平常这个身心和合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就是所观想的密集金刚,一个崭新纯净的身心和合。这就是密续瑜伽自我确认的核心,这个经验让我肯定,假以时日我可以达到经典上的殊胜而甚深的境界。

  灌顶

  在密续修行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从之前伟大上师处得到加持。在经教的修行中也有加持,但对密续而言它是非常要紧的。要进入这些加持的首要途径,就是透过灌顶之门。密续分为四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无上瑜伽密续,每一个都有自己个别的灌顶,让心成熟以便修行,而且每一个也都有自己的禅定。

  你在哪里接受灌顶?在一个坛城中包含了理想的环境和圣众们,这些都是慈悲和智慧的化现。在四部密续中有着各类复杂的坛城,有些是图画的绘制,有些用彩色沙做成,还有一些包含了特类专注的坛城。

  为了在瑜伽密续或无上瑜伽密续坛城中,接受灌顶或发下誓言,主持仪式的上师必须是全然具格的。四部瑜伽密续全部都特别强调上师的功德,这符合佛陀对于道上不同阶段的上师资格所给与的祥细描述。同时要记得佛陀的告诫,就是依法不依人;你不应该被一个老师的名声所冲昏。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非常了解教义和修行。

  信约和誓言

  在下两部密续,也就是事部和行部密续中,并没有很清楚地指示在灌顶时就必须要发下密续誓言;但是却有非常多的信约需要遵守。然而,在上两个密续,也就是瑜伽密续和无上瑜伽密续中,在接受了灌顶的全部面向后,在信约之后还必须发下密续的誓言。瑜伽密续和无上瑜伽密续有十四个基本誓言要遵守,还有很多违誓需要防范,在各自的道路上各有不同,甚至基本誓言也有些微的不同。密续修行的主要关注在于,要克服视自己和周遭现象为平凡(为了要克服这一切为平凡的概念),你观想自己具有佛陀的身、佛的慈悲事业、功德和住所。因此,大部分信约都是与取代凡夫现象的理想现象有关,同时阻止你将自己、你的慈悲、环境想成平凡。

  除了个人(个别)解脱的特定誓言限期是二十四小时之外,其他所有个人解脱的誓言都必须一生遵守(虽然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己的誓言还俗)。相反地,菩萨与密续的誓言只要没有犯下一个根本的违誓,是要一直遵守到最高觉醒为止。

  一个人首先要遵守解脱的戒律,然后是菩萨的戒律,最终是密续的戒律。遵守菩萨和密续誓言的在家居士,也遵守个人解脱的在家誓言。十一世纪在印度盛行的《时论金刚密续》,后来也成为西藏新译教派的主要密续,此密续说倘若有三位密续的老师,一位是守在家居士的誓言,另一位是守出家沙弥的誓言,第三位则是守出家全戒的老师,那么守出家全戒的老师要较其他两者为高。这表示甚至在密续的系统中,也十分看重出家的戒律。密集金刚密续中说,外在应该遵守个人解脱的修行戒律,内在应该保持对密续修行的喜爱,如此经教与密续修行就能结合。

  以性做为道路

  透过个人解脱戒律中禁止邪淫,让我们开始思考在密续道上性欲的角色,个人解脱之疲乏的戒律完全是奠基于不伤害的原则。在世亲所著的《俱舍论》中,祥细确认了特定的邪淫:对于男性而言,禁止与他人妻子或尚住在家中的女性同居;对于女性而言也一样,禁止与他人的丈夫或尚住在家中的男性同居。有些人荒谬地提议,由于世亲经典是从男性的观点来解释十恶,因此一个女性在行恶的时候是没有错的,因此对女性是没有限制的!

  对于佛教徒来说,倘若修行者有着坚定的智慧和慈悲,则可以运用性交在修行道上,因为这可以引发意识的强大专注力,目的是为要要彰显与延长心更深刻的层面(稍早有关死亡过程时曾描述),为的是要把力量用在强化空性的领悟上。否则仅仅只是性交,与心灵修行完全无关。当一个人在动机和智慧上的修行已经达到很高的阶段,那么就算是两性相交或一般所谓的性交,也不会减损这个人的纯净行为。在修行道上已达到很高程度的瑜伽行者,是完全有资格进行双修,而具有这样能力的出家人是可以维持住他的戒律。

  有一位西藏瑜伽的高人,当他被别人批评说吃肉和喝啤酒时,他说是向坛城的本尊献供。这样的密续修行者将自己观想为本尊,在一个完整的坛城中,领悟到究竟的本尊就是究竟乐,也就是乐和空性的无二。同时,他说自己的双修是为了建立真实的知识,而这也确实是他的目的。这样的修行者不但能够将肉和美酒做为心灵用途,甚至能交人类的粪便和尿做为灵性的用途;瑜伽行者的禅定将这一切转化为真正的甘露。对于你我们这样的人,这一切是超过我们的想像,只要你还没办法转化粪便与尿,就不应该做这其他的!

  正是为了这个原因,佛陀在道上建立了一系列修行阶段,初期阶段是个人解脱的戒律训练。如果你过着像比丘或比丘尼一般的生活,你的行为就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基础,不会有过度分心的危险。就算你不能完全遵守那些誓言,也不至于太危险。然后单纯地修行、修行。一旦建立了内在的力量,你可以控制四种内在的元素,也就是地、水、火有风(如果加上内在空的元素,就是五大元素)。一旦可以完全控制这些内在的元素,你也就可以控制外在的五大元素,然后你可以运用任何的东西。

  在道上,性交如何可以有帮助?意识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较粗糙层面的潜力是有限的;而更深、更微细的意识层面则是有力量得多。我们需要接触到这些较为微细的心意层面,要如此做,我们需要让粗糙的意识暂时停止和减弱。要能达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内在能量的流动上做巨大的改变。虽然在打喷涕和哈欠时,心意甚深层面会短暂出现,它们显然是无法被延长。而且,之前也需要具有展现更深层面的经验,如此当它们在熟睡时出现就可以运用,这正是性可以有作用之处。在性当中,有能力的行为透过特殊专注的技巧,可以延长甚深、微细及有力的状态,然后把它们运用在空性领悟上。但是,如果你是以一种凡夫的心态进行性交,则是没有利益的。

  佛陀不需要用双修,在坛城中所描绘的本尊通常是双身相,这并不是说诸佛依赖双修得到快乐,诸佛自身具足快乐。在坛城中自然现起的本尊双身相,是为了利益敏锐根器的众生,他们可以利用伴侣和双修的乐来修行密续的快速道路。同样的,密续的金刚持现出祥和面及愤怒面,但这并不表示金刚持有双重人格,金刚持永远是完全的慈悲。他各种不同的自然显现是为了修行者。当在修行过程中运用欲望和仇恨这些烦恼情绪,金刚持显现的样子正是修行者所应禅定的。

  要控制这些强大的情绪,使它们进入心灵修行道,修行者不能观想他们具有释迦牟尼佛的祥和身,需要的是本尊相应。比方说以仇恨为例,必须想自己的身体为凶猛,金刚持自动地显现出适当的忿怒相,来指示修行者应该如何禅定。同样地,在双修瑜伽中,如果修行者有能力运用由注视、微笑、拉手或从双修欲望中所生起来的乐,他们必须修行适当的本尊相应,他们不可能观想自己是释迦牟尼,一位出家人。不同金刚持其显现的目的,并非为了吓修行者,或者让他们产生欲望,而是要教导他们如何照着那些形象做观想,最终能够克服烦恼的情绪。一尊佛能够合宜地自然现起而无需费力,显现的形身是为了随顺他人的需求,而并非为了此尊佛。从佛自身的观点而言,佛已经圆满了自我的法身,在此法身中恒常安住。

  要记住密续的戒律是奠基于个人解脱与慈悲的戒律之上,为的是能更快速服务他人,密续是一条更快速的成佛道路。

  日常修行摘要

  由于密续最主要的修行就是要转化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环境,以及你的事业,所以观想自己具有慈悲的动机、一个纯净的身和行为来利益他人,是有帮助的。

  第六部、修行道上的步骤

  12、证悟之道的概观

  逐步前进

  一位修行者如何透过智慧动机的禅定来培养道路,逐步前进至佛境?在《心经》中,佛陀简短而甚深地说明了修行道路的各种阶段。“嗲雅他。嘎嗲嘎嗲。波罗嘎嗲。波罗僧嘎嗲。菩提娑哈。”意味着:“如是,前进,前进,超越前进,完全超越前进,觉醒成就。”要我们更仔细地检验以上的这段说明,首先,“嘎嗲”(前进或去)是谁在前进?是这一个“我”或“自我”被指出依着心续而前进。你从哪里前进?你从轮回中离去,轮回就是受到污染与无效情绪所影响的状态。你前进到什么?你正在前进到具有法身的佛境,永远超越痛苦和痛苦的来源(也就是烦恼),以及由此烦恼情绪所建立的先天倾向。你是依着什么样的因和条件来前进?你是依着智慧和慈悲无二的道路前进。

  佛陀告诉修行者要去到彼岸。从修行者的观点来说,轮回是在近的这一边,就像在手边一样近;而涅槃(也就是超越痛苦的状态)则是在遥远的另一岸。

  五道

  当佛陀说:“嗲雅他。嘎嗲嘎嗲。波罗嘎嗲。波罗僧嘎嗲。菩提娑哈。”(如是:前进,前进,超越前进,完全超越前进,觉醒成就)这是告诉修行者在五道上前进:

  嘎嗲——资粮道;

  嘎嗲——加行道;

  波罗嘎嗲——见道;

  波罗僧嘎嗲——修道;

  菩提娑哈——无学道。

  在这五道上,让我们来确认心灵前进的本质:

  一、刚开始的资粮道是什么?这一个阶段就是,当你的主要修行是以利他为动机,然后累积了大量功德时。虽然你正在做悲智无二的修行,但对空性的领悟尚未到过所称的“由禅定中生起的状态”,在此一状态中,安住的禅定和分析的禅定彼此相互支援。在此一道上,你达到强而有力的专注禅定,然后正朝向一种从禅定中生起的对空性领悟的状态。

  二、当你达到一种由禅定中生起对空性领悟的智慧状态,你就进入加行道。对这种状态越来越熟悉,伴随慈悲动机的培养,在加行道的四个阶段(包括了暖位、顶位、忍位,以及世第一位),你逐渐更清楚地觉知空性的显现。

  三、最后直接领悟到空性,没有受到任何微细二元化现象的污染(已经全部消失)。这也就是见道的开始,是关于现象甚深本质真相的初步直接领悟。在大乘中,此时就是菩萨十地的开始;菩萨十地之所以被称为“地”,是因为它们之上会有殊胜的心灵功德。在见道和修道期间,会个别克服两种障碍,一种是知性障碍,另一种则是本来就在的障碍。知性的心境是因为执着于错误系统所致。比方说,有些佛教学派的追随者相信,现象因着自身的特质而世俗性地存在,他们根据无稽的“推论”认为,如果现象不是这样建立的话,它们就无法作用。这一类错误的概念受到没有依据的理论系统所污染,被称为人为的或知性的障碍。就算你没有从此生错误的概念化思想中染上新的倾向,但每一个人的精神续流中,都有着过去世执着于错误观念所建立的倾向。相反地,本来就在的错误心境是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从昆虫到人类,自无始以来,不依赖任何错误的经典和推论而自动地运作。

  四、经由“见道”可以遣除知性后天或人为的障碍,然而本来就在的障碍是比较难克服(因为从无始以来你就被这些错误的心境所制约),因此必须透过对空性持续做禅定才能被遣除。因为这样的禅定必须透过长时间反复地做,所以这个阶段就被称为修道(也就是禅定之道)。你稍早已经对空性做了禅定,但是“修道”指的是长期熟悉之道。在这一个阶段,你通过了菩萨的九地,在十地当中,前面七地被称为有垢染,最后三地被称为无垢。这是因为在前面的七地,你依然在清除烦恼的障碍,因此这七地尚未被净化。透过第八地的第一个部分,你清除了烦恼情绪,剩下的第八、第九及第十地让你能够克服全知的障碍。

  五、透过金刚般的专注达到菩萨的第十地,这是十地之顶但依然有需要克服的障碍,你可以有效地摧毁到达全知智慧前非常微细的障碍。你心灵的下一刹那就成为全知的意识,同时心的甚深本质成为佛的法身。这是第五道,也是最后的无学道。从非常微细的气或能量(此时心气是一体),各种纯净和不纯净的有形身像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自然现起;这些都被称为佛的形身。这就是佛境,是众生快乐和救助的泉源。

  让我花一点时间来讨论许多关于女人是否能成佛的误解。在经教大乘中,并没有说女人不能成佛。不过,经典中说道,在累积功德的修行中,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你所努力累积的业将成熟为佛的相好庄严;此时根据经教大乘,拥有强壮的身体是有助益,因此你自然会有一个男性的身体。这些经典同时说,在成佛之前的最后一世,必须要拥有一个男性的身体。然而,无上瑜伽密续中说(这被称为是最后的系统),一个女人不仅只能成佛,同时她还能够在此生就成佛。

  佛境的功德

  在各种形式的佛教中,修行都是奠基于脱离轮回的愿望上。在大乘中,还要加上利他的成佛动机。在密续中,借由增强专注禅定的技术,也就是宁静安住和内观的无二相融,可以达到佛境:在这种境界中的一切障碍,也就是烦恼障(妨碍轮回解脱)与对全知的障碍(妨碍成佛)已经被清除。

  佛的功德被描述为不同的“身”,这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 法身,为了圆满自己利益

  # 形身,为了圆满他人利益

  形身可以依据它们向众生所显现的净垢程度,而区分如下:非常高级的修行者可以面见报身;其他等级的修行者可以会唔各类的化身。法身也可以被分为两类,也就是自性与殊胜智慧身。自性又可再进一步分为本来清净的状态,以及客尘(也就是偶发)清净的状态。根据许多不同的观点,殊胜智慧身可以再进一步区分,弥勒的《现观庄严论》祥载二十一组无垢的殊胜智慧,而这二十一组又再分为一百四十六组。

  为了长期修行

  这是一个有关根、道、果的简短解释。根就是两种真理(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依着根而建立的道包括了动机和智慧,道上的果就是佛的形身和法身。具有此一修行道上的概观是有助益的,但要记住证量的产生是透过许多因和条件,这包括正确的了解、功德的累积,以及障碍的克服。如果你首先没有累积功德和净化恶行,而只想做禅定,是很难得到领悟的。因此,努力完成每一个先决条件是重要的。

  要完成这些先决条件,不只是说做满某些修行的数字,或者完成三年三个月的闭关(就像有些人的想像的,很多闭关都是这么长),或者其他的期限。你必须累积资粮,然后净化障碍,直到能生起某种的领悟。你也许一生都要这样做,为的是改善未来世。有时候由于知识的欠缺,那些长期闭关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完成了闭关,最后会有着很高的我慢。我慢的增加会带来愤怒、嫉妒,以及竞争性的增强,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那些只具有教义书知识的人,这并非容易的事,烦躁情绪是诡计多端的。

  修行不只是做两周或两年,应该是许多世和许多劫都在进行。我们在某些经典中读到,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累积福报和智慧,才可能达到觉醒。如果你能够正确地思虑这句陈述,在经历困难的情境时,它能鼓励你采取一种耐心、持续的态度。如果知道这一点会令你感到难过,这有可能是因为你十分关怀他人,希望能快速的成佛,这也可能是勇气不够的征兆。不努力是不可能开悟的。对此不相信,表示你正怀着某种形式的自私。

  这是道上的整个过程,虽然西藏人也许没有装在皮夹中的财富,但他们拥有这个保存在心中的财富!各种宗教所说的善愿是不足够、不够充分的,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们;然后我们能够知道它们教导的真实价值。一位佛教徒倘若在寺庙中禅定,但在寺庙外却无法实践那些静虑的观念,那就是不好的。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才能看到修行的真正价值。当我们快乐,并且一切事情都顺利时,修行似乎就不是那么紧急,当我们遇到无可避免的困难,像是疾病,老年,或者其他沮丧的情境时,控制忿怒和情绪化的感觉就变得重要,然后利用你的善心来决定如何忍耐和平静面对问题。

  倘若能如此修行,我们第一个愿望是希望克服困难,如果不能,至少问题不要干扰我们精神的祥和。这很好,对不对?你面对着情境,然后保持着内心的祥和,不吃药或者试着将念头转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周末和假期如此感到有趣!一周五天你都非常忙,努力赚钱,然后周末带着钱去很远的地方,然后好好享受!这表示你要让自己的心远离问题,但问题一直在那儿。

  倘若你有很好的精神态度,你不需要转移自己:当你能面对情境,同时分析问题,那么就像在水中的一大块冰,它慢慢融化。如果你诚意地修行,你会体验到它真实的价值。

  根据佛陀自己的话,他的开示会在此延续五千年;在五千年结束时,佛法最后会被佛陀自己的化身所摧毁,因为到了那一天,佛法不再有价值。然而,在无量的世界体系中,像我们这样的世界体系有上十亿个,它们当中有些才刚刚传入佛法,有些则是佛法已衰退。佛法总是继续在某处住留;觉醒者永远不消失,法教永远不消失。

  日常修行摘要

  全书中日常修行摘要全部集结在此。此刻你可以专注在适合自己程度的练习上,或者在一周互换练习。耐心练习一段时间,你将对修行越来越熟悉,你的生命也将更有意义。

  个人(个别)解脱戒律

  —、尽可能检验自己的动机,甚至地早上起床时,为你的一天建立一种非暴力、非辱骂的样貌,晚上检验白天的做的事。

  二、注意到你自己一生中有多少痛苦:

  # 从疾病、衰老及死亡而来的身心痛苦,都是你自然会试图避免的。

  # 有此暂时性的经验,比方说吃喝美食,它们本身似乎是快乐的,但如果继续沉迷就会变成痛苦;这就是变易之苦。当一个状况从快乐变成痛苦,要思索这初始快乐所揭露的甚深本性。执着于那样表面的快乐,只会带来痛苦。

  # 思索你是如何陷入一个遍满制约条件的过程。那个过程是完全受到业力和烦恼情绪的影响,而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三、检视身体的构造,包括皮肤、血液、肉、骨骼等,逐渐地对自己的身体建立一种更深刻而实际的观点。

  四、仔细分析自己的生命。最后你会发现,你很难把变成机器人或追逐金钱当做快乐的替代品,来不当使用生命。

  五、在面对困难时,采取正面的态度。想像以感恩来处理困难情境,你正在预防自己未来可能必须体验的悲惨业报。想像那些承受同一类痛苦的人,你正在承担他们的重担;把这当做一种意念的练习。

  六、经常评估贪婪、愤怒、嫉妒及仇恨等感觉的正面或负面效果。当它们的效果很明显是非常有害时,你将得到结论:这没有任何正面结果。

  你要继续分析,逐渐地,你的信念会加强。反复思索愤怒的缺失,你将领悟到愤怒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决定将可以让你的愤怒逐渐降低。

  七、认识到苦的范畴,研究它的原因或来源,确认苦的来源就是对人和物的真实本性的无知,而无知会导致欲望,仇恨等。了解到痛苦可以被遣除,它可以被消灭至实界中。思索到这种真实的止灭,是经由修行戒律、专注的禅定及智慧等真实道路而达成。

  八、注意自己对食物、衣服及住宿的执着,在居家信徒的生活中,实践出家人的知足修行。对适当的食物、衣服及住宿感到满足。以多余的闲暇时间来做禅定,如此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

  九、在身体上或语言上,培养一种避免伤害他人的强烈欲望,无论你是否被侮辱、受窘、被斥责、被使唤,或者被打。

  关怀他人的戒律

  为培养慈悲而做以下五个步骤的观想:

  一、保持平静和讲理。

  二、在你的或前方,想像另一个自己是执着以息我为中心。

  三、在你的左前方,想像一群可怜的人,他们是一群与你不相关的受苦众生,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四、从你平静而有利的观点来观察这两边。现在想:“两边都要快乐,都想扬弃痛苦。两者都有达到这些目的的权利。

  五、思量着,通常为了长远的利益,我们愿意做短暂牺牲,因此左方大多数受苦众生的利益远较右方单一我执个人来得重要。注意到,你的心自然转向更多数量的从生这一边。

  怀抱证悟大愿的仪式,首先作七个预备步骤:

  一、礼赞:观想释迦牟尼佛在你面前的空中,四周环绕着无数的菩萨,充满虚空。向他们礼赞。

  二、献供:对所有的佛和菩萨献出所有最美妙的东西,包括你的身体、你的资源,以及你所有的功德,不论你自己是不是拥有这些。

  三、忏悔:对身体、语言及意念由于伤害他人的意图所造成的恶行,以不隐瞒的精神,生起忏悔,同时许愿未来不再重蹈覆辙。

  四、赞叹:从心底深处赞叹自己与他人的善行。对此生和过去世所做的好事感到高兴,思索着:“我真的做了一些好事”。对他人的美德包括诸佛菩萨的美德,也感到高兴。

  五、恳求:为了所有受苦大众,要求已全然开悟而未弘法的诸佛弘扬法教。

  六、祈愿:祈祷诸佛不要入涅槃!

  七、回向:将这六种修行回向给获得最高证悟。

  现在是怀抱证悟大愿修行仪式的核心部分:

  一、心中生起为众生而成佛的强烈愿望,观想有一尊佛在自己面前,或是以自己的根本上师做为佛的代表。

  二、下的词句念诵三遍,就好像你是随着佛陀在重复念诵:

  直至证悟我皈依佛、法、僧。

  经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积,为度众生愿成佛。

  在此生为了维持并加强这种甚深得利他心,要做以下的练习:

  一、不断忆起发愿为众生而证悟的利益为何。

  二、把每天白天分成三部分,晚上分成三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中抽出一点时间,或者自己从睡眠中醒来,修行第五章所说明的五步观想,也可以每天早上用一个时间来观想这些步骤三次,为时大约十五分钟,晚上再同样做一次,也是十五分钟。

  三、心中避免忽略任何一个众生的福祉。

  四、尽量用好的态度去从事具德行的活动,并且对实相的本质培养一种粗略的理解或是保持如此去作的意愿,然后去实践。

  在未来世保持和加强这甚深利心:

  一、不要对任何人说谎,除非透过说谎可以对他人有极大的利益。

  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人走向利他主义的证悟。

  三、以尊敬心对待所有众生。

  四、永远不要欺骗别人,并且总是保持诚实。

  最重要的是不断思索:“愿我有能力能够帮助所有众生。”

  专注的禅定

  一、选择一个禅定的对象,然后把心专注于其上,试着达到并维持稳定、清晰及强烈度。避免散乱和昏沉。

  二、有时候,确认心的根本状态没有受到念头的污染,在它本身的状态中是单纯的灿然(唯明),也就是心知道的本质。以正念和内观安住在这种境界。倘若一个念头生起,则研究念头的本质,这可以让念头丧失力量而自动消融。

  智慧

  练习确认物象和众生是如何错误地显现,尝试以下的方法:

  一、观察一个项目。比方说,你在店里注意到一只手表,观察它的显现是如何在改变;当你对这手表越来越有兴趣时,看看它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具体;最后当你买了它,同时认为这就是你的东西时,看看它是如何显现。

  二、省思自己是如何在自己心中现起为自性实有。然后,再思索他人与他人的身体如何在自己心中现起。

  三、经常思索现象是如何依着因和条件而生起,同时试着看这是如何有别于人和事显现为坚实的存在、依着自己而独立存在、自性为有。倘若你倾向于虚无主义,多加思索相互依存的生起。如果在专注于因和条件的同时,你具有强化现象自性为有的倾向,那么就要多强调相互依存与这种坚实显现之间的矛盾。你也许会从一边被拉到另一边;中道是要花时间来寻找的。

  同时,

  一、确认心的灿然和觉知的本性不受念头所蒙蔽。

  二、一再地控测心的甚深本性,透过思索心依赖于因缘和组成部分,包括思考心中所想时间的长短完全依赖这一个时间稍早和之后的部分,把心的自性为空,也就是空性显现出来。

  三、尽量领悟心的显现与其自性为空的一致性;观察这两者彼此如何互补。

  密续

  由于密续最主要的修行就是要转化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环境,以及你的事业,所以观想自己具有慈悲的动机、一个纯净的身和行为来利益他人,是有帮助的。

  虽然我的知识有限,体验也很贫乏;但我已尽力希望帮助你们了解佛陀法教的全貌。在这些篇幅中任何你们认为会有帮助的,请尽量执行它。倘若你是遵行其他的宗教,任何你认为有助益的,请采用它。如果你不认为它有帮助,就别管它,让它去。

  译者后记

  今年初,我应允了两家出版社的翻译工作,很巧地,这两本都是杰仁波切的著作。上半年我由于肌腱炎,翻译工作一再延宕,直到暑假才把第一本有关杰仁波切讲解大圆满的书译完,接着即刻著手翻译这本《修行的第一堂课》。在这本言简意骇、非常实用的书里,杰仁波切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不觉地一再赞叹这位伟大的心灵导师实在是太善巧、太慈悲了,他能够把佛法如此广大而精深的修行之道浓缩精简,让所有的人不论是否相信佛法,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佛法是深奥的。事实上,佛法的世俗化是自西元第三世纪起,当阿育王开始广传佛法时,一般普罗大众才得以亲近佛法。历代的祖师们不但以身力行法教,同时也试图以当时的语言引领大众认识佛法。因此,当杰仁波切如此渊博的上师,尝试以最现代而直接的方式,来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时,他深深地开启了我们这些多年学习佛法的学生。

  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杰仁波切令佛法现代化的原则,我试图以最白话的方式,来呈现佛法中较隐晦的语言。其中,最让我寻思的就是clear  light  与 luminous 的翻译。传统上将前者译为“明光”而将后者译为“光明”;这样的翻译是无误的,因为在藏文中也是这样的意义,但这样的翻译却有可能误导,至少我自己多年前就曾为此困惑过,许多老师告诉我此一明光并非物理现象的光,但却没有适当的语言可以描述此一境界。我为此思索多年,前年再度请教宗萨仁波切,此clear light 是否直指知道或觉知的本身时,他很高兴地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于是,我与许多位学佛多年并从事翻译工作的好友,像张惠娟、曾庆忠、徐安湘,以及多位师叔如严师叔、张师叔,对此进行讨论。最后,我请教在台湾弘法多年的吐登仁波切与堪布觉嵋,确定此一状态实指无垢染,清澈澄明的状态。于是,我决定将clear  light 译为“澄明”而将 luminous  译为“灿然”,但为了慎重起见,我在“澄明”之后再附上传统的译词“光明”,在“灿儋”之后附上“明亮”。

  感谢在翻译过程中协助我最多的声川,也感谢沈希行替我校稿。译文中若有不如人意之处,皆是我的不足。最后,愿以翻译此书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皆能离苦得乐。

  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