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24-125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24-125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廿四卷A面

  【「以不能忍现在微苦,极力引生恶趣无量大苦因故,故应自念我极愚痴而自羞耻,励防莫瞋。」】

  那么进一步呢?观察这个有境,就是瞋这个有这个瞋,谁有啊?他来伤害,或者来怨害,我有这个瞋。啊!你观察了这一点,不管是从他至自,你都不应该瞋。下面解释。说他来怨害你啊去发生瞋恚啊,这个为什么原因啊!因为对这个苦而不能忍受,如果你这样而要发瞋的话,实在啊不合理。的的确确的我们所以要发瞋的原因,因为他来伤害我们不能忍受,对不对?这个道理是千真万确的。如果是这个道理这样的话,你去观察一下的话,那我们绝对不应该,不应该瞋。下面说你不能忍现在的一点点小苦,是,我。这样,嗳呀!不能忍受。结果呢这一点点小苦你不能忍受,然后呢你发脾气,发一念的瞋心的话,结果啊引生恶趣无量大苦。哦!你这样想到的话,会不会做啊?啊!是绝对不会做啦。故应自念啊,嗳呀!我这个人真是愚痴到极点啊。不但是愚痴而且羞耻啊!嗳呀!真是见不得人啊。人家说起来你这个人是大笨蛋。啊!我自己还不服气,自己观察我真是个大笨蛋。啊!那时候你会怎么样啊。我相信你们真的了解了以后啊,大家都会一样,这两个眼睛刚开始长在这里,学了佛法长在头顶,等到你真正了解佛法以后呢?你那个眼睛跑到那里去了,哎哟,见不得人了。原来我这么的差啊!羞耻。千真万确的。你还会瞋吗?当然不会瞋,当然不会瞋。所以,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会发瞋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忍这个苦,结果你发了瞋了呢结果造将来无边大苦。换句话说我们常常说的贪眼前一点小利啊是亏了大本。这个做生意人目的是干什么?要赚钱,嘿嘿,结果他贪了小利啊亏了大本,却做这种生意,这个生意人是大愚痴蛋。现在这个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啊!那时想到这里了解了这个,嗳哟!羞耻。啊!不可以,不可以。所以啊努力去防,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发脾气。昨天晚上啊,我们讲温习这个了凡四训的时候啊,讲到下面,第一个要慈,哪!在这里。所以你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啊。为什么?我要让你们温习的真正原因在这里。你不要看它的浅近哦!他所提出来的那个问题本身却有它的价值。这个地方我们更应该进一步说,道理是一个,用浅的地方,下士。深一点,中士。最后上士。就看你怎么引申法。所以我们现在真的要学的时候,第一也应该要发慈心。然后呢那有什么好处啊?慈心一起啊!那个慢心就消失掉了。然后那个烦恼就消失掉了,你那时能如理观察等等。然后呢你那个知见啊,不知不觉当中一直在邪见当中。哪!现在那个邪见就拿掉了,这个是其它的。现在我们还是顺着原文说下去。

  【「如云:『于现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瞋恚,地狱众苦因。』」】

  既然这样,你眼前的小小的苦,都不能忍耐的话,你就应该努力破掉那个大苦的地狱因啊。这个很明白啊,对不对?哦!这么一点的小苦你忍受不住,那个时候真正的有血性的丈夫志,是,我不能忍受,然后呢从这个地方引申,我一定要破那个大苦的因。所以叫人无远虑是必有近忧。你应该看远大的地方,从这个地方,不管眼前什么任何一件事情啊,你就不会眼前那个境界上面转。那反过来眼前那个境界,正是策发你如理思惟观察的这个力量都来了,这一点了解不了解?啊!至于说怎么样把眼前那个境界,策发你如理思惟的,留在下面这个谛察法忍,或者思择法忍当中解释。啊!那真好啊。我们继续说下去。

  【「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恶业之果,由受此故尽宿恶业。若能堪忍不造新恶,增长多福,他似不顾自法退衰,为净我罪而行怨害,故于怨害应视其恩。」】

  耶!来了来了,就这个话。啊!它这个怨所生的苦是什么?由于我宿生恶业的果啊。所以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它伤害了我的话,我把以前的宿恶业啊把它还清楚了。嗯!好啊。还清楚了无债一身轻啊,而且不但如此啊,你如果能够在从这个地方,从此切断这个恶法,能够勘忍不造新恶的话,还增长多福,哦!好极了,太好太好了,这是我自己方面。至于说对方呢?他呀不顾自法衰退,他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做不到,他这样就发脾气,他这样的发脾气瞋恚的话,在法上面是衰退了。他是衰退了,而对我呢?净了我以前的罪。嗯!他净了我以前的罪,而且增长我很多的福。在这种状态当中,它这个怨害啊,我们不但见不到怨害啊,还见到它对我们的种种的恩啊。对不对?嗯!这么个好法。所以你会不但欢喜啊而且会感激啊,你简直找不到一点点可瞋的地方,懂不懂?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啊,这个是对生忍哦。对法忍等等它下面告诉我们,譬如说我们身体上面受的病啊,或者遭了什么啊,它也同样的理由去观察,啊真好。

  【「如本生论云:『若有不思自法衰,为净我恶而行损,我若于此不堪忍,忘恩何有过于此。』」】

  耶,对了,对了,就这个。啊!他啊!不是不了解对他自己法衰、现在净我的恶来行那个损恼啊。这个地方我假定说不能忍,还忘恩不了解的话,啊,那这个忘恩没有比这个更厉害了。

  【「入中论云:『许为尽昔造,诸不善业果,害他忿招苦,如反下其种。』如为医重病当忍针灸等方便,为灭大苦而忍小苦,最为应理。」】

  那么入中论也这么说,这样的做,人家来伤害我,这是什么?我如理了解了以后,许,就是啊接受的,实际上也是这样的状态,这个是清净我、净除我往昔所造不善的种种恶业之果。啊,现在呢?我对这一点哪不能了解、不能忍受,还反过来继续发脾气,那么这样的话呢?不但不净,还要下这个将来苦因之种,感将来的苦果,这个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的。这个就像现在我们有重病,重病去看医生的时候,个医生一定在我们身上针灸、吃药,这种小苦啊要忍受,忍受了这个小苦啊,那个病大病就消失掉了。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修那个忍辱是最好不过的,是最为应理啊。所以我们现在说不能忍啊,实在颠倒,做为一个世间人是理所当然,他本来在颠倒当中。现在修学佛法的人,还在那里谈这个道理的话,啊那实在是太没有法器啊。嗯。

  【「观察所依不应瞋者。」】

  那么最后一段。

  【「一观能害因及有过无过。」】

  那么他这个观察那个有境,就是这个人啊,以什么原因而伤害呢?这个我们进一步去观察它,也不应该瞋,也找不到发脾气的原因。说你观察能害的因,以及这个有没有过失,啊你不管那一个去观察都不应该,下面就是来观察。

  【「如云:『他器与我身,为应于谁瞋,如人形大疮,痛苦不耐触,爱盲我执此,损此而瞋谁。』」】

  他这个有境,就是这个人啊,这个人所依的,那么什么呢?他器,换句话说这个瞋所依的器。就换句话说这个器的话就是什么呢?啊,譬如说我这个茶杯装着水,现在呢他这个人装的这个瞋烦恼。哈哈,这个同样的道理啊。这样换句话说他那个瞋是他。他的身体跟我的身体,在这个里面,你到底应该对谁去发脾气啊。要晓得这个东西是什么?虽然是这个形状像人啊,实际上是一个大疮,为什么说大疮啊?往昔无始的惑业所感得的东西,这个东西的的确确是大疮啊。我们现在治疗它啊,这个恶业所感得的痛苦不耐触,因为它是恶业所感得的嘛!所以的的确确啊,嗳,你耐不住挡不住任何,我对这个东西不认识啊。因为啊瞎了眼啊!是无明啊,所以啊为无明所使的爱执啊,嗳!是颠倒无比啊。现在呢人家来损害这个东西,你有什么好发脾气的啊,那是的确嘛。

  【「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瞋,其中谁无过,谁是有过者。』」】

  那么,前面那个感能害的因啊,其次观有过无过,或者是有伤害,来伤害你,或者有因为愚痴而瞋恚,换句话说,来伤害你的那个叫愚而伤害你,我呢?因为被他伤害而发瞋。这个里面到底是那一个有过,那一个无过啊?不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知道,分析了一下实在是一团糟,就是这样。平常我们一切状态当中都是这样。嗳啊!吵吵闹闹争争论论啊!大家都觉得你有道理,实际上呢那一个人有道理啊!实在找不到,实在找不到。想到这样的话真是觉得可笑,大笑三声。再不然的话呢?眼睛跑到那下面去,见不得人。好了,好了,赶快努力修学佛法。那个瞋是一点找不到,所以我们如果真的能够平常啊!这样去想的话,你心里真觉得快乐啊,真高兴啊,啊那个境界对方如果跑得来伤害你的话,来了,来了。啊!真是我的大善知识。佛告诉我很多道理啊!尽管告诉我了,没有这个境界不能成就我的忍辱啊!还不能成佛啊。所以你真正了解了这个道理啊!的的确确菩萨他不会待在极乐世界的原因,就是这个。待在极乐世界的话,你老停在那个地方,你没有办法圆满你的忍辱波罗蜜多,你没有办法还那个债啊。啊!现在所以努力学好了,跑到这个地方来的,对着这个境界,就行了。现在有常常有很多人来问我啊,他总觉得,嗳呀,到了极乐世界还要回来吗?啊!他总觉得不要回来才好。啊!现在你们慢慢的了解了,不是不要回来,要回来的,真正重要的到了极乐世界,把这个道理真正学好了。然后到那时候要留都留不住啊!这是千真万确,你眼看着人家在赚大钱,你停在那个地方一点进步都没有,他们得到这么大的快乐,你在这个地方呢小小的快乐,你当然不愿意做。啊!所以这个法,现在虽然还没有讲到,下面就说,谛察法忍,前面记得吧法思胜解,没有这个正确的认识不生意乐,就从这个地方来的。我们现在对这个法了解了以后啊。嗳哟!真欢喜啊,啊,现在这个欢喜听闻相应的。然后呢你多去思惟观察,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这个感受就来了。到那个时候,啊,原来这个法这样好啊。嗯!你就跟法相应了。这下面的话,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二观自所受者,若诸声闻唯行自利,不忍而瞋且不应理。何况我从初发心时,誓为利乐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摄受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摄受一切诸有情者,如是思

  惟发堪忍心。」】

  哦!现在呢我们自己所受的看看。说我们现在是要作的什么?利他菩萨。就是声闻单单只忙自利他都要忍啊,他不能瞋啊。说遗教经上面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对吧!这个白衣尚且不可以,何况你是个出家人啊。所以说声闻行者只管自利尚且不可以,何况我一初发心,发了心才跑得来作这个事情啊。发什么心啊?誓为利乐一切有情啊,要修利他行啊,那就摄受一切有情啊。既然是要摄受一切有情的话,你会发脾气吗?像前面所说的,你是医生耶,你要医那些为烦恼所使的众生啊。就这样。所以我以前听过这么一个公案,现在想起来真美。啊!有的时候,你可以当作医生这么的想,医那个发了神经病的病人。或者有的时候,你不妨看那个狗,然后呢那个狗哗喇,哗喇,咬你的时候,请问你是趴在地上跟那个狗对咬,还是怎么办啊。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趴下去跟它对咬的吧!因为我们是人么,对不对?我们现在是菩萨啊!比起它来还要高万倍啊!居然你趴在地上跟它对咬,那实在是愚痴到极点啊,你一点找不到了,那千真万确的事实,千真万确的事实。现在下面说。

  【「博朵瓦云:『佛圣教者谓不作恶,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骂为,此从根本破坏圣教,由此即是自舍律仪。』」】

  嗯!看看佛的圣教,佛告诉我们的基本什么?不要作恶,任何坏事情不可以,现在稍微有一点点怨害你就没办法忍受,就在那儿小的嘛破口大骂。大的嘛乃至于打架等等,这从根本上面就破坏掉了。这情况之下,第一个已经破坏,第二个你自舍律仪,你现在所受菩萨戒,比丘戒,不要说,乃至说受居士戒,乃至于说受三皈依,那根本就错掉了。

  【「圣教根本由此破坏,虽总圣教非我等有,自失律仪是灭自者。」】

  说整个的圣教,不是单单我有,但是对不起,你自己这样去做,从你应该作的事情上面推测的话,你是自己损害你,消灭你自己,这个消灭什么?消灭我自己的法身慧命,怎么可以啊。这个身体本身就是恶业所感得的。啊!你也莫可奈何,正趁这个恶业所感得的身体在,才了解了佛法,在这个上面增长自己的法身慧命,怎么可以啊保护这个恶业所感得的,而损害这个法身,绝不可以。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又云,『如翻鞍牛缚尾而跳鞍反击腿,若缓秋落始得安乐,若于怨害而不缓息,为其对敌反渐不安。』」】

  这个说从牛背上面跳下来,那个西藏人平常啊,通常都是牧这个牧羊民族,平常都是这样,这个因为我啊也不会骑牛也不会骑马,究竟怎么样不知道。不过晓得下来的时候,通常看见把住后面那个,这个叫做秋啊,这个马身上不是有一个鞍吗?这个马鞍就是我们骑的,它前面绑住的,绑在那个脖子里边,或者牛也是这样,后而绑着的,绑在屁股后面,我们下来的时候手按着这个,一个手把着鞍的前面一个把,马的话,一定。牛的话,不一定哦。按着后面那个把,这个绑在屁股上面的那个,慢慢的下来,所以缓秋落,这样的话,好。如果你急急忙忙,蹦一下跳下来的话,对不起,这个会反而伤害你,那么这个是说什么啊?是说对怨害来的时候,你要这样心平气和的来,不要急急忙忙的反应。实际上这个祖师就告诉我们的平常我们修行的经验。啊!修行的经验。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你做不到的。但是呢你只要能够不匆忙的立刻反应,你慢一点来的话,耶,行了,行了。我想我们人人都有这个体验,不要说修学佛法就世间人,如果说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能够稍微停一下的话,这个火气就灭它三分,说不定过了两天那个火气没有了。啊!如果修学佛法的人,你能够这样的话,那决定一点火气都找不到。不但火气找不到,你还快乐、还感激呢。这是我们必要知道的,所以眼前第一件事情,当境界现起的时候,你不要立刻冲动的对这个境界反应。那个时候最好的一件事情啊,把法理马上提起来,当然真正最好的是事前你一直在思惟这个法理,然后境界现前的时候啊,正在如法的这个思惟的现行当中,你就派上用场,就不会被这个境界而转去,尤其是在瞋境界上面,因为这个瞋,这个损害之严重是太厉害,太厉害了。下面。

  【「第二理应悲愍者。」】

  啊这个是这一课当中的两条。第一个是不应瞋,现在我们能够了,不但不瞋啊而且还应该悲愍,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这里念一下文就可以。

  【「谓当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无始生死,无未为我作父母等亲属友善,又是无常命速分离,常为三苦之所苦恼,为烦恼魔之所狂魅,灭坏自己现后利义,我当哀愍,何可瞋恚及报怨害。」】

  前面刚才说的是,这是说思惟的方式,啊!现在你把那思惟的方式运用在进一步,怎么了?至心思惟啊,说你发了菩提心,你发了菩提心怎么个发法?想起来没有错啊,从无始生死以来啊,没有一个人,没有做过我父母的,找不到一个人不是我亲友的。啊!这样的人,大家在这个轮回当中,为种种烦恼,引生种种的三苦,而且还在无常迅速当中,短短的生命,你看看,生命嘛又短促,啊然后呢?又受种种的苦,然后呢?这个苦的境界不知道还被这个烦恼魔啊所转,都是在那个狂乱当中,在这样的狂乱当中,他们都是什么啊?损害自己的眼前利益、以后利益。我现在是学佛的人,发菩提心的人,要救济他人的人啊,应该什么?哀愍啊!怎么可以瞋恚啊,乃至于由瞋恚而反报啊。啊!如果说,我们真正能够这样的如理思惟,不要说至心,你稍微如理思思的话,眼前啊,我们这种问题都没有了。以前我们常常说,你如理思惟,眼前问题都没有了,一层比一层深,啊,以前那个思惟,比现在的思惟,你们能不能比较的出来啊?现在更深一层,对不对?而现在这个深一层的,一定还在前面那个基础上面,前面讲什么?业感缘起的道理。哪!它还是从这个上面,不过前面解释的比较浅,越到后面解释的越深。所以道理是同一个,这样。当你浅的地方,慢慢慢慢的修学了,你的能力增强了,障碍减少了,那个深的才慢慢的可以。反过来说,你如果浅的地方不做的话,对不起!浅的都不做,或者不懂,你能够深的懂吗?如果浅的地方懂了不做,你就能够做深的吗?当然,所以我们现在啊,我自己感觉的,不必先说我是大乘,不必先说我是小,不是!不管大乘,小乘,这个先不必说,啊。不必说我要救无量无边的众生,不必说我要弘法,看看!这个法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面,产生了什么效果?对治了什么烦恼?这是都是非常眼前的,你在随时随地俯拾即是。早晨一张开眼睛来,一听见板声,你是不是觉得蹦!就坐起来。这样,还是说你趴在那里,哎呀!今天嗯还…还…还…等一下,等到你起来了以后,跑到那个佛堂里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哎呀!又在做那事情?还是你一心恭敬的这样。跑到斋堂里的时候,乃至于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人家对你不起,或者你自己身体不舒服,你是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它的?你在这地方一观察,问题解决了。你能够从这地方的小地方,慢慢的开始,那时候你才谈得到说你渐渐啊对佛法有一点认识,有一点了解,自己啊能够把握住这问题啊,解决自己。然后你到那时候去帮忙别人,是为时不晚,而且是真正有效。这是我深深的感受,要不然的话,讲了半天是越缠是越紧,这刚才说的。哎呀!大家讲很多道理,不讲道理嘛,反正是一个凡夫嘛,大家容忍也就算了,讲那个道理以后啊,看看每一个人都是面目可憎,你看我固然是面目可憎,我看你是更面目可憎。那就害了。好,现在我们继续说下去。前面是乐、苦之间,现在下面呢?利益等三,这已经说过了。「破除不忍障利等三做毁等三分二」,它也分两部分,「一破除不忍障誉等三。二破除不忍做毁等三。初中分三,一思惟誉等无功德之理,第二思惟有过失之理,第三故于破此应当欢喜」。嘿!妙啦!不但是能够忍受,而且啊还反而欢喜了。欸的的确确妙不可言!「若它赞我称我称誉,全无现法延寿无病等,及无后世获福德等二种利益。故彼失坏若不喜者则无屋用,沙屋倾塌愚童涕哭与我今者等无有异,应自呵责而不贪着。」我们前面所以不能忍的原因,为什么?因为他来讥笑我,他来毁谤我,这样。反过来我所要的,要的什么?要的他来称赞我。哦!我得到美好的名声,是!现在你看看啊!他称赞你,然后呢?你有好的这个声誉,当面的捧你、赞叹你,有没有什么用场啊?这些东西,能不能使的你现在啊,消灾延寿没有病。乃至于现在得到利益,还有后世,有没有?一点用场都没有!对不对?他给你赞叹了几句,你肚子不会饱,赞叹了几句你病不会好,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廿四卷B面

  赞叹了几句,你寿不会长,眼前也没有用,后面也没有用,哪,既然如此的话,失坏掉了你也不必懊恼啊,不必懊恼啊,因为这个东西是没有实际上用场的,没有实际上用场,他是恶用的,就像实际上譬如这个房子,这个房子有实际上用场的,现在你从沙堆出来的这个房子啊没有实际上的用场的,对不对,所以我们真实了解的人啊,那个沙堆的人我们不在乎。可是这个愚童,那个玩小孩子玩得很起劲,你把他那个沙堆弄掉了以后,哎唷,那个小孩子哭啊闹啊等等啊,我们现在对于上面那个事情生起不如理的反应,就等于这个愚痴的小孩子一样啊,等无有异啊,所以想到这里不但不瞋啊,反而自己呵斥,哎,我这个人真是愚痴到极点啊,这有什么好贪的,是一点都不贪,对这个东西一点都不贪的话,那人家称赞嘛你也不贪,人家来不称赞、毁谤你自然一句不瞋了,也解决了。

  【「如云:『赞称及承事,非福非长寿,非力非无病,非令身安乐,我若识自利,彼利自者何。』」】

  啊像上面这个啊当面的称赞也好,然后呢得到使得你的好名称也好,种种的奉承等等,这个实际上的你有什么福气啊,换句话现在得到了什么好处啊,还有呢是不是增长你的寿命啊?是不是增长你的气力啊?是不是帮助你的病除掉啊?令你的身体得到种种的安乐啊?没有,假定你真正认识你自己的利益的话,像这些东西对你造成了什么利益啊,没有哪。

  【「又云:『若沙屋倾塌,儿童极痛哭,如是失赞誉,我心如愚童。』」】

  以下像上面那个譬喻一样,哪,我们现在了解了,假定我们不了解呢?就像那个小孩一样,哎呀,等一下那个小孩子啊,我还记得小的时候看见,你现在说不定还看见,那个小孩啊跑过去撒一泡尿,然后呢把那个地上的泥巴弄得很起劲,你跑得去把他拿掉了以后大哭大闹,我们就是这副样子,说实在的我们就是撒了一泡尿,然后呢弄得很起劲,撒的尿就是自己造的恶业,然后弄得很起劲,人家还告诉你不要,嘿我们还还还自己对他发脾气,真是愚痴啊,嗯这是我们应该这个认识的话,那就应该自己呵斥。

  【「第二赞誉等者,于诸非义令心散乱,坏灭厌离,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如是思已则于彼等令心厌离。」】

  更进一步,那种好处啊,上面说的称赞等等啊,是不但对我没什么利益,反而对我有害,为什么呀于诸非义,这个毫无意思的事情啊令我们散乱,对不对,我们现在修学佛法的人要什么,要离戏论,心里面要得定,常常有人说,哎呀,我要学学定啊,一天到晚你忙这个事情你那里定起啊,为什么让你散乱,就是忙这个嘛,哎这个要,哎这个人要顾,这个不好意思,那个人说啊,哎啊这个又故意不去,哎呀!这个又什么,你到底忙些什么啊?我们一天到晚忙这些事情,这明明是这个人啊,赞叹你名誉什么,都是令我散乱,可是我们偏偏忙这个,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然后正因为如此,然后呢你的厌离心生不起来,哎呀!这个名称很高、地位很高,这个这个这个、什么也舍不得,现在修学佛法的第一件事情要厌离心,有这么多的损害,然后呢正因为如此,所以你争名夺利的话,妒嫉有德,看你这个人有名闻,这有什么了不起,你又看着这个上面,退失种种善事啊,啊你这样的思惟观察的话,你对这个东西厌患的不得了,逃都来不及啊,人家称赞你啊,你马上掩着耳朵逃,这样,人家来毁谤你啊,哎呀!你还感受他,所以当年来果老和尚啊,来果老和尚的语录,你不晓得听见没有?咦!人家称赞他,他马上那个手指塞在耳朵里面,哎!乃至于拿棉花塞住就听不见,人家啊骂他,他向他磕头啊,好好,我当年听见了,我很,哎呀!这个来果老和尚真了不起,现在我慢慢觉得哎呀!佛法真了不起,因为我也体会到这个,你们只要去做,自然而然会这样的,到那个时候,你现在发现啊,现在我们很多行为啊,毫无意义的事情啊,你自然能够舍离,绝对不会忙世间,这个什么应酬啊,什么这些东西,是毫无意义啊,你厌离心就生起来,厌离心生起了,佛法就来了。

  【「如云:『赞等令我散,彼坏厌离心,嫉姤诸有德,破坏圆满事。』」】

  一切的真正的圆满都被他这样的害掉了,这样的损害了。

  【「第三如是令我退失誉称及利敬者,是于恶趣救护于我,斩除贪缚遮趣苦门,如佛加被,如是思已,应由至心灭瞋生喜。」】

  更进一步,嘿没有错啊,他现在啊能够这样的使得我啊,在这个上头当中啊,正确的了解是什么啊,把我从恶趣当中救出来啊,千真万确的事实啊,而且斩断我们贪着这个过错啊,啊本来这些事情啊,是使得我们进入恶趣受苦的,现在他能够帮忙我们去掉,这个的的确确像佛来加持我们一样,千真万确啊,所以前面说的佛啊,感谢佛、感谢提婆达多,哪这个道理完全在这个地方嘛,所以到那个时候啊,哎呀感激都来不及啊,至心灭瞋啊,不但灭瞋啊而且生喜啊,下面念一下。

  【「如云:『故若有现前,坏我誉等者,彼岂非于我,救护堕恶趣。』」】

  啊把我从堕落恶趣当中救护出来啊。

  【「我为求解脱,无须利敬缚。」】

  我现在要求的是解脱啊,这一种利养恭敬真是对我的绑啊,我正要求解脱啊。

  【「若有解我缚,我何反瞋彼。」】

  现在那个人啊,是帮忙我解除这个我的捆在身上的,我怎么反而还瞋他啊。

  【「我欲趣众苦,如佛所加被,闭门而不放,我何反瞋彼。」】

  啊如果我贪着的话,是什么啊,我啊使得我啊堕落恶趣啊,如果贪着这个,他遮止我的生瞋恚,那这样的话,我要下地狱去恶趣,他现在来帮忙我去除这个的话,就像佛来加被,把这个恶趣之门关闭,不放我去到恶趣去啊,那这个情况,我怎么会反而对他生瞋心呢?啊这个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好好的思惟,多多的思惟啊,千真万确啊,不要听过了书本一合,对不起,那还了他,好可惜,好可惜。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二百九十五页,关于破除不忍障碍我们利益等,啊以及对我们啊这个毁谤等啊分两部份,那么前面那个人家障碍我们得到的美称名誉,这一个事情啊上节已经啊研究过,啊破除我们在这种状态当中的瞋恚,不能忍耐的啊这种状态,现在讲。

  【「第二:破除不忍作毁等三者。」】

  其次人家来毁谤,啊人家这一方面的就是啊,这一个称赞啊、名誉,反过来的就是毁谤讥笑等,那对这个我们不能忍耐,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看文:

  【「心非有体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间损于心,毁等于身亦不能损,既于身心二俱无损故应欢喜,如是思已断除忧悒,忧悒若灭,瞋不生故。」】

  他们来毁谤你,然后呢来讥笑你,他实际上那个毁谤跟讥笑,对你身体上面有没有伤害?没什么伤害,他嘴巴上面在那儿在那儿开开口,啊就是如此而已,那么我们心里上感受的,嗯他骂我啊,可是心是什么东西啊?没有一样是实质的东西,拿不出来的,拿不出来的,如果我们了解了佛法以后,更深一层的观的话,说实在的这个就是无明根本了,啊!的的确确不像那个身体,啊他打你一下你会痛,他伤你一刀啊你会流血,这心的东西根本无形无相的东西,所以既然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他来骂你几句对它毫无损害啊,毫无损害啊,说如果在你身体上面受了伤,啊然后呢你打了一下啊,你觉得痛,砍你了一刀流了血,哇!觉得这个、那个情况之下,是会得你心里边啊,会由于身上的受伤而感受,他现在骂你几句,既并不会影响你的心,因为那个心本身本来就是空空洞洞的东西啊,然后呢又不伤害你的身体,那么两样东西都没有损害的话,你有什么好不高兴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啊对啊他骂了个半天,辛苦了半天费了好大的气力跟我了不相干啊,心里面啊一点都不会啊有什么不欢喜的,而且会欢喜,而且会欢喜,你如果能够这样了解了以后啊,那个啊所以由于他的毁谤,然后呢讥笑,升起你内心当中的忧悒就没有了,这个没有了的话,你那个瞋心也就生不起来了,也就生不起来了,啊当然这个地方直接讲,如果说我们把前面那些道理,如果能够啊,任意地运用的话,你在任何情况之下,你是找不到一点点可瞋之处,可瞋之处。

  【「亦如论云:『意非有形故,谁亦不能坏,由眈着于身,故身为苦损。毁訾及粗语,并其恶名称,于身若无害,心汝何故瞋。』」】

  这个意我们的心念啊,这个没有形相的,没有实体的东西。既然没有形相没有实体东西,谁也不能去害他,这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啊就像虚空一样,尽管风在这里吹,风这么吹这个虚空它了不相干,再热啊,那个了不相干,你火在那个虚空当中烧,那个虚空还是动都不动,然后你冷了虚空还是动都不动,现在你那个心也像虚空一样,并没有实体的东西,啊如果说我们普通这个身体放不下,耽着那个身,那么伤了你身体啊,那个倒是会产生痛苦的,现在不是啊,现在他在那里,或者是毁谤你,或者是骂你,或者是啊这个讥笑你,这些东西啊既没有心可以被他伤害,也不会伤害你的身体,你对这个事情而发脾气,为什么?那岂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吗?这个说明了这件事情,啊所以啊现在到了这里啊,我们一步一步深入的探入探讨,的的确确平常你不如理思惟的话,由于我们习气所使,自然而然还是跟着习气转,所以他一再的告诉我们,我们平常真正修习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就是什么?如理思惟,如理思惟,这个如理思惟不要说,已经到了现在讲修学菩萨忍辱那一点,那我们刚开始的就常常说,哎常常举那个譬喻,我想诸位啊很可能也常常拿这个譬喻去劝别人,说我们住在这个地方,听见外面两个人啊大声的吼叫,你听见了,只觉得嗯这两人声音这么大,啊这样,其实他们两个人吼叫的什么啊,骂你,你刚开始听

  见的时候啊,你最多只是听见这个把门关起来,听不见你就算了,他骂他的,等一下你听完了以后,觉得哎哟原来在叫你啊,你耳朵就竖起来了,等一下你发现他在骂你啊,你心里面就暴起来了,他同样骂,为什么前面你了不动心,说你后面会这样呢?这很明白的说明,原来啊你自己心里面去非理作意,假定说的的确确受伤的话,绝对不要你心里面起一些作意了以后,他第一声一吼的话,啊你那时痛不可当,应该这样,因为有实体的东西就像那个身体一样,那根棒打在你身上,不管你晓得不晓得,吧打上来的话,你那哪怕你睡得很熟,打下来马上就把你打醒,痛得你要命,这个很明白的事实,没有这样的事情,这个是我们常用的譬喻,那么现在你一步一步的深入,乃至于像前面这些道理,你了解是业的道理,乃至于更进一步成就你的忍辱,到这种情况之下当然你会欢喜嘛,你那有不欢喜的道理,反而还要去瞋,那里是绝不合理,绝不合理,绝不合理。所以平常你常常记得,瞋恚带给我们的这个严重的过患,以及你忍辱所得到的啊,那个无比的殊胜的利益,由于这个力量推动你,然后呢你空下来就如理去思惟,经常把那个法摆在心里上面转,这种状态当中,一个境界现起了以后啊,你就欢喜,这个时候啊人家骂你啊,是不但不会使得你痛苦啊,反而使得你快乐,你坐在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外境帮助你,所以你单单的意识去思惟,这个力量不够,当外面这个人骂你的话,你那个耳根又帮助这意根如理如法的话,哇就像那个什么,烧火一样啊,那个平常的时候,火上加油就加着瞋火,现在那个火上加油的时候,加到善法,哇那个善法欲是非常着力,使你愈来愈高兴了,嗯你还眼睛看着他,那个五根又帮助你如法如理的话,这千真万确的事实啊,这个菩萨的行菩萨道,的的确确他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啊,他绝对不愿意啊,走那小孔啊小乘的路线,自己解脱了,沉在那个地方不愿意,啊在这个世间行那个菩萨道啊,是无比的殊胜的利益,眼前这么快乐,将来究竟这么圆满,自己这么利益还要帮助所有一切人解决这个问题,好啊实在好啊,这个都要把这个正确的道理啊,能够如理一点没有错误的认识,然后呢真正努力的观察思惟,啊真正的主要修习啊,现在我们修的是这个,啊所以我们常常说我们要修行修行,你怎么修啊,哪瞪大了眼睛,当当当,对啊怎么修啊,现在我们懂得了啊,哦原来这样,你以这样的来啊调柔了我们身心以后,你身心已经非常调柔了,到那个时候欲止欲观啊,都样样得到,我们现在回想一下,本论刚开始的时候,讲了这个修以后,修下面破除邪执,记得不记得,对不对,啊现在我们回忆起来了,啊一点都没有错啊,原来这个正规的修行的方法,是这个样啊,所以现在我们一路上面都用这个,前面的教授啊步步深入,继续下去,看祖师讲:

  【「霞惹瓦云:『若于康●巴、内邬苏巴、照巴三人,任说何语与向土石,全无差别,故得安乐,后时诸人耳根薄弱,故无安乐。』」】

  那么这个祖师,这个都是祖师说明当初他们这个尊长啊、师友之间怎么样,康珑巴、内邬苏巴那一些人都是啊阿底峡尊者时代的再传弟子,再传弟子,都是敦巴尊者那个啊,不是,对,敦巴尊者,然后呢博朵瓦、慬哦瓦、朴穷瓦下面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那个,就是复兴西藏佛教的几个大祖师都是好了不起,他说平常如果我们啊要说两句话的话,哎呀,说得赞叹你几句啊,你心里就浮到这个天上去了,啊如果说骂你几句啊,一下子啊你又沉到啊十八层地狱里面去了,啊然后呢一下这个心里面一天到晚为这个动摇,啊或者在情绪上面,或者在知见上面,乃至于无关紧要的随便一点点啊,一提啊你又想出个十万八千里,想的哎唷不晓得那里去了,啊就这样,他现在呢?他们三个人啊,不管你说什么?就像土石,这个土石什么意思啊?动都不动,动都不动,你骂他他也不动,你赞他他也不动,你说他几句什么话他也不动,所以啊他得到安乐啊,我们仔细想一想看,我们平常一般的苦恼在什么地方啊?哪真正的苦恼啊,还是在我们无明相应的这种啊心里状态,很多人说哎唷我不怕苦不怕苦,尤其是在修佛,的的确确他心里面先到是有这个准备,可是他并不了解真正佛法所指的内涵是什么?换句话说他要修持的内涵是什么?他以世间的观点来看,说他以为的苦,就跑得去啊多出一点力,啊扫一点地,啊然后多做一点事情,觉得这个是苦,结果实际上真正佛法的中心啊,不在这种事相上面,而是在事相上面,所引发你内心的这种状态,或者由于你内心不了解,当外面的事相警戒上头,你啊产生非理作意的,当然这个非理作意里,第一个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所以随眠,然后呢随顺你这个习气的所缘的境,离不开外头的,那时候你心里面啊,哎呀这样,所以啊有很多人啊说刚刚开始接触佛法听听那很好,跑到佛门当中来的,他也觉得嗳唷我不怕苦,结果一进来的时候啊,哎呀苦得受不了,原因不在外头的事相,而是在自己内心,稍微有这样经验的人,我想大家都体会得到,现在呢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啊,不管你外面怎么动,啊他在他骂他的,你了不动心,他在那儿啊称赞你,你也一样的不动心,八风不动,这个不动是说,不被外面烦恼所动,而另外一点啊,却是啊策发你内在的善法相应的这个欲乐,这岂但不动啊而且增长我们的欢喜,这个是祖师,啊换句话说凡是如法行持的这种人的状态,我们后面的人啊耳根薄弱啊,我们这个耳朵啊实在是太薄太弱,风吹草动一下啊就被他动摇,这是个形容,就是,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这个心里认识啊,实在是太差太差啊,说是说:我们修学佛法要八风不动,我们往往在那儿无风自动耶,一点点的小风就大动耶,大风的话那吹得无影无踪耶,就这样,啊这样,所以我那时候刚出家的时候啊,我的法师就告诉我,啊耳朵要硬,嘴巴要软,啊弄了半天我不懂,为什么耳朵要硬,嘴巴要软,哦现在懂了,啊原来这个道理,不管你说什么话,你动都不动,但是呢你开起口来的话,千万不要啊像风,是风像利刃一样,一出去啊就把人家伤人,不,软的东西啊叫人家感觉得非常舒服,这样,说爱语等等,这个意思,因为我们不具足如法相应的这种条件,所以听见了什么东西啊,就心里面啊哎呀就被他所转啊,所以得不到安乐啊,下面又说:

  【「若对馨敦说某作是言,答曰:『暗中诃骂国王,汝犯离间应当忏悔。』」】

  这话怎么讲呢?哪有的时候人家呀当面啊来讥笑你,然后呢背后在毁谤你,或者呢骂你,不管是当面背后,另外一种他不是的,跑得来啊是离间语,唯有搬弄是非,跑得来说,哎呀某某啊那个人啊你别看他呀,他在背后啊怎么怎么说你坏话,眼前看起来这样,你要不要听他啊,要我们听见了这种话以后啊,哎唷这个好朋友,哇对啊,他把这个情况告诉我了,啊就这样,那些祖师怎么的啊嗯,不是的,如果是你对他说这种话的话,他反过来说,耶他暗当中人人都会这样的,人人都会这样的,不要说骂我呀、骂国王,换句话对一般世间来说,古代那个国王是最高贵的啊,在专治时代,乃至于啊你如果说了国王的话,是要送命杀头的,在暗地里边啊,当然嘛会说这个,你何必跑得来搬弄是非啊,你赶快去忏悔。啊你看这个祖师啊,所以啊我们想到这里啊,我们跑到这里啊专门欢喜啊听那些小报告,也啊有人就欢喜打那个小报告,拿世俗来说,啊我们听见了这种小报告,说耶你不必,你赶快去忏悔,你不必说这种话,那么。

  【「有谓慧金刚瑜伽师云:『人说我等为伏后者。』答云:『人不于人作言说事,又又于何事。』次云:『速断离间。』」】

  那么另外有一个人啊,他这个也是个祖师啊,嗯他怎么讲呀,说这个人家呀大家也是背后,这个伏后就是啊打小报告,不暗箭伤人、离间这种事情,是啊,说伏在后面啊,哪你别当面嘛说现出来这种好样子,另外摆在后面就伤害你,他怎么回答啊,人们就是这样嘛,专门做这种事情,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啊,世间人如果不做这个,他早就成了佛啦,就这个样啊,啊你也跟着他们干什么,赶快你去忏悔,千万不要再离间啊,哪这个祖师的典型的榜样,啊典型的榜样,这个里边的重点是告诉我们,我们啊对于不管前面所说的那一项乃至于啊,人家用这一种打小报告挑拨离间,我们心里面啊一动不动,这个是个特质,进一步从这个公案当中,也让我们了解我们该如何去做。

  【「若作是念,由毁訾等等。」】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廿五卷A面

  【「若作是念由毁訾等则余补特伽罗于我不喜故不欢喜。」】

  这个假定我们心里想这样想,是的呀他虽然哪啊毁谤等不直接伤害,但是呢因为他这个毁谤什么等等啊别的人啊都会不欢喜我,啊譬如说有人在背后骂我,那么被听见的人啊听见了伤害我的话来不欢喜我,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不欢喜的话,那么该怎么办?

  【「若余不喜我,于我有损可为实尔,然此于自全无所损,故应断除不欢喜心。」】

  说假定那些人受了旁边第三者的谗言,啊不欢喜我这种状态对我有真正损害的话那倒是,因为对你真正有损害啊!所以嘛你呀的的确确应该不欢喜,但是实际上他们这种不欢喜你对你有真的损害吗?没有啊!一点损害都没有啊!所以你不必为了这个事情啊去不欢喜嘛!这毫无意思啊!毫无意思啊!啊这个道理啊前面说的很清楚,后面还要讲,所以我们现在看,看下面:

  【「如云:『余不喜于我,此于现后世,俱不损于我,何故我不乐。』」】

  耶他这个别的人来不欢喜我!对于我现在也好,后世也好能伤害我吗?不能伤害我我啊!我干什么为了这个事情而不快乐,干什么?这个地方一想的话我们立刻就体会出一个事情来,做世间的人,世俗是颠倒的事情,是的我们会,现在我们认清楚了这个世俗就是个颠倒,我们现在认清楚了所以啊自己要从这个地方透脱出来,还要帮助别人透脱出来,在这个条件,这个基础上面的话,你有什么不欢喜呀?直接的来说对你有什么损害呀?一点损害都没有啊!这正是你要脱离的,正是你以前愚痴颠倒的,一天到晚忙这个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我们这个比喻当中说的一样,啊,说那个小孩子趴在地上洒了一泡尿,在那儿作那个泥娃娃一样,既然啊,那个泥娃娃被人家稍微弄坏了,你在那儿哭啊闹啊,觉得可笑的不得了,不用人家来弄坏啊,你晓得了以后啊赶快把泥娃娃丢掉,洗洗手啊,哎哟!叫你去送给你,你都连逃都来不及啊!是这个状态啊!所以说这个地方啊,不应该不欢喜啊!

  【「若作是念,虽他不喜无损于我,然由依此,即能障碍从他人所获得利养,故于毁訾毁谤传恶名者而发憎恚。」】

  嗯,那么你进一步又这样的,也许我们会这样想,嗯!对啊!他骂是没关系啊!他背后说我坏话是没有关系呀!不损害我,但是因为他对我做了种种这种不利的言论以后呀,会障碍我得到利益,得到利益,因为我有美好的名称,所以人家来供养我,现在这个美好的名称被他破坏了以后啊,人家不供养你了,于是在这种状态当中啊!所以啊!人家对你的这个毁谤等等啊,你呀就忍不住要发脾气引瞋心,那该怎么办啊?看:

  【「所得利养须置现世,瞋他之恶随逐而行,故无利养速疾死没,与以邪命长时存活,前者为胜。」】

  是的,他这样做是可能会障碍你得到好处,因为你的名誉被人家损害了以后,于是你的供养就减少了,啊!但是你要了解啊,你得到的利养是什么啊?耶!留在现世,你带不走的!而另外一点呢?因为刚才你不了解不能忍受人家这种毁谤,所以啊,你发瞋心,发了瞋心造了这个恶业啊!对不起这个恶业啊!是生生世世跟着你跑的,所以你因为没有利养,乃至于受了这个影响了很快命都送掉,比之于你现在虽然得到了这个利养,但是啊,你因为引发了这个瞋心以后啊,这个命是害你的这邪命,与得到以这个邪命而长时活活的久一点啊,比较起来啊前者为胜,远来的超胜,你很快的送掉一条命,然后因为你修忍辱等等啊,耶!结果你生了天了,反过来你眼前虽然得到一点点的利养了,完了以后你下了地狱了,眼前啊!就算你得到利养活个一百岁,啊反过来说得不到利养啊一减减了个五十岁,你把五十岁的寿命换了最起码的四天王天,换来九百万年的快乐,哇啊!那个、那个利益大的不得了,我们到极乐世界那更是你无法想象得大,这是从那一方面,反过来说呢,你说了你为了保护你的五十年的利养,发了个大脾气,结果把你送到地狱当中去,哎呀最浅的地狱当中啊也要这么长,你划得来吗?我们真是愚痴啊!所以这个比较起来啊前面是远来的超胜,对瞋是如此,对贪,其实对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啊!你能够善巧的思惟观察那个法的话,我们眼前的烦恼啊,也自然而然哪都能够慢慢的挡住,可是这个里边有一点蛮重要的,不是说懂得了道理你马上派用场,这个我们要千万清楚噢!现在我们哪总有一个缺陷,反之我们不了解,总之懂得了以后啦,道理是懂得了,心里只就着急得唉呀听了半天怎么我老做不到呀!耶,不是的,听懂了以后啊真正要做到还要什么?思、思、思,说数数思惟观察称量,把我们的善净之业透过这样的思惟去增长,那个时候才把我们无始以来所积的这个等流、恶习分分消灭,你能够这样做,一定做得到,这个我们必须要了解的,这个理路很清楚,而实际上我们的经验也是如此,不要说佛法,任何一件事情告诉你了以后,那么简单的事情叫你写两个字,你晓得怎么写了,拿起笔来叫你写的时候像个狗爬字一样,我们常常说,你们现在习惯上怎么讲?我们小的时候啊那个写的字写的啊喔,不象样,叫狗爬字,像那个狗在地上「滴拎光啷」乱爬一样,爬出几个影子来,然后呢?你每天写,现在大概学校里不大写字了,喔,我们那个时候啊,在刚开始的时候啊,天天要描红,开始天天写,你慢慢的写久了,久了,久了,久了,耶!这个字就写的好了!那么做算术,没有一件事情例外的啊!所以这个也是一样,啊!我们必定要把懂得的道理在心里边不断的这样的思惟观察,这个就是我们哪因地当中分分心心念念的下去,自然而然感那个果报,而不是听懂了道理以后,喔哟!着急的要得那个果报,那你完全错了,你要急着忙这个果报实际上你停在那里,是一步都没有修行,啊这里再顺便一提。现在呢?我们啊继续下去:

  【「设获利养长时存活,然于死亡终无免脱,终须有死,至临终时,先经百年受用安乐,与唯一年受用安乐,二者相等,唯是念境。尔时苦乐无差别故,譬如梦中受乐百年与唯须臾领受安乐,二睡醒时乐与不乐全无差别。」】

  呃,就这样,啊假定你获得了这个利益利养,你能够长时存活的话,永远长生不老,嗯,那倒还情有可原,实际上呢?绝没有这回事情啊!那个死啊是迟早到来的,而且正式的说非常快,前面这个基础记住喔!前面这个都是后面的基础,当你有了前面这个无常的认识啊,啊!那的的确确的你这个很明白摆在这个地方的,这种事情还挡得了你吗?绝对档不了你啊!那么现在我们哪如果说没有把前面这个无常概念认真修学过的话,现在不妨现在回过头来一想,那一点都没错嘛?实际上不管你有多大的好处,嗯!到那时候总归要死,然后呢死的时候啊不管你受多长久的快乐以及很短的快乐,这个两样东西啊结果什么啊?跟着你,眼前没有什么,只是你概念当中觉得好象过了一百年,眼前我们回想起来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我说我今年六十岁了,想我六十年以前的事情,或者说想整整六十年当中的事情跟昨天的事情啊,在今天回想当中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啊那个一百年的事情,嗯!眼前只剩下什么?只剩下一点的意念,这个意念啊不但是只剩下意念,时间上面啊一百年跟啊一天乃至一剎那啊没有差别,而且这个意念的本质上面,受苦的跟乐的眼前啊当下留下来的意念,这意念本身根本无所谓苦乐,也是一样的,就像梦当中一样,等到梦醒的时候啊对不起这个乐或是不乐,苦乐是都一样的。

  【「如是思惟,若于利敬能破贪着,则于毁訾扬恶名等不生忧悒,以不求于他显我殊胜,虽不显扬喜无退故。」】

  啊你能够这样的如理思惟的话,对不起,对于前面啊它破坏你这个名闻利养等等恭敬等等啊你一点贪着都没有,因为他一点没有贪着,所以他不管怎么毁谤伤害你的话,啊说你的坏话呀!你也不会忧悒,也不要求啊,啊!说不要他骂我啊,他要称赞我啊这种东西也都不动,自然而然的八风不动,而你安住在法上面的这个心量啊!耶一直在增长,所以你的这个喜心无退啊!安住在法上面,自利也好,利他也好啊!对啦!所以前面告诉我们,如果是你要利他而不能忍,啊退心的话,你懂得了前面这些道理了以后啊那就不会退心了!那就不会退心了!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想,那你能够这样如理思惟的话不但破除瞋而且也破除贪,贪瞋两个都拿掉了,然后呢你能够如理思惟本身那个心相是什么呀?痴也没有了嘛!啊……真美啊!所以啊最好的真正的修行就是什么?诺诺诺这个才是,大家总觉得修行啊、哎呀好象要去拜一下佛才算,啊好象要去念一下佛才算,拜佛念佛当然是嘛,可是如果是你不能如理如法的话啊!对不起,你拜佛也错了啊!是念佛也错啊!那个祖师一直告诉我们啊,如果你心里不相应的话,你头颅磕破也徒然;如果你心里不相应的话你念佛喉咙喊破也徒然,你心里不相应的话你闭关呀是千年不出也徒然,现在如果你心里相应的话,呃拜佛念佛是当然好,因为你身口意三业俱在,就算你不在拜佛、不在念佛,你坐在这里的话这意业本身啊也在念念增长啊!这么个好法!所以我们一定时时处处提醒我们修学佛法重心何在?「得正见」,然后呢增长它,那个时候啊你心里面啊……欢喜啊!一直在增长,心里面那个一跟法相应的法喜啊就不会退,这么法喜真正的法喜,而且是真正的增长。亦如论云:「能障利养故,若我不喜此,我利置此世,诸恶则坚住。我宁今死殁,不邪命长活,我纵能久住,终是死苦性。梦受百年乐,若至于醒时,与受须臾乐,若至于醒时。醒已此二者,其乐皆不还,寿长短二者,临终唯如是。设多得利养,长时受安乐,亦如被盗劫,?体空手行。」那个论上面就这么说,这个文很容易懂,啊就像前面的我们跟着说,不妨我们再温习一下,如果有不了解的趁这个机会再听一下,也了解这个里面的内容嗯!假定人家来骂你啊!啊毁谤你啊!障碍我的利养的话,那我们想想看,嗯!我得到这个利养啊确实留在这个世间,这个东西带不走的,但是呢因为你不欢喜,然后呢你发瞋心,这个东西啊就牢牢的啊绑住你了,所以它很坚固的永远安住在你这个身心当中,唉!我想到了这一点啊我宁愿现在死啊也不啊让这个恶啊存在我心当中,增长我的邪命,嗯!实际上呢就算我能够啊长时期的享受一点眼前的快乐,对不起这个死这个本身啊!这个特质啊是你没有办法脱离,最后还要受的,何况等到你临终的时候啊哪怕受了一百年,哪怕受了一万年、一千年啊跟一剎那这两个内容比较起来,等到你梦醒的时候是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啊!所以寿长短是如此,里边的快乐痛苦也如是,等到你最后走的时候啊,就像什么?就像你在旷野当中被这个强盗抢得两手空空,这两手空空,干什么?去见阎王,然后因为你生前啊是不能如法行持,被贪瞋痴所转所以啊送到上刀山下油锅,哎呀想到那个的话呀!这个贪瞋痴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就拿掉了,啊这里再说一遍,有大家有同修不懂的要想办法弄懂,懂了它然后呢去如理思惟,啊这个是重要的,不懂弄懂第一点,弄懂了以后不要说唉呀那我做不到心里着急,这个着急本身还在错,弄懂了以后啊你啊正好趁现在这个如理思惟,你只要肯把那个脑筋如理思惟一定行,现在你不如理思惟,着急怎么我做不到?实际上呢前面虽然懂了,真正的你没真懂,为什么没真懂?你真的懂了就晓得怎么去利用它呀?而你后面着急那个心里那个本身还在错误当中,所以关于这个部分没懂!所以这个真的弄懂的话要几个从浅到深,是啊所以你这个次第都弄懂了以后啊你晓得啊第一步道理懂,第二步呢把心里面的着急那种心里面啊想办法拿掉它,然后呢把这个如法的事情耶!搬进来去思惟观察,进一步境界现起的时候正好派上用场,那个时候啊人家来骂你也好,人家来跟你啰嗦也好,你平常受不了的时候你觉得哎呀!妙极了!我现在懂得这个道理呀以前呀在这个情况之下就生烦恼啊!啊现在啊碰见了这个情况啊增长我的法乐啊!嗯!他不顾下地狱的这个啊恶业来帮忙我成就我的忍辱,呃他是我的大善知识啊!那个恩是不下于佛啊!欸照这种情况之下你平常一直把它讨厌那些事情,一直把它讨厌的啰唆啊你看的啊哎呀!比甘露啊还要好啊!碰到这种情况之下,请问你世间还有什么不安乐的?嗯,安乐的是固然安乐,然后这样的种种的违逆境界你也安乐,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这佛在因地当中就这样的每一件事情上面这么努力,所以他最后啊,欸!这个境界转过来了,从哪里转的?就这样嘛!所以分分的功德必定是从断证两样事情上面安立的,记得不记得?有很多事情断跟证好象是分开来的,这件事情上你发现没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在证、不在断证的话那就是犯了毛病,当然这个断证有很多情况之下两个,就是说你不去理它,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邪妄分别,不管他说什么你不动,那个是断,那个断本身那个证,证的是不为所动,现在我们这个断而证的话,不但是啊不为他动而且借那个恶劣的东西啊这个娑婆这种种种不理想的,一下转变过来变成功什么?变成功你报身报土的庄严啊!这么个好法啊!想想看啊,哎呀这个教法的圆满啊!然后呢我们就称赞如来、礼敬如来、如法供养都在这个里头,然后你还想到,哎呀自己我居然今天既然懂了你内心又高兴,这个高兴本身就是随喜功德,啊这个的的确确随时随地啊这个十大愿王一串就来了,这么个好呀!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听完了以后啊要放下书本来,平常的时候我们放下书本要去思惟观察的时候苦苦思惟,现在妙不可言,放下书本来啊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叫你是越想越高兴、越想越欢喜,平常叫你用功去想的话,喔这个想的个头昏脑胀,现在这个地方你想得过来的话愉快,因为你心里面愉快啊!而生理的啊依旧是少病少恼,佛法之美啊莫过于此啊!啊这个是个大乘教法,现在我们这地方还在前面喔!刚才碰到一点皮毛喔!欸碰到一点皮毛这么好了,所以你到后面的话,啊……你越到后面是越快乐,这个人家说修行苦事,的的确确刚开始的时候啊完全在你的习气当中,你要把那习气拿掉这的确苦的,可是它苦不是佛法本身苦喔!是你以前错误的习气在苦你啊!等到你拿掉了,跟法相应的话,哪怕刚开始一点点就这么安乐,一点点就这么够安乐了,你到后面越来越快乐,那还嫌多的吗?啊……这个修行实在好!现在我们继续下去……第二破除不喜怨敌富乐,喜其衰损者。这个嗯更有意思,前面人家伤害我嘛还……进一步啊我们的心理面就会这样,啊人家伤害我啊,呃不愿意,可是啊我们却偏偏要伤害别人,啊还有呢是啊嫉妒别人,现在这个地方特别就这一点来说的,嫉妒别人,啊尤其是啊怨敌,啊一般人当然我们还不致于,可是这冤家对头他得到了好东西啊,那个时候啊你心里想唉!怎么他得到好,你就受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怎么对治它呢?看:本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菩提心,今于有情自获安乐反起瞋恚。是啊!现在这地方我们在干什么啊?我们在作修学菩萨道,要求无上菩提,什么是菩萨道?你为利益一切众生乃至于要使他成佛,所以你忙这个事情,成佛的内容有两样:就眼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要样样的好处都给一切众生,这个是菩提心,我们现在学菩萨行的人发心做这种事情,现在你没有给他,他自己得到了,你应该好,哎呀本来我要给他呀要花我的大的气力,他现在自己得到了,唉……那是我真感谢他啊!结果你不但不这样想,反而他得到了还去瞋恚,那岂不是颠倒到不晓得到哪里去了吗?又云惟愿一切有情皆当成佛,今见彼等略有下劣利养恭敬,反生忧恼极为相违。我们发菩提心偈当中说「为利有情愿成佛」,啊你呀乃至于要使他成佛了,他得到一点点下劣的利养你都心里面觉得喔……这样!那跟你的誓愿不是完全相反完全违背了吗?「故应于他几大富乐,断除嫉姤至心欢喜。」啊所以他有多大的好处,你就应该啊多大的欢喜啊!绝不会有嫉妒啊!若不尔者则菩提心利乐有情唯假名故。否则的话呢你说的菩提心那都是啊骗人!都是假的!如云:「为乐诸有情,而发菩提心,有情自获乐,何故反瞋彼。这个很明白,云另诸有情,成佛三界供,见下劣利敬,何故起忧恼。那就这样,若汝所应养,当由汝供给,亲友得自活,不喜岂反瞋。嗯!都是解释这个道理,说本来是应该由你去供养他的,因为你发了菩提心要这样嘛,结果呢现在他自己得到了、安乐了、快活了!你怎么反而不欢喜还要瞋恚呀?嗯,不愿众生乐,岂愿得菩提,故若憎他富,岂有菩提心。呃这个,这是很明的去辨别一下,假定你不希望人家得到快乐,嫉妒人家的话,那这什么叫菩提?什么叫菩提?所以啊如果是你对人家得到的快乐起瞋恚不耐的话,这怎么谈得到有菩提心?若他从施获,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关。」呃退一万步说,这个不管人家的事情,啊他或者是从布施获得,啊然后呢,被获或者被送,不管是两方面,这个都跟你了不相干啊!啊你何必跑着去啊要风马牛不相干插他一脚啊?怨家衰败而生欢喜,及暴恶心愿其失败,仅由此心于怨无损,唯令自苦。更进一步说,更进一步说,你的,你不是欢喜希望的怨家衰败了,衰败吗?你不是欢喜他得不到富乐吗?哟注意喔!这当这个怨敌仇家衰败的时候,你心里面生欢喜,啊或者你得到富乐的时候啊你希望他失败,啊非常强烈的这种啊暴恶之心,要晓得你这样的这个心里面啊对他没有损害,对他毫无损害!唯一损害的谁啊?是你自己啊!呃我们心里面造的恶业啊!这何苦来哉呢?设能损他,然亦俱害,思此过患,当一切种而正灭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廿五卷B面

  所以,啊。然亦俱害,思此过患,当一切种而正除灭。就算你真的能够损他的话,对不起,他固然受了损,你受了损,更厉害啊。你了解了这个祸患的话,你在任何情况之下,你一定要正对着这个问题,彻底地消除它。

  【「如云:『设怨有不喜,汝有何可乐,仅由汝希愿,岂为损他因。』」】

  如果说怨家有坏事情,有不欢喜的事情发生了,你有什么好快乐的呢?要晓得仅仅由你的心里的愿望,希望他这样这样,对他没有什么损害。

  【「纵由汝愿成,他苦汝何喜,若谓满我心,损失岂过此。彼烦恼渔夫,利○之所执,我于地狱镬,定受狱卒煎。」】

  啊!这两段,我们看一看哪!这啊!你心里面的希望他这个跟他了不相干啊!就算是因为你希望他损害,希望他得不到快乐,而真的如你所希望的,这样的做的话,这种状态真正实际上的损害就是损害我自己啊!我自己的损害,没有比这个损害更大啦。为什么呀?因为我们现在这种心里状态是什么?「烦恼」。这个像烦恼的勾子这个勾子就像鱼勾一样。放在这地方,你不了解这个烦恼的勾子你把它一口吞下去。就被它钓上了。这条鱼吃了这个鱼勾就被它钓上了,我们现在吞下了这个烦恼勾眼前心里边被烦恼诱惑所绕,将来下地狱去你只要种这样的因,是将来一定要受地狱的煎熬啊!这我们想想的话,啊!谁都在任何情况之下,一定把这个内心当中拿的干干净净。所以佛真巧妙极了,不是叫你不瞋,要叫你瞋对,瞋什么,瞋我的烦恼,所以前面说我现在要斗的,跟谁斗啊!跟我自己烦恼斗,斗这个东西。你千千千万万不要忍受这个烦恼,而吞这个烦恼,吞下去,那你完了,这是我们应该的。

  【「如是若于障碍我乐及我亲乐为作非乐,并于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视为不可乐相,由此生恼,忧增发瞋。若能破其一向不喜,则止其忧,由忧息故,瞋则不生。」】

  啊!那么现在前面就告诉我们了,像这样前面所说的,或者直接障碍我的快乐,障碍我亲友的快乐,而他做种种的不好的事情。那么像这种人是怨家,怨家所有的好事情,如果我们平常看起来,都不能忍受。不欢喜,说不可乐相,因为这个不欢喜而生忧恼,忧恼而,由忧恼而发瞋恚,照着前面这个道理,你把它都破除掉了,破除掉了,这个忧恼心就没有,忧恼心没有了,瞋心就平息了。好了,忍就成功了。

  【「故应以前所显正理,于此破其一向不喜,由众多门灭除瞋恚,以其过失最重大故。」】

  由于这个所说的,「正理」两个字。啊!前面告诉我们的,如理正确无垢的道理啊!破除了我们一向所有这些的以及向来一直如此的错误的,跟烦恼相应的不欢喜的心,那么行了,然后呢?有各式各样的方法,众多门。现在我们渐渐的了解了,了解什么,就是前面啊!讲修的时候,破除邪执,它怎么说?你如果闻慧多,就思慧多;思慧多,修慧多,将来你能够断过证德的功德也多,对不对!你了解得越多,然后呢?你使用的方便也多,处处体会,在任何情况之下,不管你怎么想,你找到的只是法乐。假定你了解的不多的话,你用的方法只有一个的话,对不起,你只能用这一个。这样。所以平常啊我们总是要讲修行,啊!忙得觉得好象唉呀!只要这样就够了,不管你是忙什么,你是拜佛也好,然后说跑到关到山里面去关也好,你那个办法是死死的这个办法,你关在山里可以,对不起,一出山,不行了。你关在山里可以,到了夏天,热了你就受不了,到了冬天,冷也受不了。叫你跑着去买菜,不方便你也受不了。唉呀!烦恼又来了,所以「关」不是一个办法。哦!你说我念佛,然后呢耶刚开始念的时候蛮起劲,到了时候肚子饿了也不行。人家跑得来找你,事情,也不行。你说你拜佛没有一个例外的,没有一个例外的,所以弄到后来说,闭关也不行,是念佛也不行,这拜佛也不行。现在这地方,处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如果想圆满修学佛法的时候,你不要着急,刚开始的时候,怎么办呢?你就能够如理的听闻,如理的思惟。是的,那么有人就着急了,说,唉呀,这个无常很迅速啊,到那个时候啊,生命很短促,这个话千真万确喔!本论一开头的,特别重视这个,正因为无常非常迅速,所以你要赶快找到种种如理法门,对治你眼前的烦恼啊,那样才对啊!结果你不这样走正确的方法,你说,喔赶快,我关起门来,结果关在门里边,自己生烦恼,你白白浪费了嘛,对不对呀?现在我们大家都是犯这个毛病啊!如果说,你现在能够这样子如理,找到一个办法,所以,它一定告诉我们,如理如量,次第等等圆满无缺,然后你能够这样的话,不管你拜佛也好,念佛也好,闭关也好,坐在那里也好,做什么事情也好,你一直在那里,增长善法,是!无常是过去了,增长善法的结果是什么?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愁什么嘛!就算你不到极乐世界,你的善法这样增长的话,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它那个增上生,眼前你造的一切的因,都是这个善因,下一次,你碰见的比现在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你到这个环境当中的话,这么个好,你周围那一些人也跟他在一起,然后你的环境也在一起,然后就是一个恶人,因为你宿生因地当中啊!当这个恶的事情现起的时候,你如法相应的,都成就你的功德。跑到下一生,还是这样的策励你向上,所以就算你不往生,你都不怕啊,更深一层说,菩萨之所以不怕的真正原因,就在这里,他已经牢牢的把握的住,一生比一生增上,这种情况啊!这个道理我们啊务必要知道,那么这个道理靠什么?要了解得多,然后呢思惟得多,思惟得多的话,你现在造这个善净之业,都是这个善净之业,你怕什么?佛法不是讲「因果」?因果我们现在积的什么?「业因」,你现在积的完全是善净之业,你还要怕,修学佛法的人,连这一个都不了解,还修些什么?所以我们真正重心在这个地方,要把握得住啊!啊!这个地方不是叫我们说,唉,你不要说修啊不是,确确相反,我们要这样修,也不是不要拜佛,不要闭关确确相反,你要去做。这地方的重点,你要注意啊!要把握住这个重点,到时候好了,你是闭关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做什么也好。啊!这个要分别的很清楚。再下面,啊。故灭教授。

  【「能灭教授亦即上说佛子正理,要与烦恼而兴驳难,向内摧坏第一仇敌瞋恚之理。由于众多门当中,观察思惟灭除瞋恚。」】

  啊!因为为什么要这样努力呢?因为他的过失非常的严重;他的反过来,利益是非常的殊胜;那么,现在呢?你要灭除它,上面所说的这个道理啊!就是能够针对着这个毛病,来消除它的罪,如理完整的教授,这个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该修学的。然后呢?我们眼前应该干什么?「跟烦恼驳难」,它不用斗,而用驳难,这个驳就是辩驳,难就是问难,啊!换句话说,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来往的推敲,哪!就是这样。你一再的思惟观察,前面告诉我们,都是这个,对呀!他们来伤害你,然后呢?你这样去思惟观察,这样的话,对不对?那样的话,是对不对?所以你内心当中,的的确确在分别这个事情,如理分别。所以的的确确,这个修行,最佳的是「如理分别」,现在我们不懂得不懂得这个道理,常常说,唉呀,你不要分别了,就把最好的法宝损失掉了,真可惜!真可惜!所以眼前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这样的去反复推敲,然后内在呀把这个烦恼的怨敌把它摧毁。上面告诉我们,啊!我们啊!现在得到了这个修学佛法完整的教授,是对治这个烦恼的教授,那么现在呢就拿这个如理的教授,跟这个烦恼这两样东西啊!互相的来给他辩驳。啊这个「难」啊!普通我们就是说「问难」,「遮难」。换句话说你针对这个问题,要去,要去深入的探讨思惟。现在经过上面的这样的深入的探讨思惟,结果你在任何情况之下,找不到一点点你不能忍的理由,找不到一点点你瞋恚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那个忍辱就成就了。啊!妙了!当你破除这个瞋心的时候啊!那个贪也拿掉了,那个痴也拿掉了。所以虽然这地方,主要的是讲破瞋恚,因为这个损害最大,是第一大怨敌。但是前面告诉我们。

  【「而兴驳难。」】

  这几个字,注意喔!这就是我们平常正确用功的方法。不要小小把这几个字随便漏掉。这两个字,你懂得了以后,然后呢?经常摆在你心里边,这样的反复思惟观察,「修」,就修这个。你拿这个概念摆在心头上面的话,持戒,戒持好,念佛,佛念好,拜佛,佛拜好,闭关,对了,然后你把这个内心当中调柔了以后,两腿一盘,那个定很快啊!这个我们一定应该正确的认识的。所以这地方告诉我们的要与烦恼而兴驳难。好!

  【「是故若能以观察慧善为思择,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则能遮止多类瞋恚。」】

  哪!所以说呀!假定你能够观察慧。现在这三个字同样的,这个智慧怎么来的?就是思惟观察抉择。而这个智慧是破烦恼的根本的正对治。而烦恼是什么?我们生死的根本。现在我们常常说:「你干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修行?要「了脱生死」。结果了脱生死,修行的最正确的唯一的工具,这个智慧。要得到这个智慧,要这样的如理观察思惟你不用!请问你修些什么?所以说唉要拿这个还要呢善为思择,拿到了以后啊!要拿了这个东西啊,很善巧的多多思惟观察,如理的正确无误的,然后呢正对着这个烦恼,把它一一摧毁,一一摧毁则能遮止多类瞋恚啊!它把各式各样的,那一种那一类的不如理的瞋恚,都把它去掉了,净除掉了,遮止住了。

  【「由众多门发生堪忍。」】

  嘿,忍就成功啦!忍就成功啦!

  【「能得坚固微妙习气,以是由其无垢正理,于正教义获定解故。有舍观慧思择修者,即舍此等菩萨一切广大妙行,当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无上障碍,犹如毒蛇应当远离。」】

  那么关于忍辱,那一点简单的说完了以后,它那个地方又特别提醒一件事情,就是要善巧的运用这个我们得到暇满人身的最殊胜,六道当中也唯一只有这个暇满人身得到的什么?就是我们思惟观察这个能力。实际上呢?破除烦恼,要想透脱生死,也唯一的这个东西。这地方最后特别说一下,所以上面的所以能够遮烦恼,由众多门啊,能够啊!特别是瞋恚而发起这个「忍」,「堪忍」,「忍辱」能力的。在这种状态中,能得坚固微妙的习气,平常我们也是无始以来积累什么?染、杂、污、垢、的习气,这个习气坚固的不得了,怎么弄也拿它莫奈何,那么经过了上面这个如理思惟观察以后,耶这个微妙的习气起来了而且坚固。所以对于上面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误的、正确的、如法的,这个正理啊要获得定解。而这个正理是什么?佛出世最完整正确的告诉我们的「教义」,这个「教」就是告诉我们的,告诉我们的真实的内涵啊,这个真实的内涵哪!要获「定解」,定解两个字就是「胜解」。不是说,啊听懂了听懂了,没有用。的的确确,你要用,听懂是第一步,听不懂你还谈什么呢?但是单单听懂而搁在那里书本一合,对不起,在书本里头,所以我们必定要不断的思惟观察,这地方大家还想得起来吧?前面告诉我们,「修」,修是什么?「于善所缘数数思惟、称量、观察」对不对?那就是「善所缘」?平常我们心所缘的是什么?对不起,都是恶的。不在明显的贪境、瞋境当中嘛,就是不明显的痴境当中,自己还觉得很好,就是这样,这个都不是善。现在呢如理的称量观察,这个就是善所缘的。然后呢不断的数数,是不断的去思惟观察、思择,那么经过了这样的话,对这个东西啊!产生决定不疑的认识。那个时候你起心动念就是它,平常我们遇见任何一件事情,「嘿,我觉得这件事情这样」,「我看这件事情这样」。这就是什么,我们一般人说的「见解」。这个就是我们一向的定解,可是这个一向的定解都是什么?跟烦恼相应的。现在这个地方啊!我们真正要努力的,要对这个如理的正教的意义,经过这样思惟而得到这个。所以下面反过来说,有的人啊!唉!真是可惜啊!舍弃掉了这个「观慧思择修者」,啊说他要修行,结果呢?那个修行的最佳工具啊!就是思惟、观察的这个观察慧,不要,他说修行,这个叫做修行?要晓得这样的修行啊!是舍弃菩萨一切广大妙行啊!真正修菩萨道的他菩萨道真正殊胜的地方在什么?大家记得不记得?入大乘之门的根本因是什么?「菩提心」。这个「菩提心」,主要的方便跟慧。而方便是菩提心不共之因,慧是三乘的共因,大家记得不记得?所以现在你舍弃掉了这个方便,然后说要去修行,这个「方便」是什么?就是「思惟观察」。你要思惟观察,一定要多听闻啊,请问在这种状态之下,你怎么修这个菩萨的大行?所以我们说,唉呀!我发菩提心,我要学菩萨行,结果你的行为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啊!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定要了解啊这个是呀!在我们可以说是最大的大障碍。我们现在得到了最难得的这个暇满的人身,而且拿这个暇满的人身来去修行无上的心要。所以受取心要,这个是中心的纲要,你现在不要它了,舍弃它了,所以这是个障碍。因为这个东西本身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所以这个障碍是最大的、无上的,这一件事情像什么?像毒蛇一样,啊你不要说跟它玩啊!老远看见它,哇!那赶快躲开都来不及。所以,这个地方,顺便一提,我们哪!现在不善学,往往啊!不了解这个经论上面的真实的义趣,在前面,前面这个第十卷当中,辨得特别详细。也是有很多人哪,说:哎呀,不要分别的,哎呀,你不要分别啊!说,「如如不动」啊!是!这个是什么?「果」,一定要经过前面这个因位当中如理思惟、观察,修习所得到的,经过了这样的如理思惟、观察,修习以后,证得是一点都没有错,所以这样的因感得这样的果,现在你在凡夫地,浑身心都在烦恼当中,居然你啊!颠倒了说坐在这地方啊,在痴心当中说,这叫做如如不动舍弃掉了不要这个观察慧,真是个大错误啊!前面啊!大家重新再温习一下,如果了解了,那我们继续下去,如果不了解的,务必把这一开头的时候,关于正修,跟破除邪执这个概念要辨别得清楚,所以前面曾经一次、两次、三次、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明这个道理。那么这里又说一遍,好,上面啊!就是关于生忍那的一部分,对于人家来伤害你,怎么样啊!对治它,第二「引发安受苦忍」。分三,这是卷十二。说受苦的这种状态当中,你要安然忍受它,它这个地方,不是从外面来说的,是从你自己本身所受的苦,那个所受的苦,也许可能是外面来的,也许可能是从内发的。乃至于你自己去找的。你说自己怎么会找呢?下面会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看第一必须安受苦之理,二引发此之方便,三处门广释。第一个说安然受苦,为什么一定要去受呢?如果不一定要去受的话,那我们不必找这个麻烦。所以它第一步说,为什么一定要受?懂得了,既然必须定要去受,它不马上叫你受,啊!要找这个方法,而在找这个方法之前啊!它也特别的引发这个找这个方法的一个方法。找这个方法的方法?我们前面一再说,就是推动你、策励你,精进想学的这个心,有了这个推动你一心一意想学的心,然后你去学,对了,如果没有这心,平常我们说,哎呀这个也忙得少不得,这个也忙得少不得,这好象是没关系,慢慢的来,现在经过这样的话,你就一心一意的全部精神,急着要去找,那个时候,旁的事情都丢掉了,你才真正呀有进入修行的可能。所以,它每一个地方的次第,这样的完美,现在我们看,下面怎么解释?今初如入行论云:「乐因唯少许,苦因极繁多。」我等恒有众苦随逐,故以苦为道不可不知。论上面告诉我们,快乐的因由啊很少,苦因非常多。注意这个「因」字喔,它不讲苦、乐,而讲苦因及乐因,是的!我们现在要求的是求快乐,你要求快乐,先要啊!看因上面。是的!我们要去苦,你要去苦啊!先看因地上怎么去法啊!这个说真正找到的话,哎呀!乐因很少,一点点,苦因是到处都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动不动是造了苦因,因为造了苦因啊!所以啊!一直被这个苦缠在这个地方,既然在这种情况之下,被苦所缠着,现在我们要修道,你必定拿我们现在的身以及我们现在的环境,在这个里边去修,所以你如果说,不能针对这个环境,拿我们现在的条件来,请问你怎么修啊?既然如此,所以你必定要对于我们眼前这个苦啊,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对治它,所以啊,不能不以苦为道,所以「呀」故以苦为道是不可以不知啊!我们必定要晓得的,我们真正修行,就是眼前这个是苦上头,了解怎么对治它?所以,现在这一点有太多的修行人啊,是听人家,哎呀,这个修学佛法好啊!对啊!这个世间真苦,唉,对啊!然后他就修了。因为这个道理没有正确的认识,他是没有错,感到世间的苦。但是因为这个道理没弄清楚,这个道理讲得什么,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这个因果的必然关系,没有弄清楚。他听见了人家说,修行就是好事情,他就以为说,好。把家里一拋,跑到庙里就快乐了。有这样的事情吗?没有。我们必定要知道,是,我们真正要得到快乐,必定要去修,而要修的话,在那个家庭里,是一定修不成,所以才要跑到专门修行的环境,那是我们到庙里去的真正的原因。不是说,你到了庙里,啊!就快乐了。那完全错了。到了这个地方,然后你修,修什么?修快乐之因。而眼前这个痛苦这是以往之果,正要如法的拿出你的正确认识、意志,然后呢?去修行。这个修行是苦事情喔!我们必定要认识。你认识了这个,就没有问题了,就因为我们现在种种的误解,产生了这个,所以一跑到庙里,总觉得好象在那个地方袖手旁观,看人家烧饭,看人家样样弄好了,然后呢?我跑得来,张开口吃完饭,跑到佛堂去拜几拜。然后早晨哪!念他几卷经,唉唷!我早晨几点钟起来,我打坐可以打多少时候。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