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咏给明珠仁波切:修止—于身之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咏给明珠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咏给明珠仁波切:修止—于身之要

 

  修止

  修止是一切修持的根本,包含身之安住、心之修持二个重点。

  毗卢七支坐法

  禅修于身之安住,有所谓的“毗卢七支坐法”,它和气脉关系密切。

  人体有六个脉,分别关系到六种烦恼。要想减弱烦恼脉、增盛智慧脉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脉自然运行,令其正向作用自然产生。比如:中国的太极拳或其他利用运动来修持气脉的功夫,事实上都是透过身体的运动而令心逐渐寂静下来;因身心修练而得健康。但这些透过造作来修练气脉的方法,并不能帮助我们减弱烦恼脉、增长智慧脉。修练气脉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气脉自然运行。

  七支坐法要点如下:双腿结跏趺坐。能采金刚跏趺坐最好,若不能,则采舒适自在的坐法即可。双手结定印,置于双踝间之腿上。男众右手叠在左手上,女众左手叠在右手上,或是男女都将右手叠左手上。结印若不舒服,也可改为掌心朝下、自然垂放在膝盖上。(手臂若较短,则置于双膝上方——以手、臂舒松为度)

  传统说法:一切的万法具备二种体性——方便和智慧,就如同鸟具备双翼才能飞翔。一般而言,男性方便较盛,女性智慧较盛。就人体而言,右边方便的脉较盛,左边智慧的脉较盛。若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安置双掌,将有助于禅修。双肩自然舒展、放平、放松。双臂不要紧靠身躯,应松舒而自成圆弧状。脊椎中正平直如箭。坐姿最重要的即是保持身体中正平直,不要后仰、前倾或侧弯。身体弯曲时,气脉也会弯曲(易致昏沉)。

  颈部中正、微收下颚。头要不偏不倚、自然而放松地坐落在颈子上。这时下颚自然会有点微收,毋需用力收下颚。颈部两侧有脉,若张嘴、头上仰,脉口也会张开,脉中的气息便会不断流动,烦恼气也会扰动不息而使心无法安住。此外,当颈部歪斜时,身体也会不自觉地随之倾斜。因此,当我们察觉到身体偏斜时,就要即时调正颈部。

  双唇、上下齿微开,舌抵上颚。嘴既非张得太开、也非紧闭;上下唇、齿间稍有空隙即可。能舌抵上颚最好,做不到也无妨。

  眼张。要自然而放松地睁开双眼,不要用力睁大眼睛或强迫双眼定在某一视线上或时开时闭。可将视线顺鼻尖往正前看、往上看虚空或向下看,此三者可互换。眼睛是禅定显现之门,修止时,虽可闭着眼修,但最好还是张开双眼。闭眼修止,会觉得心较安定,却容易陷入昏沉、甚至痴滞之状态。闭眼禅修对日后的修持无益。修胜观时,则须张开双眼,这会使心清净无碍。

  修止

  修止,梵文(音):奢摩他;藏文(音):息内。

  “息”意为“使平静、平和”。亦即调伏我们失控的心——它总是为烦恼、痛苦捆缚而不得自主、不能自在。

  “内”意为“保持、维持”。就修止而言,则指:心已变得调柔、具弹性,因此能自主而觉知。

  修止者,心之安住也。什么是其主要特质?觉知!若能保有觉知,就没有什么不能作为修止的依托。

  先前已介绍过二种形态的修止法:无所缘的安住法、有所缘的安住法。

  “无所缘”的安住乃是修止的主要方法——只是单纯地让心放松地安住在它自然的状态中。如此自然能平息妄念、烦恼;自然能令心变得调柔。

  若一时不得其要,则可藉由练习“有所缘”的安住来令心专注。

  修止之要,包含身、心二方面。

  修止,于身之要点有七:

  如前所说,于身,有所谓的“毗卢七支坐法”。若依方便道而说,它会是一种很直、很紧的坐姿;若依解脱道而言,它则是中正、平直、平衡、放松的自然坐姿。修止是采后说。

  以此坐姿禅修,有助于气脉平衡,因而能减缓老化、预防各种疾病。(若习于前倾而坐,除了容易昏沉之外,还容易引发许多的疾病。)以正确的坐姿禅修,自然能使心变得平和,有利禅修进展。

  对初学者而言,依此七项要点(参前)习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坐姿能稳定,心才容易安住。我建议各位每天能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以此坐姿来禅修。其余时间,于日常生活中,就可采用较容易的坐姿来练习。

  心 & 脑:

  当今有许多西方科学家从事人脑研究,他们发现人脑中所谓的脑波、神经元、神经细胞和佛教经典中教授的气、脉、明点相近似。

  在嘉瓦喇嘛所主持的脑科学研讨会中,专家们已发现:人脑的右半边主导负面思想,左半边则主导正面思想。密乘中则说:人体右半部如日,生诸烦恼;左半部如月,生诸菩提心、信心、虔敬等善法功德。

  有些科学家则以乐团来比喻人脑之运作:乐团需要有优秀的成员,一如人脑要有健全的脑波、神经元、神经细胞才能运作。但乐团若没有一位称职的指挥家,团员再优秀也奏不出美妙的乐曲。于人脑,科学家已找到了那些成员,却还未能找到那位指挥家。若依佛陀之教来说,心应该就是脑乐团的指挥家了。佛陀也说过:我们看不到心,它不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能感知的色、声、香、味、触之内。

  以上,是谈坐姿时引申到的相关问题。

  人们总是问我:“一定得以那样的坐姿禅修吗?”对初学者而言,以正确的坐姿禅修确实很重要。它关系到我们体内气脉的运作,气脉又关系到我们的正、负面思想和情绪,乃至智慧的开显。对于高度证悟的人而言,坐姿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他对身体的概念已完全消融。如果你也达到那样的境界,便可以爱怎么坐就怎么坐。

-----------------------------------------------------------------------------------------------------------------

更多咏给明珠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