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3
申七、随顺意乐功德隆盛
又善知恩知报恩等,随顺意乐种种白法,皆悉成就。
这是第五大科「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一大科裡面又分十三科,现在是第七科「随顺意乐功德隆盛」。
「又善知恩知报恩等」,就是这位菩萨应该是第四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这个焰慧地菩萨他「善知恩」,他善巧地……,其实善巧就是智慧,知道三宝的恩德,佛法僧的恩德。若是每一天有读《般若经》的话,你心裡面会感觉到欢喜;你若是修止观的话,你读《般若经》对你的止观也有帮助。若是见佛闻法,那是更明显的了,所以能知道恩,知道佛菩萨,知道三宝对我们的恩德。「知报恩等」,也会知道怎麽样来报答三宝的恩德。
「随顺意乐种种白法」,因为得到三宝的慈悲,自己这个道力增长,也就会有殊胜的意乐。这个「意乐」裡面有信解的意思,对于他有信心,裡边还有理解的意思,理解就是智慧了,同时裡边也有愿的意思。有信、有愿,有慧,有这麽多的含义。随顺他自己的信愿,「种种白法皆悉成就」,就是各式各样清淨的功德都能够成就了,就是肯这样努力地修行而成就了。
《披寻记》一五九一页:
又善知恩等者:《十地经》说:是菩萨如是成知恩心,知报恩心,转柔和同止安乐,直心,软心,无稠林行,无有谄曲,无有我慢,善受教诲。得说者意。如是善心成就。如是寂灭心成就,如是善寂灭心成就。此应准释。彼说善心寂灭心及善寂灭心,即此种种白法应知。
「又善知恩等者:《十地经》说:是菩萨如是成知恩心,知报恩心,转柔和同止安乐」,这位菩萨在他内心裡面能够成就知三宝的恩德,有这样的思想。也知道报恩的,也有这个思想。「转柔和」,就是他的心性更能够调柔。「同止安乐」,同在一处住,他心裡面安乐。这个人如果是脾气太大了,和人同住就有困难,容易触恼人。但是这位菩萨他在第一义谛那裡住,他心裡面没有贪瞋痴的烦恼,所以大家同住在一起很安乐。他自己安住在第一义谛那裡也是安乐,和别的同梵行者在一起住也是很安乐的。「直心」,这个心特别直,而没有弯曲,就是很诚实。「软心」,软就是柔软。
「无稠林行」,这个稠林是什麽?就是指烦恼,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很多,就像稠林似的。而这位菩萨「无稠林行」,他没有烦恼的活动,没有这些事情。「无有谄曲」,这个谄曲就是心不直,表面上很和乐,但内心裡面有其他的动机,这是使令人很难建立信心的,而这位菩萨没有谄曲的事情。「无有我慢」,他也不会自己很高慢,没有这种心情,没有这个慢心。当然这位菩萨已经到达了圣位,见第一义谛了,他的境界是很高的,但他心不高慢,这也是不容易。自己本来没有什麽值得高慢的,反倒会高慢;而这位菩萨是很有道德,但是他不高慢。
「善受教诲」,这位菩萨他能接受别人的教诲;别人对他的教诲,他能接受,这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教诲也是很难的事情。不要说他是很纯洁,就是有了过失也不接受别人的教诲,这个我、我所太厉害了的关係。而这位菩萨那麽高的境界他能接受别人的教诲,当然教诲那个人不是平常人。「得说者意」,他能够认识到同他说那一段话的真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有这个困难,就是你对他说那一段话,他不能得到那一段话的正义,就是弄偏了,就误会了,容易有这个事情。而这位圣者他没有这个事情,「得说者意」。
「如是善心成就」,前面说的这麽多的善心:「知恩心,知报恩心,转柔和同止安乐,直心,软心,无稠林行,无有谄曲,无有我慢,善受教诲,得说者意」,这都是好心,这麽多的清淨光明的想法。「成就」,这麽多的好心都成就了。「如是寂灭心成就」,前面说的这个呢,是说这位菩萨,他的心……他没有入定,他这个时候的心是在世俗谛上活动,都是这样庄严的。现在「寂灭心成就」,就是安住在第一义谛,离一切分别相。安住在第一义谛,心裡面没有分别。说离一切相,也就是心裡不分别,所以心裡也没有相。有分别心,他就有所分别的相。现在心情寂灭,就是离一切相,就是离一切分别了,当然这是圣人才能有这个境界。若是我们能够降伏自己,肯努力静坐,心也能有一点寂静住,但是不能说是无分别。但是那一点寂静住也还是由努力中来,你不欢喜努力的人,办不到这件事。你办不到这件事,你就不会有那个享受。心裡面寂静住,在我们现在的程度来说,那是很高的一种享受。你若静坐能够有点相应,还是一个很高贵的事情。「如是寂灭心成就」。
「如是善寂灭心成就」,前面说是寂灭心成就,这个地方说是「如是」,是指前面这一段文。前面这一段文这是有两个意思:从一开始从「知恩心,知报恩心」,乃至到「无有我慢,善受教诲,得说者意」,这是善心。下面说是「如是寂灭心」,这是一个善,一个寂灭心,这两种心都成就了。不入定心裡面也是善,入定也是善。「此应准释」,这是《十地经》上说的话,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一段文:「又善知恩知报恩等,随顺意乐种种白法,皆悉成就」,这一段文应该准照《十地经》这一段文来解释。「彼说善心、寂灭心及善寂灭心,即此种种白法应知」,《十地经》说的那个善心,说那个寂灭心、善寂灭心,也就是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一段文「种种白法」,就指这个说的。
这是第七科「随顺意乐功德隆盛」,那就是种种白法皆悉成就,这叫做功德隆盛。
申八、寻求上业发大精进
寻求上地能修治业、发大精进、逮得安住。
这是第八科。「寻求上地能修治业」,这位第四地焰慧地,他的功德这麽样高了,但是他还不知足,他还希求,「寻求」也就是希求,希求再向上进步。因为还没有成佛,他希求上进,希求成就上地的功德。当然上地的功德,那就还是要努力地修行。「能修治业」,他有堪能性修习这个对治的止观的功德业。「发大精进」,他能建立这个大精进力。那就是他的功夫更高了,这个止的功夫也高深了,观的功夫也高深了,而这个功夫的高深是大精进力才能成就的,不是我们懈怠人,懈怠人是不及格了!「逮得安住」,他若努力就不会白努力,他就能成就这个对治的止观的力量,能成就那个止观的功德,所以叫「逮得安住」。这是第八科,下面第九科「修淨意乐胜解界性」。
申九、修淨意乐胜解界性
由此因缘,所有意乐增上意乐胜解界性、皆得圆满。
就是由前面的这些因缘,就是他有殊胜的意乐,有殊胜的意愿,因为你先要有愿,「我希望有成就」,你一定要有这个愿,然后再能够发勤精进,就会有成就,就是愿行果。如果你没有愿,我不想有成就,那就没有事了。由愿而有行,由行而有果,因为他由此因缘,因为有愿的因缘,所以他就所有的意乐增上意乐胜解界性都得满足,都能够成就了。这一段文看《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一五九一页:
所有意乐增上意乐等者:〈增上意乐品〉说;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名善意乐极善意乐。(陵本四十七卷九页)是即此中所有意乐。又说:当知此中淨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信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陵本四十七卷十页)如是所有意乐,增上意乐,由胜解故,习所成性,是名胜解界性。此由前说发大精进为其因缘,故得圆满。
「所有意乐增上意乐等者:〈增上意乐品〉说」,这在前面,离这裡不太远,现在是四十八卷,〈增上意乐品〉在四十七卷裡。「〈增上意乐品〉说;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于诸有情」,对于流转生死的苦恼人,「深心发起」,这个深心,通常来说,含蓄一点说,就是诚心,就是诚恳心。但是那一段文我又去读了一遍,是通于胜解行地的菩萨,也通于登地的菩萨,证悟法性的菩萨。这上面胜解行地还算是凡位,不是圣人,就是有凡、有圣的修行人,所以这个「深心」可以做种种解释。「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七个相貌的怜愍心,也就是七种怜愍。「名善意乐极善意乐」,那这就叫做善意乐和极善意乐。看那文上的意思,「善意乐」就是没有得无生法忍的时候的胜解行地的菩萨,他这个时候内心的意乐就是善意乐。若是已经证悟了法性,得无生法忍以上的菩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上的菩萨,那麽他的意乐那就叫做「极善意乐」,就是有这样的不同了。「(陵本四十七卷九页)」,在那个地方解释的。「是即此中所有意乐」,就是这裡边说的所有意乐,那也应该包括了增上意乐,因为那裡面有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圣者在内,那麽可以这麽说了。
「又说:当知此中淨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信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在那一段文裡边的后边,就是七相怜愍的后边,还有这个话:「当知此中淨信为先」,应该知道这位圣者,这位修行人,他们内心裡边是怎麽样一个情况呢?就是「淨信为先」,就是有清淨的信心,先要成就清淨的信心。这个也是可深可浅的解释,那麽如果纯是约圣者来说,那是得无生法忍、见到第一义谛的人,称之为「淨信」,先成就了淨信为先。「择法为先」,这个淨信为先裡边不单纯是信,其中也有抉择诸法实相的智慧,「择法」就是智慧,其中也有智慧的。就是有信就有愿,有愿其中还有智慧。
「于诸佛法所有胜解信解决定」,这个淨信和择法的智慧若再进一步,明白一点讲,就是「于诸佛法」,佛法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前方便,都可以名之为佛法的。「所有胜解」,对于佛法的胜解,胜解刚才也和那个意乐有相同的意思,就是有信、有愿,有解也有行,就是有力量通达的智慧在裡边。所有的胜解,不是那麽单纯的事情。「信解决定」,在前面那一段文裡边,那个信字是一个印字,三法印的印,印解决定。当然印解可以作信解讲,就是信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那这是一定要得无生法忍以后才能决定,就是不动转了。「是名菩萨增上意乐」,这就叫做菩萨的增上意乐。「所有意乐增上意乐」,就是来解释这句话。「是名菩萨增上意乐」,就是特别有力量的,对于佛法的通达无碍,有大智慧。「(陵本四十七卷十页)」那上面说的。
「如是所有意乐,增上意乐,由胜解故,习所成性」,「如是所有意乐」,前面说的七种怜愍,也就是七种意乐,所有的意乐。「增上意乐」,就是更进一步,有大力量的意乐,那就是入圣位的人的境界。「由胜解故,习所成性」,由于这位圣者,他对于佛法,对于第一义谛,他有深刻的理解,其实就是深刻的观察,就是修止观了。「由胜解故」,有力量的观察思惟故。「习所成性」,他不断地这样修止观,这个「习」就是数数地、不断地、相续不断地这样修止观。你这样子内心裡面止而又观,观而又止呢,它就是栽培了一种强大的功能,这就叫做「胜解界性」,这个界当因字讲。由于你修止观的胜解,在你的心裡面栽培了善根,就是胜解的因性,由胜解的因而栽培了这个止观的力量。
「此由前说发大精进」,前面的文上说是:「能修治业,发大精进」,「发大精进」是一种行动,精进是行动。愿、行、果,这个精进是属于行;愿而后行,那叫做精进。由于前面文上说,这位菩萨能修治业的时候有大精进,「为其因缘」,那也就是这裡面说的「胜解界性」,也就是努力地修止观,使令他的道力增长了,「为其因缘」。「故得圆满」,所以这文上「胜解界性皆得圆满」,就这个善根栽培的,由大精进的关係,越来越圆满了。
申十、魔怨无动
由是因缘。一切外道种种魔军圣教怨敌不能映夺,不能倾动。
这是第十科「魔怨无动」。由于这位菩萨发大精进,他能够胜解界性皆得圆满的关係,「一切外道」,佛法以外的那些不同信仰的人,另一种「种种魔军」,各式各样的魔王,障碍修行的人。「圣教怨敌」,一切外道和种种魔军,这是在圣教裡用功修行的人的怨敌,是修行人的怨家,是修行人的敌人。「不能映夺」,他们不能障碍。就是这位菩萨能这样用功修行的关係,那这些怨敌不能障碍。「不能倾动」,不能动摇这位菩萨修止观的事情,他不能动摇。这可见这个用功修行的时候,到了得无生法忍的圣者还有这些事情。
《披寻记》一五九二页:
一切外道种种魔军等者:此由前说胜解界性圆满为其因缘,故彼一切不能映夺,不能倾动。
如果是你不能发大精进的话,那可能他还要来和你做怨家了。
申十一、善根清淨(分二科) 酉一、总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广见诸佛、善根清淨、广说如前、应知其相。
这是第十一科「善根清淨」,分两科,第一科「总辨善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指同前」。
说这位菩萨「广见诸佛、善根清淨」,他能看见很多佛。这个见很多佛的事情呢,就是他若入定以后就能见佛,当然是他要愿见,他想要见佛,他在定裡面就会见到佛。当然你出现在佛世间,与佛同在一个世间,佛也在世间,那这时候见佛也比较容易。佛已经灭度了,但是对于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没有这回事情,他没有「佛灭度」这回事情。他只要入定的时候,他若想要见到佛,就能见到,所以他「广见诸佛」,能看见很多佛。
「善根清淨」,说这个人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他所栽培的信戒闻捨慧,所栽培的信进念定慧,所栽培的六波罗密,所有的功德,都是清淨不染污的,都有无所得智慧的庄严,所以是清淨的。「广说如前」,广说这件事如前面到初极喜地,「应知其相」。
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佛已经入涅槃了,但是若是我们肯努力地用功修行,若达到这个程度,那就没有佛涅槃这回事情,也没有像一般的这个大小乘的争论的事情。因为你随时可以见佛,有这种情形。假设说你是现在的情形,如果你已经往生到佛世界去,那是另一回事。或者是你生到天上,你不在人间,你升到兜率天,或者不是兜率天,是忉利天也是一样,你若是得了无生法忍的话,在天上也是一样,随时可以见到佛,不但是见弥勒菩萨,是有这个事情。若是我们能达到这个程度了,那的确是「淨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信解决定」,没有这些虚妄分别的事情。
戌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庄严具、非馀未作庄严具金之所映夺;如是此中菩萨善根。非馀安住凡住菩萨所有善根所能映夺。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这下面是第二科「喻差别」。「此差别者」,就是前面极喜地也是见佛,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都是见佛,但是还是有点差别的。什麽差别呢?「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庄严具」,所鋾鍊的金作这个庄严的器具,这些装饰品。「非馀未作庄严具金之所映夺」,不是其他的没作庄严具的金所能相比较的,不一样。
「如是此中菩萨善根」,前面这是说的譬喻,现在正面的来说它的差别。这个譬喻是「如是」,「此中菩萨善根」,譬喻什麽呢?譬喻菩萨所栽培的善根,他现在的定力,他现在的智慧。「非馀安住凡住菩萨所有善根所能映夺」,不是其他的还安住在凡位的菩萨所有的善根所能比对的,所能及的。凡位菩萨善根,你的信进念定慧,我的信进念定慧,那是不能和你比的,比不上你。
这是第一科「总辨善根」,下面第二科「别喻慧根」。
酉二、别喻慧根
如末尼宝所放光明、非馀宝珠所能映夺。一切世间风水雨等、不能断灭所放光明;如是此中菩萨所有智慧光明、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能映夺,一切魔怨、不能断灭。
「如末尼宝所放光明、非馀宝珠所能映夺」,其他的宝珠所放的光明不能比的。「一切世间风水雨等」,世间的风、世间的水、世间的雨等,「不能断灭所放光明」,它不能障碍这个末尼宝所放的光明的。「如是此中菩萨所有智慧光明、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能映夺」,这位菩萨是焰慧地,四地,不是第六地、第七地、第八地。第四地,他的这个智慧光明一切声闻及独觉等都不能够比,不能和他比。「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声闻;「独觉」是辟支佛,他们的智慧那还不能和这位菩萨比。「一切魔怨、不能断灭」,一切的魔,不管是人间的魔,天上的魔,所有这些怨家都不能障碍这位菩萨的光明的。
这是第十一科「善根清淨」的相貌。下面第十二科「受生」。
申十二、受生
受生多作苏夜魔天王,善化有情。令其除灭萨迦耶见。
这位菩萨他在人间用功修行,如果他是到别的世界去受生的时候,是做什麽样的情形呢?「多作苏夜魔天王」,就是在忉利天王以上,忉利天之上,在兜率天之下,那叫做「苏夜魔天」,他在那一个天裡做天王。他有什麽样的能力呢?「善化有情,令其除灭萨迦耶见」,他能善巧地教化众生,使令众生除灭这个我见,破除这个我见。我见是最难破的,但是他有善巧方便教化他能破除我见。
申十三、威力
所有威力、于前住中说百千数。当知此中说俱胝数。
「所有威力、于前住中」,这是第十三科「威力」。「所有威力、于前住中说百千数」,说是这位菩萨他作天王,他的威力有多大呢?「于前住中」,在前面那位增上心住,「于前住中说百千数」,他那个威力是用百千数来形容的。「当知此中说俱胝数」,到了这位第四焰慧地菩萨,这个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他的这个威力用俱胝数来形容。「俱胝」有两个翻译:一个翻译是千万,一个翻译翻为亿。这个印度的亿,有说十万为亿,百万为亿,千万为亿。那麽说翻为亿,也就是千万就是亿。但是在中国是,万万称为亿。那就是四种亿:十万、百万、千万、万万,现在多数以千万为亿。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法明入成满得入故;成熟智故;修习菩提分法故;萨迦耶见等、一切执着动乱断故;制业、开业、远离习近故;由是因缘心调柔故;随顺功德皆隆盛故;依所寻求修治地业、发大精进故;由是因缘,所有意乐增上意乐胜解界性。淨修治故;由是因缘。一切圣教所有怨敌,不能映夺及倾动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是第二科。前面十三科是「别辨相」,是一条一条地说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的相貌,现在是第二科「结略义」,用这个要义来结束这一段文。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略说怎麽说呢?「谓法明入成满得入故」,这是第一大科的名字就是这裡说的。「成熟智故」,这是第二科。「修习菩提分法故」是第三科,「萨迦耶见等、一切执着动乱断故」是第四科,「制业、开业、远离习近故」是第五科,「由是因缘心调柔故」是第六科,「随顺功德皆隆盛故」这是第七科,「依所寻求修治地业、发大精进故」这是一科,「由是因缘,所有意乐增上意乐胜解界性,淨修治故」这是一科,「由是因缘,一切圣教所有怨敌,不能映夺及倾动故」,这又一段。「善根清淨故」,这又是一段,「受生故;威力故」,这是最后的,一共是十三科。这是略说要义说完了。
午二、广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焰慧地说。
这是第二科「广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广宣说」这位增上慧住的功德呢,如《十地经》上焰慧地那裡边有广说它的事情。这是指到《十地经》上去,下面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于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实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是故此地名焰慧地。
「于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实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这是解释它的要义。「于此地中」,这个焰慧地。「菩提分法如实智焰」,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这是真实的智慧,就是在禅定裡面能够照见诸法实相的智慧,这个就是大光明。这个光明是「能成正法教慧照明」,它能够成立,其实能成立就是安立,能宣扬正法,这个智慧能宣扬正法。他这个智慧能照明第一义谛,也能照明一切众生的愚痴,破除众生的愚痴。「于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实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是故此地名焰慧地」,所以「此地」又名之为焰慧地,就是它的光明大智慧特别殊胜。
未三、配
又即彼地、此中说名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这是第三科「配」。说是在《十地经》上说,叫做焰慧地。「又即彼」焰慧地,在《瑜伽师地论》裡边说叫做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它们俩个是一回事。
辰六、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这是第六科,「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怎麽叫做「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呢?这个地方怎麽解释呢?这是个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第一科「略说」裡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十科,第一科是「平等意乐成满得入」。这又分三科,第一科「明证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十科) 申一、平等意乐成满得入(分三科) 酉一、明证入
谓诸菩萨先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已得十种平等清淨意乐;由彼平等清淨意乐,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第一增上慧住、证入第二增上慧住。
「谓诸菩萨先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麽多的圣者「先」,不是现在,以前他学习三十七道品相应,有成就了增上的智慧,他是安住在第一义谛的。在那个时候,「已得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成就了十种平等清淨的大智慧。「由彼平等清淨意乐,成上品故」,由于那位菩萨在那个时候,他平等清淨意乐修行达到殊胜的境界,「成上品」,是由下品而中品,由中品而上品。「极圆满故」,那个平等清淨的意乐达到极圆满的原故,「超过第一增上慧住」。增上慧住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超过了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证入第二个增上慧住,他就是进一步证入了第二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为什麽,这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从哪裡来的呢?原来就是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从那裡进一步,成就这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的,这是「明证入」。
酉二、指经说
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所有文辞、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第二科「指经说」。那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是怎麽情形呢?这裡面指经说,就是这裡没有讲,就指到《十地经》上去了。十种平等清淨意乐的文辞,文句,语言文字的十种平等清淨意乐,「如契经说」,如《华严经.十地品》说的,你到那裡读一读,你就会明白了,「应知其相」。
《披寻记》一五九三页:
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所有文辞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得第四菩萨地善满诸行已欲入第五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地。何等为十?一、过去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二、未来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三、现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四、戒淨平等深淨心故,五、心淨平等深淨心故,六、除见疑悔淨平等深淨心故,七、道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八、行断智淨平等深淨心故,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平等深淨心故,十、化度一切众生淨平等深淨心故。诸佛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菩萨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
「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所有文辞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得第四菩萨地善满诸行已欲入第五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地」,就是那个第四地,这十种平等清淨意乐到圆满的时候,就入了第五地,就证入第五地了。那裡「十平等深淨心」是什麽呢?「何等为十?」问这件事。
「一、过去佛法平等深淨心故」,第一个平等清淨意乐就是「过去」,不是现在,过去了的佛所证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深淨心故」,他是和现在佛、未来佛都是平等的。当然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要甚深的清淨心才能相应的,这样的佛法这是平等的,这是一种。
「二、未来佛法平等深淨心故」,这个佛不只是过去佛,还有未来佛。「未来佛」,就是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他也相信未来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过去佛也是平等的,也是一样,也是平等深淨心故,也是这样子。
「三、现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在世间度化众生的佛,他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过去佛、与未来佛也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甚深的清淨心的境界。这是三世佛都是平等的,能够作如是观。
「四、戒淨平等深淨心故」,这是第四种清淨。「戒淨平等」,所受的这个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摄众生戒,这个戒的清淨也是达到了第一义谛的,达到那裡,也是三世佛都是平等的,与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也是甚深清淨心的境界。
「五、心淨平等深淨心故」,前面是戒淨,这下面说心淨,就是定。前面「戒淨」是戒,这个「心淨」就是定,戒定慧。这个「心淨」,就是你的定力,你这个定力的奢摩他的清淨,也是平等深淨心故,也是在第一义谛那裡来诠释的,也是「平等深淨心故」。
「六、除见疑悔淨平等深淨心故」,这个前面是戒,是定,这个就是慧。你成就了见第一义谛的慧,就是能破除去这个见,破除这个我见、我所见,破除去一切的常见、断见,一切的邪知邪见,这个诸见。除「疑」,没得圣道的时候,你对于佛法还有点疑惑的。得了圣道,得到了清淨般若的智慧,这个时候是没有疑悔的。我们通常没得圣道的人,尤其是资粮位的佛教徒,正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对于苦集灭道的道理是怎麽回事情,对于佛法僧的境界,心裡面不肯定,都是有疑的。但是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就没有这件事。你就是成就了第一义谛的智慧的时候,没有这个见,也没有疑悔,这时候心清淨。「除见疑悔淨平等深淨心故」,也都是第一义谛的境界,是无差别的。
「七、道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这个「道非道智」,这个「道」就是戒定慧,这个「非道」就是贪瞋痴了,就是惑业苦了。这个道和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就是你这位禅者,这位圣者也通达这个道非道的道理。这个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是得到了清淨的信进念定慧,但是烦恼没有完全除断。初极喜地断这个分别的烦恼,但是俱生的烦恼还在,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圣者内心裡面有道、也有非道,有戒定慧清淨的解脱境界,但是也有非道的惑业苦的事情还是有的。这个道非道,但是他通达无碍,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一念心现在是道、是非道,能够学习这个道,而弃捨这个非道,能有这种堪能性。所以「道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也是达到第一义谛的。
「八、行断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这个「行」就是修行,大家都是得圣道,但是有点差别。这若是按浅白的说,我们容易懂,譬如说是这个有胜解行地,有资粮位,加行位,到见道位的时候,大概地说有四种差别,有四种行。四种行就是,有的人没得四禅,他修奢摩他,但是他没得到色界定,没得到色界四禅,他是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观的,那麽这叫做苦。没得色界四禅,叫做苦。但是另外一种情形呢,就是根性有利有钝;有的人根性利,有的人根性钝。虽然大家都没得四禅,可是有利、有钝的差别。如果是钝根人,他在奢摩他裡面修止观,他就会慢一点,叫做苦迟通行。苦,没得色界四禅叫做苦。他是钝根人,所以叫迟。他就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观,他得圣道还要慢一点,苦迟通行,通到得未生法忍。小乘佛法修行人是这样子,大乘佛法修行人也是一样,也有利、有钝的差别。这是第一个行,苦迟通行。
第二个是苦速通行。苦速通行呢,就是这个人也是没得色界四禅,他也是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观,可是这个人根性利一点,他前生不懈怠,他不怕苦,不怕高寒,肯努力修行,栽培的善根利,勇勐一点,他今生会苦速通行,他会快一点得无生法忍,这是第二种。
那麽第三种是什麽呢?乐迟通行,乐迟通行这个乐就是这一位修行人,他得到色界四禅了。但是他得到色界四禅当然是很好啦,但是这个人根性也是钝的人,所以是乐迟通行。他和利根人对比,他还是慢一点,当然是比那个没得四静虑的人还是会快一点的,那麽这是乐迟通行。乐,就表示得到色界四禅了,所以他有这个乐。但是根性钝的关係,还是会慢一点得无生法忍,这就是叫乐迟通行,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是乐速通行,就是这个人不但是成就了色界四禅他有乐,而且他根性也利,根性利实在来说就是般若的智慧,智慧强,他很快地得无生法忍,他就会快一点,叫做乐速通行。
所以这个行,「行断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这个「行」有这四种行。有这四种行的时候,是由胜解行地到见道位的时候有这差别,可是到这个时候以后呢,以后改变了,他一定……,他没得到色界四禅,应该努力地要得色界四禅。说是他是钝根,他一定要转根,转变,把自己的钝根转成利根,那就完全都是大家一样,都是乐速通行。他由初地、二地、三地……都能向前进,这样子。所以这个「行断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说这四种行,把那三种行都取消了,大家都是乐速通行,向前进的时候都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断。「行断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这是有这样的差别。
「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平等深淨心故」,这是第九个。「思量一切菩提分法」,当然我们说三十七道品是菩提分法,六波罗密也是菩提分法,一切的菩提分法。「上上淨」,就是上而又上,上而又上,向前进步,都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导首,都是平等深淨心故,这是越来越深。这个初开始得无生法忍有见诸法实相的智慧,但是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这个诸法实相的智慧也是不同,也有差别,所以是「上上淨平等深淨心故」。
「十、化度一切众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前面是说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这上面第十是「化度一切众生」,他的大悲心来教化一切众生,当然从初欢喜地就开始了,不是说到第四地、到五地、到六地才开始。「化度」,教化一切众生,也是特别清淨的大悲心,与无相般若相应的大悲心,也是平等深淨心故。这前面是《十地经》说。
「诸佛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菩萨地」,这是《十地经》上说。这个《十地经》是金刚藏菩萨说到这裡,他说:「诸佛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菩萨地」,第五难胜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是指彼《十地经》,所以说叫「应知其相」,应该这麽说。
酉三、明略义
谓无等觉与诸觉等、超过所馀诸有情界、及以诸法、如其平等。当知是名十种平等清淨意乐略所说义。
这是第三科「明略义」。「平等意乐成满得入」分三科,第一科「明证入」,第二科「指经说」,现在第三科「明略义」。
「谓无等觉与诸觉等」,这个是「明略义」,明《十地经》说那十平等的要义。「明略义」就是要义,说那个十平等的要义。这第一句,「谓无等觉与诸觉等、超过所馀诸有情界、及以诸法、如其平等。当知是名十种平等清淨意乐略所说义」,看《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一五九三页:
谓无等觉等者:经说:过去未来现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即此无等觉义。经说:所馀戒淨心淨;乃至化度一切众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即此无诸觉等义。由彼诸心随顺诸佛法故,总摄一切,名诸觉等。于诸等觉及诸觉等不起分别,说名为无。由是超过补特伽罗我慢及法我慢,于彼有情及以诸法如实通达无有增减,是名如其平等。此即释彼清淨意乐名平等义。
「谓无等觉等者:经说:过去未来现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即此无等觉义」,《瑜伽师地论》这句话,「无等觉」这句话就是把那个《十地经》说那个三世诸佛的平等深淨意乐。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把那三句话的要义说出来了,「即此无等觉义」,这个「无」字下文有解释。
「经说:所馀戒淨心淨」,这《十地经》上,在三世诸佛平等以下,第四是戒淨,第五是心淨,第六是除见疑悔淨等,第七道非道智这个,乃至最后「化度一切众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即此无诸觉等义」,就是《瑜伽师地论》这个文,「谓无等觉与诸觉等」,就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把那七句话的大义说完了,是这样意思。
「由彼诸心随顺诸佛法故,总摄一切,名诸觉等」,这是解释这句话。「由彼诸心」,由于那个戒淨平等深淨心、心淨平等深淨心,一共到下面,「由彼诸心随顺诸佛法故」,这位菩萨所修行的不能说它就是佛的无上菩提,「诸佛法」就是无上菩提。虽然不能说它就是,但是它随顺,它随顺向于无上菩提,是无上菩提的因。「随顺诸佛法故,总摄一切,名诸觉等」,所以就这麽解释了,「诸觉等」,它也是觉,也是觉悟诸法实相了。
「于诸等觉及诸觉等不起分别,说名为无」,这个「无」字是贯下来,「谓无等觉」、「无诸觉等」。这个「无」字,等觉也无,诸觉也无,是这麽意思。这个「无」字怎麽解释呢?就是无分别的意思,不起分别。当然各式各样差别的功德,但是也平等的是寂灭相,在寂灭相上是无分别的,所以叫做「无」,这个「无」这麽讲。这是把这两句话讲完了。
「由是超过补特伽罗我慢及法我慢,于彼有情及以诸法如实通达无有增减,是名如其平等」,现在解释下面这几句话,就是「超过所馀诸有情界、及以诸法、如其平等」,解释这句话。这句话怎麽讲呢?「由是超过」,就是由于这位菩萨他能够通达三世佛法,乃至诸觉等都是寂灭相。由于他有这样的大智慧般若的力量,所以超过了补特伽罗我慢,超过所馀诸有情界。他这个意思,「超过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是我,就是数取趣是我,就是超过了我的执着,超过了我慢的执着。下面那句话「及诸法等」,诸法那句话,「及法我慢」,就是在一切法上也是寂灭相,都是寂灭相,不执着,不是有所得的。这句话这麽讲。「于彼有情及以诸法如实通达」,就是对于一切有情,连自己也在内,及一切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所有这一切法。「如实通达无有增减」,都是真实的通达都是寂灭相,寂灭相裡边没有增也没有减的差别,「是名如其平等」,如其平等就这麽讲。
「此即释彼清淨意乐名平等义」,这就是解释那个平等意乐,清淨意乐实在就是平等的意思,就是寂灭相的意思,这也就是把这一段文完全解释完了。「当知是名十种平等清淨意乐略所说义」。下面是第二科「善巧方便观察诸谛」,分两科,第一科「指经说」。
申二、善巧方便观察诸谛(分二科) 酉一、指经说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胜性。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一切文辞、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胜性」,前面是第一科,第一科是「平等意乐成满得入」,现在是第二科「善巧方便观察诸谛」,分两科,第一科「指经说」。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这位菩萨他住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这裡,「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胜性」,他多数他的内心裡面就是希望成就殊胜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罗密,成就这个智慧。当然不是说全部的,他也当然也希望这个三昧也能增上。「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这个「智殊胜性」是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于四圣谛」,这位菩萨对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他由十种的行相去通达这个四圣谛,这就是「智殊胜性」,就是这样意思。「一切文辞、如契经说、应知其相」,那十种行相,由十种行相去通达四圣谛,那个文句是什麽样子呢?「如契经说」,如《十地经》说,「应知其相」的。这又是指到《十地经》上去了。
《披寻记》一五九三页:
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等者:《十地经》说:是菩萨如实知是苦圣谛:是苦集谛;是苦灭谛,如实知是至灭苦道圣谛、是菩萨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说成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令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此四圣谛即彼经说是苦圣谛乃至是道圣谛。此十行相,即彼经说世谛为初,乃至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集如来智谛为后应知。
「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等者」,这一段文。「《十地经》说:是菩萨如实知是苦圣谛」,《十地经》这麽讲:这位菩萨他如实知,他不是虚妄地去分别,他是真实是有智慧,知道这是苦圣谛。
「是苦集谛」,这是第二集谛。我们若是常修止观,如理作意的话,你分别什麽叫做苦?什麽叫做有苦?什麽叫做无苦?你真实去分别的,就是你的一念的虚妄分别心,就是苦。你若没有这个分别,就没有苦。你仔细地去思惟观察,就是这麽回事。我们不会说:「哎呀!你怎麽打我,叫我苦?我现在头晕是你打我,令我头晕的」,你若是修止观的时候,不是,是自己的虚妄分别。你打我了,你骂我了,你同我过不去,所以使令我苦恼,实在不是。你若真实常常修止观的时候,不是这麽回事,是自己的虚妄分别。所以这位菩萨他如实知道这是苦圣谛,这是苦集谛,知道这件事。
「是苦灭谛」,这个苦灭了。什麽叫做苦灭谛?就是你没有虚妄分别,这个苦就没有了。「如实知是至灭苦道圣谛」,你若修这个圣道的时候,就把这个苦就灭了,当然是有个距离的,所以加个「至」字。
「是菩萨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这位菩萨他常常地修止观的时候,他善于,他知道什麽叫做世谛;苦谛、集谛就是世谛,就是世俗谛。「善知第一义谛」,这个灭谛、道谛就是第一义谛。你想要到第一义谛,你要修学圣道,见到诸法寂灭相,那就是第一义谛了。这麽讲。
「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相谛」,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就知道苦、集是生死流转的相貌,这个灭谛和道谛是生死还灭的相貌,它是这麽回事。「善知差别谛」,就这个相裡边,这个苦、集是生死流转的相貌,苦是果,集是因,有因果的差别。涅槃还灭,还灭也是,灭道,道是因,灭是果,它也是有这个差别的。
「善知说成谛」,这苦集灭道四谛是由言说安立的,那个「成」就是言说,也就是安立的。由言说,佛菩萨的大智慧告诉我们: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当然有略说,有广说。
「善知事谛」,我们由佛菩萨法语的言说,我们才通达苦、集是生死流转的事情,灭、道是出世间得涅槃的事情,都是言说安立的,所以叫做「事」。
「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那个苦、集就是生;本来没有生死,就是因为你有集谛、有苦谛,这个生死才现前的。「善知尽无生智谛」,这个灭谛和道谛实在就是尽智和无生智,这两个智慧。尽智就是把这个惑业灭掉了,这个灭谛就是没有生死果报了,就是这麽一个境界。
「善知令入道智谛」,这当然是由佛菩萨的法语的教导,我们随顺佛陀的法语去用功修行去,我们就可以契入圣道。苦集灭道四谛就是这麽意思。
「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我们学习苦集灭道四谛,也就是菩萨地,也就是菩萨有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的次第,也都是从这裡成就的。「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我们不知道佛的智慧是怎麽回事,其实他也是由苦集灭道四谛的学习,逐渐地就集成了佛的大智慧,也是由苦集灭道这方面学习的。
「此四圣谛即彼经说是苦圣谛乃至是道圣谛」,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文的第一句,「于四圣谛」这一句话,即彼《十地经》上说的:是苦圣谛,乃至是道圣谛,就是那四句话。「此十行相,即彼经说世谛为初」,这裡说「于四圣谛」这句话,下边有「十行相」。那个「十行相」即彼《十地经》说的,这是世谛,那个第一句「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这以下,乃至到最后「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集如来智谛为后」,那十相就指这十相说的。
这是「指经说」这一段说完了。下面第二科「明略义」。
酉二、明略义
谓依晓悟他、依自内智、依俱处所,名为此说。依于契经、调伏、本母,名由此说。依于现在众苦自性、依于未来苦因生性、依于因尽彼尽无生性、依于修习彼断方便性,名如此说。当知是名十种行相四圣谛智所有略义。
「谓依晓悟他、依自内智、依俱处所,名为此说」,这是《瑜伽师地论》解释前面这一段的话。「依晓悟他」,佛陀这样讲四谛,在《十地经》上说,讲四谛,又讲十种行相,这是根据什麽说的呢?「谓依晓悟他」,就是根据佛陀的大慈悲,要晓悟众生,所以说十行相,说这四谛有十个相貌。
「依自内智」,是根据自己内心的觉悟四圣谛而修学圣道。这个「依自内智」一个态度,「依晓悟他」一个态度。或者说是这位圣者,这个佛教徒自己修学圣道,你自己用功修行就是四圣谛就好了,但是你要晓悟他,要说十行相,就是这样。「依俱处所」,就是一个内,一个外,总合起来说就是这麽说的,一个说四圣谛,一个说十行相的。
「依于契经、调伏、本母,名由此说」,「依于契经」,「契经」就是经,「调伏」就是律,「本母」就是论;经、律、论。说这个四圣谛也好,十行相也好,略说就是四圣谛,广说就是十行相。这两种说法从什麽地方来的?就是「依于契经」,就从经律论裡面说的。「由此说」,由经律论裡面这麽说的,就是这麽个意思。
「依于现在众苦自性、依于未来苦因生性」,前面是说了一个「为此说」、「由此说」,这两个说法。现在这又第三个说法。「依于现在众苦」,这个「依」在这裡也可以说是依据,也可说是因为,因为流转生死的众生,他现在,不说过去,不说未来,他就在众多的苦恼裡边生活。这个「自性」就是苦的体性,所以这是说苦谛。苦谛根据什麽说的?就是在生死苦裡面,三恶道苦,生老病死苦,就是这麽多的苦。「依于未来苦因生性」,因为众生他受苦,他在苦裡面生活,他不老实,他还要去烦恼、还要造业,他内心裡面常常有烦恼,常常有烦恼的活动,这就是未来还要受苦,这是未来得苦的原因,这就是集谛了。
「依于因尽彼尽无生性」,就是因为这位佛教徒他相信佛法、修学圣道了,「于因尽」,他把这个烦恼和业力消灭了,这个因没有了,果也没有了,生死苦的果报也没有了,这个色受想行识入于不生不灭了,那麽这就是灭谛,苦集灭道的灭谛。
「依于修习彼断方便性,名如此说」,因为众生,这个佛教徒他精进,他不懈怠,他肯修习道谛。修习道谛是什麽呢?「彼断方便」,就是断除去惑业苦的方法,他修习断灭惑业苦的方法,那麽就是戒定慧了,就是道谛,这就是道谛了。这就叫做「如此说」,如此的说出来苦集灭道的四谛。
「当知是名十种行相四圣谛智所有略义」,这一段文实在就是三个态度,三个方法,说这个四圣谛。所以你应该知道这十种行相,就是四圣谛智所有的要义,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五九四页:
谓依晓悟他等者:此中略义,非说四圣谛智十种行相,然是彼智所有略义。言依晓悟他者:是即十种行相略义。由此一切能熟他故。言依自内智者:是即四圣谛智略义。于彼一切如实知故。言依俱处所者:是即总说十相四圣谛智略义。依他依自而生起故。为此一切,是故宣说名为此说。言契经调伏本母者:此显佛教由事施设建立相,以此三事总摄一切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而有所说,名由此说。言依于现在众苦自性等者:以此为依。如次建立四谛前别,如其自性而宣说故,名如此说。
「谓依晓悟他等者:此中略义,非说四圣谛智十种行相」,这裡面只是说一个要义,不是广说四圣谛的相貌、十种行相的相貌,不是广说那件事。「然是彼智所有略义」,就是四圣谛智,十种行相也是智,就是彼智的要义,这样说。
「言依晓悟他者:是即十种行相略义。由此一切能熟他故」,因为你用十种行相来解释四圣谛,可以成熟他人修学圣道的因缘,能成熟修学圣道的因缘故。「言依自内智者:是即四圣谛智略义」,你学习四圣谛的时候,你就会有得圣道的智慧。「于彼一切如实知故」,你就能对于那个四圣谛,加上十种行相也在内了,就能真实地通达它的要义了。
「言依俱处所者」,怎麽讲呢?「是即总说十相四圣谛智略义。依他依自而生起故」,也是「依他」,就是开示他人;「依自」,依于自己用功修学四圣谛得智慧。「而生起故」,才生起这两个方式。「为此一切,是故宣说名为此说」,就是那个第一段「名为此说」,说这句话。「为此一切」,就是为了这一点,你来宣说这个四圣谛和十种行相来觉悟众生,「是故宣说」,「为此说」就是这样说。
「言契经调伏本母者:此显佛教由事施设建立相」,这是显示佛法在事上,在因缘的事相上的安立,安立的相貌,这一类叫做契经,这一类叫调伏,这一类叫做本母。「以此三事总摄一切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而有所说」,由此三事才宣说四圣谛和十种行相,「名由此说」。
「言依于现在众苦自性等者」,最后这一段呢,「以此为依如次」,如其次第建立这个四圣谛的差别。「如其自性而宣说故」,如苦集灭道的自性去宣说,所以叫做「如此说」。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