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由生死苦难而发菩提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 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生死苦难而发菩提心
  净 义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明朝,彻悟禅师
  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令诸众生,开佛之知见、示佛之知见、悟佛之知见、入佛之知见。
  然而,什么是“佛之知见”呢?
  然我们初接触佛法,到发菩提心,乃至成等正觉,修行学佛的目的也只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尔!但是这却含盖三藏、十二部一切佛教经典的义涵。不论小乘、大乘或金刚乘,所有修行努力也是朝这方向精进。而彻悟禅师这句开示,一下便点出学佛二个极重要之关键:出离心与菩提心。我们自身与众生的一切痛苦,都在生死之中轮转不已。如果无法真正体会到生死轮回的苦,便不会真正生起出离之心:如果只是要自身出离六道轮回生死的种种苦恼,就变成了自了汉。
  达赖喇嘛一九九七年三月在台湾的弘法开示:显密教法,虽然依著不同的根器给与不同的教法,而其根本的核心则是一样的,就是菩提道三要:(1)出离心(是进入佛法之门):(2)菩提心(是进入大乘之门);(3)空性正见(是砍断轮回之根)。正与彻悟禅师开示古今辉映。
  以下本文将由介绍西方宗教心理学的一些简单概念,来反观学佛人的一些心理历程或现象,尤其是相应于生死苦恼与菩提心方面的观点。但并非要由他方之观点来“验证”学佛的正知见或境界,只是借用他山之石一用耳!而验证学佛的知见与经验,仍得由佛法之知见为标准。
  在本世纪,有一著名的心理学家E.Erikson(1902-1994)谈到有关认同(identity)与信仰实践层次的关系,在他的观点中,有三种层次的认同:(1)社会性心理①层次的认同(psycho-social identity):(2)存在性的认同(existential identity):(3)不朽性或宇宙性的认同(immortal or universal identity)。其中后二者皆与宗教密切关联。
  (1)关于社会性心理的认同:一般世间的人,在青年期或步入成年期的过程,有一关键性的成长便是“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 的问题。在这时期中青年们必需由社会性之心理的基础来寻找、确定其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包括了:追寻其人生价值/生命意义、在其社会位置上定位自己的“身份”或做什么职业/事业等等。如果这一部份的自我认同没有完成,其将感觉在“飘浮”、生活没有重心或角色混淆等等。个体也很可能会透过追求一些外在的欲乐来填补无所适从、闷闷或茫然的心灵。如果这一层次的自我认同完成了,个体对其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扮演的社会角色,或所追寻的人生价值将趋于稳定、踏实。也就是个体将逐渐稳定步入相应于其所处社会位置之伦理、规范、角色或价值等之轨道。
  (2)关于存在性的认同:生于这世间的一般正常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一些关于生命有限性或基本焦虑(例如:无常、老、死、虚无或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世无奈等等)的问题。然而,大部份的人都在短暂探寻后做罢,或以各种方式尽快逃离这些焦虑,或很快地以其它更高层次的认同(Higher Identity)来替代之。只有极少数具:不敦性格者”(homo religiosus) (例如Erikson的研究对象: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与甘地Gandhi)会穷追不舍下去。而他们在面对这些焦虑的同时,也是在面对全人类存在的焦虑。
  在觉醒到“人类存在是有限的”之事实,存在性的问题便成了最终问题,也就是:在活著时如何避免堕落,在死亡来临时如何赋与生命意义。其焦点便是放在存在性的议题上。所谓的“存在性议题”便是每个灵魂到其纯粹存在的关系。而这牵扯到精神(spirit)与灵魂(soul)领域了,也就是宗教的古典领域。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存在认同发展的支持,乃是假定个体能由“更高层次之认同的存在”探溯其存在性认同。Erikson。由路德的神学中学到了“存在性认同”基本上便是一种“虚无渺小的认同”(identity of nothingness) ,因为存在性认同只能在体会到了“人类存在的有限性”之事实下而产生,而这有限性依erikson来说就是:在上帝之前人类的虚无渺小。因此,对Erikson。来说,存在性认同的形成,下只是存在主义所谈的那一部份,更重要的是要在“神学的存在性”之脉络下来了解。
  (3)关于下朽性或全宇宙性的认同:这种认同除了存在性的面向之外,还包括了伦理性(ethical)的面向,也就是对人类与世界幸福的责任,以及对世代传承的责任。在体会到所有人在上帝之前都是“虚无渺小”之后,自然地便会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应受到相同的关怀。因此,唯一真正的不朽性认同是一种较广阔的认同(wider identity) 。这种认同包括了全人类,所以Erikson又称之为全人类性的(all—human) 、包容性的(inclusive) 、或宇宙性的(universal)认同。这也就是为何一个具“宗教性格者”无法以其自身的完成而保有下朽性的认同,他必须激发自己与他人,才能共同完成。
  然而关于下朽性的认同,人类有一种更普遍的倾向便是:“伪殊性” (pseudo—speciation)。这是在世代传承中,相应于人类本能原欲发展的一种集体认同感。这常常让个体认为其所属之族群/团体足有别于、且优于其它族群/团体。人类的许多种族冲突、文化对恃、国家战争等等,便是源于这种“伪殊性”。因为这种相应于伪殊性的下朽性认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倾向(相对于包容性)。在生存竞争的脉络下,其原则便是:“你死,我活” (kill and survive)!这完全相反于Erikson,主张的真正下朽性认同—超越性的认同(transcendent identity),其原则是:“杀身成仁” (die and become),亦即牺牲自己,以成就所有的人类,成就终极关怀的生命意义。
  因此,Erikson。认为,对人类伪殊性之自然倾向,其唯一之妙方便是一种真正的宗教态度。亦即,在体会到人类在上帝面前的虚无渺小,而产生的不朽性认同,而这包括了(如上所述的)存在性与伦理性二个面向。由此,一种真正的、不朽的、包容性的认同才能展现。为此,我们必须超越“超我的发展”(superego develoDment),激发“神性我’ (numinous I)或“纯净我” (pure I) 。且这必须激发自己与他人才能共同完成。正如甘地,便是基于这原理而传播其非暴力运动(satyagraha)的真理。
  由Erikson。这三个关于认同的层次,粗略地反观学佛人的一些现象:
  (1)如果学佛能为自己带来现世生活的心理安定或心理寄托,这至少便相应于Erik吕,第一层次的认同了。至少佛法的世界观与一些价值能给自己现世生活安身立命。
  (2)如果学佛能让自己深刻观照、体会到生死无常的本质,继而发愿出离。这便至少相应于Erikson。第二层次的认同了。然而,相对于基督信仰,佛法在面对人类(或众生)存在的有限性与生命的基本焦虑时,并非将自己臣服、或交托于全能、全知、公正、大爱、绝对的上帝。而是如实观照生死无常的因缘,由“苦谛”到“集谛”之观照,并依“道谛”之修行至“灭谛”之证果。(由空性正见,永断生死轮回)
  (3)如果学佛能“观苦众生,发菩提心”,至少便相应于Erikson。第三层次宇宙性的认同。然而,佛法的慈悲与菩提心,下只是社会性与文化性的道德或伦理,也下只是宗教性的伦理、神陆我、纯净我或良心,也不只是神秘经验(mystice experience)中的超越,佛法的慈悲与菩提心乃是与空性相应的觉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所度之众生,亦无能度之我。
  “……辟如旷野沙渍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
  是故,“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而在寻常日用之中,佛法亦下离、不坏诸世间的伦理、规范、道德、良心、价值等等。或透过世间种种忧悲苦恼、情爱欢乐,淬链学佛人觉悟的心。
  注①:社会性之心理的(psycho—social):乃是指相应于个体身处的社会与文化之价值、伦理、规范,性别角色、或人生各阶段的责任与发展等面向的个体心理状态。也就是个体之自我或人格并非由个体“独立”形成的,而足经由个体与其身处之社会与文化互动形塑与熏陶而成的。
  摘自《海潮音》总第79卷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